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种碎屑岩储层的沉积体系
- 格式:pptx
- 大小:6.64 MB
- 文档页数:34
第二节碎屑岩储集层99%以上的储集层为沉积岩,其中又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1%为其它岩类储集层。
所以按岩类可分以下三种类型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的岩类包括:砾岩,含砾砂岩,中、粗砂岩,细砂岩及粉砂岩,其中物性最好的是中-细砂岩和粗粉砂岩。
一、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传统的观念认为砂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以原生的粒间孔隙为主,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次生的,并且都把次生孔隙(除了裂缝以外)解释为是地层出露地表时大气水淋滤的结果。
直到1979年,自从施密特麦克唐纳(Schmidt)发表了“砂岩成岩过程中的次生储集孔隙”之后。
人们对次生孔隙的概念、类型、识别标志、形成机制及意义才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Schmidt将碎屑岩孔隙类型分为5种类型:①粒间孔隙:一般为原生孔隙。
其孔隙度随埋深的增加有所降低,但降低的速度比粘土岩慢得多。
②特大孔隙:按Schmidt标准,超过相邻颗粒直径1.2倍的孔隙属特大孔隙。
多数为次生孔隙。
③铸模孔隙:是指砂岩中具有一定特征几何形状的介壳碎屑、碳酸盐粒屑、结晶矿物(盐、石膏、菱铁矿)被溶蚀后,保持原组构外形的那些孔隙。
属于一种溶蚀的次生孔隙。
④组分内孔隙:一切组分,如颗粒、杂基、胶结物内出现的孔隙。
可以是原生的(沉积的和沉积前),也可以是后生的(成岩过程及其后新生的)。
⑤裂缝:砂岩中裂缝较为次要,但如果沿裂缝发生较强烈的溶蚀作用时,它的作用就十分重要。
二、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性的因素1、沉积作用对砂岩储层原生孔隙发育的影响(1)矿物成分对原生孔隙的影响矿物成份主要以石英、长石、云母。
矿物成份对储集物性的影响主要视以下两个方面:矿物的润湿性:润湿性强,亲水的矿物,表面束缚薄膜较厚,缩小孔隙空间,渗透性变差。
矿物的抗风化能力:抗风化能力弱,易风化成粘土矿物充填孔隙或表面形成风化层减小孔隙空间。
因此,长石砂岩较石英砂岩物性差。
除长石外,其它颗粒矿物成份对物性影响不大。
(2)岩石结构对原生孔隙的影响包括大小、分选、磨圆、排列方式。
《碎屑岩油气储层沉积学》2006年4月22日目录一、引言 (1)二、几个相关概念 (2)三、储层沉积学的研究任务、目的及内容 (3)四、储层沉积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3)五、沉积相研究 (5)一、引言随着全球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不断深入,以油气储层或油气藏为对象的精细描述与研究逐步深入,油气储层在地下的空间展布与其属性的特征则成为油气勘探与开发的研究重点。
然而,不同地质条件下油气储层的外部形体(构形)与其内部属性的分布规律则主要受其形成的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即不同沉积体系所形成的油气储层具有不同的展布规律和非均质性,这就需要从沉积学的角度来分析不同储层形成的地质作用和沉积环境;而成岩作用则对储层的内部具有明显的影响。
正可谓影响油气储层非均质的三大因素“构造演化的阶段性、沉积环境的多样性以及成岩作用的复杂性”决定着油气储层的综合特性,这一基本地学知识和理论为储层沉积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沉积学是20世纪30年代由沃尔德(Wadell.1932)提出的一个术语,它主要是由沉积岩石学中沉积岩的形成作用中的基础理论部分扩大和发展起来的。
而储层沉积学又是以实用角度从沉积学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第十三届国际沉积学大会(ISA,1990)正式应用该术语并引入文献,表明沉积学(含古地理学)与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在阐明生、储、盖层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沉积学和储层沉积学的基本涵义及主要研究内容是:1.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物(岩)和沉积作用的科学。
包括研究未曾成岩和已经成岩的天然沉积物(岩),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沉积作用的过程和机理(Reeding,1978)。
沉积学作为地质科学中的一个分科,它与流体力学和地层古生物学密切相关,与物理学、化学、海洋学、气象学、水文学和土壤学等也有重要联系。
由于有关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通过对沉积物的研究(陆上和水下)和实验模拟,逐渐使沉积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油气地质与勘探》(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loration)3.6 碎屑岩储集体的类型及其特征砂岩体某一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岩性和分布特征,并以砂质为主的沉积岩体,称为砂岩体,它是碎屑岩的主要储集岩体。
砂岩体的差异性、非均质性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沉积环境的多样性。
从陆相到深海沉积,形成的储集砂岩体有多种类型。
冲积扇砂砾岩体冲积扇可分为扇根、扇中、扇缘三个亚相,受颗粒分选作用的影响,砂砾岩体的物性差异较大。
其中,扇中的砂砾岩体物性最好,有利于油气的聚集。
冲积扇沉积相与含油关系图(据克拉玛依油田,1997)河流砂岩体河流砂岩体发育,沉积物以砂质为主,河床边滩和心滩砂岩分选好,物性好,为良好储层。
三角洲砂岩体是最重要、物性最好的一种砂岩体。
世界上产油最多的砂岩储集层是三角州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岩,往往多期叠加,纵向厚度很大。
实例:西西伯利亚乌连戈伊气田白垩系三角洲相薄层砂岩,孔隙度高达25~30%。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东营凹陷东营三角洲分布示意图(据胜利油田,2000)滨浅湖砂岩体以砾质砂-砂岩沉积为主,分选磨圆中等-较好,储性较好。
如大港油田部分产层:古近系滨浅湖滩坝砂岩体。
滨浅湖滩坝砂体的沉积模式(操应长,2009)浊积砂岩体在陆相湖盆的沉积中心,广泛发育着各类浊积砂体,是最重要的隐蔽油气藏勘探目标。
如东营凹陷梁家楼油田。
浊积砂岩体沉积相模式(转引自赵澄林,1984)海岸砂岩体一般呈带状或者串珠状沿海岸线分布,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分选磨圆好,较疏松、孔渗高,储性好。
✓海退砂岩体:下伏海相页岩生油条件好;✓海进砂岩体:下伏三角洲平原或其它,生油条件差。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海岸砂岩体油气田多属海退型砂岩体。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美国堪萨斯州岸外砂坝鞋带状油田平面图(据Cadman,1927,转引自潘钟祥,1976)3.6 碎屑岩储集体类型及其特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