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丝杠加工工艺说明书

丝杠加工工艺说明书

丝杠加工工艺说明书
丝杠加工工艺说明书

. ... .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丝杠的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容与要求:

容:设计一套丝杠的加工工艺

设计要求:

1.要求绘制零件图一,毛坯图一,设计说明书一份。

2.工艺设计要求合理,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

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图纸共2

说明书共15页

目录

前言 (2)

第1章零件的分析 (3)

1.1 零件的作用 (3)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 (5)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2.2基面的选择 (6)

2.3 制订工艺路线 (6)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

2.5确定切削用量 (10)

第3章绘制零件图 (13)

总结 (14)

致 (15)

参考文献 (16)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零件加工和装配两方面,其指导思想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高生产率、经济性。研究的重点是工艺过程,同样也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

工艺是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它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既是构思和想法,又是实在的方法和手段,并落实在由工件、刀具、机床、夹具所构成的工艺系统中。

第1章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丝杠,丝杠是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的传动副零件,它被用来完成机床的进给运动。机床丝杠不仅要能传递准确的运动,而且还要能传递一定的动力。所以它在精度、强度以及耐磨性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其功用为支承传动零件(齿轮、皮带轮等)、传动扭矩、承受载荷,以及保证装在主轴上的工件或刀具具有一定的回转精度。表面特点:外圆、孔、圆锥、螺纹、花键、横向孔。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丝杠是细而长的柔性轴,它的长径比往往很大,一般都在20~50左右,刚度很差。加上其结构形状比较复杂,有要求很高的螺纹表面,又有阶梯及沟槽,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变形。这是丝杠加工中影响精度的一个主要矛盾。

主要技术要求:

1、尺寸精度

轴颈是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它影响轴的回转精度及工作状态。轴颈的直径精度根据其使用要求通常为IT6~IT9,精密轴颈可达IT5。

2、几何形状精度

轴颈的几何形状精度(圆度、圆柱度),一般应限制在直径公差点围。对几何形状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允许的公差。

3、位置精度

主要是指装配传动件的配合轴颈相对于装配轴承的支承轴颈的同轴度,通常是用配合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径向圆跳动来表示的;根据使用要求,规定高精度轴为0.001~0.005mm,而一般精度轴为0.01~0.03mm。

此外还有外圆柱面的同轴度和轴向定位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要求等。

4.表面粗糙度

根据零件的表面工作部位的不同,可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值,例如普通机床主轴支承轴颈的表面粗糙度为Ra0.16~0.63um,配合轴颈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2.5um,随着机器运转速度的增大和精密程度的提高,轴类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也将越来越小。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因其用途、结构形状、技术要求、产量大小的不同而有差异。而轴的工艺规程编制是生产中最常遇到的工艺工作。

轴类零件加工的主要问题:轴类零件加工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主要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具体指标有:

(1)单个螺距允差

(2)中径圆度允差;

(3)外径相等性允差;

(4)外径跳动允差;

(5)牙形半角允差;

(6)中径为尺寸公差;

(7)外径为尺寸公差;

(8)径为尺寸公差。

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丝杠,轴类零件可根据使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

轴类零件的材料和毛坯,合理选用材料和规定热处理的技术要求,对提高轴类零件的强度和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轴的加工过程有极大的影响。

1、轴类零件的材料

一般轴类零件常用45钢,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规(如正火、调质、淬火等),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对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可选用40Cr等合金钢。这类钢经调质和表面淬火处理后,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件能。精度较高的轴,有时还用轴承钢GCrls和弹簧钢65Mn等材料,它们通过调质和表面淬火处理后,具有更高耐磨性和耐疲劳性能。

对于高转速、重载荷等条件下工作的轴,可选用20CrMnTi、20MnZB、20Cr 等低碳含金钢或38CrMoAIA氮化钢。低碳合金钢经渗碳淬火处理后,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抗冲击韧性和心部强度,热处理变形却很小。

2、轴类零件的毛坯

轴类零件的毛坯最常用的是圆棒料和锻件,只有某些大型的、结构复杂的轴才采用铸件。

因而结合题目给定车床丝杠零件的作用及工作要求,材料可选用GCr15,毛坯应采用锻件,以保证机械性能。

2.2基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以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甚至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常运行。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以外圆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和便于装夹,以工件端面中心孔为精基准。

2.3 制订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方案一

毛坯(热处理)—校直—车端面打中心孔—外圆粗加工—校直热处理—重打中心孔(修正)—外圆半精加工—加工螺纹—校直、低温时效—修正中心孔—外圆、螺纹精加工。

工序Ⅰ毛坯(热处理)

工序Ⅱ校直

工序Ⅲ车端面打中心孔

工序Ⅳ外圆粗加工

工序Ⅴ校直热处理

工序Ⅵ重打中心孔(修正)

工序Ⅶ外圆半精加工

工序Ⅷ加工螺纹

工序Ⅸ校直、低温时效

工序Ⅹ修正中心孔

工序ⅩⅠ外圆、螺纹精加工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Ⅰ锻造(弯曲度不超过5mm)

工序Ⅱ球面退火

工序Ⅲ车端面打中心孔

工序Ⅳ车外圆

工序V 粗车梯形螺纹槽

工序VI 半精车外圆

工序VII 粗磨外圆

工序VIII 车梯形螺纹

工序IX 半精磨外圆

工序X 精车螺纹

工序XI 研磨外圆

工序XII 终磨外圆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1、丝杠的校直及热处理:丝杠工艺除毛坯工序外,在粗加工及半精加工阶段,都安排了校直及热处理工序。校直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工件的弯曲度,使机械加工余量均匀。时效热处理以消除工件的残余应力,保证工件加工精度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需安排三次。一次是校直及高温时效,它安排在粗车外圆以后,还有两次是校直及低温时效,它们分别安排在螺纹的粗加工及半精加工以后。

2、定位基准面的加工:丝杠两端的中心孔是定位基准面,在安排工艺路线时,应一首先将它加工出来,中心孔的精度对加工质量有很大影响,丝杠多选用带有120。保护锥的中心孔。此外,在热处理后,最后精车螺纹以前,还应适当修整中心孔以保持其精度。

丝杠加工的定位基准面除中心孔外,还要用丝杠外圆表面作为辅助基准面,以便在加工中采用跟刀架,增加刚度。

3、螺纹的粗、精加工粗车螺纹工序一般安排在精车外圆以后,半精车及精车螺纹工序则分别安排在粗磨及精磨外圆以后。不淬硬丝杠一般采用车削工艺,经多次加工,逐渐减少切削力和应力;对于淬硬丝杠,则采用“先车后磨”或“全磨”两种不同的工艺。后者是从淬硬后的光杠上直接用单线或多线砂轮粗磨出螺纹,然后用单线砂轮精磨螺纹。

滚珠丝杠副现状及发展

滚珠丝杠副现状及发展 学院机械学院 专业班级机设1094 姓名罗成李源刘飞华王庆维钟鸿翔 指导教师邓奕 2013/3/13

摘要 近年来,随着加工制造、工艺、材料冶炼及热处理等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作为精密线性传动的首选部件之一的滚珠丝杠副越来越受国内、国际制造业的重视,其综合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滚珠丝杠副进行简单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对其可以概括为以下的三个方面: 一方面,滚珠丝杠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新型的传动形式,其结构是有哪些部件组成,结构特点是什么,工作原理以及具有什么发展优势;第二方面,回顾滚珠丝杠副的发展简史,概述了其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动态总结了一些滚珠丝杠副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最后一方面,概述对滚珠丝杠副的优化前景和应用发展。 [关键词]滚珠丝杠副结构特点现状发展应用前景

前言: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广阔的技术前景。滚珠丝杆副是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动机构,由滚珠丝杠、滚珠螺母(组件)和滚珠组成,可以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或者将直线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它具有传动效率高、启动力矩小、传动灵敏平稳、工作寿命长等优点。但是由于制造和装配的误差,滚珠丝杠副总是存在间隙,同时,滚珠丝杠在轴向载荷的作用下,滚珠和螺纹滚道接触部位会产生弹性变形,影响滚珠丝杠的传动精度。 滚珠丝杠副不仅是各类数控装备的核心功能部件,还是机械工业领域中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重要通用零部件。在线性传动家族中滚珠丝杠副是应用面很广,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产品。 一、滚珠丝杠副的结构及特点 (一)、滚珠丝杠副的结构 随着机床加工精度越来越高,滚珠丝杠副以其许多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多出现在有较高精度的机床上。滚珠丝杠螺母机构如图2-1所示,丝杠1和螺母2都具有圆弧形螺旋槽,合起来形成螺旋线滚道,连续装入若干(一般小于150个)等直径的滚珠3.当丝杠与螺母传动时,滚珠便沿螺旋槽滚动,数圈后经由回程引导装置,重新回到丝杠与螺母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回路[6]。一般滚珠丝杠副根据螺母的数量可以分为单螺母滚珠丝杠结构和双螺母滚珠丝杠结构如图2-2。

电机转子芯轴加工工艺改进

电机转子芯轴加工工艺改进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在不断深入,其中电力的普及,对我国工业制造产生了较大的推动力,而电机作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装置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加工工艺的问题,电机在应用时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经常会因为转自芯轴磨损、变形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而且,在对电机转自芯轴进行维修时,在重新加工修复转自芯轴中极易因压装变形而导致电机转自芯轴保费,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借此,本文就电子转子芯轴加工工艺提出相应改进,希望给相关人士一些参考。 标签:电子转子芯轴;加工工艺;改进 0 引言 如今大多数工厂的机械设备都是使用电机作为动力能源,其应用面十分广泛,但是在设备的维护修理中经常出现电机转子芯轴损坏的现象,需要我们重新进行转子芯轴的更换工作,给正常的生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对其进行分析时,发现转子最容易出现损坏和变形的位置是位于转子两端的联轴器挡和轴承挡,在日常电机转子芯轴的维修过程中也是主要针对这两处进行的,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针对这两处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工作。 1 关于电机转自芯轴的传统工艺介绍 首先,进行最外圈的车削加工。车七档外圆,一般其粗糙度为Ra1.6,余量0.9-1.0mm,这是考虑到会存在压装变形,一般不存在压装变形的余量可以取0.4-0.5mm,并且在转子两头开中心孔方便定位,具体可以参考图1。 其次,在加工机床上进行安装定位。顶住转子两端的中心孔,将于转子内孔配合的外圆加工出来,这一步的难度主要是对转子的定位,保证转子与机床加工方向之间水平度,然后进行的是压入转子步骤,可以参考图2。 再次,用四爪卡盘对转自芯轴进行定位。一般来说,先用四爪卡盘将转子芯轴的一端进行固定,另一端用中心架固定,以转子最外圈为加工基准在车床上进行二次修正,并将中心孔进行扩大。最后,以二次修正过的中心孔为加工基准,将转子两端的挡外圈加工成型。 对于上述的加工过程,其中存在有不少问题,比如,在芯轴的压入过程,其中芯轴是由油压机通过暴力转子中的,其中存在很大的变形量,对其后的基准定位工作存在很大的影响。像上一步进行的以转子最外圆为加工基准,其中虽然对其进行了部分校正,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误差。一般来说,校正转子跳动二次修正过程中预留了0.03mm的跳动误差,但是如果压入变形过大的话,经常会造成转子外挡圈圆跳度误差超出极限要求,导致在最后的加工磨削过程中得不到符合要求的产品,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同时,转子的压入过程也会存在变形量过

输出轴《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工艺规程设计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3 1.2、零件的作用-----------------------------------------3 1.3、零件的工艺分析-------------------------------------3 2、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

2.3、制定工艺路线---------------------------------------4 2.3.1、加工方法的选择---------------------------------4 2.3.2、加工顺序的安排---------------------------------4 2.3.3、拟定加工工艺路线-------------------------------5 2.3.4、加工路线的确定--------------------------------6 2.3.5、加工设备的选择--------------------------------6 2.3.6、刀具的选择------------------------------------7 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 4、确定切削用量及加工时间 4.1、切削用量选定--------------------------------------10 4.2、基本加工时间确定-----------------------------------14 5、小结----------------------------------------------------18 6、参考文献------------------------------------------------19 7、附件---------------------------------------------19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如下面零件图所示为输出轴,该产品年产量为5000台,设其备品率为16%,机械加工废品率为2%,现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技术要求如下: ①锻件消除内应力; ②未注明倒角为1×45o; ③调质处理217~255HBS; ④材料45钢,N=Qn(1+a%+b%)=5000×1×(1+16%+2%)=5900(件/年)。 输出轴的年生产量为5900件,现通过计算,该零件质量约为3kg。根据教材表2-3,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丝杠加工工艺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丝杠的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内容:设计一套丝杠的加工工艺 设计要求: 1.要求绘制零件图一张,毛坯图一张,设计说明书一 份。 2.工艺设计要求合理,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 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图纸共2张 说明书共15页

目录 前言 (2) 第1章零件的分析 (3) 1.1 零件的作用 (3)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 (5)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2.2基面的选择 (6) 2.3 制订工艺路线 (6)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 2.5确定切削用量 (10) 第3章绘制零件图 (13) 总结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零件加工和装配两方面,其指导思想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高生产率、经济性。研究的重点是工艺过程,同样也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 工艺是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它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既是构思和想法,又是实在的方法和手段,并落实在由工件、刀具、机床、夹具所构成的工艺系统中。

第1章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丝杠,丝杠是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的传动副零件,它被用来完成机床的进给运动。机床丝杠不仅要能传递准确的运动,而且还要能传递一定的动力。所以它在精度、强度以及耐磨性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其功用为支承传动零件(齿轮、皮带轮等)、传动扭矩、承受载荷,以及保证装在主轴上的工件或刀具具有一定的回转精度。表面特点:外圆、内孔、圆锥、螺纹、花键、横向孔。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丝杠是细而长的柔性轴,它的长径比往往很大,一般都在20~50左右,刚度很差。加上其结构形状比较复杂,有要求很高的螺纹表面,又有阶梯及沟槽,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变形。这是丝杠加工中影响精度的一个主要矛盾。 主要技术要求: 1、尺寸精度 轴颈是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它影响轴的回转精度及工作状态。轴颈的直径精度根据其使用要求通常为IT6~IT9,精密轴颈可达IT5。 2、几何形状精度 轴颈的几何形状精度(圆度、圆柱度),一般应限制在直径公差点范围内。对几何形状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允许的公差。 3、位置精度 主要是指装配传动件的配合轴颈相对于装配轴承的支承轴颈的同轴度,通常是用配合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径向圆跳动来表示的;根据使用要求,规定高精度轴为0.001~0.005mm,而一般精度轴为0.01~0.03mm。 此外还有内外圆柱面的同轴度和轴向定位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要求等。 4.表面粗糙度

芯轴加工工艺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芯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5000件) 班级: 设计者: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设计日期2011年6月至10日

目录 设计任务书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序言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一、零件的分析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二、工艺规程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二)基面的选择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三)制定工艺路线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7(四)机械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以及毛坯尺寸的确定222222229(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9三、专用夹具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7 (一)设计主旨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7(二)夹具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7四、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8 参考文献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机械工艺卡片

机械工艺卡片

普通车床加工工序卡 南昌大学 工程训练中 心 普通车床加工工艺卡 产品型号 零件号 零件名称 件数 第1页 实训产品 0006 螺纹体 1件 共1页 零件加工路 线 零 件 规 格 车 间 D-3 工序 材 料 Q235钢 Φ25圆棒 库 房 下料 重 量 0.154kg 车 工 去毛刺 毛坯料尺寸: Φ25×40mm 车 工 粗车 零件技术要 求 车 工 精车 1. 表面无毛 刺 车 工 去毛刺 检验室 检验 序号 工步 名称 设备名称 设备 型号 工具编号 工具 名称 工序内容 单位工时 备注 1 找正 夹紧 普 通 车 床 CA6136 三爪卡盘、卡盘、刀架扳手等 夹持毛坯外圆伸出50找正 夹紧 2min 2 车端面 45°弯头刀 车端面 2min 3 车外圆 90°外圆偏 刀 车M22×1.5螺纹外圆至长 度 2min 4 切槽 切槽刀 切4×Φ20槽 5min 5 车螺纹 60°三角螺纹刀 车M22×1.5 螺纹 15mi n

普通车床加工工艺卡 南昌大学 工程训练中 心 普通车床加工工艺卡 产品型号 零件号 零件名称 件数 第1页 实训产品 CG002 球体 1件 共1页 零件加工路 线 零 件 规 格 车 间 D-3 工序 材料 Q235钢 Φ25圆 棒 库 房 下料 重量 0.14 kg 车工 去毛刺 毛坯料尺寸: Φ25×34mm 车 工 粗车 零件技术要求 车 工 精车 1. 表面无毛刺 车工 去毛刺 检 验室 检验 序号 工步 名称 设备名称 设备 型号 工具编号 工具 名称 工序内容 单位工时 备注 1 找正 夹紧 普 通 车 床 CA6136 三爪卡盘、卡盘、刀架扳手 夹持毛坯外圆伸出40找正夹紧 2min 2 划线 普通R 圆弧刀、锉刀等 划线长分别为10、20、 24处 2min 3 切槽 圆弧刀在20至24长位置上移动切槽至Φ8 5min

输出轴(CA6140车床)设计说明书知识分享

输出轴(C A6140车床)设计说明书

精品文档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机械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作者所在班级: B09111 作者姓名:符嗣星 指导教师姓名:王秋林 完成时间: 2012年12月

精品文档 摘要 这次设计的是CA6140车床输出轴2*Φ8斜孔,包括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工件的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夹具体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工序卡片各一张。输出轴作为动力装置的主要零件,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直接影响着其质量与性能。 本文首先介绍了输出轴的作用和工艺分析.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械加工余量。最后拟定钻孔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应用机械制造技术,是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目录

精品文档 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1零件的用途 (1) 1.2零件的工艺性 (1) 1.2.1分析、审查产品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1) 1.2.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2) 1.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2) 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2) 2.1选择毛胚 (2) 2.2确定毛胚的机械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 (3) 2.2.1毛胚的机械加工余量 (3) 2.2.2毛胚的尺寸公差 (3) 2.2.3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工差的确定 (4) 2.2.3绘制零件毛坯简图 (5) 3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 (5)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5) 3.1.1精基准的选择 (5) 3.1.2粗基准的选择 (6) 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6) 3.3工序的安排 (7) 3.3.1加工阶段的划分 (7) 3.3.2基面先行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先粗后精 (8) 3.3.4先面后孔 (8) 3.4工序顺序的安排 (8) 3.4.1机械加工工序 (8) 3.4.2热处理工序 (9) 3.5确定工艺路线 (9) 3.6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10) 4 零件加工设计 (10)

滚珠丝杠的安装及空隙调节方法

滚珠丝杠的安装及空隙 调节方法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文章摘自:机械设备论坛】滚珠丝杠副是在丝杠和螺母之间以滚珠为滚动体的螺旋传动元件,它是一种精密、高效率、高刚度、高寿命且节能省电的先进传动元件,可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工作台的直线运动,因此广泛应用在机械制造,特别是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上,为主机的高效高速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随着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工作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滚珠丝杠副的高精度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主机上的安装精度也逐渐成为装配中的突出问题,为了达到机床坐标位置精度的要求,减少丝杠绕度,防止径向和偏置载荷,减少丝杠轴系各环节的升温与热变形,最大限度的减轻伺服电机的传动扭矩并提高机床连续工作的可靠性,就必须提高滚珠丝杠副在机床上的安装精度。 滚珠丝杠副常用的安装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双推-自由方式;双推-支承方式;双推-双推方式。 大型卧式加工中心,是具有高性能、高刚性和高精度的机电一体化的高效加工设备,是加工各类高精度传动箱体零件及其他大型模具的理想加工设备。它的三个坐标方向均采用伺服电机带动滚动丝杠传动,三个坐标方向,即X、Y、Z的工作行程较大。 由于滚珠丝杠副的结构特点,使主机上三个方向的滚珠丝杠副的安装变得特别关键。 按照传统的工艺方法,安装滚珠丝杠一直沿用芯棒和定位套将两端支承轴承座及中间丝母座连接在一起校正、用百分表将芯棒轴线与机床导轨找正平行并令芯棒传动自如轻快的方法。

这种安装方法在三个坐标方向行程较小的小型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上应用较方便。 由于芯棒与定位套、定位套与两端支承的轴承孔以及中间的丝母座孔存在着配合间隙,往往使安装后的支承轴承孔和丝母座孔的同轴度误差较大,造成丝杠绕度增大、径向偏置载荷增加、引起丝杠轴系各环节的温度升高、热变形变大和传动扭矩增大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导致伺服电机超载、过热,伺服系统报警,影响机床的正常运行。 另外,两端轴承孔与中间丝母座孔的实际差值无法准确测量,从而影响进一步的精确调整。对于三个坐标方向行程较大的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由于所需芯棒多在1500mm以上,加工困难,不易保证精度,因此无法采用芯棒与定位套配合的找正方法进行滚珠丝杠副的安装。 在生产某型卧式加工中心时,由于机床的三个坐标行程较大,采用传统工艺方法安装的过程中,由于两端轴承孔与中间丝母座孔同轴度超差,造成滚珠丝杠径向和偏置载荷增加,经常出现伺服电机超载、过热,伺服系统报警等现象,使机床无法连续运行,同时严重影响滚珠丝杆的使用寿命和传动精度,缩短了主机的维修周期。 利用其他装配方法,如采用移动滑鞍,缩短丝母座与轴承座的距离,将丝母座与两端轴承座分别找正的方法,由于需要两段分别找正,加上检棒和检套的配合间隙,实际应用效果也不理想,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通过对该产品的现场技术攻关,经过多次反复的摸索与生产验证,总结出一条比较可靠的装配工艺方法。

芯轴加工工艺说明书1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芯轴零件的加工及专用夹具设计 班级:机制0806 姓名:薛坤 指导教师:李晓静 答辩日期2011年6月28日

目录 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 前言 一、零件的分析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二)基面的选择 (三)制定工艺路线 (四)机械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以及毛坯尺寸的确定(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三、专用夹具设计 (一)设计主旨 (二)夹具设计 四、毕业设计的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芯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工艺装置(生产纲领5000件) 设计内容: 1、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芯轴是回转类零件,主要用于和别的零件进行装配。所以芯轴要有一定的配合精度以及表面接触强度,还有要有足够的刚度和耐磨性,以满足使用要求。(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是轴类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Φ35的外圆和Φ53的凹槽,都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要求,主要是为了和其装配件很好的装配。 (2)在Φ77的外圆切了一个槽,槽的两面和Φ77的端面有一定的角度要求。

输出轴批量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减速箱输出轴(批量2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 0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02班 学号: 指导教师: 2010年1月13日 目录 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 二.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 1.生产类型的确定…………………………………………………………… 2.生产纲领的计算…………………………………………………………… 三.减速箱输出轴的工艺性分析……………………………………………… 1.轴的工作原理………………………………………………………………

2.零件图样分析……………………………………………………………… 3.零件的工艺分析…………………………………………………………… 4 减速箱输出轴的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求………………… 5 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四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毛坯的选择………………………………………………………………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五选择减速箱输出轴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定为基准的选择…………………………………………………………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加工阶段的划分…………………………………………………………… 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5.加工顺序的安排…………………………………………………………… 6.减速箱输出轴工艺路线的确定…………………………………………… 六机床设备的选用……………………………………………………………… 1.机床设备的选用………………………………………………………… 2.工艺装备的选用………………………………………………………… 七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八、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九课程设计体会………………………………………………………………… 十参考文献……………………………………………………………………… 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 1.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我们更熟悉书本知识,能更加熟练地运用书本知识。 2.培养工程意识。通过课程设计,综合生产实际,贴近就业岗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工程的实际问题,培养工程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3.训练基本技能。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初步具备设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直线导轨和滚珠丝杠的发展趋势

直线导轨和滚珠丝杠的发展趋势 我国滚动功能部件行业生产不集中、产品品种单一、含金量偏低、尚无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已成为国产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实现我国滚动功能部 件产业化很有必要。 滚动功能部件产品包括:滚珠丝杠副、滚动直线导轨副、滚珠花键、滚珠导套、直线运 动部件、坐标工作台、自锁器等。它们以"滚动"为特征,具有高效省能、精密定位、精密 导向、对CNC指令反应快速以及传动的高速性、同步性、可逆性等功能,是数控机床和机电一体化产品不可替代的关键配套件,也是符合21世纪生态、环保理念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它们产品虽小,却集成了精密零部件制造的许多关键技术。由于它们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很高,又有广阔的市场,十分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大批量生产。 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滚动功能部件生产企业有50家(不含台湾省),研究院所、高校共3家,企 业附属研究机构3个。生产滚珠丝杠的企业有48家,年产值可达6.5亿元,生产滚动直线导轨的企业有6家(其中4家同时生产滚珠丝杠),年产值可达1.5亿元。在50家企业中,生产规模大、工艺装备较齐全、产量大、品种多的企业有6家,其余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小、产量不高、产品品种单一。 国产滚动功能部件在装备制造业中已应用于多个领域:上至"风云二号"卫星、导弹制导系统、太空舱空间传动装置、雷达装置、空港设备,下至各类数控机床、IT产业、冶金设备、铁道车辆、核电站、塑料机械、医疗器械等。

从全球范围看,我国滚动功能部件产业虽然是制造厂商最多的国家,但生产不集中、分 布不合理、总产量和产值不高,除少数重点骨干企业的部分产品达到或接近国外水平外, 多数企业只能生产中低档产品,且品种单一、含金量偏低,至今尚无一个在国际上有影响 力的知名品牌,尚无一家上市公司。 我国滚动功能部件产业与国外的主要差距是:专业生产水平不高;信息化管理滞后;产 业化进程缓慢;个性化服务跟不上。从产品总体水平看,我们处于发达国家名牌产品之下,发展中国家之上的中偏上水平,中低档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差距较小或基本持平,但生产 效率却远远低于国外。而高性能、高档次的产品(高速、高精度、特高精度、低噪音等) 与NSK、THK、Rexroth等知名企业有明显差距,成为制约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 国外发展趋势 国外滚动功能部件产业的总体水平和产品发展走势有以下特点: 生产规模大,信息化管理水平高,以大规模集约化制造的成本和速度,提供全方位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的众多系列产品。 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的现状及技术动向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床消费国,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支柱产业。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机床的速度和效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据了解,目前中国机床的数控化率 发展很快。日本机床的数控化率从开始的40%提高到目前90%的水平,大约花了15年的 时间,从中国现在发展的速度来看,如要达到目前日本的水平,估计不需要花费这么多的 时间,提高数控机床功能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已经成为中国机床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芯轴加工工艺说明书(1)

机床夹具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设计“芯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 艺装备 目录 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前言 一、零件的分析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二)基面的选择 (三)制定工艺路线 (四)机械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以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三、专用夹具设计 (一)设计主旨 (二)夹具设计 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芯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工艺装置 设计内容: 1、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听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芯轴。芯轴是回转类零件,主要用于和别的零件进行装配。所以芯轴要有一定的配合精度以及表面接触强度,还有要有足够的刚度和耐磨性,以满足使用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是轴类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Φ35的外圆和Φ53的凹槽,都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要求,主要是为了和其装配件很好的装配。 (2)在Φ77的外圆切了一个槽,槽的两面和Φ77的端面有一定的角度要求。 (3)在Φ77的端面上打了5个M8的螺纹孔,要注意他们的相互位置。 二、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

07机制3班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KCSJ-01 产品名称零件名称手柄共 1 页第 1 页材料牌号45 毛坯种类锻件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 1 每台件数 1 备注年产1万 工序号工序 名称工序内容车间工段设备工艺装备 工时 准终单件 10 模锻毛坯锻加工 20 粗铣端面B 粗铣端面B保证厚度尺寸28 机加工 铣工X52 专用夹具,端铣刀,游标卡尺 30 粗铣端面A 粗铣端面B保证厚度尺寸27 机加工 铣工X52 专用夹具,端铣刀,游标卡尺 40 精铣端面B 精铣端面B保证厚度尺寸26.5 机加工 铣工X52 专用夹具,端铣刀,游标卡尺 50 精铣端面A 精铣端面B保证厚度尺寸26 机加工 铣工X52 专用夹具,端铣刀,游标卡尺 60 粗镗小头孔粗镗小头孔到尺寸φ21.2H11机加工镗工T68 专用夹具,镗刀,游标卡尺 70 粗镗大头孔粗镗大头孔到尺寸φ37H11,保证中心 距128±0.2 机加工镗工 T68 专用夹具,镗刀,游标卡尺 80 粗铣小头槽粗铣小头槽槽宽9H11 机加工铣工X62W 专用夹具,锯片铣刀,游标卡尺 90 精铣小头槽精铣小头槽槽宽9H11 机加工铣工X62W 专用夹具,锯片铣刀,游标卡尺 100 钻大头径向孔钻大头径向孔φ4机加工钻工 Z525 专用夹具,麻花钻,游标卡尺 110 精镗小头孔精镗小头孔至尺寸φ22H9机加工 镗工 T68 专用夹具,镗刀,游标卡尺 120 精镗大头孔精镗大头孔至尺寸φ38H9机加工 镗工 T68 专用夹具,镗刀,游标卡尺 130 倒角倒大小头孔角,去毛刺机加工 钻工 Z525 专用夹具,倒角钻头,游标卡尺 140 终检入库检验零件尺寸 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标记处数 更改 文件号 签字日期标记处数 更改 文件号 签字日期

丝杠加工工艺

摘要 本次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是Y7520W丝杠的工艺设计,丝杠是数控机床不可缺少的部件,它在车床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丝杠的工艺设计过程,首先对丝杆进行工艺分析,如丝杠的结构和特点,围绕着丝杆加工工艺,参阅有关资料,设计加工过程,如工艺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选择及拟定工艺过程的编制,如加工应注意的问题,其次根据工艺分析出丝杆的机械加工过程,其次根据工艺分析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编制对应加工所需的的工艺图,本设计的重点是工艺过程和工艺的编制安排,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安排进行合理安排工艺,其中包括加工方法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加工余量和精度尺寸的确定,本论文讨论了丝杠从毛坯到成品的加工工艺,分析了丝杠的加工过程和工序合成工程,最后列举了丝杆的加工工艺。 关键词;丝杠设计,加工工艺,加工余量

目录 摘要 (1) 前言 (5) 第1章零件的分析 (6) 1.1 零件的作用 (6) 1.2 零件的结构简介 (6) 1.2.1 丝杠的分类 (6) 1.2.2 丝杠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6) 1.2.3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7) 第2章工艺规程的设计 (8) 2.1 确定毛坯材料 (8) 2.2 基面选择 (8) 2.3 拟定丝杆的工艺路线 (9) 2.4 填写工艺卡片 (9) 2.5 确定工序尺寸 (12) 2.6 细长轴工件安装 (12) 2.6.1 在双顶尖间或一夹一顶安装工件 (12) 2.6.2 用中心架加工工件时装夹和找正 (12) 2.7 机床、刀具、夹具、量具的选择 (13) 2.7.1 机床的选择: (13) 2.7.2刀具的选择: (13) 2.7.3 夹具的选择: (13) 2.7.4 量具的选择: (14) 设计小结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滚珠丝杠(滚珠丝杆)加工-硬车刀具

滚珠丝杠(滚珠丝杆)加工-硬车刀具 滚珠丝杆一般材质采用45号钢,圆钢,GCr15等通过热处理后获得了很高硬度(HRC50-HRC62)之间,由于滚珠丝杆细长轴,表面硬度也高因此给加工带来了难题,硬质合金刀片在硬车加工滚珠丝杆滚道时磨损量很快影响加工效率,然而更换成陶瓷刀具(性能硬而脆)加工滚珠丝杆滚道出现崩刃,蹦块问题。而且是两个切削刃均车削加工以致于生产成本增加。华菱品牌刀片材质:BN-S20在硬车加工滚珠丝杆滚道体现出刀片的耐磨性,红硬性,耐高温性。BN-S20牌号数控刀片:采用非金属粘合剂制成的中晶粒立方氮化硼整体烧结刀片,特点是可大余量粗加工淬硬钢,由于采用非金属结合剂烧结,避免了刀片切削温度过高造成的刀片寿命降低问崩刀火烧刀得问题。滚珠丝杠(滚珠丝杆)硬车加工滚道超硬刀片(质量稳定,耐磨)-华菱品牌 滚珠丝杆属于细长轴,其刚性差,因此线速度有所限制,在硬车滚珠丝杆滚道时尽量把转速降低,切刀深度降低从而能够保证运转的平稳性,刀具寿命延长,表面粗糙度很好,尺寸稳定好。 磨制滚珠丝杠以车代磨硬车工艺: 滚珠丝杠以车代磨硬车滚道工艺难点,滚珠丝杠Gcr15,45号钢淬火后硬度一般在HRC62左右;滚珠丝杠以车代磨工艺是指对淬火后的丝杆直接车削滚道:以φ60直径滚珠丝杠为例,其淬火后硬车滚道加工工艺为: 60圆钢淬火----粗车滚道(0.5mm吃刀制滚道,主副偏角都吃刀)---精车(0.2mm吃刀深,根据直径和变形酌情增减)。 滚珠丝杠以车代磨切削参数:普车转速80—120(线速度约25m/min);数控车转速560转(线速度约100m/min); 车床6130---15刀方或20刀方;中置45度车刀;总共切掉10mm左右的90度槽---然后精磨滚珠丝杠滚道圆弧/采用刀具精车或硬旋铣滚珠丝杠---用可修磨的BN-H10材质尖刀车滚道根部油槽底。 BN-S20材质刀片精加工滚珠丝杆滚道后,粗糙度高出采用旋风铣加工滚珠丝杠的光洁度。 硬车加工滚珠丝杆滚道常用刀杆型号:CSDNN2020(中置45度车刀杆) 硬车加工滚珠丝杆滚道常用刀片型号:SNMN0904 采用BN-H10材质尖刀车滚道根部油槽底,此材质刀片精车高,耐磨性好,耐高温,抗冲击性强,韧性好。精车图片如下:

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过程

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过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常因齿轮的结构形状、精度等级、生产批量及生产条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案。下面列出两个精度要求不同的齿轮典型工艺过程供分析比较。 一、普通精度齿轮加工工艺分析 (一)工艺过程分析 图示为一双联齿轮,材料为40Cr,精度为7-6-6级,其加工工艺过程见表1。 从表中可见,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大致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毛坯热处理、齿坯加工、齿形加工、齿端加工、齿面热处理、精基准修正及齿形精加工等。

双联齿轮加工工艺过程

加工的第一阶段是齿坯最初进入机械加工的阶段。由于齿轮的传动精度主要决定于齿形精度和齿距分布均匀性,而这与切齿时采用的定位基准(孔和端面)的精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下一阶段加工齿形准备精基准,使齿的内孔和端面的精度基本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在这个阶段中除了加工出基准外,对于齿形以外的次要表面的加工,也应尽量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加以完成。 第二阶段是齿形的加工。对于不需要淬火的齿轮,一般来说这个阶段也就是齿轮的最后加工阶段,经过这个阶段就应当加工出完全符合图样要求的齿轮来。对于需要淬硬的齿轮,必须在这个阶段中加工出能满足齿形的最后精加工所要求的齿形精度,所以这个阶段的加工是保证齿轮加工精度的关键阶段。应予以特别注意。 加工的第三阶段是热处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对齿面的淬火处理,使齿面达到规定的硬度要求。 加工的最后阶段是齿形的精加工阶段。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修正齿轮经过淬火后所引起的齿形变形,进一步提高齿形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使之达到最终的精度要求。在这个阶段中首先应对定位基准面(孔和端面)进行修整,因淬火以后齿轮的内孔和端面均会产生变形,如果在淬火后直接采用这样的孔和端面作为基准进行齿形精加工,是很难达到齿轮精度的要求的。以修整

输出轴工艺设计

1.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设计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的基本方法,并巩固、深化已学得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熟悉和运用有关图册、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训练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及编制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1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了解零件的性能、用途和工作条件。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对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进行工艺分析。 2.工艺规程的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对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进行分析。 2.2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2)精基准的选择。 2.3制定工艺路线 确定加工方法和划分加工阶段;安排加工顺序。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3.专用夹具设计 设计典型工序的专用夹具,制定夹具方案、绘制夹具装配工作图。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实物样品等〕: 1.制定零件在中批生产条件下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画零件图,毛坯图,写工艺卡片、工序卡片。 2. 合理选择或设计所有工装,设计一套主要工步的专用工夹具,绘制夹具的装配图, 零件图。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A4纸不少于15页)。

4.主要参考文献: [1]王绍俊.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1 [2]刘文剑曹天河.夹具工程师手册.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艾兴,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5]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6]赵家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提供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内容与设计过程相符,且格式要符合规定要求。 毛坯图,零件图,工艺卡,夹具装配图,夹具零件图 6.工作计划及进度: 2008年12月15 日~ 12月16 日熟悉零件、画零件图 12月17日~ 12月20 日选择加工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卡片12月21日~ 12月24日专用夹具设计 12月25日~ 12月26日编写设计说明书 12月27日答辩 系主任审查意见: 签字: 年月日

芯轴加工工艺说明书

目录 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 前言 一、零件的分析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二)基面的选择 (三)制定工艺路线 (四)机械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以及毛坯尺寸的确定(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三、专用夹具设计 (一)设计主旨 (二)夹具设计 四、毕业设计的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设计题目芯轴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生产纲领5000件) 设计内容: 1、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芯轴是回转类零件,主要用于和别的零件进行装配。所以芯轴要有一定的配合精度以及表面接触强度,还有要有足够的刚度和耐磨性,以满足使用要求。(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是轴类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Φ35的外圆和Φ53的凹槽,都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要求,主要是为了和其装配件很好的装配。 (2)在Φ77的外圆切了一个槽,槽的两面和Φ77的端面有一定的角度要求。 (3)在Φ77的端面上打了5个M8的螺纹孔,要注意他们的相互位置。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为45钢.考虑到芯轴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载荷,因此选择锻件,以使金属纤维不被切断,保证零件工作可靠.由于零件年产量为4000件,已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可采用模锻成型,这对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 (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合理,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问题百出,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而言,以外圆作为基准是完全合理的。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又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若

输出轴加工工艺说明书

输出轴加工工艺说明书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输出轴加工工艺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引言 (1)

1、输出轴工艺分析 (2) 输出轴的作用 (2) 输出轴的结构特点、工艺,表面技术要求分 (2) 2、确定毛坯 (4) 选择毛坯材料 (4) 毛坯的简图 (4) 3、工艺路线的确定 (5) 基准的选择 (5) 加工方法的选择 (5) 加工顺序的安排 (6) 加工设备的选择 (11)

刀具的选择 (12)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13) 4、确定切削用量 (16) 5、时间定额的计算 (18)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引言 所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严肃的工作。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在保证持量和生产进度的前提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技术上的先进性 2、经济上的合理性 3、有良的劳动条件,避免环境污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