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会议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视频会议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一、视频会议市场风头正劲1、全球市场稳步增长,中国有望后来居上全球视频会议市场规模在2012-2016年期间,以7.5%的复合年增长率从319亿美元增长至426亿美元。
预计从2017年至2021年,全球视频会议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8.3%或更高,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2020-2026年中国视频会议产业运营现状及投资盈利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0%-15%,从2011年的45.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60.2亿元,实现了近2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未来几年还将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从2018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份额来看,整体行业竞争激烈,CR4=38.1%,集中度不高。
其中市场份额第一的华为市占率遥遥领先,而处于份额第二梯队的苏州科达、视联动力、宝利通、思科都不到10%的市占率,这也体现出中国视频会议行业企业多,且竞争较为激烈,并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占领主导地位。
从另一方面来讲,像随锐科技这样的小企业一样有机会在未来的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国内硬件视频会议市场增速下滑,市场竞争格局固化2019年国内硬件视频会议市场空间将接近6亿美元,增速将下滑至6%左右。
目前,国内硬件视频会议竞争格局固化。
多年来,硬件视频会议系统近80%的市场份被华为、苏州科达、宝利通、思科占据。
3、软件视频会议破局而出,市场竞争格局分散目前我国企业软件视频会议市场规模虽不及硬件视频会议市场,但其增速较快。
2018年国内软件会议市场规模仅1.7亿美元,虽不到硬件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的1/2,但未来增速可观。
预计2023年国内软件会议市场规模达到5.4亿美元。
按此趋势,2025年国内软件会议市场规模将超过硬件视频会议。
与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相比,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廉价且开放性好,维护费用较低。
在用户日常使用的网络条件下,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就可以正常使用,并且能够在不同场合使用。
随着物联网、AI、5G、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会议系统信息化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智慧会议系统,是将物联网、AI、云计算等新技术引入会议系统后形成的新型会议系统,能够自动感知会议室资源状态和会议设备自身状态、用户使用状态;自动控制及接收用户在会议室内或远程的控制指令;远程报修和实时检测、远程声音视频感知维护;云计算分析会议室资源使用率和空置率、故障率;同时,人工智能作为智慧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会议机器人、人工智能管理主机与会议系统设备和办公家居设施互联组成系统,给设备赋予思想,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智慧会议系统硬件设备不仅能以自身物联网技术做纯网络化架构,还能通过云协议模块和人工智能主机对传统会议系统设备连接,实现万物互联,数据共享于平台;软件底层开发兼容行业内各种应用数据处理逻辑,更快速的学习和对接传统会议软件应用数据到智慧会议云平台,实时会议系统资源统计、分析和应用,运用智慧会议系统人工智能技术让会议系统赋予思想,让会议更智慧。
会议预约目前已成为我国大多企业、机关单位用于会议管理的一项功能,有了物联网技术的支撑,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查询到会议室房间的空闲情况、会议室的功能、会议室的容纳人数、会议室设备运行状态后进行预约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会议室,预约成功后通过APP、OA、Outlook、微信等用户端提醒与会者参加会议,会议信息数据可实时与OA、Outlook对接,保留原始的会议管理习惯。
预约成功的会议信息会通过三维会议引导牌显示在主体的主要入口,其引导内容包括会议主题、会议进行时间、会议房间号、三维电子地图引导。
会议室的状态信息实时显示在会议室门口的会议信息预览屏,方便与会人员实时了解会议进行情况。
智慧会议系统管理平台的推出,开启了多媒体会议行业人工智能的新起点,让多媒体会议系统所有的资源变得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实时化的形成一个平台。
浙江山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积累15年的行业经验,历经3年时间打造出麦瑟诺智慧会议管理系统,利用AI、LOT、边缘计算、大数据、云技术等技术叠加创新,自主研发的云平台、用户端等软件和会议AI机器人、AI交互屏、AI管理主机等硬件设备,获得国际国内数十项认证,包括CCC、CE、FCC、RoHS、国家专利等,颠覆传统会议的管理,只为带来智慧会议新体验。
在线会议系统的应用与挑战随着全球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采用在线会议系统来进行远程协作和业务通讯。
在线会议系统为我们提供了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远程通讯方式,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然而,在线会议系统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网络安全、视频质量、用户体验等等。
本文将从应用和挑战两个方面对在线会议系统进行探讨。
一、在线会议系统的应用1.企业通讯:在线会议系统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通讯方式,尤其是在跨地区和跨国公司海外办公的情况下。
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在线会议系统轻松进行远程培训和在线研讨会,方便员工跨地区学习和沟通交流。
2.远程教育: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选择在线会议系统来进行远程教育。
学生可以参加讲座、课程和学术会议等,这些资源丰富、高质量的内容可以跨地区和跨国传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3.在线医疗:在线会议系统可以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即时的远程医疗服务。
通过在线会议系统,医生可以轻松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和医疗费用。
同时,医生也可以远程进行讨论和研究,提高医疗水平。
二、在线会议系统的挑战1.网络安全:在线会议系统涉及到敏感信息的传输和存储,因此网络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线会议系统需要加强数据加密和用户认证,避免信息泄漏和恶意攻击。
2.视频质量:在线会议系统需要稳定、高清的视频质量,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但是,这需要在网络带宽、设备配置和视频编码等方面进行技术优化和改进。
3.用户体验:在线会议系统需要提高用户体验,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和老年人群体。
系统需要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和用户指南,避免用户使用的困难和不愉快感。
三、在线会议系统的未来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在线会议系统将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下面是一些未来发展的趋势:1.智能化:在线会议系统将会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功能将会得到深度应用。
这可以加强用户体验、提高系统效率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电子会议系统建设解决方案目录一,电子会议系统(de)定义二,电子会议系统(de)分类三,电子会议系统(de)发展趋势四,会议室建设(de)组成部分五,无纸化会议系统介绍六,附件一:会议系统建设需求调研表日期:2017年3月一,电子会议系统(de)定义电子会议系统是指使用电子辅助手段(de)会议系统,它有各种各样(de)定义,例如会议、电视会议、通信会议、多媒体会议、视频会议等.二,电子会议系统(de)分类电子会议系统从覆盖区域角度来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局部会议系统,一类是远程会议系统.局部会议系统(de)对象是在一个会议室里召开(de)会议,它用电子化手段检索、显示会议资料,作会议记录等.使用局部会议系统可以少用纸,无需作备忘录,如果需要,还可将各种媒体(如计算机、缩微胶片、录像带、书画照片)上(de)信息检索出来,进行显示.与局部会议系统不同(de)是,远程会议系统是用通信线路连接两个以上(de)会议室,让它们同时进行会议(de)系统,一般俗称会议、通信会议和网络会议.远程会议系统(de)形式和种类比较多,近年来发展也相当迅速.远程会议系统中(de)会议系统可以让几个人利用各自(de)机进行简单(de)会议,几个场所可以同时会话.而图形会议系统是一种在上附加书写盘,可以进行笔谈(de)系统.网络会议,是基于互联网技术,音频、视频信号数字化网络化而进行(de)多方远程会议.还有一种声音会议系统,也叫广播会议;这种系统将远程(de)会议室用专用线路连接起来使用话筒和扬声器来召开会议.当今,功能多样、技术先进(de)多媒体电子会议系统已经相对成熟,并被广泛应用.多媒体电子会议系统(de)终端设备、控制台以及图像传送控制设备实现多样化、小型化、智能化.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网络(de)连接,多媒体电子会议系统大大提高现代办公室(de)工作效率和办公速度、节省管理开支和差旅费用.企业决策者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电子会议系统在办公室、流动办公车或家中召开会议.三,电子会议系统(de)发展趋势电子会议系统(简称会议系统)在技术发展中,不知不觉已经经历全模拟技术、模拟音频传输+数字控制技术、全数字技术(数字音频传输+数字控制技术)这三代,而第三代会议系统——全数字会议系统具有音质优良、功能强大、可靠性高等特点,是目前会议系统市场(de)主流产品.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发展迅速,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会议系统中,将使会议系统(de)功能更强大、性能更优越、操作更加人性化.如今,无线化、网络化,及无纸化多媒体已成为会议系统(de)主要发展方向,其中无纸化多媒体会议系统有望成为第四代会议系统(de)代表产品.1.无线化无线会议系统具有不用布线(或少布线)、可适应会场布局(de)实时变更、不需要破坏会场原有装修、系统维护方便、不需要担心线材老化、便于保管等优点,因此很受一些高端会议场所及大型会议中心、行政中心(de)青睐.无线会议系统主要有射频无线会议系统和红外无线会议系统.射频无线会议系统大多基于较为成熟(de)射频技术,WiFi),安装方便,传输距离大(可达30米以上),其最大缺点是易受无线电干扰,工作不稳定,在同一建筑物内也不宜安装多套射频无线会议系统.此外,射频具有穿墙特性,无法保证会议私密性.红外无线会议系统以波长830~950nm~(de)红外线为传输介质,红外线具有可见光(de)传输特性,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所以很好地保证了会议(de)私密性,而且红外系统不受无线电干扰,相邻会议室之间也不会发生干扰,非常适合会议场所应用.红外无线会议系统(de)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单个红外线收发器(de)信号覆盖范围不够大(覆盖半径约为10米左右,可通过连接多个收发器增加信号覆盖范围),大型会场中红外线收发器(de)安装数量和位置需要根据现场物理环境进行计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分模拟红外无线会议系统和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模拟红外无线会议系统采用(de)是模拟音频技术,音质只能做到频响200Hz~(-3dB)、信噪比50dB左右.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采用dirATC-数字红外音频传输与控制技术,音质优越,可达频响20Hz~20kHz(-3dB)、信噪比80dB以上,是较为理想(de)无线会议系统解决方案.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符合国际标准IEC61603-7,可以和采用相同国际标准(de)数字红外同声传译系统兼容使用.中国国家会议中心共有十余间会议室配备了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工程建设时只需在每个会议室内预先安装数字红外收发器(也可以使用流动(de)红外收发器),会议单元可以在需要时流动使用,会议室布局可以自由变化,会议室也可以合并分拆,上下左右相邻(de)多个会议室都不会相互干扰.2.网络化在会议系统中,网络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具有多个会议厅堂(de)大型会议中心,可以实现信息和设备(de)交互和共享,降低了系统建设投资,也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会议系统与各种服务器(如文件服务器、视频服务器等)网络互联,可实现文件、多媒体信息以及外部资源共享(这在无纸化多媒体会议系统中得到应用);会务公开、网络直播等.(1)译员间合并与借用技术对于大型会议中心,通常有多个会议室都配备同声传译功能.由于每一个同传语种都需要一个独立(de)译员间,因此需根据设计要求预留足够(de)同传语种及相应(de)译员间,这需要很大(de)投资.另外在会议中心投入使用后,如果某个会议室需要临时增加一个同传语种,就必须要增加译员间,而这往往会受到会场条件(de)限制而难以实现.在基于网络技术(de)全数字会议系统中,我们把每个会议室/译员间(可以包括多台会议单元/翻译单元)作为一个网络节点,接入到多译员间控制器及多会议室译员间总控制器(相当于网络交换设备)中,这样就把整个会议中心(de)会议系统组成了一套更大(de)网络会议系统,在这个大(de)网络系统中可以把各网络节点(会议室/译员间)自由组合成多个虚拟(de)子网络系统(一个子网络系统即是一个带同传功能(de)会议系统),即实现了会议室和译员间(de)自由组合,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借用”其它会议室(de)译员间以满足扩充语种(de)需求.联合国总部采用此技术后可实现24个会议室(de)合并及最多192个译员间(de)共享.(2)会议设备资产管理大型会议中心会议室众多,各种会议设备(de)型号、软硬件版本、生产日期等设备信息数量十分庞大,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人工成本也越来越昂贵,如何对会议设备资产进行高效管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每一台基于网络技术(de)会议设备中内置一个可以自报其设备资产信息(de)小程序,利用会议设备资产管理软件即可方便地对整个系统(包括联网而成(de)大系统)中所有(de)会议主机、代表单元、翻译单元等会议系统设备信息进行集中统计、管理.(3)会议预约管理会议预约管理通过房间(会议室)预约管理系统来实现.房间(会议室)预约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以太网(de)多用户房间管理平台,在服务器配置房间预约管理系统之后,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内电脑登陆系统进行查询、预约.连接网络型中控系统主机后,配合主机逻辑编程可预约每个会议室(de)事件(如系统电源、灯光、空调、投影机等控制).(4)多房间(会议室)管理多房间管理系统是一个通过以太网实现多房间集中管理(de)软件,可以管理(de)房间数量由可用(de)IP ID和IP地址数量来确定,适用于政府机构、企业和教育教学领域.系统中,每个房间都有专用(de)硬件设备和对应(de)网络中控系统,可实现(de)功能有:集中监控各个房间,包括:在线状态、系统电源、灯管寿命、硬件故障以及用户自定义(de)事件属性;管理员为房间预约安排事件,例如:控制房间在指定时间打开灯光、投影设备等.3.无纸化多媒体“无纸化会议”由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委员会于2003年提出,它用全电子模式运作会议管理,以减少纸张消耗、提高会议效率.联合国于2010年1月1日对会议文件(de)使用、管理全面推行“无纸化”.同时,现代高级别会议也已不再只是语音为主(de)音频会议,而需要大量多媒体信息交互,如会议资料、电脑文件、多种视频信息、网络浏览等.总体来说,无纸化多媒体会议系统将无纸化会议、视频服务、会议服务等引入到会议系统中,将会议系统技术又推进到一个新(de)阶段.四,会议室建设(de)组成部分会议室(de)建设,通常由以下几个建设部分组成:1,会议间装修:包含地板,墙面,天花板,门窗以及水电等(de)建设.对于会议室(de)装修建设,通常重点是静音、隔音(de)处理.2,会议家具布局设计与安装:根据会议用途,设计最适合(de)家具,并安装实施.3,灯光系统建设:根据会议需要和技术发展提供(de)可能性,为会议室提供符合需求(de)智能化管理(de)灯光系统.4,音响系统建设:拾音系统建设,扩音系统建设,以及各种(de)音频管理、处理系统(de)建设.5,显示系统建设:比如LED拼接屏、LED大屏、投影系统等部门(de)软硬件建设.6,网络建设:为会议(de)网络链接,进行(de)布线设计与实施,以及会议数据存储以及交换(de)设计与实施等.7,会议管理系统建设:为满足客户需求,而进行设计(de)会议系统(de)安装建设.包含为实现会议功能而进行(de)软、硬件系统(de)安装、调试、培训和交付等工作.五,无纸化会议系统介绍(一)无纸化会议系统(de)组成:1、显示系统:根据会场实际使用环境设计(de)投影显示系统,主要用于显示会议室文字、图片、视频画面信号等,视频接口可随时接入演讲者(de)笔记本电脑,同过在显示设备显示主讲内同. 通过机房DVD机、或者PC电脑可以播放常规媒体信息.2、数字会议系统:会议室设计数字会议系统,会议系统采用目前国内知名品牌(de)数字会议论系统,系统采用手拉手方式连接,发言单元采用便携式手拉手安装,外形美观,安装灵活,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布线量非常(de)少,不影响整体(de)装修布局.根据会议室布局和需求会议室单间通常设计如下:①数字会议主机1台(系统核心,控制、管理单元);②主席单元1台(具有优先强切权限,桌面式放置安装);③代表单元XX台(桌面式放置安装);④数字会议音频处理器1台(提升音质效果.增强拾音距离);⑤会议延长线(用于单元和机房主机连接);⑥会议地插X个(会议室地面嵌入安装).3、专业扩声系统:参考国家厅堂扩声设计标准一级进行设计,语言扩声系统一级标准要≥98dB,声场不均匀度要做到1kHz和4kHz时测量≤8dB;传声增益在125~4 kHz(de)平均值要≥-8dB.①设计X只XX W主音箱音箱安装在会场X侧墙上.②现场声压级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满足现场会议扩声(de)使用需求③功放功率严格安装音箱功率(de)备配置④12路2编组调音台、音频处理器TS-P880各一台(给音频提供接口,处理音色效果).⑤设无线话筒T-521UH X套,用于会议主持、用移动发言等;4、信号切换系统:在现代多媒体会议室,为了满足不同演示场合(de)需求,通常会具备多种不同(de)音视频信号源和显示终端.信号源:①高清摄像机X台(需X路HDMI接口)②X个带高清多媒体信息盒(需X路HDMI、X路VGA信号接口)显示设备:①投影机,高清电视机(占HDMI信号1路输出)因根据以上(de)输入信号源、以及显示设备,配置了一台X进X出(de)混插矩,最为信号切换核心设备,具体置如下:(1)X路HDMI输入板卡1块;(3)X路HDMI输出板卡1块;(2)X路VGA输入板卡1块(二)系统功能介绍1.1系统功能显示系统:1、系统概述:标准(de)、现代化(de)会议室,一套完整(de)视频显示系统是非常有必要(de),现代化(de)会议室,视频显示系统设计(de)好坏非常重要,设计一套完整(de),高标准(de)视频显示系统,解决了会议室视频资料显示、图片显示、视频显示、摄像跟踪显示等会议显示(de)需求,提高整个会议(de)效率;2、系统功能①能将通常(de)视频源信号(DVD、VCD、VHS磁带、现场摄像、电脑网络信息、电子白板、实物展示等)进行显示;②能现场采集图像并同时混合同步音频信号;③能将不同(de)图像信息分别送入不同(de)屏幕系统,满足不同情况下(de)视频显示功能要求;④预留视频信号输入、输出接口;⑤预留AV、VGA、HDMI等接口;⑥能够分别将不同形式(de)视频信息如DVD、摄像机、笔记本、录像机等等视频信息显示到投影.会议系统:1、系统概述:随着当今科技(de)飞速发展,老式(de)会议形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化会议系统(de)要求.现代化(de)数字会议系统会议程序简单化、功能多样化,能够对会议实施控制、管理,包括声音传送稳定纯正,讨论清晰有序,使整个会议形式具有高效性.一套较完整(de)数字会议系统大约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报到、发言、表决、会议扩声、资料显示、会议进程控制;会议摄像、会议多媒体资料展示,本系统首先完成会议报到、发言(表决选)和会议进程管理等三项主要功能,实现报到及时、无误、发言灵活、可控;表决迅速、准确;并为其他功能(de)扩充和升级提供标准化(de)接口,使整个接口具有较好(de)先进性和良好(de)兼容性,本次会议室设计采用数字会议系统.2、系统设计会议室设计数字会议系统,会议系统采用目前国内知名(de)ITC品牌(de)数字会议论系统,系统采用手拉手方式连接,发言单元采用便携式手拉手安装,外形美观,安装灵活,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布线量非常(de)少,不影响整体(de)装修布局.3、数字会议系统架构图4、系统功能数字会议系统单元多元化,具有桌面式、嵌入式、讨论、带表决多种单元可选;发言麦采用进口咪头和配套(de)专业音频处理设备,有效(de)提高了话筒(de)拾音距离和啸叫处理能力,话筒(de)使用距离可以达到50-80CM(de)超远距离,两只话筒同时开启使用时不仅不会出现啸叫(de)现象,反而进一步增强话筒(de)拾音距离.ITC(de)数字会议系统配合专业(de)扩声设备和音频处理设备使用整个会场(de)效果更佳,拾音距离更远,音质更清晰,是各类会议室(de)最佳选择.数字会议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特点:1.数字会议系统采用全数字传输,音质效果更更清晰;2.系统支持64路同声传译通道;3.具备讨论发言、表决、签到功能、主席单元具有优先发言权限;4.支持先进先出模式、普通模式、声控模式、申请发言等四种发言模式;5.单机支持128个会议单元继而,增加扩展主机可扩展4096个单元;6.同时发言人数可进行预设,支持1/2/4/8发言人数可选;7.主机自带消防联动接口,可与消防进行联动,提示火灾信息;8.音质支持远距离传输,主机具备光纤音频接口、CobraNet协议传输接口;9.支持无线触摸屏、安卓系统电脑、进行控制;10.主机自带摄像跟踪功能,也可配合跟踪主机实现摄像跟踪功能;11.支持文字在线传输、支持单个、多个同时传输;12.带电子桌牌,可显示会场人员姓名;13.具备IC卡签到功能, IC卡可以输入与会人员身份信息.实例安装效果:扩声系统:1、系统概述:音响扩声系统会议室(de)面积和使用功能,参考国家扩声厅级标准一级进行设计,会议室扩声系统(de)音响效果应能符合以上GYJ125厅堂扩声系统设计(de)声学特性指标中(de)语言扩声一级标准演讲时应能达到语言清晰、无失真、声压余量充分、声场分布均匀、无声反馈啸叫,声像定位正确.音响扩声系统主要由扬声器、功率放大器、音频处理设备、调音台、话筒、音源等设备组成.整个系统选用同类产品中音色优美(de)高档次音响器材为主组成音响系统,选用同类产品中技术最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de)产品型号,通过计算会议室(de)音响场地系数进行设计,保证会议室每个角落(de)声场听觉均匀,没有出现失真、偏音、混音、回响等不良音响效果;会议室(de)扩声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声源、音频处理设备、功放及扬声器系统.2、系统功能通过对会议室(de)布局环境分析,对音响设备进行合理(de)布置与连接,并安装以上(de)音响设备,结合会议室对音响扩声系统(de)使用需求,整个音响扩声系统设计可实现以下使用功能1:采用数字话筒前级处理器和数字周边处理器,设计多种工作模式,例如会议讨论模式,影音模式、节目模式、远程会议模式等,可根据不同(de)需要快速调节话筒前级处理器,满足不同模式(de)音响扩音;2:采用多编组调音台,多路编组输出,解决会议室开展远程视频会议时远程音频与本地音频信号分组输出3:预置多组出厂会场效果和工作模式,现场调试可下载直接使用,无需进行复杂调试,4:采用软件调试和设置,可根据现场(de)环境、位置摆放、音箱摆放、会议(de)类型等进行预先设置和实时调节,系统可以与集中控制系统对接,通过集中控制系统进行管理;5:根据会议类型设置压限效果,防止信号输出过大,带来过大(de)音频电流,烧坏音箱;6:根据会议类型设置噪音门效果,滤波多余(de)噪音输入音响设备,产生噪音,影响音响扩声效果;7:音箱采用一对一定阻传输方式,音箱与功放阻抗匹配,采用全频宽频音箱,还原出最佳(de)音质效果;3、音箱安装图:1、系统概述标准(de)、现代化(de)会议室,一套完整(de)视频管理切换系统是非常有必要(de),在现今视频系统发展从模拟视频向数字视频过渡,从标清信号向高清信号过渡(de)时期,各种视频源设备和各种视频显示设备采用了不同(de)编码技术和接口方式,因此在高清视频系统设计中必须详细了解各种视频信号(de)传输距离、编解码方式,否则视频信号将无法兼容和显示.会议室(de)信号源设备主要由多媒体会议桌插、地插,摄像机,DVD等组成,有了各种信号源,就形成了多个信号源,与多个显示设备之间(de)矩阵式选择关系.多路(de)电脑VGA信号、多路(de)视频信号和投影机、显示器之间,就形成了这样(de)关系,那么这两种设备之间,就必须有一种设备,它能够担负众多(de)显示信号源(输入)和众多(de)显示设备(输出)之间(de)任意组合(切换);矩阵系统成为多媒体会议室必不可少(de)组成部分.2、高清混合矩阵系统架构图3、系统功能由于遵循着不同(de)视频标准,这些信号(de)带宽、分辨率和传输距离存在很大(de)差异.目前大多数工程类所需要(de)高清系统在高清信号(de)传输上都存在非常严重(de)问题.采用IP传输存在着系统昂贵、延时长等问题,而监控系统所采用(de)模拟标清系统传输方式又不能够满足要求.这些都限制了真正(de)数字高清系统(de)实现.高清信号传输、切换系统是一套集信号转换、传输、控制等功能(de)信号处理系统.系统总体构架由模拟标清/数字高清信号转换解决方案、高清信号远距离传输解决方案、高清光纤矩阵切换解决方案组成,整套系统涵盖了视频处理(de)各个方面.整套系统从转换、传输、处理都是有ITC自主研发,完全摒除了由于不同厂商产品设备不兼容(de)情况.同时也为您接下来售后服务更便捷、更高效,我们是厂家,同时也是视频信号处理行业(de)龙头,同时我们(de)产品也是视频拼接、远程传输、视频处理等高清信号(de)完美结合体;1.丰富(de)接口:信号转换接口丰富,转换更加灵活,支持输入VGA、VIDEO、YPbPr、DVI、HDMI、HD Baset FIBER,支持输出VGA、VIDEO、YPbPr、DVI、HDMI、HD Baset FIBER2.交互式处理1080P高清视频信号,支持3D:采用专业高清显示屏处理芯片,支持1080P高清视频输入\输出,支持标清视频信号输入,倍频高清视频信号输出;3.自动电缆均衡功能:在1920x1080P60分辨率下,为每路DVI、HDMI输入自动线缆均衡,可使输入端延长到20米(普通DVI、HDMI线材);4.控制信号远距离双向传输:控制信号双向传输,可传输红外、RS-232控制信号,传输距离达20公里;5.远程距离传输高清1080P视频:简化布线,施工简单,只需单根网线或光纤,即可传输1080P高清无压缩视频信号和红外、RS-232控制信号,双绞线传输距离达100米,多模光纤传输距离300米,单模光纤传输距离20公里;1、系统概述中央集中控制系统为智能多媒体会议室系统设计灵魂,集中了灯光、机械、投影及视音频控制手段于一体,为使用者提供简单、直接(de)控制界面,令使用者能方便地掌握整个空间环境各设备(de)状态及功能.会议室中控系统设计一套中控主机,一套音视频切换矩阵,满足对会议室音视频进行实时切换调度,中控系统采用无线触摸屏进行操作,中控主机和无线触屏根据会议室时间使用情况,编辑运行控制程序,下载到中控主机和无线触摸屏进行控制运行,在无线触摸屏(de)控制线,达到音视频切换实时操控,解决繁琐操作;2、中控系统架构图3、系统功能会议室(de)中央集中控制系统配置有中控控制主机、IPAD平板电脑、电源控制器、音量调节器等设备作为会议室(de)中央集中控制系统核心控制设备,实现对会议室(de)环境控制(空调温度控制、窗帘控制)、摄像机和投影机控制、投影幕和吊架升降控制、音视频切换控制、音量大小调节等功能,中控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特点如下:1、支持IPAD、Iphone、Android基于IOS系统平台和Android系统平台,支持IPAD/Iphone/Android移动终端;采用app软件格式,根据使用需求可以个性diy编辑界面,控制界面程序支持自定义,支持编程图片,图形,文字,动画,2D/3D按键等个性化界面.2、视频切换管理控制:把各路视频信号输入输出接到高清混合切换矩阵(de)输入输出口,由于高清混合切换矩阵具有RS-232控制接口,中控主机可通过RS-232串口对高清混合切换矩阵(de)控制,可实现对视频输入/输出通道切换控制功能,实现工作人员无需到达机房,通过平板电脑即可实现对视频切换管理;3、摄像机控制:会议室配置有会议摄像头,中控主机通过串口RS-232或者串口RS485协议控制摄像机动作,通过级联摄像机控制端口,地址拨码分配,可实现由中控主机编程控制摄像头(de)转动,镜头变焦、聚焦等功能,并将信号输出到各类显示终端或录像设备等.还可以与数字会议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摄像跟踪功能,可以对讲话者进行特写.4、投影机控制:中控主机通过串口RS232协议或者红外发射棒控制投影机电源开关、显示画面切换等,投影机厂家会提供其投影机(de)外部通信协议代码,即俗称(de)中控代码.或者学习其红外遥控代码,然后写入中央控制系统主机,在工作人员操控触摸屏时,主机将控制代码发送给投影机,达到控制(de)目(de).可在投影机(de)开关过程中加入延时,以保护投影机.。
会议平板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ference Tablet Industry Marke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会议平板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Introduction: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he conference tablet industry has witnessed significant growth in recent years. These tablets a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use in conferences, meeting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settings.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of the conference tablet industry and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fo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现状分析:1. Market Size and Growth:The conference tablet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substantial growth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Increasing demand fordigitalization in meetings and conferences, coupled with the rising adoption of smart device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market's expansion. According to market research, the global conference tablet market was valued at X billion in 2020 and is projected to reach Y billion by 2025, growing at a CAGR of Z during the forecast period.2. Key Players and Competition:The market is highly competitive, with several key players dominating the industry. Companies such as A, B, and C hold a significant market share due to their strong brand reputation, extensive product portfolio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owever, new entrants are also emerging, offering innovative features and competitive pricing to gain market share. This intense competition is driving product innovation and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nference tablets.3. Market Segmentation:The conference tablet market can be segmented based on screen size, operating system, and end-user. Screen sizes range from 7 inches to 15 inches, catering to different user preferences. The most popular operating systems in the marketinclude Android, iOS, and Windows. Additionally, the end-users of conference tablets vary, including corporate enterprise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others.4.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the conference tablet industry. Features such ashigh-resolution displays, touch-screen capabilities, long battery life, and wireless connectivity are becoming standard in conference tablets. Additionally, the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virtual reality (VR) technologies is expected to enhance user experience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future.未来发展趋势:1. Increased Demand for Hybrid Devices: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there will be a growing demand for hybrid devices that combine the functionalities of conference tablets and laptops. These devices will offer the convenience of a tablet with the productivity of a laptop, providing users with a versatile tool for professional use. Theintegration of detachable keyboards and stylus pens will further enhance the usability of these hybrid devices.2. Integration of AI and VR Technologie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ies will continue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nference tablets. AI-powered voice assistants will enable users to control their devices through voice commands, enhancing hands-free operation during meetings. VR capabilities will provide immersive virtual meeting experiences, allowing participants to interact and collaborate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3. Enhanced Security Features:As data security becomes a growing concern, conference tablets will incorporate enhanced security features to protect sensitive informatio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uch as fingerprint scanning and facial recognition, will ensure secure access to the devices. Additionally, data encryption and secure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will be implemented to safeguard confidential data shared during meetings.4. Focus on Sustainability:In line with the global shift towards sustainability, conference tablet manufacturers will prioritize eco-friendly practices. This includes using recyclable materials,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mplementing responsibl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urthermore,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efficient batteries and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ies will contribute to a greener conference tablet industry.结论:The conference tablet industry is poised for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The increasing adoption of digitalization in meetings and conferences, coupled with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ill drive the market's expansion. Hybrid devices, AI and VR integration, enhanced security features, and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s will shap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nference tablets. Businesses operating in this industry should stay abreast of these trends and adapt their strategies accordingly to capitalize on the growing opportunities.总结:随着技术的进步,会议平板行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全球及中国视频会议服务行业应用场景、市场发展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视频会议服务行业应用场景近年来,视频会议供应商不断更新硬件和软件,从依赖使用专用解码、传输等设备的传统视频会议,发展到基于互联网的软件视频会议,目前已出现了具有云功能的视频会议设备、收集大数据以获得更个性化服务的分析软件。
从视频会议的应用领域及应用场景来看,视频会议可应用于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商务谈判、销售会议、任务部署和工作协调、工作汇报及例会等。
视频会议主要应用华东地区及应用场景分析从视频会议的产业链来看,视频会议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芯片及元件提供商和视频解码技术等提供商,产业链中游主要为视频会议系统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下游为集成商、代理商以及视频会议的用户。
二、视频会议行业市场规模随着云时代的来临,视频会议应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沟通工具,而是开始融入到政府及大型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
而过于复杂的操作会增大使用者的使用负担,造成使用效率的低下,降低了实用价值。
与政府及大型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用户往往专业知识有限,复杂的操作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使用热情,不利于使用习惯的养成。
在中低端市场,除成本外,系统的易用性也让人们倍加关注,复杂系统简单管理成为一切口应用的发展潮流。
无论是大企业,中小企业还是个人用户,虽然他们对于视频会议系统的需求各不相同,但是对于易用性的需求是一致的。
为了迎合这一需求,视频通信领域的专业厂商将会更注重界面的美观和易操作性。
专业分析人士也指出,易用性对推动视频通信产品在企业级市场的普及至关重要。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的整个商业模式将发生变化。
企业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出了租赁的需求。
因此将催生出满足不同领域的视频会议系统运营机构。
视频会议服务可分为硬件解决方案和云视频服务两大类。
其中硬件类包含传统视频会议、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会议,需要远程会议系统设备提供支持,目前视频会议行业正处在由“硬”到“软”的渗透阶段。
oa 会议管理OA会议管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办公环境中的关键性应用之一,OA会议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提高会议效率、降低会议成本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针对OA会议管理系统展开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OA会议管理系统的定义和功能OA会议管理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会议信息管理、资源调度和决策支持的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会议预约、会议通知、会议安排、会议记录、会议统计等功能。
通过该系统,企业可以实现会议的快速安排、信息的共享和决策的高效执行。
同时,OA会议管理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时间管理和降低会议成本,提升办公效率和减少沟通成本。
二、OA会议管理系统的特点1. 网络化:OA会议管理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有的会议信息都存储在服务器上,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实现远程访问和处理。
2. 便捷性:通过OA会议管理系统,员工可以随时随地预约会议、查询会议信息,不再需要纸质文件和繁琐的沟通流程。
3. 实时更新:OA会议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可以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进行实时同步,确保会议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 多种功能:OA会议管理系统支持会议预约、会议通知、会议安排、会议记录、会议统计等多种功能,满足企业对会议管理的各种需求。
5. 数据分析功能:OA会议管理系统可以对会议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企业优化会议安排和资源调度。
三、OA会议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1. 企业:OA会议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会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提高会议效率和减少会议成本。
例如,员工可以通过OA系统查询会议的安排情况,在线预约会议室,避免了传统电话预约的繁琐过程。
2. 政府机关:政府机关每天都有大量的会议需要安排和记录,传统的纸质管理方式效率低下且易丢失。
通过OA会议管理系统,可以提高会议效率,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方便日后查询和归档。
云视频会议已成未来发展必然趋势云视频会议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参会人员,实现远程视频通话和会议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云计算的普及,云视频会议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疫情期间,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远程办公和远程教育使得云视频会议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
首先,云视频会议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相比传统的面对面会议,云视频会议不受时空限制,参会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加入会议,只需一台电脑或手机和稳定的网络连接即可。
这样不仅能够节省交通时间和费用,还能够提高会议的效率和灵活性。
无论是商务会议、教育培训、远程医疗还是团队协作,云视频会议都能够快速连接参会人员,并提供高清的视频、语音和屏幕共享功能,让会议效果更加逼真和直观。
其次,云视频会议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云视频会议系统通常采用加密技术,能够对会议过程和数据进行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
而且,云视频会议服务商通常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完善的设备,能够提供稳定的视频和音频传输服务。
此外,云视频会议还具备较强的容错能力,当一些参会人员的网络出现问题或者掉线时,其他人员依然可以正常进行会议,不会造成整个会议的中断和延误。
最后,云视频会议具有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随着云计算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视频会议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和扩展。
现在已经可以实现语音识别、实时字幕、智能翻译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会议的效率和便利性。
同时,云视频会议还很好地适应了移动办公和智能设备的发展趋势,支持在手机、平板和智能电视上进行远程会议,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办公和学习的需求。
综上所述,云视频会议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安全稳定,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具有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云视频会议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远程办公、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的普及,改变人们工作和学习的方式,促进跨地域、跨行业的合作和交流。
在未来,云视频会议将不断发展创新,为人们创造更多便利和价值。
视频会议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远程办公的需求增加,视频会议已经逐渐成为了商务通信的主要形式之一。
视频会议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视频会议将越来越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会议系统将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自动识别与会人员,并根据其习惯自动调整画面和声音的参数。
此外,语音识别技术也可以实现实时文字转换,让会议记录可以更方便地保存和共享。
其次,视频会议将越来越跨平台。
当前已经有许多视频会议软件可以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使用,比如Windows、MacOS、Android等。
未来,视频会议平台将进一步支持不同终端设备的连接,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
这样,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方便地进行视频会议。
另外,视频会议将更加便捷易用。
目前,许多视频会议软件已经支持多人同时在线会议,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比如屏幕共享、实时标注、文件共享等。
未来,视频会议软件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更加简洁明了的界面设计,更加智能的操作提示,使得用户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远程会议,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视频会议系统的性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高清晰度的视频传输和高质量的音频传输是视频会议的基本需求,而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和传输技术的改进,我们可以预期视频会议系统将提供更加稳定快速的传输服务,确保会议的流畅进行。
最后,视频会议将与其他先进技术相结合。
比如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远程会议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参会人员可以像面对面一样交流。
而5G技术的普及,则可以提供更加稳定和高速的网络连接,让视频会议可以在更多场景下应用。
综上所述,视频会议在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智能、跨平台、便捷易用,同时会与其他先进技术相结合,为人们的远程会议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这些趋势将推动视频会议的广泛应用,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沟通方式。
数字会议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数字会议系统是指综合运用计算机、通信、控制、智能识别、多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实现人事选举、议案表决、人员签到、灯光照明、传声扩声、会务管理以及集中控制等多种功能的一种系统。
目前,数字会议系统主要可划分为六大部分。
数字会议系统组成数字会议系统的价值在于提高会议效率、加快会议进程、节约会议时间,保障会议顺利并可靠召开,在会议周期、人力成本等方面节约会议成本,实现“高水平、快节奏、零差错”的目标。
党政军等政府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大型会议活动等对“高效会议”应用需求持续增长。
在国家政策鼓励及智能分析、高速机器视觉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会议系统整体市场规模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其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1)存量用户的升级改造:现有的存量用户需要对会议系统进行持续性升级改造,使功能更为智能、应用更灵活、运行更可靠,帮助其提升会议沟通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2)成本降低和会议服务模式的推广将吸引更多的增量客户,推动促使增量用户持续增加: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带来智能会议设备成本降低,性能的提升,产品吸引力不断提高;国内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政府基层组织、学校、医院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的数会议系统应用刚刚起步,是会议系统扩张发展的主要增量来源;此外使用成本的下降有利于数字会议系统的推广。
2012年我国数字会议系统行业需求量约25.08万套,到2018年达到了44.83万套。
如下图所示:2012-2018年中国数字会议系统行业需求市场2018年我国数字会议系统应用市场需求约44.83万套,其中,高端数字会议系统需求量0.7万套;中端数字会议系统需求量8.98万套;低端数字会议系统需求量35.15万套。
2012-2018年中国数字会议系统应用市场需求特征我国数字会议系统行业发展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速,2018年中国数字会议系统行业市场规模175.2亿元,同比增长21.2%。
2012-2018年我国数字会议系统行业规模复合增长率16.3%。
电子会议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会议系统(简称会议系统)在技术发展中,不知不觉已经经历全模拟技术、模拟音频传输+数字控制技术、全数字技术(数字音频传输+数字控制技术)这三代,而第三代会议系统——全数字会议系统具有音质优良、功能强大、可靠性高等特点,是目前会议系统市场的主流产品。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发展迅速,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会议系统中,将使会议系统的功能更强大、性能更优越、操作更加人性化。
如今,无线化、网络化,及无纸化多媒体已成为会议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无纸化多媒体会议系统有望成为第四代会议系统的代表产品。
1. 无线化
无线会议系统具有不用布线、可适应会场布局的实时变更、不需要破坏会场原有装修、系统维护方便、不需要担心线材老化、便于保管等优点,因此很受一些高端会议场所及大型会议中心、行政中心的青睐。
无线会议系统主要有射频无线会议系统和红外无线会议系统。
射频无线会议系统大多基于较为成熟的射频技术(2.4GHz,WiFi),安装方便,传输距离大(可达30米以上),其最大缺点是易受无线电干扰,工作不稳定,在同一建筑物内也不宜安装多套射频无线会议系统。
此外,射频具有穿墙特性,无法保证会议私密性。
红外无线会议系统以波长830~950nm(3.16~3.61x1014Hz)的红外线为传输介质,红外线具有可见光的传输特性,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所以很好地保证了会议的私密性,而且红外系统不受无线电干扰,相邻会议室之间也不会发生干扰,非常适合会议场所应用。
红外无线会议系统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单个红外线收发器的信号覆盖范围不够大(覆盖半径约为10米左右,可通过连接多个收发器增加信号覆盖范围),大型会场中红外线收发器的安装数量和位置需要根据现场物理环境进行计算。
红外无线会议系统分模拟红外无线会议系统和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
模拟红外无线会议系统采用的是模拟音频技术,音质只能做到频响200Hz~4.5kHz(-3dB)、信噪比50dB左右。
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采用dirATC-数字红外音频传输与控制技术,音质优越,可达频响20Hz~20kHz(-3dB)、信噪比80dB以上,是较为理想的无线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符合国际标准IEC 61603-7,可以和采用相同国际标准的数字红外同声传译系统兼容使用。
中国国家会议中心共有十余间会议室配备了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工程建设时只需在每个会议室内预先安装数字红外收发器(也可以使用流动的红外收发器),会议单元可以在需要时流动使用,会议室布局可以自由变化,会议室也可以合并分拆,上下左右相邻的多个会议室都不会相互干扰。
2.网络化
在会议系统中,网络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具有多个会议厅堂的大型会议中心,可以实现信息和设备的交互和共享,降低了系统建设投资,也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会议系统与各种服务器(如文件服务器、视频服务器等)网络互联,可实现文件、多媒体信息以及外部资源共享(这在无纸化多媒体会议系统中得到应用);会务公开、网络直播等。
(1)译员间合并与借用技术
对于大型会议中心,通常有多个会议室都配备同声传译功能。
由于每一个同传语种都需要一个独立的译员间,因此需根据设计要求预留足够的同传语种及相应的译员间,这需要很大的投资。
另外在会议中心投入使用后,如果某个会议室需要临时增加一个同传语种,就必须要增加译员间,而这往往会受到会场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实现。
在基于网络技术的全数字会议系统中,我们把每个会议室/译员间(可以包括多台会议单元/翻译单元)作为一个网络节点,接入到多译员间控制器及多会议室译员间总控制器(相当于网络交换设备)中,这样就把整个会议中心的会议系统组成了一套更大的网络会议系统,在这个大的网络系统中可以把各网络节点(会议室/译员间)自由组合成多个虚拟的子网络系统(一个子网络系统即是一个带同传功能的会议系统),即实现了会议室和译员间的自由组合,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借用”其它会议室的译员间以满足扩充语种的需求。
联合国总部采用此技术后可实现24个会议室的合并及最多192个译员间的共享。
(2)会议设备资产管理
大型会议中心会议室众多,各种会议设备的型号、软硬件版本、生产日期等设备信息数量十分庞大,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人工成本也越来越昂贵,如何对会议设备资产进行高效管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在每一台基于网络技术的会议设备中内置一个可以自报其设备资产信息的小程序,利用会议设备资产管理软件即可方便地对整个系统(包括联网而成的大系统)中所有的会议主机、代表单元、翻译单元等会议系统设备信息进行集中统计、管理。
(3)会议预约管理
会议预约管理通过房间(会议室)预约管理系统来实现。
房间(会议室)预约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以太网的多用户房间管理平台,在服务器配置房间预约管理系统之后,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内电脑登陆系统进行查询、预约。
连接网络型中控系统主机后,配合主机逻辑编程可预约每个会议室的事件(如系统电源、灯光、空调、投影机等控制)。
(4)多房间(会议室)管理
多房间管理系统是一个通过以太网实现多房间集中管理的软件,可以管理的房间数量由可用的IP ID 和IP地址数量来确定,适用于政府机构、企业和教育教学领域。
系统中,每个房间都有专用的硬件设备和对应的网络中控系统,可实现的功能有:集中监控各个房间,包括:在线状态、系统电源、灯管寿命、硬件故障以及用户自定义的事件属性;管理员为房间预约安排事件,例如:控制房间在指定时间打开灯光、投影设备等。
3.无纸化多媒体
“无纸化会议”由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委员会于2003年提出,它用全电子模式运作会议管理,以减少纸张消耗、提高会议效率。
联合国于2010年1月1日对会议文件的使用、管理全面推行“无纸化”。
同时,现代高级别会议也已不再只是语音为主的音频会议,而需要大量多媒体信息交互,如会议资料、电脑文件、多种视频信息、网络浏览等。
总体来说,无纸化多媒体会议系统将无纸化会议、视频服务、会议服务等引入到会议系统中,将会议系统技术又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文章来源:广州天玛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