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中话语含义的语用学判断
- 格式:pdf
- 大小:136.32 KB
- 文档页数:3
语用学一.语用学(Pragmatics)的定义:语用学是用以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学问。
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虽然都涉及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但是语义学(Semantics)只是将语言视作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而语用学(Pragmatics)则是将语言置于语境(context)之中。
所以,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将语境(context)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二.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Sentence MeaningVs.Utterance Meaning):1)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句子意义指的是独立于语境的句子本身所传达的字面意义。
2)话语意义(UtteranceMeaning):话语意义指的是将句子的意义置于特定语境中以表达言者某种意图的意义。
三.指示现象(Deixis):指示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利用语言形式表达说话内容所涉及的人员、事物、时间、地点等方面。
指示现象是连接语言形式及其发生语境的桥梁。
指示语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的参与者。
2)空间指示语(spatial deixis):用于指代言语活动中所涉及的人、物或事的相对位置。
3)时间指示语(temporal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时间点和时间段。
四.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1)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模式区分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
随后,他又对原先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放弃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的区分,发展出了新的言语行为模式。
语用在话语分析的概念
语用是指在特定语境中,语言使用者根据其语言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和特定目的,通过语言表达所传达的信息和意图。
它关注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效果,而不仅仅是语言形式本身。
在话语分析中,语用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和解释话语背后的意义和目的。
具体来说,语用分析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言外之意:语用分析通过分析话语中的隐含意义,揭示言外之意。
人们在语言交流中往往使用暗示、间接表达等手法,而不是直接陈述。
语用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这些暗示和间接表达的意义,并解读话语背后的真实意图。
2. 语境依赖性:语用分析认识到语言的意义是依赖于特定的语境的。
同样的表达方式,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在话语分析中,必须考虑话语的语境,包括对话背景、说话人关系、文化环境等,才能准确理解话语的意义。
3. 话语类型:语用分析也关注话语的类型和功能。
话语可以有不同的功能,比如陈述事实、表达意见、请求帮助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话语的语用特征,推断出话语的类型和用途,从而帮助理解和解释话语的意义。
总之,语用在话语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揭示言外之意、考虑语境依赖性
和分析话语的类型和功能,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和解释话语的意义和目的。
言语交际名词解释的意思言语交际是指人们通过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在言语交际中,存在着许多专门用于描述和解释不同现象和概念的名词。
这些名词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出发,逐一解释这些言语交际名词的含义。
1. 语言在言语交际领域中,语言是指人们用来进行交流的系统化符号系统。
它是一种具有规则和结构的能够表达意义的人造系统。
语言主要包括词汇、语法、语音和语用等方面的内容。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语言的存在使得跨文化沟通成为可能。
2. 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环境中实际使用情况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者如何根据特定背景和目的来选择和解读符号。
语用学的目标是解决语言中真实交际过程中的问题和现象,如指代、歧义和交际行为等。
3. 语言规则语言规则指的是使用特定语言时必须遵循的语法和语义规范。
语言规则有助于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理解。
语法规则主要关注句子的结构和单词的拼写与用法,而语义规则则关注词汇的意义和使用方式。
4. 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指的是通过非语言手段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这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姿势和声音等。
非言语交际在人类交流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替代语言进行交流。
5. 对话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形式,其中两个或多个人以互动的方式交换意见、信息和情感。
在对话中,人们经常使用开放性问题、回答、补充信息和回应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6. 话语话语是指特定情境中的一段连续的语言表达。
话语可以是单个词、短语、句子或长篇文章。
它可以表达陈述、疑问、命令、祝福等不同类型的语言功能。
7. 指称指称是指使用语言将话语与特定对象或概念联系起来的过程。
指称可以通过特定的词汇或者上下文来实现。
在交际中,准确的指称对于理解对方的意图和传达自己的观点至关重要。
8. 礼貌性礼貌性是指在言语交际中遵循社会和文化规范的行为。
它包括尊重他人、注意他人感受、避免负面言辞等方面。
礼貌性的存在能够促进良好的交际氛围和相互理解。
语用学会话含义特征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其中会话含义是其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会话含义是指语言使用者在交流时所传递的意义,不仅仅包括字面意义,还包括语言使用者所传达的隐含信息、语境和语调等因素。
会话含义有许多特征,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上下文依存性。
会话含义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和特定语境下产生的,因此它是与上下文相关的。
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能产生不同的含义。
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指的是语言使用者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但是可以通过上下文和语境来推断。
例如,当一个人说“你打扰我了”,其言外之意可能是“请离开”。
会话含义还包括语调和语气。
语调和语气可以影响语言的含义,例如,当人们使用不同的语气或语调时,可以给对话添加不同的情感色彩。
最后,会话含义还可以包括隐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隐喻和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或联系而产
生的。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产生强烈的情感效果,并帮助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总之,会话含义是语言使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包含字面意义,还包括上下文依存性、言外之意、语调和语气、以及隐喻和比喻等特征。
了解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 1 -。
语用学理论对话语交际的意义
语用学理论对话语交际的意义在于深入理解和研究语言使用的目的、效果以及背后的意义。
它研究的是说话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并分析其对话的效果和影响。
具体来说,语用学理论对话语交际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揭示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意义:语用学研究了说话者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使用的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
通过分析语篇中的语言选择、语境和说话者的意图等因素,可以深入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和信息传递的目的。
2. 分析交际中的语言行为:语用学研究了交际中的语言行为,包括言语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外意义等。
它关注说话者的表述方式、语言行为的效果以及与语境的关系,从而揭示出人们在交际中如何通过语言行为来实现自己的意图和目标。
3. 解释语言的含义和参与者的推理过程:语用学研究了语言的含义在交际过程中是如何生成和理解的。
它强调听话者的推理过程和背景知识对语言含义的理解和解释的重要性,以及语言使用在交际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4. 提供语用失误的分析和修复策略:语用学研究了语言交际中可能出现的误解、误导和语用失误。
通过对这些失误的分析,可以提供修复策略,帮助交际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避免产生误解和冲突。
综上所述,语用学理论对话语交际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使用的原因、方式和效果,从而促进有效的交际和理解。
语⽤学语⽤学概述1、定义语⽤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寻找并确⽴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见教材14页)1)今天是星期天。
句⼦的字⾯意义:⼀个判断,说话⼈说话的当天是⼀个星期七天中的第⼀天。
话语的语境意义:①妻⼦对伏案⼯作的丈夫说此语,意思是建议他好好休息。
②妻⼦对答应星期天帮她作家务活的丈夫说此语,意思是提醒丈夫快去作家务。
③想去春游的⼉⼦对让他在家复习的妈妈说此语,意思是请求或建议他妈妈带她去玩或者同意他去玩。
这是外星⼈。
句⼦的字⾯意义:⼀个判断,说话⼈说近处的某⼈是来⾃地球之外的。
话语的语境意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夺取了⼋枚⾦牌,打破了斯⽪茨36年前创造的个⼈获得七枚⾦牌的⼈类奇迹。
这是在蝶泳、蛙泳、仰泳、⾃由泳等各项⽐赛时电视评论员和赛后记者的评论。
意思是说:他是⼀个天赋异禀的运动员,创造了⼈类运动史上的奇迹。
3)妈妈,那是什么?句⼦的字⾯意义:说话⼈对妈妈的⼀个询问,询问妈妈附近或者远处的某事物是什么东西。
话语的语境意义:①⼉⼦⽤⼿指着⾯包店卖的⾯包,明知那是⾯包,却故意询问,此时她表达的意思是“妈妈,我想吃⾯包”或者“妈妈,我饿了”。
②⼉⼦在动物园⾥⽤⼿指着从未见过的长颈⿅说此语,就仅是⼀种询问,不可能是要表达“我想买长颈⿅”或“我想吃长颈⿅”。
4)你能载我去机场吗?句⼦的字⾯意义:说话⼈对对⽅的⼀种询问,询问对⽅是否具有⽤车送⾃⼰去机场的能⼒。
话语的语境意义:①说话⼈对邻居或亲友说此语,意思是向对⽅发出请求,请求对⽅⽤车送⾃⼰去机场。
②说话⼈对出租车司机说此语,就仅是⼀种询问,询问对⽅是否具有⽤车送⾃⼰去机场的能⼒。
5)(电话铃响)接电话者:喂,你好!哪⼀位?打电话者:你好!我是……。
电话会话的开端规律:先说话的总是接电话的⼀⽅。
这是⼀个由召唤(拨电话:发出电话铃声)和应答组成的相邻对。
是由⼈类会话结构规律决定的。
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与语用推理黄鸣【摘要】会话含意理论一提出就成了语用学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格赖斯认为,人们在说话时应尽量提供足够的、真实的、与话题相关的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这就是格赖斯的合作原则。
格赖斯的会话含意理论以及合作原则开创了从语用学视角研究话语推理的先河。
如何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研究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进行会话含意的语用推理,使交际更加顺畅地进行是语用学领域研究的核心。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has been one of the hot topics since it was first proposed. According to Grice, people will try to say things which are true, relevant, as well as informative enough, and in a clear manner, which is called cooperative principle (CP). Gricean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CP starts the infer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The important point made by Grice regard- ing the theory of implicature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what is said and what is implicated. If there are ob- vious signs that one, or more, of the maxims is not observed, that is violation of the maxims, conversa- tional implicature is generated. How to use Gricean theory to interprete the speaker's communicative in- tention, deduce th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thus make the communication go on more smoothly is the core study in the field of pragmatics.【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8)006【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会话含意;合作原则;语用推理【作者】黄鸣【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0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在1957年发表的《意义》一文中把意义分为两类:“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言语交际摘要本文以语用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会话含义理论”为基础,以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会话为文本,分析了会话合作原则对语义传达的重要作用。
了解和掌握“合作原则”及违反原则所产生的语用效果将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及其交际能力。
关键词:语用学会话含义会话合作原则言语交际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言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所蕴含的具体意义,关注的是交际过程中双方在语言形式下传递的交际意图和交际效果。
电影文本中的会话言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有其自身的优势,那就是它发生在真实场景中,从很大程度上展示了人们对语言的地道用法和对语言的独特运用能力。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具有特殊语境及文化信息的电影对话,不仅有利于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学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解决传统教育在语用能力培养方面的困难。
在国内,将电影文本中的会话作为语用学研究对象尚属少数。
本文从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会话含义理论”以及理论原则的违反出发,对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人物对话进行分析,研究人物在会话中是如何违反合作原则以达到交际目的的。
“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由牛津大学的哲学家格莱斯(h.p.grice)于1967年在一次讲座中正式提出的。
所谓“会话含义”指的是任何会话都有一定的含义,都传达了一般或者特殊的含义。
一般的日常对话都是在交换信息。
格莱斯指出,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往往不会直接告诉对方某事,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意思,例如,当a问b关于c的近况时,b说“我觉得他还凑合吧,与同事相处融洽,反正到现在还没坐过牢。
”从对话中,我们能感觉到b一定隐含了一些情况,这就产生了特殊的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格莱斯认为,听话者可以辨别出b话语中特殊的会话含义。
经过大量的分析研究,格莱斯认为我们在日常交谈中好像遵循了这样的原则,即“使你所说的话,在其所发生的阶段,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标或方向”。
汉语口语对话中的话语分析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汉语在国内外使用者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汉语的教学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点。
在汉语学习者的日常交流中,口语对话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而对于口语对话的理解和运用,话语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对汉语口语对话中的话语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言语行为与话语类型话语作为言语行为的基本单位,涉及到了语言交际中非常重要的话语类型问题。
1. 陈述句陈述句是最基本的一种话语类型,通常用于描述对象、事物等信息。
汉语在描述上的灵活性表现得比较好,例如动词和形容词的灵活搭配、语序的变化等,都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丰富。
2. 疑问句疑问句是一种提问类型的话语,通常用于询问对方的观点、看法、经验等。
在不同场合下,疑问句可能带有不同的语气和语调。
同时,疑问句的开放性也使得汉语交际中更具灵活性。
3. 请求句请求句是表达请求的一种话语类型,通常包括请求帮助、请求允许等,也可以表述出关注、努力、承认等意图。
汉语交际中,请求句的有礼貌语气以及表达连带意义的委婉表述方式也比较常见。
4. 命令句命令句是表述指令、要求、命令的一种话语类型。
在口语交际中,命令句往往使用的语气和姿态都比较强硬,需要注意适当的语气调整。
二、交际语用及对话行为分析除了话语类型之外,话语还涉及到语用学中的交际功能。
在不同的语言交际场合下,话语所承载的信息和意图也有所不同。
1. 问候语问候语是交际中最基本的方式之一,通常用于造成语言交际中的友好氛围。
汉语中常见的问候语包括:你好、请多关照等。
2. 谦让语谦让语是表述礼貌的一种话语类型,通过表达自己的姿态来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汉语中的谦让语有很多种,如“不敢当”、“我错了”等。
3. 感谢话感谢话是表述感激之情的一种话语类型,通过对对方的关注和帮助进行感谢,表达自己的感激。
汉语交际中常见的感谢话有:“谢谢”、“多谢你”等。
浅析话语意图的表达和理解语言是我们表达思想、了解他人思想的工具。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运用语言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况,发话人不是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此,发话人所要表达的意义,受话人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去理解,而必须透过字面来推导话语中的意义。
这种潜存在话语中而又游离于字面之外的意义,就是话语意图。
一、话语意图的表达话语意图实际上是一种暗示意义,相对于从字面理解的显示意义而言,它是一种言外之意,也是一种语用意义。
发话人以一定的语言形式为外衣,将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包裹于其中,受话人则要采用一定的手段,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分析、推导,才能领会发话人潜存在字里行间的真实信息,否则,就可能造成误解,影响会话的继续。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理解话语意图主要是要理解话语的目的和动机。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表达自由态度或心情;改变别人的观点和行为;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诱导别人上钩;沟通交际双方的情感。
对于话语意图的表达,因其语用意识突显程度较低,而下文也有涉及。
因此,此处不作详细的分析。
二、正确理解话语意图根据话语意图在言语交际中的表达效果,正确理解话语意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理解话语预设预设又称为前提、先设和前设,指的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假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它是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弗雷格于1892年提出。
话语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
话语预设把预设和说话人联系在一起,与语境密切相关,是动态的、具体的。
语用预设绝大部分是由非语言因素引起的,跟语境密切相关,与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与交际双方的关系密不可分。
总体而言,语用预设有两个基本特征:合适性和共知性。
具体而言,还有主观性、单向性和隐蔽性。
1.在谈话中使用的话语预设以说话人和听话人对预设的共知为基础,可大量节省时间和精力,却不影响语言效果。
汉语话语中反复的语用学含义
梁旭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10)004
【摘要】反复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以往对反复的研究主要是从修辞、会话分析、语言习得等学科的角度来研究,以修辞研究最多,从语用学的理论来研究反复还不多见,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汉语中的反复现象更是创新性的探索.
【总页数】3页(P406-408)
【作者】梁旭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言语交际中话语含义的语用学判断 [J], 郭京红
2.从语用学的角度看汉语话语误解的成因 [J], 陈启庆
3.汉语交际中话语暗含的语用学解释 [J], 陈小红
4.浅谈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理论在听力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一项基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证研究 [J], 王亚非;
5.汉语语用学的拓荒之作──评王建华《语用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J], 雷良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话语的语用含义
章淮平
【期刊名称】《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8)003
【摘要】不同的语言学派对话语的语用含义有不同的解释、定义.话语的语用含义包含语言知识,交际情境,人们的社会知识,和文化心理.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话语语用含义推理中所涉及的多个层面:1.会话含义;2.合作原则;3.礼貌原则;4.关联理论.【总页数】5页(P149-153)
【作者】章淮平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东方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
【相关文献】
1.“看 NV 不V”格式的句类分布和语用含义探析 [J], 吴敏;罗曼
2.探讨指示语的语用含义 [J], 张依依
3.探讨指示语的语用含义 [J], 张依依;
4.品析形容词的语用含义和表达技巧 [J], 陶静娟
5."违合"言语交际的语用含义及必要性研究 [J], 杨渝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