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AIX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基于AIX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基于AIX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基于AIX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基于AIX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

摘要:本文对基于aix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的分析研究,主要以某金融企业应用系统的优化实施为例,通过对该金融企业应用系统中潜在的问题以及完善与解决方案进行分析论述,以提高金融企业应用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避免应用系统潜在问题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和损坏,使金融企业的应用系统实现最大可用性。关键词:应用系统;aix;操作系统;潜在问题;完善;解决方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在实际中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金融企业运营发展中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例,说明信息系统不仅对金融企业的正常运营以及管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也逐渐成为提升金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扩大加强,金融企业运营业务不断增加的同时,如果与金融企业运营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及其生产应用系统,一旦出现问题,或是出现操作系统性能下降等情况,对金融企业的业务运营以及发展都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对金融企业生产应用系统运行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实现,需要结合金融企业生产应用系统的实际情况,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确认并且完善与改进优化实施。下文主要以某金融企业的生产应用系统为例,对其基于aix操作系统性能优化进行

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技巧

性能优化方法和技巧:概述 性能优化有三个层次: ?系统层次 ?算法层次 ?代码层次 系统层次关注系统的控制流程和数据流程,优化主要考虑如何减少消息传递的个数;如何使系统的负载更加均衡;如何充分利用硬件的性能和设施;如何减少系统额外开销(比如上下文切换等)。 算法层次关注算法的选择(用更高效的算法替换现有算法,而不改变其接口);现有算法的优化(时间和空间的优化);并发和锁的优化(增加任务的并行性,减小锁的开销);数据结构的设计(比如lock-free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代码层次关注代码优化,主要是cache相关的优化(I-cache, D-cache相关的优化);代码执行顺序的调整;编译优化选项;语言相关的优化技巧等等。 性能优化需要相关的工具支持,这些工具包括编译器的支持;CPU的支持;以及集成到代码里面的测量工具等等。这些工具主要目的是测量代码的执行时间以及相关的cache miss, cache hit等数据,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定位和分析问题。 性能优化和性能设计不同。性能设计贯穿于设计,编码,测试的整个环节,是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而性能优化,通常是在现有系统和代码基础上所做的改进,属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后续几个阶段(假设产品有多个生命周期)。性能优化不是重新设计,性能优化是以现有的产品和代码为基础的,而不是推倒重来。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指导性能设计,但两者的方法和技巧不能等同。两者关注的对象不同。性能设计是从正向考虑问题:如何设计出高效,高性能的系统;而性能优化是从反向考虑问题:在出现性能问题时,如何定位和优化性能。性能设计考验的是开发者正向建设的能力,而性能优化考验的是开发者反向修复的能力。两者可以互补。

linux_操作系统优化方案

按照传统,Linux不同的发行版本和不同的内核对各项参数及设置均做了改动,从而使得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下边将分四部分介绍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和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系统下,如何用以下几种技巧进行性能的优化: 1、Disabling daemons (关闭daemons) 2、Shutting down the GUI (关闭GUI) 3、C hanging kernel parameters (改变内核参数) 4、Kernel parameters (内核参数) 5、Tuning the processor subsystem(处理器子系统调优) 6、Tuning the memory subsystem (内存子系统调优) 7、Tuning the file system(文件系统子系统调优) 8、Tuning the network subsystem(网络子系统调优) 1 关闭daemons 有些运行在服务器中的daemons (后台服务),并不是完全必要的。关闭这些daemons可释放更多的内存、减少启动时间并减少C PU处理的进程数。减少daemons数量的同时也增强了服务器的安全性。缺省情况下,多数服务器都可以安全地停掉几个daemons。 Table 10-1列出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下的可调整进程. Table 10-2列出了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下的可调整进程

注意:关闭xfs daemon将导致不能启动X,因此只有在不需要启动GUI图形的时候才可以关闭xfs daemon。使用startx 命令前,开启xfs daemon,恢复正常启动X。 可以根据需要停止某个进程,如要停止sendmail 进程,输入如下命令: Red Hat: /sbin/service sendmail stop SUSE LINUX: /etc/init.d/sendmail stop 也可以配置在下次启动的时候不自动启动某个进程,还是send mail: Red Hat: /sbin/chkconfig sendmail off SUSE LINUX: /sbin/chkconfig -s sendmail off 除此之外,LINUX还提供了图形方式下的进程管理功能。对于Red Hat,启动GUI,使用如下命令:/usr/bin/redhat-config-serv ices 或者鼠标点击M ain M enu -> System Settings -> Serv er Settings -> Serv ices.

安装AIX操作系统

1.1.1安装操作系统 通过光盘启动系统来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其具体步骤如下: 给主机上电,等主机面板的荧光条显示“OK”。 将AIX 6.1安装盘的第一张光盘放入光驱,打开机器上的电源开关按钮,启动机器。 当图形终端显示如下信息时按…F1?键。进入“System Management Services”图形功能菜单。 缺省输入“admin” 选择5进入如下界面 选择1,然后进入如下界面

选择4,进入如下界面 选择2,然后进入如下界面

选择1,然后进入软件安装启动界面,系统在通过光盘引导下开始操作系统系统的安装。设定安装参数 按“1”键,设置安装操作系统时的语言环境为英语 在如下的BOS系统的安装界面选择“2”,即选择“Change/Show Installation Settings and Install”安装方式

说明: 选项1:按照缺省方式安装操作系统。 选项2:如果要改变安装方式和系统设置。 选项3:进入系统维护模式。 在如下的安装界面中选择“1”,重新设置系统的安装方式 在如上的安装界面中选择“1”,重新设置系统的安装方式后有两个功能选项可以供安装者对系统的安装方式进行重新设置。 A、“Method of Installation”(安装方式),其中有三种安装方式可供选择: - New and Complete Overwrite Installation.(完全覆盖) - Migration Installation.(升级安装)

来安装操作系统,即选择“1”,然后进入如下界面 先输入2将已经选择的hdisk1去掉,然后直接回车或输入0 选择hdisk0作为安装的目标盘。 在完成系统安装方式后将正式开始从光盘安装操作系统

Web网站大数据量的性能解决方案

W eb网站大数据量的性能解决方案 随着中国大型IT企业信息化速度的加快,大部分应用的数据量和访问量都急剧增加,大型企业网站正面临性能和高数据访问量的压力,而且对存储、安全以及信息检索等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中,我想通过几个国外大型IT企业及网站的成功案例,从Web技术人员角度探讨如何积极地应对国内大型网站即将面临的扩展(主要是技术方面,而较少涉及管理及营销等方面)矛盾。 一、国外大型IT网站的成功之道 (一)MySpace 今天,MySpace已经成为全球众口皆碑的社区网站之王。尽管一流和营销和管理经验自然是每个IT企业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但是本节中我们却抛弃这一点,而主要着眼于探讨在数次面临系统扩张的紧急关头MySpace是如何从技术方面采取应对策略的。 第一代架构—添置更多的Web服务器 MySpace最初的系统很小,只有两台Web服务器(分担处理用户请求的工作量)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所有数据都存储在这一个地方)。那时使用的是Dell双CPU、4G内存的系统。在早期阶段,MySpace基本是通过添置更多Web服务器来对付用户暴增问题的。但到在2004年早期,在MySpace用户数增长到五十万后,其数据库服务器已经开始疲于奔命了。 第二代架构—增加数据库服务器 与增加Web服务器不同,增加数据库并没那么简单。如果一个站点由多个数据库支持,设计者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让多个数据库分担压力。MySpace 运行在三个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上—一个为主,所有的新数据都向它提交,然后由它复制到其它两个;另两个数据库服务器全力向用户供给数据,用以在博客和个人资料栏显示。这种方式在一段时间内效果很好——只要增加数据库服务器,加大硬盘,就可以应对用户数和访问量的增加。 这一次的数据库架构按照垂直分割模式设计,不同的数据库服务于站点的不同功能,如登录、用户资料和博客。垂直分割策略利于多个数据库分担访问压力,当用户要求增加新功能时,MySpace只需要投入新的数据库加以支持。在账户到达二百万后,MySpace还从存储设备与数据库服务器直接交互的方式切换到SAN(存储区域网络)—用高带宽、专门设计的网络将大量磁盘存储设备连接在一起,而数据库连接到SAN。这项措施极大提升了系统性能、正常运行时间和可靠性。然而,当用户继续增加到三百万后,垂直分割策略也变得难以维持下去。 第三代架构—转到分布式计算架构 几经折腾,最终,MySpace将目光移到分布式计算架构——它在物理上分布的众多服务器,整体必须逻辑上等同于单台机器。拿数据库来说,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将应用拆分,再以不同数据库分别支持,而必须将整个站点看作一个应用。现在,数据库模型里只有一个用

AIX操作系统详细配置步骤

AIX操作系统详细配置步骤 1)设置系统时区(非夏令时制、北京时区)和时间。 设置系统时区:“smitty chtz”。(如果在“安装助手阶段”配置过时区,这一步可以忽略) 设置系统时间:“smitty date”。 注意:在设置系统时间前必须确保时区设置正确,时区正确与否可用命令“echo $TZ”查看(在时区不正确的情况下,设置时间是徒劳的)。设置完时区后必须重启系统才能生效。重启后可用命令“echo $TZ”查看时区,正确的时区显示是BEIST-8。然后再对系统时间作调整。系统时间可用命令“date”查看。 2) 修改操作系统参数 需要修改的操作系统参数包括支持的用户最大进程数、High water mark、Low water mark。 设置支持的用户最大进程数:“chdev –l sys0 –a maxuproc=2048” 设置High water mark:“chdev –l sys0 –a maxpout=8193” (对于Power5以前的旧机器,建议设置为513,对于连接7133 SSA的阵列,一定要设置为33) 设置Low water mark:“chdev –l sys0 –a minpout=4096” (对于Power5以前的旧机器,建议设置为256,对于连接7133 SSA的阵列,一定要设置为24) 验证方法: 验证支持的用户最大进程数:“lsattr –El sys0 |grep maxuproc” 显示结果应该为: maxuproc 2048 Maximum number of PROCESSES allowed per user True 验证High water mark值:“lsattr –El sys0 |grep maxpout” 显示结果应该为: maxpout 8193 HIGH water mark for pending write I/Os per file True 验证Low water mark值:“lsattr –El sys0 |grep minpout”

大数据报表优化问题

大数据报表优化问题 方法一、优化设计器的配置,方法如下:在reportconfig.xml里面,您可以修改一下信息优化,单元格数,并发数等。 D:\润前报表\webapps\demo\WEB-INF 这个路径下的reportconfig.xml。 1)maxCellNum 当前报表系统能运算的最大单元格数,能够动态控制并发数。该数值的大小取决于硬件的配置,一般来说内存越大,这些数值可以设得越大,但最多建议不要超过2000000。 设置为-1 ,表示为无限大。 2)maxConcurrentForReport表示报表WEB应用中服务器可以同时计算的报表的个数,以便有效控制服务器的内存使用量。该数值的大小取决于硬件的配置,一般来说内存越大,这些数值可以设得越大,但最多建议不要超过100。 3)maxWaitForReport表示报表WEB应用中服务器可以等待计算的报表的个数,以便有效控制服务器的内存使用量。该数值的大小取决于硬件的配置,一般来说内存越大,这个数值可以设得越大,但最多建议不要超过100。 maxWaitTimeForReport表示内存溢出后,最长等待多久才允许新任务访问,以秒为单位,一般建议为30。 4)另外在D:\润前报表\bin 下startup.bat 里面可以修改设计器使用内存,可以根据计算机性能配置。Xms512m -Xmx1024m 这里一般改成1024 1024 startdemo.bat是设置ie浏览时的内存。 方法二、利用tag标签对报表进行分页运算和输出,您可以参考下《应用开发教程》--》2.6.3 autobig分页。 在一页一页计算报表的基础上,然后一页一页输出到文件。即在输出到文件时判断一下该文件是否有内容,如果有,则追加到后面。 实现方法:1)调API接口按常规的办法计算报表,获得结果报表iReport 2)调用ReportUtils.exportToText( OutputStream os, IReport report )方法即可实现流式输出到txt 文件 方法二需要将jar包更新,否则会提示autobig标签未定义错误。

系统性能优化方案

系统性能优化方案 (第一章) 系统在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1年以上),均存在系统性能(操作、查询、分析)逐渐下降趋势,有些用户的系统性能下降的速度非常快。同时随着目前我们对数据库分库技术的不断探讨,在实际用户的生产环境,现有系统在性能上的不断下降已经非常严重的影响了实际的用户使用,对我公司在行业用户内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通过对现有系统的跟踪分析与调整,我们对现有系统的性能主要总结了以下几个瓶颈: 1、数据库连接方式问题 古典C/S连接方式对数据库连接资源的争夺对DBServer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现代B/S连接方式虽然不同程度上缓解了连接资源的压力,但是由于没有进行数据库连接池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随着应用服务器的不断扩大和用户数量增加,连接的数量也会不断上升而无截止。 此问题在所有系统中存在。 2、系统应用方式(架构)问题(应用程序设计的优化) 在业务系统中,随着业务流程的不断增加,业务控制不断深入,分析统计、决策支持的需求不断提高,我们现有的业务流程处理没有针对现有的应用特点进行合理的应用结构设计,例如在‘订单、提油单’、‘单据、日报、帐务的处理’关系上,单纯的数据关系已经难以承载多元的业务应用需求。 3、数据库设计问题(指定类型SQL语句的优化)

目前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设计由开发人员承担,由于缺乏专业的数据库设计角色、单个功能在整个系统中的定位模糊等原因,未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整体的分析与性能设计,仅仅实现了简单的数据存储与展示,随着用户数据量的不断增加,系统性能逐渐下降。 4、数据库管理与研究问题(数据存储、物理存储和逻辑存储的优化) 随着系统的不断增大,数据库管理员(DBA)的角色未建立,整个系统的数据库开发存在非常大的随意性,而且在数据库自身技术的研究、硬件配置的研究等方面未开展,导致系统硬件、系统软件两方面在数据库管理维护、研究上无充分认可、成熟的技术支持。 5、网络通信因素的问题 随着VPN应用技术的不断推广,在远程数据库应用技术上,我们在实际设计、开发上未充分的考虑网络因素,在数据传输量上的不断加大,传统的开发技术和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承载新的业务应用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修改应用技术模式 2、建立历史数据库 3、利用数据库索引技术 4、利用数据库分区技术 通过尝试效果明显,仅供参考!

win7终极优化简单设置让win7更流畅

长久以来Windows的运行速度一直是一个恼人的问题,虽说Windows 7相比前几代操作系统在性能提升,以及硬件需求上有所降低,但追求运行速度一直是电脑用户不变的话题。多数情况下,系统的运行速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计算机的硬件配置,要想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就需要更快的处理器(CPU)以及更强大的显示卡(GPU)、更大的内存容量。 那有没有办法在不升级硬件配置的前提下提升系统的运行速度呢?答案是肯定有的,也许会有朋友说,这很简单,关闭系统服务、使用古董级别的"Windows经典"主题、使用"阉割"版的Windows 7,或者说使用一些第三方的优化软件。这里小天想跟大家说一下,在一般情况下建议普通用户不要使用第三方优化软件进行优化,因为使用优化软件无法直接看到软件对系统所作的更改,或者是软件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告诉用户什么选项可以更改,所以盲目的使用优化软件可能并不会提升系统性能,反而有可能导致系统配置不正常、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另外,如果说无用服务、使用Windows经典主题等方法的确是可以提升系统运行的流畅性的,但相信大多数用户还是不喜欢在21世纪的次时代使用古董级别的"经典"界面的,用这种方法来提升系统运行流畅性,可能有点"难以割舍"。 这里小天就不再卖关子了,方法是有的,微软早就为我们的用户提供了非常多的性能选项,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提升系统性能或让计算机更美观。那么到底是怎么更改系统性能选项呢?可能有些朋友已经猜到了,是在系统性能选项对话框中(如下图)。 图"系统性能选项"对话框 打开这个对话框的方式也有很多,通常通过单击"开始"按钮- 右键"计算机" - 选择"属性" 选项,之后会打开"系统"面板然后按照图1中单击步骤2的链接以及步骤2的选项卡、步骤 3的按钮即可打开"性能选项"对话框;除了这种方式外,我们还可以按键盘上的【Windows 徽标+ Pause/Break】组合键打开"系统"面板,再按照步骤123打开此对话框;还有一种最快的方式,按键盘上的【Windows徽标+ R】组合键打开"运行"对话框,并在对话框中输入"sysdm.cpl"敲击回车键即可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然后单击"高级"选项卡,再单击性能选项框中的"设置"按钮即可打开该对话框(需要注意的是此操作不难直接在"开始"菜单的搜索条中执行,只能通过"运行"对话框执行)。 打开"性能选项"对话框之后,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选项多达二十个,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这些细微的性能选项来改善系统的运行速度。话不多说开始操作吧,首先单击"让Windows选择计算机的最佳设置",之后系统会默认选中"平滑屏幕字体边缘"和"在窗口和按钮上使用视觉样式"两个复选框。这时如果只选这二个复选框,我们就可以使用Windows 7增强的字体显示技术(ClearType技术)和Windows主题功能(Windows Basic用户界面)(注释1)。但此时如果我们单击"应用"按钮后,会发现Windows 7自动切换到了Windows Basic 界面,这样的用户界面很明显是不能满足我们的用户,所以这时我们需要再选择一些能够提升用户体验但又不影响系统运行流畅的选项。 由于选项很多,这里不一一讲解,只是举例讲解几个选项供大家参考: 保存任务栏缩略图预览:启用Windows 7的任务栏图标缩略图缓存功能,Windows将定时将缩略图保存到内存中,这有利于提高显示大窗口的任务栏缩略图,建议具备高性能CPU 计算机的用户关闭此选项、大容量内存用户开启此选项。 启用透明玻璃和启用桌面组合:此二项选项是开启Windows Aero主题必须选项,建议拥有支持WDDM1.1显示卡的用户选择此选项。由于Windows 7用户界面的图形部分大多都是显示卡进行处理,所以并不会为CPU造成大的负担,开启Windows Aero用户界面并不会降低系统的运行速度。

AIX操作系统安装

1. AIX操作系统安装 1.1. 安装介质与方式 AI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式(Installation Method)有以下四种: 完全覆盖安装:操作系统被安装在rootvg的第一块硬盘上,这将覆盖原系统中所有的系统保留目录。 保留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可以保留操作系统的版本不变,同时保留 rootvg上的用户数据,但将覆盖/usr 、/tmp、/var 和/ 目录。用户还可以利用/etc/preserve.list 指定系统安装时需要保留的文件系统。默认的需保留的文件系统为/etc/filesystem 中所列。 升级安装:这种安装方式用于操作系统的升级,这将覆盖/tmp目录。这是系统默认的安装方式。 备份带安装:恢复用mksysb命令生成的安装带中/image.data中指定的文件系统,这种安装方式用于系统(rootvg)的复制。 1.2. BOS(Base Operating System)安装 打开主机电源; 连接好系统终端,把第一张安装介质(磁带、光碟)插入驱动器; 在开机后按<1>(图形终端)进入系统安装画面; 当终端显示如下信息时; ☆☆☆☆☆☆Please define the system console☆☆☆☆☆☆ Type a 1 and press enter to use this terminal as the system console. Type een 1 en druk op enter om deze terminal als de systeemconsole to gebruiken. Skrive tallet 1 og trykk paa enter for aa bruke denne terminalen som systemkonsoll. Pour definir ce terminal comme console systeme, appuyez sur 1puis sur entree. Taste 1 and ansch1iessend die eingabetaste druecken,um diese datenstation als systemkonsole zu verwenden. Prenier I1 tasto 1 ed invio per usare questo terminal como consolo. Escriba 1 y pulse intro para utilizer esta terminal como consola del sistema. a)Tryck paa 1 och sedan paa enter om dy vill att haer terminalen ska vara systemkonsol

大数据性能优化之Hive优化

Hive性能优化 1.概述 本人在工作中总结Hive的常用优化手段和在工作中使用Hive出现的问题。下面开始本篇文章的优化介绍。 2.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看hadoop的计算框架特性,在此特性下会衍生哪些问题? ?数据量大不是问题,数据倾斜是个问题。 ? jobs数比较多的作业运行效率相对比较低,比如即使有几百行的表,如果多次关联多次汇总,产生十几个jobs,耗时很长。原因是map reduce作业初始化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 sum,count,max,min等UDAF,不怕数据倾斜问题,hadoop在map 端的汇总合并优化,使数据倾斜不成问题。 ? count(distinct ),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效率较低,如果是多count(distinct )效率更低,因为count(distinct)是按group by 字段分组,按distinct字段排序,一般这种分布方式是很倾斜的。举个例子:比如男uv,女uv,像淘宝一天30亿的pv,如果按性别分组,分配2个reduce,每个reduce处理15亿数据。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能有哪些有效的优化手段呢?下面列出一些在工作有效可行的优化手段: ?好的模型设计事半功倍。 ?解决数据倾斜问题。 ?减少job数。 ?设置合理的map reduce的task数,能有效提升性能。(比如,10w+级别的计算,用160个reduce,那是相当的浪费,1个足够)。 ?了解数据分布,自己动手解决数据倾斜问题是个不错的选择。 set hive.groupby.skewindata=true;这是通用的算法优化,但算法优化有时不能适应特定业务背景,开发人员了解业务,了解数据,可以通过业务逻辑精确有效的解决数据倾斜问题。 ?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慎用count(distinct),count(distinct)容易产生倾斜问题。 ?对小文件进行合并,是行至有效的提高调度效率的方法,假如所有的作业设置合理的文件数,对云梯的整体调度效率也会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 ?优化时把握整体,单个作业最优不如整体最优。 而接下来,我们心中应该会有一些疑问,影响性能的根源是什么? 3.性能低下的根源

安卓性能优化方案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硬件配置越来越高,可是它和现在的PC相比,其运算能力,续航能力,存储空间等都还是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用户对手机的体验要求远远高于PC的桌面应用程序。以上理由,足以需要开发人员更加专心去实现和优化你的代码了。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永远是开发人员最先应该考虑的事情。同时,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写出高效代码的两条基本的原则:(1)不要做不必要的事;(2)不要分配不必要的内存。 我从去年开始接触Android开发,以下结合自己的一点项目经验,同时参考了Google的优化文档和网上的诸多技术大牛给出的意见,整理出这份文档。 1. 内存优化 Android系统对每个软件所能使用的RAM空间进行了限制(如:Nexus o ne 对每个软件的内存限制是24M),同时Java语言本身比较消耗内存,d alvik虚拟机也要占用一定的内存空间,所以合理使用内存,彰显出一个程序员的素质和技能。 1) 了解JIT 即时编译(Just-in-time Compilation,JIT),又称动态转译(Dynamic Translation),是一种通过在运行时将字节码翻译为机器码,从而改善字节码编译语言性能的技术。即时编译前期的两个运行时理论是字节码编译和动态编译。Android原来Dalvik虚拟机是作为一种解释器实现,新版

(Android2.2+)将换成JIT编译器实现。性能测试显示,在多项测试中新版本比旧版本提升了大约6倍。 详细请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6617879035.html,/cool_parkour/blog/item/2802b01586e22cd8a6ef3f6b. html 2) 避免创建不必要的对象 就像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世界上也没有免费的对象。虽然gc为每个线程都建立了临时对象池,可以使创建对象的代价变得小一些,但是分配内存永远都比不分配内存的代价大。如果你在用户界面循环中分配对象内存,就会引发周期性的垃圾回收,用户就会觉得界面像打嗝一样一顿一顿的。所以,除非必要,应尽量避免尽力对象的实例。下面的例子将帮助你理解这条原则: 当你从用户输入的数据中截取一段字符串时,尽量使用substring函数取得原始数据的一个子串,而不是为子串另外建立一份拷贝。这样你就有一个新的String对象,它与原始数据共享一个char数组。如果你有一个函数返回一个String对象,而你确切的知道这个字符串会被附加到一个Stri ngBuffer,那么,请改变这个函数的参数和实现方式,直接把结果附加到StringBuffer中,而不要再建立一个短命的临时对象。 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是,把多维数组分成多个一维数组: int数组比Integer数组好,这也概括了一个基本事实,两个平行的int数组比(int,int)对象数组性能要好很多。同理,这试用于所有基本类型的组合。如果你想用一种容器存储(Foo,Bar)元组,尝试使用两个单独的Foo[]

PhotoShopCC运行缓慢甚至卡死的系统性能优化方法

PhotoShopCC运行缓慢甚至卡死的系统性能优化方法 PhotoshopCC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而不少网友对于PhotoshopCC也可谓是又爱又恨。爱很好理解,因为PhotoshopCC能帮助我们高效率地进行各种图像处理;而恨呢,则是因为随着PhotoshopCC功能的日益强大,对电脑配置要求也相应提高,运行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相应缓慢甚至是停止相应的情况。笔者作为一个UI设计师,每天都要跟那些尺寸不大但却有着许多图层的图像打交道,因此对于PS性能优化还是有一些心得的。这里,我们就针对PSCC运行缓慢或停止相应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性能优化建议。当然,你可以根据你的工作流程来参考使用这些优化建议,至于优化效果,一定会让你记忆深刻。PS性能优化技巧分享PS性能优化通用技巧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些PS性能优化的通用技巧,不管你用PS来干什么,这些PS性能优化技巧都能帮你提高工作效率。一、文件大小和尺寸作为一名UI设计师,笔者通常使用的文件格式就是PSD,为了确保图像的兼容性,Adobe 对PSD文件的大小限定为最大2GB。当PS运行变慢的时候,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应该是检查文件大小。如果你的应用的每一屏都在同一个PSD里面,文件大小可以非常快就确定下来,尤其是你还要添加图层组合的时候。在Photoshop CC 14.2以后的版本,PS中新增了“链接到智能对象”功能,该功能的出现可让你的应用用到多个文件中,在长期的更新过程中减去许多麻烦。笔者目前开始做的就是利用该功能来打破一些设计,它不仅能保持PS运行

流畅,还能让笔者更加灵活地设计应用的每一屏。除PSD之外,Adobe对其他文件类型的大小也设置有一些限制。如没有文件可以大于300000x300000像素,PDF文件大小也不能超过10GB。不过使用PS的大型文档格式则不需要担心,这些文件大小的限制为4EB(4000000百万兆字节)。二、效率指示想要知道你的PSD占用了多少系统资源,这是一个十分简便的方法。在PSCC 工作区的左下方有一个指示,可现实当前的文件信息。默认状态下,它显示的是“文件大小”,类似“文档:12.5M/384.5M”这样的指示。这时,点击好似播放按钮的符号“?”,就可以按照你的喜好进行自定义设置显示内容,其中就包括“效率”这一项。图01 调出“效率”这一显示内容后,一般显示的会是“效率:100%”。而当该数值低于100%的时候,则意味着你并未分配足够的内存给PS,这时候PS会调用磁盘空间来支持运转,PS的图像处理运行自然会慢下来。如果你看到该数值已经低过90%了,那么你就该分配更多的内存给PS。当然,这里我们稍后再做详细解说。不过如果你是在全屏模式下工作,则该指示会隐藏起来,但我们可以通过信息面板查看到相关信息。图02 此外,还有两种方法可以释放一些内存:1、清理“还原”“剪贴板”和“历史”(编辑>清除>所有)2、关闭所有你现在不使用的文件86ps素材网小提示:这里要注意一点的是,清理这个功能虽然非常有效,但却是不可逆的操作。如果你觉得你有可能会想要把图像恢复至之前的某个步骤中的样子,那么就仅仅清理剪贴板就OK了。三、

系统性能调优方案

第1章系统性能调优方案 1.1系统的性能扩展模型介绍 在进行性能指标设计工作前,必须从理论上对性能指标的可实现性进行分析。理论上,系统的扩展模型可以分成两类,系统可扩展模型和不可扩展模型,如下图所示: 两种性能扩展模型 以上左图代表了系统随着并发用户量的增加系统响应时间呈现线性增长的 趋势,是一种可扩展的情况;但对于系统右边的方式则是不可扩展的,它将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大而响应时间大大急剧增加,这种模型是完全不可控制的。 通过系统压力实验,我们发现,即使是遵循可扩展模型设计的系统的响应性能和并发用户量并不能成永远的线性关系,在系统压力超过一定的值之后,如100并发,系统响应时间增加非常快,我们把这个点称为拐点。在拐点以下,系统性能呈现良好的线性特性,在拐点以上,则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同时CPU 和内存出现相当大的增长,甚至100%占用。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系统的性能 不仅仅取决于软件系统,而也同时取决于承载系统的硬件基础环境,如计算能力和内存大小。 为此,系统性能设计的目的就是为系统设置合理的拐点并发值,而不可能无限制的追求无限大的并发下系统响应仍旧呈现线形特征。

1.2对响应时间的技术保障手段 金税三期工程第二阶段河南地税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子系统对系统的性能要求是比较高的,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在系统实现上必须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才能达到,具体来说将采用下面方式进行: 1、预处理技术的应用 预处理技术是一种在预定计划上由系统激发主动执行的计算模式,它对于一些处理内容固定,处理方式固定的功能非常有效,通过提前处理,实现数据生成时间和数据访问时间的隔离,在数据访问的时候不再需要为拿到结果而执行任何的计算,只需要简单的查询结果即可,这样可以大大增强系统的访问性能,有效的利用系统闲置时间。 2、变动态内容查找为静态数据访问 一些情况下,经过各种调优手段仍不能满足要求,就需要将一些动态的内容进行静态化处理,如可以将复杂的动态报表转化成HTML网页并发布在WEB服务器上,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轻应用服务器的访问压力,进一步减少用户等待的时间。例如,对一段历史时期的数据的汇总报表结果的查询,复杂报表结果等查询。 3、异步功能调用模式 对一些耗时较长的处理内容,如果必须由人工进行启动,那么,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用户调用程序的时候,实际上只是发送了一个消息给后台服务器,并在服务器端注册信息处理完后需要回馈的客户端,然后系统提示用户系统正在或很快处理这个任务,这样,立刻就能够解放用户,用户可以利用在后台处理的时间去处理其他的任务,在系统处理完后,采用推技术(push),将处理结果提示给用户,从而完成功能的调用全过程。 4、浏览器显示时采用分页、分时显示技术 用户从数据库查询得到的数据如果行数比较多,比如大于100行。在IE端显示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有时让查询人员无法忍受。分页技术,就是利用先显示结果的一部分,一般结果的前50条记录,后面的记录通过翻页的功能去显示其余部分。比如在查询正常计划详细列表页面时,通过查询得到1000条记录,

AIX操作系统错误日志及日常维护

AIX操作系统错误日志及日常维护 一、系统故障记录(errorlog) errdemon 进程在系统启动时自动运行 记录包括硬件软件及其他操作信息 故障记录文件为/var/adm/ras/errlog 可备份下来或拷贝到别的机器上分析 errpt 命令的使用(普通用户权限也可使用) #errpt |more 列出简短出错信息 ERROR_ID TIMESTAMP T C RESOURCE_NAME ERROR_DESCRIPTION 192AC071 0723100300 T 0 errdemon Error logging turned off 0E017ED1 0720131000 P H mem2 Memory failure 9DBCFDEE 0701000000 T 0 errdemon Error logging turned on 038F2580 0624131000 U H scdisk0 UNDETERMINED ERROR AA8AB241 0405130900 T O OPERATOR OPERATOR NOTIFICATION TIMESTAMP: MMDDHHMMYY (月日时分年 T 类型: P 永久; T 临时; U 未知永久性的错误应引起重视 C 分类: H 硬件; S 软件; O 用户; U未知 #errpt -d H 列出所有硬件出错信息 #errpt -d S 列出所有软件出错信息 #errpt -aj ERROR_ID 列出详细出错信息 # errpt -aj 0502f666 <--- ERROR_ID用大小写均可,例: LABEL: SCSI_ERR1 ID: 0502F666 Date/Time: Jun 19 22:29:51 Sequence Number: 95 Machine ID: 123456789012 Node ID: host1 Class: H Type: PERM Resource Name: scsi0 Resource Class: adapter Resource Type: hscsi Location: 00-08 VPD: <--- Virtal Product Data Device Driver Level (00) Diagnostic Level (00) Displayable Message.........SCSI EC Level....................C25928 FRU Number..................30F8834 Manufacturer................IBM97F Part Number.................59F4566 Serial Number (00002849) ROS Level and ID (24) Read/Write Register Ptr (0120)

MySQL大数据量的查询提高性能优化

最近一段时间参与的项目要操作百万级数据量的数据,普通SQL查询效率呈直线下降,而且如果where中的查询条件较多时,其查询速度简直无法容忍。之前数据量小的时候,查询语句的好坏不会对执行时间有什么明显的影响,所以忽略了许多细节性的问题。 经测试对一个包含400多万条记录的表执行一条件查询,其查询时间竟然高达40几秒,相信这么高的查询延时,任何用户都会抓狂。因此如何提高sql语句查询效率,显得十分重要。以下是结合网上流传比较广泛的几个查询语句优化方法: 基本原则:数据量大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全表扫描,应考虑在where 及order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建索引可以大大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但是,有些情况索引是不会起效的,因此,需要下面的做法进行优化: 1、应尽量避免在where 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则将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2、应尽量避免在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null 值判断,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s null 可以在num上设置默认值0,确保表中num列没有null值,然后这样查询: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0 3、尽量避免在where 子句中使用or 来连接条件,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or num=20 可以这样查询: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union all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0 4、下面的查询也将导致全表扫描:

22提供性能优化方案---Google-Code

Linux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1、前言 通过对系统中和性能相关的各个环节的介绍,使大家知道出现性能问题时可以从那些方面入手去查,而分析典型应用对系统资源使用的特点,让大家对应用和系统资源的依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大多数的硬件性能问题主要和CPU、磁盘、内存相关,还没有遇到因为开发语言的运行效率对整个应用的性能造成影响,而应用程序设计的缺陷和数据库查询的滥用反倒是最最常见的性能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虽然性能瓶颈的起因是程序性能差或者是内存不足或者是磁盘瓶颈等各种原因,但最终表现出的结果就是CPU耗尽,系统负载极高,响应迟缓,甚至暂时失去响应,因此我们观察服务器状况时,最先看的就是系统负载和CPU空闲度。当你阅读完了这遍文档以后就会有一个对系统分析的思路。 2、性能分析的目的 2.1找出系统性能瓶颈 1.硬件瓶颈 2.软件瓶颈 2.2提供性能优化方案 1.升级硬件 2.改进系统结构 达到合理的硬件和软件配置,使系统资源使用达到平衡。但遗憾的是解决一个性能瓶颈,往往又会出现另外的瓶颈或者其他问题,所以性能优化更加切实的目标是做到在一定范围内使系统的各项资源使用趋向合理和保持一定的平衡。系统运行良好的时候恰恰也是各项资源达到了一个平衡体,任何一项资源的过渡使用都会造成平衡体系破坏,从而造成系统负载极高或者响应迟缓。比如CPU过渡使用会造成大量进程等待 CPU资源,系统响应变慢,等待会造成进程数增加,进程增加又会造成内存使用增加,内存耗尽又会造成虚拟内存使用,使用虚拟内存又会造成磁盘IO增加和CPU开销增加(用于进程切换、缺页处理的CPU开销) 3、性能相关的各个环节 3.1 硬件资源 3.1.1、CPU ⒈ 是否使用SMP。 ⒉ 单颗CPU的性能对依赖CPU的某些应用的影响很严重,比如数据库的查询处理。 3.1.2、内存

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是什么

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是什么 操作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计算机资源――微处理器、存储器、外部设备、文件和作业五大计算机资源的管理,操作系统将这种管理功能分别设置成相应的程序管理模块,每个管理模块分管一定的功能。即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 1、微处理器管理功能 在大型操作系统中.可存在多个微处理器,并同时可管理多个作业。怎样选出其中一个作业进入主存储器难备运行,怎样为这个作业分配微处理器等等,都由微处理器管理模块负责。微处理器管理模块,要对系统中各个微处理器的状态进行登记,还要登记各个作业对微处理器的要求。管理模块还要用一个优化算法实现最佳调度规则。把所有的微处理器分配给各个用户作业使用。最终日的是提高微处理器的利用率。这就是操作系统的微处理器管理功能。 2、内存管理功能 内存储器的管理,主要由内存管理模块来完成。内存管理模块对内存的管理分三步。首先为各个用户作业分配内存空间;其次是保护已占内存空间的作业不被破坏;最后,是结合硬件实现信息的物理地址至逻辑地址的变换。使用户在操作中不必担心信息究竟在四个具体空间――即实际物理地址,就可以操作,这样就方便了用户对计算机的使用和操作。内存管理模块对内存的管理是使用一种优化算法对内存管理进行优化处理,以提高内存的利用率。这就是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功能。 3、外部设备管理功能 由于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应用技术越来越提高,应用方法越来越简便,与用户的界面越来越友好,随之外部设备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功能不断提高,档次日渐升级,因此,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模块的功能也必须跟上外部设备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升级以适应外部设备的日益发展的需要。设备管理模块的任务是当用户要求某种设备时,应马亡分配给用户所要求的设备,并技用户要求驱动外部设备以供用户应用。并且对外部设备的中断请求,设备管理模块要给以响应并处理。这就是操作系统的外部设备管理功能。 4、文件管理功能 操作系统对文件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文件管理模块来实现的。文件管理模块管理的范围包括文件目录、文件组织、文件操作和文件保护。 5、进程管理功能 进程管理也称作业管理,用户交给计算机处理的工作称为作业。作业管理是由进程管理模块来控制的,进程管理模块对作业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操作系统的微处理器管理功能、内存管理功能、外部设备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和进程管理功能简称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这五大功能是较完整的操作系统的共性。

AIX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规范

AIX安全配置程序

1 账号认证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1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2

2密码策略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3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4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5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6 3审核授权策略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7 (1)设置全局审核事件

配置/etc/security/audit/config文件,审核特权帐号和应用管理员帐号登录、注销,用户帐号增删,密码修改,执行任务更改,组更改,文件属主、模式更改,TCP连接等事件。 classes: custom = USER_Login,USER_Logout,USER_SU,PASSWORD_Change,USER_Create, USER_Change,USER_Remove,USER_Chpass,GROUP_Create,GROUP_Change,GROUP_Remove,CRON_J obAdd,CRON_JobRemove,TCPIP_config,TCPIP_host_id,TCPIP_connect,TCPIP_access,TCPIP_route,USER _Reboot,USER_SetGroups,INSTALLP_Inst,INSTALLP_Exec,FS_Rmdir,FS_Chroot,PORT_Locked,PORT_ Change,PROC_kill,PROC_Reboot,FS_Mount,FS_Umount,PROC_Settimer,PROC_Adjtime (2)审核系统安全文件修改 配置/etc/security/audit/objects文件,审核如下系统安全相关文件的修改。 /etc/security/environ: w = "S_ENVIRON_WRITE" /etc/security/group: w = "S_GROUP_WRITE" /etc/security/limits: w = "S_LIMITS_WRITE" /etc/security/login.cfg: w = "S_LOGIN_WRITE" /etc/security/passwd: r = "S_PASSWD_READ" w = "S_PASSWD_WRITE" /etc/security/user: w = "S_USER_WRITE" /etc/security/audit/config: w = "AUD_CONFIG_WR"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