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焦制备气化水煤浆试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4
水煤浆的制备实验报告水煤浆是一种将煤粉和水混合后形成的燃料,具有高效、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民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水煤浆的制备实验过程及结果,旨在探讨其制备工艺及应用前景。
【实验目的】1.掌握水煤浆的制备方法,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
2.研究不同制备条件对水煤浆性质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条件。
3.探讨水煤浆在工业、农业、民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实验原理】水煤浆制备的原理是将煤粉和水混合,形成一种可燃性液体燃料。
在制备过程中,煤粉的粒度、含水率、煤质等因素均会影响水煤浆的物理化学性质。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控制这些因素,确定最佳制备条件。
【实验步骤】1.制备煤粉:将煤块磨碎并筛选,取得粒径为0.5-1mm的煤粉。
2.控制煤粉含水率:将煤粉加入烘箱中烘干,控制其含水率在10%以下。
3.制备水煤浆:将煤粉按一定比例加入水中,并搅拌均匀,制备成水煤浆。
4.测量水煤浆的物理化学性质:测量水煤浆的粘度、密度、pH值等物理化学性质。
5.比较不同制备条件下水煤浆的性质:比较不同煤粉粒度、含水率、比例等条件下制备的水煤浆的性质差异。
【实验结果】1.制备煤粉:取得粒径为0.5-1mm的煤粉。
2.控制煤粉含水率:将煤粉加入烘箱中烘干,控制其含水率在10%以下。
3.制备水煤浆:将煤粉按1:3的比例加入水中,并搅拌均匀,制备成水煤浆。
4.测量水煤浆的物理化学性质:得到的水煤浆粘度为1.2Pa·s,密度为1.05g/cm,pH值为7.2。
5.比较不同制备条件下水煤浆的性质:在煤粉粒度为0.1-0.5mm、含水率为5%、比例为1:4的条件下制备的水煤浆,其粘度为0.9Pa·s,密度为1.02g/cm,pH值为7.0,较实验条件中制备的水煤浆性质更优。
【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水煤浆的制备条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煤粉的粒度、含水率、比例等条件对水煤浆的粘度、密度、pH值等物理化学性质产生了显著影响。
霍林河褐煤半焦制备水焦浆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
褐煤是一种低品位、高含硫、高灰分、高水分的燃料,具有资源丰
富的优势。
然而,褐煤的高含尘、高湿度、低热值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
范围。
水焦是一种以煤为原料,在水蒸气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最终制得
的一种固体燃料。
制备水焦具有应用范围广、热值高、含硫低等优势,
是处理褐煤的有效方式之一。
霍林河褐煤资源丰富,但经常被废弃、浪费。
将霍林河褐煤转化为
水焦,不仅可以增加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为能源行
业提供新型燃料,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制备霍林河褐煤水焦浆,探索制备工艺,分析产品性质、吸附性能等方面,并探究水焦浆的应用前景。
3.研究内容及方法
(1)制备霍林河褐煤水焦浆
采用水蒸气加热反应的方法,对霍林河褐煤进行制备水焦浆的实验,研究反应条件、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制备水焦浆的影响。
(2)研究水焦浆的性质
对制备的水焦浆进行性质分析,包括浓度、热值、灰分、硫分等因
素的测定,还可对粒度、孔隙度等指标进行测试,探究水焦浆的性质变
化规律。
(3)研究水焦浆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水焦浆的吸附性能、燃烧性能等方面的分析,探究水焦浆在
环保、燃料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4.预期成果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霍林河褐煤制备水焦浆的实验,研究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水焦浆的性质变化规律,为霍林河褐煤的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对于研究和推广水焦浆的应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实验报告1. 引言水煤浆气化是一种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能源领域。
德士古水煤浆是一种以煤炭和水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的高浓度煤浆,具有高效能源转化和环境友好等优势。
本实验旨在研究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的反应过程,并分析其气化效果。
2. 实验方法2.1 实验设备本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1. 水煤浆气化装置:用于将德士古水煤浆进行气化反应。
2. 气体分析仪:用于测量气化产物中各种气体的含量。
3. 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反应温度。
4. 反应釜:用于放置水煤浆和进行气化反应。
2.2 实验步骤1. 准备水煤浆样品:根据实验需求,制备适量的德士古水煤浆样品。
2. 将水煤浆样品注入反应釜中,并封闭好反应釜。
3. 将反应釜置于水煤浆气化装置中,并设定合适的反应温度和气体流量。
4. 打开气体分析仪,开始采集气化产物的数据。
5. 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后,停止气化反应,关闭气体分析仪。
6. 将反应釜中的残余物清除,准备下一次实验。
3.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设定了不同的反应温度和气体流量,并记录了气化产物中各种气体的含量。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绘制了以下图表来分析实验结果。
3.1 温度对气化产物含量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在300C、400C和500C的温度下进行了气化反应,并测量了产物中CO、H2和CH4的含量。
结果如下表所示:反应温度(C) CO 含量(%) H2 含量(%) CH4 含量(%):: :: :-: ::300 25.3 58.6 9.8400 30.8 54.9 7.5500 35.1 50.2 5.9由上表可见,随着温度的升高,CO和H2的含量逐渐增加,而CH4的含量则逐渐减少。
这说明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增加合成气的产率。
3.2 气体流量对气化产物含量的影响我们在相同的反应温度下,分别调节了气体流量,并测量了CO、H2和CH4的含量。
结果如下表所示:气体流量(L/min) CO 含量(%) H2 含量(%) CH4 含量(%) :: :: :-: ::2 27.6 57.8 8.44 29.2 56.3 7.96 30.5 54.6 7.3由上表可见,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CO的含量稍有增加,H2的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CH4的含量基本保持稳定。
水煤浆气化反应模拟及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水煤浆气化技术是利用水煤浆作为原料,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化学反应,通过产气、产油、产热等方式实现对煤炭的清洁利用。
该技术具有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煤化工、燃气轮机发电等领域。
水煤浆气化过程涉及到多种物理化学反应,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对于提高水煤浆气化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水煤浆气化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气化效率和产物生成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解析,为水煤浆气化技术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水煤浆气化反应的数学模型,包括水煤浆粒子熔融、气化反应、物理参数变化等过程。
2.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水煤浆气化反应中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探究其最优反应条件。
3.利用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原理,对反应产物的生成和物质转化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揭示反应机理。
4.结合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推广应用于水煤浆气化技术的优化和改进。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模拟法、多相流模型、化学动力学模型、实验方法等多种方法,通过以下技术路线开展研究:1.测定水煤浆基本物理性质、元素组成和煤的反应性等。
2.梳理水煤浆气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和现状,根据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建立水煤浆气化反应的数学模型。
3.通过CFD方法,建立多相流动场的计算模型,模拟水煤浆粒子在高温高压下的熔融和气化反应。
4.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建立反应产物的生成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拉曼光谱、元素分析等实验技术,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以反应效率、产物与废气生成的比例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获得最优的反应条件。
水煤浆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水煤浆的制备原理。
2、学习煤浆参数控制的方法。
3、提高浆料技术应用水平。
二、实验原理
水煤浆的制备原理是利用界面活性剂,将煤粉中的碳结合和溶解,形
成水煤浆,这种水煤浆有较好的流动特性,可以满足水力煤浆发电厂
燃烧所需要的流动性。
三、实验设备
所需要的实验设备主要有:可编程恒温槽、超细粉碎机、磁力机械手、流量计、煤粉研磨器、振动筛等。
四、实验步骤
1、准备研究对象:从甲煤矿抽样,抽取收到煤炭,细度要求低于
0.075mm;
2、选择充当悬浮剂的添加剂,定好接收合金的比例;
3、放入可编程恒温槽中,恒温电磁,加入界面活性剂,按比例调节;
4、磁力机械手将悬浮物(接收合金)加入可编程恒温槽中,进行合理的搅拌,保持室温22±2℃,维持30min;
5、将悬浮液用流量计测量,得出流量计的特性;
6、使用煤粉研磨器研磨煤粉,调整水分;
7、此时的悬浮液继续搅拌,用振动筛将水煤浆一分为二,即得此次实验的水煤浆。
五、实验结果
实验中流量计的总量为280ml,调节后的水煤浆流动性良好,空间分布均一,悬浮度合格,基质重量损失合格,研磨器调整后的水分合格,经过实验,水煤浆制备成功。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水煤浆制备的方法,验证了水煤浆流动性好,
并且掌握了煤浆参数控制的技术,提高了对煤浆技术应用水平,满足了水力煤浆发电厂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