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学简答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8
运动疗法学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抑制病理运动模式的方法是2、强调应用本体刺激以促进运动的方法是3、治疗针对刺激和最大的利用中枢神经损伤后重新组织的适应能力的方法是4、颈椎牵引初始重量要从kg开始牵引。
5、颈椎牵引最高不能超过kg。
6、平衡训练循序渐进的方法是,支撑面积由到;由静态到动态;重心由到。
7、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多采用坐位位牵引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后运动功能恢复的通常规律是粗大运动先于分离的有选择的运动()2、平衡训练顺序是先闭眼训练,再到睁眼训练()3、腰椎牵引时,起始牵引重量为50kg。
()4、平衡与协调训练不单纯是肌肉力量的训练()5、关节松动技术可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6、Rood技术可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7、直腿太高试验达屈曲90度时出现疼痛才说明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状()8、平衡训练要在注意下和不注意下训练。
()9、Berg平衡量表共有14个动作,每个动作4分,共56分()10、颈椎牵引时,间歇牵引的重量可大于持续牵引的重量。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关节松都手法的4个分级?2、Brunnstrom六阶段理论?3、平衡分几级,每级代表什么?运动疗法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BOBATH法2、PNF法3、运动再学习4、35、206、大,小,低,高7、前屈二、判断题1-5 √××√√ 6-10××√√√三、问答题1、关节松都手法的4个分级?答:1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的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的来回松动关节2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的来回松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的起始与终末端3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的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4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的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2、Brunnstrom六阶段理论?I 弛缓,无任何运动Ⅱ始出现痉挛及共同运动模式Ⅲ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痉挛加重Ⅳ出现一些分离运动,痉挛开始减弱V 分离运动为主,痉挛明显减弱Ⅵ协调运动正常或接近正常,共同运动及痉挛消失3、平衡分几级,每级代表什么?答:一级平衡:静态平衡二级平衡:自动态平衡三级平衡:他动态平衡。
《运动治疗技术》学科期末考试备考题库(含A.B卷)A卷:一、单选题1.关节松动术的适应证是A、关节活动已经过度B、关节外伤后早期肿胀C、关节积脓D、关节周围骨折未愈合E、关节疼痛参考答案:E2.下列哪项不是颈椎牵引的禁忌证A、类风湿病变B、急性寰枢关节半脱位伴颈椎损伤C、颈椎间盘突出症明显压迫脊髓D、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肌痉挛E、颈椎间盘炎症参考答案:D3.能引起肩关节内旋的肌肉是A、三角肌B、小圆肌C、大圆肌D、冈下肌E、冈上肌参考答案:C4.肌肉收缩时张力明显增加,但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称为:A、等张运动B、等长运动C、等速运动D、放松运动E、用力运动参考答案:B5.偏瘫早期仰卧位上肢正确体位摆放为A、肩关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背伸、手指分开B、肩关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掌屈、手指分开C、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分开D、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腕关节背伸、手指分开E、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并拢参考答案:C6.有关心功能分级描述错误的是A、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乏力、心悸、气促B、Ⅱ级:轻度体力活动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心悸、气促等症状C、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正常,但低于日常活动即引起心悸、气促D、Ⅳ级:体力活动完全丧失,休息时仍有心悸、气促E、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7.颈推牵引位于A、牵引的角度与躯干轴成20°~30°夹角B、牵引的角度与躯干轴成25°~30°夹角C、牵引的角度与躯干轴成20°~35°夹角D、牵引的角度与躯干轴成25°~45°夹角E、牵引的角度与躯干轴成35°~45°夹角参考答案:A8.下列哪项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表现A、局部酸胀或疼痛B、局部红、肿、热C、运动时弹响D、张口时下颌偏斜E、张口受限参考答案:B9.腰椎牵伸技术中,有关腰椎前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牵伸肌群:腰背部伸肌群B、牵伸目的:增加腰椎后伸活动范围(以牵伸腰部伸肌群)C、病人体位:站立位D、治疗师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胸椎背部,下方手放于腰骶部E、牵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腰骶部,上方手在胸背部,轻轻向下压,牵拉腰椎伸肌群,使腰椎前屈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参考答案:B10.下列改善踝关节背伸最有效的松动手法是A、侧方滑动B、后前向滑动C、前后向滑动D、内翻摆动E、旋转摆动参考答案:C11.下列哪项不是腰椎牵引的禁忌证A、妊娠3个月B、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脊柱侧凸C、脊髓压迫症状D、脊柱失稳E、严重骨质疏松参考答案:B12.不属于肌力训练临床适用证的是A、骨关节畸形B、脊柱稳定性差C、神经性肌肉萎缩D、肌炎发作期E、失用性肌力下降参考答案:D13.牵引下颈段(C5-C7),为使关节面获得较好分离,颈椎应处于屈曲A、0°-5°B、5°-10°C、10°-20°D、15°-20°E、25°-30°参考答案:E14.Ⅲ级手法主要用于治疗:A、关节疼痛伴僵硬B、关节软组织粘连C、肌肉痉挛D、功能性关节制动E、骨折愈合参考答案:A15.牵伸的注意事项中,应该A、对长时间制动或不活动的组织,可使用大强度、短时间的牵伸B、患者可取任意的体位C、可同时采用挤压关节技术D、避免过度牵伸、避免牵伸水肿组织’避免过度牵伸肌力较弱的肌肉’避告知患者需放松被牵伸部位E、过度牵伸肌力较弱的肌肉参考答案:D16.下列描述错误的是BA、主动运动是指肌肉主动收缩所产生的运动B、被动运动是指肌肉被动收缩所产生的运动C、助力运动需要借助于外力的帮助才能完成D、随意运动是指运动什没有任何外力的参与E、抗阻力运动必须克服外部的阻力才能完成参考答案:B17.肌力训练基本原则不包括A、抗阻训练原则B、超量恢复原则C、适量训练原则D、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E、分级训练原则参考答案:C18.腰椎牵引一般需要至少多大的自身重量才能将椎体分离:A、40%B、50%C、60%D、70%E、80%参考答案:B19.肌肉训练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训练的频率应该至少A、1次/周B、2次/周C、3次/周D、4次/周E、1次/天参考答案:C20.下列哪项不是抗阻运动的主要作用A、能有效增强肌力B、可使肌纤维增粗C、反复抗阻运动对消除局部脂肪积聚也有一定的作用D、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E、可以降低肌张力参考答案:E21.锻炼强度在预计心率范围内,持续一定的时间,才能保持和提高心肺耐力。
运动疗法学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抑制病理运动模式的方法是2、强调应用本体刺激以促进运动的方法是3、治疗针对刺激和最大的利用中枢神经损伤后重新组织的适应能力的方法是4、颈椎牵引初始重量要从kg开始牵引。
5、颈椎牵引最高不能超过kg。
6、平衡训练循序渐进的方法是,支撑面积由到;由静态到动态;重心由到。
7、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多采用坐位位牵引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后运动功能恢复的通常规律是粗大运动先于分离的有选择的运动()2、平衡训练顺序是先闭眼训练,再到睁眼训练()3、腰椎牵引时,起始牵引重量为50kg。
()4、平衡与协调训练不单纯是肌肉力量的训练()5、关节松动技术可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6、Rood技术可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7、直腿太高试验达屈曲90度时出现疼痛才说明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状()8、平衡训练要在注意下和不注意下训练。
()9、Berg平衡量表共有14个动作,每个动作4分,共56分()10、颈椎牵引时,间歇牵引的重量可大于持续牵引的重量。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关节松都手法的4个分级?2、Brunnstrom六阶段理论?3、平衡分几级,每级代表什么?运动疗法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BOBATH法2、PNF法3、运动再学习4、35、206、大,小,低,高7、前屈二、判断题1-5 √××√√ 6-10××√√√三、问答题1、关节松都手法的4个分级?答:1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的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的来回松动关节2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的来回松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的起始与终末端3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的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4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的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2、Brunnstrom六阶段理论?I 弛缓,无任何运动Ⅱ始出现痉挛及共同运动模式Ⅲ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痉挛加重Ⅳ出现一些分离运动,痉挛开始减弱V 分离运动为主,痉挛明显减弱Ⅵ协调运动正常或接近正常,共同运动及痉挛消失3、平衡分几级,每级代表什么?答:一级平衡:静态平衡二级平衡:自动态平衡三级平衡:他动态平衡。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运动治疗技术考试题及答案1、在痉挛的肌肉肌腱附着点持续加压可使这些肌肉的 ( )A、肌力增加B、张力增加C、张力降低D、协调性提高E、以上都不是答案:C2、在诱发肘关节伸展运动中叩击的肌肉应是( )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C、肱桡肌D、肱肌E、三角肌答案:B3、运动疗法主要包括: ( )A、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步态训练,促通技术B、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步态C、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训练D、关节活动度,耐力、步态、促通技术E、以上都不是答案:A4、不宜于一般健身人群和康复患者使用提高全身耐力的训练方法是( )A、循环训练方法B、间歇训练方法C、持续训练方法D、法特莱克速度游戏E、高强度训练法答案:B5、关于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错误的是( )A、若肌肉受神经支配,可获得真正的放松B、不能预防肌肉萎缩C、不能增加肌力D、不能增加肌肉耐力E、以上都不是答案:A6、根据徒手肌力评定分级,下列哪项可进行等张收缩的运动训练( )A、0~1B、2~3C、3~4D、4~5E、3~5答案:E7、运动治疗的作用不包括( )A、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B、增强心肺功能调节精神和心理状态C、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D、以疾病为中心进行诊断及治疗E、提高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能力答案:D8、下面哪一项最能反映助力运动 ( )A、患者完全借助外力的辅助才可完成运动B、患者借助自身其他肌肉替代完成的运动C、患者主动最大努力地用力后,外力辅助下完成的运动和动作D、患者的肌力已能独自主动完成运动时,进一步借助外力帮助完成的运动E、助力运动的力量完全来源于治疗师提供答案:C9、烧伤患者的主要运动正确的是( )A、提高患者的自信心B、每次都要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C、若无禁忌,应尽早进行D、只做患侧,越多越好E、肌肉有挛缩不宜进行答案:C10、引起足下垂的原因是( )A、腓骨长短肌无力B、胫前肌无力C、胫后肌无力D、小腿三头肌痉挛E、趾长伸肌痉挛答案:B1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体位摆放错误的是( )A、手术当天,患者仰卧位,在手术侧肢体下方垫软枕,使髋膝关节稍屈曲B、术后1~7天,撤除软枕,尽量伸直手术侧下肢,以防屈髋畸形C、术后1~7天,取健侧卧位时,两腿之间垫上软枕,防止髋关节屈曲大于45-60度D、手术后入路,应避免患髋过度屈曲超过90度、内收、内旋E、所有患者均应避免伸髋内旋答案:E12、不是运动疗法禁忌证的是:( )A、感染性疾病B、发热C、器官功能失代偿D、关节功能障碍E、肿胀答案:D13、运动的潜在危险不包括( )A、运动损伤B、诱发心脑血管事件C、消耗体力D、脏器功能过负荷E、脏器功能衰竭答案:C14、( )开始,以神经生理学及神经发育学为特色的运动疗法,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甚至于延续至今。
运动医学复习题及答案1、关于上肢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哪项是错误的?( )A、局部无反常活动B、外固定解除后观察2天骨折处不变形C、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D、 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E、外固定解除后上肢能向前举1kg重量达1分钟答案:B2、6岁幼儿,摔倒后肩部疼痛,检查患肩下沉,健手托患侧肘部,患肢活动障碍,头向患侧偏斜,杜加(Dugas)征阴性,最可能的诊断( )。
A、肩关节脱位B、臂丛神经损伤C、锁骨骨折D、肱骨外科颈骨折E、桡骨头半脱位答案:C3、骨折临床愈合后,骨痂的改造塑形决定于( )。
A、外固定的牢固性B、肢体活动和负重所形成的应力C、局部血液供应情况D、骨痂的多少E、是否配合治疗答案:B4、在骨盆骨折中,下列哪种提法是不正确的?( )A、骨盆骨折的合并症常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B、骨盆骨折产生的巨大血肿可沿腹膜后蔓延到肾区、膈下或肠系膜C、腹膜后的血肿可出现休克、腹痛、腹肌紧张等腹膜激惹症状D、骨盆骨折合并膀胱损伤的可能性大于尿道损伤E、如合并髂内血管损伤,病人常迅速出现休克或死亡答案:D5、跌倒,手掌撑地,肩外展、外旋,出现肩痛、肿胀、活动受限,Dugas征阳性。
该病人肩部的畸形是( )。
A、屈曲内收、内旋B、屈曲外展、外旋C、方肩D、肩过度后伸E、肩过度膨隆答案:C6、6岁幼儿,摔倒后肩部疼痛,检查患肩下沉,健手托患侧肘部,患肢活动障碍,头向患侧偏斜,杜加(Dugas)征阴性,最可能的诊断( )。
A、肩关节脱位B、臂丛神经损伤C、锁骨骨折D、肱骨外科颈骨折E、桡骨头半脱位答案:C7、以下关于制动对机体的影响中错误的是( )。
A、长期制动后肌肉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B、卧床早期骨骼肌肌浆网对钙离子的摄取和释放增加C、制动一周后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肌纤维变细,排列紊乱D、肌肉制动后重量的下降是线性的E、如果肌肉是在拉长的情况下固定的,其萎缩和肌肉收缩力下降要轻一些答案:D8、男性,26岁,因外伤造成左肱骨干骨折,来院时检查,上臂较对侧短4cm,有轻度成角畸形,听诊骨传导音明显弱,骨折的移位是( )。
运动治疗技术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有关徒手被动牵伸肘关节的屈肌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肘关节的伸展B、牵伸目的是增加肘关节的屈曲C、治疗师的上方托举肘关节后方,下方手接触患者的前臂桡侧D、上方手将肱骨被动前屈到全范围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牵伸的注意事项中,应该( )A、避免过度牵伸、避免牵伸水肿组织。
避免过度牵伸肌力较弱的肌肉、避免挤压关节、告知患者需放松被牵伸部位B、过度牵伸肌力较弱的肌肉C、患者可取任意体位D、可同时采用挤压关节技术E、对长时间制动或不活动的组织,可使用大强度、短时间的牵伸正确答案:A3、下列哪种情况属于他动态平衡 ( )A、步行时被人撞了一下还能保持平衡,继续行走B、站起C、行走D、保持站立姿势E、保持坐姿正确答案:A4、容易发生缩短的肌肉群不包括:( )A、髋屈肌和内收肌B、踝跖屈肌C、前臂旋前肌D、肩关节内旋肌和内收肌E、肘身肌正确答案:E5、Rood技术的起源国家为( )A、英国B、澳大利亚D、新西兰E、美国正确答案:E6、摆放仰卧位脑卒中患者下肢抗痉挛体位时应该( )A、髋关节稍外旋,膝关节完全伸展B、髋关节稍外旋,膝关节微屈C、髋关节稍内旋,膝关节完全伸展D、髋关节稍内旋,膝关节微屈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7、根据徒手肌力评定分级,下列哪项可进行等张收缩的运动训练( )A、2~3B、3~5C、3~4D、0~1E、4~5正确答案:B8、体位摆放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良姿位的摆放应从疾病的急性期尽早开展B、在进行体位摆放时,切忌使用暴力牵拉肢体C、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D、确保患者卧位时,其完好视野侧靠墙E、为达到好的效果,患者需具备遵从简单指令的认知功能正确答案:D9、引导式教育不适合的是( )A、3岁以上小儿脑瘫患儿B、孤独症患儿C、成人偏瘫的运动功能障碍D、早产儿的早期干预E、极重度智力低下患儿正确答案:E10、下列哪项是医疗体育的禁忌证( )A、肺气肿C、腰突症急性发作期D、髌骨骨折术后3月E、糖尿病正确答案:C11、运动心肺负荷测试,一般采用( )A、台阶B、功率车C、固定功率跑台D、二级E、跑道正确答案:B12、电动骨盆牵引时的间歇牵引重量一般是( )A、70-90kgB、10-20kgC、60-80kgD、40-60kg正确答案:D13、在选择轮椅时,患者坐在轮椅上,应保持大小腿之间的角度最佳为( )A、150°~170°B、130°~150°C、70°~90°D、110°~130°E、90°~110°正确答案:D14、协调性训练最适用于( )A、严重认知损害理解差B、严重疼痛C、骨折D、骨质、脱位未愈合E、震颤性麻痹正确答案:E15、关于肌电生物反馈松弛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肌肉松弛法中最常用的方法B、不能将肌电活动转变成各种能看到或听到的信号C、通过训练能够使肌肉松弛D、患者不能了解到肌肉松弛和紧张时的肌电活动E、必须使用肌电生物反馈仪进行自我训练正确答案:E16、腋拐的长度应为( )A、腋前襞垂直到地面的距离再加5cmB、腋前襞垂直到地面的距离再减2cmC、腋前襞垂直到地面的距离再加2cmD、腋前襞垂直到地面的距离再减5cmE、腋前襞垂直到地面的距离再加3cm正确答案:A17、禁止进行呼吸训练的是( )A、慢性限制性肺疾病B、哮喘C、肺炎D、呼吸衰竭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正确答案:D18、有关T3以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体位转移,不正确的是( )A、不能够独立完成床椅转移等活动B、下肢完全瘫痪或部分瘫痪C、能够较为容易地独立完成床上翻身、坐起D、上肢功能完全正常E、患者生活能自理正确答案:A19、有关转移训练的生物力学基础,不正确的是( )A、治疗师尽量靠近患者,双脚分别向前后或外侧分开、屈髋屈膝B、举起物体时身体应避免扭转C、治疗师使用最有力姿势D、旋转时用腰的转动而不是足转动实现E、人站立时,一定范围内双脚左右分开可增加外侧的稳定性正确答案:D20、下述哪项不属关节活动度训练疗法: ( )A、主动辅助运动B、牵张运动C、主动运动D、被动运动E、平衡训练正确答案:E21、康复医学科内团队成员不包括( )A、临床药师B、康复医师C、康复治疗师D、检验师E、康复护士正确答案:A22、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Brunnstrom认为分离运动在哪个阶段开始出现( )A、第2阶段B、第3阶段C、第4阶段D、第5阶段E、第6阶段正确答案:C23、能作为颈椎机械牵引尝试性牵引的是 ( )A、颈椎徒手牵引B、电动颈椎牵引C、颈椎卧位牵引D、颈椎重锤牵引E、家庭颈椎牵引正确答案:A24、下列关于关节附属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能主动完成B、附属运动的改善对关节生理运动改善没有影响C、任何一个关节都存在附属运动D、是关节在自身及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完成的运动E、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正确答案:B25、颈椎病牵引最适用于( )A、臂丛神经损伤B、脊髓型颈椎病C、椎动脉型D、神经根型颈椎病E、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正确答案:D26、下列不是肌肉牵伸适应证的是( )A、软组织挛缩、黏连和瘢痕形成B、肌肉、结缔组织和皮肤缩短C、肩关节周围炎D、关节或关节周围组织感染性炎症E、由于固定、制动、失用造成的肌力减弱和相应组织短缩等结构畸形正确答案:D27、肌力训练基本原则不包括( )A、超量恢复原则B、抗阻训练原则C、分级训练原则D、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E、适量训练原则正确答案:E28、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典型步态是( )A、痉挛步态B、剪刀步态C、前冲步态D、斜肩步态E、画圈步态正确答案:E29、Bobath对小儿脑瘫痉挛型的治疗措施不包括( )A、通过姿势抑止痉挛B、在功能活动中控制痉挛C、体验运动的正常感觉D、给予舒适的支撑E、通过体位抑制痉挛正确答案:D30、轮椅结构的5个部分不包括 ( )A、轮椅架B、轮C、坐垫D、制动装置E、安全带正确答案:E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静呼吸时,呼气是主动的,吸气是被动的B、平静呼吸时,吸气三分之一由胸廓活动完成,其余通过横膈活动完成C、肺气肿患者发生呼吸障碍,主要表现在吸气时相D、哮喘患者发生呼吸障碍,在呼气时表现明显E、呼吸限制性疾病常见于胸外科手术术后、胸廓畸形等正确答案:E32、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原则中首要是( )A、改善平衡协调功能B、降低肌肉痉挛C、加强肌肉力量D、完全卧床休息E、抑制异常运动模式正确答案:E33、以下哪项不是肌肉松弛法的常用方法( )A、放松体操B、交替法C、渐进性松弛法D、肌电生物反馈松弛法E、振颤松弛法正确答案:E34、吹笛式呼吸的作用正确的是 ( )A、加速呼气B、减少肺残气量C、减少支气管压力D、控制支气管炎症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35、关于脊髓损伤患者的良姿位错误的是( )A、腕关节保持30°到45°背伸位B、双上肢放在两侧的软枕上,肘屈曲C、肩胛下垫薄枕使双肩向前D、头下枕以薄枕,将头固定E、手指自然屈曲正确答案:B36、哪种动作是学习固定、中线发展及运动的工具( )A、在中线内活动B、髋关节活动C、转动D、抓握E、伸直手肘正确答案:D37、运动疗法主要包括: ( )A、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步态训练,促通技术B、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步态训练C、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训练D、关节活动度,耐力、步态、促通技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8、要完成正常的步行训练,踝关节跖屈的活动范围至少要达到( )A、0~40°B、0~30°C、0~40°D、0~50°E、0~20°正确答案:E39、可以作为颈椎牵引预实验的牵引技术的是( )A、坐位重锤牵引B、电动颈椎牵引C、卧位牵引D、家庭简易牵引E、徒手牵引正确答案:E40、床-轮椅转移的活动成分不包括:( )A、转动身体坐进轮椅B、床与轮椅成45度夹角C、轮椅与床成30度放置D、移动身体处于半站立位E、用健手抓住轮椅扶手以提供支撑正确答案:C41、哪些不是1~5个月正常儿童能完成的动作模式( )A、四点支持位B、伸直手肘C、抓握或紧握自己的脚D、在中线内活动E、髋关节屈曲活动正确答案:A42、锻炼强度在预计心率范围内,持续一定的时间,才能保持和提高心肺耐力,一般康复训练,持续时间为每天( )A、20-40分钟B、10-20分钟C、50-60分钟D、0-10分钟E、60分钟以上正确答案:A43、我国开展现在运动治疗时间大概在(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实际30年代D、20世纪40年代E、20世纪70年代正确答案:D44、Rood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重点是( )A、增强肌力B、加大关节活动范围C、通过刷、拍体表感觉刺激,易化或抑制运动活动D、改善平衡协调功能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45、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重点是( )A、增强肌力B、促进神经发育C、纠正异常张力和反射模式,易化自主运动反应D、加大关节活动范围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46、哪种肌肉收缩形式产生肌力最大 ( )A、等速运动B、等长收缩C、离心性收缩D、等张收缩E、向心性收缩正确答案:C47、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早期基本的治疗方法是( )A、桥式运动B、完全卧床休息C、理疗D、推拿按摩E、背肌锻炼正确答案:B48、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合于( )A、帕金森病病人B、中风病人C、周围神经损伤病人D、脑瘫病人E、颈椎病正确答案:C49、关于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错误的是( )A、若肌肉受神经支配,可获得真正的放松B、不能预防肌肉萎缩C、不能增加肌力D、不能增加肌肉耐力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50、下列哪个是能量代谢当量( )A、GXTB、METC、THRD、RPE、PCI正确答案:B51、肘关节屈曲活动度测量时。
第一章测试1.运动治疗技术属于哪一康复治疗范畴()。
A:心理治疗B:作业治疗C:言语治疗D:物理治疗E:康复工程答案:D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实施治疗方法的原则是()。
A:循序渐进B:因人而异C:持之以恒D:全面锻炼E:主动参与答案:B3.下列抗阻力运动,不包括()。
A:等速抗阻力运动B:离心性等张性抗阻力运动C:向心性等张性抗阻力运动D:等长性抗阻力运动E:被动性抗阻力运动答案:E4.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不包括()。
A:改善运动器官功能B: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C:增强心肺功能D: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E:逆转病变器官的病理过程答案:E5.下列不属于物理治疗范畴的治疗方法是()。
A:手法治疗B:牵引治疗C:言语训练D:物理因子治疗E:功能训练答案:C6.下列不属于神经发育疗法的治疗技术是()A:Rood技术B:Bobath技术C:Kabat-Knott-Moss技术D:motor relearning programE:Brunnstrom技术答案:D7.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成立于()。
A:1983年B:1943年C:1951年D:1969年E:1947年答案:C8.以下哪种训练能提高人体长时间工作的能力()A:呼吸训练B:放松训练C:肌力训练D:关节活动度训练E:耐力训练答案:E9.运动疗法需求表现在()。
A:医疗水平提高B:工伤、交通事故增多C:收入增加D:生活质量的提高E:老龄化社会答案:ABCDE10.神经发育疗法一般不适宜于治疗()。
A:慢性肺部疾患B:儿童脑瘫C:颅脑外伤D:骨关节疾患E:脑卒中答案:AD第二章测试1.下列关于关节分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近、远侧桡尺关节是双轴关节B:桡腕关节是双轴关节C:指间关节是单轴关节D:拇指腕掌关节是双轴关节E:肩关节是三轴关节答案:A2.下列哪个不是组成肩关节的骨性关节()。
A:孟肱关节B:肩锁关节C:喙锁关节D:肩胸关节E:胸锁关节答案:D3.下列属于双轴关节的是()。
一、选择题1、()开始,以神经生理学及神经发育学为特色的运动疗法,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甚至于延续至今。
A.20世纪20 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2、下列不属于神经生理学疗法的是()A.运动再学习疗法B.PNF疗法C.Bobath疗法D.Brunnstrom疗法3、关于物理疗法和运动疗法的关系正确的是( b )A.物理疗法就是运动疗法B.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一种C.物理疗法是运动疗法的一种D.运动疗法是被动的物理疗法4、在治疗师帮助或借助器械情况下,由患者通过自己主动的肌肉收缩来完成的运动训练。
属何种运动方式()A.被动活动B.主动辅助活动C.主动活动D.抗阻活动5、下列不属于运动疗法禁忌症的是()A.有明确的炎症存在B.身体极度衰弱C.剧烈疼痛,运动后加重者D.肱骨干骨折钢针固定6、1907年运动疗法被引入小儿麻痹后遗症瘫痪肢体的训练中,波士顿Lovett和他的助手Wright提出了徒手肌力检查法,后经许多专家多年实践和研讨,到()年基本确定了MMT,即徒手肌力检查法,延用至今。
A.1921 B.1930 C.1940 D.1946二、名词解释1、物理疗法2、运动疗法3、被动活动4、主动辅助活动5、主动活动6、抗阻活动7、牵张活动三、问答题1、运动疗法的总目标是什么?2、从临床使用角度出发,运动疗法如何分类?3、运动疗法的应用范围如何?4、运动疗法的禁忌症有哪些?5、运动疗法的实施原则如何?6、常用的运动方法有哪些?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B 4、B 5、D 6、D二、名词解释1、物理疗法:应用力、电、光、声、水和温度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患者疾患的方法。
2、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一部分,以徒手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
3、被动活动:由治疗师徒手或借助器械对患者进行的治疗活动,患者不能做主动活动。
4、主动辅助活动:在治疗师帮助或借助器械情况下,由患者通过自己主动的肌肉收缩来完成的运动训练。
运动医学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男性,26岁。
左上肢外层位跌倒,手掌着地,当即左肩肿痛。
查体:左肩部饱满,肩部稍下方凹陷有明显压痛,患肩活动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左肩关节前脱位B、左肩关节后脱位C、左肩软组织损伤D、肱骨外科颈骨折E、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关节脱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肩部外伤后疼痛及功能障碍,肩稍下方即肱骨外科颈处有明显压痛,应想到肱骨外科颈骨折可能。
如有异常活动可肯定诊断。
如无可查一下有无轴心痛也能协助诊断。
当然摄取肱骨上段包括肩关节的正侧位片可明确诊断。
肩外形饱满可除外肩关节脱位。
2、6岁,女,外伤致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5小时后出现手麻,主动活动障碍,手发凉,此时应采取的处理是()。
A、臂丛麻醉B、观察2天,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C、手术探查,手术治疗D、立即拆除石膏,改用骨牵引治疗E、应用血管扩张剂正确答案:D3、以下关于制动对机体的影响中错误的是()。
A、长期制动后肌肉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B、卧床早期骨骼肌肌浆网对钙离子的摄取和释放增加C、制动一周后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肌纤维变细,排列紊乱D、肌肉制动后重量的下降是线性的E、如果肌肉是在拉长的情况下固定的,其萎缩和肌肉收缩力下降要轻一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肌肉制动后重量的下降是非线性的,早期下降快,呈指数下降趋势。
4、20岁,男性,夜间骑自行车时,头朝下跌于壕沟,发生四肢不全瘫,X线片显示齿状突骨折伴半脱位,此时在治疗上最先采取的措施是()。
A、切开复位内固定B、石膏领固定C、环枕固定术D、吊带牵引E、颅骨牵引固定正确答案:E5、20岁,男性。
夜间骑自行车,头朝下跌于壕沟,发生四肢不全瘫,X线片显示齿状突骨折伴半脱位,此时在治疗上最先采取的措施,是()。
A、石膏领固定B、环枕固定术C、颅骨牵引固定D、切开复位内固定E、吊带牵引正确答案:C6、患者,男,26岁,外伤致右肱骨干骨折,骨折端外露,查体有垂腕、垂指畸形,虎口感觉障碍。
运动治疗学简答题答案(未仔细核对,有疑问及时反馈)1.制动对肌肉系统的影响a)代谢影响:肌肉相对缺血缺氧,无氧酵解活动加强,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b)肌纤维变化: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肌纤维变细,排列紊乱,非收缩成分增加c)肌肉形态的变化:肌肉的体积、重量减小,肌肉萎缩d)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皮质类固醇的水平升高降低了肌肉中蛋白质的合成e)肌力影响:导致肌肉单位面积的张力下降,肌力、肌耐力下降2.制动对骨关节系统的影响a)对骨骼的影响:骨吸收加快,尤其是骨小梁吸收增加;轴向应力减少导致骨密度下降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b)对关节的影响:长期固定后关节出现僵直,导致滑膜粘连,纤维连接组织增生,关节挛缩,产生严重的关节退变c)对关节韧带的影响:关节周围韧带强度降低,易于断裂,关节囊壁血管滑膜增生,纤维结缔组织与软骨面之间发生粘连,出现疼痛,继而关节囊收缩,关节挛缩,活动范围减小d)对关节软骨的影响:含水量下降,透明质酸盐和硫酸软骨素减少,非接触面纤维化蛋白多糖合成减少形态,改变出现,软骨退变和损伤3.影响肌力大小的因素a)肌肉的横截面积b)肌纤维类型c)运动单位募集率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d)收缩速度e)肌肉的初长度f)肌收缩类型g)个体因素:年龄与性别等h)其他力学因素:包括肌纤维走向、牵拉角度、力臂长度等4.MRC徒手肌力分级评定标准5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5- 四级与五级之间4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4- 三级与四级的中间水平,能抗重力及弱的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 此级与4-只是阻力大小程度的区别3不能加阻力,能抗肢体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 抗重力完成正常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上2+ 抗重力完成正常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下2解除重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2- 解除重力的影响,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上1+ 解除重力的影响,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下1可触及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的活动0不能触及肌肉的收缩5.肌肉收缩的类型a)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1)向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的起点与止点之间距离缩短,引起身体运动。
其运动学功能是加速。
2)离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延长,其主要作用是使动作的快慢或肢体下落的速度得到控制,其运动学的功能是减速。
b)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之间的距离无变化,其肌纤维长度基本不变,亦不发生关节运动,但肌张力明显增高。
肌肉等长收缩时由于长度不变,因而不能克服阻力做机械功。
c)等速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6.痉挛的益处和弊端a)益处:1)借助伸肌痉挛等帮助站立和行走2)充当静脉肌肉泵,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3)降低麻痹神经的依赖性水肿4)在无承重的废用的情况下,可因此而预防骨质疏松5)可相对保持肌容积6)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离心自主收缩的肌力但向心收缩的力量弱b)弊端:1)影响站立平衡稳定性,和步态的摆动期2)增加运动的阻力,使随意运动难以完成3)由于阻力增加,运动迟缓,难以控制,难以完成精巧的动作4)由于主运动缓慢,动作协调困难,容易摔倒5)强直痉挛,导致皮肤应力增加且不便护理,容易发生压疮等并发症6)导致疼痛7)增加骨折,异位骨化的危险性8)影响日常生活活动7.肌张力的概念及影响肌张力的因素a)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
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b)影响因素:1)姿势和肢体位置2)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3)紧张和焦虑等心理因素4)患者对运动的主观作用5)并发症的问题,如:疼痛,挛缩等6)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7)药物8)环境温度8.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0 无肌张力的增加1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位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1+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ROM 的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2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被移动3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4僵直:受累部位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活动。
9.痉挛的概念及痉挛与肌张力过强的区别a)痉挛: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肌肉张力异常增高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b)区别:肌张力过强时的阻力包括动态成分和静态成分,动态成分为肌肉被动拉伸时神经性(反射性的)因素和非神经性(生物力学的)因素所致的阻力,静态成分则是肌肉从拉长状态回复到正常静息状态的势能,为非神经性因素。
神经性因素表现为肌肉运动单位的活动由于牵张反射性高兴奋性而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痉挛,折刀样反射和阵挛皆属此类;非神经性因素则表现为结缔组织的弹性成分和肌肉的粘弹性成分的改变,尤其是在肌肉处于拉伸或短缩位制动时。
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因神经性因素造成肢体处于异常位置,并由此导致非神经因素的继发性改变。
c)因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肌张力过强是神经性因素和非神经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痉挛与肌张力过强并非等同。
10.被动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原因a)疼痛b)痉挛c)皮肤瘢痕d)粘连e)挛缩f)肿胀、积液g)关节内结构变化11.维持平衡的生理机制a)躯体感觉系统:包括皮肤触、压觉和本体感觉输入b)视觉系统c)前庭系统d)骨骼肌协同运动模式e)姿势控制中的预备性活动f)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12.Berg平衡量表的检查项目?a)从坐位站起b)无支持站立c)无支持坐位d)从站立位坐下e)转移f)闭目站立g)双脚并拢站立h)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i)从地面拾起物品j)转身向后看k)转身360°l)将一只脚放在凳子上m)两脚一前一后站立n)单腿站立13.描述步行周期的各个阶段?a)首次着地:步行周期和站立相的起始点,指足跟或足底的其他部位第一次与地面接触的瞬间b)负荷反应期:指足跟着地后至足底与地面全面接触瞬间的一段时间,是重心由足跟转移至足底的过程c)站立中期:指从对侧下肢离地至躯干位于该侧(支撑)腿正上方时,为单腿支撑期,此时重心位于支撑面正上方d)站立末期:为单腿支撑期,指从支撑腿足跟离地时到对侧下肢足跟着地e)迈步前期:指从对侧下肢足跟着地到支撑足趾离地之前的一段时间,为第二个双支撑期f)迈步初期:从支撑腿离地至该腿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时g)迈步中期:从膝关节最大屈曲摆动到小腿与地面垂直时h)迈步末期:指地面垂直的小腿向前摆动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之前14.评定步态常用的时空参数?a)步频:参考值为95-125步/分b)步速:参考值为1.2m/sc)步长:即从一足跟着地处向后量至对侧足跟着地处之间的垂直距离,参考值为50-80cmd)跨步长:即同一侧足跟着地处至再次足跟着地处之间的直线距离,参考值为100-160cme)步宽:即双足足中线之间的宽度,也就是支撑面的宽度f)足偏角:即足跟中点到第二趾的连线与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15.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方法a)保持肢体良好的体位b)体位转移c)被动运动d)主动运动e)牵张训练与自我牵张训练f)关节功能牵引g)持续关节被动活动h)关节松动术16.关节松动术治疗作用及其机制a)治疗作用:1.缓解疼痛;2.改善关节活动范围;3.增加本体感觉反馈b)机制:是以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达到1)缓解疼痛:刺激机械性感受器以抑制伤害性刺激的输入;促进关节内滑液流动,可加速肿胀及伤害性刺激物吸收,并改善关节内及关节软骨或关节盘的营养;2)改善ROM:牵张和延伸关节、关节囊、周围韧带等结缔组织,矫正紊乱的关节及关节半脱位3)增加本体感觉反馈:通过刺激关节内本体感受器,传递信息到中枢神经,从而提供关节位置和关节运动方面的反馈,促进稳定性17.关节松动术手法分级Ⅰ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Ⅱ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和终末端Ⅲ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Ⅳ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18.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a)阻力原则:阻力的施加是增强肌力的重要原则b)超常负荷原则c)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19.根据肌力水平选择肌力训练方法的原则?0级肌力:电刺激、被动运动、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1~2级肌力:肌肉电刺激疗法、主动—辅助训练、1级主要为被动运动2级肌力:辅助运动、辅助主动运动、免负荷运动,即减除重力负荷的主动训练3~4级肌力:3级为主动抗部分重力运动,由主动运动进展到抗阻运动20.简述肌力训练基本方法的分类a)根据训练目的的分类:①增强肌力训练;②增强肌肉耐力的训练b)根据训练中施加的阻力分类:①徒手抗阻训练;②器械抗阻训练c)根据训练时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①等长训练;②等张训练;③等速训练21.肌耐力训练与肌力训练的区别与联系a)联系:肌耐力训练与肌力训练密切相关。
在发展肌力时,如重复次数过多或持续时间过久,必然导致速度或肌力下降;在发展耐力中,如不增加负荷,则不可能较快地产生肌耐力,对肌力的增长也不利。
因此,临床上常将发展肌力和耐力结合起来进行训练,从而使肌肉做功更为合理。
b)区别:耐力是肌力所能维持的时间。
肌力训练和耐力训练的方法不同,为迅速发展肌力,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抗较重负荷,重复次数并不需要很多(高强度,少重复);而发展耐力则需在较轻负荷下,在较长时间内多次重复才能有效(小强度,多重复)。
22.牵张训练的生理机制牵张训练针对的组织主要分为两大类:非收缩性组织和收缩性组织。
牵伸训练主要通过非收缩性组织的机械力学特性及收缩性组织的机械力学特性和神经生理学学特性产生组织延展的作用。
a)非收缩性组织:包括皮肤、韧带、肌腱、关节囊、筋膜以及肌肉的非收缩组织。
1)机械力学特性:在牵伸过程中可发生弹性形变(弹性特征)、塑性形变(塑性特征)、蠕变(粘性特征和水分重新分布)、应力-松弛现象(粘弹性和水分重新分布)、以及反复牵伸后的结缔组织疲劳(胶原微损伤与修复),损伤后愈合的组织在长期牵伸下还可以发生纤维成分及纤维排列方式的变化b)收缩性组织:即肌纤维。
1)机械力学特性:首先是连接肌纤维的非收缩性组织的弹性延长,之后横桥破坏,肌丝滑动产生肌小节伸展,持续牵伸的组织发生塑性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