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湖南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

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湖南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

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湖南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
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湖南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

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

情况分析

发展规划办科学技术研究院

二〇一四年三月

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情况分析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SCI),是目前全球公认的衡量一个机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研究我校及部分“985工程”高校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1]情况,分析我校科研论文产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湖南大学近年来SCI收录论文情况

(一)2001年以来我校SCI收录论文总量

2001年以来,我校SCI收录论文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仅104篇,2004年超过200篇,2007年超过500篇,2012年达764篇。但2009年以来,收录论文篇数的上升斜率有所下降(见图1)。

图1 湖南大学2001年以来SCI收录论文情况

[1] 本文提到的SCI/EI/SSCI收录论文均为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报告的某机

(二)2001年以来我校理工类学院SCI收录论文情况

1. SCI收录论文总量

2001年以来,我校SCI收录论文的产出单位主要集中在10个理工类学院[1],前三位的学院是:化学化工学院(1872篇)、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618篇),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562篇),其他学院均在500篇以下(见图2)。

图2 湖南大学各学院2001年以来SCI收录论文总量比较

2. 分年度SCI收录论文增长情况

2001年以来,我校理工类学院分年度发表SCI收录论文数量见表1,增长趋势见图3。

图3 湖南大学理工类学院2001年以来SCI收录论文增长趋势图

3. 2008-2012年理工类学院发表SCI一区论文数量情况

2008-2012年,我校发表在SCI一区刊物上的论文共298篇,占总论文数的8.83%。一区论文主要产出单位为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均超过40篇(见图4)。

图4 2008-2012年我校理工类学院发表SCI一区论文篇数

4. 2008-2012年我校发表SCI收录论文前10的教师

据《湖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表彰光荣册》SCI收录论文认领名单统计,2008-2012年,全校发表SCI收录论文数前10的教师中,有6位来自化学化工学院,另外4人分别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和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10位教师五年间发表的SCI收录论文均超过40篇,其中曾光明教授为73篇、王柯敏教授为70篇(见图5)。

图5 2008-2012年发表SCI收录论文数前10位的教师(三)湖南大学发表SCI收录论文的教师比例

1. 全校发表SCI收录论文的教师比例

2008-2012年,湖南大学发表SCI收录论文的教师比例逐年上升,从11.03%上升至15.67%(见表2)。

注:教师数为人力资源处统计数据,包括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

2. 理工类学院发表SCI收录论文的教师比例

2008-2012年,我校10个SCI收录论文主要产出学院中,发表论文的教师比例前五名为: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上述学院比例均超过30%,其他学院比例均在30%以下(见表3)。

注:各学院教师总数包括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

如从学院教师人数占理工类教师总数(不含建筑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比例这一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以2012年为例),化学化工学院教师人数占理工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1%,教师发表SCI收录论文占理工类学院总论文数的29.7%;物理与微电子学院占8.3%,教师发表SCI收录论文占13.4%;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占3.5%,教师发表SCI收录论文占7.8%。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占18.1%,教师发表SCI收录论文占9.3%(见表4)。

表4 2008-2012年理工类学院教师数与发表SCI收录论文数比例

注:各学院教师总数包括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

3. 理工类学院人均SCI收录论文产出情况

以2012年为例,比较各学院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教学科研岗教师、五年聘期及以上教师、博士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五类人员的人均产出(见表5)。

从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人均产出来看,超过1篇的学院有3个: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从教学科研岗教师人均产出来看,超过1篇的学院有4个: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从五年聘期及以上教师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院是: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10个学院仅有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均产出低于1篇。

从博士生和科学学位硕士生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

院是: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学院。

从博士生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院是:生物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表5 2012年理工类学院人均SCI收录论文产出情况

(四)湖南大学与四所985工程高校SCI收录论文情况比较

本部分选取中国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所“985工程”高校为比较对象与湖南大学进行比较,同时将“985工程”高校平均值作为参照。四所高校均为理工类大学,其中,前三所与湖南大学专任教师规模相近,重庆大学与湖南大学在各种大学排名中位次相近。

1. 2008-2012年五所高校SCI收录论文情况比较

从论文数量来看,2008-2012年论文总量方面,湖南大学和重庆大学在4000篇以内,其他三所高校均在5000篇以上(见图6);分年度论文量方面,中国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每年均在1000篇以上,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也在近两年突破1000篇,湖南大学产量最低,不到800篇;论文量增长趋势方面,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均稳步增长,湖南大学和中国科技

大学均有起伏,湖南大学增速相对缓慢(见图7)。

从排名位次来看,中国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全国高校排名一直在前20名以内,华南理工大学在前25名以内,重庆大学在近两年也进入前30,湖南大学则从2010年起跌出前40强(见表6)。

从排名变化趋势来看,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排名相对稳定,在上下两位之间起伏;重庆大学迅速上升,五年间从47位上升至27位;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缓慢下滑;湖南大学则处于快速下滑状态,五年下降了12位。

表6 五所高校SCI收录论文数量及全国高校排名情况

图6 五所985高校2008-2012年SCI收录论文总量比较

图7 五所985高校2008-2012年SCI收录论文增长趋势比较

2. 2008-2012年五所高校人均发表SCI收录论文情况比较

如以专任教师[1]作为发表SCI收录论文的主体,以2008-2012年SCI收录论文总量为产出值,五所高校中,中国科技大学人均产出最高,重庆大学最低,湖南大学则位于倒数第2位(见表7)。

如以专任教师和在校博士研究生[2]作为发表SCI收录论文的主体,五所高校中,中国科技大学人均产出最高,重庆大学最低,湖南大学仍为倒数第2位(见表8)。

[1]数据来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12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

[2]数据来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12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

3. 2012年五所985高校篇均SCI收录论文投入比较

以2012年为例,当年自然科学类研发课题经费投入[1]与SCI 收录论文的比值即为论文的篇均投入。从表9可见,五所高校中,重庆大学SCI收录论文篇均投入最低,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篇均投入偏高。

二、湖南大学近年来EI、SSCI收录论文情况

(一)EI收录论文情况

1. 湖南大学2001年以来EI收录论文情况

2001年以来,湖南大学EI收录论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2009年以来增速放缓,特别是2012年与上一年度相比,数量有所下降(见图8)。

[1]数据来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12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

图8 湖南大学2001年以来EI收录论文情况

2. 2008-2012年湖南大学理工类学院EI收录论文情况

2008-2012年我校发表EI收录论文5185篇,论文收录数前五名的学院分别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上学院EI收录论文数均在500篇以上,共计3802篇,占全校总量的73%(见图9)。

图9 2008-2012年湖南大学理工类学院EI收录论文总量比较

3. 理工类学院发表EI收录论文的教师比例

2008-2012年,在我校10个EI收录论文主要产出学院中,发表EI收录论文的教师比例前五名的学院为:化学化工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述学院比例均超过40%,其他学院比例均在40%以下(见表10)。

表10 2008-2012年各学院发表EI收录论文教师比例

如从学院教师人数占理工类教师总数(不含建筑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比例这一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以2012年为例),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师人数占理工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5.2%,教师发表EI收录论文占理工类学院总论文数的20.1%;土木工程学院占13.5%,教师发表EI收录论文占17.4%;化学化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发表论文所占比例也超过教师所占比例。信息

科学与工程学院占18.1%,但教师发表EI收录论文仅占13.3%(见表11)。

表11 2008-2012年各学院教师数与发表EI收录论文数占比情况比较

4. 理工类学院人均EI收录论文产出情况

以2012年为例,比较各学院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教学科研岗教师、五年聘期及以上教师、博士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五类人员的人均产出(见表12)。

从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院是:化学化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从教学科研岗教师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院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从五年聘期及以上教师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院是: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从博士生和科学学位硕士生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

的学院是: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从博士生人均产出来看,人均产出前3位的学院是:生物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表12 2012年理工类学院人均产出EI收录论文情况

5. 五所985高校EI收录论文数及全国高校排名情况

从收录论文数量来看,在2008-2012年期间,湖南大学EI收录论文总量方面最少,中国科技大学次之,两所高校均在6000篇以下,其他三所高校则均在6000篇以上(见图10-11);分年度收录论文数方面,湖南大学论文数量最少,且低于“985高校”平均值(见表13)。

从全国高校排名来看,湖南大学从23位下滑至29位,近三年保持稳定,中国科技大学也处于下滑状态;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排名相对稳定,重庆大学则由31位上升到第6位。

表13 五所985高校EI收录论文数及全国高校排名

图10 五所高校2008-2012年EI收录论文总量比较

图11 五所高校2008-2012年EI收录论文增长趋势比较

(二)SSCI收录论文情况

由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未统计2008年各校SSCI收录论文数和2009年全国高校SSCI收录论文排名,本文以2009-2012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1. 五所高校SSCI收录论文数及全国排名情况

从收录论文数量看,湖南大学2009-2012年SSCI收录论文总量最少,其他四所学校均在60篇以上(见图12);五所高校SSCI 论文体量均低于“985工程”高校均值,且总量变化不大(见表14)。

从收录论文全国排名来看,五所高校SSCI收录论文排名均处于下降态势,其中湖南大学排名最低,且下滑幅度最大,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相对稳定。

图12 五所高校SSCI收录论文总量比较

2. 湖南大学各学院SSCI收录论文情况

2009-2012年,湖南大学共有12个学院产出SSCI收录论文,论文数前五名的学院是经济与贸易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以上学院SSCI收录论文数均在3篇以上(见图13)。

图13 2009-2012年湖南大学各学院SSCI收录论文情况

3.湖南大学发表SSCI收录论文作者情况

据《湖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表彰光荣册》SSCI收录论文认领名单统计,2009-2012年,湖南大学共有30位教师发表SSCI收录论文,

发表论文数前三名的是赖明勇(7篇)、柯善咨(5篇)、杨招军(4篇)。另有7人发表2篇,20人发表1篇。30位作者中,经济与贸易学院5人、金融与统计学院5人、工商管理学院5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4人,其他学院均在2人以下(见表15)。

三、五所高校论文引证次数与高被引论文量比较

据ESI数据库2014年3月5日更新数据,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五所高校发表论文(含非第一作者论文)情况见表16,高被引论文情况见表17。

在论文数和总被引次数方面,五所高校中,湖南大学仅高于重庆大学,居倒数第2位;在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方面,湖南大学仅低于中国科技大学,位居第2位。在高被引论文数量方面和高

被引论文论文比例方面,湖南大学均居五所高校倒数第2位。

四、主要结论与建议

(一)简要结论

1. 我校SCI收录论文的主要产出单位为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EI收录论文的主要产出单位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SSCI收录论文的主要产出单位是经济与贸易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2. 2008-2012年,发表SCI收录论文的教师比例位居全校前三位的学院为: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SCI一区论文主要产出学院也是上述三个学院。发

湖南大学对申请学位人员发表论文的具体规定

湖南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保证我校学位授予质量,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研究,特制定本规定。 一、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以湖南大学作者名义(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其导师为第一作者,下同)在公开发行学术期刊或重要报刊理论版上发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 (一)理学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总数不少于两篇,其中至少一篇在本学科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并被SCI收录(或含有SCI收录刊源录用通知的论文,但在正式获得学位证书之前必须呈交相应论文)。 (二)工学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 发表论文总数不少于两篇,其中至少一篇在本学科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术刊物或《湖南大学博士学位申请期刊目录》所列刊物上发表。 2. 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核心库期刊上至少发表四篇论文(其中发表在高校学报上的论文不超过一篇,下同),且至少有一篇论文被SCI/EI收录。 (三)管理、经济及人文学科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 发表论文总数不少于两篇,其中至少一篇在本学科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术刊物或《湖南大学博士学位申请期刊目录》所列刊物上发表。 2. 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源刊上至少发表四篇论文,且至少有一篇论文被SCI/EI/SSCI收录或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收录。 二、为切实保证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研究生院负责对博士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如博士生发表论文达到以下要求,其学位论文可以免除双盲评审: (一)理学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四篇论文并被SCI收录(或在影响因子≥4.0的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 (二)工学、管理、经济与人文学科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并被SCI/EI/SSCI收录或在《湖南大学博士学位申请期刊目录》所列刊物上发表三篇论文并被SCI/EI/SSCI收录。 免除双盲评审的博士学位论文,应聘请五位本学科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校外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且省外专家不少于三人。评阅专家名单由学院提出,报研究生院审批。

湖南大学课程论文封面

HUNAN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学生姓名:陈岚彭涵祺陈思均陈帅 专业级班:金融四班 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

农村金融的发展 摘要: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极大带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缩小城乡差距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随着农村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金融必将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体系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势头增强,国家当局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大,农村金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景象。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创新,已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发展力量。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经济的发展能极大地解决了三农问题,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本文将对农村金融进行细致的阐述与分析。 一、农村金融的内容 1.农村金融的定义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在商品所有者之间转手,形成货币流通;货币衔接再生产过程,实现价值升值,形成资金运动;货币又以偿还为条件而让渡,形成信用活动。 农村领域内货币流通、资金运动和信用活动三者相互叠合部分,即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中的信用关系,称为农村金融。简单的说,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货币资金融通”、“是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是货币、信用、金融与农村经济组成的‘融合体’”、“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中的信用关系”、“是以信用手段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 2.农村金融的特点 农村金融区别于普通金融的特点有:具有较强的关联风险;户均贷款和储蓄规模均很小;缺乏传统的抵押物品;分散分割的市场;较强的季节性;补贴性的信贷支持;基础设施很差。由此,农村金融涉及面广(涉及农业、工商业、涉及城乡),风险较高(涉及自然灾害、经济风险、资金周转慢,流通速度慢),政策性强(政策性补贴多),管理较难(农业生产不稳定和资金需求不平衡,金融管理困难)。 3.农村金融的功能 1、筹集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农村金融组织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是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办理的各种存款。通过吸收存款的形式筹集资金,第一可以“积少成多”,把零星分散的小额货币合成巨额,形成一个货币力量。第二可以“变死为活”,把进入分配以后的补偿基金、积累基金,进入消费以前的货币收入,这些已经离开生产周转的“死钱”

优秀毕业论文范文

HUNAN UNIVERSITY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新闻整体真实操作论学生姓名:刘四 学生学号:2002221024 专业班级:新闻学2002级6班 学院名称:新闻与传播学院 指导老师:柳四四 学院院长:肖海梅 2006年6月5日

湖南大学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生签名:日期:200 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本论文属于 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生签名:日期:200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0 年月日

新闻整体真实操作论 摘要 新闻整体真实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和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新闻操作中,由于新闻从业人员或多或少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以至于他们对整体真实的操作存在怀疑甚至是否定。本文认为,整体真实的操作是在科学认识论指导下的新闻从业人员的能动活动。新闻从业人员在遵循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的前提下,运用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整合报道等报道方式,在新闻从业人员分工把守和通力合作的相互作用中去实现整体真实的操作。 关键词:新闻整体真实;操作;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整合报道

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

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 情况分析 发展规划办科学技术研究院 二〇一四年三月

湖南大学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情况分析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SCI),是目前全球公认的衡量一个机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研究我校及部分“985工程”高校近年来SCI、EI、SSCI收录论文[1]情况,分析我校科研论文产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湖南大学近年来SCI收录论文情况 (一)2001年以来我校SCI收录论文总量 2001年以来,我校SCI收录论文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仅104篇,2004年超过200篇,2007年超过500篇,2012年达764篇。但2009年以来,收录论文篇数的上升斜率有所下降(见图1)。 图1 湖南大学2001年以来SCI收录论文情况 [1] 本文提到的SCI/EI/SSCI收录论文均为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报告的某机

(二)2001年以来我校理工类学院SCI收录论文情况 1. SCI收录论文总量 2001年以来,我校SCI收录论文的产出单位主要集中在10个理工类学院[1],前三位的学院是:化学化工学院(1872篇)、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618篇),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562篇),其他学院均在500篇以下(见图2)。 图2 湖南大学各学院2001年以来SCI收录论文总量比较 2. 分年度SCI收录论文增长情况 2001年以来,我校理工类学院分年度发表SCI收录论文数量见表1,增长趋势见图3。

西南大学课程论文封面

成绩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的文献综述课程名称:文化投资 任课教师:甘晓龙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班级:文管一班 学号:222012304052030 姓名:夏杰 2014年12月19日

企业社会责任投资 【摘要】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理念越来越被重视,中国也不例外。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我国要如何才能搭上企业社会投资这一顺风车,需要综合看各种因素。 【关键词】社会责任内涵;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1、社会责任投资内涵 1.1社会责任投资定义 由于对社会责任理解的差异,对于社会责任投资也就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比如,将社会责任投资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投资或伦理投资,对社会责任投资的范围、投资方法、过程的理解较为狭隘。目前对社会责任投资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美国社会责任投资论坛(SIF)的定义:社会责任投资是这样一种投资过程,即以消极(如将违背道德或伦理标准的烟草、军火、赌博等行业剔除在投资组合外)和积极(即依照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标准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标准来筛选投资对象)的投资筛选方法,在严格的金融分析框架内,考虑投资的社会和环境结果或影响。 社会责任投资相对于股东利益至上的投资策略而言,是一种进步,它把股东视为公司价值创造的一方,而不是惟一的利益相关者。除此之外,还将包括顾客、员工、供应商等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纳入了公司价值创造的考量范围之内。因此,社会责任投资实质是对传统投资策略的丰富和扩展,其投资过程可以理解为基于多方利益相关者模型的公司价值的发现过程。发现公司价值的过程也必然伴随着对各利益相关者进行的全面调研和考察,而不仅仅局限在只调研和考察股东的盈利情况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社会责任投资理念是对传统投资理念的超越,而不是颠覆。 1.2社会责任投资特征 社会责任投资具有两大明显的基本特征:第一,与传统的证券投资方式不同,除了要严格考虑被投资对象(上市公司)的短期经济(财务)绩效外,社

湖南大学论文规范、要求

compose d of 12 empl oyee s to br oade n the cha nnel s of supervisi on. Adhere to esta blish "four good" leadershi p activitie s, staff satisfacti on rate of 98% t o the team. --Group work dynamic. Pr omoti ng the openness of factory Affairs, pr oposal for a l ove letter box, to the vital i nterests of the staff Trade Union del egation leader meeti ng of the 26 system to 湖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大理类) 撰写装订规范 (修 订 稿)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完成初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专业工程技术工作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为了统一和规范我 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87)的规定,特制定《湖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大理类)撰写规范》: 1 论文构成 学位论文包括前置部分、正文部分、附录部分、附件。具体构成如下: 封面 扉页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插图索引(必要时) 附表索引(必要时) 前置部分 图1(或图2.1) 图2 · 引言或绪论 正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正文部分 2.1 2.2 2.3 · · 2.3.1 2.3.2 · · 2.3.2.1 2.3.2.2 · · 表1(或表2.1) 表2 · 章 —1 —2 · · · 节 条 款

湖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方案报告(专业论文)抄袭检测管理组织办法(试行)

湖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抄袭检测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规范管理,科学引用文献资料,杜绝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中的抄袭、拷贝等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学校决定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均采用抄袭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依据“湖南大学本科学生学则”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除以图纸为主的毕业设计和外语类毕业论文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答辩前都需要进行论文抄袭检测。 第三条在答辩之前学院负责组织对本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抄袭检测。教务处在答辩后一周内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样检测,并将结果反馈学院。 第四条各学院使用教务处分配的账号在大学生论文抄袭系统上进行检测,每一篇毕业设计(论文)在答辩之前必须检测一次,对照检测结果按本办法第七条进行处理。 (一)检测论文格式应符合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要求,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电子版,每篇论文电子版命名格式为“学号学生姓名.doc”,例如,“20074900张三.doc”。 (二)教务处从各专业按一定比例抽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检测。各学院根据抽测名单汇总毕业设计(论文)电子版,以学院名称命名抽测毕业设计(论文)文件夹,多专业的建立子文件夹并以专业命

若认定该论文无较严重抄袭行为的,导师在修改说明上签字后允许答辩。 E类: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认定。若认定该论文有严重抄袭行为的,学生毕业论文必须重做,缓两个月且论文经重新检测达到要求之后才能答辩。若认定该论文无严重抄袭行为,需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提出处理意见并报送学校审批。 若学生或指导教师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应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并作出结论。 第八条本办法如有未尽事宜,依本校学则及有关规定办理。

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实施办法 湖大研字[2010]5号

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实施办法湖大研字[2010]5号 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制度,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督机制,增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切实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我校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博士学位论文评阅由研究生院统一办理,硕士学位论文评阅由各学院办理。 第三条涉密学位论文评阅按照《湖南大学涉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管理条例》办理。 第四条原则上博士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阅,即送审的学位论文及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均隐去导师和博 士生的姓名,评阅专家信息对导师和博士生保密。 符合《湖南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论文的规定》中“免除双盲评审”标准的博士生,可聘请5位本学科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校外专家对其论文进行评阅,其中省外专家不少于3人。评阅专家名单由学院提出,报研究生院审批。 第五条博士学位论文送审:

(一)博士生在完成培养计划、发表学术论文达到要求、其学位论文经其指导老师和培养单位审核后,可进行学位论文送审。 (二)博士生填写《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申请表》和《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指导老师和培养单位签署送审意见后报研究生院审核。 (三)为保证专家评阅时间,博士生应在答辩前2个月将《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申请表》1份、《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5份、格式规范的博士学位论文5 份送交研究生院。 (四)研究生院委托外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聘请相关专业的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 第六条专家评阅意见返回后,评阅结果在研究生院网站上进行公布。 第七条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意见的处理: (一)若有2位及以上评阅专家结论为“尚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或者有3位及以上评阅专家结论为“一般”,或者有2位及以上评阅专家建议“不予答辩”时,不能组织答辩,由博士生在1年内修改或补充论文,重新送审。逾期未能重新送审或重新评阅仍未通过的,博士生必须重新开题,重新撰写学位论文。

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检查的若干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促进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一、检查范围: (一)博士学位论文; (二)按规定程序抽取的硕士学位论文; (三)学校抽取的硕士学位论文。 二、检查原则及方法: (一)博士学位论文评阅结果作为其论文质量检查的重要依据。 (二)博士学位论文在送审前由研究生院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 (三)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检查实行学院及研究生院两级检查,以学院为主的原则。 1.每年9月,学院按照上一学年度授予硕士学位人员总数的10%抽检,被抽检的硕士学位论文采取“双盲”方式送两位校外专家评审。 2.研究生院对学院已抽检论文按照15%比例进行抽检(每个学院最少为1篇,其中已被学院评定为D等的不再抽检,学院抽检中有一份D等评阅意见的列入必检范围)。研究生院采取“双盲”评阅方式送1位校外专家评阅。

三、学位论文质量检查评价指标及评价结果处理办法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和内容 (二)评阅意见处理 1.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处理详见《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实施办法》。 2.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中出现以下情况时,学位论文认定为不合格: (1)学院所抽检硕士学位论文综合评价中有两位专家评价结果为不合格; (2)学院所抽检硕士学位论文综合评价中有一位专家评价为不合格的,研究生院抽检中专家评阅意见仍不合格; (3)学院抽检中综合评价合格,但在研究生院抽检中综合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研究生院加送一位专家评阅后专家评阅意见仍不合格。 (三)学位论文抽检结果通过适当形式公布。 (四)已获学位人员的论文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发生符

湖南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论文的规定

湖南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论文的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申请我校博士、硕士学位人员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提及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必须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湖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含导师)。学术论文必须与其学位论文相关且均不包含增刊。 第三条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送审前,在学期间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文学、历史学、哲学学科 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的重点期刊上; (二)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学科 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的重点学术期刊上;或在SCI、EI、SSCI、A&HCI检索源期刊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并被收录。 (三)理学学科 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SC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

3篇,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并被SCI收录;或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并至少被SCI检索1篇;或者在本学科SCI分区为2区及以上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并被SCI收录。 (四)工学学科 至少有1篇发表在本学科SCI分区为3区及以上国际学术期刊上;或者在本学科领域的重点期刊或有代表性的CSCD核心库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重点期刊至少1篇。 第四条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申请免除“双盲”评审: (一)理学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SCI 分区为2区及以上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 (二)工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SCI分区为3区及以上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 (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SCI、SSCI收录论文不少于2篇;或者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上公布的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 第五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须在北大核心、CSCD、CSSCI来源期刊或更高层次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含录用通知)。 第六条专业学位及高校教师硕士不作发表论文要求,但学

课程论文封面格式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本科课程设计(论文) 英美文学选读 论文题目 XXX XXX XXX XXX X 系部外语外贸学部 专业英语 班级 XXX 学号 XXX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摘要 自20世纪晚期出现了互联网后,互联网迅速发展起来。互联网使人们突破了地域、国家、种族、语言、传统和信任的界限。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互联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视线。互联网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巨大变化的主要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英语产生并成为一种新的英语语言体系。 网络英语是近年崛起的一种新学科,其发展迅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网民的注意。与此同时,网络英语对英语语言的风格和变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其影响,英语正逐渐趋于简单和富有创造性。 网络英语最重要的特征表现在它的构词特点和语言特色。本论文将分析网络英语的构词特点和语言特色。 关键词:网络英语,构词法,语言特色

Abstract The Internet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since it appeared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Internet has broken the boundaries of geography, nations, ethnic, languages, traditions and beliefs. As an information carrier, Internet has attracted an ever-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s attention. The Internet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the drastic changes in modern world. In such a context, Internet English, as a new variet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ame into being. Internet English is a new subject that rose in recent years with rapid development. Internet English is attracting netizens with its specific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Meanwhile, its impact on the style and evolut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also considerable. English is changing in the direction of being simple and creative partly because of its influence.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English are represented by its formation and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summarizes Internet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atterns of word-formation and th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English to make the readers understand Internet English better. Key words:Internet English, word formation,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湖南大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基本要求(【2010】6号)

湖南大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基本要求 一、前言 为明确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要求,保证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及各专业学位的设置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要求。 二、培养目标 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本专业(或职业)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本专业(或职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或从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能力;掌握解决本专业(或职业)领域实际问题必要的实验、分析、检测或计算的方法和技术;掌握一门外语技能,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或职业)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掌握和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能力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通过学习和训练应达到以下要求: 1.熟悉本专业(或职业)领域中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得所从事行业领域开展工作所需的背景知识。 2.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所从事领域相关的先进理论

与方法,解决本专业(或职业)领域的实际问题。 3.具备在实践工作中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所需解决的问题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4.了解本专业(或职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善于发现与学习并掌握新的理论、方法,应用先进思想和经验,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与能力。 5.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 四、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2.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论文要运用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对所研究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体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具体形式应以各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为依据。 (1)以应用基础研究形式提交学位论文时,论文撰写必须在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应广泛并针对性地吸收国内外关于所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篇。 论文撰写应符合《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论文字数一般为1到2万字。

博士论文撰写要求

湖南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成果,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格式,参照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本规范。 一、论文构成 封面 前置部分中文内封 英文内封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插图索引(必要时) 附表索引(必要时)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等注释表(必要时)

二、内容要求 2.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 正文部分 图1(或图2.1) 图2 · 引言或绪论 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 2.1 2.2 2.3 · · 2.3.1 2.3.2 · · 2.3.2.1 2.3.2.2 · · 表1(或表2.1) 表2 · 章 —1 —2 · · · 节 条 款 附录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B.1 · B.1.1 B.1.2-B1.2.1 图B1 表B1 附录C (非中文撰写的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附8000 字的中文摘要、硕士学位论文附3000字的中文摘要) -1- 结尾部分 致谢

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字,不设副标题。 2.2 摘要与关键词 2.2.1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2.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2.3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引言(或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2.3.1 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一般作为第l章。引言(或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2.3.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理学、工学的学位论文主体应包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及论证、可行性分析、理论分析、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分析等。管理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论文主体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研究生学位课程试卷 院(系、所)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考试科目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及其应用第 1 学期 研究生姓名梁超平学号 132201000 考试成绩 导师评语: 导师签字 年月日

随机信号功率谱估计及matlab仿真 姓名:梁超平学号:132201000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系统 功率谱估计在实际工程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如在语音信号识别、雷达杂波分析、波达方向估计、地震勘探信号处理、水声信号处理、系统辨识中非线性系统识别、物理光学中透镜干涉、流体力学。本文主要讨论经典功率谱估计和现代功率谱估计方法的比较。 经典功率谱估计方法:主要是平均周期图法和分段周期图法,以及welch 法。 现代功率谱估计这里主要利用最大熵法(MEM)。 1.时域波形 2.周期图法和分段周期图法 %Samp9_7 clf;Fs=1000; %采样频率

N=1024;Nsec=256;n=0:N-1;t=n/Fs; %数据长度,分段数据长度、时间序列 w=hanning(256)'; %采用的窗口数据 randn('state',0); %设置产生随机数的初始状态 xn=sin(2*pi*50*t)+2*sin(2*pi*120*t)+randn(1,N); %带噪声的信号 %采用不重叠加窗方法的功率谱估计 pxx1=abs(fft(w.*xn(1:256),Nsec).^2)/norm(w)^2; %第一段加窗振幅谱平方 pxx2=abs(fft(w.*xn(257:512),Nsec).^2)/norm(w)^2; %第二段加窗振幅谱平方pxx3=abs(fft(w.*xn(513:768),Nsec).^2)/norm(w)^2; %第三段加窗振幅谱平方pxx4=abs(fft(w.*xn(769:1024),Nsec).^2)/norm(w)^2; %第四段加窗振幅谱平方Pxx=10*log10((pxx1+pxx2+pxx3+pxx4)/4); %求得平均功率谱,转换为dB f=(0:length(Pxx)-1)*Fs/length(Pxx); %求得频率序列 subplot(2,1,1),plot(f(1:Nsec/2),Pxx(1:Nsec/2)); %绘制功率谱曲线 xlabel('频率/Hz');ylabel('功率谱/dB'); title('加窗平均周期图(无重叠) N=4*256'); grid on %采用重叠加窗方法的功率谱估计 pxx1=abs(fft(w.*xn(1:256),Nsec).^2)/norm(w)^2; %第一段加窗振幅谱平方 pxx2=abs(fft(w.*xn(129:384),Nsec).^2)/norm(w)^2; %第二段加窗振幅谱平方pxx3=abs(fft(w.*xn(257:512),Nsec).^2)/norm(w)^2; %第三段加窗振幅谱平方pxx4=abs(fft(w.*xn(385:640),Nsec).^2)/norm(w)^2; %第四段加窗振幅谱平方pxx5=abs(fft(w.*xn(513:768),Nsec).^2)/norm(w)^2; %第五段加窗振幅谱平方pxx6=abs(fft(w.*xn(641:896),Nsec).^2)/norm(w)^2; %第六段加窗振幅谱平方pxx7=abs(fft(w.*xn(769:1024),Nsec).^2)/norm(w)^2; %第七段加窗振幅谱平方 Pxx=10*log10((pxx1+pxx2+pxx3+pxx4+pxx5+pxx6+pxx7)/7);%平均功率谱转换为dB f=(0:length(Pxx)-1)*Fs/length(Pxx); %频率序列 subplot(2,1,2),plot(f(1:Nsec/2),Pxx(1:Nsec/2)); %绘制功率谱曲线 xlabel('频率/Hz');ylabel('功率谱/dB'); title('加窗平均周期图(重叠一半)N=1024'); grid on

湖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

湖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暂行规定 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的质量。为了提高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构成 1.文献综述 2.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3.研究内容 4.研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5.论文工作量及进度 6.论文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7.完成本课题拟阅读的主要文献 二、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 1.文献综述反映研究生对研究选题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应对研究选题有较全面的历史回顾,对国内外研究动态有较系统、深刻的陈述,并就研究出发点阐述立论依据。 2.选题必须符合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特点,要求说明背景、 来源(来自何种科研项目)及意义,要有一定理论和学术深度,不宜过大、过空。 3.研究内容需说明研究框架、技术路线、研究思路,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 4.论文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要予以说明,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5.论文应有一定的工作量,用于论文撰写的时间硕士生不得少于一年,博士生不得少于两年。 6.应表明研究工作的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7.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三、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文本制作 1.每位研究生均需制作开题报告纸质文本数份供评审用。 2.参加公开开题的研究生,原则上要求用PPT技术制作开题报告电子文本一份(软盘),用于公开开题报告,报告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报告结束后应接受评审教师的提问)。 3.开题报告通过的研究生,应填写(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以归档备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