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会展场馆组织管理1
- 格式:ppt
- 大小:18.47 MB
- 文档页数:112
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复习纲领(1—10章)第一章会展场馆建设期的管理一、查核要求(一)会展场馆概括1、识记:(1)中国会展建设概略。
2、领悟:(1)中国会展场馆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向;(2)会展场馆对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作用;(3)功能定位于平面布局;(4)会展场馆的建筑构成。
3、简单应用:(1)规划与选址;(2)会展场馆的环境设计及环境设备(设计与竞标)。
(二)会展场馆建设与经营过渡期的管理1、领悟:(1)筹建管理公司。
2、简单应用:(1)确立经营模式及其有关内容。
二、考点概括(一)我国会展场馆建设概略会展场馆是指会讲和展览功能兼顾的会展中心的统称。
独自具备会议或展览功能,以及其余功能为主(如体育场、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宫、美术馆、音乐厅)同时兼顾会议、展览功能的场馆都能够参照。
在我国“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在“会展中心城市”“会展名称”以及“会展之都”的有近40个城市。
不只北上广等中心展览城市的大型场馆正在加快建设步伐,一些二、三线城市更是纷繁将建设场馆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门路。
(二)我国会展场馆布局存在的问题1、大型会展场馆偏少(超10万平方米不多)2、配套设备不足3、智能化水平低(热中于外观投入)4、出现总量剩余、构造失衡的现象。
(20%,正常40%以上)(三)我国会展场馆发展趋向1、会展场馆建筑规模大型化2、会展场馆功能综合化3、侧重会展场馆的智能化4、规划与设计更为人性化(“以人为本”)5、场馆更为侧再生态文明6、政府仍将加大对会展场馆建设的投入(四)会展场馆对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作用1、能够鼎力推动会展家产的发展2、能够踊跃培养城市的会展品牌3、能够提高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4、能够适量调控会展业的市场运作5、能够鼎力培养会展业人材6、能够增强城市的服务职能(五)会展场馆的规划1、场所选择规划:外国很多现代化会展中心的场址一般都选在城郊联合部,并将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和地形条件作为选址的三大体素进行论证。
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第一章一、会展场馆的定义:会展场馆是为各种类型的商品展示、行业活动、会议交流、信息发布、经济贸易等集中举办各种活动的场所。
现代会展场馆是会议和展览功能兼备的会展中心的统称。
由展览馆、会议室、停车场、餐厅、休息场所以及通信、娱乐、新闻、商务、住宿等服务设施组成,以满足多种需求的商业性的综合建筑设施。
作为会展场馆应具备以下条件:1.它是一个建筑物或者由多个建筑物组成的设施。
2.它必须能够提供会议或展览相配套的设施设备和服务。
3.它的服务对象是公众。
4.它具有商业性质,使用者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5.它的设施设备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6.会展中心一般被定位为“城市标志性建筑”。
二、会展场馆的性质1.自然垄断性指由于技术和经济上的原因,政府直接对某些产业的价格和供给以及市场进入进行管制,只授权一个企业生产,其他企业不准进入。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会展场馆规模经济效应显著。
2是会展场馆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
只有国家或政府作为投资主体才能完成如此巨大的投资。
2.公共产品性会展场馆具有公共产品性(即公益性,属于公益设施),但是它具有的是不完全的公共产品性(即具有盈利性)。
3.会展场馆是经营性、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企业会展场馆是以提供综合性服务为主的企业。
会展中心是一个经营实体,其主要经营内容是举办专业化的会展活动,是公益性和盈利性并存的经济形态。
三、会展场馆的作用1.能够大力推进会展产业的发展2.能够积极培育城市的会展品牌3.能够提高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4.能够适度调控会展业的市场运作5.能够大力培养会展业人才6.能够强化城市的服务职能四、会展场馆的类型1.按照主要用途划分(1)博物馆。
是指对有关历史、自然、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实物、资料、图片、标本等进行收集、保管、研究、并陈列一部分供人们参观、学习的专用建筑场馆。
(2)展览馆。
展览馆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展览专用建筑场馆;二是指从事展览馆业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会展展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展展厅的管理,促进会展展厅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会展展厅的日常管理和运营活动,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会展展厅的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服务至上、规范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展厅的稳定运营和良好形象。
第四条会展展厅的管理工作由展厅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各相关部门、岗位应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要求积极配合,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五条展厅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本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适应会展展厅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第六条展厅管理部门应对展厅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承担全面责任,并定期向上级管理部门及会展展厅所有权单位报告工作情况。
第七条展厅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展厅的规范管理和运营。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八条展厅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考核、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
第九条展厅管理部门应根据业务需要,合理配置、调整展厅工作人员的编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第十条展厅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人员招聘制度,对于招聘的人员应进行严格的面试和考核,确保招聘的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第十一条展厅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展厅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奖惩,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给予相应的惩罚。
第十二条展厅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制度,对进入展厅工作的新员工应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第十三条展厅管理部门应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四条展厅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员工的劳动关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十五条展厅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购置、维护、更新等方面。
第十六条展厅管理部门应根据展厅的业务需求,合理配置必要的设备和器材,确保展厅的正常运营。
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第一章会展场馆建设期的管理会展场馆是指从事会议展览活动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组成的大型建筑综合体,和相配套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其国际化和特色化的程序是会展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会展展馆的功能分区:1.会展活动场所2.办公场所3.开幕和闭幕典礼场所4.服务场所5.宴会场所展馆对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作用:1、能够大力推进会展产业的发展2、能够积极培育城市的会展品牌3、能够提高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4、能够适度调控会展业的市场运作5、能够大力培养会展业人才6、能够强化城市的服务职能我国会展场馆布局存在的问题:1、大型展馆偏少(超10万平方米不多)2、配套设施不足3、智能化水平低(热衷于外观投入)4、总量过剩、结构失衡的现象。
我国会展场馆发展趋势:1、规模大型化2、功能综合化3、场馆的智能化4、规划与设计更加人性化(“以人为本”)5、更注重生态文明6、政府仍将加大对会展场馆建设的投入会展场馆的规划:1场地选择规划:交通条件(首要)环境条件地形条件2预留地发展规划3内部布局规划(最重要的是人车分流的场内交通系统)4展厅要素规划(1.展厅外观坚固、耐用、美观2.展厅面积要与规划展位数量相匹配3.展厅高度单层最优,层高与定位相匹配4.地面条件地面状况和承重条件)会议中心布局:1.会议室面积(大小规模俱全,以满足不同规模会议团体需要)2.座位和布局(应具有不同的空间布局模式,如礼堂式,剧院式,教学式等)3.会议室用具(桌椅,平台,讲台)现代化展览中心的展厅较多都是单层、单体、单体建筑1万㎡左右展厅每层的高度在10-15m是基于一般展台设计的要求会议室桌椅设置需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规定,要求桌子的标准高度是60cm规划设计功能定位:在国外会展场馆建设中,通常展厅的建筑面积应占整个场馆建筑面积的40%以上会展场馆至少必须满足三类人员的需要:参观和参会者,办展商和参展商,会展场馆的管理者会展场馆的平面布局:分为单体式和分体式两大类展览建筑的布局形式:并行式、环绕式、串联式、集中均衡式布局、分散自由式布局会展场馆建设与经营过渡期的管理:1.筹建管理公司确定经营模式人员招聘培训2.建立财管制度作出费用预算3.健全场馆档案资料管理4.空间资源定位试经营准备5.工程设备管理第二章会展场馆组织管理会展场馆经营管理模式:1.国建国营: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展览馆2.国建民营: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3.民建民营:成都新国际会展中心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4.外资外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会展场馆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1.管理体制2.场馆机构设置和职能权限2.场馆组织管理与组织结构4.场馆经营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指相关社会机构组织、领导和监督行业经济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
会展的管理制度第一条为规范会展活动的管理,保障会展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会展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组织会展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会展企业、会展组织、会展服务提供商等。
第三条会展活动包括展览、观展、展示、论坛、会议等各类形式,其具体内容由相关单位和个人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四条会展活动的组织者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会展项目的安全和秩序。
第五条会展活动的组织者应当积极引导参展单位和观众树立文明守法的观念,维护会展秩序。
第六条会展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会展活动,依法处理违规行为。
第七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章会展活动的组织者第八条会展活动的组织者应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九条会展活动的组织者应当编制详细的会展计划,包括项目内容、时间、地点、参展单位等。
第十条会展活动的组织者应当保证会展项目的安全和质量,确保观众和参展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会展活动的组织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备案,接受监督和检查。
第十二条会展活动的组织者应当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第十三条会展活动的组织者应当配备专业人员,确保会展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会展活动的组织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参展单位的资格和数量,保证会展项目的专业性。
第十五条会展活动的组织者应当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提高会展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十六条会展活动的组织者应当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会展事业的发展。
第十七条会展活动的组织者应当定期评估和总结会展项目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
第三章会展活动的参展单位第十八条参展单位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展品,不得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第十九条参展单位应当遵守会展活动的规则,维护会展秩序。
第二十条参展单位应当按时到场布展,确保展品的完整和美观。
第二十一条参展单位应当积极配合组织者的工作,保障会展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二条参展单位应当遵守会展活动的相关规定,不得从事影响会展秩序的行为。
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第一章,会展场馆建设期的管理1,会展场馆。
会展场馆是指从事会议展览活动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以及相配套的设施设备和服务,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其国际化、智能化、特色化的程度是衡量会展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本书所指的会展场馆是会议和展览功能兼备的会展中心的统称)P2参考2,中国会展场馆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一)存在的问题。
(1)大型会展场馆偏少。
在欧洲,中等规模的会展场馆一般其室内可供展览面积在10万平方米左右,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都有面积达30万平方米以上的场馆。
(2)配套设施不足。
我国的会展场馆在设计时普遍存在忽略辅助功能的设计与配套设施的统一规划,具体表现在停车场设计、货物装卸服务设计、餐饮中心与休息场所设计等。
(3)智能化水平低。
尽管很多会展场馆投资很大,但资金更多的投入到外形上,内在科技含量不足。
(二)发展趋势。
(1)会展场馆建筑规模大型化;(2)会展场馆功能综合化;(3)注重会展场馆的智能化;(4)规划与设计更加人人性化;(5)政府仍将加大对会展场馆建设的投入。
3,会展场馆对城市会展业发展所起的作用:(1)能够大力推进会展产业的发展。
一个先进适用的会展场馆是举办会展活动的硬件基础。
(2)能够积极培育城市的会展品牌。
会展场馆不仅仅为会议和展览提供场地和相关服务,其经营策略还关系到城市会展品牌的培育。
(3)能够提高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
会展场馆的市场化运作有助于会展业的市场化经营(4)规划与设计更加人人性化;(5)政府仍将加大对会展场馆建设的投入。
3,会展场馆对城市会展业发展所起的作用:(1)能够大力推进会展产业的发展。
一个先进适用的会展场馆是举办会展活动的硬件基础。
(2)能够积极培育城市的会展品牌。
会展场馆不仅仅为会议和展览提供场地和相关服务,其经营策略还关系到城市会展品牌的培育。
(3)能够提高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
会展场馆的市场化运作有助于会展业的市场化经营。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会展安全管理,保障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参展商、观众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会展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举办的各类会展活动,包括展览会、博览会、会议、论坛等。
第三条会展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会展主办方、承办方、参展商和参展人员应当共同参与会展安全管理,确保会展活动安全有序。
第二章安全管理职责第五条会展主办方职责:(一)负责会展活动的整体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管理人员职责;(二)制定会展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防范措施、应急预案等;(三)对会展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场地符合安全要求;(四)对参展商进行安全审查,确保参展商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五)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参展商、观众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六)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会展活动安全进行。
第六条会展承办方职责:(一)协助主办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二)负责会展场地安全管理,包括消防、防盗、防抢、防骗等;(三)负责参展商的现场管理,确保参展商遵守安全规定;(四)协助主办方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五)负责现场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处理。
第七条参展商职责:(一)遵守会展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参展产品、设施符合安全要求;(二)参展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三)配合主办方和承办方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四)参展期间,不得擅自改变展位结构,确保展位安全;(五)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
第八条参观者职责:(一)遵守会展现场秩序,服从工作人员管理;(二)注意安全警示标志,不得在禁烟、禁火区域吸烟、用火;(三)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进入现场;(四)不得擅自进入危险区域;(五)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