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 格式:ppt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16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写字(书法)课程标准解读作者:张孟银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12期摘要:本文涉及的写字(书法)课程标准,是分散在语文和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因师资不对口和无专职人员主抓、督促,该部分教学要求被架空了。
部分写字(书法)人士对该部分来龙去脉不太清楚,所以有必要进行完整的梳理,以便更好地监督操作。
关键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写字(书法)课程标准从一些文章、材料来看,目前在讨论加强中小学学生的写字(书法)教育时,思想认识比较混乱,本文从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写字(书法)的连贯相关文件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关于写字(书法)的解读入手,厘清思路,以便我们更好地开展写字(书法)教育这项工作。
这里我用教育而未用教学一词,是在说明,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写得好,还要使学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更要让学生注入情感因素,这也是教育部相关文件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的旨要。
1998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要求,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方法。
初步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逐步做到铅笔字、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要重视毛笔字的教学,加强书写训练,使学生从描红、仿影到临帖,逐步做到毛笔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二部分,在课程结构中关于初中阶段一段中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002年在《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点明通过写字教学,使学生初知书法、欣赏书法,培养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
2011年教育部再次发文,《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意见:(1)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笔墨丹青润中考——书法欣赏专题》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认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几种常见书体,了解其特点。
2、能认读简单的书法作品,对书法作品作简单的赏析。
3、体会书法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感受中华传统文认识几种常见书体及其特点,并作简单赏析。
【复习难点】体会书法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复习过程】【任务一】——课下复习,理书体知识自主复习,阅读印发的复习资料,了解各种书体及其特点,了解代表性的书法家及作品。
梳理概括信息,课下完成表格。
化的独特魅力。
【复习重点】书体特点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任务二】——结合作品,析书体特点一、以“家”为例,区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四种主要书体,通过比较整体上把握各书体特点。
二、赏析作品,进一步认识各种书体及其特点。
1、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2、楷书——重点区分欧颜柳体(1)整体:(2)细节:点:三点水:横:竖:3、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4、草书——张旭、怀素等【任务三】——实战演练,赏大家风采1、匾额以文字艺术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篆刻、建筑装饰等元素融为一体。
右图是故宫的养心殿,这里是皇帝日常召见大臣、商讨政务和引见官员的地方。
请你从下面左侧四块匾额中挑选一块悬挂在大殿上,你的选择是()A .B .C.D.2、《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壮志豪情,写下了这首诗。
下面四幅作品中,哪一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ABCD3、下面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的一幅书法作品,用一个词评价这幅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A. 浑厚圆润B. 潇洒飘逸C. 端庄雄健D. 纤细柔美【任务四】——师生齐心,忆课堂内容(板书设计)【任务五】——评测练习,促内化吸收(课下作业)《笔墨丹青润中考——书法欣赏专题》课后反思在写下课后反思之前,我想先说一说为什么我要选择这节课。
一席之地,一席之地的意思,一席之地的近义词反义词,“一席之地”是... 篇一: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并使其在学术界占据一席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 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 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 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 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 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 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 12 题和填空题第 16 题以及解答题的第 21 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 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 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 复考查。
包括函数, 三角函数, 数列、 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 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给写字教学留一席之地_语文论文 给写字教学留一席之地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王静娜中国自古就有 “文如其人”“字如其 人”的说法。
文物鉴赏家陈鹏举先生在《书法的奥秘》一文中说:“书法是什么?说到底是中国 人的气度与胸襟。
”洪丕模先生也说:“人们在欣赏颜真卿、刘海粟、康有为、毛泽东等人的书 法作品时,不仅是欣赏其美妙独特的结构,风神饱满的线条,也是在感受书法背后的这个人的 精神气质。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颜真卿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的代表性人物,“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其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其行书有着遒劲郁勃风格,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一、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亦称《论坐帖》、《与郭仆射书》,行草书。
此帖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
通观全篇书法,一气贯之,字字相属,虎虎有生气。
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气势充沛,劲挺豁达、刚烈之气跃然纸上。
忠义之气充之于心、赋之于文、形之于书,全篇理正、词严、文厉、书愤,洋洋千文,如长水蹈海,无可阻挡,遂使历代书家无不为之服膺倾倒。
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
《争坐位帖》是一篇草稿,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壁”。
《争坐位帖》因是手稿,其书法随意自如,挥洒有度,更为历代书家所重,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并称行书“双璧”。
颜书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中汲取经验获得成功的。
冯班在《钝吟书要》中称“宋人行书,多出颜鲁公”,当时颜书流传之广,摹习之众,可见一斑,我国辑录颜书最早最完善的《忠义堂帖》出现在宋代,是有其历史和社会原因的。
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1《争坐位帖》是颜真卿56岁时于唐广德二年(764)十一月十四日写给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义的信函。
郭英义为了献媚宦官鱼朝恩,在菩提寺行及兴道之会,两次把鱼朝恩排于尚书之前,抬高宦官的座次。
为此颜真卿出于对朝廷纪纲的维护、对功臣秉义的佑护、对奸佞骄横的摧折书写此稿,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显示了颜真卿刚强耿直、朴实敦厚的性格。
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