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优化设计的办法
- 格式:pptx
- 大小:1005.81 KB
- 文档页数:88
铁路车辆轴承优化设计方案
背景
铁路车辆轴承是铁路车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使车轮在行驶过
程中能够平稳旋转,并且承受重量和震动力。
因此,在铁路车辆的设计中,轴承的作用非常重要,优化设计轴承可以提高铁路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优化设计方案
油脂
轴承内部需要经常润滑才能保证轮子的顺畅运转。
油脂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加注
量的掌握是影响轴承使用寿命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优秀的轴承油脂应该具有抗氧化、耐磨损、抗腐蚀等多个性能指标。
因此,在选择适合的油脂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实验验证。
材料
轴承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是众多铁路车辆轴承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材料的密度、热膨胀系数、导热性、垂直变形率等参数均会影响轴承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在轴承材料选用时,应该选择性能稳定的材料,并且进行实验验证确认其能够满足轴承的使用要求。
设计
优化轴承设计包括轴承结构的选择、模型设计以及设计参数的确定等方面。
在
设计结构时,可以采用现代化设计工具和方法来模拟和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以便在保障轴承强度和刚度的同时,能够减小轴承的摩擦和振动,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能源利用率。
总结
铁路车辆轴承优化设计方案包括油脂的选择、材料的选择以及设计的优化。
在
选择和制备材料时,应该选择性能稳定的材料,并且进行实验验证确认其能够满足轴承的使用要求。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现代化设计工具和方法来模拟和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能够提高优化效果,最终提高铁路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弹性轴承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分析引言:弹性轴承是一种重要的机械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机械系统中。
它的设计和优化分析对于提高机械系统的运行性能和减少故障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设计和优化两个方面探讨弹性轴承的结构问题,旨在为机械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第一部分:弹性轴承的设计原理弹性轴承是将机械系统中的动载荷转移为相应的弹性变形,从而实现减震、减振、减少噪音等效果的机械部件。
其设计的关键在于合理选择弹性材料和结构形式。
通常采用的弹性材料有橡胶、聚氨酯等。
结构形式包括橡胶套筒式、金属弹簧式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机械系统的负载特性、工作环境、耐久性等因素,以确保弹性轴承能够承受正确的载荷并具有足够的寿命。
第二部分:弹性轴承的优化分析方法为了提高弹性轴承的性能,我们可以采用优化分析方法进行设计改进。
优化分析通常分为两个层次:外观优化和结构优化。
外观优化是通过改变外表形态、减少材料成本等方式实现性能提升。
例如,改变弹性轴承的橡胶层厚度、金属弹簧的形状等,可以使其承载能力、减震效果等得到改善。
结构优化则是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性质、优化结构参数等方式实现性能改进。
例如,改变橡胶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等,可以调节弹性轴承的刚度、阻尼等特性。
第三部分:弹性轴承的优化案例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弹性轴承设计与优化的具体方法和效果,我们对一个实际案例进行研究。
该案例是一台工业风扇的弹性轴承设计与优化。
通过对该风扇系统的负载特性、工作环境要求等进行分析,我们选择了一种合适的橡胶材料和金属弹簧结构,并进行了优化调整。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弹性轴承在减振、减噪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改善。
这个案例说明了设计与优化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践经验供参考。
结论:弹性轴承的设计与优化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合理的设计可提高机械系统的运行性能和减少故障率,而优化分析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弹性轴承的效果。
通过研究实际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一些设计与优化的经验,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启示。
磁悬浮轴承的稳定性分析及优化设计磁悬浮轴承是一种先进的轴承技术,利用磁力作用浮起轴与轴承之间的接触,实现无接触的支撑和传动。
它具有低摩擦、高精度、高速度等优点,在航天、机械、电力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磁悬浮轴承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对磁悬浮轴承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设计的方法。
在磁悬浮轴承中,稳定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任何轴承系统都需要保持稳定的运行,以确保轴的平稳旋转。
对于磁悬浮轴承而言,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因为磁力是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的,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首先,我们来分析磁悬浮轴承的稳定性问题。
磁悬浮轴承的稳定性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磁场不平衡和轴向力的干扰。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磁悬浮轴承稳定性的基础,它直接影响轴承的力与位移的关系。
若控制系统不稳定,会导致轴承力的不稳定,进而影响轴的稳定旋转。
磁场不平衡主要是指轴承线圈间的磁场不均匀,这会导致磁悬浮力的不稳定性。
轴向力的干扰是由于径向不均匀载荷或轴本身的质量不均匀引起的,它会使得轴承系统产生非线性力,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优化磁悬浮轴承的稳定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改进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或神经网络控制等方法,提升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以应对复杂的工况变化和外部干扰。
其次,优化磁场分布。
通过优化磁悬浮轴承的结构设计和磁场控制算法,确保磁场分布均匀,减小磁场不平衡带来的影响。
最后,考虑轴向力的干扰。
可以通过轴向力的预测和补偿来消除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例如使用力传感器和补偿机构进行实时测量和控制。
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可以利用仿真技术对磁悬浮轴承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
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模拟,可以预测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
基于仿真结果,可以进一步改进系统的设计参数和控制策略,以实现更好的稳定性性能。
总结起来,磁悬浮轴承的稳定性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深沟球轴承优化设计一、定义:深沟球轴承优化设计,是指在给定的轴承外形尺寸的条件下,寻求合理的轴承内部结构尺寸,使轴承的承载能力、性能都达到最佳。
(这是理想目标)承载能力以其额定动负荷C r 最大来衡量。
此时接触疲劳寿命最大。
不尽合理,轴承的工况不同,对性能要求也不一样,不一定非要接触疲劳寿命最长。
例:家用电器用轴承,载荷小→疲劳寿命很长一般以噪声寿命,又如:卡车轮毂轴承。
以抗断裂为主要指标……主参数:Z ,D w ,D wp 决定了C r 的大小,称它们为主参数2/3 1.8m o w w r 2/3 1.4m o w w b f Z D D 25.4mm C 3.647b f Z D D >25.4mm⎧≤⎪=⎨⎪⎩ 式中 b m 为材料系数f o 载荷系数,它与D w /D wp 值有关 此两值有标准可查。
为了使C r 最大,就是要选择一组合适的主参数,在满足一定外形尺寸的条件下,实现C r 最大。
这使是一个有约束的优化问题。
洛阳轴研所1989年完成“深沟球轴承优化统一图册”包含111种型号深沟轴承主参数值。
二 我国轴承套圈结构及结构参数设计改进 1. 外圈带游隙设计 原来零游隙设计:D e =d i +2D w选取合套率低的后果。
由于外内沟直径及钢球直径都有公差,加之轴承游隙为正值几微米~几十微米,很少能达到此值,合套后50%以上游隙不合格。
就是说,套圈内、外沟严格按设计图尺寸加工,却生产不出合格游隙的产品。
困扰轴承行业30多年。
优化设计采用外圈带游隙设计min maxe i w D d 2D 2μμ+=++(游隙平均值,min 、max 为上下限)合套率达95%以上。
2. 内外沟道不等曲率设计(而是等 设计) a 沟曲率半径:⎭⎬⎫•=•=w e e w i i D f R D f R等曲率:即f i =f e =0.515缺点:内圈接触点压力大(内圈接触区小,压力大)内圈易先损坏,轴承寿命低。
机械设计中的轴承系统优化轴承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承担着机械装置中的传力、支撑和定位功能。
优化轴承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机械装置的性能,减少能量损耗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中轴承系统的优化方法和技术。
一、轴承的选择轴承的选择是轴承系统优化的第一步。
根据机械装置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类型和规格的轴承非常重要。
常见的轴承类型包括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适用于高速旋转和较大载荷的情况,而滑动轴承适用于低速和小载荷的情况。
在进行轴承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载荷类型和大小、转速、温度、轴承寿命要求以及安装和维护要求。
正确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规格能够提高轴承系统的效率和寿命。
二、轴承载荷的计算在进行轴承系统优化时,需要准确计算轴承所承受的载荷。
轴承的寿命和性能与载荷密切相关,因此正确计算载荷非常重要。
轴承所承受的主要载荷包括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径向载荷是垂直于轴的载荷,而轴向载荷是平行于轴的载荷。
根据载荷的类型和大小,可以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数量,并进行载荷分配和平衡,以减少轴承的负荷。
三、轴承润滑轴承系统的润滑是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恰当的润滑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轴承的寿命和性能。
常见的润滑方式包括油润滑和脂润滑。
在润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轴承的转速、温度、负荷以及环境条件。
根据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润滑油或润滑脂,并确定润滑方式和周期。
合理的润滑可以降低能量损耗,减轻轴承的负荷,从而提高轴承系统的效率。
四、轴承的安装和维护轴承的正确安装和定期维护对于轴承系统的优化非常重要。
正确的安装可以确保轴承的运行平稳和安全,减少故障和损坏的可能性。
在轴承安装过程中,需要保持轴承和座椅的几何匹配,并确保正确的间隙和预紧力。
此外,需要遵循正确的安装顺序和使用合适的工具。
定期维护可以延长轴承的寿命和性能。
轴承的维护包括润滑和清洁,以及定期检查和更换磨损的轴承部件。
维护过程需要遵循制定的维护计划,并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
机械轴承摩擦特性优化设计随着机械工程的不断发展,机械轴承作为重要的机械传动元件,承担着转动部件间的支撑和相对运动的功能。
然而,由于摩擦与磨损等因素的存在,机械轴承的性能和寿命常常受到限制。
因此,如何优化机械轴承的摩擦特性成为了工程师们的关注点。
一、摩擦特性简介机械轴承是通过轴承内的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相对滚动来实现转动的。
而在滚动的过程中,由于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摩擦力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摩擦力会导致能量的损耗和轴承的磨损,直接影响着机械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二、优化设计的需求在机械工程应用中,特别是高速和高负荷情况下,轴承的摩擦特性优化设计尤为重要。
优化设计可以降低摩擦力、减少功耗,提高轴承的寿命和运行效率。
而且,通过减轻机械轴承的摩擦,还可以降低不必要的热量和噪声产生,从而提升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
三、优化设计的方法(1) 选用优质润滑材料:使用高质量的润滑材料不仅能减小摩擦阻力,还能提供良好的薄膜润滑,从而减少磨损和摩擦。
(2) 优化润滑方式:根据不同的工况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
常见的润滑方式有干摩擦、液体摩擦和混合摩擦。
通过合理的润滑方式的选择,可以有效降低机械轴承的摩擦阻力。
(3) 减小载荷和速度:虽然在某些应用中,需要高速和高负荷的机械轴承,但降低载荷和转速会有利于减小摩擦力和磨损。
因此,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小载荷和速度,可以降低机械轴承的摩擦特性。
(4) 排除轴承间隙:合理的轴承间隙设计可以提高轴承的刚度和精度,从而减小摩擦和磨损。
在轴承设计中,应该尽量减少间隙,以优化其摩擦特性。
(5) 加工与润滑工艺:精密的加工工艺可以提高机械轴承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从而减小摩擦力和磨损。
合适的润滑工艺也能够提供良好的摩擦特性。
四、优化设计的效果通过对机械轴承摩擦特性的优化设计,可以明显改善机械设备的性能。
减小摩擦力可以减少能量损耗,提高轴承的效率。
减小磨损可以延长机械轴承的使用寿命。
而且,通过优化设计还能够降低噪声和热量的产生,提升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水轮发动机的轴承系统优化设计随着当今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水轮发动机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能源发电设备备受关注。
水轮发动机的轴承系统作为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水轮发动机的轴承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并达到更好的发电效果。
1. 轴承类型选择水轮发动机的轴承系统通常包括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两种类型。
在优化设计中,需仔细选择轴承类型以适应特定的工况要求。
对于一些高速、大功率的水轮发动机,往往采用滚动轴承以支撑高速旋转的轴,而对于一些中小型水轮发动机,可采用滑动轴承以减少摩擦损失和轴向空间。
2. 材料优化轴承材料的选择对于水轮发动机的性能至关重要。
传统的轴承材料如白金、合金钢等在高速高温条件下易出现磨损和疲劳现象,因此在优化设计中,可考虑采用陶瓷材料或者聚合物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能够有效提升轴承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3. 润滑方式改进良好的润滑对于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和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优化设计中,可考虑引入新型的润滑系统,如微喷润滑系统或者磁悬浮润滑系统,这些新型润滑方式能够有效减小摩擦损失,降低能耗,提高水轮发动机的整体效率。
4. 轴承封闭设计水轮发动机作为一种运行在水下的能源装置,对于轴承的密封性要求较高。
在优化设计中,可以采用双向密封结构或者采用特殊的防水材料,以防止水和杂质的侵入,提高轴承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5. 轴承系统的自动监测与调节借助现代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水轮发动机轴承系统的自动监测与调节。
通过实时监测轴承的温度、振动和润滑状态等参数,及时调节润滑、轴承间隙和运行参数,以实现轴承系统的智能化运行管理,提高水轮发动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轴承类型的精选、材料的优化、润滑方式的改进、轴承封闭设计以及自动监测与调节系统的引入,水轮发动机的轴承系统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水轮发动机的发电效率,为清洁能源发电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械工程中滚动轴承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引言:滚动轴承在机械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工业、飞机制造和工业设备等。
滚动轴承的性能对于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针对滚动轴承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展开讨论。
1. 滚动轴承的工作原理滚动轴承通过滚珠或滚柱在内外圈之间滚动,从而减小了摩擦和阻力,使机械设备的转动更为平稳。
滚动轴承的工作原理基于滚动接触而不是滑动摩擦,因此具有更低的摩擦损失和更高的效率。
2. 滚动轴承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在滚动轴承的设计与分析过程中,动力学分析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有限元分析,通过建立轴承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另外,还可以采用实验验证的方法,使用测试设备对滚动轴承进行动态载荷测试,以获取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性能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验证数值分析结果和评估轴承的可靠性。
3. 滚动轴承的优化设计滚动轴承的优化设计旨在提高其性能和寿命。
一种常见的优化方法是通过优化轴承结构和减小摩擦损失来提高轴承的效率。
在轴承结构优化方面,可以通过优化内、外圈的几何形状、滚珠或滚柱的数量和分布等参数来提高轴承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同时,减小摩擦损失也是提高轴承效率的关键。
例如,可以采用更好的润滑方式、改进润滑油的性能以及优化轴承材料的表面处理等方法来减小轴承的摩擦损失。
4. 滚动轴承的故障分析与预测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轴承故障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会导致设备停机和生产损失。
因此,进行轴承故障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轴承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振动信号的分析,可以判断轴承是否存在异常,并提前采取维护措施。
此外,还可以使用有限元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轴承在不同故障模式下的动态响应,为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5. 结论滚动轴承在机械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动力学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滚动轴承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为轴承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高速旋转轴承摩擦学性能的优化设计摩擦学是研究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的摩擦、润滑和磨损现象的科学。
高速旋转轴承作为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其摩擦学性能的优化设计对于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在设计高速旋转轴承时,需考虑摩擦、润滑和磨损等因素,以提高轴承的运行效率和减少能量损耗。
首先,轴承表面的物理性质和材料选择是影响摩擦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低摩擦系数、高强度和较好抗磨损性能的材料,如陶瓷材料、高纯度钢材等,能有效减少轴承表面的摩擦阻力和磨损程度。
其次,在轴承表面设计润滑层是优化摩擦学性能的另一重要措施。
如采用润滑油和脂等润滑剂,可在轴承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减少轴承摩擦阻力。
此外,利用新型润滑剂和润滑脂的研发,如高温润滑剂和纳米润滑剂等,也能有效改善轴承的摩擦学性能。
除了表面设计和润滑层的优化,轴承的结构设计也是影响摩擦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减小轴承的内部摩擦,可降低轴承的磨损和能量损耗。
例如,减小轴承的径向和轴向间隙,提高轴承的刚度,能有效减少摩擦损失和振动。
此外,考虑轴承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的冷却和热分散也是优化摩擦学性能的关键。
高速旋转轴承在运行过程中会因摩擦和振动而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冷却和热分散,会导致轴承温度升高,进而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就如何通过冷却辅助装置,如进气冷却器和轴承冷却罩等,对轴承进行有效冷却和热分散。
在进行高速旋转轴承摩擦学性能优化设计时,还需考虑轴承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要求。
例如,不同应用领域对油脂选择、润滑方式和工作温度等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在设计轴承时,需结合实际工况和应用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总之,高速旋转轴承摩擦学性能的优化设计是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优化表面设计、改善润滑方式和结构设计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轴承的摩擦阻力和磨损程度,提高轴承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机械工程中的滚动轴承设计与优化引言机械工程中的滚动轴承设计与优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滚动轴承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设备。
本文将探讨滚动轴承的设计原理、参数选择以及优化方法,旨在为机械工程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一、滚动轴承的基本原理滚动轴承是一种能够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机械零件。
它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
滚动轴承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滚动体在内外圈之间滚动来减小摩擦力和耐受载荷。
这种减小摩擦力的设计使得轴承能够在高速和高负荷下工作,并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和寿命。
二、参数选择在滚动轴承的设计过程中,参数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数:1. 轴承类型:滚动轴承有多种类型,包括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等。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非常重要。
2. 内外圈直径:内外圈直径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滚动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大直径的轴承能够承受更大的负荷,但也会增加轴承的摩擦力。
3. 滚动体数量和尺寸:滚动体的数量和尺寸对轴承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有重要影响。
合理选择滚动体的数量和尺寸可以提高轴承的寿命和性能。
4. 保持架材料:保持架是用于固定滚动体的组件。
选择合适的保持架材料可以提高轴承的寿命和耐磨性能。
三、滚动轴承设计的优化方法滚动轴承的设计优化是为了提高其性能和寿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方法:1. 材料选择:滚动轴承的材料选择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高强度、高硬度和耐磨性好的材料是滚动轴承的理想选择。
2. 表面润滑:良好的表面润滑可以减小滚动轴承的摩擦力和磨损。
使用高质量的润滑油或润滑脂,并定期更换和维护,可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3. 载荷分布:合理分布和控制载荷对轴承的寿命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过设计和优化机械结构,合理分配载荷,可以减小轴承的疲劳和磨损。
4. 减小振动和噪音:振动和噪音是滚动轴承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调心球轴承的参数优化设计与制造工艺研究调心球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一种轴承类型,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交通工具中。
为了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需要进行参数优化设计与制造工艺研究。
本文将就调心球轴承的参数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调心球轴承的参数优化设计是轴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关键参数的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旋转精度和寿命等性能指标。
在参数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参数:1. 内圈直径和外圈直径:内圈和外圈的直径是影响轴承承载能力和刚度的重要参数。
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承载要求,需合理确定内圈和外圈的直径,使之达到最佳设计状态。
2. 球与内、外圈的接触角度:调心球轴承的接触角度对其承载能力和旋转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选择接触角度,可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旋转精度。
3. 球与内、外圈的材质选择:调心球轴承中球和内、外圈的材料选择对轴承的寿命和耐磨性能有直接影响。
通常情况下,球和内、外圈都采用高强度和高耐磨性的材料,如钢铁材料。
4. 球与内、外圈的几何形状:合理的球和内、外圈的几何形状设计可以改善轴承的运行状态,减小滚动摩擦和磨损,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在进行参数优化设计时,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
通过在设计软件中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可以得到最佳设计方案,提高轴承的性能和寿命。
其次,调心球轴承的制造工艺也是影响其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制造工艺可以保证轴承的质量稳定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制造调心球轴承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准备和预处理:轴承材料在制造前需要进行材料准备和预处理工作。
包括材料的选购、材料的检测和质量评估等。
通过对材料的准备和预处理,可以保证轴承材料的质量稳定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2. 热处理:调心球轴承的球和内、外圈经常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能。
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保证轴承零件的硬度和耐磨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推力球轴承设计方法一、推力球轴承优化设计1.1外形尺寸单向推力球轴承外形尺寸d、D、T、d1smin、D1smax、轴圈和座圈最小装配倒角rsmin及双向推力球轴承外形尺寸d2、D、T1、d1smin、D2smax、B、座圈最小装配倒角rsmin、中轴圈最小装配倒角r1smin应符合GB/T301-1995、GB301-87的规定。
1.2主参数优化设计双向推力球轴承的钢球直径Dw钢球组的中心圆直径D wP应与相应型号的单向轴承相同, 双向推力球轴承的钢球数应为单向轴承的2倍。
1.2a目标函数优化设计以轴承轴向基本额定动载荷Ca为目标函数, 根据GB/T6391-1995的规定。
(1) 单列轴承若Dw≤25.4 , α=90°Ca=bm*fc*Z 2/3 *Dw1.8若Dw≤25.4 , α≠90°Ca=bm*fc(COSα)0.7*tanα*Z 2/3 * Dw1.8若Dw>25.4 , α=90°Ca=3.647*bm*fc*Z 2/3 *Dw1.4若Dw>25.4 , α≠90°Ca=3.647*bm*fc(COSα)0.7*tanα*Z 2/3 * Dw1.4Z为钢球数bm=1.3 fc值见列表(2) 双列轴承或多列轴承Ca=(Z1+Z2+ …+Zn) ×[(Z1/Ca1)10/3+( Z2/Ca2)10/3+ …+( Zn/Can)10/3]]-3/10Ca1、Ca2、…Can按单列轴承的公式计算1.2b 轴向当量动载荷Pa (N)α≠90的推力球轴承,轴向当量动载荷Pa=XFr+YFaα=90的推力球轴承,轴向当量动载荷Pa=Fa1.2c 推力球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L10单位106转L10 = (Ca/Pa)3当Pa超过0.5 Ca时,注意使用公式载荷过重滚道产生有害的塑性变形影响寿命。
注:α的中间值,由X、Y、e的线性内插法求得。
注:fc的值,可由线性内插法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