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小说综合性选择题
- 格式:doc
- 大小:34.04 KB
- 文档页数:11
综合训练专题人物篇------项羽一、小说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亚父之死房占民月上弦,围几粒星子,明明灭灭。
项王大帐里,酒香流溢。
亚父范增与项王对饮。
亚父分析着当前的战情,项王不置可否,脸沉似水,亚父心里有疑,便不再多言。
蚊虫舞,不时有巡营的兵士从帐前走过。
大王,您有心事?项王无语,脸色愈加阴沉。
您累了,咱们改日再议吧。
亚父起身作揖。
等——等——项王把手一挥,战袍一甩,身子兀自不动。
烛火在风里摇摇晃晃。
你,年事已高,我看——项王的话没有说下去,可亚父明白,项王是想把自己赶走。
瞬间,亚父感觉苍老了许多。
他踉踉跄跄地离了大帐。
夜深了,灯火里,一片静寂。
亚父,谋于人臣,多次献奇策,楚军因之战无不胜。
项王愈喜之、愈忧之。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赶走亚父的是吕马童。
吕马童,项王的乡人,幼年的玩伴,战场上曾替项王挡过一箭,项王视之为亲信。
彭城一战后,项王带兵围汉于荥阳,项王派吕马童入汉,陈平用反间计。
吕马童回项王:亚父已生二心,不可用。
亚父走了,走时,他眼望项王那如山的背影,心如刀割,老泪纵横。
月挂中天,如盘,兵急走。
垓下,项王心力交瘁。
鼾声时而疾如奔矢,时而缓如清溪。
不知觉中来到一处所在,高崖危耸,松涛震耳,有阴森的凄号声从渊里传来。
那云雾缭绕之处,一独舟无所凭依般从渊里渡来,渐近渐明,那摆渡人,神似了亚父范增,正琢磨该如何对话之际,崖壁忽然向斜刺里倒去。
项王一惊,口喊,亚父救我——睁眼一看,帐中灯火还明。
虞姬卧在身边,温柔地望着他,轻轻地说:大王,亚父已经死了。
项王知道,亚父在去往彭城的路上,已经死了。
项王眼里有泪,未滴下,心里痛。
月下弦,围几粒星子,明明灭灭。
项王兵少食尽。
汉军及各路诸侯将项王围得水泄不通。
楚歌声起。
闻者垂泣,项王看了一眼自己心爱的虞姬,悲饮酒,歌数阕。
虞姬散乱的发在血液里铺开,裙裾掩去了她梅雪般的芬芳。
项王泪如雨注。
最后破喉之泣定格了项王这一生爱的记忆。
项王上马,八百人突围,疾走至乌江畔,只余二十骑。
语段综合【高考原题】(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
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
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
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了一个猛子。
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
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1.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
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3.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框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2)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考情分析】本题为语段综合题,共有3个试题,考查形式都为主观题。
第一小题考查炼字。
第二小题考查了标点符号。
第三小题考查了理解句子。
【变式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复兴中学记者团计划在校刊上推出一篇以“快时代的读书文化”为主题的访谈录。
以下是学生记者对某出版社主编的采访实录。
记者:①_______主编:我借用英国社会学家弗兰克•富里迪的观点来回答这个提问吧。
他曾在著作《阅读的力量:从苏格拉底到推特》中说,在这个深度阅读日渐消亡的时代,即便部分书籍沦为消遣娱乐的媒介或技能培训的工具,书籍在心智塑造、思想情感交流以及知识传播方面仍然具有永恒的价值,进而有助于在社会层面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实现文明的代际传递。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散文化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桑吉奈尔的灯塔[法]都德三年前的许多美妙的不眠之夜,我住在桑吉奈尔的灯塔上。
在那里,在科西嘉的海岸边,阿雅克修海湾的入口处。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座荒野的红色岛屿,灯塔位于岛的一个尖角上,另一个尖角上有热那亚式古塔,古塔里住着一只鹰。
海水边有一座杂草丛生的荒弃的检疫站;然后便是沟壑,丛林,高大的岩石,几只野山羊,鬃毛在风中摇曳的科西嘉小马;在岛的高处,是灯塔房,海鸟在它四周盘旋,塔上的多面体大灯光芒四射……这便是桑吉奈尔岛。
三个守塔人,都是矮个子,胡子满腮,面孔棕褐色,皮肤皲裂,都穿着厚羊毛上衣,但神态和性情却不同。
他们都是善良、朴实、天真的人,对我这个客人殷勤备至!对他们来说,日子是那么漫长,回陆地时是那么快乐,在灯塔上三十天就可回陆地十天,这是规定;但到了冬天或气候恶劣时,就没规章可循了。
刮风起浪了,桑吉奈尔白浪滔天,守塔人两三个月被困在灯塔上,有时还会陷入更可怕的境况。
“先生,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吃晚饭时,老巴托利对我说道,“五年前,就在我们现在坐的桌子上……那个冬天的晚上,灯塔上只有我和谢戈……我们吃着晚餐,非常平静。
突然,我的伙伴停止吃东西,用奇怪的目光看了看我,然后‘扑通’一声倒在桌子上,手臂向前伸直,我摇着他:‘喂!谢戈,谢戈!’他死了!我是多么震惊啊。
我愣愣地,对着尸体发抖。
过了一阵,我突然想到‘灯塔!’我登上灯塔,把灯点亮。
夜幕降临……先生,那是怎样的夜晚啊!大海的声音跟平常不一样。
我每时每刻都好像听见有人在楼梯上喊我的名字。
天刚蒙蒙亮,我将死去的伙伴抱到他的床上,在他身上盖了一床被单,做完祈祷后,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可怜的老巴托利讲着,前额涌出冷汗。
以后,我们常一边晚餐,一边交谈,灯塔,大海,海滩,科西嘉海盗……之后,太阳平西,第一个值夜班人点亮小灯,带上烟斗,水壶,一部厚厚的红边的普鲁塔克写的《列传》,前往塔的高处。
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试题(带答案)专题十四小说阅读[学法――把握人事,洞察百态] [考题位置――第11题](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
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综合测试03 小说阅读(单文本)时间:50分钟满分:48分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2024·山东·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4小题,16分)。
18岁出门远行余华汽车是在上坡时抛锚的,那个时候汽车突然不叫唤了,像死猪那样突然不动了。
过了很久。
有人骑着车子来了,我心里十分高兴,便迎上去喊道:“老乡,你们好。
”那五个骑到我跟前时跳下了车,我很高兴地迎了上去,问:“附近有旅店吗?”他们没有回答,而是问我:“车上装的是什么?”我说:“是苹果。
”他们五人推着自行车走到汽车旁,有两个人爬到了汽车上,接着就翻下来十筐苹果,下面三个人把筐盖掀开往他们自己的筐里倒。
我一时间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情景让我目瞪口呆。
我明白过来就冲了上去,责问:“你们要干什么?”他们谁也没理睬我,继续倒苹果。
我上去抓住其中一个人的手喊道:“有人抢苹果啦!”这时有一只拳头朝我鼻子上狠狠地揍来了,我被打出几米远。
爬起来用手一摸,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了,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流。
可当我看清打我的那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时,他们五人已经跨上自行车骑走了。
司机此刻正在慢慢地散步,他好像一点也不知道刚才的事。
我朝他喊:“你的苹果被抢走了!”可他根本没注意我在喊什么,仍在慢慢地散步。
我真想上去揍他一拳,也让他的鼻子挂起来。
我跑过去对着他的耳朵大喊:“你的苹果被抢走了。
”他这才转身看了我起来,我发现他的表情越来越高兴,我发现他是在看我的鼻子。
这时候,坡上又有很多人骑着自行车下来了,每辆车后都有两只大筐,骑车的人里面有一些孩子。
他们蜂拥而来,又立刻将汽车包围。
好些人跳到汽车上面,于是装苹果的箩筐纷纷而下,苹果从一些摔破的筐中像我的鼻血一样流了出来。
他们都发疯般往自己筐中装苹果。
才一瞬间工夫,车上的苹果全到了地下。
那时有几辆手扶拖拉机从坡上隆隆而下,拖拉机也停在汽车旁,跳下一帮大汉开始往拖拉机上装苹果,那些空了的箩筐一只一只被扔了出去。
“小说阅读”仿真综合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醉酒之后刘庆邦项云中喝得一塌糊涂,他不知道自己的酒量,一口气喝了小半瓶。
酒下去了,心底的痛苦和委屈却翻了上来,肺腑里发出压抑很久的哭声。
这天下午的第四节课是自习,初二班的同学听见了项老师的哭声,吃惊之余,难免从教室里溜出来,挤在老师门外。
不料老师的门是虚掩的,同学们一挤一拥,竟把老师的门推开,蜂拥到屋里去了。
项老师不只是哭,还在诉:太绝情了!说好的你等我三年,我调到市里,咱们就结婚。
这才一年多,你咋就不理我了呢!当晚,校长专门安排食堂为项老师做了他最爱吃的酸汤面叶儿。
校长说,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山区,师资力量薄弱,项老师是到我校来的第一位本科毕业生,我们指望项老师能挑起学校的大梁呢!项云中低着眉,懊悔地苦笑一下,摇了摇头。
他想:不能再待下去了,该写一份请调报告了。
次日上课,项老师发现同学们变了。
以往每天第一节课,总有同学迟到,而今全班齐刷刷的。
以前课间休息时,同学们把王大牛的光头打得啪啪响。
王大牛学习不咋样,但他把自己当成同学们的开心果,一点儿都不介意同学们打他。
可今天,同学们不再打了。
还有,班长余红霞带着值日的同学,到项老师宿舍打扫卫生了。
项老师整天忙于教学,对卫生不是很讲究。
余红霞在扫床底时看到一双翻毛皮棉鞋。
因地面有些潮湿,鞋底上还沾有黄泥巴,棉鞋已经发霉,翻毛上面像是又长了一层毛。
一天晚上,一位家长给项老师打电话,一上来就给项老师道辛苦。
家长说,这几天孩子回家挺晚,说是在学校上晚自习,谢谢项老师啊!项老师并没安排学生上晚自习,他很警惕地说:您的孩子学习挺自觉的,表现挺好的,放心吧。
第二天,项老师一走上讲台,就又发现了新情况:王大牛的脸是肿的,肿得像一只小面盆一样,肿得把眼珠子都包住了。
他问:王大牛,你的脸怎么回事儿?王大牛站起来了,说没事儿。
要不要去医院看一下?项老师走到王大牛课桌旁边,要看得更仔细些。
见老师向他走来,王大牛赶紧低下头:老师,真没事儿,我就是不小心被马蜂誓了一下。
小说综合性选择题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6分)百羊川赵文辉在豫北乡下走一走,要不就是黄土丘,要不就是尖山洼,平原总是被村庄阻隔,辽阔不起来。
黄土丘蹚过,除了绕脚的灰土和地头几棵狗尾巴花,再没有什么让你注目的地方了。
“呸,亏你还是吃小米饭长大的!茄庄百羊川知道不知道?长贡米的,皇帝,皇帝老儿吃的!”弓身如虾、眼角挂着眵目糊的老人很不满,把轻视豫北乡下的后生训得一溜跟头:“大碾萝卜香菜葱,茄庄小米进北京!知道不知道?”百羊川坐落在茄庄屁股后面的山坡上,别以为真能容得百只羊撒欢,豫北不好找策马扬鞭的场地,更别说在山上。
百羊川才一亩几分地,居然平平坦坦,就像山水画上摁下的一枚印章。
这可是块好印章,茄庄的坡地靠天收,没有机井,山又是旱山,一秋不下雨,坡上还真的收不了几把米。
唯有百羊川旱涝保收,越旱小米越香!老辈人迷信说百羊川是神田,其实是这块田占对了山脉,下面一定是一根水脉,因水质特别,加上土是黑红黑红的胶土,长出的谷穗又肥又实,碾出的小米喷香喷香,黏度好。
明朝年间潞王落魄于此,一尝便不再忘,居然餐餐不离茄庄小米,并且年年让茄庄上贡小米。
茄庄又修了一座望京楼天天眺望,以表忠心。
这不过是一段野史,无从考证,倒是当年从豫北走出去的那位副部长,因为爱吃茄庄小米,要把百羊川的主人提拔成公社书记,却是千真万确。
这主人就是水伯。
水伯的祖上就有过要被提拔的经历,说是提一个县令,祖上没去,依然布衣老农,守了下来,就一直守到了水伯这一辈。
水伯不稀罕什么公社书记,他只稀罕百羊川的秋天,风吹嫩绿一片,最后变成满坡金黄。
农闲的页1 第水伯在屋前屋后堆积草粪,坑是上辈人挖好的,水伯只管把青草、树叶、秸秆一股脑儿填下去,再压上土浇上大粪,沤成肥壮肥壮的松软的草粪,一担一担挑上百羊川。
要不就是去拾粪,跟在牲口后面,牲口一撅屁股,便抢宝一样撵上去。
水伯从祖上接下这个活儿,一直干到了现在。
茄庄的大人小孩都知道,百羊川的小米一直到今天还这么好吃,都是沾了草粪的光。
水伯家的小米每年秋后都有人开着小车来买,买的人多,米少,买主常常为此吵嘴。
后来干脆提前下订金,再后来就比价,比来比去,一斤小米比别人家的竟高出几倍。
水伯的儿子受人指点把“茄庄小米”注册了,进城开起了门市部,兼卖一些土特产。
几年之后在城里置了房,又要接水伯去。
水伯确实老了,锄头也不听使唤了,好几次把谷苗当成稗子锄起来。
儿子要留下来照看百羊川,水伯不放心,进城前一再关照:“山后的草肥,多割点儿沤粪。
这几年村里掀房的多,给人家拿盒烟说说好话,老屋土咱都要了,秋后翻地撒进去,‘老屋的土,地里的虎',百羊川离不开这些!”千叮咛万嘱咐,水伯才离开了茄庄。
儿子却不老老实实在茄庄侍弄谷子,三天两头往城里来。
水伯很不放心,问:“你来了,谁看着百羊川?”儿子说:“雇了村里的光棍儿老面,老面多老实,叫他给地上十车粪保证不会差一锨,老面又是种地的老把式,爹你还有啥不放心的?”水伯信了儿子的话,不再追问。
再说水伯腿脚也真不中用了,下个楼都要人搀着。
有时想回去看看百羊川,一想自己的腿脚,也就罢了。
这一天,楼下忽然响起一声吆喝:“茄庄小米!谁要?”水伯的心一阵痒痒的,他知道又是冒牌货。
但他知道这冒充的一定是茄庄一带的,他很想去揭穿那人,又不忍让那人太难堪。
家里没有其他人,水伯就强撑着下了楼,问卖小米的:“哪儿的小米?”“哪儿的?还用问?百羊川的!”水伯笑了,说:“别说瞎话了,我是百羊川的水伯!”几个正买小米的妇女一页2 第听,扔下装好的小米走了。
卖小米的很恼火。
瞪水伯:“你百羊川的咋了?还不跟我的小米一个样,都是化肥喂出来的?”水伯还是笑着说:“你可不能瞎说,百羊川的小米,没喂过一粒化肥。
”卖小米的收拾好东西推着车往外走:“哼,百羊川才一亩几分地能产多少小米?撑死不过一千多斤!你儿子一年卖十几万斤茄庄小米,莫非你百羊川人能屙小米?把陈小米用碱搓搓,又上色又出味,哄死人不赔命。
哼!”想再问,卖小米的已走远,水伯愣在那里。
水伯一人搭乘中巴回到茄庄,见人就问:“我儿子真的在卖假小米?”被问的人都摇头。
水伯明白了,踉踉跄跄爬上百羊川。
正是初冬,翻耕过的百羊川蒙了一层细霜,一小撮一小撮麦苗拱出来。
麦垄上横着几只白色化肥包,阳光一照,泛出刺眼的光,直逼水伯。
水伯嗓子里一阵发腥,哇地一口,一片鲜红喷向了初冬的百羊川。
接着扑通一下倒了下去。
这时,除了一只山兔远远地窥视着水伯,初冬的山坡再无半个人影。
百羊川静极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篇农村题材的小说,本文展现了在市场经济时代冲击之下现代科技与传统劳作方式、创新与守旧、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等多个二元对立的冲突,令人深思。
B.本文通过以小见大的艺术技巧,以豫北乡村一个普通农民的遭遇,反映了农耕文明中诚实守信的美德所面临的时代困境。
C.本文语言运用兼具雅俗,一方面,为表现乡村风格,贴合小说人物,主要使用了当地口语;另一方面,在景物描写上也有一些文雅之气,如将百羊川比作“印章”,写潞王让茄庄上贡小米。
D.儿子卖假小米的事件前文有多处铺垫,如“百羊川才一亩几分地”“一斤小米比别人家的竟高出几倍”、儿子“三天两头往城里来”。
A[A项,“冲突”的总结有误,并非是“现代科技与传统劳作方式、创新页 3 第与守旧、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冲突,而是“现代文明之下诚信美德的丧失与传统美德文化”之间的冲突。
]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百羊川的自然环境和小米历史文明的状况,为下文写水伯对百羊川小米的重视及儿子对百羊川小米的破坏做了情节上的铺垫。
B.文中的水伯具有淡泊名利、勤劳、诚实等一系列的优良品质,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深刻反映了社会主题。
C.文章倒数第二段的化肥包与上文的草粪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水伯吐血倒地的情节却脱离生活现实,过于夸张,反而使小说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
D.小说的结尾“百羊川静极了”呼应了文章开头,悲凉的环境引人深思,警醒人们要坚守善良,有曲终奏雅之妙。
C[C项,“反而使小说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错误。
小说情节的理解,不应完全以真实性作为评价标准,这一情节恰恰可以深化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6分)梨花白刘建超梨花白在老街唱红时,年方十六岁。
梨花白六岁开始跟着师傅学艺,拜在梅派名师门下。
在老街首次登台时,正值梨花满天,一院春色,师傅便给她起了个艺名梨花白。
梨花白登台唱的是梅派经典剧目《贵妃醉酒》。
梨花白扮相俊秀,嗓音甜润,念白、唱腔、舞蹈、水袖,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深谙梅派风韵,把老街人听得如醉如痴。
梨花白走出戏楼已是午夜,一轮弯月苍白地挂在丽京门的檐角,青石板路泛着幽幽的冷光。
一辆车轻轻地来到她的面前,拉车的是一个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小伙子。
老街人歇息的早,天黑收店,吃饭睡觉。
半夜里是不会有啥生意的,尤其是页4 第个拉车的。
“这么晚了,还没有收工?”小伙子憨憨地笑笑:“我是在等你,天黑,路上怕不安全。
”梨花白好生感动。
说了句:“去怡心胡同。
”车子在青石板路上轻快地颠簸起来。
老街的戏园子在城外两里地。
从丽京门到戏园子,一色的青石板路。
青石板路在戏班子唱戏时才热闹一下,沿街两边卖各种小营生的摊贩忙碌着,多半是些卖小吃、水果的。
在这里可以吃到纯正的不翻汤、浆面条、绿豆丸子汤。
戏散人静,青石板路便又恢复了冷清。
车子在青石板路上微微颠簸,却很舒适。
许是太累了,梨花白在轻微的颠簸中闭上眼睛睡了。
拉车的小伙子放慢了脚步,双手攥紧车把,让车子走得更平稳些。
怡心胡同到了,小伙子不忍心叫醒梨花白,车子拐过头又跑了回去。
梨花白醒来,看见小伙子气喘吁吁,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
梨花白连忙表示歉意,小伙子乐呵呵地说:“没事,我爱听你唱戏。
只要你有戏,多晚我都等你。
我姓程,你叫我程子就行。
”程子真的每次都等着拉梨花白,并且说啥都不收钱。
梨花白说急了,程子就呵呵笑,说:“那中,啥时候你给我唱出戏就行了,我爱听《贵妃醉酒》。
”一个雨夜,程子送梨花白回家,发现胡同门口有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程子也就没走,躲在一个屋檐下。
梨花白住的二层木楼上果然传出了动静。
程子飞一般蹿过去,跑上二楼,推开了门。
几个汉子满嘴酒气,梨花白单薄的身子缩在床角发抖。
几个痞子对程子来搅和他们的好事极其恼怒,三五下就把程子打翻在地。
程子满脸是血,依然倔强地站起来。
痞子头儿说:“看来你真是想逞能了。
那我成全你,今天我要不了女的就要页 5 第你。
你是干啥的?”“拉车的。
”“靠腿脚吃饭啊。
那好吧,今天我废了你的腿,就放过这个小妞。
”“咋都中,你们别欺负女娃。
不然,就是打死我,我也拽个垫背的。
”痞子掏出了刮刀,程子的一双脚筋被他们生生挑断。
虽然那几个痞子后来被法办了,但是,程子只能坐轮椅了。
程子学了剪裁手艺,在丽京门下开了“贵妃醉裁缝店”。
每天接送梨花白的是她师兄洛半城。
老街人都说梨花白和她师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就是等不到他们结合的消息。
动乱的年月,剧团由造反派接管,梨花白被当成资产阶级的黑苗子遭受批斗,发配到街道去扫大街。
程子转着轮椅,找到“靠边站”的洛半城,说:“我听着剧团里演李铁梅的那主嗓子不行,不洪亮。
英雄李铁梅声音不洪亮咋能鼓舞咱老街人们。
你和剧团头头说说,可以让梨花白伴唱,这也是接受改造,接受教育嘛。
”剧团头头觉得革命群众说得有理,就把梨花白抽回团里,在幕后为演李铁梅的演员伴唱。
老街人知道后,都去听梨花白唱戏,听戏的人多了,剧团头头挺高兴。
中秋时节,梨花白发烧,嗓子不佳,她和剧团头头请假。
头头瞪着三角眼不允许——中秋节快到了,要过革命化的中秋节,死了都要唱。
结果梨花白在唱“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时,倒了嗓子。
剧团头头说梨花白故意破坏,还是想着那些才子佳人。
在戏园子的土台子上,不但批斗打骂梨花白,还要她把“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唱一百遍。
梨花白直唱得气若游丝,昏死过去。
从医院出来,梨花白彻底失音,别说唱戏,说话都如蚊子嗡嗡。
洛半城气愤难平,把剧团头头狠狠揍了一通,从此不再页6 第唱戏。
一个艺人,不能唱戏,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梨花白来到了洛河边。
圆月朗朗,秋水依依。
梨花白的脚刚刚踏进河水,却听到洛河桥上传来《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竟然是程子。
梨花白哭倒在程子怀中。
动乱过后,梨花白又回到剧团,担任艺术指导。
她退休后常常推着程子去广场听大家聚会唱戏,两人真的是发如梨花。
又是一个中秋夜。
老街戏园子那座土台子上,梨花白和洛半城着装重彩,冰冷的月光下,演着《贵妃醉酒》。
台下没有观众,静静的场子里,只有一部空空的轮椅。
(选自《市井人物·出门是江湖》)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子专程等候梨花白并送她回家,一是因为戏园子在城外两里地,天又黑,他怕路上不安全,二也是隐隐透露出程子对梨花白戏剧的喜爱和对她的倾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