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0
2023年胎动不安(初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一、概述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或“漏胎”。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胎漏、胎动不安是堕胎、小产的先兆,西医称之为“先兆流产”。
流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若先兆流产安胎成功,可继续正常妊娠。
若病情发展可成为“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不全流产”或“过期流产”、“感染性流产”、“习惯性流产”,对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导致很大的不良影响。
二、诊断1.病史:常有孕后不节房事史,人工流产、自然流产史或宿有癥瘕史。
2.临床表现:妊娠期间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而无明显的腰酸、腰痛,脉滑,可诊断为胎漏;若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
3.检查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孕周相符。
辅助检查;尿妊娠实验阳性,B超提醒宫内妊娠,活胎。
三、鉴别诊断1.流产不同类型的鉴别要点2.疾病鉴别(1)异位妊娠:点滴状褐色出血,少腹隐痛,宫颈口闭,举摆痛,子宫略大,附件可触及小包块,触痛明显。
B超示宫内无胎囊。
(2)葡萄胎:有不规则出血,无明显腹痛,宫体大小与孕周不符,大于孕周,尿妊娠实验强(+),B超示有葡萄状胎块。
四、中医证型1.血热证;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质稠,口苦咽干,心烦不安,舌红,苔黄脉数。
2.肾虚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腰酸、腹痛、下坠,或曾屡孕屡坠,头晕耳鸣,夜尿多,眼眶黯黑,舌淡暗苔白,脉沉细滑尺弱。
3.气血虚弱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
或小腹空坠而痛,腰酸,面色恍白,心悸气短,肢疲神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略滑。
4.血瘀证:宿有徵积,孕后常有腰酸腹痛下坠,阴道不时下血,色黯红,或妊娠期跌扑闪挫,既而腹痛或少量阴道出血,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滑弦或沉弦。
五、治疗(一)中医治疗1.血热证治法:清热凉血,养血安胎方药:保阴煎加减2.肾虚证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安胎方药:寿胎丸加减3.气血虚弱证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方药:胎元饮加黄芪、升麻血瘀证治法:活血消徵,补肾安胎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二)中成药治疗乐孕宁10mL 3/日口服.(三)西医治疗1.卧床休息。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西医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2016年版)(一)适用对象1、符合下述诊断者;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胎动不安(TCD编码:BFR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先兆流产(ICD-10编码:)。
2、能接受住院治疗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院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疾病分期早期先兆流产:妊娠小于12周。
晚期先兆流产:妊娠 12周至 28周。
3.证候诊断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临床常见证候:肾虚证肾虚血热证气血虚弱证肾虚血瘀证(三)标准治疗时间为≤28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胎动不安TCD编码:BFR040,先兆流产 ICD-10编码:)。
2.疾病分期属于早期先兆流产。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4.由生殖系统畸形引起的先兆流产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五)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六)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2)血HCG、E2、 P测定(3)B超检查胚胎情况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妇科检查、白带常规、BV检查、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培养、TCT、宫颈分泌物培养+药敏、空腹血糖、血型抗体、心电图等、TORCH 、甲状腺功能、乙肝、HIV 、肝功能、肾功能、腹部B超。
(七)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严禁性生活,足够的营养支持,保持情绪稳定,对于精神紧张者可给予少量镇静剂;2、黄体功能不足者可给予:黄体酮胶囊100mg,2 /日,口服;或黄体酮注射液20mg,1/日,肌注;或地屈孕酮片,首次40mg口服,之后10mg,每8小时一次,以上药物至少持续至症状消失为止;或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素3000U,隔日肌肉注射一次,也可给予维生素E口服辅助治疗;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肾虚证:补肾益气安胎。
先兆流产治疗方案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先兆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
它指的是孕妇在怀孕初期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而胎儿尚未达到28周,此时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干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先兆流产治疗方案,帮助患者了解并应对该状况。
1. 监测与观察对于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最初的治疗方法是进行监测与观察。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咨询和检查,包括抽血检查孕激素水平、超声波检查胎儿心跳和子宫的情况等。
这些监测和观察的结果有助于医生判断孕妇是否存在真正的先兆流产,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2. 休息与禁忌休息是先兆流产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孕妇需要减少体力活动,保持床上休息,避免饮食过于油腻刺激或者运动剧烈等。
此外,医生还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禁忌一些不适宜的行为,如房事、乘坐颠簸的交通工具等。
这样的休息与禁忌措施有助于保护胎儿和避免流产的风险。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见的先兆流产治疗方式之一。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孕周、症状严重程度等,来决定使用哪种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黄体酮等,这些药物能够帮助维持孕激素水平,从而促进胚胎的着床和发育。
但需要强调的是,孕妇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剂量使用,避免自行使用或滥用药物。
4. 胎儿心脏监测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医生能够使用先进的胎儿心脏监测技术来辅助先兆流产的治疗。
这种监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胎儿的心跳并进行记录,一旦发现胎儿心跳异常,医生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或治疗。
胎儿心脏监测的应用在提高治疗效果和妊娠结果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 手术治疗在一些先兆流产病例中,药物治疗等方法可能无效,医生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的方式。
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刮宫或者吸宫等方式,清除宫腔中的胚胎、胎盘和绒毛等物质,以达到停止流产并保留孕妇子宫的目的。
手术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6. 心理支持与康复孕妇在经历先兆流产过程中常常伴有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的情绪。
先兆流产的治疗方法
先兆流产是指孕妇在怀孕前20周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的情况,这种情况对胎儿和孕妇的健康都存在一定的威胁。
因此,一旦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来保护胎儿和孕妇的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先兆流产的治疗方法。
1. 休息。
在出现先兆流产的情况下,孕妇需要充分的休息。
尽量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减少性生活,以减轻子宫的压力,保护胎儿。
2. 心理疏导。
孕妇在出现先兆流产的情况下,往往会感到焦虑和害怕,这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家人和医生需要给予孕妇足够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她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减轻焦虑情绪。
3.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孕妇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药物来帮助稳定胎儿。
比如,可以服用一些止血药物和抗感染药物,以减轻出血和感染对胎儿的影响。
4. 营养补充。
孕妇在出现先兆流产的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营养的补充。
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以帮助胎儿的生长发育。
5. 定点治疗。
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先兆流产症状,比如大量阴道出血、子宫收缩等,孕妇需要立即就医。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输液、输血、宫颈埋箍等,以保护胎儿和孕妇的生命安全。
总之,对于先兆流产的治疗,孕妇和家人需要认真对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
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同时,孕妇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护胎儿的健康。
希望每一位孕妇都能顺利度过怀孕期,迎来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
胎动不安(先兆流产)患者的福音,中医诊疗方案大公开中医病名:胎动不安西医病名:先兆流产二、定义:(一)中医定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阴道少量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二)西医定义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妇科检查时子宫口未开,胎膜未破裂,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经休息及治疗后症状消失,可继续妊娠。
三、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1.病史:常有孕后不节房事史,人工流产、自然流产史或素有癥瘕史。
2.临床表现: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下坠,或伴有阴道少量出血,脉滑。
3.检查:(1)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孕月相符。
(2)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
B超提示宫内妊娠、活胎。
中医常辨证分型为:肾虚型、气血亏虚型、血热型、血瘀型。
辨证型详见下述“辨证施治”。
(二)西医诊断标准1.病史: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2.症状:阴道少量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
3.妊娠试验:尿妊娠试验阳性。
4.妇科捡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体软,大小与孕周相符。
5.超声波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子宫大小、孕囊或胚胎(胎儿)发育与孕周相符。
6.基础体温测定:保持黄体期水平(维持高温曲线)。
7.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与孕周和B超结果(孕囊或胚胎发育)基本相符。
激素测定(血β-HCG、孕酮、E2),了解黄体功能,可以协助判断先兆流产的预后。
TORCH检测,如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内有该病原体接触史,有子宫内胎儿感染的可能性。
有助于估计预后。
甲状腺功能测定,了解有无甲亢或甲减,若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时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流产率。
8.自身/同种抗体检测主要有磷脂抗体、抗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血型抗体、DNA抗体等。
9.封闭抗体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克隆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检查封闭效应。
四、治疗方案:(一)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严禁性生活。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西医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2016 年版)(一)适用对象1、符合下述诊断者;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胎动不安(TC騙码:BFR04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先兆流产(ICD-10编码:020.001 )。
2、能接受住院治疗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院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疾病分期早期先兆流产:妊娠小于12周。
晚期先兆流产:妊娠12周至28周。
3、证候诊断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临床常见证候:肾虚证肾虚血热证气血虚弱证肾虚血瘀证(三)标准治疗时间为w 28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胎动不安TCD编码:BFR04Q先兆流产ICD-10编码:020.001 )。
2.疾病分期属于早期先兆流产。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4.由生殖系统畸形引起的先兆流产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五)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六)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2)血HCG E2、P测定(3)B超检查胚胎情况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妇科检查、白带常规、BV佥查、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培养、TCT宫颈分泌物培养+药敏、空腹血糖、血型抗体、心电图等、TORCH甲状腺功能、乙肝、HIV、肝功能、肾功能、腹部B超。
(七)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严禁性生活,足够的营养支持,保持情绪稳定,对于精神紧张者可给予少量镇静剂;2、黄体功能不足者可给予:黄体酮胶囊100mg 2 /日,口服;或黄体酮注射液20mg 1/日,肌注;或地屈孕酮片,首次40mg口服,之后10mg,每8小时一次,以上药物至少持续至症状消失为止;或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素3000U,隔日肌肉注射一次,也可给予维生素E口服辅助治疗;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肾虚证:补肾益气安胎。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胎动不安、胎漏(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胎动不安、胎漏。
西医病名:早期先兆流产。
二、诊断:(一)、症候诊断1、肾虚证:主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暗淡,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次证: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有堕胎。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
2、脾肾两虚证:主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次证:腹胀,头晕耳鸣,神疲肢倦。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略滑。
3、肾虚血热证:主证: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
次证: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细缓略滑。
4、气血虚弱证:主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
次证: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4、肾虚血瘀证:主证:阴道出血量少,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
次证: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
舌脉: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二)诊断标准主证“阴道流血”必备,再兼主证1项、次证1项,或兼有次证2~3项,参考舌象、脉象即可作出临床拟诊。
三、中医诊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肾虚证治法:补肾益气安胎。
方药:寿胎丸加减。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续断。
2、脾肾两虚证治法:固肾健脾安胎。
方药:寿胎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续断,党参,炒白术,山药,黄芪,升麻,陈皮,柴胡。
3、肾虚血热证治法:滋肾凉血安胎。
方药:寿胎丸合保阴煎加减。
生地,熟地,白芍,黄芩,黄柏,续断,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旱莲草。
中成药:孕康口服液。
4、气血虚弱证治法:益气养血安胎。
方药:胎元饮加减。
党参,白术,熟地,当归身,白芍,杜仲,陈皮,炙甘草,桑寄生。
5、肾虚血瘀证治法:益肾祛瘀安胎。
方药:寿胎丸合加味圣愈散加减。
黄芪,当归,党参,参三七,熟地,白芍,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杜仲,续断,砂仁。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胎动不安中医治疗临床路径一、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胎动不安(TCD编码:BFR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先兆流产(ICD-10编码:O20.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2.疾病分期早期先兆流产:妊娠12周前。
晚期先兆流产: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临床常见证候: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肾虚血热证、气血虚弱证、肾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胎动不安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医诊断为胎动不安(TCD编码:BFR040),西医诊断为先兆流产(ICD-10编码:O20.001)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早期先兆流产。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4.由生殖系统畸形引起的先兆流产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部分门诊已做可免做)1.必需的检查项目(1)三大血常规+血型(2)肝肾功能(3)凝血功能(4)乙肝、HCV、HIV、USR(5)孕酮、血HCG测定(6)心电图(7)妇科B超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分泌物培养及药敏、细菌性阴道病、优生5项、封闭抗体、空腹血糖、抗心磷脂抗体、地贫三项等。
2018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文章没有明显格式错误,但是有一段没有内容,需要删除。
胎动不安、胎漏(早期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病种之一。
中医诊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这些疾病。
以下是XXX妇产科提供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为胎动不安、胎漏,西医病名为早期先兆流产。
二、诊断一)症候诊断1、肾虚证:主证:少量出血,色暗淡,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次证: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有。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
2、脾肾两虚证:主证: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次证:腹胀,头晕耳鸣,神疲肢倦。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略滑。
3、肾虚血热证:主证: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
次证: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细缓略滑。
4、气血虚弱证:主证: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
次证: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5、肾虚血瘀证:主证:出血量少,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
次证: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
舌脉: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二)诊断标准主证“流血”必备,再兼主证1项、次证1项,或兼有次证2~3项,参考舌象、脉象即可作出临床拟诊。
三、中医诊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肾虚证治法:补肾益气安胎。
方药:寿胎丸加减。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续断。
2、脾肾两虚证治法:固肾健脾安胎。
方药:寿胎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续断,党参,炒白术,山药,黄芪,升麻,陈皮,柴胡。
3、肾虚血热证治法:滋肾凉血安胎。
方药:寿胎丸合保阴煎加减。
生地,熟地,白芍,黄芩,黄柏,续断,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旱莲草。
中成药:孕康口服液。
4、气血虚弱证治法:益气养血安胎。
方药:胎元饮加减。
党参,白术,熟地,当归身,白芍,XXX,陈皮,XXX,桑寄生。
先兆流产治疗方案简介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0周(未孕数周)前出现的出血、阴道流出液、腹痛等症状,但胚胎尚未完全排出体外。
对于早期妊娠的女性来说,先兆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流产。
因此,制定合适的先兆流产治疗方案对于保护胚胎发育和妊娠的稳定非常重要。
先兆流产的原因先兆流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孕妇自身因素:如子宫畸形、子宫内膜异位、宫颈松弛、宫颈炎症等。
2.胎儿因素:如胎儿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等。
3.环境因素:如高龄孕妇、外界环境污染等。
先兆流产治疗的原则先兆流产治疗的原则是保胎、保护子宫和孕妇的身体健康,避免发生并发症和再次流产。
具体治疗原则如下:1.休息:孕妇需要适当的休息,减少体力活动,以减轻子宫的压力,促进胚胎的稳定发育。
2.禁止性生活:禁止性生活可以避免进一步刺激子宫颈口,增加流产的风险。
3.忌烟酒咖啡:烟酒咖啡等刺激性物质会对胚胎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应尽量避免摄入。
4.药物治疗: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具适当的药物,如抗凝药物、孕酮等,来稳定子宫内环境,提高胚胎着床的成功率。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先兆流产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宫腔吸引术和宫腔镜手术等。
先兆流产治疗方案1. 保胎治疗保胎治疗是先兆流产治疗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措施:•给予孕酮:Progesterone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对于胚胎发育和妊娠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有先兆流产的孕妇,给予孕酮可以增加胚胎着床的成功率,提高妊娠维持的概率。
•休息和减轻体力活动:孕妇需要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轻子宫的压力,减少流产的风险。
•调整饮食:孕妇需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增加胎儿的发育机会。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先兆流产治疗的一种常见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可以防止血液过于凝结,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保持子宫内环境的稳定。
•孕酮:孕酮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和胚胎的着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流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