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分析法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447.50 KB
- 文档页数:62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一 .教学内容1 .电磁辐射及电磁波谱的概念、特性及相关物理量2 .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及相关的光谱学3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及特点4 .光学分析法的基本仪器二.重点与难点1 .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的特殊2 .各物理量的相互换算3 .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机制4 .各种能级跃迁的概念及相应的光谱三 .教学要求1 .牢固掌握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的概念及性质2 .熟练掌握电磁辐射各种物理量之间的换算3 .清楚理解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光谱4 .清晰光学分析法分类的线索5 .了解光谱法的基本仪器部件四.学时安排2学时第一节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光学分析法是根据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化学方法。
这些电磁辐射包括从射线到无线电波的所有电磁波谱范( 不只局限于光学光谱区 ) 。
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偏振等。
光学分析法可分为光谱法和非光谱法两大类。
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测量由物质内部发生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光谱法可分为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
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原子发射光谱法(AES )、原子吸收光谱法( A AS ),原子荧光光谱法( AFS )以及 X 射线荧光光谱法(X FS)等。
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表现形式为带光谱。
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 U V - Vi s),红外光谱法( IR ),分子荧光光谱法( M FS)和分子磷光光谱法( M PS)等。
非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时,测量辐射的某些性质,如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偏振等变化的分析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光谱法。
一、发射光谱法物质通过电致激发、热致激发或光致激发等激发过程获得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或分子 M * ,当从激发态过渡到低能态或基态时产生发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