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空间数据管理模式

1.文件管理——ArcInfo中Coverage文件管理

ARC/INFO7.X以前版本以Coverage作为矢量数据的基本存储单元。一个Coverage存储指定区域内地理要素的位置、拓扑关系及其专题属性。每个Coverage一般只描述一种类型的地理要素(一个专题Theme)。位置信息用X,Y表示,相互关系用拓扑结构表示,属性信息用二维关系表存储。

?Coverage的优点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关联

空间数据放在建立了索引的二进制文件中,属性数据则放在DBMS表(TABLES)里面,二者以公共的标识编码关连。

矢量数据间的拓扑关系得以保存

由此拓扑关系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多边形是哪些弧段(线)组成、弧段(线)由哪些点组成、两条弧段(线)是否相连以及一条弧段(线)的左

或右多边形是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平面拓扑”。

?新技术条件下Coverage的缺陷

Coverage模型可取的方面,有的已经可以不再继续作为强调的因素;

拓扑关系的建立可以由面向对象技术解决(记录在对象中)

硬件的发展,不再将存储空间的节省与否作为考虑问题的重心

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已经可以实时地通过计算直接获得分析结果。

空间数据不能很好地与其行为相对应;

以文件方式保存空间数据,而将属性数据放在另外的DBMS系统中。这种方式对于日益趋向企业级和社会级的GIS应用而言,已很难适应(如海量数据、

并发等)

Coverage模型拓扑结构不够灵活,局部的变动必须对全局的拓扑关系重新建立(Build)

“牵一发而动全身”,且费时

在不同的Coverage之间无法建立拓扑关系;

河流与国界

人井与管道

2.文件-关系数据库混合型管理——ArcInfo、ArcView GIS的Shape文件和Mapinfo中的Tab文件管理

用文件系统管理几何图形数据,用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属性数据,两者之间通过目标标识或内部连接码进行连接。在这一管理模式中,除通过OID(object,ID)连接之外,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几乎是完全独立组织、管理与检索的。当前GIS ODBC(Open Database Consortium,开放性数据库连接协议)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遥感1503班第10组 (杨森泉张晨欣杨剑钢熊倩倩)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017年5月

一.数据来源 二. 目的 三 .任务 四. 任务范围 五 .任务分配与计划六.小组任务分配七. E-R模型设计八.关系模式九.属性结构表十.编码方案

一.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为大二上学期期末实训数字测图成果(即DWG格式的校园地形图) 导入GIS 软件数据则为修改过的校园地形图 二.目的 把现实世界中有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的应用数据抽象成一个数据库的具体结构的过程。空间数据库设计要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性能,准确模拟现实世界,能够被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受。

三.任务 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具体为: ①静态特征设计——结构特性,包括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②动态特性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查询、静态事务处理等应用程序; ③物理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存储模式和存储方式。 主要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原则:①尽量减少空间数据存储冗余;②提供稳定的空间数据结构,在用户的需要改变时,数据结构能够做出相应的变化;③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及时访问的需求,高校提供用户所需的空间数据查询结果;④在空间元素间为耻复杂的联系,反应空间数据的复杂性;⑤支持多种决策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适应性。 四、任务范围 空间数据库实现的步骤、建库的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建库流程 步骤:①建立实际的空间数据库结构;②装入试验性数据测试应用程序;③装入实际空间数据,建立实际运行的空间数据库。 前期准备工作内容:①数据源的选择;②数据采集存储原则;③建库的数据准备;④数据库入库的组织管理。 建库流程:①首先必须确定数字化的方法及工具;②准备数字化原图,并掌握该图的投影、比例尺、网格等空间信息;③按照分层要求进行

实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准备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五、实验后思考题 班级:资工(基)10901 姓名:魏文风 序号:28 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一、实验目的 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掌握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矢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 4.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ArcCatalog 用于组织和管理所有GIS 数据。它包含一组工具用于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示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 ArcCatalog 应用模块帮助你组织和管理你所有的GIS 信息,比如地图,数据集,模型,元数据,服务等。它包括了下面的工具: ●浏览和查找地理信息。 ●记录、查看和管理元数据。 ●创建、编辑图层和数据库 ●导入和导出geodatabase 结构和设计。 ●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搜索和查找的GIS 数据。

管理ArcGIS Server。 ArcGIS 具有表达要素、栅格等空间信息的高级地理数据模型,ArcGIS支持基于文件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两种数据模型。基于文件的数据模型包括Coverage、Shape文件、Grids、影像、不规则三角网(TIN)等GIS数据集。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实现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一体化存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基于Access文件的格式-称为Personal Geodatabase,另一种是基于Oracle或SQL Server等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geographic database 的简写,Geodatabase 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Geodatabase是ArcGIS软件中最主要的数据库模型。 Geodatabase 支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表中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 在Geodatabase数据库模型中,可以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同时存储在一个数据表中,每一个图层对应这样一个数据表。 Geodatabase可以表达复杂的地理要素(如,河流网络、电线杆等)。比如:水系可以同时表示线状和面状的水系。 基本概念:要素数据集、要素类 数据准备: 数据文件:National.mdb ,GPS.txt (GPS野外采集数据)。 软件准备: ArcGIS Desktop 9.x ---ArcCatalog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第1步启动ArcCatalog打开一个地理数据库 当ArcCatalog打开后,点击, 按钮(连接到文件夹). 建立到包含练习数据的连接(比如 “E:\ARCGIS\EXEC2”), 在ArcCatalog窗口左边的目录树中, 点击上面创建的文件夹的连接图标旁的(+)号,双击个人空间数据库-National.mdb。打开它。. 在National.mdb中包含有2个要素数据集、1个关系类和1个属性表第2步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 在ArcCatalog窗口右边的数据显示区内,点击“预览”选项页切换到“预览”视图界面。在目录树中,双击数据集要素集-“WorldContainer”,点击要素类-“Countries94”激活它。 在此窗口的下方,“预览”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格”。现在,你可以看到Countries94的属性表。查看它的属性字段信息。 花几分钟,以同样的方法查看一下National.mdb地理数据库中的其它数据。

数字航道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长江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1、项目介绍 建设长江航道数据库管理软件,包括元数据管理、数据预处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测绘成果管理、区域局空间数据发布、空间数据应用接口等模块,同时接合各区域局业务需求,定制相关业务功能处理模块。要满足6个区域局和长江航道局、长江航道测量中心、长江规划研究院9个用户的需求。 2、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分为数据入库、数据管理、业务应用、系统设置、数据交换及建库工具等功能模块。 数据入库模块:包括数据质检检查、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入库三大模块;主要用于数据入库及入库数据的准备工作。

数据入库:完成全要素数据、水深、DEM、DRG、DOM数据的入库工作。 数据质检:对入库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清华山维进行对接,以在清华山维中显质检结果。 数据处理工具:对入库前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如果坐标转换、格式转换、DEM生成等。

数据编辑:对ESRI格式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图形和属性编辑。 数据管理模块:包括数据数据浏览、基础数据管理、测绘成果管理、查询分析、制图与输出、测绘成果管理、DEM基础分析、工具箱等模块,主要完成对入库数据的管理和浏览工作,是数据管理系统的的核心。 数据制图输出:对当前分析结果进行制图成图,并打印输出等,以及对数据库中进行数据输出。

工具箱:提供数据处理的常用工具。 查询分析:查询统计模块主要是针对图层数据属性的查询与统计,这是对数据信息展示,方便用户随时了解数据成果的详细详细,整个“查询统计”功能模块包含以下功能点。 测绘成果管理:对工程测图成果、维护性测图成果、专项测图成果、ENC测图成果及整治建筑物测量成果等专题测绘成果进行管理,包括测量项目信息、成果入果、成果管理等。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2)

南京晓庄学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二数据库的创建、管理、备份及还原实验 所在院(系):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班级:11软工转本2 学号: 1130708 11130710 姓名:马琦乔凌杰

1.实验目的 (1)掌握分别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界面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修改 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2)学习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窗口接收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3)了解SQL Server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机制,掌握SQL Server中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方 法。 2.实验要求 (1)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2)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 (3)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4)使用Transact-SQL语句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 (5)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备份设备”;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对数据库“教学管理”进行备份和还原。 (6)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文件的分离与附加。 (7)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步骤、结果和总结实验步骤/结果 (1) 总结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修改和册除“TM”(教学管理)数据库的过程。 新建数据库如下图所示: 进入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主界面,选择数据库右击新建数据库。 如何修改数据库 进入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主界面,选择数据库右击属性即可看到数据库信息,可更改数据库基本信息。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库SHP格式方案(大比例尺)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SHP格式设计方案 (大比例尺) 1、综述 1.1目的 为无锡市规划局基础空间数据建库提供标准。 1.2适用范围 1:500、1:1000、1:2000基础地形图数据 1.3制定原则 ●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可以实现同SHP数据的高效互转; ●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在转入数据库后可以实现标准图的输出; ●操作方便。 1.4类型约定 ● ●

1.5引用标准 《GB/T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1996-05-01) 《GB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1998-08-01) 《GB/T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T地籍数据库标准》 《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1993-07-01) 2、实体的划分 数据在SDE的服务器里是按照点、线、面和注记划分的,每一个SDE图层(FEATURECLASS)只能存储上述的一种空间对象。由于这种存储模型的限制,势必造成很多国标中的复杂地物被拆分到不同的SDE图层。为了在编码中体现设计的合理性、对实体的物理存储进行统一的管理,特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在对空间实体做逻辑的划分。 2.1简单点 ●简单点实体只记录插入点的位置和相关属性,所有的简单点实体都必须以插入符号 的形式采集。 ●简单点状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INT对象。 ●采集单位在使用点符号的时候要保证简单点的符号要和本方案提供的符号描述一 致,符号的插入点一致。 2.2简单无向线 ●简单线需要作业单位针对每一种实体制作线符号,这里所指的线符号必须是采集系 统提供的线符号库,不能用程序绘制。

空间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空间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1.引言 1.1方案概述 空间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主要是针对我国各级测绘院、信息中心建设区域地理信息基础框架的迫切需求,开发的一套专业性强、具有高可扩展性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平台。 整个方案从管理多源、多尺度、多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角度出发,开发了一些列软件系统,包括空间数据入库更新子系统、空间数据质量检查子系统以及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等,可以实现对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整合、转换与集成管理,为政府、企业、公众等提供空间信息服务。 1.2系统特点 ●“多源、多尺度、多时相”基础地理数据的集成管理 由于基础地理数据具有多源、多尺度、多时相的特点,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平台必须具有集成不同数据类型、不同比例尺、不同时间的各种基础地理数据的能力。 ●多比例尺数据集成 对于不同尺度的基础地理数据,其集成通过统一空间参考系(WGS84、西安80、北京54)或动态投影技术来实现。不同比例尺的

基础地理数据可以叠加一起显示,通过控制其显示比例实现地图的逐层显示效果。 ●多类型数据集成 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如DLG与DRG)的集成采用按空间坐标范围或图幅索引实现。 ●多时序数据集成 对于不同时间段的基础地理数据,采用历史数据库来实现。根据数据更新周期的不同,采用按数据集、图幅、对象级别的历史数据库机制。 ●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全过程支持 SuperMap D-Manager特别针对我国各级测绘院、信息中心设计开发,系统支持数据加工、数据入库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发布的整个业务过程,可以快速为用户打造完备的基础地理数据中心,满足各种用户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为数字城市建设服务。 ●基础性与平台性 SuperMap D-Manager从设计到实现,充分考虑了其作为基础性、平台性等支撑性要求。SuperMap D-Manager在设计思路、软件开发实现上都具有高可扩展性的特点。

空间数据库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空间数据库》实验报告 班级:地理1502班姓名:xx 学号:xxx 第1章需求分析 1.1需求概述 图书管理系统主要是适用于学校的,通过oracle数据库进行逻辑处理,实现对图书、读者(学生)、出版社信息的增删改查,核心功能是实现借书和还书操作,亮点是增添了学生可以挂失和修改密码的功能。下面设计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功能均已实现。 1.2功能需求 图1.1

第2章概念设计 2.1 实体与属性 根据需求建立五个实体(admin,book,publisher,reader,booktype),并赋予其各自的属性,如图2.1 图2.1 2.2 初步E-R图 将各个局部E-R图合并,消除属性冲突、命名冲突、结构冲突,然后再用分析的方法或者规范化理论来消除冗余,生成基本E-R图,流程如图2.2,合并后的初步E-R图如图2.3所示。 图2.2

图2.3 第3章逻辑设计 3.1 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流程图如图3.1所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将基本E-R图根据七条转化原则转化为一般数据模型;2、根据所选用的DBMS(Oracle)的功能及限制,将数据模型转换为Oracle 规定的模型。 图3.1

3.2 优化后的模型 管理员(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密码) 借阅者(卡号,姓名,年龄,性别,密码,专业,学院,最大借阅量)书籍(索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号,类型号,价格,是否被借阅)出版社(出版社号,出版社名,电话,地址) 类型(类型号,类型名,所在楼层) 借阅(借阅号,借阅时间,归还时间,是否过期,卡号,索书号) 第4章物理设计 4.1 设计数据表 管理员表(admin) 图书表(book) 图书类型表(bookType)

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基于ArcSDE的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摘要: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传统的以文件形式管理、存储地理空间数据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应用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arcsde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使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统一存储在面向对象的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中,实现统一、高效的管理。 关键词: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arcsde 围绕空间数据的管理,前后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空间数据管理模式:纯文件模式、文件结合关系型数据库的管理模式、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模式和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模式。前两种方式都是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离存储,这样往往会产生诸多问题:1.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太弱,综合查询效率不高,容易造成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脱节;2.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不能统一管理,实质上是两套管理系统,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混乱,数据一致性较难维护;3.由于空间数据不能统一在标准数据库里存放,造成空间数据不能在网上共享。而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还不够成熟,并且价格昂贵,目前在gis领域还不够通用。所以在较长时间内,还不能完全脱离现有关系型数据库来建设gis空间数据库。arcsde是esri公司提供的一个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基础上的地理数据库服务器。同一些数据库厂商推出的在原有数据库模型上进行空间数据模型扩展的产品(如oracle spatial)不同,esri的arcsde 的定位则是空间数据的管理及应用,而非简单的数据库空间化。

1.系统目标 建成一个多级比例尺(100万、25万、5万、1万)矢量、栅格以及航空影像、遥感影像(tm,spot)的c/s结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便于对空间数据有效的管理、分发和应用。 2.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在充分考虑实际应用环境及应用需求的 基础上,结合考虑国际国内发展的主流趋势和平台产品的功能与性能来完成。 2.1技术路线 空间数据库建设应放弃数据文件式的管理方式,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管理空间数据,arcsde作为sql server 2008和arc/info或其他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接口, vb/vc/delphi/java/c#为前端应用开发工具。其中,空间数据通过arcsde存储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arcsde是基于c/s计算模型和关系数据管理模式的一个连续的空间数据模型,借助这一模型,可将空间数据加入到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去[1]。arcsde 融于rdmbs后,提供了对空间、非空间数据进行高效率操作的数据接口。由于arcsde采用c/s体系结构,大量用户可同时针对同一数据进行操作。arcsde提供了应用程序接口(api),开发人员可将空间数据检索和分析功能集成到应用工程中去,以完成前端的应用开发,最终提供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分发服务。如图1所示: 图1结构图

电子科技大学-空间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一、建立Geodatabase数据文件 1、新建一个Geodatabase: 如图1.1所示:在ArcCatalog环境下新建一个名为“Personal Geodatabase”的数据文件。 1.1 建好的Geodatabase 数据文件 2、新建要素集: 在Personal Geodatabase下,新建一个shanghai要素集,定义坐标系统为高斯投影(如图 1.2所示),单位为米,精度为1。

1.2 创建要素数据集 3、新建要素类: 在shanghai要素集中,新建一个parcel和pole要素类,parcle的Shape字段类型为polygon,新增字段parcel_name(文本型)、owner_name (文本型);pole的Shape 字段类型为点类型,新增三个字段:类型(短整型)、高度(短整型)和管理部门(文本型)。 1.3 创建parcel要素类 1.4 创建pole要素类 4、新建表:

如图1.5所示,在Personal Geodatabase下,新建一个owner表,新增字段name (文本型)、age (短整型) 1.5 创建owner表 二、创建子类 1、新建子类: 单击鼠标右键,打开pole要素类的属性表,选择子类选项卡,根据type字段创建pole类型子类,包括Wood、Steel和Cement。 图2.1 pole要素类新建子类 2、对子类赋值: 如图2.2所示,在ArcMap环境下通过列表框选择对要素子类进行赋值。

图2.2 pole要素类赋值 三、按子类定义pole要素类的域: 1、打开Geodatabase的属性表,定义三个域:Wood_pole高度域(短整型),20—30ft;Steel_pole的高度域(短整型),30—50ft;pole的管理部门域(文本),市管,区县管。 图3.1 按子类定义pole要素类的域

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空间数据管理模式 1.文件管理——ArcInfo中Coverage文件管理 ARC/INFO7.X以前版本以Coverage作为矢量数据的基本存储单元。一个Coverage存储指定区域内地理要素的位置、拓扑关系及其专题属性。每个Coverage一般只描述一种类型的地理要素(一个专题Theme)。位置信息用X,Y表示,相互关系用拓扑结构表示,属性信息用二维关系表存储。 ?Coverage的优点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关联 空间数据放在建立了索引的二进制文件中,属性数据则放在DBMS表(TABLES)里面,二者以公共的标识编码关连。 矢量数据间的拓扑关系得以保存 由此拓扑关系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多边形是哪些弧段(线)组成、弧段(线)由哪些点组成、两条弧段(线)是否相连以及一条弧段(线)的左 或右多边形是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平面拓扑”。 ?新技术条件下Coverage的缺陷 Coverage模型可取的方面,有的已经可以不再继续作为强调的因素; 拓扑关系的建立可以由面向对象技术解决(记录在对象中) 硬件的发展,不再将存储空间的节省与否作为考虑问题的重心 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已经可以实时地通过计算直接获得分析结果。 空间数据不能很好地与其行为相对应; 以文件方式保存空间数据,而将属性数据放在另外的DBMS系统中。这种方式对于日益趋向企业级和社会级的GIS应用而言,已很难适应(如海量数据、 并发等) Coverage模型拓扑结构不够灵活,局部的变动必须对全局的拓扑关系重新建立(Build) “牵一发而动全身”,且费时 在不同的Coverage之间无法建立拓扑关系; 河流与国界 人井与管道 2.文件-关系数据库混合型管理——ArcInfo、ArcView GIS的Shape文件和Mapinfo中的Tab文件管理 用文件系统管理几何图形数据,用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属性数据,两者之间通过目标标识或内部连接码进行连接。在这一管理模式中,除通过OID(object,ID)连接之外,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几乎是完全独立组织、管理与检索的。当前GIS ODBC(Open Database Consortium,开放性数据库连接协议)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DELETE语句用来删除表中的数据,一次可以删除( )。D A .一行 B.多行 C.一行和多行 D.多行 2.数据库文件中主数据文件扩展名和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分别为( )。C A. .mdf .ldf B. .ldf .mdf C. .mdf .ndf D. .ndf .mdf 3.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或视图中导出的()。A A 表 B 查询 C 报表 D 数据 4.下列运算符中表示任意字符的是( )。B A. * B. % C. LIKE D._ 5.()是SQL Server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A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事件探察器 6.()不是用来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语句。D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ROP 7.在oracle中下列哪个表名是不允许的()。D A、abc$ B、abc C、abc_ D、_abc 8.使用SQL命令将教师表teacher中工资salary字段的值增加500,应该使用的命令 是()。D A、Replace salary with salary+500 B、Update teacher salary with salary+500 C、Update set salary with salary+500 D、Update teacher set salary=salary+500 9.表的两种相关约束是()。C

数据库实验报告(一)

滨江学院 题目数据库实验报告(一) 学生姓名 学号 系部电子工程系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林美华 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实验一数据库的定义实验 本实验需要2学时。 一、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接收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实验内容 1 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2 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为主码建索引。 3 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4 熟悉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步骤 1 基本操作实验 (1) 使用企业管理器按教材中的内容建立图书读者数据库。 (2)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图书读者数据库的属性,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 (3)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建好的图书借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其结构为; 图书(书号,类别,,作者,书名,定价,作者). 读者(编号,,单位,性别,). 借阅(书号,读者编号,借阅日期) 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定义每个表的主码.是否允许空值和默认值等列级数据约束。 (4)在企业管理器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的表级约束.每个表的主码约束.借阅表与图书表间、借阅表与读者表之间的外码约束,要求按语义先确定外码约束表达式.再通过操作予以实现.实现借阅表的书号和读者编号的惟一性约束:实现读者性别只能是“男”或“女”的Check(检查)约束。 2 提高操作实验 (一) 将教材中用SQL描述的建立学生--课程操作.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实现。库中表结构为: 学生(学号,,年龄,性别,所在系).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先行课). 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 要求: 1)建库、建表和建立表间联系。, 2)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3)定义必要的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 四、实验方法 l创建数据库 (1)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的步骤 1)从“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Microsoft SQL2000”“企业管理器”.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整理v3

一、名词解释 1空间数据库 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和应用的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 2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能进行语义和逻辑定义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上的空间数据,提供必需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以及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系统。 3空间数据库应用系统 提供给用户访问和操作空间数据库的用户界面,是应用户数据处理需求而建立的具有数据库访问功能的应用软件。一般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包括空间分析模型和应用模型。 4什么是arcSDE 空间数据库引擎(SDE: Spatial Database Engine) ArcSDE是一个用于访问存储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的海量多用户地理数据库的服务器软件产品。 5什么是空间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简称空间数据库或地理数据库)是某一区域内关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 6空间数据模型 空间数据(库)模型:就是对空间实体及其联系进行描述和表达的数学手段,使之能反映实体的某些结构特性和行为功能。 空间数据模型是衡量GIS功能强弱与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 7空间数据结构 不同空间数据模型在计算机内的存储和表达方式。 8场模型 在空间信息系统中,场模型一般指的是栅格模型,其主要特点就是用二维划分覆盖整个连续空间 9对象模型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Object―Oriented Data Model,简称O―O Data Model)是一种可扩充的数据模型,在该数据模型中,数据模型是可扩充的,即用户可根据需要,自己定义新的数据类型及相应的约束和操作。 10概念数据模型 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组织信息世界的概念,表现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如E-R模型。

空间数据库毕业课程设计报告

空间数据库课程设计兼ARCSDE入门 手册 一.ArcSDE的配置 数据库的创建 数据库的配置 数据库的网络配置 数据库的控制和管理 ArcSDE的配置 二.数据库的设计 建立数据库连接 表的创建与设计 版本的注册与创建 成员角色与任务分配 三.问题与解决方案 软件本身的问题 多版本编辑的问题 四.总结 个人心得 各成员工作情况 一. ArcSDE的配置 1.数据库的创建:

打开Database Configuration Assistant工具 如图(1.1)所示 为初始界面 图(1.1) 按照向导对话框依次选择执行的操作创建数据库→选择一般用途的模→输入数据库名称和SID号(*注意SID号默认和数据库名相同)→管理选项(默认设置)→输入口令号(*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口令)→存储选项(默认设置)→数据库文件所在位置(默认设置)→恢复配置(默认设置)→数据库内容(默认设置)→初始化参数(默认设置)→数据库存储(默认设置)→创建选项(如图1.2)→确定对话框→开始创建图1.2 2.数据库的配置 创建数据库成功之后需要进行数据库的配置,同上打开Database Configuration Assistant工具,点击下一步,选择配置数据库选项→选择需要配置的数据库→数据库内容(默认设置)→连接模式(*客户机较少时默认设置),点击完成开始配置数据库(如上图) 3.数据库的网络配置 配置数据库之后,打开Oracle Net Configuration Assistant 工具,如图(1.4)为初始界面 图1.4

按下一步进入监听程序配置→监听程序(*若需要添加新的监听程序,选择添加,这里选择已有的监听程序,选择重新配置如右图)→选择监听程序→选择协议(默认有TCP)→选择端口(*端口号默认为1521,若配置了多个监听程序,不应重复使用1521端口,否则后期的本地NET服务名配置会出错,如右图)→完成配置好监听程序后配置本地NET服务名配置→重新配置→选择Net服务名(根据新创建的数据库选择服务名)→服务名配置(输入新创建的数据库名)→选择协议(默认配置)→输入主机号和选择端口(主机号为计算机名)→选择测试→测试登录方式用户名填system,口令重新输入,如右图(若测试失败,可以试着重新配置数据库,注意配置端口号) 4.数据库的控制和管理 工具: OEM和SQL*PLUS 登录OEM方式:网页登陆。(下图) 网址可在安装目录oracle\product\10.2.0\db_1\install\readme.txt中得到,输入网址,并用sys用户登录,使用SYSDBA身份。 登录SQL*PLUS方式:对话框登录。 输入用户名:System, 输入口令: 输入主机字符串:数据库名 (右图)

数据库实验报告

目录第一章摘要 第二章网上书店的分析与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2 系统总体设计 第三章数据库设计 3.1 背景 3.2 需求分析 3.3 概念结构设计 3.4 逻辑结构设计 3.5 物理结构设计 3.6 数据库的实施和运行 3.6.1 数据库的实施 3.6.2 数据库的运行 第四章心得体会

第一章摘要 任何现代企业和个人都认识到互联网的现状和前景,都在密切关注着互联网的发展。每天都有更多的网民加入到在线购物的行列。 在线购物是目前发展最快的销售形式,具有其它销售形式无法比拟的发展速度和前景。网上购物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无限空间、不分时间、受众极广、价格超低,而且零售行业的利润相对较高! 图书作为非常适合在网上销售的特殊商品,起到了电子商务先锋的作用,并将进一步带来很大的附加价值,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点。 我们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就是设计简单网上书店管理系统,向广大用户推出的是一种全新的网上信息服务,旨在书店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座高速、便捷的网上信息桥梁 第二章网上书店的分析与设计 2.1.系统需求分析 (1)简洁易懂美观的界面设计。 (2)包括搜索查询的选项、会员注册的功能、精美书籍的展示、用户登陆等。 (3)各种界面服务如订购图书、论坛、修改用户信息购物车等等。 (4)强大书籍的查询搜索引擎,浏览用户可根据书籍名或作者进行书籍的搜索。 2.2、系统总体设计 本文研究开发的网上书店系统用于支持管理员完成网上书店管理工作,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目标: ●前台实现功能: 1.新客户注册 2.书籍分类搜索 3.畅销书排行榜 4.新书上架 5.购物车功能模块 6.订单查询 7.网上银行支付功能 ●后台管理实现功能: 1.用户注册信息管理 2.订单添加/删除/修改管理功能 3.书籍信息管理功能 4.客户权限管理 5.订阅系统管理 第三章数据库设计 3.1 背景 数据库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提

SQL数据库实验报告 实验二

实验2 SQL Server数据库的管理 1.实验目的 (1)了解SQL Server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特点。 (2)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方法。 (3)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方法。 2.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创建数据库。 ①运行SQL Server管理平台,在管理平台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服务器。 ②右击“数据库”项,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菜单项。在新建数据库对话框的数据库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学生管理数据库名studentsdb,单击“确定”按钮。 (2)选择studentsdb数据库,在其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菜单项,查看“常规”、“文件”、“文件组”、“选项”、“权限”和“扩展属性”等页面。 (3)打开studentsdb数据库的“属性”对话框,在“文件”选项卡中的数据库文件列表中修改studentsdb数据文件的“分配的空间”大小为2MB。指定“最大文件大小”为5MB。修改studentsdb数据库的日志文件的大小在每次填满时自动递增5%。 (4)单击“新建查询”打开查询设计器窗口,在查询设计器窗口中使用Transact-SQL 语句CREATE DA TABASE创建studb数据库。然后通过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db查看系统中的数据库信息。 (5)在查询设计器中使用Transact-SQL语句ALTER DATABASE修改studb数据库的设置,指定数据文件大小为5MB,最大文件大小为20MB,自动递增大小为1MB。 (6)在查询设计器中为studb数据库增加一个日志文件,命名为studb_Log2,大小为5MB,最大文件大小为10MB。 (7)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将studb数据库的名称更改为student_db。 (8)使用Transact-SQL语句DROP DATABASE删除student_db数据库。 3.实验思考 (1)数据库中的日志文件是否属于某个文件组? (2)数据库中的主数据文件一定属于主文件组吗? (3)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可以在同一个文件组吗?为什么? (4)删除了数据库,其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是否已经删除?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删除数据库? (5)能够删除系统数据库吗?

空间数据库复习重点答案完整)

1、举例说明什么是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如何理解空间查询和非空间查询的区别?常用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有哪几种及其各自特点。 数据:是指客观事务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符号描述。空间数据:是对现实世界中空间对象(事物)的描述,其实质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等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河流的泛洪区,卫星影像数据、气象气候数据等都可以是空间数据书店名称店员人数,去年的销售量,电话号码等是非空间数据 空间查询是对空间数据的查询或命令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管理阶段缺点: 1)程序依赖于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数据文件修改时,应用程序也随之改变。 2)以文件形式共享,当多个程序共享一数据文件时,文件的修改,需得到所有应用的许可。不能达到真正的共享,即数据项、记录项的共享。 常用: 文件与数据库系统混合管理阶段优点:由于一部分建立在标准的RDBMS上,存储和检索数据比较有效、可靠。 缺点:1)由于使用了两个子系统,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规则,查询操作难以优化,存储在RDBMS外的数据有时会丢失数据项的语义。 2)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条件可能遭破坏,如在几何空间数据系统中目标实体仍存在,但在RDBMS中却已删除。 3)几何数据采用图形文件管理,功能较弱,特别是在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方面,比商用数据库要逊色得多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属性数据、几何数据同时采用关系式数据库进行管理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不必进行烦琐的连接,数据存取较快 ◆属性间接存取,效率比DBMS的直接存取慢,特别是涉及空间查询、对象嵌套等复杂的空间操作 ◆GIS软件:System9,Small World、GeoView等 本质:GIS软件商在标准DBMS顶层开发一个能容纳、管理空间数据的系统功能。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优点:在核心DBMS中进行数据类型的直接操作很方便、有效,并且用户还可以开发自己的空间存取算法。缺点:用户须在DBMS环境中实施自己的数据类型,对有些应用相当困难。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的数据库系统; 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的分割,以更接近人类通常思维的方式建立问题领域的模型。 目前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还不够成熟,价格昂贵,在空间数据管理领域还不太适用; 基于对象关系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能成为空间数据管理的主流 2、什么是GIS,什么是SDBMS?请阐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GIS是一个利用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可视化和空间数据分析的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有:搜索、定位分析、地形分析、流分析、分布、空间分析/统计、度量GIS 可以利用SDBMS来存储、搜索、查询、分享大量的空间数据集 改: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 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完整版)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姓名学号

目录 一.实验标题:2 二.实验目的:2 三.实验内容:2 四.上机软件:3 五.实验步骤:3 (一)SQL Server 2016简介3(二)创建数据库 4 (三)创建数据库表 7(四)添加数据17 六.分析与讨论: 19

一.实验标题: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二.实验目的: 1.理解数据库、数据表、约束等相关概念; 2.掌握创建数据库的T-SQL命令; 3.掌握创建和修改数据表的T-SQL命令; 4.掌握创建数据表中约束的T-SQL命令和方法; 5.掌握向数据表中添加数据的T-SQL命令和方法三.实验内容: 1.打开“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在磁盘空间以自己的姓名或学号建立文件夹; 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使用create database命令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数据库文件存储在步骤1建立的文件夹下,数据库文件名称自由定义; 3.在建立的“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三张表,其结构及约束条件如表所示,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长度; 4.添加具体数据;

四.上机软件: SQL Server 2016 五.实验步骤: (一)SQL Server 2016简介 1.SQL Server 2016的界面 2.启动和退出SQL Server 2016 1)双击图标,即出现SQL Server2016的初始界 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或单击控制按钮中的“×”即可 注意事项: 1.在退出SQL Server 2016之前,应先将已经打开的数据库进行保存, 2.如果没有执行保存命令,系统会自动出现保存提示框,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操作

空间数据库答案版

空间数据库的作用:1 空间数据处理与更新 2 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3空间分析与决策 4 空间信息交换与共享 空间数据特征包括:时空特征、多维特征、多尺度特征、海量数据特征。 空间数据管理有五种方式:文件管理;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 空间类型的表现形式有:1感知空间 2 认知空间 3 符号空间 根据实现过程,普遍接受和采用的不规则三角网TIN生成算法主要有三种:逐点插入法、分治算法、三角形生长法 目前存在的空间数据索引技术超过50多种,可概括为树结构、线性映射和多维空间区域变换三种类型,典型的空间索引技术有 R树索引、四叉树索引、网格索引等。 不区分准3D和真3D,则可以将现有空间构模方法归纳为基于面模型、基于体模型和基于混合模型的三大类构模体系。根据模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大致又可以将其归纳为四类:三维矢量模型、三维体元模型、混合或集成数据模型和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 SQL语言的功能包括查询,操作,定义,控制。 1、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是对空间事物的描述,空间数据实质就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 2、空间数据元数据:是关于数据集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其他特征的数据。 3、空间数据引擎:是用来解决如何在关系数据库中存储空间数据,实现正真的数据库方式管理空间数据,建立空间数据服务器的方法。 4、空间索引:是指在存储空间数据时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5、四面体网格:是将目标空间用紧密排列但不重叠的不规则四面体形成的格网来表示,其实质是2D TIN结构在3D 空间上的扩展。 1、什么是空间数据库系统? 不仅包括空间数据库本身,还包括相应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管理人员等组成的一个运行系统。 2、空间数据库引擎的作用有哪些? (1)与空间数据库联合,为任何支持的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服务;(2)提供开放的数据访问,通过TCP/IP横跨任何同构或异构网络,支持分布式的GIS系统;(3)SDE对外提供了空间几何对象模型,用户可以在此模型基础之上建立空间几何对象,并对这些几何对象进行操作;(4)快速的数据提取和分析,SDE提供快速的空间数据提取和分析功能,可进行基于拓扑的查询、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合并和切分等;(5)SDE提供了连接DBMS数据库的接口,其他的一切涉及与DBMS数据库进行交互的操作都是在此基础上完成;(6)与空间数据库联合可以管理海量空间信息,SDE在用户与物理数据的远程存储之间构建了一个抽象层,允许用户在逻辑层面上与数据库交互,而实际的物理存储则交由数据库来管理;(7)无缝的数据管理,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统一存储;(8)并发访问,SDE与空间数据库相结合,提供空间数据的并发响应机制。 3、空间查询主要有哪几种类型?试述空间查询处理的两步算法。 答:有点查询,区域查询,最邻近查询等三种类型;两步算法是指:过滤筛选步骤和细化步骤,奇查询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用一个不精确的大致范围来进行精确的筛选,产生最终的效果。空间查询的处理步骤图如下: 4、在空间数据库领域,扩展关系模型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扩展? (1)突破关系模型中关系必须是第一范式的限制,允许定义层次关系和嵌套关系 (2)增加抽象数据类型(3)增加空间谓词(4)增加适合于空间数据索引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