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七年级劳动技术第五单元花卉的上盆与换盆
- 格式:ppt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26
花卉的上盆与换盆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花卉的上盆与换盆》是福建省地方教材的《园艺》的内容,该课题主要研究花卉的上盆和换盆的基本步骤,开展上盆与换盆的实践活动。
本节课在上盆与换盆的基础上加入简易花盆制作,让课程更为丰富。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为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创新思考、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总体目标分析通过动手动脑让学生真正了解上盆与换盆的基本步骤,同时培养学生考虑问题应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的劳技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劳技的制作技能,已经非常熟悉。
本学期,本次课程选择了简易花盆制作和上盆与换盆实践相结合的动手探究活动,虽然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只要用心的教,用心的学,相信在这次劳技教学中,在学生的动手操作方面,在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在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一定会有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上盆与换盆的基本步骤2、理解上盆与换盆其中蕴涵的科学含义。
3、掌握简易花盆的制作和上盆与换盆的实践。
过程与方法1、了解上盆与换盆的基本步骤;2、通过分析上盆与换盆的基本步骤,让学生理解上盆与换盆其中蕴涵的科学含义;3、开展小组活动进行简易花盆的制作和上盆与换盆的实践;4、小组互评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愿望。
3、让学生体验到上盆与换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重点上盆与换盆的基本步骤。
简述解决重、难点的措施利用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布置预习与预习检查相结合,让学生对教材更为熟悉。
教学难点上盆与换盆的基本步骤每一步蕴涵的意义。
层层分析,提问与讲解相结合,让学生更为容易理解上盆与换盆的基本步骤每一步蕴涵的意义。
教学环境多媒体白板, HITEACH教学软件教学方法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寻找合理的教学途径,倡导动手实践的学法,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七年级劳动实践教案:花卉种植术教案名称:七年级劳动实践教案——花卉种植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卉种植的基本知识,掌握花卉种植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二、教学内容:1. 花卉种植的基本知识a. 花卉的分类b. 花卉的生长习性c. 花卉的种植环境2. 花卉种植的基本技巧a. 花卉的播种b. 花卉的移栽c. 花卉的修剪d. 花卉的施肥e. 花卉的病虫害防治3. 花卉种植的实践操作a. 选择合适的花卉种子b. 准备种植土壤和工具c. 播种和移栽d. 浇水、施肥和修剪e. 观察和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花卉种植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花卉的分类、生长习性和种植环境。
3. 基本技巧讲解:讲解花卉的播种、移栽、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花卉种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讲解花卉种植的注意事项,强调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花卉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生能独立完成花卉种植的实践操作。
3. 学生能认真观察和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
4. 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
五、教学资源:1. 花卉种植教材或相关资料。
2. 花卉种植工具和材料(如种子、土壤、肥料等)。
3. 花卉种植示范植物。
六、教学建议:1. 提前准备花卉种植的工具和材料,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5. 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观察和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八、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九、教学日期:待定十、教学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花卉种植技术:七年级劳动教学引言花卉种植是一项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劳动活动,通过种植花卉,学生们可以学到许多关于植物生长和照顾的知识。
本文档旨在介绍七年级学生参与花卉种植活动时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技术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在开始花卉种植活动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1. 选择适合的花卉品种:根据教学目的和校园环境,选择适合七年级学生种植的花卉品种。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技能水平,建议选择生长较为容易且耐受一定环境条件的花卉。
选择适合的花卉品种:根据教学目的和校园环境,选择适合七年级学生种植的花卉品种。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技能水平,建议选择生长较为容易且耐受一定环境条件的花卉。
2.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种植工具和材料,包括花盆、土壤、种子或幼苗、水壶等。
确保这些工具和材料的质量良好且安全可靠。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种植工具和材料,包括花盆、土壤、种子或幼苗、水壶等。
确保这些工具和材料的质量良好且安全可靠。
3. 提供合适的种植场所:选择一个适合种植花卉的场所,如教室窗台、校园花坛或小花园等。
确保这个场所能够提供足够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提供合适的种植场所:选择一个适合种植花卉的场所,如教室窗台、校园花坛或小花园等。
确保这个场所能够提供足够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种植技术在开始种植花卉之前,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种植技术,以确保花卉能够健康地生长。
1. 播种或移植:根据花卉的种类和生长方式,学生可以选择播种或移植的方式进行种植。
确保种子或幼苗被正确地放置在土壤中,并适当地浇水。
播种或移植:根据花卉的种类和生长方式,学生可以选择播种或移植的方式进行种植。
确保种子或幼苗被正确地放置在土壤中,并适当地浇水。
2. 管理土壤和水分:学生需要定期检查土壤的湿度,并根据花卉的需求来浇水。
确保土壤保持适度湿润,但不过湿。
同时,学生还可以添加适量的肥料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七年级劳动技能指导:植物花卉的技巧引言在七年级的劳动技能课程中,我们将指导学生掌握植物花卉的基本种植、养护和修剪技巧。
本指导文档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植物花卉的生长习性,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日常养护和修剪,以实现健康生长和美丽开花。
一、植物花卉的基本种植技巧1.1 选择合适的植物花卉在种植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花卉。
了解各种植物花卉的生长习性和要求,以确保其能够健康生长。
1.2 准备合适的种植环境根据植物花卉的生长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土壤。
确保土壤排水良好,富含有机物。
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1.3 正确种植在种植时,应确保植物花卉的根系能够充分展开,不被土壤压迫。
根据植物的习性,可以选择适当的种植深度。
浇透水,以帮助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
二、植物花卉的日常养护技巧2.1 浇水根据植物花卉的生长需求和天气条件,适时适量地浇水。
避免积水或干旱,保持土壤湿润。
2.2 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适时施用合适的肥料。
可以采用有机肥料或化学肥料,注意施肥的量和频率。
2.3 修剪和整形根据植物花卉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进行修剪和整形。
去除枯枝败叶,保持植物的整洁和健康。
三、植物花卉的繁殖技巧3.1 选择合适的繁殖方法根据植物花卉的生长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繁殖方法,如种子繁殖、扦插繁殖或分株繁殖等。
3.2 繁殖操作在繁殖过程中,注意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繁殖操作,确保成功率。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列举一些常见的植物花卉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帮助学生应对养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1 植物花卉生长缓慢- 检查土壤是否排水良好,养分是否充足。
- 调整浇水量和施肥频率。
4.2 植物花卉出现病虫害- 及时清除枯枝败叶,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 采用适当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如使用农药或生物防治等。
五、总结通过本指导文档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植物花卉的基本种植技巧、日常养护和修剪方法,以及繁殖技巧。
盆栽花卉的换盆与翻盆技巧
盆栽花卉的换盆与翻盆技巧包括以下步骤:
1.清理花土、修理根部:翻盆换土时,需要给花卉做修根处理。
根据花盆的大小
对它进行修根,修剪掉一部分多余的根系,让花卉换盆后更好的生长。
修剪过后,可以用高锰酸钾水泡一下,然后做一下晾晒,让根系部分伤口稍作愈合。
2.处理花土:将花土清理干净,最好用相同的花土和基质,避免伤到花卉的根系,
而且不影响换了环境后花卉的生长。
3.配土:可以根据自己家中的花卉进行花土配制,为了增加花土的肥力,可以加
一些松针或者是腐叶进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花土变得疏松一些。
4.上盆操作:先在盆壁泥土贴近花盆用铁钉划一圈(尽量深一点),以利土球整
体脱出。
脱出的土球显示根系发达已布满盆壁周围,原先在盆土中的养分会差不多被植株吸收。
拿出土球后,可轻轻弄碎它,将根系慢慢地彻底剥除旧土球;也可用水冲洗,使根系全部全部出来;然后仔细看根的状态,将老根、坏根除去。
然后将植株内面横枝、弱枝、重叠枝也剪去。
5.填土:在盆底铺上一层有机肥泥土(或营养土),将修剪好的植株放在盆中间,
植株与花盆之间留有2-3公分的空隙。
将预留的空隙用有机肥泥土(或营养土)填上,填土填的太满,最少也得预留2-3公分,方便浇水储水。
以上是盆栽花卉的换盆与翻盆技巧,供您参考。
建议咨询园丁或园艺师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七年级劳动教育课程:种植花卉的方法引言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年级劳动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学会劳动的基本素养。
本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种植花卉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课程目标1. 了解花卉种植的基本知识,掌握花卉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观念。
教学内容第一章:花卉种植基础知识1.1 花卉的定义与分类1.2 花卉的生长习性1.3 花卉种植的基本条件第二章:花卉种植工具与材料2.1 常用种植工具2.2 种植材料的选择与准备第三章:花卉种植方法3.1 整地与施肥3.2 播种与育苗3.3 移栽与定植3.4 浇水与施肥3.5 病虫害防治3.6 修剪与造型第四章:花卉养护与管理4.1 光照与通风4.2 温度与湿度4.3 花卉的四季管理4.4 花卉的越冬与度夏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每周一节,共计10课时。
2. 实践教学:每周一次,共计10次。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发言、作业等,占总评的30%。
2. 实践操作:包括种植花卉的各个环节,占总评的40%。
3. 课程总结:包括种植花卉的心得体会,占总评的30%。
课程资源1. 教材:《七年级劳动教育课程:种植花卉的方法》教材。
2. 参考书目:《家庭花卉种植指南》、《花卉养护与病虫害防治》。
3. 网络资源:花卉种植相关网站、论坛、视频教程等。
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种植花卉的基本方法,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观念,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