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X
➢ 发射(Emission) 物质受到激发而跃迁 到激发态后,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以辐射的 方式释放能量。
X →X X→ X+h
➢散射(Scattering) 光子与物质分子之间发生 碰撞,使光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而向不同角度 散射。
瑞利散射 光子与物质分子发生弹性碰撞,不 发生能量交换,仅光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二、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谱分析法
(Spectroscopic analysis)
光学分析法
➢ 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内部发生 能级跃迁→光谱
非光谱法
➢ 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不发生 能级跃迁
(一) 物质内部发生能级跃迁
➢ 吸收 (Absorption) 辐射能量恰好满 足物质两能级间跃迁所需的能量。
例如:计算1mol (6.022171023个)波长为 200nm的光子的能量E
hc 6.626 1 2 0 3 42.9971 910 2 065 .02 211 2037
E
20 100 7
5.9 8150(J )
3.电磁波谱: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称~。 γ射线→ X 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微波→无线电波
一、电磁辐射的性质
光: 是一种电磁波, 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波动性 – 传播运动过程中突出, 表现在光的偏振,
干预, 衍射
粒子性 – 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突出, 表现在光电效
应, 光的吸收和发射
衍射
干射
散射
1. 光的波动性
波动性:可用波长λ、频率ν 和波数 σ 来描述。
吸收 (Absorption) 辐射能量恰好满足物质两能级间跃迁所需的能量。
对于不同的光波, 波长采用不同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