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8.93 MB
- 文档页数:48
成体系的假肢基础知识,假肢装配流程知识精简汇总一、假肢基础知识二、残肢的康复三、假肢装配时间的选择四、病人心理探讨一、假肢基础知识(一)假肢概念,产生原因,功用。
假体:人工制作造的人身体的某部分。
假肢:弥补身体缺陷,补偿身体部分机能的一种机械装置,并能防止人体骨骼变形,可以起到纠正及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
(二)产生原因:A截肢B截肢后的生活,工作的需要。
截肢原因:末梢血液循环障碍;1动脉硬化闭塞症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动脉瘤,动静脉瘤。
恶性肿瘤。
外伤及后遗症;1复杂的骨折无法整复时。
2由于血管损伤而导致的肢体坏死。
3由于烧伤,冻伤而导致的坏死及形成的疤痕。
炎症;如骨髓炎,骨关节结核,化脓性骨关节炎等导致的关节破坏且无法治疗时。
神经性疾患(麻风)。
先天性畸形。
·明显的双腿不等长。
(三)生活,工作的需要。
自理:饮食,排泄,移位运动,整理仪容等。
例如[职业生活~与地区社会的交往~家庭生活~整理仪容~(饮食,排泄,移位运动)]++沟通。
各种生活行为的意义:1饮食与排泄上自立的意义。
是否具备独立人格的人而存在。
2移位运动(步行)。
A为了使自己能够动手吃饭,能够控制自己排泄的人们可以按照社会惯例来起居活动,确定一个人的文化性存在。
B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
C整理仪容,换衣服最能说明整理仪容的行为。
截肢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创伤:1抑郁:患者一时难以接受截肢的现实,就是慢慢心理上接受了现实,同样会产生抑郁。
轻度的抑郁表现为沉没寡言,不高兴,气馁,对周围环境没有兴趣。
严重的抑郁;为闷闷不乐的紧张,忧虑,沮丧,失望,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有的会产生自卑,自罪,自责现象。
2焦虑,易怒,自伤自卑截肢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影响:1局部影响;残肢肿胀,残肢某些部位有压痛,残肢关节屈曲畸形关节伸不直。
2全身性的影响;体重快速增加,肌力下降,体力减弱,骨骼变形,肌肉萎缩。
(四)假肢种类—,外骨骼假肢与内骨骼假肢:一,根据结构,分为以下几种;1壳式假肢,这种假肢的结构与甲壳类动物肢体的结构相同。
下肢假肢的描述
下肢假肢是一种用于帮助截肢者恢复下肢功能的医疗设备,通常由机械部件和电子系统组成。
假肢可以帮助截肢者重新获得行走、奔跑和攀爬的能力,使截肢者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
下肢假肢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1. 机械部件:这些部件可以帮助截肢者控制假肢的运动,包括膝盖关节、脚踝关节、脚趾关节等。
机械部件还可以帮助截肢者进行假肢的维护和保养。
2. 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截肢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肌肉收缩、关节活动等,并将这些数据发送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控制假肢的运动。
3. 电子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帮助控制机械部件和传感器,并调节假肢的运动。
电子系统还可以帮助截肢者进行假肢的维护和保养。
下肢假肢可以帮助截肢者恢复下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使用下肢假肢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安装假肢:在截肢者的身体内部安装假肢的机械部件和传感器。
这个过程通常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完成。
2. 调整假肢:医护人员会根据截肢者的身体状况和假肢的使用情况,对假肢进行调整。
调整包括调整机械部件的位置和角度,以及调节传感器的灵敏度。
3. 使用假肢:截肢者可以通过使用假肢来锻炼腿部的肌肉和关节,提高行走和奔跑的能力。
截肢者还需要进行假肢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假肢的良好性能。
下肢假肢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医疗设备,可以帮助截肢者恢复下肢功能,提高
生活质量。
但是,使用下肢假肢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假肢的使用时间、使用频率和
假肢的美观程度等。
因此,在使用下肢假肢时,截肢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假肢,并遵守相关的使用规定。
假肢基础知识假肢是指人造肢体,用来取代肢体的功能障碍(不论暂时性或永久性),或是用来掩饰肢体伤残。
那么你对假肢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假肢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假肢的类别依部位分类上肢假肢肩离断假肢:指截肢部位达到部份肩胛骨者使用的假肢,较常见于电击伤患者,算是很重的伤残。
上臂假肢:指截肢部位达到肘关节以上者使用的假肢。
肘离断假肢:指截肢部位在整个前臂缺失的患者使用的假肢。
前臂假肢:指截肢部位至肘关节以下者使用的假肢。
腕离断假肢:指截肢部位位于腕关节处,整个手掌缺失的患者使用的假肢。
手部假肢:可能是单指,也可能是多指或者部分掌缺失的患者使用的假肢。
下肢假肢髋离断假肢:适合髋离断截肢术或者大腿极短残肢的患者使用。
大腿假肢:大腿部位截肢且残肢长度合适的患者使用。
膝离断假肢:用于膝关节离断术截肢或者大腿超长残肢或小腿极短残肢使用。
小腿假肢:用于小腿部位截肢并残肢长度合适的患者使用。
足部补缺假肢:用于足部部分或全部缺失的患者使用。
依功能分类功能假肢无机关功能性假肢:像虎克船长的勾子,功能就很单纯,许多上肢假肢利用一些模组化套件,在不同状况下换装不同假肢。
有机关功能性假肢:例如大多数下肢假肢都会装有关节及相应的运动辅助装置(液压、气压、弹簧),甚至有电子动力回馈系统等,上肢假肢则有不同控制源(肌电、索控)的各类功能性假肢。
美容假肢纯粹为了美观而制作,例如美容假手,对于截肢者建立自信自尊相当有帮助。
许多假肢制作师也兼从事这类假肢的化妆(涂装)工作。
依动力分类市面上有出现一些智能假肢,通过微处理器,协助机械关节作出更恰当的细微动作。
能保证假肢在支撑期和摆动期表现得更为优异。
医学工程界亦积极研究人造神经或人造肌肉的研究,也许有一天,截肢者可以透过这些新科技,完全恢复肢体功能。
假肢安装的选择肢残朋友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假肢。
通常,技术人员要根据肢残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2-3种装配组合方案,并详细讲解各种方案的特点,供患者及家属选择。
假肢的名词解释假肢,也被称为义肢,是一种用于取代失去的肢体部分的人工装置。
它不仅提供了运动功能,还有助于恢复受伤者的自信和生活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假肢的种类、制作材料、适应性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1. 假肢的种类假肢根据取代的肢体部分可以分为四类:上肢假肢、下肢假肢、部分肢体假肢和全身假肢。
上肢假肢包括手臂、手和手指的假肢,可用于替代因事故、先天缺陷或疾病导致的上肢缺失。
下肢假肢则用于代替失去的腿或脚部分,帮助患者继续行走和进行日常活动。
部分肢体假肢是指取代身体部分的特殊假肢,如耳朵、眼睛或舌头。
全身假肢是指涉及整个身体外观的假肢,通常用于烧伤或其他严重创伤的治疗。
2. 假肢的制作材料假肢的制作材料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常见的材料包括塑料、金属和碳纤维。
塑料是制作假肢的常见材料,它坚固耐磨,并且相对轻便。
金属假肢通常用于需要更大承重能力和稳定性的情况下,例如下肢截肢者。
而碳纤维假肢则逐渐流行起来,它具有轻盈但坚固的特点,可以提供更好的舒适度和适应性。
3. 假肢的适应性假肢不仅需要提供基本的运动功能,还需要适应使用者的身体特征和活动需求。
适应性是假肢设计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
为了实现更好的适应性,现代假肢采用了许多高级技术,如传感器、人工智能和智能材料。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假肢更好地感知使用者的运动意图,并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动作。
4. 假肢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假肢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一些前沿技术已经在改善假肢的性能和功能方面取得了突破。
例如,感觉反馈技术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感知假肢的触觉和温度变化。
其他研究集中在增强移动性和平衡性,以提供更接近生物肢体的运动能力。
总结起来,假肢作为一种取代失去肢体部分的人工装置,为受伤者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究,假肢在适应性和功能方面得到了显著改进。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先进的假肢技术的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假肢的工作原理
假肢是一种用于替代失去的肢体部分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多种技术和原理,目的是恢复或增强肢体的功能。
以下是常见假肢的工作原理:
1. 机械假肢:机械假肢是最常见和传统的类型,其工作原理基于机械结构和连接件。
机械假肢通常由铝合金、碳纤维材料等制成,可以通过连接到残肢的支撑骨骼或肌肉组织来提供支撑。
通过关节、索具和拉线等机械装置,机械假肢能够模拟关节运动,并使残肢恢复基本的功能,如行走、抓握等。
2. 电子假肢:电子假肢采用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来增强假肢的功能。
传感器可以通过感知肌肉运动、电信号或其他生理信号,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假肢的运动。
这些控制信号经过处理后,驱动假肢的电机或液压装置,从而实现与自然肢体更为接近的运动。
电子假肢能够模拟自然肢体的更复杂动作,如精确的手指动作、踝关节控制等。
3. 捕捉式假肢:捕捉式假肢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级假肢技术。
它利用神经电信号或肌电信号的读取和解析,在残肢和假肢之间建立直接的神经或肌肉连接。
通过外部电极或植入式神经电极,将肌肉或神经信号读取并转化为假肢相关的运动指令。
然后,这些指令被传输到假肢的激活装置,从而实现假肢的运动。
这种技术可以使假肢与用户的神经和肌肉直接交互,实现更为精准和自然的运动。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假肢工作原理各异,但它们的目标都是
通过模拟或增强自然肢体的功能,提供身体残障者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机会。
假肢使用知识点总结假肢是一种补偿性器械,用来替代缺失的肢体,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残障者恢复行走、站立、工作和参与各种活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假肢的制造材料、设计和功能不断改进,为残障者提供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
1. 假肢种类假肢按照取代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下肢假肢和上肢假肢。
下肢假肢包括义肢、膝关节假肢、踝关节假肢等,用于替代膝盖以下部位的缺失;上肢假肢包括义肢、肩关节假肢、肘关节假肢等,用于替代手臂或手部的缺失。
根据具体的残障程度和个人需求,假肢设计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量身定制合适的假肢。
2. 假肢制作材料假肢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轻便坚固的合金材料,如铝合金、钛合金等,以及柔软的硅胶、羊毛布等。
合金材料主要用于假肢的支撑结构,硅胶和布料则用于假肢的外壳和内衬,使假肢更加舒适贴合皮肤。
3. 假肢使用注意事项(1)保持假肢清洁干燥:假肢使用者要定期清洁假肢外壳和内衬,保持假肢的卫生和干燥,避免细菌滋生和皮肤感染。
(2)正确穿戴假肢:穿戴假肢时要确保假肢与残肢的贴合度和稳定性,避免假肢在活动中移位或摩擦,造成皮肤损伤。
(3)避免长时间使用:长时间使用假肢会给残肢造成过大的压力,增加残肢疼痛和局部皮肤损伤的风险,建议适当休息和放松残肢。
(4)适当锻炼残肢:适当的残肢锻炼可以增强残肢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提高假肢的适配性和使用效果。
4. 假肢使用后的康复训练假肢使用者在配戴假肢后需要接受一定的康复训练,帮助他们适应假肢的使用和重新学习行走、站立等基本动作。
康复训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假肢使用技能训练:包括穿戴假肢、维护假肢、使用辅助器具等技能训练。
(2)残肢功能锻炼:通过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帮助残肢恢复适应假肢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3)日常生活适应训练:包括行走、上下楼梯、站立、坐卧等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
5. 假肢的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假肢:定期检查假肢的支撑结构和连接部分,确保假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更换磨损部件:定期更换假肢的磨损部件,如软垫、接触垫等,保持假肢的舒适性和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