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19
苏教版五年级下劳动与技术教案------------------------------------------作者xxxx------------------------------------------日期xxxx第1课纸编花篮(一)教学目标:1、掌握编三股辫的方法,学习盘贴技能,完成纸编花篮。
2、在编制纸编花篮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互助合作精神。
3、尝试设计创新,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编三股辫的编织方法,学习盘贴技能,完成纸编花篮。
教学难点:三股辫编得均匀,花篮有型又牢固(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事先完成的纸编花篮,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示范的皱纹纸、乳胶等材料.2、学生准备:皱纹纸、剪刀、乳胶等(四)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激趣:手工编织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
也是一种很实用的手艺。
欣赏图中的各种篮子,你在哪里见到过它们?示题:手工编织花篮,轻巧方便,又有意义,今天我们就来用皱纹纸学编纸篮。
板书课题:纸编花篮。
2、互助合作,指导编三股辫.观察研究纸花篮的结构,自学教材p2——3的图例,说一说制作纸编花篮用到的工具和材料,以及制作步骤。
讨论并板书.准备:编辫子。
操作:粘贴。
①盘篮底②盘篮身③组装小结:完成纸编花篮首先需要完成第一步盘篮底,仔细读图,三股辫是如何编出来的?体验:学生用5分钟尝试操作,同桌一起讨论,如何拧、如何固定以及编的顺序等。
归纳:请两位完成作品的同学在讲台上通过实物投影演示,如何编三股辫.教师在一旁指导,编的时候左右手协助,三股辫拉紧编,更容易均匀。
编的口诀:左压中,右压中,双手勾绳均匀编。
板书:条编均匀操作:学生两两互助协作,每人完成多根纸绳的制作。
3、观察比较,实践操练。
研究:在完成多根纸绳的基础上就可以盘编花篮,仔细读图,盘贴花篮篮底和篮身的方法不同。
辨别:胶水所涂位置的不同,粘贴方式的不同。
平盘,三股辫的宽度全部涂胶水。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作用。
3. 劳动与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劳动与技术。
2. 讲解:详细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作用及应用。
3.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分享自己的体验。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安全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劳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3. 劳动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风险预防及事故处理。
2. 演示:演示一些劳动安全的实际操作,如正确使用工具、紧急疏散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劳动安全的实践练习,如穿戴安全装备、使用工具等。
第三章:日常生活技能培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
2. 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如刷牙、洗脸、洗澡等。
2. 衣物整理:如穿衣、洗衣、叠衣等。
3. 房间整理:如打扫、整理床铺、收纳等。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各个日常生活技能的正确方法。
2. 演示:演示各个日常生活技能的操作过程。
3. 练习:让学生亲自实践,教师指导。
第四章:环保意识与实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环保的含义。
2. 环保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如何参与环保实践。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环保的含义及在生活中如何实践。
2.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和做法。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等。
第五章:团队合作与沟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以“劳动和技术”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技术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各种劳动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以及简单的技术制作。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对新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他们可能在某些劳动技能上存在不足,如手工制作、测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获得成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的技术制作,提高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体验劳动的喜悦,认识到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简单技术制作的方法。
2.教学难点:劳动技能的熟练运用,技术制作的创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教,学生模仿。
2.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学挂图、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劳动工具、材料、设备等实践用品。
3.教室环境布置,如小组合作桌椅、展示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劳动与技术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内容,讲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术制作的过程。
同时,利用教学挂图、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辅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最新全套)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锯子、铁锹等。
2. 讲解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强调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并讲解其名称和用途。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中使用劳动工具的经验。
3. 教师演示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4. 学生进行劳动工具使用的小组竞赛,提高兴趣。
第二章: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窗、整理物品等。
3.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扫地、擦窗、整理物品等基本劳动技能的步骤和方法。
2. 强调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讲解扫地、擦窗、整理物品等基本劳动技能的步骤和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练习掌握这些技能。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 学生合作完成劳动任务,如打扫教室、整理图书馆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自律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讨论良好劳动习惯的意义和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劳动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良好劳动习惯的意义和重要性。
3. 教师提供一些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建议,如制定劳动计划、定时检查等。
4. 学生制定自己的劳动计划,并在教师的监督下执行。
第四章:学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家庭劳动技能,如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心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1. 讲解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家庭劳动技能的步骤和方法。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2. 基本劳动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3.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改进劳动工具或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传授基本劳动技能。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操作,掌握劳动技能。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创新实践法: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改进劳动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基本劳动技能学习:讲解并示范基本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学生跟随操作。
3. 团队合作练习:分组进行团队合作练习,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4. 创新思维培养:鼓励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改进劳动工具或方法。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劳动技能掌握:检查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团队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创新思维: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创新实践,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六、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知识:让学生了解劳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学会保护自己。
2. 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学会在劳动过程中爱护环境。
3. 劳动工具的使用:讲解并示范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劳动效率。
4. 家务劳动: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安全知识和环保意识,传授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以“劳动与技术”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简单的维修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学会简单的材料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对各种工具和材料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通过本册的学习,希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简单的维修技能。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2.简单的维修技能的掌握。
3.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维修技能。
2.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劳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胶水等。
2.材料:如木板、纸张、塑料等。
3.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劳动与技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维修技能。
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知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的维修技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最新全套)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姿势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如锤子、锯子、螺丝刀等。
2. 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用途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3.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劳动工具进行简单的劳动操作。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并讲解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正确的劳动姿势和操作方法。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使用劳动工具进行简单的劳动操作。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是否正确。
2. 学生能正确回答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第二章:学习种植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种植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种植的基本步骤,如播种、浇水、施肥等。
2. 介绍适合五年级学生种植的植物种类。
3. 讲解如何养护植物,使它们茁壮成长。
教学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内的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种植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种植适合五年级学生的植物。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是否正确。
2. 学生能正确回答种植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第三章:学习编织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编织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民间艺术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讲解编织的基本方法,如平编、挑编、织造等。
2. 介绍适合五年级学生编织的物品,如围巾、帽子等。
3. 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编织。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编织物品,并讲解它们的制作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编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编织适合五年级学生的物品。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是否正确。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最新全套)第一章:制作手工艺品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和分享。
3. 培养学生了解手工艺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教学内容:1. 介绍手工艺品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2. 教授简单的手工艺品制作技巧。
3. 学生动手制作手工艺品。
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各种手工艺品,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手工艺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讲解制作方法。
3. 示范:示范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4. 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分组合作,制作手工艺品。
5. 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评价方式: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美观程度。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对制作手工艺品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章:烹饪技能训练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学会烹饪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教学内容:1. 介绍烹饪的基本工具和调料。
2. 教授烹饪的基本技巧。
3. 学生动手烹饪简单菜肴。
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各种烹饪菜肴,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烹饪的基本工具和调料,讲解烹饪的基本技巧。
3. 示范:示范烹饪简单菜肴。
4. 学生动手烹饪:学生分组合作,烹饪简单菜肴。
5. 品尝和评价:学生品尝自己的作品,评价烹饪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评价方式:1. 学生烹饪的菜肴口感和味道。
2. 学生在烹饪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
3. 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三章:环保意识培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节能减排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教授节能减排的方法。
3. 学生动手实践环保活动。
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保的思考。
2. 讲解:介绍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节能减排的方法。
3.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措施等。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下册教案(最新全套)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学习目标: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含义和作用。
1.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正确回答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能举例说明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2.1 学习目标:学习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等。
2.3 教学活动:演示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正确操作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章:农田劳动体验3.1 学习目标:了解农田劳动的过程,体验农耕文化。
3.2 教学内容:讲解农田劳动的基本过程,如播种、施肥、除草等。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到农田进行实地体验,观察农田劳动的过程。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正确描述农田劳动的过程,对农耕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章:手工制作技能4.1 学习目标: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动手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如剪纸、折纸、编织等。
4.3 教学活动:演示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4 教学评价:学生能正确操作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第五章:环保意识与实践5.1 学习目标:培养环保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5.2 教学内容: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
5.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5.4 教学评价:学生能自觉地进行环保行动,对环保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六章:家庭园艺与种植6.1 学习目标:学习家庭园艺的基本知识,培养植物养护技能。
6.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园艺的概念、选择合适的植物、植物养护方法等。
6.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植物种植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