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杂草发生的特点及防除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956.25 KB
- 文档页数:1
黑龙江省建三江管局水稻田常见杂草种类及近年发生趋势与防治作者:孙桂芳沈巧梅萧长亮姜思慧孔雨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7期孙桂芳沈巧梅萧长亮姜思慧孔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水稻田杂草与水稻争水、争光、争肥、争地,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据测定,水稻每年因草害一般要减少收入10%左右,多的超过50%。
杂草还可诱发病虫害,有的是多种病虫的中间寄主。
1 建三江管局水稻田常见禾本科杂草1.1稻稗一年生草本。
水稻的伴生植物。
叶片垂直生长、叶鞘呈青绿色、种子较大;无论其幼苗、成株及种子都能与水稻相混杂,长期危害水稻。
仅见于稻田中,是水稻田中较为严重的害草[1]。
1.2稗草稗子适应性强,生长茂盛,多生于沼泽、沟渠旁、低洼荒地及稻田中,为常见稻田恶性杂草[2]。
1.3菵草菵草,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水稗的种子。
喜生于水湿地,河岸湖旁,浅水中,沼泽地,草甸及水田中,属中生草甸种。
由于生长迅速,可抑制其他草类的生长。
因此,有时形成小片纯群落,它也是其他水湿群落常见的伴生种,具有耐盐性[3]。
1.4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4]。
1.5稻李氏禾稻李氏禾以根茎和种子繁殖,通常生于河边、湖边,属湿生杂草。
由于近年水稻栽培采用浅—湿一干灌溉,造成侵入水田,可使水稻减产80%-90%;甚至绝产[5]。
2建三江管局水稻田常见阔叶杂草2.1泽泻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
叶大多数基生,直立或浮水以至沉水,生水中或沼泽地,多年生沼生植物[6]。
2.2慈菇又称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属泽泻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浅水沟、溪边或水田中[7]。
2.3雨久花雨久花花大而美丽,淡蓝色,像只飞舞的蓝鸟,所以又称之为蓝鸟花。
雨久花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8]。
2.4野慈菇是泽泻科多年生沼生杂草,是水稻田常见杂草,在部分水稻田发生量大,导致水稻受害较重[9]。
2.5眼子菜又称案板芽、水上漂。
直播稻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摘要针对直播稻田杂草种类多、发生时间长、萌发高峰多、发生量大、密度高、种群组合复杂、危害重的特点,提出了“前封、中控、后补”的杂草综合治理对策,以期指导直播稻田的杂草防除。
关键词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综合防除直播稻作为轻型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优势,深受广大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的欢迎,已成为灌南县水稻栽培的重要方式之一。
由于直播稻播种量少,水稻苗期空间大,干湿交替时间长,田间杂草种子多,繁殖快,以及耕作层浅、水稻出苗与出草基本同步等原因,导致杂草种类多、密度高,常常因发生草害而减产,甚至因草荒而绝收,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直播稻田杂草防除,控制其发生与危害,避免水稻出现大幅减产现象的发生,结合灌南县实际,现将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其防除技术介绍如下。
1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1.1杂草种类多,种群组合较复杂直播稻田杂草种类达20~30种,分属于12~13科,其中优势种杂草有稗草、千金子、牛筋草、马唐、杂草稻、鸭舌草、锂肠、陌上菜、水苋菜、节节菜、水莎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野荸荠等。
杂草种群有稗草—千金子、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稗草—陌上菜—野荸荠—水苋菜、稗草—鸭舌草、千金子—鸭舌草—异型莎草、鸭舌草—水莎草—稗草等。
1.2群体密度高,禾本科杂草比重大直播水稻田杂草自然萌发量大,发生密度较高。
一般水直播稻田杂草自然萌发密度180~400株/m2,其中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分别约占50%、35%、15%;旱直播稻田杂草发生一般重于水直播稻田,其杂草自然萌发密度达270~700株/m2,其中稗草、千金子分别达150株/m2、90株/m2左右。
1.3出草时间长,呈现2个萌发高峰直播稻田杂草从水稻播种开始萌发,持续时间可达50~60d。
一般表现为2个出草高峰,第1出草高峰在水稻播后15~20d,萌发的主要是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第2出草高峰在水稻播后30~40d,萌发的主要是鸭舌草、锂肠等阔叶杂草和水莎草、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直播稻田就在种植水稻时不进行育秧和移栽环节,直接将稻种播种在稻田的一种水稻种植方式。
采用大面积水稻直播行为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进城打工的背景下,劳动力比较紧张,而且直播稻有利于稻禾的低节位分蘖,穗茎优化合理配置,主蘖穗基本上能整齐一致,这样成穗率较高,使得直播稻田的总穗数更多,据相关研究发现,大面积进行直播水稻,稻田的产量较传统移栽水稻的产量会增加5%左右。
同时,直播稻田的生育期较传统移栽水稻的生长周期要短5~7天。
因此,直播稻田对于实现水稻生产的轻型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这种水稻种植方式与传统的移栽种植方式相比,直播水稻存在着难全苗、草害重和易倒伏这三大难题。
但相对而言,草害重问题是危害直播水稻生长重要的原因,会造成稻田的减产或者绝收现象。
一、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的特点分析1、杂草的种类较多根据实地调查,当前我国直播稻田杂草的种类较多,主要可分为三科五十余种。
其中禾本科的杂草有马唐、无芒稗、光头稗、稻稗、双穗雀稗和狗尾草等;阔叶草科的杂草有铁苋菜、绿苋、鲤肠、蓼和鸭跖草等;莎草科的杂草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日照漂浮草和香附子等。
2、杂草的草相较为复杂直播稻田的杂草发生特点还有草相较为复杂的显著特点。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直播稻田中的杂草既有旱生性的杂草,也有水生性的杂草,还有水旱兼生性的杂草。
3、杂草出草的时间长且生长快一般情况下,在稻田进行直播后的25天左右,杂草会破土而出,相对于直播水稻而言,杂草出草的时间较长。
当杂草出草以后,在高温多湿的天气下,加之直播稻田前期地表裸露,一天半到两天之间,杂草就会长出第一片叶子,如果半个月到二十天之内不及时进行防除,就会造成杂草大面积疯长,形成草荒。
因为直播稻田的禾苗在苗期长势较弱,在草荒状态下,就会造成稻田的减产或绝收。
二、直播稻田杂草防除的难点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直播稻田中的杂草因其种类不同,出草的时间不一,比如说,稗草的出草期较早,一般是在播种后3~5天就会出苗,而千金子则要比稗草出苗期要晚7~10天左右,而阔叶类杂草出苗的时间更晚,一般是在稻种播种20天以后才会出苗,这样出草时间不一致就会为直播稻田的杂草防除带来极大的困难,无法准确把握适宜的除草时间。
水田除草知识点总结1.水稻生长特点水稻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25-35摄氏度。
水稻根系浅而且较为脆弱,苗期较为脆嫩,枝叶茂盛,容易受到其他植物的竞争。
2. 为什么要进行水田除草水稻作为特定的水生植物,对水质和土壤养分的吸收有着很高的需求,而水稻生长环境也适宜杂草的生长,因此,田间容易出现杂草生长严重的现象。
杂草的存在会占用水稻的养分和水分,导致水稻生长受到抑制,同时也容易引发病虫害。
因此,进行水田除草能够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提高产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3.水稻的主要杂草水稻田间常见的杂草主要有水稻莠麦、稗草、水稻藜、旋律草、水色草、稻田狗尾草等。
4. 除草方法手工除草:手工除草是最传统的方法,通过人工用锄头或者耙子等工具进行杂草的人工去除。
机械除草: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除草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除草方式,包括拖拉机耕地和喷洒除草剂等。
化学除草:农药喷洒也是除草的常见形式,通过喷洒杀草剂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5. 除草的时间水田除草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水稻灌浆期前后或者稻谷抽穗前进行,这个时候的水稻生长的各项指标都进入了高峰期,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杂草对水稻的影响。
6. 除草的注意事项a. 选用合适的除草剂,根据水稻生长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b. 喷洒除草剂前后要做好周边水稻的保护工作;c. 及时清除枯死的水稻残体,避免成为杂草生长的营养源;d. 防止化学除草剂残留,影响水稻品质和人畜健康。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田是我国农田中面积较大的一种类型。
正确有效的水田除草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关键之一,因此掌握水田除草的知识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维护农田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认真学习水田除草的知识,合理选择除草方法和时机,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浅谈水稻本田杂草防治措施摘要:根据水稻本田杂草发生特点,化学防除策略是狠抓前期,挑治中、后期。
通常是在移栽前或移栽后的初期采取毒土处理,以及在移栽后的中后期采取毒土处理或喷雾处理。
稻田发生的杂草种类主要可分为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等三大类。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水稻本田中危害较重、难于防除的几种杂草:稗草、三棱草、雨久花、鸭舌草、水绵、眼子菜、芦苇。
关键词:水稻;本田;杂草;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076-11 稗草1.1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杂草,种子繁殖。
泡田整地时草籽开始发芽出苗,5月末至6月初为发芽盛期。
一般在水稻移栽后3~5天,稗草先萌发,1~2周内达到高峰。
1.2 防治方法1.2.1 移栽后前期在水稻移栽后5~7天,水稻返青后,稗草1.5叶,每667平方米用60%丁草胺乳油100~130毫升+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克),拌细润土20~30千克(或拌化肥)均匀撒施,施药田间水层3~5厘米,保持水层5~7天。
1.2.2 移栽中后期稗草超过3叶期以后,对大龄稗草防治,每667平方米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30~50克,施药前1~2天田间排水,保持湿润,采用喷雾法均匀喷雾,药后48小时复水,保持3厘米左右水层5~7天,自然落干后正常管理水源。
2 三棱草(扁秆草)2.1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杂草,块茎种子繁殖。
三棱柱形,平滑,休眠的种子寿命约5~6年。
2.2 防治方法2.2.1 插秧前期稻田春整地后每667平方米用50%莎扑隆可湿性粉剂200~300克(选择性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加工型为50%杀草隆),或12%农思它乳油100毫升(又叫恶草酮,为选择性触杀型芽前除草剂,通过杂草幼芽或幼苗与药剂接触,吸收起作用),毒土法施药,保持水层5天后插秧。
2.2.2 插秧后期插秧后7~9天第一次用药,每667平方米用30%威农可湿性粉剂15克毒土法施药,药后保持水层5天;插秧25天第二次用药,每667平方米用30%威农可湿性粉剂15克毒土法施药。
水稻田杂草与水稻争水、争光、争肥、争地,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据测定,水稻每年因草害一般要减少收入10%左右,多的超过50%。
杂草还可诱发病虫害,有的是多种病虫的中间寄主。
1建三江管局水稻田常见禾本科杂草1.1稻稗一年生草本。
水稻的伴生植物。
叶片垂直生长、叶鞘呈青绿色、种子较大;无论其幼苗、成株及种子都能与水稻相混杂,长期危害水稻。
仅见于稻田中,是水稻田中较为严重的害草[1]。
1.2稗草稗子适应性强,生长茂盛,多生于沼泽、沟渠旁、低洼荒地及稻田中,为常见稻田恶性杂草[2]。
1.3菵草菵草,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水稗的种子。
喜生于水湿地,河岸湖旁,浅水中,沼泽地,草甸及水田中,属中生草甸种。
由于生长迅速,可抑制其他草类的生长。
因此,有时形成小片纯群落,它也是其他水湿群落常见的伴生种,具有耐盐性[3]。
1.4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4]。
1.5稻李氏禾稻李氏禾以根茎和种子繁殖,通常生于河边、湖边,属湿生杂草。
由于近年水稻栽培采用浅—湿一干灌溉,造成侵入水田,可使水稻减产80%-90%;甚至绝产[5]。
2建三江管局水稻田常见阔叶杂草2.1泽泻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
叶大多数基生,直立或浮水以至沉水,生水中或沼泽地,多年生沼生植物[6]。
2.2慈菇又称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属泽泻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浅水沟、溪边或水田中[7]。
2.3雨久花雨久花花大而美丽,淡蓝色,像只飞舞的蓝鸟,所以又称之为蓝鸟花。
雨久花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8]。
2.4野慈菇是泽泻科多年生沼生杂草,是水稻田常见杂草,在部分水稻田发生量大,导致水稻受害较重[9]。
2.5眼子菜又称案板芽、水上漂。
系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是为害水稻生产的恶性杂草,它可通过根茎和种子繁殖[10]。
3建三江管局水稻田常见莎草科杂草3.1三棱藨草是多年生莎草科杂草的统称,通常指扁秆藨草、日本藨草和三棱藨草,因其以根茎及球茎繁殖体的危害为重,用除草剂只能杀死三棱草的地上部分,地下根茎及球茎不受影响,所以,三棱草的危害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趋势[11]。
农田杂草防除策略与实践农田杂草是农业生产中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它们与农作物争夺养分、水分、阳光和空间,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有效的杂草防除策略和实践是保障农业丰收的关键环节。
一、杂草的危害杂草对农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从养分竞争的角度来看,杂草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
例如,在小麦田中常见的野燕麦,其根系的吸肥能力远远超过小麦。
野燕麦会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导致小麦生长缺乏足够的营养,植株矮小、分蘖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
水分方面,杂草的蒸腾作用会消耗大量的土壤水分。
在干旱地区,这种对水分的竞争更为明显。
像玉米田中一些阔叶杂草,在生长旺盛期,每天的蒸腾量可能比玉米植株还要大,这使得玉米得不到充足的水分供应,容易出现干旱胁迫症状,如叶片卷曲、生长缓慢等。
杂草还会遮挡农作物的阳光。
一些藤蔓类杂草,如菟丝子,它会缠绕在农作物上,严重阻碍农作物叶片接受阳光照射,影响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农作物制造有机物质的关键过程,受到影响后,农作物的产量必然下降。
空间上,杂草的生长会挤压农作物的生长空间。
高粱地里的狗尾草,生长密集时,会让高粱植株无法舒展枝叶,限制高粱的生长发育,导致高粱茎秆细弱,容易倒伏。
二、预防策略农业措施轮作倒茬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杂草的方法。
不同的农作物对杂草的抑制作用不同。
例如,大豆与玉米轮作。
大豆具有根瘤菌,能够固氮,改善土壤肥力结构的其生长过程中对一些杂草有抑制作用。
而玉米生长旺盛,植株高大,对杂草有遮光的效果。
轮作可以打破杂草的生长周期,减少杂草种子在土壤中的积累。
深耕也是重要的农业措施。
深耕能够将土壤深层的杂草种子翻到地表,使其暴露在不良环境下,难以发芽。
深耕可以掩埋地表的杂草种子,使其处于深层土壤中,由于缺乏光照和氧气,难以萌发。
例如,在种植棉花前进行深耕,可以有效地减少棉田杂草的数量。
精选种子。
杂草种子常常会混在农作物种子中。
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其中夹杂的杂草种子。
《杂草防除学》课程论文题目:水稻田间稗草的防除学院:农学院专业:农学姓名:杨再福学号: 1009010108 班级:农学10a 指导教师:胡安龙得分评分人引言: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
我国水稻无论是种植面还是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为。
然而,水稻田的杂草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尤其是对产量影响很大。
所以,水稻田间的杂草防除和治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水稻田杂草的种类很多,各地杂草发生种类不同,全国稻区约有杂草200余种,其中常见的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杂草约有40种,主要杂草中以稗草发生和危害面积最大,其次为异型莎草、鸭舌草、扁秆藨草、千金子、眼子菜次之。
东北和西北中、寒温带一季稻区主要杂草有稗草、扁秆藨草、日本藨草、牛毛毡眼子菜、雨久花、萤蔺、鸭舌草、水绵等。
华北平原暖温带一季稻区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扁秆藨草、牛毛毡、水苋菜、鳢肠、水莎草、眼子菜、鸭舌草、水绵、萤蔺、稻李氏禾、荇菜、浮萍、千金子等。
华中长江流域亚热带一、二季稻作区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水莎草、扁秆藨草、眼子菜、碎米莎草、鸭舌草、矮慈姑、水苋菜、千金子、空心莲子草、鳢肠、陌上菜、萤蔺苹等。
西南云贵和青藏高原亚热带一、二季稻作区主要杂草有稗草、萤蔺、异型莎草、眼子菜、鸭舌草、泽泻、牛毛毡、扁秆藨草、水莎草、矮慈姑、苹、小茨藻、陌上菜等。
南部热带和亚热带二季稻作区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节节菜、水龙、鸭舌草、矮慈姑、日照飘拂草、牛毛毡、水莎草、碎米莎草、千金子、苹等。
关键词:稗草综合防除化学防除稗草的相关信息关于稗草:中文学名:稗子界:植物界拉丁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科:禾本科别称:稗草、稗属:稗属类别:药用植物、纤维植物、饲料植物一、形态特征:稗子(bài zi)一年生草本。
秆直立,基部倾斜或膝曲,光滑无毛。
叶鞘松弛,下部者长于节间,上部者短于节间;无叶舌;叶片无毛。
杂草稻发生危害及防治2007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23万hm2,水稻总产量达1.865亿t,面积及总产量在世界各国中均占第一位。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国水稻产量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2%,稻田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9%。
我国水稻约7.5%分布在黑龙江,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商品率高,是国家最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产量的丰缺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的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保证黑龙江水稻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杂草稻与栽培稻相伴生,几乎分布在世界各地所有的稻作区,从世界范围内看,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亚洲(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加勒比海地区以及欧洲的许多国家,这些国家都发现了不同危害程度的杂草稻,并给各国的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杂草稻对栽培稻的影响主要包括产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0~20株/m2杂草稻可导致水稻产量降低50%,24株/m2杂草稻可导致水稻产量下降75%,整块田35%被杂草稻侵占,其产量减少约40~50%。
另一方面杂草稻种子的芒、含色素的颖壳以及红色的米粒,混于栽培稻中对稻米的等级、品质与商品价值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杂草稻已成为世界上温带地区一些种植水稻国家重要的有害生物。
而近年来,在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马殿荣等,2005;孟英等,2005;孙敬东等,2005)、海南(许聪等,1996)等地也频繁的发现杂草稻,并有继续蔓延的趋势。
1 杂草稻的发生杂草稻与栽培稻相似,多年来人们忽视其存在,造成其危害越来越严重,主要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
宁夏(杨明进等,2012)水稻田杂草稻发生危害严重,杂草稻的乡镇分布率为97.78%,发生频率为73.43%,平均面积发生率为38.68%,宁夏杂草稻发生面积3.09万hm2。
杂草稻现已成为江苏省海安县(冯成玉,2012)稻田的重要杂草,水稻大田的田块查见率已达70%以上。
芜湖县杂草稻在各镇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不同稻作类型田、不同栽培方式的田间均有发生,尤其在直播田中发生偏重。
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方法作者:侍爱邦蔡长庚李霞银曹方元仇学平仇广灿丁大见摘要:由于水稻免耕、直播技术的推行应用,杂草稻蔓延迅速,严峻阻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分析了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危害及发生缘故,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合理耕耘、清洁种源、人工拔除、巧用药剂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杂草稻;发生特点;危害;发生缘故;防控方法最近几年来,随着耕耘制度的转变和轻简栽培技术的推行,杂草稻在盐城地域发生蔓延迅速,部份地域、局部田块已成为仅次于稗草和千金子的稻田第三大恶性杂草,严峻阻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由于杂草稻是近几年盐城地域稻田新发觉的一种新型杂草,有很多农人将它称之为“杂稻、野稻、红米稻”。
又因其似草非草、似稻非稻,令人们难以识别,更给防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1-2]。
为有效地操纵稻田杂草稻的危害,现针对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形成缘故,提出了“合理耕耘、切断种源、形态去杂、人工拔除、巧用药剂”的综合防除技术。
1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形态特点苗期杂草稻出叶快,分蘖多。
拔节后,杂草稻植株生长迅速,株精湛显高出常规粳稻品种,叶片较长、宽,叶色较淡,株型松散。
成熟期考察,杂草稻株高比伴生的粳稻品种稍高或相仿,分蘖成穗多,抽穗期早5~7d,上部3张功能叶均比常规粳稻长且宽,功能叶衰老速度快。
田间直观印象是叶片宽,叶色淡,繁茂性好,长势类似杂交籼稻。
杂草稻的茎秆以绿色为主,有部份呈紫红色,少部份杂草稻显现分离现象,植株有高有矮,穗型有大有小,也显现了大青棵[3-4]。
杂草稻穗型较大,每穗粒数较多,弯穗型,稻粒细而长,有芒,千粒重较低,灌浆速度快,落粒性极强,边成熟边落粒。
谷粒黄色或黄褐色,糙米(种皮)呈棕红色或玛瑙色,米质适口性差。
据调查,杂草稻平均穗长cm,比常规粳稻长cm,每穗总粒数平均为粒,比常规粳稻多粒,千粒重为g,比常规粳稻低g,落粒率%~%,比常规粳稻高%。
田间散布特点杂草稻田间表现为簇生性,田间散布不均匀。
机插稻田杂草的发生及综合治理摘要在总结水稻机插秧田杂草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水稻机插秧田杂草综合防除策略,以为机插稻田杂草防除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机插稻田杂草;发生规律;综合防除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江苏沿海大型农场凭借雄厚的机械实力,经过几年探索,现已全面实现水稻机插秧,常年水稻机插秧面积在3.3万hm2左右。
由于水稻机插秧种植特殊的生态环境,杂草的发生、危害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千金子、莎草及阔叶杂草的草相发生很大变化,已成为机插稻田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1水稻机插秧田杂草发生规律经过种植区植保部门的调查研究,机插稻田杂草发生具有规律性及严重危害性,现将其归纳如下:1.1出草时间长,有2个明显的高峰第1个高峰在水稻机插后10~15d,主要草相是千金子、稗草和少量的阔叶草,千金子出草率(这一时间段出草量占该草总发生量)62.3%,莎草出草率达37.2%,阔叶草出草率仅为16.7%;第2个高峰在机插秧后25~35d,主要草相是阔叶草、莎草、千金子,这一时期千金子的出草率达35.5%,莎草出草率为52.6%,阔叶草出草率达80.6%。
调查采用方样框(1m×1m)对角线法3点取样,每点1m2,记录样方框内杂草类型、株数,为量化调查数据,对样方框数据作以下4个参数处理,即相对频度(RF)、相对均度(RU)、相对密度(RD)、相对多度(RA)。
其计算公式如下:RF(%)=×100;RU(%)=×100;RD(%)=×100;RA=RF+RU+RD。
1.2发生量大,危害严重机插稻田前期栽培措施是干湿交替,土表湿润,温度、光照、水分、氧气和肥料充沛,十分有利于湿生性杂草的生长和发育,能使各种杂草在不同土壤层中大量萌发,杂草数量增大,一般田块草量为150~450株/m2,重发田块各种杂草总数达700~1 000株/m2,危害程度重。
1.3杂草种类多,种群组合复杂由于水稻机插秧用种量少,栽插行距大,透光性好,加之栽插时秧苗小,难以以水控草,水田和旱田的杂草因萌发条件适宜而均能生长,杂草种群组合复杂,且与水稻生长期一致,致使与水稻种子混杂的稆稻发生危害逐年增大。
杂草稻发生特点及防除措施作者:邱辉刘春梅于海艳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3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89-01杂草稻俗称红米稻、自生稻、野生稻、稆稻等,原产地在南方,逐渐北移之后,鉴于其有较强的生命和适应能力,随纬度、气候、环境、栽培方式等变化,以及杂交突变、获得性遗传等影响、不断出现分离变异,现在种皮色差、株高、株型、松散程度、分蘖能力、熟期、结实率、粒形、落粒性等方面与原先相比,已产生较大偏离。
虽然统称为杂草稻,但从形状表现上区别已有多种类型。
宿迁市宿城区位于北纬33℃线上的淮北地区,常年种植水稻27万亩。
2006年零星始见杂草稻,至2013年,发生蔓延面积近5万亩。
因其较强生长优势,不仅成为影响直播稻产量的重要障碍,也对移栽的中熟中粳稻安全生长造成影响。
一、发生原因1.早期随外调种源进入本地,然后逐步繁衍扩散;近年以本地自生种源蔓延发生为主,调入种子亦常检出杂草稻,但在种子中所含比例较低,一般不超过0.01%。
2.连年直播以及杂草稻成熟后易脱粒的特性,导致扩繁极快。
3.杂草稻发生初期未及时拔除,后期因株高偏低不便去除,收获期则为时已晚难以去净。
4.机械作业传播。
一些从未采用过直播的移栽稻、机插稻田也出现杂草稻,排除种子因素,从田间分布情况看,杂草稻往往集中在地头或在田间成行、成点片状分布,许多地方调查结论为收割机异地带种传播。
5.秧田错选在上年已有杂草稻发生的地点,以致杂草稻随栽培稻一起栽进大田;随杂草稻蔓延发生面积扩大,此种现象的出现几率有增高趋势。
二、发生特点1.杂草稻生命力强,生长势旺,适应性广,株型松散,竞争力显著优于同期播种的常规粳稻,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杂草稻发生严重的田块,同期生长的中熟中粳栽培稻大量萎缩死亡。
2.发生程度有明显差异。
新近出现杂草稻的地域,田块间、田块内分布极不平衡,相邻田或同一块田差异可能超过50%,且无规律可循。
旱直播水稻田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防除技术旱直播水稻田化学除草是种好旱直播稻的关键技术之一,旱直播水稻田防治杂草的原则是选择水稻不敏感的除草剂,即能够消除杂草,但不伤害水稻的除草剂。
旱直播水稻田一般播后4天出草,播后15~30天为出草高峰,时间可延续到50天以上。
因此,除草成为旱直播水稻田生产的一大关键。
除在播后1~2天及时使用除草剂,封闭土壤,防除第一批杂草外,还要在播后早期使用茎叶处理剂重点防除旱生型禾本科恶性杂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金色狗尾草、千金子等。
在安徽怀远、凤阳,江苏省、湖北省等多地,经过多年多点田间试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在水稻播种后7~10天水稻一叶一心期,每亩使用10%稻笑(氰氟草酯)乳油100~200毫升,采用高浓度精细喷雾进行茎叶处理剂重点防除二至三叶期马唐、牛筋草、狗尾草,草龄大时可适当增加用药量。
10%稻笑(氰氟草酯)乳油对水稻高度安全,对低龄马唐、牛筋草、狗尾草具有很高的防除效果,对马唐、牛筋草、狗尾草发生较多的地点可重点喷雾处理。
若错过了早期茎叶处理时期,也可以在水稻二叶一心后,每亩使用10%稻笑(氰氟草酯)乳油150~250毫升,加上60%稻发(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30~40克,进行茎叶处理剂重点防除禾本科杂草马唐、牛筋草,稗草、千金子、狗尾草等。
水稻3-4片叶,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基本出齐,用10%稻笑(氰氟草酯)乳油200毫升加30-40毫升20%进宝(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对两喷雾器水并加助剂(优质有机硅)均匀喷雾,可杀灭几乎所有禾本科杂草(千金子、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金色狗尾草、低龄稗草等)和大部分阔叶杂草。
禾本科杂草5-8叶期用10%稻笑(氰氟草酯)乳油300毫升/亩两桶水,杂草8叶以上用10%稻笑(氰氟草酯)乳油400毫升/亩,加20%进宝(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0-40毫升的剂量不变。
通过实践证明:10%稻笑(氰氟草酯)乳油与20%进宝(氯氟吡氧乙酸)乳油现混现用,对旱生型禾本科恶性杂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金色狗尾草、千金子等具有特效,两种药剂的协同增效作用强,对水稻安全性好,使用方便,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江苏省稻田杂草的发生现状与防控建议一、发生现状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稻米生产区之一,但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稻田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杂草。
这些杂草不仅会占用水、养分等资源,还会与稻苗竞争,影响稻田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导致丰收的损失。
目前江苏省稻田的主要杂草有以下几种:1.水稻莠竹:它是江苏省稻田中最常见的杂草之一,具有快速生长、繁殖多、扩展能力强等特点。
莠竹会与水稻竞争土壤养分和水分,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茨藻:茨藻是一种水生杂草,生长在水面上,形成茂密的茨叶。
茨藻会消耗大量养分,阻碍稻田中水稻的正常生长。
3.田鼠尾草:田鼠尾草是一种喜欢潮湿环境的杂草,经常生长在田间边沟中。
它会与水稻竞争水分和养分,直接影响稻田的产量。
以上几种杂草都对稻田的正常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防控建议针对上述杂草的发生现状,下面给出几点防控建议:1.合理耕作制度:合理设置稻田的杂草岸,加大水稻开沟时搬除杂草的力度,减少杂草的发生。
选择适宜的稻作控制工作,对杂草进行轮灭、迥同的防治措施。
2.科学施肥:科学管理稻田的施肥过程,合理掌握施肥的时机和剂量。
尽量减少肥料量,避免过度施肥产生的滞后现象。
3.物理防控:利用物理手段对杂草进行防控。
可以通过人工除、拔、铲、刈等方式对杂草进行有效控制。
也可以利用烧、堆积等方式进行清除。
4.化学防控:采用化学草甘膦等草莠甸措施,对杂草进行化学防治。
但在使用化学草甘膦等化学制剂时,需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以免对稻田产生不利影响。
5.生物防控:推广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如种植日本草来控制田鼠尾草的生长。
推广利用微生物制剂,提高稻田的微生物活性,促进健康生长,降低杂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