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皮下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30 MB
- 文档页数:27
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出血的改进方法及护理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出血的改进方法及护理摘要低分子肝素钙(LMWH)作为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的同时还可以减小皮下出血的风险。
然而,通过皮下注射LMWH时常伴随出现明显的皮下出血。
本文综合文献,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讨论了注射LMWH皮下出血发生的原因及改进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出血;改进方法;护理Introduction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低分子肝素钙(LMWH)因其安全、有效、方便等因素成为当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之一。
然而,作为一种皮下注射的药物,LMWH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皮下出血现象,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减少LMWH皮下出血的发生,成为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原因分析LMWH皮下注射后发生出血的原因比较复杂。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剂量过大。
皮下注射LMWH时,剂量过大会导致皮下出血。
有研究表明,每天给药量超过60mg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给药量在40mg以下的患者(Ramzi DW, Leeper KV,2006)。
(2)注射部位。
身体的一些部位,如肩部和多种关节处,因其循环较差,皮下注射LMWH后易出现出血现象。
Mueck et al.(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腿中部注射LMWH比在腹部注射更有利于减少皮下出血发生。
(3)注射技术不当。
错误的注射技巧也会给患者带来出血的风险。
如注射速度过快、针头角度不恰当等导致的出血。
(4)药物的抗凝作用。
LMWH作为一种抗凝药物,有抑制凝血酶作用的特点,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机体内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出血的情况(Carragee E, 2003)。
改进方法为了减少LMWH皮下注射后的出血风险,需要对注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注射剂量控制:对于不同体重的患者,给药量需进行精确计算,避免剂量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