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电机车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49
煤矿井下电机车运输安全基础知识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煤矿井下电机车运输安全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一、矿井电机车的分类窄轨电机车(轨距小于1435mm的铁轨称为窄轨),以后简称电机车。
井下电机车分类:(1)按供电方式分,可分为架线式、蓄电池式和复式能源式三种。
蓄电池式电机按安全性能可分为增安、隔爆型和防爆特殊型三种。
(2)按粘着质量分为1.5、2.5、3、5、7、8、10、12、14、20t等。
(3)按轨距区分为600、726、900mm轨距三种。
(4)按电压等级可分为48、90、110、132、140、250和550V等。
二、电机车的适用条件(一)适用条件架线电机车是由牵引变流所供给电源。
它的适用条件为周围空气温度最高+40℃,最低为-25℃。
海拨不超过1000m。
空气相对湿度为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
巷道坡度一般限制在3‰~5‰之间,局部轨道坡度不超过30‰。
蓄电池式电机车的适用条件为周围环境温度-20~+40℃,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5%(同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
某些防爆特殊型蓄电池胶套轮机车,可使用在10‰坡度(约5.7°)巷道中牵引列车。
第三节矿井轨道1、矿井轨道的作用矿井轨道的作用是把车轮的集中载荷传播、分散到地面和井下巷道的底板上,使列车沿轨道平稳、高速运行。
《规程》对轨道运输中安全距离的规定《规程》第二十二条的具体规定是:运输巷两侧(包括管、线、电缆)与运输设备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1)新建矿井、生产矿井新掘运输巷的一侧,从巷道道砟面起1.6m的高度内,必须留有宽0.8m(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为1m)以上的人行道,管道吊挂高度不得低于1.8m;巷道另一侧的宽度不得小于0.3m(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为0.5m)。
(2)生产矿井已有巷道人行道的宽度不符合第(1)项的要求时,必须在巷道的一侧设置躲避硐,2个躲避硐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40m。
煤矿井下运输安全的保护神煤矿井下运输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危险的环节之一。
井下运输涉及到矿工的安全,矿车和设备的安全,以及煤矿的生产效率。
为了保护和提升井下运输的安全性,需要有一个有效的保护神。
在中国煤矿行业中,这个保护神就是矿用电机车。
矿用电机车是煤矿井下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它扮演着井下运输的保护神的角色。
下面将从技术特点、安全保护措施、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矿用电机车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 高效能:矿用电机车具有高效能的特点,能够快速、稳定地运输煤炭和矿石等物料。
相比其他机车,矿用电机车的功率更大,同时具备较高的牵引力和抗载重能力。
2. 定制化设计:矿用电机车具有定制化设计的特点,可以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制造,以满足不同煤矿井下运输的需求和要求。
3. 强大的适应性:矿用电机车能够适应井下复杂的工况环境,如高温、高湿、易燃易爆等。
同时,矿用电机车还可以适应不同的运输距离和坡度要求。
4. 高度可靠性:矿用电机车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可以长时间连续运行,同时具备较低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为了更好地保护井下运输的安全,矿用电机车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保护措施:1. 安全制动系统:矿用电机车配备了可靠的制动系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停车。
制动系统采用了电磁制动、气动制动等多重制动方式,确保矿用电机车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及时停车。
2. 安全检测系统:矿用电机车还配备了各种安全检测系统,如温度监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检测仪表等。
这些系统可以及时检测井下运输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矿用电机车的安全运行。
3. 人身安全保护:为了保护矿工的人身安全,矿用电机车设置了出入口保护装置、防护栏杆等,防止矿工因不慎跌落。
除了技术和安全保护措施,矿用电机车还有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进一步证明了它的重要性和作用。
1. 龙采煤矿:龙采煤矿是中国大型煤矿企业,采用了矿用电机车来进行井下运输。
矿用电机车通过优化设计和安全保护措施,极大地提升了井下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第四章矿用机车第一节概述矿用机车是矿车轨道运输的一种牵引机械,在井下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长距离巷道运输的主要工具,广泛应用。
矿用机车分为电机车和防爆低污染内燃机车两类。
一、矿用电机车1.直流架线式电机车①工作原理及应用:工作时,受电弓沿着架空线滑动,沿轨道运行的电机车依靠受电弓从电网上取得电能。
下部则利用车轮与轨道接触构成一个回路,使牵引电动机工作,从而使牵引电机车带动矿车组行驶。
钢轨的接缝处要用导线或铜片联接,以减小接缝处的电阻。
因受电弓在运行中有产生火花的可能,故该型机车只能适用于无瓦斯和煤尘爆炸的巷道,或虽有轻度瓦斯和煤尘但通风良好的场合。
一般用于主巷道的运输。
②型号标注举例:ZK—1.5—900/100Z——直流架线式;K——矿用; 1.5——粘着重量1.5t(15kN);900——轨距900mm;100——额定电压100V。
2.蓄电池电机车①工作特点及应用:由车载蓄电池供电,不需架设供电电网,不产生电火花,具有可靠防爆性能,可用于瓦斯、煤尘积存较多的巷道。
由于要设置充电设备,初期投资和运转费用较高。
比较适合于巷道掘进及产量小、巷道不规则的场合。
②分三类:①一般型——用于无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巷道运输;②安全型(A)——适用于有瓦斯、煤尘,但有良好通风条件,瓦斯、煤尘不能聚集的矿井巷道运输;③防爆特殊型(KBT)——适用于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巷道运输,见P149/B4-2。
③型号标注举例:XK2.5—6/48—KBTX——蓄电池式;K——矿用; 2.5——粘着重量2.5t(25kN);6——轨距600mm;48——蓄电池组总电压48V;KBT——矿用、防爆、特殊型。
二、防爆低污染内燃机车1.特点①具有良好的启动、加速和牵引性能,在世界矿业发达国家广泛地作为井下运输牵引动力设备。
②机动灵活、安全可靠、适应性强(不受环境影响)、运输效率高、综合经济效益好、能源利用合理。
③与架线式、蓄电池式电机车相比:运输效率提高15%~25%、劳动效率提高1.5倍、减少人员30%~40%、降低事故率25%、运营费降低20%~40%、投资少(10%~20%)见效快。
煤矿井下电机车运输安全基础知识煤矿井下电机车运输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保证其安全运行对于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下面将以____字的篇幅介绍煤矿井下电机车运输的安全基础知识。
一、煤矿井下电机车概述煤矿井下电机车是指在矿井中运输人员和物资的车辆,主要用于矿工、设备和物资的运输,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
根据用途的不同,煤矿井下电机车可以分为货运车、客运车、工作车等。
二、煤矿井下电机车运输安全风险分析1. 高应变环境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存在高应变环境。
如矿井中存在的湿气、尘土等会对电机车的电气系统和机械部件造成不利影响,加剧了电机车的故障风险。
2. 应力作用矿井脉动应力是矿井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形式,长期以来一直是矿井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煤矿井下电机车运输过程中,对电机车的运载能力和结构强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矿井脉动应力过大会导致电机车运输安全事故。
3. 煤尘爆炸风险煤矿井下存在煤尘积聚,一旦遇到火源或者电气设备故障会引发煤尘爆炸,对电机车运输安全造成威胁。
4. 漏风和有害气体煤矿井下存在着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会对人员和电机车造成威胁。
5. 井下通风状况井下的通风状况对电机车运输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通风不良,会导致有害气体积聚,增加了电机车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性。
煤矿井下电机车运输安全基础知识(二)1. 电机车的选型和安装在选用井下电机车时,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技术评价和安全评估。
必须确保其技术性能符合相关的规定,并合理安装在符合安全标准的位置。
2. 电机车的检修与维护煤矿井下电机车需要进行定期检修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定期检修包括对电机车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3. 电机车的驾驶员培训煤矿井下电机车的驾驶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井下电机车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知识。
4. 井下通风管理煤矿井下电机车运输安全需要保证良好的通风状况,确保有害气体的及时排除,减少对电机车运输安全的影响。
矿用电机车原理
矿用电机车是矿山运输中常见的一种车辆,它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电
力驱动车辆行驶。
矿用电机车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力供应、电动机驱动、牵引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方面。
首先,矿用电机车的工作原理与电力供应密切相关。
矿山通常会建设专门的电
力供应系统,将电能输送到矿区内的各个工作面和运输线路。
这些电力供应系统通常由变压器、配电柜和电缆等组成,能够为矿用电机车提供稳定的电能。
其次,矿用电机车的工作原理还涉及电动机驱动。
电机车通常搭载直流电动机
或交流异步电动机,这些电动机通过电能转换成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
电动机的性能和控制方式直接影响着矿用电机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另外,矿用电机车的工作原理还包括牵引系统。
牵引系统通常由牵引电机、传
动装置和牵引轮等组成,能够将电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轮轴上,从而推动车辆行驶。
牵引系统的设计和结构对矿用电机车的牵引能力和行驶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最后,矿用电机车的工作原理还涉及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通常由主控制器、制
动器和辅助设备等组成,能够对电机车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机车的启动、加速、减速和停车等操作,保障车辆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矿用电机车的工作原理涉及了电力供应、电动机驱动、牵引系统和
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配合,共同保障了矿用电机车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矿用电机车的工作原理对于提高矿山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煤矿井下电机车运输安全基础知识煤矿井下电机车是煤矿井下运输中的重要设备,它能够在井下运输煤炭和人员,为煤矿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然而,由于井下环境的特殊性,电机车运输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介绍2024年煤矿井下电机车运输的基础知识,以提高井下工作人员对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一、电机车的基本构成煤矿井下电机车主要由电机、传动装置、车体、制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电机是电机车的主要动力源,传动装置用于将电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车体是承载运输物料和人员的结构,制动和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机车的行驶和停车。
二、电机车的安全装置1. 制动装置:电机车的制动装置是保证车辆能够安全停车的重要装置。
它能够将车辆的动力转化为制动力,使车辆能够及时停止。
井下电机车通常采用电制动和气制动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制动效果。
2. 防护装置:电机车的防护装置主要用于保护车辆乘员和行人的安全。
包括防护栏、防护门、防护帘等。
这些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人员接触到车轮和传动装置,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 火花控制装置:由于井下环境存在可燃气体,电机车的运行可能会产生火花,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电机车通常会安装火花控制装置,如防爆灯和防火夹等,以确保电机车运行的安全。
三、电机车运输安全措施1. 坚持安全生产第一:煤矿企业应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第一的原则,把保障生产安全放在首位。
必须加强对井下电机车运输安全的重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井下电机车运输的安全。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煤矿企业应制定、完善井下电机车运输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操作规程应包括对电机车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运行速度限制、避让规定等内容,以确保电机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3. 加强人员培训:对井下电机车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电机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操作技术、安全操作规程等。
4.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电机车的各项安全装置和关键零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
煤矿井下电机车运输安全基础知识一、矿井电机车的分类窄轨电机车(轨距小于1435mm的铁轨称为窄轨),以后简称电机车。
井下电机车分类:(1)按供电方式分,可分为架线式、蓄电池式和复式能源式三种。
蓄电池式电机按安全性能可分为增安、隔爆型和防爆特殊型三种。
(2)按粘着质量分为1.5、2.5、3、5、7、8、10、12、14、20t 等。
(3)按轨距区分为600、726、900mm轨距三种。
(4)按电压等级可分为48、90、110、132、140、250和550V 等。
二、电机车的适用条件(一)适用条件架线电机车是由牵引变流所供给电源。
它的适用条件为周围空气温度最高+40℃,最低为-25℃。
海拨不超过1000m。
空气相对湿度为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
巷道坡度一般限制在3‰~5‰之间,局部轨道坡度不超过30‰。
蓄电池式电机车的适用条件为周围环境温度-20~+40℃,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5%(同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
某些防爆特殊型蓄电池胶套轮机车,可使用在10‰坡度(约5.7°)巷道中牵引列车。
第三节矿井轨道1、矿井轨道的作用矿井轨道的作用是把车轮的集中载荷传播、分散到地面和井下巷道的底板上,使列车沿轨道平稳、高速运行。
《规程》对轨道运输中安全距离的规定《规程》第二十二条的具体规定是:运输巷两侧(包括管、线、电缆)与运输设备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1)新建矿井、生产矿井新掘运输巷的一侧,从巷道道砟面起1.6m的高度内,必须留有宽0.8m(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为1m)以上的人行道,管道吊挂高度不得低于1.8m;巷道另一侧的宽度不得小于0.3m(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为0.5m)。
(2)生产矿井已有巷道人行道的宽度不符合第(1)项的要求时,必须在巷道的一侧设置躲避硐,2个躲避硐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40m。
躲避硐室宽度不得小于1.2m,深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小于1.8m,躲避硐内严禁堆积物料。
矿用电机车原理矿用电机车是一种用于煤矿、金属矿山等地下工作面的牵引设备,它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牵引装置将矿车或矿车列车从一个地点牵引到另一个地点。
矿用电机车的原理是基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牵引系统的设计,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矿用电机车的原理。
首先,矿用电机车的动力源是电动机,电动机通过电力系统提供的电能驱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对矿车的牵引。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转矩,从而驱动动力装置运转。
在矿用电机车中,通常采用交流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作为动力源,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动机类型。
其次,矿用电机车的牵引系统是实现电动机输出动力传递到牵引轮的重要装置。
牵引系统通常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和牵引装置等部分。
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再将动力传递给牵引轮,通过牵引轮与轨道的接触,实现对矿车的牵引。
牵引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对矿用电机车的牵引性能和能耗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牵引系统能够提高矿用电机车的牵引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另外,矿用电机车的控制系统是保证电动机正常工作和牵引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信号采集装置等部分,通过对电动机和牵引系统的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矿用电机车的动力输出和牵引过程的精确控制。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能够提高矿用电机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总的来说,矿用电机车的原理是基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牵引系统的设计,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对矿车的牵引。
合理的电动机选择、牵引系统设计和控制系统优化能够提高矿用电机车的牵引性能和运行稳定性,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地下矿山作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