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2
玻璃幕墙性能和检测要求1、玻璃幕墙的性能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体型以及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气候、环境等条件进行。
2、玻璃幕墙的抗风压、气密、水密、保温、隔声等性能分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 15225的规定。
3、幕墙抗风压性能应满足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其变形不超过规定值,并且不发生任何损坏。
4、有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要求时,玻璃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3级。
5、玻璃幕墙的水密性能可按下列方法设计:(1)受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的地区,水密性设计取值可按下式计算,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小于1000Pa;(2)其他地区,水密性可按第1款计算值的75%进行设计,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低于700Pa;(3)可开启部分水密性等级宜与固定部分相同。
6、玻璃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非抗震设计时,应按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进行设计;抗震设计时,应按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3倍进行设计。
玻璃与铝框的配合尺寸尚应符合本规范第9.5.2条和9.5.3条的要求。
7、有保温要求的玻璃幕墙应采用中空玻璃,必要时采用隔热铝合金型材;有隔热要求的玻璃幕墙宜设计适宜的遮阳装置或采用遮阳型玻璃。
8、玻璃幕墙的隔声性能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环境条件进行。
9、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0的幕墙玻璃,对有采光功能要求的玻璃幕墙,其采光折减系数不宜低于0.20。
10、玻璃幕墙性能检测项目,应包括抗风压性能、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必要时可增加平面内变形性能及其他性能检测。
11、玻璃幕墙的性能检测,应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实施。
检测试件的材质、构造、安装施工方法应与实际工程相同。
12、幕墙性能检测中,由于安装缺陷使某项性能未达到规定要求时,允许在改进安装工艺、修补缺陷后重新检测。
检测报告中应叙述改进的内容,幕墙工程施工时应按改进后的安装工艺实施;由于设计或材料缺陷导致幕墙性能检测未达到规定值域时,应停止检测,修改设计或更换材料后,重新制作试件,另行检测。
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一、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抗风压性能分级
二、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气密性能分级
三、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水密性能分级
四、建筑外窗(含阳台门)传热系数分级
五、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六、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采光性能分级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标准表1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
表2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
表3 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
表4 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
表5 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
表6 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
表7 建筑幕墙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表8 建筑幕墙采光性能分级
表9耐撞击性能:
(1)性能分级:
表10平面内变形性能和抗震要求。
建筑幕墙的物理性能(四性)幕墙的物理性能等级是依据最新《建筑幕墙》GB/T21086-2007按照建筑物所在的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建筑物高度、体型和环境以及建筑物的重要性等选定的,性能测试样板:按照中国G B/T 21086-2007、GB/T15226、GB/T15227、GB/T15228、 GB/T18250及国际A S TME283、ASTME 331、AAMA501.1、ASTME 330测试方法标准执行。
1.风压变形性能本工程幕墙的风压变形性能等级3级按GB/T21086-2007的规定,风压变形性能分9级,如下表: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表中P3为风荷载标准值,其含义是在P 3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杆件(铝型材)的相对挠度值不应大于L /180(L —杆件长度)及20mm 中的小值。
在幕墙主要受力杆件的设计计算中,还需考虑与风压标准值对应的设计值,并考虑与地震(温度)等作用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杆件的最大应力不得大于材料的设计强度值。
所以,确定幕墙风压变形指标的关键数值是风荷载标准值。
其计算如下:本项目转角墙面的最大风荷载标准值为2.33KN/㎡,该值对应的风压变形性能等级,我司所设计的幕墙均完全能满足。
2、雨水渗漏性能本工程幕墙的雨水渗漏性能等级为3级根据GB/T21086-2007的规定,雨水渗漏性能按下表分5级。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在《建筑幕墙》GB –T21086-2007中5.1.2.1条规定玻璃幕墙的水密性设计值P =1000μz μcW0。
本工程所在的城市的基本风压为0.55 kN/㎡,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1.67,风力系数可取1.2,最后得P=1100P a 。
3、空气渗透性能本工程幕墙的空气渗透性能等级为3级在标准状态下,压力差为10Pa 的空气渗透量q 为分级依据,其分级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幕墙四性性能1、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等级的计算工程所在地区:北京地区风荷载标准值为:2.5KPa幕墙抗风压性能是指该结构在与其相垂直的风压作用下,保持正常使用功能,不发生任何损坏的能力。
幕墙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根据其所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k确定,其指标值不应该低于Wk,且不应小于1.0KPa,Wk的计算应符合GB50009的规定。
对幕墙结构,抗风压性能分级指标应符合5.1.1.1[《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的规定,并符合该规范表12的要求!表12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幕墙抗风压性能是指该结构在与其相垂直的风压作用下,保持正常使用功能,不发生任何损坏的能力。
幕墙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根据其所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k确定,其指标值不应该低于Wk,且不应小于1.0KPa,Wk的计算应符合GB50009的规定。
对幕墙结构,抗风压性能分级指标应符合5.1.1.1[《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的规定,并符合该规范表12的要求!按如上规定,在本例中:3.0KPa>wk= 2.5KPa≥2.5KPa所以抗风压性能为:4级关于幕墙抗风压《建筑幕墙》GB/T21086-2007规定如下:5.1.1抗风压性能5.1.1.1幕墙的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根据幕墙所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k确定,其指标值不应低于Wk ,且不应小于1.0kPa。
Wk的计算应符合GB50009的规定。
5.1.1.2在抗风压性能指标值作用下,幕墙的支承体系和面板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不应大于表11的要求。
表11幕墙的支承结构、板面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要求支承结构类型相对挠度(L跨度)绝对挠度(mm)构件式玻璃幕墙单元式幕墙铝合金型材L/18020(30)a 钢型材L/25020(30)a 玻璃板面短边距/60—石材幕墙金属板幕墙人造板材幕墙铝合金型材L/180—钢型材L/250—点支承玻璃幕墙钢结构L/250—索杆结构L/200—玻璃板面长边孔距/60—全玻璃幕墙玻璃肋L/200—玻璃板面跨距/60—a括号内数字适用于跨距超过4500mm的建筑幕墙产品。
水密性计算方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建筑幕墙水密性能指标计算一、基本参数:工程所在地区:深圳计算高度为:22.025m建筑物地面类型分类:C类地形?是否为热带风暴及台风袭击地区:否基本风压为:0.75KPa二、规范条文:幕墙水密性能系指在风雨同时作用下,幕墙透过雨水的性能,等级分类按5.1.2[《建筑幕墙》GB/T21086-2007]执行。
表13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分级代号│1│2│3│4│5│├───┬───┼────┼────┼─────┼─────┼─────┤│分级│固定│500≤ΔP│700≤ΔP│1000≤ΔP?│1500≤ΔP?││││部分│<700│<1000│<1500│<2000│ΔP≥2000?││指标值├───┼────┼────┼─────┼─────┼─────┤│ΔP?│可开启│250≤ΔP│350≤ΔP│500≤ΔP?│700≤ΔP?│││(Pa)│部分│<350│<500│<700│<1000│ΔP≥1000?│├───┴───┴────┴────┴─────┴─────┴─────┤│注:5级时需同时标注固定部分和开启部分ΔP的测试值?│└───────────────────────────────────┘幕墙的雨水渗透性能以发生严重渗漏现象的前级压力差值P作为分级依据,其分级指标应符合上表的规定。
JGJ102-2003的4.2.521086-2007]计算):1:受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的地区,水密性设计取值可以按下面公式计算,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应小于1000Pa;P=1000μzμsw0上式中:P:水密性设计取值(Pa);w0:基本风压(KPa);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体型178-19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图2.1.2中的ⅢA、ⅣA区。
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一、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抗风压性能分级分级代号1 2 3 4 5 6 7 8 9分级指标P3(kpa)1.0≤P3<1.51.5≤P3<2.02.0≤P3<2.52.5≤P3<3.03.0≤P3<3.53.5≤P3<4.04.0≤P3<4.54.5≤P3<5.0P3≥5.0 注:第9级应在分级后同时注明具体检测压力差值。
P3值与工程的风荷载标准值Wk相对应,应大于或等于Wk。
Wk采用风荷载标准值计算软件计算确定。
数据摘自《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天津市建筑节能门窗技术标准DB29-164-2010二、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气密性能分级分级代号1 2 3 4 5 6 7 8单位缝长分级指标值q1[m3/(m·h)]4.0≥q1>3.53.5≥q1>3.03.0≥q1>2.52.5≥q1>2.02.0≥q1>1.51.5≥q1>1.01.0≥q1>0.5q2≤0.5单位面积分级指标值q2[m3/(m2·h)]12≥q2>10.510.5≥q2>9.09.0≥q2>7.57.5≥q2>6.06.0≥q2>4.54.5≥q2>3.03.0≥q2>1.5q2≤1.5注:数据摘自《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居住建筑七层以下不应低于3级,七层及以上不应低于4级。
公共建筑不应低于4级。
1,注:天津公共建筑节能规定采暖空间外门窗气密性不应低于6级,非采暖空间采用推拉窗时,不应低于3级。
三、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水密性能分级分级 1 2 3 4 5 6分级指标ΔP(Pa)100≤ΔP<150150≤ΔP<250250≤ΔP<350350≤ΔP<500500≤ΔP<700ΔP≥700注:数据摘自《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指标计算一、基本参数:工程所在地区:深圳计算高度为:22.025m建筑物地面类型分类:C类地形是否为热带风暴及台风袭击地区:否基本风压为:0.75KPa二、规范条文:幕墙水密性能系指在风雨同时作用下,幕墙透过雨水的性能,等级分类按5.1.2[《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执行。
表13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分级代号│ 1 │ 2 │ 3 │ 4 │ 5 │├───┬───┼────┼────┼─────┼─────┼─────┤│分级│固定│500≤ΔP│700≤ΔP│1000≤ΔP │1500≤ΔP ││││部分│ <700 │ <1000 │ <1500 │ <2000 │ΔP≥2000 ││指标值├───┼────┼────┼─────┼─────┼─────┤│ΔP │可开启│250≤ΔP│350≤ΔP│ 500≤ΔP │ 700≤ΔP │││ (Pa) │部分│ <350 │ <500 │ <700 │ <1000 │ΔP≥1000 │├───┴───┴────┴────┴─────┴─────┴─────┤│注:5级时需同时标注固定部分和开启部分ΔP的测试值│└───────────────────────────────────┘幕墙的雨水渗透性能以发生严重渗漏现象的前级压力差值P作为分级依据,其分级指标应符合上表的规定。
JGJ102-2003的4.2.5条提出的水密性能设计计算方法如下(也可按5.1.2[《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计算): 1:受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的地区,水密性设计取值可以按下面公式计算,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应小于1000Pa; P=1000μzμsw0 上式中:P:水密性设计取值(Pa); w0:基本风压(KPa);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体型178-19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图2.1.2中的ⅢA、ⅣA区。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与节能性能参数
1. 建筑外窗、幕墙气密性能
1.1 建筑外窗、幕墙气密性能分级见表1.1-1~表1.1-3。
1.2 建筑外窗、幕墙热工性能分级见表1.2-1~表1.2-3。
2 窗框的传热系数
表2-1 塑料窗框的传热系数
2.2 木窗框窗框的传热系数
木窗框的K f值是在水汽含量在12%的情况下获得:
K f(W/m2·K)
2.3 金属窗框
框的传热系数K f的数值可以通过下列程序获得:
1) 对没有热断桥的金属框,使用K f0 = 5.9 W/(m2·K);
2) 对具有断桥的金属框,K f0的数值从图中粗线中选取;
K f0(W/m2·K)
2.4. 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
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主要受间隔层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在没有精确计算的情况下,可采用表2-2估算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
注:这些值用来计算低辐射的中空玻璃窗,对应玻璃中部传热系数K g≤1.8W/(m2·K)的中空玻璃。
若玻璃系统的传热系数大于1.8W/(m2·K),则可以忽略附加线传热系数ψ。
3 典型玻璃及玻璃系统的光学热工参数见表3.-1。
4 典型玻璃系统、配合不同窗框、在典型窗框面积比的情况下,典型整窗传热系数。
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表
P3为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指标,其取值不小于wk,且不小
于1.0 kPa,在P3作用下,幕墙的支承体系和面板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不大于下表的要求。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
注:5级时需同时标注固定部分和开启部分厶P的测试值
按照《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第5.1.2条的规定
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
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
《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第5.1.3条规定了建筑幕墙气密性能设计指标的一般规定,如下表所示;《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第424条规定了有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要求时,玻璃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3级。
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
按照《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第5.1.6条的规定,建筑幕
墙的平面内变形性能分级标准如下表所示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分级
本工程的平面内变形性能分级应为3级
1.光学性能
建筑幕墙的光学性能以建筑幕墙的透光折减系数T T为分级指标c 按照《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第5.1.8条的规定,有采光功能要求的幕墙,其透光折减系数不应低于0.45.有辨色要求的幕墙,其颜色透视指数不宜低于Ra80,光学性能分级标准如下表所示:
建筑幕墙采光性能分级
2.空气隔声性能
建筑幕墙的空气隔声性能以计权隔声量作为分级指标,按照《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第5.1.5条的规定,且隔声量不低于35db; 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标准如下表所示:
建筑幕墙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本工程的空气隔声性能分级应为3级。
四、幕墙性能设计指标幕墙的物理性能等级是依据GB/T15225按照建筑物所在的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建筑物高度、体型和环境以及建筑物的重要性等选定的,其分级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的规定。
1、抗风压性能按GB/T21086-2007的规定,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表中P 3为风荷载标准值,其含义是在P 3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杆件的相对挠度值不应大于L/180(L —杆件长度),其绝对挠度值应在20mm 以下。
在幕墙主要受力杆件的设计计算中,还需考虑与风压标准值对应的设计值,并考虑与地震(温度)等作用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杆件的最大应力不得大于材料的设计强度值。
所以,确定幕墙风压变形指标的关键数值是风荷载标准值。
根据《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计算得风荷载标准值为1.175 KN/m2。
本工程幕墙风压变形性能等级为1级 2、水密性能幕墙的雨水渗透性能系指建筑幕墙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透过的性能。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表玻璃幕墙的水密性关系到幕墙的使用功能和寿命。
水密性能要求与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功能以及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有关。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规定了玻璃幕墙的水密性能设计值 的计算方法:可开启部分水密性等级与固定部分相同。
P=1000*Uz*Us*W0式中:P---水密性设计取值(Pa ) W0 ---基本风压,取0.45(kN/m2 ) U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2.09 Us ---体型系数,取1.2根据上式计算结果,固定部分P=1128 Pa ;对应可开启部分P=560Pa本幕墙的雨水渗透性能设计为:3级。
3、气密性能气密性能指标应符合GB50176、GB50189、JGJ132、JGJ134、JGJ26的有关规定,并满足节能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表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表本幕墙的空气渗透性能设计为:3级。
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表分级代号123456789分级指标值P 3(kPa )1.0≤P 3<1.5 1.5≤P 3<2.0 2.0≤P 3<2.5 2.5≤P 3<3.0 3.0≤P 3<3.5 3.5≤P 3<4.0 4.0≤P 3<4.5 4.5≤P 3<5.0P 3≥5.0注1:9级时需同时标注P 3测试值。
如:属9级(5.5kPa )注2:分级指标值P 3为正、负风压测试值绝对值的较小值。
P3为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指标,其取值不小于wk ,且不小于1.0 kPa ,在P3作用下,幕墙的支承体系和面板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不大于下表的要求。
支承结构类型相对挠度(L 跨度)绝对挠度(mm )铝合金型材L/18020(30)a 钢型材L/25020(30)b构件式玻璃幕墙/单元式幕墙玻璃面板短边距/60—石材幕墙铝合金型材L/180—金属板幕墙/人造板幕墙钢型材L/250—钢结构L/250—索杆结构L/200—点支承玻璃幕墙玻璃面板长边孔距/60—玻璃肋L/200—全玻幕墙玻璃面板跨距/60—a,b :括号内数据适用于跨距超过4500mm 的建筑幕墙产品。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分级代号12345固定部分500≤ΔP<700700≤ΔP<10001000≤ΔP<15001500≤ΔP<2000ΔP≥2000分级指标值ΔP(Pa)可开启部分250≤ΔP<350350≤ΔP<500500≤ΔP<700700≤ΔP<1000ΔP≥1000注:5级时需同时标注固定部分和开启部分ΔP的测试值。
按照《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第5.1.2条的规定。
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分级代号1234分级指标值q L(m3/m·h)4.0≥q L>2.5 2.5≥q L>1.5 1.5≥q L>0.5qL≤0.5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分级代号1234分级指标值q A (m3/m2·h)4.0≥q A>2.0 2.0≥q A>1.2 1.2≥q A>0.5qA≤0.5《建筑幕墙》GB/T21086-2007第5.1.3条规定了建筑幕墙气密性能设计指标的一般规定,如下表所示;《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第4.2.4条规定了有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要求时,玻璃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3级。
建筑幕墙性能指标及等级确实定周佩杰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产品标准已于2008年2月1日开始执行,其各项性能指标采用了阿拉伯数字进行了重新分级,“1级”性能指标为最低性能指标,与原标准相反,又增加了一些指标,性能指标体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建筑幕墙的性能对建筑功能的巨大影响,这就要求建筑幕墙对建筑物环境中的每一个因素〔热应力、风荷载、气候变化、地震作用等〕均有相应抵抗预计环境力量的能力,采用什么样性能的建筑幕墙才能满足其功能要求,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从事建筑幕墙的设计人员正确掌握和确定性能设计值。
做为由面板与支承结构体系〔支承装置与支承结构〕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墙的建筑幕墙,做为围护结构,是可以拆换的结构,所以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标准中规定其建筑幕墙结构设计年限不低于25年,而幕墙预埋件属于不容易更换的部件,其设计使用年限应按与主体结构相同的50年考虑,按照在风荷载和多遇地震作用下,幕墙应能正常使用;在设防地震下,幕墙经过修理,应可以继续使用;在罕遇大地震作用下幕墙骨架不应坠落的三阶段设计要求,正确确定建筑幕墙性能设计值及分级等级,不出现性能设计值过低而导致无效设计,性能设计值过高而导致过剩设计,保证建筑幕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一、抗风压性能确定幕墙抗风压性能系指幕墙可开启部分处于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幕墙变形不超过允许值且不发生结构损坏〔如裂缝、面板破损、局部屈服、、粘接失效等〕及五金件松动、开启困难等功能障碍的能力。
幕墙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按如下方法确定:1、幕墙属于围护结构,抗风压性能指标应根据GB50009-001(2006年版)-2的规定幕墙所受的风荷载标准值W k=βgzμs1μz W0确定,其指标值不应低于W k。
式中:W k---垂直作用在幕墙外表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l---局部风压体型系数W0---基本风压,2、在抗风压性能指标值作用下,幕墙的支承体系和面板的相对挠度和绝对挠度不应学习文档仅供参考3【例】:求北京标高为处风荷载变形性能设计值【解】基本风压W0=0.45 kN/m2高处阵风系数(按B类区计算):βgz×[1+(Z/10)高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B类区计算):μz=(Z/10)=(64.0/10)局部风压体型系数(墙角区、该处从属面积为:2):μsl (A)=μsl (1)+[μsl (10)-μsl (1)]×log(A)×1.8-1.8]×0.431}μsl该处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l风荷载标准值:W k=βgz×μz×μsl×W0×××0.450 =2.332 kN/m2经计算在3级之间,应选择4级进行设计。
建筑外窗和幕墙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
建筑外窗物理性能分级
一、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抗风压性能分级
二、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水密性能分级
三、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气密性能分级
四、建筑外窗(含阳台门)传热系数分级
五、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六、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釆光性能分级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表1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
表2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
表3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
表4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
表5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
表6建筑幕墙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表7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
表8建筑幕墙采光性能分级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工程名称:蓝湾半岛3栋外墙装饰工程地理位置: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建设单位:珠海市斗门区世荣实业有限公司工程包括:室外石材幕墙、玻璃幕墙、铝板幕墙、采光顶和轻钢雨篷等建筑层数: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20.324米建筑结构型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耐火等级:地上、地下均为二级。
(二)装饰项目室外装饰为:石材幕墙二、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一)设计依据1.设计中满足的基本参数:1) 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设防2)按50年一遇设计,广州地区基本风压为0.5KN/m23)地区粗糙度:C类4)本工程建施图、结施图及外墙设计说明2.业主文件:甲方提供的建筑图和结构图电子版。
(二)采用规范1. 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防静电工程技术规范》DBJ08-83—200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4—2008《雷电保护》GB/T21714.1~4-200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2008年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预埋件设计规程》YS11—7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2。
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及条文说明》JGJ81—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范》JGJ138-2001《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199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建筑结构抗震规范》GB50011-20103。
幕墙设计规范《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01《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50429—2007)《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18091-2000)《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1994《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4。
幕墙性能设计指标风压变形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保温性能/隔声性能(以上由国家标准GB/T15225-94规定)/平面变形性能/耐冲击性能;另外补充说明:互换性设计/防火设计/防雷设计/耐腐蚀性设计/节能设计/环保设计一、风压变形性能风压变形系指建筑幕墙在与其相垂直的风压作用下,保持正常性能不发生任何损坏的能力。
表1.建筑幕墙性能分级值(Kpa)本工程严格按照《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风荷载标准值进行了计算,依据风荷载标准值确定本工程的幕墙性能等级,基本风压:W0=0.55KN/m2(50年一遇),地区粗糙度为:C类。
主楼标高168米处最大风载荷标准值WK=3.6KN/m2,按其计算值将幕墙性能分级应在6级。
W k=βgZ·μs1·μz·W o=1.521×2×2.132×.55=3.567KN/m2风洞试验结论负风压为0.9 +2.7=3.6 KN/m2取最不利风压3.6 KN/m2同时,在具体计算时,我们对所有玻璃铝板幕墙使用的铝合金龙骨,均使其满足相对挠度1/180,对钢龙骨,使其满足相对挠度1/250,并对所有幕墙中的其它受力构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计算,以保证本工程幕墙在阵风袭击下不受损坏,保证安全。
二、雨水渗漏性能(水密性)雨水渗漏性能系指在风雨同时作用下,幕墙透过雨水的能力。
幕墙水密性能指标应按如下方法确定:GB50178中ⅢA和ⅣA地区,即热带风暴和台风多发地区按下式计算,且固定部分不宜小于1000Pa,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P=1000μZμC w0式中:P——水密性能指标;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μC——风力系数,可取1.2;W0——基本风压(kN/m2),应按应按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
其它地区可按a)条计算值的75%进行设计,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低于700Pa,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1、幕墙水密性能指标应按如下方法确定:
a) GB50178中,ⅢA和ⅣA地区,即热带风暴和台风多发地区按式(1)计算,且固定部分不宜小于1000Pa,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P = 1 000μzμc w0
式中:
P ——水密性能指标,单位:Pa;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
μc——风力系数,可取1.2;
w0——基本风压(kN/m2),应按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
b) 其它地区可按a)条计算值的75%进行设计,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低于700Pa,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2、水密性能分级指标值应符合表13的要求。
3、有水密性要求的建筑幕墙在现场淋水试验中,不应发生水渗漏现象。
4、开放式建筑幕墙的水密性能可不作要求。
——选自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m)
地面粗糙度类别
A B C D
5 1.17 1.00 0.74 0.62
10 1.38 1.00 0.74 0.62
15 1.52 1.14 0.74 0.62
20 1.63 1.25 0.84 0.62
30 1.80 1.42 1.00 0.62
40 1.92 1.56 1.13 0.73
50 2.03 1.67 1.25 0.84
60 2.12 1.77 1.35 0.93
70 2.20 1.86 1.45 1.02
80 2.27 1.95 1.54 1.11
90 2.34 2.02 1.62 1.19
100 2.40 2.09 1.70 1.27
150 2.64 2.38 2.03 1.61
200 2.83 2.61 2.30 1.92
250 2.99 2.80 2.54 2.19
300 3.12 2.97 2.75 2.45
350 3.12 3.12 2.94 2.68
400 3.12 3.12 3.12 2.91
≧450 3.12 3.12 3.12 3.12
——摘自GB50009-2001表7.2.1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面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