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商务英语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403.50 KB
- 文档页数:46
2001年第4期(总第148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牡会科学版)JOURNALOFXIAMENUNn砸RSrrY(Arh&SocialSciences)No.42001C,e咖ralNo148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林添湖(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福建厦门361005)摘要:国际商务英语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英语语言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形势为商务英语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上壤和阳光,应抓住机遇。
谋求发展。
近20年来,国际商务英语在我国高校已从一两门课程发展戚了一个自成体系的新学科,为迎接加人W'ID的挑战奠定丁良好的基础。
商务英语的教材建设应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土洋结台”的原则,勇于面对国外书商的“捡滩”。
新世纪的商务英语教学应树立“以创新为核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救学观.并提倡“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美键词:咖;商务英语;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圃分类号:HO一05;C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4嚣一04∞(20D1)阱一0143—08在2l世纪的第一春,我国加快了加人WTO的进程,各行各业都在探讨如何应对WT0的挑战,教育界也不例外。
我国加入WID以后,教育将面对的是世界范围的大市场,将遭遇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本文拟就在新世纪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大专院校的国际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应如何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内外动因在20世纪末的最后10年中,商务英语的教学与研究已经在我国大专院校和外经贸系统掀起热潮。
在2l世纪初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国际商务英语作为英语的重要功能变体之一,正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其应用性和普及性是显而易见的。
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但是,笔者在看到这种可喜现象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到我国的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还跟不上21世纪时代的步伐,商务英语作为一个学术领域还未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得到较深入的研究,与我国外语界在英语语言文学领域的研究水平相比较而言,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第27卷第2期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 年 6 月JOURNAL OF WUHANMETALLURGICAL MANAGER,S INSTITUTE Vol.27 N o.2 Ju n.2017商务英语语言学发展态势分析陶涛(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系,广东广州510663)摘要:商务英语正式形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它属于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最近几年里商务英语发展迅速。
商务英语因为其自身特殊用途的特点,它与普通英语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主要针对商务英语的特点,分析商务英语语言学的发展情况,让商务英语学习者更清楚的了解与掌握商务英语。
关键词:商务英语;特点;语言技能中图分类号:H31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1890(2017)02 -0080 -03一、商务英语的发展与现状商务英语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得到了很大程 度的发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商务英语的雏形就 已经出现了,其主要体现就是不同于普通英语的 一些术语和专有词汇的出现。
例如其中“最早在 1971年弗斯(Firth)所编著的《银行实务英语》就 已经出现了商务英语的模式,在早期商务英语教 材中有其独特的原则,依照给定的题目,在对话的 情景中体现出特有的专门词汇,如《银行实务英 语》中所出现的汇兑管理和账户等名词”。
对于 教材主要就是词汇练习和句型结构方面的相关训 练,其对所学者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要达到中等 英语水平,优点就是不掌握商务方面的知识也能 读懂其中的内容。
还有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在1972年所出版的 《商务英语教程》中,要求在商务情景的前提下练 习听说读写的相关性交际技能。
其中包含听力、对话以及教材中角色上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为 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而直至上 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普通英语的飞速发展,商务 英语功能教学方法得到了相关学习者更大程度的 重视,通过英语套语完成商务谈判之间的发表观 点以及达成共识等相关作用。
- 210-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研究探析商务英语的发展历程与人才需求技能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马楚懿【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务英语近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
由商务英语的远代历史时期到近代发展史直至现代与当今现状的对比与探析,来更好地了解及适应当今国际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技能及对个人素质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发展历程 专业技能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分支,历史不过只有40年的时间,但是商务英语的实践去已经有近5个世纪,正是因为这样厚重的历史积淀,才有了商务英语今天的局面,这门学科的最终形成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
一、商务英语的历程1.商务英语的远代历史时期(1840年以前)。
航海贸易港口,国与国通商活动的频繁交流中,形成早期的“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在中国的起源:中国式的商务英语—洋泾浜英语(Chinese Pidgin Englishi)以下简称CPE。
CPE产生与1699年到1747年之间,早期从“广州/广东英语”发展到后期“中国沿海英语”。
CPE是由中国人发明,其教学也具有浓厚的中国主义特色元素。
构成的方式由常用的词语结合中国的语法、语音构成CPE句子。
早期的CPE是通过和国外人接触模仿而形成。
这个时期的英语主要用途为商务贸易。
2.商务英语的近代历史时期(1840年-1949年)。
外国列强在中国取得协定关税特权,商务活动渗透到了航运、金融、保险。
洋务学堂教授的外国语言课程包括的外语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课程成为主课程。
这个时期的英语主要用途为商务外交沟通。
3.商务英语的现代历史时期(1949年-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到实施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制度是由国家统治。
国家将外贸经营权和管理权集中管理。
这个时期的英语主要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务活动。
4.商务英语的当代历史时期(1978年至今)。
(1)基础阶段:革开放政策的前期,中国的计划经济开始部分的与市场经济接轨。
清城区职业技术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历程回顾发布日期:2006-6-10 浏览次数:4412006 ' 广东省职教学会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历程回顾清远市清城区职业技术学校一、学校的强势专业,市级的示范专业我校商务英语专业设立于 1999 年秋季,当年招生 2 个班 116 人。
经过 6 年的努力,特别是 2004 年 3 月实施示范专业建设计划以来,专业建设得到有效的加强和发展,办学规模扩大了 6.5 倍。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拥有三年制教学班 13 个,学生 730 人,是学校开设专业中班数最多、人数最多的一个专业。
由于该专业的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及对应岗位群清晰,职业特色鲜明,课程设置贴近市场需要,几年来,“出口畅旺”、“入口走俏”,成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强势专业。
2005 年经市教育局评估验收,被认定为清远市示范专业。
随着我国加入 WTO ,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从业人员队伍急剧扩大,社会急需大量国际商务单证人员。
过去在企业里并不起眼的单证员、跟单员的工作,因为企业的经营活动被要求与国际接轨,按国际惯例办事,其重要性于是逐渐被企业所认识,其作用也日益彰显起来。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决定从 2004 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培训与考核认证工作,而我校经申请有幸被中国对外经贸企业协会批准成立“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培训中心”。
商务英语专业便顺理成章地承担起校内外单证员考核认证的培训任务。
二、培养目标明确,对应岗位群清晰清远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什么商务英语专业招生时会成为一个“热点”,推荐就业时会成为一个“亮点”?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该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了市场要求,满足了地方经济对外贸初级文员这个层次的人才需要。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陈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资企业、三来一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
英语发展史,讲述英语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及English,England的来历关键词:英语发展史,英语的形成,英语的发展历史来源:西北大学 | 发布日期:2008-08-05 11:24英语是当今世界上最被广泛使用的第二语言,也是最为重要的国际语言,全球有超过3亿人使用英语作为他们的本族语。
在中国,英语教育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许多来自英美的外教在这里从事教学工作。
1.英语发展史:英语的形成和统一英语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
在大不列颠岛(Great Britain)上史料记载的最早的语言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凯尔特语(Celtic)。
公元前55年,罗马人入侵大不列颠,并一直占领了大约500多年,拉丁语进入了该地区,并成为官方语言,凯尔特语的地位下降。
约公元449年,居住于丹麦与德国北部的3个日耳曼人部族趁罗马帝国衰落入侵到大不列颠岛上。
他们分别是盎格鲁人(Angles,入侵日德兰半岛中部)、萨克逊人(Saxons,入侵日德兰半岛南部)和朱特人(Jutes,入侵日德兰半岛北部)。
在语言上,他们取代了当时该地所使用的凯尔特语。
这三个日耳曼部族方言随着社会发展,逐渐融合为一种新的语言,即盎格鲁一萨克逊语(Anglo-Saxon),这就是后来形成的英语的基础。
到公元700年,人们把大不列颠岛上三部族混合形成的语言称为Englisc。
到公元1000年,岛上整个国家被称作Englaland。
这两个词后来就演变成English(英语)和England (英格兰或英国)这就是English和England两个词的历史由来。
8世纪末,丹麦人大批入侵英国,在其东北部建立丹麦区,持续了近300年,当时所带来的斯堪的那维亚语对英语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公元1066年,法国的诺曼蒂公爵侵人英国,并加冕为英国国王,建立了诺曼蒂王朝,一直延续到1154年。
在诺曼蒂王朝统治期间,英国实际上存在着三种语言,法语是官方语言;拉丁语是宗教语言,用于阅读圣经、教堂宗教活动;英语则是下层社会劳动者用的世俗语言。
流利说商务英语Level 6 Unit 2 Part 3(三)Risks of Outsourcing Outsourcing has a lot of benefits, since it is cost-efficient and provides access to expert. However, it also comes with risks. Let's examine some of them.quality problems 质量问题Companies that outsource may suffer quality issues.To provide cheaper products, some outsourcing factories may prioritize quantity over quality.To reduce this risk, companies can prepare detailed product specifications for suppliers and do independent quality control.out of control 失控When a business outsources an operation, it gives up some control of that operation to a third party.This may result in communication issues or increased time to complete a project.To prevent this, companies should outsource to third parties with proven risk management processes.And it's also important to maintain constant communication.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benefit of outsourcing? earning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To reduce quality problems, companies can prepare detailed product specifications for suppliers and do independent quality control.hidden costs 隐藏成本Outsourcing comes with several hidden costs, so a company may end up spending more than expected.For example, the hidden costs of selecting a service provider can include travel expenses, payment for an adviser, and so on.By improving the outsourcing process, a company can find more cost-saving opportunities, which adds to the company's profits.confidentiality of information 信息保密When a company chooses to outsource, it must protect its important data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This is because outsourcing may give a third party access to the client company's intellectual property.For example, if a tech startup outsources its finance department, its trade secrets may be exposed to the third party.To mitigate potential risks, it's necessary to set clear confidentiality obligations in outsourcing agreements.。
一种民族语言(包括词汇)的发展与民族的历史密切可关。
要了解英语语汇的发展史,不可避免地跟整个英语的发展史,乃至英国的历史密不可分。
不列颠群岛的最早居民是凯尔特人,又称不列颠人。
公元前55年,罗马人在凯萨大帝的率领下侵入不列颠群岛,凯尔特人被罗马人赶入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深山之中。
直到公元410年,罗马占领时期才告结束。
随后,来自德国北部平原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人,撒克森人和朱特人开始来到不列颠定居。
英语就是盎格鲁—撒克森人的语言。
语言史学家一般把英语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1、古英语时期,2、中古英语时期,3、现代英语时期。
1、古英语时期(又称盎格鲁-萨克森时期公元450—1100年)日尔曼部落在不列颠定居后,名自占领一些地区。
盎格鲁人占领了泰晤士河以北的英格兰的大部分地区和苏格兰的低地,朱特人占领了肯特郡一带地区,撒克森人占领了泰晤士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各个部落建立了一些小王国,出现了英国历史上的七国时代。
直到公元830年,阿尔弗雷德大王才统一了整个英格兰地区。
由于全国长期没有统一,所以古英语时期存在着多种方言,主要方言有四种:西萨克森语,肯特语,莫西亚语和北恩布里亚语。
这四种方言都曾一度占主导地位。
西撒克森语保存下来的手搞最多。
其它方言在形成英语的过程中也起过很重要的作用。
古英语的词汇有着浓厚的日尔曼语族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为复合法是重要的构词方法。
复合词在古英语词汇中占有显著的地位。
据统计,在史诗《贝奥武夫》3183行诗句中,竟有1069个复合词。
有些复合词中不重读部分,渐渐失去了独立地位,而演变成了词缀,如for-, in-, -ful 等派生法在古英语中也广泛使用。
共有二十四个名词后缀、十五个形容词后缀,-dom, -hood, -ship, -ness, -the, -ful,- ish 等词缀都可溯源到古英语时期。
古英语时期的诗歌有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头韵(alliteration),由此产生的许多短语一直保留到现在,如night and main, friend or foe, a labour of love。
英语历史发展历程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its Historical JourneyEnglish, a West Germanic language, has evolved over several centuries and has a rich historical journey. Its development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5th century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Anglo-Saxons in what is now known as England. These Germanic tribes brought their own language, Old English, which formed the foundation of English.In the 11th century, following the Norman Conquest, Old English came into contact with French and Latin. As a result, Middle English emerged, blending elements from these languages. The usage of French by the ruling class and Latin by the Church heavily influenced the vocabulary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English during this period.During the Renaissance, English witnessed significant changes due to the revival of classical studies. In the 16th century, the printing press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spread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and the King James Bible contributed greatly to shaping English into its modern form.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the British Empire began to expand, leading to the global spread of English. The colonization efforts and trade relations established by the British brought the language to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North America, Australia, and India, among others.With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further propelled the growth of English. It became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commerce, and diplomacy, solidifying its position as a global language.In the 20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emerged as a dominant global power, leading to the rise of American English as a significant variant. The influence of American culture, media, and technology further popularized English worldwide.In recent decades, English has become the lingua franca of the internet and global communication. Its widespread usage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underscores its importance as a global language. In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has been shaped by various historical events and influences. From its origins as Old English to its current status as a global language, English has transformed and adap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its speakers throughout history.。
晚清民间商务英语兴起与演变摘要我国近代商务英语的兴起源于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沟通需求。
这种商务英语主要是上海的洋泾浜英语,以中外商贸及与之有关的金融、服务项目为内容,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实用性。
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的开启,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急需商务英语人才,促进了中外贸易交流和发展,让更多国人通过学习了解西方世界,也开创了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先河。
关键词晚清;商务英语;中外贸易;兴起与演变从19世纪中叶开始,随着中西方远洋贸易量扩大,广州、上海等港口成为中外商埠重要贸易集散地。
英语逐渐取代其他外语成为商务主要交流语言,导致社会急需一大批懂英语的人才。
为此,民间商务英语学堂开始兴起。
一、晚清民间商务英语兴起的社会基础随着天朝国门洞开,西方文化开始从广州、上海等地进入内陆,日益开放的观念和外贸需求为英语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
在广州、香港、上海等重要通商口岸,英语作为通商公共语言使用频繁,让人们对外语重要性有了新的认知,促进了商务英语学习风潮兴起。
一内外驱动力对晚清商务英语热潮的作用引发商务英语热潮的内驱力来自晚清政府洋务运动和现代化经济需求。
当时传统工业、商业、制造业都在西方现代化工业面前全面溃败,如不能及时遏制经济颓势,整个国家经济将落入西方手中。
为了兴办近代工业、制造业,就要大力购置引进西方技术、设备。
无论采购、安装、操作是监管这些新技术,都需要大量懂外语人才。
而与之相关联的港口、码头、海关、船运、电讯、报表、通关文书、商品登记造册等报关单也多以英文填写,如果在办理过程中因语言障碍造成交易失败或商品货物积压无法出关,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
因此,当时对英语人才渴求是非常迫切的。
在晚清推动洋务运动同时,西方商人在我国海港口岸开设的与商业相关的洋行、商行、金融、制造、航运等外资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大量商业往来日趋频繁。
大量懂外语的国人在外企做事,成为在华洋商的高级雇员,负责商务翻译、记账、谈判、文书等工作。
在西方人开设的企业、公司中还大量雇佣普通员工,这些人虽然达不到翻译水平,但也要掌握英语中的日常用语,应付简单数据和商品管理等商务英语。
晚清时期民间商务英语的兴起与演变摘要:在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初期,为了适应晚清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及服务于当时社会经济需要,出现了各类英语教学机构,相关的教学资料也日渐成熟。
商务英语从单纯的语言工具,逐渐成为一种媒介。
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的开启,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急需商务英语人才,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更新了大众的现代民主意识也开创了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先河。
关键词:晚清;商务英语;中外贸易;兴起与演变1.引言从19世纪中叶开始,帝国主义列强进入中国后,中国的商品经济逐渐开始繁荣,商品买卖日渐频繁,中西方远洋贸易量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州、上海等港口成为了中外商埠重要贸易集散地,急需一大批懂英语的人才。
商务英语作为当时商贸活动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逐渐受到当时社会上下的重视,因此全国相继建立了专门的教学机构,编纂并使用了多种出版物,民间商务英语学堂也在此时开始兴起。
这对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人们思想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晚清民间商务英语兴起的社会基础晚清时期,随着各沿海港口的陆续开放,社会商业化的推进,社会对英语人才需求不断增多,英语所具有的商业需求潜力被放大。
除了通商口岸和外企之外,晚清时期,邮政、铁路、电报、政府机关中通晓英语者的职位和薪资待遇优势明显,一时间通晓英文者开始成为各行业中备受重用的精英人才[1]。
个人也能通过商务英语学习和掌握近代商业运作技能和规则,并从中获得较好的薪酬和地位。
例如,在洋行中能帮助文书看英文账单的职员,工资薪水就比别人高出了一倍不止;在外企中懂英语的雇员除了薪水高外更专门的语言津贴。
当时的《申报》就曾评论:“华夷杂处,……以租界以为活者,……不下数百人;一公司之买办也,而岁得数千金;一洋商之西崽也,而月得数十金。
得西文之浅者,已足以糊其口。
”[2]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种薪资差异所带来的这股“英语热”,为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英语热”学习背后的本质是国人思想和意识的逐渐苏醒和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