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流派及作品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13.86 MB
- 文档页数:138
摄影的艺术流派摄影史上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流派逐渐消亡了,而另一些流派影响至今。
纵观摄影发展史,曾经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多种艺术流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绘画主义摄影绘画主义摄影是盛行于二十世纪初摄影领域的一种艺术流派,它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
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
绘画主义摄影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仿画阶段、崇尚曲雅阶段、画意阶段。
绘画主义摄影家提出,“应该产生摄影的拉斐尔和摄影的提茨安。
”绘画主义摄影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第一个绘画主义摄影家是英国画家希路(1802-1870),他擅长人像摄影,作品结构严谨、造型优雅。
1851年至1853年,是绘画主义摄影的成长时期。
1869年,英国摄影家HP罗宾森(1830-1901)出版了《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他提出:“摄影家一定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艺术认识,方足以成为优秀的摄影家。
无疑,摄影术的继续改良和不断发明启示出更高的目标,足以令摄影家更能自由发挥。
但技术上的改良并非就等于艺术上的前进。
因为摄影本身无论如何精巧完备,还只是一种带引到更高的目标而已。
”为该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1857年,.雷兰德(1813-1875)创作了一幅由30余张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两种生活方式》,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上的成熟。
这一时期的作品,其题材大都富有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规喻性。
拍摄时,预先打好草图,然后利用模特儿、道具,组织和安排场面,并通过暗房加工而成。
追求照片画面的绘画效果。
随后,绘画主义摄影的内容有所扩大,但风格仍崇尚古典主义,造型和构图仍具学院派的法则,因而显得含蓄、沉着、典雅。
当该流派发展到画意阶段时,追求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依旧是它的特点。
由于绘画主义摄影家强调艺术修养:“如果想要使摄影在艺术上有地位,摄影家就必须首先培养起审美的能力和艺术的修养。
”所以其历史功绩是把摄影从初期机械地摹写对象引导到造型艺术的领域中去,促进了摄影艺术的发展。
⼗⼤影像流派回顾摄影于今天,是五光⼗⾊的,是纷繁丰富的,当⼈们⾛进其炫⽬多姿的世界中,容易迷失在表⾯的各种妆容与⾊彩之间,却忘却了这个世界从何⽽来,如何构成。
当今天的⼈们⽤“⼩清新”、“萌系”、“时尚⼤⽚”、“⼈⽂纪实”等流⾏词汇来形容摄影的⾯貌时,或许不太了解不到200年的历史中,摄影⾛出了多条流派之路,如同⼀个个⾃然形成的⼩村庄,最后汇建成了今天⼤都市。
摄影的流派是由具有某种共同艺术观念、共同美学思想、共同审美趣味、共同创作倾向和共同艺术特⾊的摄影家形成或组成的具有⼀定社会影响的艺术团体或派别。
同⼀摄影艺术流派对摄影艺术的追求和创作都有着共同的特⾊和鲜明的创意个性。
这些被遗忘了的流派的痕迹影响并造就了摄影在今天的各种姿态。
让我们回头看看,那些年融汇了智慧与实践所产⽣的⼀条条摄影流派之路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写实主义摄影流派⼗九世纪,法国在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之后,于30⾄70年代间,曾掀起过⼀场强⼤的现实主义美术思潮,1848年⾰命后,⾸次⽤“写实主义”这个词来⾃称。
摄影家们看到了写实主义思潮对⼈们思想的影响,因此在摄影的作品⾓度⽅⾯最⼤限度、可能地选择现实⽣活中的题材,展现现实⽣活和当时⼈们达到⼼灵的共鸣。
写实主义摄影的特点独特,这个流派的摄影家们严格遵守摄影创作要再现社会⽣活现实和⾃然景观的现实原则。
在拍摄时不⼲预被摄者和不破坏⾃然景观,在他们不被察觉时,抓拍到被摄者的⾃然、真实、感⼈的形象。
信奉写实主义的摄影⼈是“顽固”的,他们认为摄影应该具有与⾃然本⾝“相等同”的忠实性,画⾯中的每⼀个细节,只有具有数学般的准确性,作品才能发挥其他艺术媒介所不具有的感染⼒和说服⼒。
另⼀⽅⾯,他们⼜反对像镜⼦那样冷漠地、纯客观地反映对象,主张创作应该有所选择,对所反映的事物应该有艺术家⾃⼰的审美判断。
写实主义摄影的先驱者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曾说:“只有探讨忠实,才是我们的使命。
”另⼀位写实摄影⼤师刘易斯·海因也说过:“我要揭露那些应加纠正的东西;同时,要反映那些应予表扬的东西。
现代派摄影艺术诸种流派(一)1、绘画派摄影(又称绘画主义摄影)以《人生两条路》的问世为标志,开创了一门新兴的独立艺术门类,这作品成为里程碑的作品,意寓人生就好象这样两条路:纯正与腐朽、勤勉与好逸、美与丑、善与恶的现实生活。
崇尚美是其特点,因此采用对称和谐,含蓄典雅的艺术手法,对影调气氛进行严格控制,放大合成精心制作,传达了摄影家预期的没学效果。
另一位代表人物:英国的H P 罗宾逊发表了绘画派摄影的宣言《摄影的画意效果》,其主要观点为:⑴摄影家一定要有丰富的情感与深入的艺术认识,才能足以称为优秀的摄影家;⑵技术上的改良并非就等于艺术上的进步;⑶摄影术的继续改良和不断发明,启示出更高的目标,足以令摄影家更能自由发挥;⑷若想要使摄影艺术有地位摄影家就必须首先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充实艺术的修养。
绘画派摄影是画意摄影文化现象的前奏和初期;绘画派摄影为了追求“美”,可以不惜牺牲“真”。
2、写实派摄影(又称纯粹派摄影)写实派摄影是纪实摄影文化现象的前奏和初期。
以美国摄影家A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率领12人搞“摄影分离派”运动,因此写实派又称为摄影分离派。
主张应充分发挥摄影自身独特的特质,注意现实世界光影变化,发挥镜头、感光材料的特性,强调相片高清晰度和丰富的影调变化,着力对被摄对象表面质感的再现。
会画派与写实派受摄影家自身对“美”的认识局限,均最终陷入对形式的的表现,而忽略了对内容的反映。
写实派摄影也追求“美”,认为只有通过“真”才能体现“美”的主张。
写实派摄影派生出两种不同走向的分支:新即物主义摄影;抽象派摄影:更趋向于微观,注重图案与简约。
3、印象派摄影在19世纪60-80年代由“绘画派”摄影演变而来,在绘画派所追求含蓄、典雅、沉静的审美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柔美”的审美意识。
强调摄影家在审美创造过程中的“瞬间印象”和“瞬间记忆”,而不必对丰富的生活做真实地反映,不必描绘清晰的形象,提倡只需追求形式轮廓,色彩构图带给摄影家深刻的印象。
第二讲:摄影的类别与流派第二讲:摄影的类别与流派一、摄影的类别我们针对学习对象和摄影实用的原则,根据当前摄影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程度,现将摄影门类分成六大类。
即:新闻、艺术、纪实、广告、科技和应用摄影。
1.新闻摄影:用于新闻报道的摄影。
如重大事件(美国的9·11事件)重要人物,政治、经济、军事、体育,工农业等。
1、艺术摄影:以艺术表现形式为主要目的的摄影:如风光(霞染春江)、人像、静物、体育、花卉等2、纪实摄影:以纪实的手法来表现:如纪录社会现实,风土人情,世间百态,生活风貌(喜洋洋),歌颂美好事物,揭露社会阴暗面等。
3、广告摄影:以宣传产品为商业目的的拍摄形式,如汽车广告、房地产、家用电器、食品、饮料(饮料广告)服装和化装品4、科技摄影:凡是反映科技领域中的各种形式的摄影。
航空、航天、卫星、天文(彗本)、气象、海洋、生物、水下、显微、测绘、医疗、地质,地貌等。
5、应用摄影:一切以应为目的的摄影形式。
如宣传、教育、出版、旅游、考古、证件以及工、农、林、牧,渔等产业的一切摄影。
二、不同摄影艺术流派及摄影特征由于摄影技术发展了近170年,摄影艺术也出现了繁多种类。
一些生活经历、思想认识、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相近的摄影家,在艺术上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即流派。
然而,当这些摄影艺术流派一旦形成,他们就会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
同一摄影艺术流派对摄影艺术的追求和创作都有着共同的特色和鲜明的创意个性。
而不同的摄影艺术流派在很多情况下,也有着某种间接的,有时甚至是直接的联系。
所以说摄影界中的各种流派之间共有的特色也在相互渗透着,为着新的创意不断完善着,发展着。
现在将一些主要的流派及摄影特征作简要介绍:绘画主义摄影派印象主义摄影派纪实主义摄影派自然主义摄影派纯粹主义摄影派新即物主义摄影派达达主义摄影派超现实主义摄影派抽象主义摄影派主观主义摄影派(一)绘画主义摄影派及特点:该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盛行于20世纪初。
摄影,11个最著名的艺术流派摄影史上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流派逐渐消亡了,而另一些流派影响至今。
纵观摄影发展史,曾经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多种艺术流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绘画主义摄影二、印象派摄影三、写实摄影四、自然主义摄影五、纯粹派摄影六、新即物主义摄影七、超现实主义摄影八、达达派摄影九、堪的派摄影十、抽象摄影十一、主观主义摄影一,绘画主义摄影绘画主义摄影是盛行于二十世纪初摄影领域的一种艺术流派,它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
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
绘画主义摄影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仿画阶段、崇尚曲雅阶段、画意阶段。
绘画主义摄影家提出,“应该产生摄影的拉斐尔和摄影的提茨安。
”绘画主义摄影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第一个绘画主义摄影家是英国画家希路(1802-1870),他擅长人像摄影,作品结构严谨、造型优雅。
1851年至1853年,是绘画主义摄影的成长时期。
1869年,英国摄影家HP罗宾森(1830-1901)出版了《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他提出:“摄影家一定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艺术认识,方足以成为优秀的摄影家。
无疑,摄影术的继续改良和不断发明启示出更高的目标,足以令摄影家更能自由发挥。
但技术上的改良并非就等于艺术上的前进。
因为摄影本身无论如何精巧完备,还只是一种带引到更高的目标而已。
”为该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1857年,O.G.雷兰德(1813-1875)创作了一幅由30余张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两种生活方式》,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上的成熟。
《两种生活方式》O.G.雷兰德这一时期的作品,其题材大都富有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规喻性。
拍摄时,预先打好草图,然后利用模特儿、道具,组织和安排场面,并通过暗房加工而成。
追求照片画面的绘画效果。
随后,绘画主义摄影的内容有所扩大,但风格仍崇尚古典主义,造型和构图仍具学院派的法则,因而显得含蓄、沉着、典雅。
摄影器材知识:纪实摄影的流派及代表作介绍——这些经典照片一定要看纪实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真实生活为题材,通过摄影作品来展现人们、事物、事件和社会的真实性和现实感。
纪实摄影又分为多个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几位代表性的纪实摄影家及其作品。
1.人文主义流派人文主义流派的摄影作品关注人类的生存、生活、行为和尊严,反映人类的积极面和美好的一面。
该流派的代表性摄影家如Robert Frank、Walker Evans、Henri Cartier-Bresson等。
Robert Frank是人文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是《The Americans》。
这是一本有着深刻人文主题的摄影集,通过镜头记录了美国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和面貌,被誉为20世纪美国摄影的经典之作。
2.记录主义流派记录主义流派的摄影作品主要强调对社会事物的真实记录,强调客观、真实、具体和详尽的记录能力。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有Dorothea Lange、Lewis Hine等。
Dorothea Lange的代表作品是《大萧条时期》。
这组作品记录了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生活情形,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和受灾者的苦难生活,震撼人心,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社会文化文献之一。
3.新闻摄影流派新闻摄影流派的代表作品主要是对当代社会和时事的报道和记录,强调速度、准确和公正的报道精神。
该流派的代表名家有Alfred Eisenstaedt、Margaret Bourke-White等。
Alfred Eisenstaedt的代表作品是《时间广场上的舞蹈》。
这张照片记录了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的时刻,人们在纽约时报广场上狂欢、跳舞的场景,留下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4.艺术摄影流派艺术摄影流派的摄影作品主要强调艺术性和个性化,追求摄影作品的审美感和美感效果,讲述摄影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审美表达。
该流派的代表性摄影家有Cindy Sherman、Annie Leibovitz等。
现代摄影艺术流派分析摄影作为一种表达和记录现实的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演变,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摄影艺术流派。
这些流派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理念,展示了摄影艺术的广阔领域。
本文将分析现代摄影艺术中的几个主要流派。
一、纪实主义摄影纪实主义摄影主张通过摄影记录真实的场景和事物,呈现客观的图像。
其诞生于19世纪末的拍摄技术的进步和新闻传媒的需求。
纪实主义摄影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和场景,反映社会的现状和发展。
常见的纪实主义摄影作者包括亨利·卡蒂尔·布雷松、达德·梅纳、埃德·华斯和罗伯特·卡帕。
二、写实主义摄影写实主义摄影追求生活的真实再现,但与纪实主义不同,它注重作者的个人观点和审美表达。
写实主义摄影强调对细节、光影和色彩的处理,以创造更具艺术感的图像。
写实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包括安斯尔·亚当斯、爱德华·韦斯顿和罗伯特·法兰克等。
三、主观主义摄影主观主义摄影注重摄影师个人的情感、思想和意识,以及对被摄对象的主观解读和表达。
主观主义摄影追求艺术性和创造性,通过构图、角度和后期处理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主观主义摄影的代表作家有大卫·巴赫尔、希尔·加德纳和莎拉·穆恩等。
四、实验摄影实验摄影是指摄影师运用创造性的手法和技术,打破传统摄影的规则和限制,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实验摄影通常借助于多重曝光、长时间曝光、特殊滤镜以及后期处理等方式,创造出抽象、模糊或者离奇的图像效果。
代表性的实验摄影艺术家包括马丁·洛奇特和杰拉尔德·泰富尔等。
五、纯艺术摄影纯艺术摄影强调摄影师的个人创作和审美追求,超越了摄影作为表现现实的限制。
纯艺术摄影以独特的视觉效果、符号和象征表达,呈现出拍摄主题的意境和想象力。
此类摄影作品更加注重形式、造型和构图等艺术的要素。
代表性的纯艺术摄影艺术家有安娜·阿特金斯、席珍·狄亚曼和塔尔·贾巴尔等。
1.尼埃普斯1826年拍摄的《窗外景色》是世界第一张自然拍摄照片2.金属板固定影像照片《牵马的孩子》便是尼埃普斯1825年拍摄的。
这帧照片是有确切年代可稽的世界上第一张照片3.1839年8月19日,法兰西学术院举行科学院和美术院联席会议,正式认定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创立了摄影术,并将这一发明公布于世。
1839年8月20日出版发行了《银版摄影术与透视画的演进实录》一书。
后来被简称为“达盖尔摄影手册”的书迅速传遍欧美。
4.1839年,塔尔博特得知达盖尔法即将公布,便于1839年1月申报了自己创立的负像、正像摄影系统。
1841年,经过改进完善后的负正系统摄影才在英国正式获得了专利权。
塔尔博特把他的这一摄影方法命名为“卡罗式摄影”5.塔尔博特除作为摄影主流负正系统发明人而载入摄影史册外,在1844年至1846年间发表了著名作品《自然的画笔》、《打开的门》6.希尔·亚当森的肖像摄影稳定地展示了卡罗摄影的优点7.勒·格雷1850年,成为“美术沙龙”平面艺术组中的第一位摄影家,1855年在世界展览上获得头奖。
1856年拍摄《海上的双桅船》8.1853年,世界上第一个得到国家最高当局支持的摄影团体“英国皇家摄影会”在伦敦成立9.画意摄影的真正开拓者,还要数雷兰德。
1857年,雷兰德在英国曼切斯特艺术珍品展览会上展出了他的代表性摄影作品《人生的两种选择》10.罗宾逊式的画意摄影又被称为“风俗画意摄影”1858年代表作《弥留》罗宾逊不仅是一位成功的艺术摄影实践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摄影理论家和活动家,1869年出版《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11.1884年,罗宾逊又发表《照片的构图方法》一书12.卡梅伦,英国人,她的创作堪称19世纪摄影“古典”时期的一座高峰。
1867拍摄《叫我跟从,我就跟从,让我去死》13.纳达尔,法国人,1858年乘热气球拍摄巴黎,首开空中俯拍鸟瞰摄影之先河,于70年代拍摄的《乔治·桑》和《威尔特·李·杜》则具有典型的纳达尔人像风格14.爱默森1889年发表的美学理论名著《自然主义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