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6秋)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优质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56.50 KB
- 文档页数:13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课件《认识厘米》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厘米的概念,学会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一、教学内容1. 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是用来衡量物体长度的。
2. 介绍厘米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厘米是长度单位之一,1厘米等于10毫米。
3. 学习如何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包括如何放置尺子,如何读取尺子上的厘米刻度等。
4.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身体部位(如手指、脚丫)来估计物体的长度,并用厘米进行测量验证。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知道厘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2. 学生能够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能够正确读取尺子上的厘米刻度。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知道厘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难点:学生能够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包括如何放置尺子,如何读取尺子上的厘米刻度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厘米标尺、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练习本、尺子、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让学生观察并估计它们的长度。
2. 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教师向学生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介绍厘米作为一种长度单位。
3. 学习如何用厘米进行测量:教师示范如何用尺子进行测量,如何读取尺子上的厘米刻度,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部位来估计物体的长度,并用厘米进行测量验证。
六、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的概念。
2. 厘米的定义和换算关系(1厘米=10毫米)。
3. 用厘米进行测量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尺子测量一下你的桌子、椅子、书本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 请用自己的身体部位估计一下教室的长度,并用厘米进行测量验证。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的认识》单元,具体内容为第3节《认识厘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厘米,掌握直尺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探索长度测量方法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厘米的认识,直尺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准确测量物体长度,进行长度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多媒体课件、实物(如铅笔、书本等)。
学具: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度测量场景,如量身高、裁剪布料等,引导学生关注长度测量。
2. 基本概念学习(10分钟)介绍厘米的概念,让学生观察直尺上的厘米刻度,了解1厘米的长度。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测量铅笔长度为例,讲解直尺的使用方法,示范如何进行准确测量。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测量书本、铅笔等物品的长度,并进行记录。
5. 知识拓展(10分钟)讲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米=100厘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认识厘米》2. 内容:厘米的定义直尺的使用方法长度测量与比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手指长度,记录下来。
(2)比较铅笔和书本的长度,用厘米表示。
2. 答案:(1)手指长度约为510厘米。
(2)铅笔长度约为1520厘米,书本长度约为2030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测量技能。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长度单位,如米、千米,并进行简单换算。
在生活中寻找长度测量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