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职场老江湖为你揭露招聘的种种真相
- 格式:doc
- 大小:203.50 KB
- 文档页数:5
招聘岗位陷阱你知道多少对于毕业生,或者事业很久的人来说,找工作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的,所以这样的人找工作,很容易掉进企业设置的招聘陷阱里面。
提醒,下面几种是常见的招聘陷阱,找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1、储备干部。
干部确实很多时候是储备培养出来的,但是“储备干部”就不好说了。
尤其是中小型营销公司,一般暗示职能支持岗你还欠缺一点,忽悠先从“储备干部”做起的时候,所谓意思就是你从电话销售、推销员做起了,他们其实就是招送货员。
2、交押金、押学历、押证件。
面试完之后告诉你被录用了。
但是担任的岗位很重要啊,如此重要的责任交给你,我们又不太熟,总得有个担保吧,我这么大的庙,你放把火怎么办。
这样吧,交点押金,或者押一下学历证啥的,这是我们猜忌的基石。
如此,你就可以直接放弃了。
3、生日与属相问题。
面试完之后,面试官职业得问:不好意思,问一个个人问题,你的属相是#吗?你农历是几月几日出生的?多出现于台资或者港资民企。
一旦与老大相克,你就被排除在外了。
4、薪资面议。
很多童鞋搞不清,为啥这个岗位薪资要面议。
很负责任地留意到你,这家公司薪酬体系不完善或者没有薪酬体系,薪水就是凭老大的感受,谈判谈出来。
HR信誓旦旦滚告诉你,优于我们会直接提供优于市场的薪资,结果几轮参加考试下来,一谈薪水,你激动了,有要杀人的冲动。
5、从次低岗位做起。
你的素质总体还是不错的,但是跟你应聘的经理职位略有虚职差距。
你看我们还有组长的岗位,你可以从这个做起,三个月后我们再考察,如果OK,这个职位没问题的。
当然,基本工资你做组长就不能拿主管的工资了,试用期还是80%。
然后,你就可以放弃了。
因为,毕竟他们就是招组长么。
6、咨询式“招聘”。
面试时间很长,细节问得很多。
你实际的项目细节,如何操作,产生什么效果都会事无巨细追问问到。
然后赞美你,合适你即使跟这个岗位挺合适的,这样吧,你回去再写上两套方案,然后给我讲讲好坏。
他会热情地加你即时通讯,留电话,中间有什么细节咱们随时可以沟通,面试后的两三天内抛出很多企业实际问题问你如何应对。
求职过程中必须知道的骗局骗局1:在人才交流会外散发小广告,现场填表,数日后即电话通知你被录用了。
第一招聘点迷:梦越美的地方,隐藏的圈套往往越多,陷阱可能也越大,还是别答理为好;即使对方真的招人,但未经过正规中介机构,今后仍可能有许多问题扯不清。
骗局2:张口就要收保证金、服装费、培训费、押金的。
第一招聘点迷:赶紧悬崖勒马,这类公司一般半年或一年就注销另起炉灶,就算是想找他们算账可能连门都找不到了。
骗局3:素不相识却过于热心的“好人”、“老乡”主动为你找工作。
第一招聘点迷:保持警惕,很多人贩子都是用介绍工作为借口引人上钩的。
骗局4:职位的名称陌生而光彩,比如:楼层经理、客户主管、电话编辑、外勤经理……第一招聘点迷:先问清具体干什么,千万不要轻易应聘,许多漂亮名词只不过是障眼法而已:楼层经理不过是负责某楼层的清洁工,客户主管只管开电梯,电话编辑就是叫你一家家地打电话去推销商品,外勤经理其实就是门卫……骗局5:利用应聘者的照片和简历来行骗。
第一招聘点迷:有些信息贩子,专门收集私人简历资料,或作名录卖,每份0.1~0.2元;或增加网上点击率;或设计连环套。
天津有位大学生在网上发布求职简历,三天后即接到一名自称是深圳某公司职员的电话,询问他山西老家的地址,声称要进一步核实情况;半个月后又突然接到自称是郑州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说抓住了一名骗子,所用手机设置的呼叫转移号码意是他的手机号,要求他配合办案关机4个小时。
骗子就利用这个时间,往他山西的老家打电话,说他在天津与人打架被涌了几刀,正在医院抢救,骗去了他家3万元。
还有女人照片被制作成征婚甚至黄色照片在网上公开发布的……奉劝大家:不要漫天乱撒简历,要保持必要的警惕。
骗局6:有的招聘广告上写:“待遇优厚,工作轻松,对人的能力要求不高……”第一招聘点迷:招聘者难道就没有亲友乡邻?真有这样的好事,为什么要把便宜白送给别人?骗局7:招聘广告只对外公布一个信箱或电话号码,而不公布具体地址;或以“某单位”为主体发布广告,并声明“谢绝来访”。
了解招聘骗局常见套路,让你明辨黑白2023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招聘也成为了各大企业和机构的必备环节。
然而,面对招聘市场上存在的各种骗局,应往往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因为招聘骗局的套路变化多样,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其中。
因此,了解招聘骗局的常见套路,明辨黑白,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招聘骗局常见套路和如何避免。
一、招聘骗局的常见套路1、虚假招聘信息虚假招聘信息是招聘骗局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这类骗局往往通过在各大求职网站、社交平台等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来欺骗求职者。
如虚假的职位、工作地点和薪资待遇等,以吸引求职者前来应聘,之后通过各种手段骗取钱财或者利用你提供个人信息来进行其他的诈骗行为。
2、虚假面试虚假面试是指骗子仅仅是借机会安排您进行一些所谓的测试,比如体检、能力测试等,实际上只是诱使应聘者交纳所谓的服务费用,或者通过你提交了个人信息,骗子和你的身份就有了一定的接触,之后就可以进行其他的诈骗行为。
3、兼职诈骗这种骗局主要是通过发布各种兼职信息来获取求职者的信任,之后借口为了能进行工作需要拥有自己的账户等理由来诱骗求职者填写自己的个人账户相关信息,以对求职者进行欺骗和钓鱼。
4、虚假猎头虚假猎头是指以招聘求职为诱饵,骗取个人信息和金钱来进行诈骗的行为。
这种骗局对于高层次人才尤为危险,因为高层次人才往往具有可观的收入和价值,从而成为骗子的重点攻击对象。
二、如何辨别和避免招聘骗局1、甄别公司的合法性避免招聘骗局的第一步就是甄别公司的合法性。
可以通过对该公司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资料进行核实,来判断其是否是一个合法合规的企业。
此外,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的评估来判断公司是否正规。
2、了解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在应聘招聘时,应该注意招聘信息的真实性。
如果对方发给你的信息过于简略、缺少详细的信息,就要警惕有没有问题。
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知人论世,找人打听有没有接到招聘电话或者是面试邀请等来确定招聘信息的真实性。
识别求职招聘陷阱中的八大绝招一、假聘请真传销对于识别传销来说,只有一个绝技就是保持头脑糊涂。
这些传销者总是喜爱宣扬一夜暴富、不劳而获、一劳永逸、成就一生事业等,他们说不出或说不清产品状况、经营策略、销售网络、产地、生产厂家、电话号码等,由于他们或许根本就没有要销售的产品。
二、假聘请真宣扬这类企业对聘请事项总是模棱两可,即使聘请广告写得清清晰楚,他们或以正在聘请中或已完成聘请工作来答复求职者,不过求职者会发觉在一段时间里他们始终在做聘请广告,其实对他们来说聘请只不过是演戏,只要到达“动听”宣扬的目的就行了。
三、假聘请真招生有一些学校、培训单位,总好打着聘请的名义来招生。
他们习惯于用包安排的手法来吸引人,先说聘请引起求职者留意,再渐渐往招生、培训的方一直引导求职者。
这类聘请者很好识别,他们本身就是一些学校或培训单位,只要你不去应聘就一切OK了。
四、假聘请真图利有一些企业聘请时,对求职者要求很一般,可以说门槛比较低,待遇也不错。
面试时先让你先买他们的`产品出去推销,限定时间推销完了就回来复试,他们只是利用你帮他们销售。
应付这类企业,最好的识别方法是:他们总是以外资企业、国际集团、行业巨头、投资集团等大的让人可怕的名字聘请,这样的企业一看名字就不用去。
五、假聘请真利用有一些企业在进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他们没力量、没资金、没智囊来解决,他们于是想出歪招,投机取巧,假借聘请来解决企业难题。
这类企业在做聘请广告时总会许以高薪水、高职位、好前途等,总之求职者关怀的问题他们肯定会描绘的天花乱坠,以此引诱求职者上钩,然后在聘请时或详细面试时,让求职者来直接或间接解决他们的详细问题,并声称以此来考核应聘者,这些企业往往故作高姿势,总是以“聘请竞争激烈,企业要慎重选择”为幌子。
目的是让求职者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对这类企业,求职者记住一点就可,只要不真正被企业录用,绝不参加聘请企业任何实质性工作。
六、假聘请真管理有一些企业其实根本不聘请,但通过聘请做给在职人员看、做给老板看。
公司招聘潜规则和陷阱相信很多人在职场和应聘找工作中遇到了相当多的麻烦走了不少弯路,公司招聘潜规则和陷阱令许多人大跌眼镜和头疼,下面总结了几点,让大家少上点当,少吃点亏、少浪费时间、少花点找工作的费用。
一、常在人才市场、人才网站、报纸招聘栏打广告的公司游戏规则和陷阱:1、岗位不稳定,换人如流水,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坐庄的要么无能,要么手段狡诈、狠毒,不要说当兵的不稳定,坐庄的也未必稳定,随时准备走人,应聘这类公司要有心里准备,我相信人才是流动的。
2、有的公司长年累月在网上在人才市场、报纸上招聘同样岗位的人才,中国不缺两条腿的人,在找工作的人才大把,一个公司招聘高级人才招上一两年,应聘的人才无数,不可能没有合适的,退一万步来说,这样的公司这样折腾,空缺或想换人的岗位能长时间拖拉?真正的原因不是公司想挖人,是公司想挖人才肚里的那点知识、经验、技术。
所以不要应聘不成反被这样的公司随意骗走自己艰难积累的才识。
3、有的公司想通过招人的方式打广告,这些方式费用相对低廉,效果不错,比自己搞促销活动等强。
4、通过应聘人员窃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二、面议条款中的陷阱如果公司招聘副总以上级别人才待遇面议,你可以相信,先试试;如果所有岗位甚至职员岗位待遇也面议,这样的老板一定是个太极高手,任何公司的工资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资结构,一般你是跳不出这个工资结构,如果你不是太极高手,你就不要趟这个浑水,最后可能谈成的待遇可能低于公司同级别的工资。
三、年薪条款中的陷阱应聘高级职位时有的公司给出年薪制,如果月薪和年薪相差太远,可能也是一个骗局,比如月薪2000的老总加年薪10万或更高,你有可能干不满1年,老板就让你滚蛋,你的年薪也打水漂了。
四、以各种形式收取押金、保证金等有些企业好不羞耻地收取应聘者的资金,少者几十多者几万,找工作的人大多数穷,企业再收取人家的钱,实在是无法说。
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倒闭,可怜的一点钱则打水漂,且不说法律不允许企业收应聘者的钱,大额收取押金实则是变相融资,一旦出现问题,要回押金就难了,企业不想退这些钱找借口是很容易的。
最真实的招聘潜规则现在正是年后,各种招聘会招聘广告铺天盖地,我们很多的大学生们又该忙找工作了。
我作为一个人到中年的职场油子,今天跟大家谈谈招聘,希望能对大家的择业有所帮助吧。
首先要解开一个误区,那就是应届的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工作。
对于我而言,我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歧视过应届毕业生。
而且我身边的很多公司,包括我的同行,也都不歧视。
这点大家大可放心。
通常来说,一个公司的业务模块无外乎两大块。
一大块是商务性的业务模块,包括了销售、市场、客户管理等等,有的公司把项目管理也划到了这一块,也有的公司反之。
而我这么多年一直从事的工作,就是市场部的工作。
除了商务性的业务模块之外,剩下的就是生产、研发性的业务模块了。
比如系统开发、测试、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系统集成等等。
除了商务、生产这两大模块之外,就是一些事务性较为繁杂的部门,比如行政、财务、人力资源等等。
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尽管缺少经验,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好塑造,好改造。
所以,很多公司的都愿意在生产型、研发型的业务部门招聘应届毕业生。
但有些岗位,比如市场部、销售部,需要一定的阅历和年纪。
尤其是销售型的部门,更是需要相当强的阅历和沟通能力。
所以,相对应届毕业生而言,商务性的业务模块,应聘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但大家不必灰心,多尝试几家公司。
大部分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实力的公司都不歧视应届生。
下面,开始跟大家讲讲招聘中的一些小细节,一些潜规则:本来想一次写完,但因为招聘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还是慢慢写,不过不长,希望大家好好看:说到招聘,不能不说文凭,这文凭说得俗一点就好比上厕所要带纸一样,既然这样重要,那么我们首先谈谈考研和文凭吧。
从我个人来说,我可以负责的讲,我几乎不怎么看对方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换句话讲,是不是北大的,还是某个不知名的二类院校的,对于招聘的人,可能没什么大区别。
考研的问题可能是快要毕业的朋友都要考虑的。
我用我本身的经历告诉大家,如果你想考研,那就坚定地考。
职介女工揭露假招聘黑幕求职者被当作皮球踢-求职谋略-第一范文网职介女工揭露假招聘黑幕自称良心上过不去每骗1000元得120元哭求执法人员带她走又到求职务工的黄金季。
于是,不得不提的便是那些或大或小的“中介”们。
他们可以让劳动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物化,也可以给渴求机遇的心灵设下羁绊与陷阱。
在现有的体制下,我们无法逐一地像过筛子一样将他们洗刷一遍,以分清良莠,我们能够做到的只能是反复地将一些个案拎出来,让黑中介和被骗者做公共的磬,去敲击,以警醒,引起这个社会的某些共鸣。
在紧张的版面下,我们依然愿意继续昨日两个整版对黑职介的讨伐,担负这个正义的使命。
希望黑暗的角落照进光明,给这个季节的求职者多一分保护,让这个社会的人才找对位、尽其能。
从昨天开始,以北京市劳动保障局为主,开始了全市的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的专项检查。
在昨天的检查中,劳动、公安、工商、城管共出动730人次、检查各类职介机构296家、取缔非法职业介绍机构87家、当场退还求职者求职费2400元,发出询问通知书17份、发出限期责令改正通知书14份。
这次专项检查涉及面大,全市的劳动、工商、公安、城管一齐出动。
从昨天开始一直到3月20日,每天都对重点的、先期调查过的职介进行清理。
据劳动局监察人员介绍,到2005年年底,北京市共查处了职业中介案件1593件,比2004年的543件上升了193.4%,依法取缔非法职介机构519家,是2004年取缔345家的近1.5倍。
检查现场之一职介骗钱后“人去楼空”昨天,市劳动保障局的宋丰景副局长和执法人员一起进行检查,到南曦大厦1201的时候,1201紧闭大门,不管执法人员如何敲门也不开。
执法人员介绍,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人去楼空”。
在现场,一个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沓收据,一共680块钱。
他说:“我从报纸上看到了招聘广告就过来了。
交了680块钱后,我就到他们说的公司去当司机,可是按照地址找过去,那里是一片破平房,根本没有厂子。
虚假招聘的7种套路哎,说起这虚假招聘啊,我可是吃过不少亏,才算是摸出点门道来。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那些招聘里的7种套路,保证让你听了以后,眼睛瞪得像铜铃,心里直呼“好家伙”!第一种,那就是“高薪诱惑”。
你瞅瞅那些招聘广告,上面写着“月薪过万不是梦”,看得人心潮澎湃,恨不得立马投简历。
结果呢,一去面试,人家告诉你,这工资啊,得看你业绩,底薪也就三千块。
这还不算,还得天天加班,美其名曰“奋斗文化”。
你说,这不是忽悠人嘛!第二种,叫做“职位模糊”。
招聘信息上写得那叫一个笼统,“诚聘英才,岗位多多”,等你一去,才发现原来就是销售、客服这些基础岗位。
一问具体工作内容,面试官就开始打太极,云山雾罩地说一堆,就是不给你明确答复。
这种时候,你就得多个心眼,问清楚再决定。
第三种,得叫“虚假培训”。
有些公司啊,面试的时候承诺得好好的,入职后有专业培训,包你技能满满。
结果呢,培训就是让你看几天视频,或者找个老员工随便讲讲,连教材都没有。
最后还得让你交培训费,说是“投资自己”。
你说,这不是变相骗钱吗?第四种,咱们称之为“画饼大法”。
面试官跟你聊未来,说公司即将上市,到时候你就是元老级员工,分红、期权应有尽有。
但你得先好好干,工资嘛,先别急,以后都会有的。
结果呢,公司上市遥遥无期,你的钱包倒是越来越瘪。
第五种,叫做“试用期陷阱”。
有的公司,试用期长得吓人,半年甚至一年,工资还打折。
等你快熬到头了,人家一句“你不适合这个岗位”,直接把你打发走。
你说,这不是浪费时间嘛!第六种,我得说说“异地调动”。
一开始招聘的时候,说得明明白白,工作地点就在你家附近。
结果你入职没多久,就接到通知,说公司发展需要,你得去外地工作。
不去?那就拜拜吧。
这简直就是“先斩后奏”,让人哭笑不得。
最后一种,也是最让人生气的,那就是“信息盗用”。
你投了简历,然后就没下文了。
结果过段时间,发现自己的信息被某些不良公司拿去,在各种招聘平台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甚至还有人冒充你,跟其他公司谈合作。
招聘九大骗术2017招聘九大骗术骗术一:“储备经理”变“卖保险”求职者口述:在网上我投了一家金融公司的“储备经理”职位,没多久就接到面试电话,面试了两次,被录取了。
经过两周的培训后,我才知道,原来这家公司把我招来就是做保险业务员的,“储备经理”竟然成了卖保险的!专家建议:一些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经常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模糊化,以高职位的名义进行招聘,然后把求职者放到跑业务、拉客户的岗位上。
在求职时一定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询问工作细节。
在面试时,求职者也要多加留心,免得上岗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期有出入,使自己陷入困境。
骗术二:不交培训费,工资为零求职者口述: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去了之后,没有向我索要任何费用,让我留下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取。
我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结果他们却说我专业知识不足必须参加公司内部培训,培训费300元。
我不愿意,对方就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一个月工资也免谈。
专家建议: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掉入此类陷阱。
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者说明试用期的工资情况,即使在试用期没有通过考核,求职者也会得到相应报酬。
另外,按照有关规定,招聘单位不得以招聘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如报名费、培训费等等其实是一些企业变相敛财的手段和方法。
对于这类打着招聘旗号的收费需要警惕,切勿盲目交钱。
骗术三:只“试用”不聘用求职者口述:应聘了一家公司做项目助理,说好先试用3个月,试用期2000元,表现好才能转正。
试用期间给到我的工作多到不行,不得不天天加班,心想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刚开始都是苦的,就咬牙坚持了。
没想到三个月后,人事经理竟然表示“人职不匹配”,让我走人……心里憋屈到不行。
骗术四:薪酬模糊损失惨重求职者口述:面试了一家公司,谈好“基本工资”3000元,当时以为是到手3000元也没细问,就糊里糊涂签合同了。
说是朝九晚五,但由于工作繁重,实际每天都工作10个小时以上,到了发工资那天,竟然发现自己仅仅拿到2000元。
求职招聘“陷阱”大曝光
近年来,因为求职难,不少大学生“病急乱投医”,在求职
时“拉到篮子里就是菜”。
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市场的违法中介、“黑中介”就有了可乘之机。
他们或是假“招工”为名,行骗钱
之实,拿了应聘者交的钱,“从人间蒸发”;或是以“试工期”为
幌子,榨取大学生的“廉价劳动力”;更有甚者,假招工面试的机会,抢劫学生的钱财。
招聘陷阱之——传销陷阱
不法分子结合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利用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抱
着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低投入高回报的心态翻新传销手段,增
加了对大学生的诱惑力。
招聘陷阱之——合同陷阱
因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加上缺乏相关经验与知识,大学生
们面对招聘往往是眼花缭乱,而一些用人单位却乘机以非劳动合
同代替劳动合同,玩猫腻规避自身的法定义务。
招聘陷阱之——薪酬陷阱
薪酬陷阱是指招聘时开出优厚的待遇,等到员工正式上班时,
之前的承诺却以种种理由不予实现,或是针对薪水中的一些不确定收入,进行虚假或模糊的承诺,最终不能兑现。
招聘陷阱之——虚假职位
“保险销售面试根本没有淘汰一说,知道那些人为什么非要四处招人吗?因为每拉到一个人,公司就会给他们发钱。
”对于他们来说,拉人比卖保险更重要。
招聘陷阱之——粉饰职位
一些公司的确需要人力,但其职位照实说出来总是不能引起求职者的关注和推崇,可能连看都不会看上一眼,招聘者只能投其所好地将职位描述得美仑美奂。
一个职场老江湖为你揭露招聘的种种真相一、应届的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工作?对于我而言,我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歧视过应届毕业生。
而且我身边的很多公司,包括我的同行,也都不歧视。
这点大家大可放心。
通常来说,一个公司的业务模块无外乎两大块。
一大块是商务性的业务模块,包括了销售、市场、客户管理等等,有的公司把项目管理也划到了这一块,而有的公司则相反。
而我这么多年一直从事的工作,就是市场部的工作。
除了商务性的业务模块之外,剩下的就是生产、研发性的业务模块了。
比如系统开发、测试、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系统集成等等。
除了商务、生产这两大模块之外,就是一些事务性较为繁杂的部门,比如行政、财务、人力资源等等。
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尽管缺少经验,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好塑造,好改造。
所以,很多公司的都愿意在生产型、研发型的业务部门招聘应届毕业生。
但有些岗位,比如市场部、销售部,需要一定的阅历和年纪。
尤其是销售型的部门,更是需要相当强的阅历和沟通能力。
所以,相对应届毕业生而言,商务性的业务模块,应聘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但大家不必灰心,多尝试几家公司。
大部分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实力的公司都不歧视应届生。
二、谈谈考研和文凭从我个人来说,我可以负责的讲,我几乎不怎么看对方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换句话讲,是不是北大的,还是某个不知名的二类院校的,对于招聘的人,可能没什么大区别。
考研的问题可能是快要毕业的朋友都要考虑的。
我用我本身的经历告诉大家,如果你想考研,那就坚定地考。
等你开始工作,可能很多的时间在结交自己的朋友圈,或者忙于工作,或谈恋爱等等,你很难再有在校园里面这么整块时间来读书了。
而读到自己脑子里的东西,是谁都带不走的,无论你将来落难了也好,众叛亲离也好,走投无路也好,你自己脑子里的知识,是跟着你一生的,是任何人都抢夺不走的!假如,你三十多岁,老婆跟你闹离婚,房子、车子都可能失去。
但知识不会失去!我这里说的是知识,但读研能否把自己读的书转化为知识,那就要看自己了。
三、性别歧视?首先,大家有一个普遍的误解,认为女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受到歧视。
我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女生找工作相对的难度。
一般来说,很多公司中层都是男性一统天下。
就我们公司来说,中层的部门经理除了行政、财务之外,全是男的。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管理的难度。
说白了,我招聘一个男的相对好管理。
而对女孩子说重了,对方受不了,说轻了,让对方产生误解。
招个男的则没有这样的麻烦,大不了哥们交情一叙,大家喝顿酒,很多问题都好谈。
另外一点就是方便。
比如说,我出差带一个同事,要是男的,咱俩开一个标准间,三百块顶到天了。
要是个女孩子,还得开两个房间。
至少我这么几年,几乎没有招聘进公司几个女孩子,好像只有平面设计和媒介。
这一点很无奈,那就是很多像我这样年纪的人,都觉得招聘男的进自己部门,相对便于管理。
这里不是歧视,而是从工作本身来说的。
另外一个误区就是相貌较好的女生应聘时有优势。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坦白的说,男人都有个坏毛病,漂亮女人都爱看。
但爱看和招聘进自己公司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至少我这么多年,很少对我身边的女同事有过什么遐想。
而在职场里面,和自己的同事发生办公室恋情是一个大忌。
所以大家尽管放心,相貌不是招聘的条件。
有一点,这个可能是一个默认的共识,那就是不能太难看。
长相平凡可以,但不能长得跟那个啥姐姐一样,那就受不了了。
所以,我经常看到打印的相当精美的简历,后面附上艺术照,其实大可不必。
这是招聘,不是选妃子,呵呵。
四、说说应聘时的着装可能对于大部分走出校门的人,会有很多人说,要穿西服打领带,穿职业装。
这里也是一个误区。
从我来说,我除了必须打领带的场合,平时几乎很少打领带。
但我上班会穿着衬衫,下面一般也多是西裤,办公室里会挂着一件西服,但很少穿。
这样的好处就是一旦需要突然见个什么人,领带系上,穿上西服就行了。
而我身边的人,大部分也都是这么干的。
至于下班,更是没人管了。
我常年穿着美军的M65风衣,嚣张穿行于闹市,哈哈。
当然,上班不能这么穿。
所以,如果参加招聘会,或者去面试,穿得干净整洁就行。
当然,如果穿着西服会让你感觉有自信,那也没问题。
但切记一点,穿任何衣服都不能掩饰你的青涩,岁月写在脸上的东西,是你无论如何在刚刚走出校门的时候装不出来的。
年轻有年轻的魅力,成熟有成熟的魅力,呵呵。
另外,我发现很多人为了显得正式,喜欢穿白衬衫。
白衬衫穿着确实显得干净、利落,但问题是也显得你年轻。
呵呵,我今年特别爱穿白色了,这样显得自己年轻一点。
但刚刚走出校门的朋友,建议你选择衬衫稍稍显得成熟一点比较好,这样可以中和一下。
有一点需要强调,招聘会上无所谓,但应聘的时候最安全的办法是穿皮鞋去。
我是个很率性的人,我这个部门也从来不强调着装问题。
但是,你去面试的时候,对方是一个未知数,稳妥的办法最好穿着皮鞋。
一般来说,皮鞋也有很多种。
而系鞋带的那种,一般被视为正装鞋。
所以,选择皮鞋也最好是系带子的那种,呵呵。
我个人来说,比较喜欢系带子的鞋。
女孩子的着装,务求简单、简洁、利落。
不一定要正装,但切忌,那种出去玩的时候穿的太性感的衣服最好不要穿着去面试。
女孩子的发型多数都强调自己的个性,这个我不反对。
但面试的时候,最稳妥地办法就是不要把头发弄得过于古怪。
还有一点,面试的时候最好带个包,这里说的包不是那种粉可爱粉可爱的包包,而是一个看上去比较中性一点的包。
也不用什么LV名牌,简洁一点,能装简历、学历什么的就行了。
另外,切忌,不要穿着拖鞋光着脚就跑去面试。
如果实在想光着脚,至少穿个凉鞋。
嗯,我来解释一下,一般正式的场合,女性光脚,等同于……明白了吧。
大家着装还有一个误区,认为名牌一定好。
其实没必要,一千多一身的西服足够了,我工作这么多年,最贵的衣服也就一千多。
咱不是国务院发言人,没必要穿得那么奢华。
女孩子的套装我不是很清楚,我想也贵不到哪儿去,一千多应该差不多了,没必要买太贵的。
五、说说简历我说出来大家肯定不信,我工作这么多年,我的简历两页纸足够了。
一页中文,一页英文。
简历要简明扼要,简历简历,不是回忆录,别以为越厚越好。
最近几次的招聘会上,我收到了很多相当高档的简历。
我一般看完之后觉得对方不合适,都会还给对方。
有人还不乐意,其实我是帮他省钱。
那简历做的,做标书都足够了。
一般来说,简历要突出自己的特点,但切忌夸大。
篇幅控制在一页范围内就行,另外可以再做一个英文版的简历。
这里强调一下,英文版的简历写完了要给英文比较过硬的朋友看看,不要闹什么表达上的笑话。
另外,不要在简历里面把自己吹嘘的天花乱坠。
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说句有点心理阴暗的话,一般招聘的人,江湖经验都不会很差。
我这里的意思是,能够面试你的人,至少是一个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他见过的,听过的,了解到的牛人,要比你多N 多。
就我而言,我身边有个干了八年JAVA,九几年就开始玩C的牛人。
人家一讲话,“这个问题我还不是很懂,我尽力吧。
”不懂不怕,不会也不怕,说出自己不会,不是一个丢脸的事情。
我经常就在工作中遇到不会的东西,这很正常,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在某一块知识缺乏是丢脸的事情。
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谁都不能包打天下。
但是,我经常能看到简历里面,列举了一大堆开发语言或工具。
但仔细一问,往往对方出洋相。
所以,简历务必简要,突出重点,不精通或不擅长的东西不要往上面瞎写。
六、说说招聘的原理和大致的流程一般来说,招聘会上,我是指那种专场的招聘会。
任何一家公司参加招聘会是有人力、物力的投入的。
这其中包括了展位费、布展费,就算不布展,再不济也会喷个板子,那也得好几十块。
而人力的投入呢,一场招聘会,至少会去一个中层的部门经理和一个行政性部门的员工。
哪怕这个部门经理再无能,他的月薪折算这招聘会的一天或两天时间,相当于公司人力的投入至少好几百块出去了。
所以,刚刚出来混社会的朋友,你们一定要坚信,大部分的公司费时费力的参加招聘会,绝对不是吃饱了撑的。
我以我们公司为例来说,我们公司规模不大,连带分公司一起,大概有一百多号人。
但我们公司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只有一个行政专员,负责社保、医疗什么的,同时负责招聘。
也就是说,去招聘会的,或者面试你的,大部分是在这个圈子里面混了五年以上的混混。
他无论是招聘,还是面试,都不会忽悠你,说白了,没时间忽悠你。
他在乎的是,现在手上压了一堆事情,老板天天骂,或者刚刚跳槽了一个人,自己忙得连约会或喝酒的工夫都没了。
他丝毫不在乎你的薪水,你的学历,你的长相,以及其他不知所谓的啥。
他最在乎的是:你能不能分担他现在的压力,他能不能把其中一部分的工作分派给你。
明确了这个原理大家就知道了,招聘工作是一个很烦的事情,在公司里面,没人愿意去招聘。
能挺着就挺着,实在忙不过来了,才会招聘。
而去招聘会,那种挤得跟家乐福一样,空气污浊的地方,吃主办单位提供的十块钱一份的盒饭。
凡是干这种傻事的人,都是逼得走投无路了才去干。
所以,招聘会是找工作最好的地方。
因为,凡是去招聘会的公司,都是急需苦力的地方。
这里面有个私心的问题。
坦白说,谁都有私心,我肯定也有。
招聘既然是我工作的一个内容,那我肯定希望多块好省地赶紧找个能干好活的苦力进来,这样我就能相对解脱了。
一旦明白这个真相,朋友们,别担心工作的问题了,因为有人比你们更担心,他要是再找不到合适的人手,要么他活活被老板或客户折磨死,要么跳槽……流程大部分是这样的,我以我们公司为例。
一般是部门叫苦,活干不完,要人。
然后老板拒绝。
然后再次叫苦,并威胁老板。
老板忍无可忍,于是有了需求。
然后就是登广告,比如网络招聘,如果有招聘会,那就过去。
收集简历之后,挨个面试,然后圈定合适的人汇报老板。
老板如果变卦,那就继续折磨老板,强调了目前苦力的短缺,以及某某项目的重要性。
老板认可。
然后,亲爱的朋友,欢迎来到本部门,成为苦力!这里面有个潜规则,招聘工作吃力不讨好。
找个合适的人手进来,没人说你慧眼,只会说这个苦力干活棒,写的码很少出错。
但要是招了个不合适的进来,那完了,大家都偷偷骂,这人这么次,就是张三招的,张三傻了吧叽的,怎么招了这么一人,等等,诸如此类的人身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