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秋季)部编版二年级语文10日月潭表格式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14.71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读并正确书写本课的11个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和小组讨论,训练学生读书和说话的能力。
3、通过体会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出日月潭的美丽迷人。
【难点】感受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提问:同学们喜欢旅游么?都去过哪些地方呢?(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去的地方真多,那你们去过台湾么?(大多数同学摇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到台湾去旅游。
(展示台湾风景图片)台湾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我们先去游览日月潭。
(出示日月潭风景图片)教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熟读课文内容,为识字做好铺垫。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
)(三)深入研读1、了解主要写了什么,接下来一一寻找问题的答案。
日月潭的位置:台湾省,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日月潭美在哪里?清晨的景色美,中午的景色也美。
(过渡:那接下来,仔细阅读第3、4自然段,找一找,清晨和中午美在哪里?)2、设置小组讨论,讨论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美景。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隐隐约约)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10 日月潭(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十课《日月潭》。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台湾省著名的旅游景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和动人传说。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景色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用优美的词语描绘景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激发想象力,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对风景名胜产生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课文中的词语描绘景色。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和动人传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插图、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学习课文:(1)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说出插图中的景物。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日月潭的名字由来、景色特点等。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段描写,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描绘日月潭的景色。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日月潭2. 板书内容:课文中的生字词、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课文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三遍,签字确认。
(2)用课文中的词语描绘一幅美丽的景色,不少于100字。
(3)查找资料,了解台湾省的其他风景名胜。
2. 答案:(1)略(2)示例:湖面上波光粼粼,碧绿的湖水映衬着蓝天白云,远处的山峦青翠欲滴,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和动人传说。
10《日月潭》(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日月潭》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四单元第10课《日月潭》。
课文详细描述了我国台湾省的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景色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景色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宝岛台湾的向往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了解日月潭的景色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插图、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台湾著名的风景区,引导学生猜一猜,激发学生对台湾美景的兴趣。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句。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插图,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景色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4.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5. 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日月潭台湾省景色优美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日月潭的景色。
2. 答案:(1)略(2)示例:日月潭位于我国台湾省,湖水碧绿,周围环绕着群山。
清晨,太阳从山后升起,阳光洒在湖面上,美丽极了;黄昏,月亮爬上山头,月光照耀着湖面,宁静而祥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课文朗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日月潭的美丽景色,激发了学生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11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感受文中的优美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在PPT上呈现日月潭的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熟读课文内容,为识字做好铺垫。
)2.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深入研读设置情境,请学生来当日月潭旅游风景区的导游,教师进行引导:通过读课文大家对日月潭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像刚才那样东一句、西一句地把自己知道的内容介绍给游客,人家能满意吗那我们应该怎样介绍呢(引导学生注意说话有条理、有顺序,通过设置情境引出对课文的理解过程。
)1.目标指引提示:游客们第一次来到台湾有很多关于日月潭的疑问,谁愿意当游客,对导游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呢(鼓励学生质疑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作为下一环节的读书重点。
)2.归纳问题,理解课文。
日月潭的位置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日月潭美在哪里3.播放课件,日月潭那里的环境怎样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请导游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4.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明确岛和潭的概念。
5.你认为日月潭美在哪(理解词语晨星、隐隐约约、朦胧。
)6.日月潭那么美,你能读出来吗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日月潭的美。
(四)拓展提高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日月潭的纪录片,在观看影响资料中加深对课文的引向,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作业小结课下试着去搜集台湾岛的其他美丽景点,下节课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代表性风景名胜,每当我们看到”日月潭”这三个字,心中总会荡起一圈圈涟漪,因为那里山清水秀,有我们日夜思念的台湾同胞.日月潭很美,描写日月潭的词句也很美.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课后所列词语外,还可以仔细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1.结合语言环境,指导识字.写字,通过朗读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2.激发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兴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中国地图,找到台湾,点击放大课文插图,板书课题.2.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1).课前要求: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的读得好的词.读得正确的词全班跟读.(2)对照图画读课文,感知字义词义.(3)去掉拼音,用多种形式读生字词,巩固识字.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以情激趣.放日月潭美景录象片,教师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2.自读感悟.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理解感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3.合作交流.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旧知1.齐读课文,能背诵的学生练背课文.2.抽认生字词.二.游戏巩固识字.三.积累运用.1.激发学生兴趣.你喜欢日月潭吗?为什么?课文中用哪些词句写出了它的美丽?把这些词句画出来,收集到你的”好词佳句”中去.2.教给积累方法,鼓励运用.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记在小本子上,快和这些好词叫朋友.好朋友要多次见面,在说话或写话时别忘了用一用他们.3.给予展示的机会.给同学读读课后练习”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或自己收集的词语.四.写字指导.1.巩固读音.2.发现规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些能帮助识记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规律.【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第2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弄懂课后思考、练习。
3、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4、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句子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6、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用具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祖国山川秀丽,景色迷人。
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万里长城;有象征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龙门石窟;有以奇松、怪石著称的黄山;还有雄伟壮观的泰山。
我们的祖国可真美呀!你们不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里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吗?2、这些景点都在我国大陆地区,我还听说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就叫日月潭。
今天,我们一块去欣赏那儿的美景吧!(板题,读题)(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1、各位小旅客们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我为大家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多媒体画面及音乐,师朗读)2、同学们,刚才听了老师的介绍,有什么感受吗?你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
注意把字音读准。
3、生字词反馈。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三)细细品读,理解课文品读第一段1、小声自由读,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2、指名交流:(1)体会1、2句。
(板书:大湖高山)(2)体会第3句。
联系画面理解“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用动作演示理解“群山环绕”(多媒体辅助)3、指导朗读。
品读第二段1、自由小声读,想想你又看到了什么美?2、点击课件示空拍日月潭图片:把你看到的美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
(利用多媒体和模具演示的方式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美。
10日月潭导教案设计日月潭型新授本文文字美,如如画,令人来入情入境,是一篇指学生和累的好文章。
所以,本教案要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别,引学生行自主,培育学生感觉、理解、欣的能力。
在教课中,着重教学生会、品悟文主的方法,注意引学生用多种方法字,采纳明文合、以代、中感悟的学方法,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中理解文。
同,在堂上学生更多自主学的空,学生自主、自主背、自主,使学生在大批的文践活中更好地言的累。
1. 15 个生字;会写9 个生字;累“旺盛、名遗迹、、光秀”等。
(重点 )教课目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文,感觉日月潭的秀光(要点 ) 。
背第 2~ 4 自然段。
3.生宝台湾和期望祖国一的感情。
(点 )1. 收集日月潭的有关料。
(生)前准 2. 文,自学生字。
(学生)3. 制作多媒体件。
( 教 )安排2教课程第一教课教指学生活教课提示1. 出示中国地,学生找 1. 在中国地上找到台湾的地点。
到台湾的地点。
引学生运用自己累一、情境,揭2.出示日月潭的片,引2.欣片,出片中有哪些景的表达自己的感觉,学以解字 ( 用: 4学生欣并感觉。
色,自由沟通自己的感觉。
致用。
可提示:你会用哪些分 )3.板文目,引学生3.合插理解“潭”。
( 深水池,来形容日月潭的光?认识“潭”的意思。
深水坑 )1. 运用多种形式朗。
如,出示的同出相1. 引学生自文,自主 1. 自文,一一圈画生字新的片,能够、、学生字新。
,借助生字卡准字音。
、开火。
增添字的趣2.学生行字关游2.行字关游。
味性,帮助学生形象直地理。
第一关:先同桌互,再小开解。
二、初文,趣第一关:出示文中的,火。
2.要要点指学生准后鼻味字 ( 用: 12指学生准字音。
第二关:互沟通,自己懂的音“ 、央、童、境、名” ,分 )第二关:理解,在上边的意思。
而后找出反“清楚”前鼻音“ 潭、、展、” ,的中找出一反。
和“朦”。
舌音“ 、、、展” 。
第三关:出示生字,指学第三关:小,沟通自己生3.引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生用自己的方法。
10 日月潭(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九单元中,探索《日月潭》这个迷人的景点。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的第10课,通过描绘日月潭的自然风光,让学生领略我国宝岛台湾的湖光山色,同时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和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课内生字词,正确读写“日、月、潭”等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传说。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课文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内生字词。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里,从而引出课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讨论。
3. 课堂讲解:对课内生字词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正确读写;解析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日月潭的美丽传说。
4. 朗读感悟: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湖光山色,引导学生用美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5.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日月潭的美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连线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日月潭2. 主要内容:日潭、月潭、小岛、美丽传说3. 生字词:日、月、潭、秀、丽、环、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描述日月潭的美景。
(3)了解台湾的其他景点,选择一个进行介绍。
答案:(1)见课本生字表。
(2)示例:日月潭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环绕着群山,景色秀丽。
(3)见学生个人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朗读、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景,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 《日月潭》(教案)我准备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日月潭》。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材中的第十章《日月潭》。
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风景秀丽,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
课文通过描绘日月潭的景色和传说,让读者感受到台湾同胞的热情和祖国宝岛的魅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
难点:描绘景色和传说的表达方式。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日月潭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台湾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解释生字词。
2. 让学生跟读,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3. 布置生字词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课文理解(10分钟)1. 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的景色和传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
四、描绘景色和传说的表达方式(10分钟)1. 分析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景色。
2. 让学生尝试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描绘自己喜欢的景点。
3. 分享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的理解。
2. 强调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课题:日月潭板书内容:景色描绘:山峦、湖泊、青葱、碧绿传说:仙女、宝镜、美丽传说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描绘自己喜欢的景点,并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这座景点的喜爱。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日月潭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宝岛的魅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领略我国宝岛台湾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日月潭》一课,理解课文描述的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
2. 词汇知识: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其读音、写法和用法。
3. 写作技巧: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 口语表达: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描写手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传说故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日月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描写手法。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技巧。
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日月潭》2. 板书内容:(1)课文内容: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
(2)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描写手法:比喻、拟人等。
七、作业设计1. 口头作业: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和传说故事。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吴壮达,原籍广东东莞,生于澳门。
193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和地理学系。
曾任湖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讲师,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史地系、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吉林长白师范学院史地系、台湾地区立农学院、广西南宁师范学院史地系教授。
1949年后,一直任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并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台湾地区地理学会理事、广东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经济地理科学与教育研究会顾问等。
毕生致力于地理教育事业和地理学研究工作。
1985年8月25日在广州病逝。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关于日月潭的传说。
传说中有一对非常勤劳的夫妻。
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社姐,他们以种植玉米为生。
有一天,他们正在田里工作着,忽然地动山摇,紧接着一片黑暗,所有的人都叫了起来“怎么了?太阳不见了!”等了又等就是不见太阳的影踪。
人们的心里担心极了!直到晚上,月亮出来后,人们才趁着月色,赶紧完成白天未完成的工作。
忽然不幸的事再次发生,一阵地动天摇后,月亮也不见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农作物都会死亡,人们可怎么活下去呀!勇敢的大尖哥和水社姐决定去寻找太阳和月亮。
他们经过长途跋涉,在一个大水潭里发现了太阳和月亮。
原来是两条五彩巨龙正在水中把玩着月亮和太阳。
大尖哥和水社姐愣住了,不知道如何制服这两条巨龙夺回太阳和月亮。
正在这时一位被巨龙抓来做杂事的老爷爷告诉他们有一个办法。
在阿里山上藏着一把金剪刀和一把金斧头,只有找出这两件宝物才能制服巨龙夺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来到阿里山用双手刨土刨了一天一夜,双手都刨出了血,终于找到了宝物。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述得更加清楚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思想感情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总第课时授课时间一, 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旅游,喜欢观赏美丽的景色,(学生说一说)同学们有的爬过万里长城,有的爬过泰山,可是,风光秀丽的日月潭你去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日月潭的传说》.(屏幕出示景色板书:传说.讲解:"传说"是指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比如《鲁班小学艺》,就是讲木工祖师鲁班到终南山学艺的故事.接着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哪一方面的传说呢 (板书:日月潭的)(领读"潭介绍日月潭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南头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一小岛,将湖分为两半.周围有水社山,大尖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也是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欣赏日月潭的美丽风光)这么美丽的风光是怎么来的呢有一个关于它的美丽动人的传说二, 初读课文初读课文,标出遇到的生字词;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互帮互学."耕种"的"种"读四声;"吞进去吐出来"中"吐"读三声;字形上要注意"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它与衣服,布匹没有关系,示"表示"神",一般以"示"为形旁的字都与神有关.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决,吞,兽"要引导学生进行区别小组合作读课文.并交流读后的感受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大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大屏幕出示课件,让学生边看课文边看图,了解大尖哥和水社姐除掉恶龙解救日月的过程,并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 精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理解太阳和月亮对人们多么重要,大尖和水社是为了千千万万的人去做这件事的,他们的心的是多么的善良,多么的为人着想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理解他们不畏艰险,不畏强暴,誓斗恶龙的勇气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 (出示课件中的最后的图画及文字,让学生体会他们有家不会,坚决守护日月潭的决心和献身的精神指名读第 1 段这一段共两句话,这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大尖和水社夫妻俩在太阳,月亮照耀下过者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指名读第 2 自然段让学生进行总结有一天,太阳和月亮突然不见了,他们很难过,决心找回太阳和月亮.(不见后天地间的景象,结合"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重点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学习第 3 自然段找出描写夫妻两人寻找的辛苦的句子注意关键词语"一座座,一条条,千心万苦学习第 4 自然段出示图画 13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两条龙玩的起兴的样子,注意"千千万万的人没有太阳,日子是过不下去的".让学生知道大尖和水社是为了千千万万的人去寻找太阳和月亮的学习第 8 自然段先让学生自己朗读,想象夫妻两人与恶龙斗争的激烈场面,然后出示图 17 ,帮助学生理解,并让学生找出描写精彩的句子学习 9 —— 11 自然段学生自己读,说出山名,潭名的由来.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太阳和月亮而得名四,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复述五,按照老师的板书大体进行复述六,回顾总结学生复述,教师出示课件.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把这个传说讲给你的同学,你的家长【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要求:1 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为教材中的《10、日月潭》一章。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景色特点以及民间传说,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波光粼粼”、“名胜古迹”等词语的意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课文朗读录音3. 日月潭图片4. 生字词卡片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找意思。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享彼此的收获。
4. 精讲点拨: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5. 朗读感悟: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6. 巩固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填写生字词卡片,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10、日月潭板书内容:地理位置:台湾省阿里山景色特点:波光粼粼、名胜古迹民间传说:仙女弹琴、水怪传说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对日月潭的认识。
2. 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了解台湾的美丽富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但在理解“波光粼粼”、“名胜古迹”等词语的意思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词语的解释和运用。
拓展延伸:结合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台湾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的感情。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当地的风景名胜,感受家乡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字词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一些生字词的掌握存在困难,如“波光粼粼”、“名胜古迹”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茂盛、名胜古迹、隐隐约约、风光秀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风光: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2、谈话质疑。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二、初步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三、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四、读议。
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五、交流。
(一)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______________(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日月潭》双师教案
4.理解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的意思。
(1)动作理解“群山环绕”。
(2)图片强化理解“群山环绕”。
5.图片理解“树木茂盛”
6.联系生活经验和图片,理解“名胜古迹”。
7.拓展理解“名胜古迹”。
8.学习“迹”字。
(1)字理识字,理解“迹”的意思。
(2)观察字形,识记“迹”字。
(3)师指导书写。
(4)生描红“湾”、“迹”字。
(5)展示点评。
(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你知道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为什么叫日月潭吗?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揭开它的秘密!记“迹”字主、互教室跟师书空、并临写
主、互齐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10 日月潭
看图片
联系生活实际北边日
南边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