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技术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82.18 KB
- 文档页数:1
病虫害防治(学生笔记)第一讲大豆病害防治方法(3课时)一、大豆根腐病1、症状:种子腐烂,种子萌发后腐烂,细菌根腐,成株期发病。
2、病原: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和丝核菌属,鞭毛菌亚门腐霉菌。
3、发病规律:大豆旱播种或土壤过于潮湿的低洼地,发病重。
4、防治方法:轮作,及时耕翻,调整播期和播深,选用健全种子,种子处理(多菌灵加福双美)二、大豆灰斑病1、症状:茎上的病斑发生于后期,常为纺锤形,最初呈红褐色,边缘深褐色或黑色,中部稍凹陷,以后呈淡灰色,从皮孔长出许多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使病斑变以为黑色。
2、病原:病原为大豆尾孢菌,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暗色孢料。
3、发病规律:灰斑病发生的轻重与当季气象条件有关。
4、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种子处理,田间喷药。
三、大豆孢囊线虫病1、症状:苗期发病,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植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叶柄及茎顶部亦呈淡黄色,开花延迟,结荚小而少。
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全株枯死,根部被线虫寄生后,根系不发达,侧根减少,须根增多,根瘤少而小,根系上着生许多白色或黄白色小颗粒,即孢囊。
2、病原:大豆孢囊线虫属垫刃目,异皮线虫科,异皮线虫属。
3、发病规律:发病程度与温度呈正相关4、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预防,田间预防。
四、大豆菌核病1、症状:地上部发病,可产生苗枯,叶腐,茎腐,荚腐等症状。
2、病原:病原为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属,土壤和病残体内的菌核是主要初期侵染来源。
3、防治措施: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无病种子,药剂防治,选用抗病品种。
第二讲小麦病害防治方法(2课时)一、小麦锈病1、症状:植株叶片或茎秆上出现鲜黄色,橘黄色或红褐色疱状夏孢子夏堆,而后表皮破裂,孢子飞散,呈铁锈状。
2、病原:小麦锈病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3、发病规律:小麦锈病属专性寄出生菌,离不开活寄主过腐生生活。
其财年侵染循环都是由于夏孢子连续侵染小麦来完成的。
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农艺专业知识更新培训系列讲座(初级) (3)1 —町_M B农田杂草防除技术授课教师:何付丽1东北农业大学绪论一.杂草的来源与概念1、杂草的来源生产实践中,常将植物分为野生植物、栽培植物和杂草三大类。
杂草来源于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
从杂草同生态环境条件的关系,尤其在人为因素影响下,人们已经认识到,农田杂草既不是栽培植物,也不是野生植物;杂草既有栽培作物的某些习性,又保持着野生植物的本性。
例如稗草,结籽很多,随熟随落等方面,还保持有野生植物的特性,但稗草长期与栽培水稻同生,或多或少地带有栽培的习性,在生态类型中已反映有早、中、晚稗等类型。
杂草与野生植物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生境条件不同,杂草长期生长在栽培环境条件下;与栽培植物的区别在于二者的抗逆能力不同。
2、杂草的概念杂草是伴人植物:杂草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没有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就不存在杂草。
由此,人们提出的杂草的定义都是以植物与人类的活动与愿望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根据的。
如:长错地方的植物;不想要的植物;除种植目的以外的非目的植物;无应用与观赏价值的植物;干扰人类对土地利用的植物等等。
在对杂草生物学特性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注重杂草本身特性的概念:杂草既不是栽培植物,也不是野生植物一类特殊植物,它既有野生植物的特性,又有栽培植物的某些习性;杂草是能以种群侵入栽培的、人类频繁干扰或人类占据的环境,可能抑制和取代栽培的或生态的或审美的目的的原植物种群的植物;来源于自然环境,对自然环境适应、不断进化,从而干扰作物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的植物;并非人类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栽培的,但在漫长的环境中适应了在耕地上生存,并给耕地带来危害的植物;适应了人工环境,干扰人类活动的植物等等。
上述概念强调了杂草对人工环境( man-made habitat )的适应性和危害性。
进而,有人总结出杂草具有3性:适应性( adaptation )、持续性( persistence )和危害性 ( harmfulness )。
2024年浅谈农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要点引言杂草,作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经常与农作物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等资源,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维护农田生态平衡,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实施有效的杂草防除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农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的要点,旨在帮助农业生产者更好地理解并实施杂草管理策略。
预防策略预防是杂草管理的首要策略。
通过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方式,可以减少杂草的入侵机会。
例如,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作物品种,使其在生长速度和高度上超过杂草,从而减少杂草的生存空间。
此外,合理的轮作和间作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杂草的滋生。
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是通过物理手段来减少杂草数量的方法。
其中,手工除草是最传统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此外,利用水力和热力也可以达到除草的目的。
例如,通过灌溉或雨水冲刷可以将杂草冲刷掉;而热力除草则利用高温破坏杂草的生长点,使其失去生命力。
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利用化学除草剂来杀死杂草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的缺点。
因此,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说明,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例如,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或竞争性植物来抑制杂草的繁殖。
这种方法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但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综合防治策略综合防治策略是将上述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的杂草防除体系。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农田的具体情况和杂草的种类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例如,在杂草生长初期,可以采用物理或生物防治技术;当杂草数量增多时,可以考虑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快速控制。
在实施综合防治策略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定期监测:定期对农田进行杂草监测,掌握杂草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合理施肥:通过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的养分吸收能力,增强其对杂草的竞争优势。
农田杂草防控技术方案农田杂草是作物生产中重要的有害生物,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传播病虫害,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
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杂草群落演替、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杂草抗药性水平上升等原因,农田杂草发生面积连年增加,且田间发生密度越来越高,危害持续加重,严重威胁我市农业生产安全。
为有效防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田间杂草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技术路线农田杂草防控要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作物增产增收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科学制定化学除草使用策略,实施综合防控,努力降低除草剂药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一)坚持综合防控。
结合轮作休耕、翻耕整地等农业措施,发挥生态控草作用,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
(二)坚持减量增效。
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并适期施药,杜绝超剂量使用,保障安全,提升防效。
二、技术措施(一)麦田杂草防控方案麦田杂草主要有节节麦、雀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和荠菜、播娘蒿、麦家公、猪殃殃、田旋花等阔叶杂草。
杂草防控要立足麦草冬防、综合防控。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
种子精选。
通过麦种调入和调出检疫,检查其中是否夹带杂草种子,特别是毒麦、节节麦等。
通过检疫措施,结合播种前的麦种清选,有效减少杂草的远距离传播。
农业措施。
实行轮作倒茬,可有效减轻伴生杂草的危害。
小麦播种前及早整地浇水,诱导杂草种子提前萌发,结合浅旋耕锄草,降低杂草基数。
通过提高整地质量、合理运筹肥水、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等,促使小麦全苗、壮苗、匀苗,提高小麦对杂草的竞争力。
物理措施。
小麦播种前通过翻耕或旋耕整地灭除田间已经出苗的杂草,清洁和过滤灌溉水源,阻止田外杂草种子的输入。
二是化学除草技术。
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雀麦、早熟禾等,选用啶磺草胺防治野燕麦,选用氟唑磺隆防治雀麦、野燕麦;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双唑草酮及其混剂防除播娘蒿、荠菜、猪殃殃。
土地平整、池塘堆土、杂草灌木丛及树木清除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与原则(1)编制依据1.1依据《施工招标文件》1.2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工程施工和验收的标准、规范、规程、图集:(2)编制原则2.1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插图、插表中,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
2.2遵循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具体项目实施方案过程中,充分研究、分析工程的特点、难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
2.4.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各道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尊重建设单位和监理的意见,严格管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2.5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队为基本组成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先进优良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科学管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2、工程概况清除杂草及树木等工程。
工期要求:30日历天。
工程质量要求:合格水电:施工现场的水、电业主方提供水电接引点,施工方自行接至施工场地。
施工便道:施工现场条件较好,施工单位根据其施工需要自行修筑施工进场道路。
3、总体施工部署(1)项目组织机构的配置对于本工程,我们将本着“建精品工程”、“放心工程”的企业精神,按照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严把工程质量关,严密组织、严格管理、高效快速的把本工程施工好、建设好。
因此,我们将选派协调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施工技术过硬、获取贰级项目经理资质认证,不怕吃苦,具有勇于开拓、年轻有为的项目经理组建本工程项目部。
同时,抽调公司技术业务骨干组成项目部各职能部门,选调集团劳务公司专业技术工人组建施工队伍,把本工程项目部组建成一支具有较强组织纪律、能吃苦、能战斗的专业施工队伍。
农田化学除草技术措施我们通常在农田的地中间、地埂、地边、渠边都能见到一些杂草,这些杂草给农作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麻烦,它能与农作物争水、争养分、争阳光,导致农作物不同程度的减产,所以我们要紧紧围绕“节本、降耗、增产、增收”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抓紧抓好农田化学除草工作,争取把农田杂草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最常见的杂草:在我们地区最常见的旱田杂草有黎、播娘蒿、天蓝苜蓿(三叶草)、地肤(野扫把)、朿y耳菜、苍耳、苋菜、蒲公英、车前草、田旋花、稗草、千金子、狗尾草、节节草、苦豆子、扁蓄、苦苦草、曼陀罗、刺儿菜、野西瓜苗、卢苇等。
水田杂草有稗草、三棱草、眼子菜等。
检疫性杂草有?二、杂草的分类:杂草种类主要分单子叶杂草、双子叶杂草,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等。
单子叶杂草:在杂草出土时单叶叶片条形的就叫单子叶杂草。
茎基部多分蘖,小穗结子。
如稗草、狗尾草、千金子、野燕麦、扁蓄、地肤、二棱草、芦苇等。
双子叶杂草:在杂草出土时双叶的就叫双子叶杂草。
如黎、播娘蒿、野苋菜、刺儿菜、田旋花、仓儿、蒲公英天、天蓝苜蓿、野西瓜苗、苦豆子、苦苦草、曼陀罗等。
阔叶杂草:阔叶杂草的叶子宽而大。
如黎、播娘蒿、野苋菜、刺儿菜、仓儿、野西瓜苗、蒲公英等。
三、杂草是害虫的越冬场所:有的杂草是害虫越冬场所,如蒲公英是苹果叶螨的寄三,田旋花、苦豆子是棉叶螨的寄主。
灰黎、田旋花是黄地老虎的繁殖场所,它在其杂草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爬到植物上危害。
杂草的传播途径:借风力传播、通过人和动物的活动进行传播、借水流传播、混入播种材料和厩肥之中传播。
我们为了科学种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必须进行农田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首先我们认识一下除草剂,根据除草剂的特性可分为四种,灭生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触杀性除草剂、内吸性除草剂。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土壤处理、叶面处理和茎叶处理。
水生杂草菹草的危害和治理方法介绍
水生杂草菹草的危害和治理方法介绍
菹草的危害与治理方法
植物危害
沉水性多年生草本。
花期3~7月份,果期4~9月份。
种子、根状茎及芽苞繁殖;根茎在正常情况下,繁殖迅速;芽苞系由侧枝形成的短枝,叶片密集,通常叶片基部肥厚宽大,边缘常有锐齿,芽苞脱落后沉于水底。
有些地区在水层较深的水田中危害水稻,影响其生长。
治理策略
农艺措施
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境;
二是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三是实行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四是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
化学除草
多数地方采用一次性封杀,就是在播种(催芽)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
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
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
如以稗草、千金子为主的田块,在杂草3-5叶期,可用10%千
金乳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行茎叶喷雾。
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
如以莎草、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剂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
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
如田间各种杂草共生,可用48%苯达松水剂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水稻虫害及水田杂草防除法一、水稻虫害(一)地下害虫的防治水稻地下害虫主要是危害秧田的蝼蛄、蛴螬、金针虫、跳甲等,本田主要是蝼蛄、红线虫和老鼠等。
可选用5%毒蛄灵粉剂甲拌颗粒剂对细土、细沙、谷糠等撒在置床或床面上,既可有效防止其危害。
(二)水稻潜叶蝇潜叶蝇是黑龙江省水稻秧苗期的主要害虫。
以幼虫潜入叶片内取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不规则白色条斑,水分渗入后腐烂,造成秧苗成片枯萎死苗。
1、农业防治清除田边杂草,培育壮秧,浅水灌溉,危害严重时应排水晒田。
2、药剂防治在水稻移栽前一天用40%乐果乳油25毫升兑水20公斤喷在100平方米秧田上,喷后最好不浇水。
本田防幼虫可用40%乐果乳油每亩100毫升兑水喷雾或用5%甲拌磷250~500克对细土撒在池梗上。
(三)水稻二化螟的防治二化螟又名钻心虫、蛀心虫,近几年在北方发生比较严重。
大发生时,被害者率高达40%左右。
1、农业防治秋季深翻、春季深水泡田,清除杂草、稻根,消灭越冬虫源。
2、生物防治在螟蛾盛期放赤眼蜂,每亩2万头,或用青虫菌、杀螟秆菌防治。
3、药剂防治用杀虫双可湿性粉剂或甩滴剂在螟蛾盛期时施用效果较好。
二、水田杂草(一)秧田杂草的防除在水稻播种覆土后,用9.8%苗床除草净或封闭1号等对细土均匀撒在床面上或兑水喷雾,之后盖好地膜和棚膜,即可防治杂草的发生。
在秧田杂草2叶期前用敌稗进行叶面喷雾,也可达到很好的杀草效果。
(二)本田杂草的防除1、一次性除草剂的使用这类除草剂主要以苯噻酰草胺、苄嘧黄隆、二氯?苄为主的合剂。
如水灵、客杈多、农力等。
适用于稗草、阔叶草混生、保水性能好的稻田,其药效期长,防除杂草效果很好。
可在插秧后5~10天结合返青肥一同施用,比较方便。
2、单剂型除草剂的使用这类除草剂以单一杀一种草为主。
如丁草胺以防稗为主,苄黄隆、农得时以防阔叶草和莎草为主,苯达松以防三梭草为主。
适用于草谱单一稻田,并可降低成本。
对杂草混生田,上述除草剂也可混合使用。
农田杂草的防治浏览次数:387 ( 2003 - 9 -13)一、杂草的危害杂草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
农田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农田杂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杂草一般被认为是“长在人们不希望它长的地方的草本植物”,即指人们有意识栽培的作物以外的草本植物,也可以说是,在农田中弊大于利的植物。
农田杂草与农作物间进行着剧烈的竞争。
表现在,很多杂草根深叶茂,特别是旱区杂草根部深扎土中,对水分的吸收常大于作物。
(表3-2-1)农田杂草丛生,致使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报导,世界粮食作物遭受病、虫、草等危害,收获前产量平均损失30-35%,其中因杂草损失10%左右,损失粮食2.9亿吨。
我国因杂草引起损失也约占粮食总产10%,因此每年因杂草损失粮食就有上百亿公斤。
旱区草原上的狼毒(Euphorbia fisheriana)、小棘豆、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针茅(Sripa属)等有害杂草,可以危害牲畜,牲畜吃了就会中毒或生病。
豚草(Ambrosia sp.)的花粉能引起某些人的花粉过敏症。
虽然农田杂草是有害的,但也有很多杂草是有经济价值的。
在北方旱区的茅根、菟丝子、列当、芦根等都是中草药材。
又如马唐、苋等很多杂草是家畜、家禽的饲料,荠菜、苋菜已被利用作蔬菜种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又名水葫芦,浮于水面,妨碍鱼的生长和航道通行,但它可作饲料,又能富集污水中的镍等重金元素,清洁污水,改善环境。
杂草具有强抗逆性,不少杂草是C4植物,有强的光合力,是育种工作中丰富的种质(基因)资源库。
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和目的,具体决定对它们是防治还是利用。
1983年11月在英国布赖顿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植保会议上提出“植物保护要保障农作物安全,增产,要为人类作贡献”。
因此,杂草科学工作者应设法控制和利用杂草,为保障农作物安全,增产和人类幸福作出贡献。
杂草防除的基本知识杂草一般被认为是“长错地方的植物”,也就是指人们有意识栽培的作物以外的植物。
农田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生长迅速,不但与农作物争夺养分和水分,而且还是多种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如果防除不及时就会蔓延,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因此,如何防除农田杂草,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大难题。
要防除农田杂草,首先必须了解杂草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掌握化学除草剂及其防除特性和使用方法。
一、农田杂草的分类根据农田杂草化学防除的需要,我们可以将其按形态特征分为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3类。
1. 禾本科杂草属于单子叶杂草,胚有1片子叶,叶片窄长,叶鞘开张,有叶舌,无叶柄,平行叶脉。
茎圆或扁平,有节,节间中空。
如稗草、千金子、看麦娘、马唐、狗尾草等。
2. 莎草科杂草也属于单子叶杂草,胚有1片子叶,叶片窄长,平行叶脉,叶鞘包卷,无叶舌。
它与禾本科杂草的区别是:茎为三棱形,个别为圆柱形,无节,实心。
如三棱草、香附子、水莎草、异型莎草等。
3. 阔叶杂草一般指双子叶杂草,胚有2片子叶,草本或木本,叶脉网状,叶片宽,有叶柄。
如刺儿菜、苍耳、鳢肠、荠菜等。
另外,阔叶杂草也包括一些叶片较宽、叶子着生较大的单子叶杂草,如鸭跖草等。
上述3类杂草的这些差异,导致它们对除草剂有不同的敏感性,这也正是我们在进行化学除草之前,要根据杂草的种类来选用除草剂的依据。
二、杂草的生物学特性1.适应性强杂草长期在野生环境下生长,使它们能忍受较恶劣的环境条件。
因此,杂草能在低温、盐碱和瘠薄土壤及干旱条件下生长。
2.惊人的繁殖力杂草有很强的结实能力,绝大部分杂草的单株结种数量高于农作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还有的能进行无性繁殖,并有少数宿根性杂草再生能力很强,即使根茎晒干瘪后,如果再遇到适宜的条件还能“死而复生”。
3.很强的生活力有很多杂草种子即使经过动物消化后,仍能有60%~90%的发芽率。
有的草籽在不适宜的条件下不发芽,而几年后,当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仍能发芽生长,这些顽强的生命能力是栽培作物不能比拟的。
黑龙江省水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发生规律水田主要杂草可分为三类:(一)禾本科杂草:主要有旱稗、稻稗、葡茎剪股颖(爬蔓草或鸡爪草)、看麦娘、稻李氏禾、芦苇等。
(二)阔叶杂草:主要有雨久花(兰花菜)、野慈菇(驴耳菜)、泽泻(水白菜)、眼子菜(水上漂)、狼巴草(鬼叉)、疣草、花蔺等。
(三)莎草科杂草:主要有多年生三棱草(包括扁秆藨草、日本藨草、三棱藨草)、牛毛毡、针蔺、萤蔺(小水葱)和一年生异型莎草。
除此之外还有母草、谷精草和水下杂草小茨藻、水绵等。
稻稗、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中匍茎剪股颖、稻李氏禾,莎草科杂草中扁秆藨草、日本藨草、三棱藨草、针蔺、萤蔺对防除技术要求较高,且不易区分。
为了便于农民识别和正确选择除草剂,现在对他们之间的区别及在黑龙江省的大概分布做简单介绍。
1.稻稗:是稻田稗草中发生较多且较难防除的一年生晚春杂草,株高70-100厘米。
叶片与叶鞘的连接处有一圈纤细的绒毛(旱稗没有绒毛)。
5-6月间地温稳定在10度左右发芽出苗,幼苗初期生长缓慢,至4-5片叶时迅速生长,与水稻争肥争光,强烈抑制水稻生长。
幼苗期形态、习性类似水稻,所以一般较难防除,是黑龙江省水田地区上升趋势的主要杂草。
2.葡茎剪股颖:湿生性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多发生在池埂上。
茎从生,茎秆基部常俯卧或匍匐,茎秆爬在水面上,在茎节生根,见土扎根后长出新植株。
全省均有分布,主要发生在缺水地块。
3.稻李氏禾: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株高50-100厘米。
幼苗形态与水稻相似,叶片边缘和茎秆生有钩状刺。
主要分布在佳木斯、鹤岗、双鸭山、鸡西地区。
4.扁秆藨草:多年生根茎、种子繁殖杂草。
株高60-100厘米,三棱形平滑,在根部有球状大块茎,秆细,叶片与茎秆高度基本相同。
在开花处有茎的延伸根茎称苞片,扁秆藨草有苞片1-3个,苞片分叉,比三棱藨草苞片长。
扁秆藨草由于秆硬、根茎粗,根茎发育到4-5节后尖端长出新植株,因此抗药性强,防除难度较大。
全省均有分布,尤以哈尔滨以西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