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 格式:ppt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16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写字(书法)课程标准解读作者:张孟银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12期摘要:本文涉及的写字(书法)课程标准,是分散在语文和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因师资不对口和无专职人员主抓、督促,该部分教学要求被架空了。
部分写字(书法)人士对该部分来龙去脉不太清楚,所以有必要进行完整的梳理,以便更好地监督操作。
关键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写字(书法)课程标准从一些文章、材料来看,目前在讨论加强中小学学生的写字(书法)教育时,思想认识比较混乱,本文从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写字(书法)的连贯相关文件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关于写字(书法)的解读入手,厘清思路,以便我们更好地开展写字(书法)教育这项工作。
这里我用教育而未用教学一词,是在说明,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写得好,还要使学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更要让学生注入情感因素,这也是教育部相关文件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的旨要。
1998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要求,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方法。
初步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逐步做到铅笔字、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要重视毛笔字的教学,加强书写训练,使学生从描红、仿影到临帖,逐步做到毛笔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二部分,在课程结构中关于初中阶段一段中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002年在《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点明通过写字教学,使学生初知书法、欣赏书法,培养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
2011年教育部再次发文,《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意见:(1)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笔墨丹青润中考——书法欣赏专题》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认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几种常见书体,了解其特点。
2、能认读简单的书法作品,对书法作品作简单的赏析。
3、体会书法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感受中华传统文认识几种常见书体及其特点,并作简单赏析。
【复习难点】体会书法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复习过程】【任务一】——课下复习,理书体知识自主复习,阅读印发的复习资料,了解各种书体及其特点,了解代表性的书法家及作品。
梳理概括信息,课下完成表格。
化的独特魅力。
【复习重点】书体特点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任务二】——结合作品,析书体特点一、以“家”为例,区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四种主要书体,通过比较整体上把握各书体特点。
二、赏析作品,进一步认识各种书体及其特点。
1、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2、楷书——重点区分欧颜柳体(1)整体:(2)细节:点:三点水:横:竖:3、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4、草书——张旭、怀素等【任务三】——实战演练,赏大家风采1、匾额以文字艺术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篆刻、建筑装饰等元素融为一体。
右图是故宫的养心殿,这里是皇帝日常召见大臣、商讨政务和引见官员的地方。
请你从下面左侧四块匾额中挑选一块悬挂在大殿上,你的选择是()A .B .C.D.2、《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壮志豪情,写下了这首诗。
下面四幅作品中,哪一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ABCD3、下面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的一幅书法作品,用一个词评价这幅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A. 浑厚圆润B. 潇洒飘逸C. 端庄雄健D. 纤细柔美【任务四】——师生齐心,忆课堂内容(板书设计)【任务五】——评测练习,促内化吸收(课下作业)《笔墨丹青润中考——书法欣赏专题》课后反思在写下课后反思之前,我想先说一说为什么我要选择这节课。
一席之地,一席之地的意思,一席之地的近义词反义词,“一席之地”是... 篇一: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并使其在学术界占据一席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 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 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 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 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 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 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 12 题和填空题第 16 题以及解答题的第 21 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 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 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 复考查。
包括函数, 三角函数, 数列、 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 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给写字教学留一席之地_语文论文 给写字教学留一席之地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王静娜中国自古就有 “文如其人”“字如其 人”的说法。
文物鉴赏家陈鹏举先生在《书法的奥秘》一文中说:“书法是什么?说到底是中国 人的气度与胸襟。
”洪丕模先生也说:“人们在欣赏颜真卿、刘海粟、康有为、毛泽东等人的书 法作品时,不仅是欣赏其美妙独特的结构,风神饱满的线条,也是在感受书法背后的这个人的 精神气质。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颜真卿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的代表性人物,“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其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其行书有着遒劲郁勃风格,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一、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亦称《论坐帖》、《与郭仆射书》,行草书。
此帖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
通观全篇书法,一气贯之,字字相属,虎虎有生气。
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气势充沛,劲挺豁达、刚烈之气跃然纸上。
忠义之气充之于心、赋之于文、形之于书,全篇理正、词严、文厉、书愤,洋洋千文,如长水蹈海,无可阻挡,遂使历代书家无不为之服膺倾倒。
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
《争坐位帖》是一篇草稿,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壁”。
《争坐位帖》因是手稿,其书法随意自如,挥洒有度,更为历代书家所重,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并称行书“双璧”。
颜书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中汲取经验获得成功的。
冯班在《钝吟书要》中称“宋人行书,多出颜鲁公”,当时颜书流传之广,摹习之众,可见一斑,我国辑录颜书最早最完善的《忠义堂帖》出现在宋代,是有其历史和社会原因的。
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1《争坐位帖》是颜真卿56岁时于唐广德二年(764)十一月十四日写给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义的信函。
郭英义为了献媚宦官鱼朝恩,在菩提寺行及兴道之会,两次把鱼朝恩排于尚书之前,抬高宦官的座次。
为此颜真卿出于对朝廷纪纲的维护、对功臣秉义的佑护、对奸佞骄横的摧折书写此稿,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显示了颜真卿刚强耿直、朴实敦厚的性格。
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目录,,xx语文教材是七年级语文教学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目录有哪些呢?我整理了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目录第一单元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爸爸的花儿落了3 丑小鸭4 诗两首5 伤仲永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第二单元6 黄河颂7 最后一课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9 土地的誓言10 木兰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第三单元11 邓稼先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3 音乐巨人贝多芬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15 孙权劝学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第四单元16 社戏17 安塞腰鼓18 竹影19 观舞记20 口技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第五单元21 伟大的悲剧22 在沙漠中心23 登上地球之巅24 真正的英雄25 短文两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画探险第六单元26 猫27 斑羚飞渡28 华南虎29 马30 狼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课外古诗词背诵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滁州西涧江南逢李龟年送灵澈上人约客论诗名著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汉语词类表实词七年级语文词语解释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鼎,古代三足两耳的锅。
沸,水开。
鉴赏:鉴别欣赏。
确凿:确实叮嘱:再三嘱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骇人听闻:让人听了就吃惊害怕。
骇,震惊。
嫉妒: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讪笑:讥笑。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萋萋:形容草长的茂盛的样子。
忧郁:忧伤,愁闷。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篇目前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标有*的是略读课文。
)第一单元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3、*生命,生命(杏林子)4、紫藤萝瀑布(宗璞)5、童趣(沈复)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第二单元6、理想(流水河)7、*短文两篇行道树(张晓风)第一次真好(周素珊)8、*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10、《论语》十则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第三单元11、春(朱自清)12、济南的冬天(老舍)13、*山中访友(李汉荣) 14、*秋天(何其芳)15、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第四单元16、化石吟(张锋)17、看云识天气18、*绿色蝈蝈(法布尔) 19、*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20、*山市(蒲松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探索月球奥秘第五单元21、风筝(鲁迅)22、羚羊木雕(张之路)23、*散步(莫怀威)24、*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纸船(冰心)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第六单元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7、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28、*女娲造人(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30、*寓言四则赫耳墨斯与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追寻人类起源课外古诗词: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名著导读:《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附录:硬笔书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3、*丑小鸭(安徒生)4、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5、伤仲永(王安石)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第二单元6、*黄河颂(光未然)7、最后一课(都德)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10、木兰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第三单元11、邓稼先(杨振宁)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13、*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第四单元16、社戏(鲁迅) 17、安塞腰鼓(刘成章)18、*竹影(丰子恺) 19、*观舞记(冰心)20、口技(林嗣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第五单元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22、荒岛余生(笛福)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24、*真正的英雄(里根)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两小儿辩日《列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第六单元26、珍珠鸟(冯骥才) 27、斑羚飞渡(沈石溪)28、*华南虎(牛汉) 29、*马(布封)30、*狼(蒲松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课外古诗词: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论诗(赵翼)名著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汉语词类表(实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2、芦花荡(孙犁)3、蜡烛(西蒙诺夫)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5、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第二单元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7、背影(朱自清)8、台阶(李森祥)9、老王(杨绛)10、信客(余秋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让世界充满爱第三单元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12、桥之美(吴冠中)13、苏州园林(叶圣陶) 14、故宫博物院(黄传惕)15、说“屏”(陈从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第四单元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17、奇妙的克隆(谈家桢)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19、生物入侵者(梅涛)20、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走上辩论台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陶渊明)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第六单元26、三峡(郦道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30、诗词四首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游山西村(陆游)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怎样搜集资料课外古诗词:长歌行(少壮不努力)(汉乐府)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野望(王绩)送友人(李白)黄鹤楼(崔颢)秋词(刘禹锡)鲁山山行(梅尧臣)浣溪沙(苏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附录:欣赏王羲之书法含语词类表(虚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藤野先生(鲁迅)2、我的母亲(胡适)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5、再塑生命(海伦·凯勒)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第二单元6、雪(鲁迅)7、雷电颂(郭沫若)8、短文两篇(巴金)日月9、海燕(高尔基)10、组歌(节选)(纪伯伦)浪之歌雨之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寻觅春天的踪迹第三单元11、敬畏自然(严春友)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刚)13、旅鼠之谜(位梦华) 14、大雁归来(利奥波德)15、喂——出来(星期一)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第四单元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17、端午的鸭蛋(汪曾祺)18、吆喝(萧乾) 19、春酒(琦君)20、俗世奇人(冯骥才)刷子李泥人张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到民间采风去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5、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第六单元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30、诗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己亥杂诗(龚自珍)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背起行囊走四方课外古诗词:赠从弟(其二)(刘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无题(李商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登飞来峰(王安石)清平乐·村居(辛弃疾)名著导读:《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附录:欣赏唐人狂草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标点符号用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第—单元1、《沁园春·雪》毛泽东2、《雨说》郑愁予3、《星星变奏曲》江河4、《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叶赛宁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雨的诉说第二单元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7、《<傅雷家书>两则》 8、《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笑着面对生活第三单元9、《故乡》鲁迅 10、《孤独之旅》曹文轩11、《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12、《心声》黄蓓佳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青春随想第四单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15、《短文两篇》:《不求甚解》邓拓《谈读书》培根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综台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好读书,读好书第五单元17、《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18、《杨修之死》罗冠中19、《范进中举》吴敬 20、《香菱学诗》曹雪芹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第六单元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23、《隆中对》陈寿 24、《出师表》诸葛亮25 、《词五首》:望江南(温庭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渔家傲(范仲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武陵春(李清照)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课外古诗词:《观刈麦》(白居易)《月夜》(刘方平)《商山早行》(温庭筠)《卜算子咏梅》(陆游)《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名著导读:《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附录:1、怎样读诗2、怎样读小说3、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4、常用修辞格简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诗两首2、我用残损的手掌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第二单元5、孔乙己6、蒲柳人家(节选)7、变色龙 8、热爱生命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三单元9、谈生命 10、那树11、地下森林断想 12、人生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第四单元13、威尼斯商人 14、变脸15、枣儿 16、音乐之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五单元17、公输 18、《孟子》两章19、鱼我所欲也 20、《庄子》故事两则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 22、邹忌讽齐王纳谏23、愚公移山 24、《诗经》两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外古诗词背诵:从军行月下独酌羌村三首(之三) 登楼望月有感雁门太守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卜算子别云间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附录谈谈散文后记。
新课程下语文教材中语文知识的编排摘要:语文知识在现行语文教材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它以汉语知识、读写听说知识和文学知识为三大系统,其中附录是贯穿于教材中的主要渠道之一。
本文从新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编排的附录探讨语文知识教材编写的发展与改进。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教材语文知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教科书中语文知识的提取原则作了明确规定,即“精要、好懂、有用”[1]。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及体现这个原则,反映新《语文课程标准》呢?本文就从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附录的编写展开思考。
一、汉语知识的系统化,全面化在”课程阶段目标”中,要求7~9年级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
并且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附录三”中对语法修辞知识的作了规定。
除了《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三中所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汉语知识方面还增加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这一专栏。
标点符号虽然在平时经常用,但许多学生却用得不规范。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常常被考生忽略,被认为是小事一桩,没必要那么认真。
但在中考作文中,书面整洁、书写美观、字体规范、行款正确是一篇文章的脸面,是读者的第一印象。
学会规范的使用标点符号,能够好的帮助读者准确地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写作分数。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讲解了句号、问号等十六个常用的标点符号,其中对顿号、冒号等十个符号作了重点讲解,如“7.冒号;7.1冒号的形式为”:”7.2用在称呼语后,表示提起下文,例如同志们,朋友们:...;7.3用在...表示...例如...;7.4...7.5..”[3]从形式到多种作用及例子详细却不繁琐,实用好理解。
二、汉字书法的加入笔者注意到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汉字书法进行了强调,七年级(上):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七年级(下):临摹、欣赏颜体书法;八年级(上):欣赏王羲之书法;八年级(下):欣赏唐人草书。
一席之地篇一: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并使其在学术界占据一席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给写字教学留一席之地_语文论文给写字教学留一席之地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王静娜中国自古就有“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说法。
文物鉴赏家陈鹏举先生在一文中说:“书法是什么?说到底是中国人的气度与胸襟。
”洪丕模先生也说:“人们在欣赏颜真卿、刘海粟、康有为、毛泽东等人的书法作品时,不仅是欣赏其美妙独特的结构,风神饱满的线条,也是在感受书法背后的这个人的精神气质。
”或遒劲洒脱,或端庄秀丽的毛笔、硬笔书法,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阅读它们,犹如阅读灵动的生命,那是电脑设计出来的缤纷多彩的艺术字所无法比拟的。
古代著名硬笔书法家颜真卿硬笔的作品中国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简介颜真卿(-),字清臣,生于京兆(今西安)。
“安史之乱”中,因在平原郡守任上毅然起义抗贼立下汗马功劳而受朝廷重用,历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要职,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
德宗时,李希烈叛乱,颜真卿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成为中国文人书法的重要里程碑。
他转益多师,一变成法,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他的行草也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
传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
1.基本介绍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公元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御史,为监察迁殿中侍御史。
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陵县)任太守,人称“颜平原”。
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
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建中四年(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后为李缢杀。
唐代宗大历元年(年),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遭贬谪。
三年(年)四月,由吉州司马改为抚州刺史。
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
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淹没农田的现状,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
抚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
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抚州学子杨志坚家贫如洗却嗜学如命,其妻耐不住贫困生活,提出离婚,杨写了一首《送妻诗》,表明自己矢志读书无奈同意离婚的心情。
杨妻将这首诗作为离婚的证据呈献颜真卿。
颜看了杨诗后,非常同情杨的遭遇,钦佩其苦读精神,对杨妻嫌贫爱富的行为进行责罚,并赠给杨志坚布匹、粮食,将杨留在署中任职。
为此,颜还将《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公诸于众。
这则判词对临川良好学风、淳朴婚俗的形成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