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转发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和环境监察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我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在环境执法中应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2.02.17•【字号】豫环办[2012]9号•【施行日期】2012.0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我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在环境执法中应用的通知(豫环办〔2012〕9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保局:为进一步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发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的作用,提高环境执法效率,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在环境执法中应用的通知》(环办〔2011〕123号)要求,现就加强我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在环境执法中的应用工作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数据应用。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是各级环保部门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对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进行监测获得的监测数据,是开展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
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的应用,通过其评价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对于超过应执行排放标准的,要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作为重要证据,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二、建立协作配合机制。
各级环保部门要建立环境监测机构和环境监察机构的协作配合机制,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现场监测工作由环境监测机构和环境监察机构共同开展。
环境监察机构人员负责对排污单位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检查,将采样过程记入现场检查(勘察)笔录,并要求排污单位当事人确认。
环境监测机构人员负责采集样品,填写采样记录,开展现场测试工作。
环境监测机构应及时完成分析测定工作,在完成样品测试工作后5日内制作完成监测报告并报出。
监测报告应符合《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三十五条的相关规定。
专门用于案件调查取证的监测数据和污染源排放异常数据,环境监测机构应及时向环境监察机构提供。
环境监察机构应在收到污染源排放异常数据5日内开展初步审查,监测报告及现场检查情况足以认定违法事实的,应补充立案,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环境执法大练兵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环境执法大练兵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豫环文[2018]213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环境保护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市政建设环保局: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是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的务实举措,是展示环境监察工作成效的重要载体,是解决环境执法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今年以来,按照《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2018年河南省环境执法大练兵的通知》(豫环文〔2018〕123号)要求,全省各级环保部门通过建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健全工作机制、开展业务培训、严厉打击违法和强化宣传报道等方式方法,扎实推进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省厅的日常调度情况看,部分市县仍然存在重视不够、氛围不浓、办案较少和落实不力等情况。
为全面落实大练兵活动各项任务要求,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工作进展情况(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
省厅成立了以王仲田厅长担任组长,分管政法、监察的副厅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厅总工程师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大练兵活动各项日常工作,对每个节点、每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把大练兵活动列入年度环保考核目标,建立了由环境监察机构牵头,政法、人事、宣教、监控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各地均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大练兵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组织协调、信息调度等工作机制,明确了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方式方法和时间安排。
其中,焦作市提出强化执法为民理念,将群众对举报案件办理的满意情况作为检验大练兵活动的重要标准;开封市以地区或部门之间的交叉检查、交流学习和专业研讨为重点,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达到实战练兵的目的。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管理规定和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监察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2.08.09•【字号】豫环文[2012]143号•【施行日期】2012.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管理规定和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监察管理规定的通知(豫环文〔2012〕143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境保护局:现将《河南省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管理规定》和《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监察管理规定》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八月九日河南省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各级环境监察机构环境监察行为,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和效能,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法规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的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对重点污染源实施环境监督检查、环境违法行为调查、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其它行政措施的行政执法活动。
本规定中的重点污染源是指由国家、省和省辖市级(含省直管试点县,下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并公示的重点监控企业。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重点污染源的环境监察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工作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所属的环境监察机构具体负责实施。
第五条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全面核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遵循依法依规、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和属地管理原则。
第二章监察职责第六条省级环境监察机构负责全省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工作的组织、指导、调度、督查和考核。
省辖市级环境监察机构负责市管区域内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工作,负责市辖区域内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工作的组织、指导、调度、督查和考核。
县级环境监察机构负责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工作。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发布《河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要求(试行)》
的函
正文: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发布《河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要求(试行)》的函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豫政〔2020〕37号),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地,现发布我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要求(试行),请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实施。
附件:河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要求(试行).docx
2021年11月17日
(此文主动公开)
抄送:各省辖市生态环境局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2021年11月10日印发
——结束——。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8.10.30•【字号】豫环办[2018]165号•【施行日期】2018.10.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豫环办[2018]165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环境保护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市政建设环保局:为全面落实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法定责任,规范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工作,根据《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河南省环保厅关于下达2018年全省环境监测监控任务的通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污染源监测与信息公开规定,现就我省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污染源信息公开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将排污企业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引导公众更加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
全省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入推进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依法规范、公平公正、及时全面、客观真实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单位,督促企业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及时发布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监督性监测信息,确保污染源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案备案工作(一)全省各级环保部门要根据《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规定,每年按时确定并公开辖区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同时根据《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督促辖区重点排污单位建立、完善自行监测台账,实行一企一档。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监察执法车辆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2.04.06•【字号】豫环文[2012]53号•【施行日期】2012.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监察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监察执法车辆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豫环文〔2012〕53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境保护局:为进一步加强全省环境监察执法车辆的使用管理,确保环境监察执法车辆规范用于环境执法工作,省环保厅组织制定了《河南省环境监察执法车辆管理规定(试行)》,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四月六日河南省环境监察执法车辆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省环境监察执法车辆的使用管理,保障环境监察执法车辆规范用于环境执法,切实发挥环境监察执法车辆效能,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车辆配备管理办法》(环办函〔2007〕876号)和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省各级环境监察机构。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环境监察执法车辆,是指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用于环境监察执法、环境应急等环境监察工作的机动车辆。
包括各级环保、财政支持的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项目专项资金配备的环境监察执法专用车辆,及现用于环境监察执法的专用车辆。
第四条环境监察执法车辆上路行驶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
第二章车辆配置第五条涉及中央财政、省财政资金配备的环境监察执法车辆,按照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要求,由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境保护部门自下而上逐级申报,经省环境保护部门审核后报国家批准,环境监察执法车辆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招标采购。
用市县财政资金自行采购的环境监察执法车辆,由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及县(区)环境保护部门按照当地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环境监察执法车辆的颜色统一为白色,喷涂全国统一的环境监察执法车辆执法标志。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保护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2014)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5.30•【字号】豫政办[2014]64号•【施行日期】2014.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保护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豫政办〔2014〕64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环境保护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5月30日河南省环境保护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豫发〔2014〕7号),设立河南省环境保护厅,为省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能转变(一)取消的职责。
1.取消进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参观旅游审批职责。
2.取消外国人进入自然保护区审批职责。
3.取消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备案职责。
4.取消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甲级、乙级、临时资质审查职责。
5.取消已由省政府公布取消的其他职责。
(二)下放的职责。
1.将除造纸、印染、化工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大于80吨/年(上年环境统计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大于100吨/年(上年环境统计排放量)企业和电力(13.5万千瓦以上机组)、水泥(2000吨/日以上熟料)企业及已上市企业以外的排污许可证颁发职责下放到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环境保护部门。
2.将销售、使用Ⅳ类、Ⅴ类放射源,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保验收职责下放到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环境保护部门。
3.将销售、使用Ⅳ类、Ⅴ类放射源,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管理职责下放到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环境保护部门。
4.将主要污染物许可预支增量核准(火电、造纸、化工、钢铁、纺织行业除外)职责下放到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环境保护部门。
河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监察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2.11.20•【字号】豫环办[2012]91号•【施行日期】2012.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监察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豫环办〔2012〕91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境保护局:为进一步规范全省环境监察工作,提高环境监察效能,省环保厅组织制定了《河南省环境监察工作考核办法(试行)》。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河南省环境监察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省环境监察工作,提高环境执法效能,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工作年度考核办法》(环发〔2007〕160号)和《河南省环境监察责任制暂行规定》(豫环文〔2009〕54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环保厅对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保部门环境监察工作的考核。
省环境监察总队具体负责考核工作。
各省辖市环保部门负责对本辖区下级环保部门环境监察工作实施考核,具体办法由各省辖市环保部门依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
第三条考核内容(一)制度建设。
包括环境监察责任网格化制度、辖区企业监管分类化制度、环境监察稽查制度、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制度、工作报告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二)环境执法工作。
包括上级环保部门安排部署的工作,重点污染源、建设项目及省环保厅安排部署的生态农村环境监察等日常环境监察工作,各类环境投诉举报、环境违法案件办理工作,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工作的落实情况。
(三)排污收费工作。
包括排污申报、排污量核定、排污费征收、排污费稽查工作的开展情况。
(四)基础保障。
包括本级和辖区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环境监察队伍培训、廉洁执法情况。
(五)奖惩情况。
包括综合性工作、重点工作、开拓创新工作受到市厅级以上表彰或得到社会广泛好评情况,以及受到市厅级以上通报批评、辖区企业环境违法情况严重、环境监察人员被追究违法违纪责任情况。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环境监察稽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5.06.02•【字号】豫环文〔2015〕112号•【施行日期】2015.06.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环境监察稽查工作的通知豫环文〔2015〕112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环境保护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以下简称《通知》)和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察稽查工作的通知》(环办〔2015〕28号)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省环境监察稽查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严格落实环境监察稽查工作计划,全面做好稽查工作各省辖市环保局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每年对辖区内50%以上的县(市、区)开展环境稽查,未设区市级环保部门和省直管县(市)每年开展环境监察稽查自查工作。
稽查中,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本通知确定的全省稽查工作重点(见附件1),围绕建设项目和污染源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工作、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纠纷调解处理工作等环境监察日常工作,制定年度稽查工作计划,确定被稽查单位(对象),明确稽查内容,列出具体时间节点和稽查手段,并报省环保部门备案。
各单位也可根据当地环境监察工作需要,对未列入本通知稽查重点的环境监察事项开展稽查。
各市级环保部门应于每年1月底前(2016年开始)将环境监察稽查工作计划报我厅备案。
在稽查过程中,各市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按照《稽查办法》规定的程序开展稽查工作,依次拟定稽查工作计划(方案)、事先告知、调查取证、下达稽查意见书、跟踪检查、案卷归档等,并制作《环境监察稽查通知书》《环境监察稽查询问笔录》或《环境监察稽查记录》《环境监察稽查报告书》《环境监察稽查意见书》等稽查文书。
稽查工作结束后,应对稽查工作中制作的文书和收集的证据进行归档,确保每一个被稽查单位建立一份独立的稽查档案。
附件一: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第一部分:队伍建设第二部分:装备建设第三部分:业务用房备注:1.硬件装备包括标配和选配。
标配属于必配的装备,除信息化设备外其他均为最低建设指标;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将部分选配列入标配,也可增加选配内容。
2.该标准中按照人员数量配备的工程,其人员基数指的是执法人员数量(不含正式编制的后勤和工勤人员)。
例如,执法车辆1辆/2人,即为每2名执法人员配备1辆执法车。
3.第一部分5项“环保相关专业”主要包括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大气科学、给水排水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环境保护部认可的环境保护相关专业。
4.第二部分2项“车载GPS卫星定位仪”应具有导航和轨迹定位功能。
5.第二部分19项“采样设备”包括:符合环境监测规范的水质采样设备、大气采样设备和土壤采样设备等。
6.第二部分20项“勤务随录机”为具有录像、拍照和/或录音等功能的取证设备。
7.第二部分22项“个人防护设备”:分为重型防护设备和轻型防护设备。
重型个人防护设备应包括重型防护服、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救生衣、防酸长筒靴、耐酸手套和放射性个人剂量报警仪;轻型个人防护设备,应包括轻型防护服、防毒面具、救生衣、防酸长筒靴、耐酸手套。
8.第二部分39项“环境执法管理及移动执法系统”包括:“移动执法终端”支持平台、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遥感软件等。
“移动执法系统”具有照相、摄像、录音、视频通话、GPS定位与导航、法律法规查询、企业基本情况查询等功能,可实现与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平台音频、视频同步双向传输,并具有现场执法和任务管理等功能。
“移动执法系统”配套终端主要包括移动执法工具箱(内有上网本、3G上网卡、便携式打印机、数码摄像机、扫描棒、录音笔等)和/或手持PDA。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政策法规标准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2.12.25•【字号】豫环文[2012]228号•【施行日期】2012.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政策法规标准建设规划的通知(豫环文〔2012〕228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境保护局:为落实《河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切实加强我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建设,现将《河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政策法规标准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2年12月25日河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政策法规标准建设规划为全面推进全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建设,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中原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规划》、《“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标准建设规划》和《河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结合全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建设情况“十一五”期间,我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污染减排和改善环境质量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环境政策理论研究,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全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环境保护法规建设成果突出“十一五”期间是我省环境保护立法进程最快的时期。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颁布了《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河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3部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河南省环境监察办法》等2部规章,填补了环保领域急需的法规空白,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环保法律义务,设定了环保违法的法律责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监管制度,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东部地区标准中部地区标准西部地区标准1.第22项“标准采样设备”包括:水质标准采样设备、大气标准采样设备和土壤标准采样设备等;2.第33项“污染源自动化监控系统”包括:独立的能承担24小时监控工作需要的监控中心用房,服务器、用于监控指挥的大屏幕、实时监控报警接收设备和联网通讯设备等硬件,以及基于电子地图、实现对污染源现场排放情况在线、实时、自动的监控和报警、并可对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及应用的软件;3.第35项“应急指挥系统”指应急指挥信息调度平台;4.第37项“车载通讯、办公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卡、便携打印机、传真机、GPS卫星定位仪、数码相机、胶卷相机、摄像机、管道探测仪,对讲机3对、车载电话;5.第38项“应急防护设备”包括:应急防护服、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救生衣、防酸长统靴、耐酸手套、放射性个人剂量报警器;6.第39项“应急取证设备”包括:水质多参数快速测定仪、水质检测管、便携式水质采样器、事故气体检测箱;7.基本硬件装备和应急设备都应保持完好,可正常使用,按照规定定期更新;8.省级及副省级城市环境监察机构应达一级标准,地市级及县级市环境监察机构至少达二级标准,其余县区级环境监察机构至少达三级标准。
附件二: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关于“完善环境监察制度,强化现场执法检查”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环境监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考核验收管理。
第三条《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为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的基本依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可根据实际制订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性标准。
第四条《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计分细则》为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考核验收的依据。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监测预警响应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3.08.20•【字号】豫环文[2013]178号•【施行日期】2013.08.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环境监测预警响应规定(试行)的通知(豫环文〔2013〕178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境保护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现将《河南省环境监测预警响应规定(试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辖市及省直管试点县(市)要认真制定辖区内的环境监测预警响应实施办法,并于9月20日前上报省环保厅备案。
联系人:谢洪*************2013年8月20日河南省环境监测预警响应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环境污染事件发生,保障环境安全,切实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响应工作,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河南省境内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国控、省控、市控重点污染源环境监测预警响应。
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响应,按国家和本省辐射环境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环境监测预警响应实行分级预警、分级响应、分级处理、上下联动原则。
省、市、县(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是环境监测预警响应责任主体,负责辖区环境监测预警数据核实、监测预警和事件处置。
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预警响应工作的监督指导,建立快捷高效的环境监测预警响应机制。
第四条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重点污染源、市控县界水质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
当监测数值符合预警响应条件时,立即启动预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环境污染危害。
监测数值达到省级预警条件时,省、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合进行污染危害处置。
第五条市、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规定制定本辖区环境监测预警响应实施办法,明确市控污染源、市控县界水质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响应限值,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处置、及时报告。
环境保护部关于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问题的复函正文:---------------------------------------------------------------------------------------------------------------------------------------------------- 环境保护部关于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问题的复函(环函[2010]90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你局《关于实施水质多环芳烃等监测方法新标准相关问题的函》(渝环函〔2009〕674号)收悉。
经研究,现就环境监测工作中实施标准问题函复如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并制定环境监测规范。
为贯彻相关法律,我部及原国家环保总局、原国家环保局制定了大批环境监测规范(其中包括各种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这些环境监测规范都属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按照各个时期的使用习惯,这些标准采用了多种发布形式,如“HJ”编号、“GB”编号或不编号。
二、为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解决监测方法数量不足、技术陈旧等问题,提高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水平,我部目前正在抓紧制订采用各种先进检测技术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同时将对发布时间较长的现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进行修订。
这些环境监测规范都将以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形式发布。
新标准实施后,应停止使用已经废止的标准和非标准监测方法。
三、为规范实施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权威性,在监测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项目时,任何部门或单位都应采用依法制定、现行有效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二○一○年三月十五日——结束——。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全省环境监察专项稽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2.06.13•【字号】豫环文[2012]95号•【施行日期】2012.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全省环境监察专项稽查的通知(豫环文〔2012〕95号)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境保护局: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环境监察专项稽查的通知》(环办〔2012〕70号)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工业污染源现场环境监察和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现场调查取证行为,完善现场执法程序和制度,切实提高现场执法质量和水平,省环保厅将连续三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环境监察专项稽查。
现将《河南省环境监察专项稽查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部署专项稽查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保局要高度重视环境监察专项稽查工作,将其作为规范执法队伍、提升执法水平、提高执法效能的有效抓手,认真落实《方案》要求,明确责任分工。
各省辖市环保局作为上级环保部门的稽查对象和下级环保部门的稽查主体,要充分发挥在稽查工作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成立专项稽查工作领导小组,在环境监察机构内指定专门部门负责稽查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稳步推进环境监察专项稽查工作。
二、切实加强稽查培训、不断提高稽查水平各省辖市环保局应围绕稽查定位、程序、内容、要求,采用集中授课、会议研讨、案卷讲评、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全面培训,切实提高稽查人员业务水平。
有条件的省辖市可邀请2011年稽查试点成绩较好的地市传授稽查工作经验。
三、合理确定稽查重点、分步实施专项稽查根据《方案》要求,省环保厅将在三年内对全部省辖市和省直管试点县(市)环保部门稽查一遍。
各省辖市环保局应根据辖区内环境监管实际情况,确定稽查对象,三年内对全部县级环保部门稽查一遍。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三定”规定细化方案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三定”规定细化方案的通知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现将厅党组审议通过的《生态环境厅“三定”规定细化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9年6月26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三定”规定细化方案按照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生态环境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厅文〔2019〕53号)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省生态环境厅“三定”规定细化方案如下:一、内设处室主要职责(一)办公室(宣传教育处)主要职责负责机关日常运转工作。
承担文电、会务、机要、保密、信访、档案和安全及信息和政务公开等工作。
负责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
承担全省生态环境信息网管理和信息化工作。
承担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细化职责1.负责厅机关政务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组织协调厅机关日常工作,协调厅领导公务活动。
2.拟订厅机关工作制度并监督执行,负责厅机关值班工作,指导并监督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厅属单位3.做好厅机关文电、档案、密码、印章、机要、保密、信访、安全、保卫、消防、反间谍、环境社会风险防范化解和电子政务、政务公开、政务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化及数字化管理、政府门户网站、厅志编制等工作。
4.负责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性会议和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协调党组会、厅务会等会议并督办会议议定事项落实,配合业务处室组织协调厅长专题会。
5.负责起草厅工作计划、要点、总结,负责厅党组会、厅务会等会议纪要起草工作。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转发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和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豫环文[2011]220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日期】2011.10.26
【实施日期】2011.10.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转发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和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验
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豫环文〔2011〕220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环保局:
为适应新形势下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的需要,提高环境执法效能,环保部对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及有关验收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和《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管理办法》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提升环境执法能力和水
平的重要手段,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近年人员分工变化,省环保厅对省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委员会人员进行了调整(名单见附件2),省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委员会负责各省辖市、县级市及省直管县(市)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达标验收和二、三级达标单位的审定;各省辖市环保局可受省环保厅委托负责辖区内各县区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达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省环保厅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