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挂篮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10.67 MB
- 文档页数:122
一)菱形挂篮地面模拟加载试验实施方案根据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南京长江二桥E2-3合同段招标文件之《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悬臂灌注砼施工前,需对组拼好后的挂历蓝进行载重试验,以测定其各部件变形量,并消除永久变形,同时为合理设置立模预拱度提供理论依据。
地面模拟加载试验即在挂篮安装前,在加工厂采用分部模拟加载方式试验,即在挂篮加工好后、在加工厂组拼单个桁片及横梁,于地面平台上进行模拟加载试验,以便为设置预拱度提供数据,用以替代空中加载预压。
为使其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特制定了如下实施方案。
1.试验目的1)检查挂篮主桁架、前上横梁、吊带和销座等主要部件的承载能力。
2)检查挂篮主桁架、前上横梁、吊带和销座等主要部件的变形量(包括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为立模设置预拱度提供依据。
3)消除桁片本身的非弹性变形。
2.试验原理1)主桁架⑴主桁架的承载计算通过计算可知11#块梁段为挂篮承受最不利荷载位置(与梁段自重和梁段长度有关)。
此时主桁架前端位置砼重量为71t,挂篮自重为18t,施工荷载按3t考虑,取1.3安全系数,可得每片桁架在施工过程中的最大受力为59.8t。
按此荷载计算,其理论计算变形值为:加载10t时为3.5mm;加载20t时为7mm;加载30t时为10.7mm;加载40t时为14.2mm;加载50t时为17.8mm;加载60t时为21.3mm。
⑵主桁架试验方法①试验场地设置7×10米、高0.5米的平台,整个试验工作在平台上进行。
②主桁架加载:两片桁架的前支点和后支点对称拼装,桁架后支点用扁担梁锚固,在前端节点处拼装扁担梁,扁担梁用Φ32精轧螺纹钢筋连接,用1台YC60型千斤顶张拉扁担梁,其作用力通过精轧螺纹钢筋传递给挂篮主桁架(详见下图)。
⑶主桁架加载等级依实际梁段重量及施工荷载分6次加载,加载时记录每次加载的两前端点间的变形值。
①初始荷载10t;②第二次荷载20t③第三次荷载30t;④第四次荷载40t;⑤第五次荷载50t;⑥第六次荷载60t;⑷卸载步骤:按加载等级逐级卸荷。
菱形挂篮的设计、制作、应用1工程概况1.1 桥型布置巴阳2号特大桥起讫里程为K182+600~K183+177,全长577m,采用双向分离式,左右线桥净距0.5~18.0m。
左线桥平面部分位于直线、部分位于R=3000m的圆曲线上,桥面纵坡部分为R=9700m 的凸曲线、部分为+0.5%和-2.45%双向坡,桥面横坡为单向2%;右线桥平面部分位于直线、部分位于R=4200m的圆曲线上,桥面纵坡部分为R=10000m的凸曲线、部分为+0.5%和-2.35%双向坡,桥面横坡为单向2%。
本桥主跨为100+180+100m的预应力混凝土混凝土连续刚构,左右线引桥均为4×30(云阳岸),2×30m(万州岸)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
1.2箱梁结构巴阳2号特大桥主桥采用单箱单室变高度截面,为三向预应力结构。
箱梁顶板高12.1m,底板宽7m,外翼板悬臂长2.55m。
箱梁0号段长15m(包括墩两侧各外伸2.25m),每个“T”构纵桥向分为20个对称梁段,梁段数及梁段长度从根部至跨中分别为5×3.5m+8×4m+7×4.5m,累计悬臂总长81.0m。
1号~20号梁段采用挂篮悬臂浇注施工,悬臂浇注梁段最大控制重量2332.5KN(未考虑施工荷载),挂篮设计自重1000KN。
全桥共有6个合拢段(两幅桥),分别是4个边跨合拢段和2个中跨合拢段,合拢段长度均为3m,边跨现浇段长8.36m。
箱梁根部断面梁高10.5m,跨中及边跨支架现浇段梁高3m(箱梁高均以腹板外侧为准),从中跨跨中至箱梁根部,箱高以半立方抛物线变化。
从1号梁段至6号梁段腹板厚70cm,从6号梁段至13号梁段腹板厚60cm,从13号梁段至21号梁段腹板厚50cm,边跨21梁段号至23号梁段腹板厚60cm,腹板变厚处设50cm渐变段过渡。
每号梁段的腹板上设有抗剪齿口。
箱梁底板厚除0号梁段为150cm 外,其余梁段底板从箱梁根部截面的120cm厚渐变至跨中及边跨合拢段截面的36cm厚。
菱形挂篮预压方案1、概述主桥上部结构为112+2×200+112m PC连续刚构,全长624米。
半幅桥为单箱单室变截面箱梁,箱宽16.38m,其中底宽8.0m,两侧翼缘板悬臂宽4.19m,桥面纵坡为2.1%,横坡为2.0%,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箱梁梁高及底板厚度变化采用1.6次抛物线,梁高由根部11.6m变化到跨中4.2m,底板厚由1.2 m变化到0.30m,腹板厚由0.9 m变化到0.5m。
箱梁0#、1#块利用钢托架进行施工,其他块段采用挂篮对称悬浇施工。
根据工期要求,3个主墩投入6套共12个挂篮同时施工,12个挂篮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挂篮预压选目前施工进度最快的55#墩的挂篮,其他5套挂篮参照该挂篮的预压试验数据。
上部结构箱梁有0#~25#块共26个梁段,其中0#、1#块采用托架现浇施工,25#块为合拢段,1#~24#块为悬浇段。
25个悬浇梁段中,10#块梁体重量最大,为253.8t,挂篮预压荷载模拟10#块重量进行。
挂篮预压试验由我部组织实施,委托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对挂篮杆件的受力及变形进行检(观)测,并提供完整、可靠的试验报告。
2、预压目的为了对挂篮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价,验证挂篮的安全性,并获取挂篮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数据及规律,需对挂篮进行预压试验。
3、挂篮结构示意悬浇挂篮采用我公司自行设计的菱形挂篮,挂篮自重为现浇箱梁块体最大重量(10#块)的0.32倍。
挂篮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
主墩中心线I-I/2II-II/2图1 挂篮结构示意图4、荷载分析(1)、自重荷载10#块节段长4m,腹板厚度80~70cm,底板厚度82.4~77.4cm,重量253.8t。
挂篮重量为10#块自重的0.32倍,按81t计(单个),浇注混凝土期间的施工荷载按8×4×0.25=8t计,共计89t。
(2)、受力分析挂篮在浇注混凝土期间,所有荷载在底板位置由底板模板及分配梁传至底板前、后托梁,再由吊带传递到桥面主桁架,锚固在已浇混凝土上。
挂篮构造设计与安装施工方案一.概述:下沙大桥主桥为五跨刚构—连续梁组合体系,桥跨布置为127+3X232+127m。
箱梁设计为两独立的单箱单室断面,箱梁顶宽为16.6m,底宽为8m,悬臂长度4.3m,顶板厚度为30—45cm,底板厚度为30—135cm,腹板厚度为45—100cm,为减轻自重,箱梁顶面设置成2%的向外侧的单向横坡,主墩墩顶梁高为12.5m,在各跨跨中和边跨现浇段梁高均为4m,其间梁底下缘以二次抛物线变化。
单幅桥五跨连续梁—刚构组合体系由四个托架浇注墩顶0#梁段,在四个主墩上按“T”利用挂篮分段对称悬臂浇注各段箱梁,四个“T”的悬臂各分为27对梁段,其梁段数及梁段长度从根部至跨中各为:10X3.0m、9X4.0m、8X5.0m。
二.挂篮设计及制作:根据设计要求,挂篮最大承载力不得小于最大节段重量(258t)的1.25倍(320t),挂篮自身重量及全部施工荷载重量之和应控制在120t以下,在确保承载力、刚度的情况下尽可能轻型化。
挂篮总长14.15m,高6.0m,锚固在已浇好的箱梁上,悬臂长8m(包括工作平台2m),其中新作挂篮自重119t,改造挂篮自重116t,具体见附表。
挂篮主要由主桁架,行走及锚固系统,吊带系统,底篮平台系统,模板系统五大部分组成。
挂篮型式及构造见附图。
经过计算,挂篮最大竖向变性为21mm。
挂篮计算书附后。
2.1 挂篮主桁架系统:挂篮主桁架由杆件、结点板、前、后横梁桁片、上下平联等组成(均采用Q345A材料制作)。
主桁杆件采用钢板组合梁制作,各杆件通过前挂点结点板、前支点结点板、立柱上结点板、后锚结点板连接组合成两个菱形结构,再通过前、后横梁桁片、上下平联将两个菱形结构连成一体,形成挂篮主桁架。
为保证在现场能一次性安装到位,挂篮主桁架制作完毕均须进行试拼,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主桁架各构件的焊缝均须进行超声拨探伤检查。
2.2 挂篮行走及锚固系统:挂篮行走及锚固系统由滑船分配梁、滑船、行走钢轨、顶推千斤顶及底座、夹具、后锚行走小车及拉杆、后锚主锚杆及连接器、蹬筋锚固分配梁等组成。
第一章菱形挂篮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工程图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4、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GB214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6、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7、机械设计手册9、路桥施工计算手册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二、主要技术性能1、适应最大梁段重: 145吨2、适应最大梁段长: 3.5米3、梁高变化范围: 3.228—6.228米4、最大梁宽:顶板12.0米、底板6.7米。
5、走行方式:无平衡重走行三、挂篮结构⒈桁架:主桁架采用菱形架结构,二力杆件采用槽钢加钢板焊接成箱形梁,其刚度大、重量轻,其余横联杆采用型钢螺栓联接而成。
⒉挂篮及锚固系统:底模吊杆采用带板,材料为Q345B。
侧模、内模吊杆及桁架、走行轨道锚杆采用φ25精轧螺纹钢筋,材料为40Si2MnV。
内、外模和底模前锚点采用16吨千斤顶张拉后锚固,底模后锚点采用32吨千斤顶张拉后锚固,保证砼接口平顺。
锚具采用YGM-25精轧螺纹钢专用锚具。
⒊走行系统:挂篮走行采用前滑后滚方式,前支点为滑船结构,后支点为滚轮结构。
桁架移动由两台5吨手动葫芦牵引,桁架后部设两台5吨手动葫芦保护,防止桁架倾覆。
⒋外模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内模采用钢骨架加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底模采用平面钢模板,端模采用木模板。
四、挂篮特点⒈挂篮结构简单,受力明确。
⒉挂篮前端及中部工作面开阔,可以从挂篮中部运送混凝土,便于轨道安装以及钢筋的吊装,加快施工进度。
⒊设有走行装置,后支腿为反扣轮沿轨道行走,前支座采用钢板与钢板相对运动(轨道上面涂黄油),磨擦力小,移动方便,外模、内模、底模可以一次到位。
⒋取消了平衡重,利用预埋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轨道和菱形架。
进一步减轻了重量。
⒌拼装后,就可浇注1~10号段梁,施工更加方便。
只要稍加处理还可用于合拢段施工。
⒍本结构拼装简单,重量轻,施工速度快,经济实用。
五、加工要求1、挂篮各部件多属组焊件,要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减少其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
现浇连续箱梁菱形挂篮设计1、菱形挂篮性能要求本挂篮为箱梁节段悬浇施工挂篮,浇筑节段重量以1号节段控制(约132T),考虑本桥的结构特点并结合施工简便、经济的要求,设计按普通挂篮进行,挂篮施工从1#节段开始,0#段利用支架现浇。
挂篮适用最大梁段重200T,适用梁段长度3.5~4m,适用梁顶宽度12m,适用梁底宽度6.70m,适用梁高3.05~4.35m。
菱形桁架后端设有后支座。
用2台YC75-100长顶程千斤顶顶进前移。
在0#块9m的起步长度内,同时安装两套挂篮。
菱形桁架挂篮由菱形桁架,底平台、吊点装置及模板体系四部分组成。
菱形桁架挂篮结构图详见附图。
⑪菱形桁架菱形桁架为挂篮悬浇主要承力结构,菱形桁架采用32a槽钢双拼,一套挂篮采用两片菱形桁架;承重部分通过前、后支点支撑于纵向走行滑道上,挂篮前移也利用前、后支点完成。
每组菱形桁架利用[14a的双拼槽钢拉杆连成整体,菱形桁架拼装连接采用10.9级M22高强螺栓,具体见布置图。
⑫底平台底平台主要采用前、后下横梁承重,上面铺设底纵梁。
为加强底平台的整体性,底纵梁间设置平面联结系。
前下横梁采用两根45H型钢双拼,后下横梁采用两根45H型钢双拼,底纵梁采用32a工字钢,共设置15根,在腹板下密布5根,在底板下间距为85cm排列。
32a工字钢上横桥向铺设6.3#槽钢,间距35cm排列,槽钢上面铺设5mm 钢板,作为箱梁底模。
⑬吊点装置吊点装置为挂篮的主要传力结构,根据受力的特性分前吊点、后吊点两部分。
前端吊点支承于前上横梁上,各吊点均设千斤顶调节装置,用于控制底平台标高,各吊点通过吊杆与底平台下横梁连接,后端吊点除两端箱梁外侧用于挂篮空载走行的吊点支撑在后上横梁上,其余直接支撑在箱梁砼上(在前一节段箱梁施工时必须预留孔)。
为克服挂篮前倾覆荷载,在箱梁腹板内预埋Φ32mm精轧螺纹钢(byR=750Mpa。
)作为后锚筋,利用接长装置锚固于菱形桁架纵梁尾端,每组菱形桁架梁布置3根锚筋。
新建铁路客运专线CMLZQ-1标(32+48+32)m连续梁挂篮预压专项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十七局集团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二○一○年七月(32+48+32)m连续梁挂篮预压专项方案1、菱形挂篮总体构造本连续梁采用的挂篮均为菱形挂篮,结构简单,杆件受力明确,承载能力大,弹性变形小,安装与拆卸方便,移动灵活,定位准确,调整方便。
在10m长的起步长度内,同时安装2只挂篮,前后作业面开阔,便于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适用于最大梁段重145吨(本连续梁最大梁段3#段重98.19t);箱梁最大梁段长度4.0m;箱梁梁高:3.7~2.7m;挂篮行走方式:自行式;提升模板方式:吊车吊装;挂篮总重48.9t【主桁系统重11.4t、前横梁 2.6t、底托系统12.3t、侧模及底模重(8.7\1.7t)、内模系统重 3.7t、端模重0.5t (估算),吊杆及吊具重8.0t(估算),整个挂篮系统重48.9t】;挂篮顶梁最大挠度:<20mm;工作纵坡:≤14.9‰。
本挂篮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即主桁承重系统、底篮和模板系统。
㈠、菱形挂篮主桁承重系统挂篮主桁承重系统包括主桁与前后横梁、行走装置、锚固装置、遮阳雨棚等。
⑴、主桁与前后横梁由两片外型呈菱形的桁片在其横向设置前后横梁组成一空间桁架,并在前后横梁设上下两层平面联结杆件,主桁杆件采用H型钢(H250×250×9×14/16Mn)与两块钢板组焊成抗扭性能良好的箱形截面,横梁采用焊接薄壁方钢管(B160×5/16Mn)组成平面桁架。
主桁节点采用销子联结,平联则采用普通螺栓联结。
这种结构达到了使挂篮重量减轻的目的,且杆件布置合理、受力均匀,较好的发挥材料特性。
⑵、挂篮行走装置依靠葫芦牵引前支点,向前移动。
挂篮后支点设固定小车可在工字钢轨道上翼缘底面滚动前移,通过压在轨道上的锚梁与预埋在箱梁里的钢筋连接而锚固,从而取消了挂篮尾部配重,有效减轻了挂篮自重。
武广客运专线XXTJⅢ标衡阳湘江特大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菱形挂篮荷载试验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大桥局武广客运专线XXTJⅢ标第一项目队衡阳湘江特大桥工区二00七年十二月四日菱形挂篮荷载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一)衡阳湘江特大桥挂篮自重计算荷载为68.6t,上部主桁梁为菱形结构,挂篮主桁是整套挂篮的受力核心,由两片菱形桁架组成,菱形桁架之间的水平、竖向斜拉杆件均采用两2[32B的组合截面。
两片菱形桁架之间通过水平、竖向小桁架连为整体,通过菱形桁架上的前上横梁来悬挂前下横梁、内外模导梁(内、外导梁前端),后下横梁悬挂于外导梁及已浇砼节段的底板上。
内、外导梁后湍均悬挂于已浇注砼块顶板或翼缘板上。
除内模采用组合钢模外,其余模板(外模、底模)均采用新制大面钢模板。
底模纵梁采用2[36B和2[30B 型槽钢,并通过纵梁把前下、后下横梁连接起来,并在其上铺设底模(大面钢模板)。
(二)挂篮设计受力控制节段为7#块(3.5m长,Q=70.5×2.6=183.3t),它对前横梁吊带的拉力最大78.3t,并对变形验算进行验算,并得出结果详见附表。
允许最大变形(含吊杆变形之和)控制在30mm以内。
模板及悬挂系统、主桁本身的设计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及《钢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有关规定进行(强度、刚度、定性验算)。
二、荷载试验的目的(一)检验挂篮的加工、拼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检验菱形桁架);(二)检验后锚固体系的可靠性;(三)检验挂篮的变形是否与设计相符合(主要是吊带、吊杆的变形,这样的试验数据才接近实际情况);(四)底模、侧模等模板系统在0#块施工时已经受了实践考验,本次试验不进行纯压重试验。
三、荷载试验的方法(一)试验前的检查工作在挂篮安装完后,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菱形桁架两侧是否标高一致;间距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合;接点螺栓连接是否符合要求;后锚固系统、支垫系统、滑道系统及悬挂系统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菱形挂篮技术方案设计方案一、挂篮结构组成根据招标要求,本挂篮设计为菱形。挂篮主要由主构架、行走及锚固系统、吊杆系统、底托系统、内模支架系、内滑梁及提吊系、前横梁、模板系统等部分组成。挂篮构造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挂篮结构图1、主构架系统菱形主构架各杆件间采用直径79mm材质为40Cr的钢销轴销接。在主构架上弦杆前端设有前横梁,用于悬吊各前吊杆,前横梁上设操作平台及护栏以便于施工及安全。主构架竖杆之间采用中门架连接,以加强两片菱形架的稳定性。竖杆两侧各设一侧面吊架,用于悬吊挂篮底托系统及外侧模,便于挂篮的行走及倒退。后斜杆与侧面吊架采用角钢组焊的桁架连接,防止侧面吊架在挂篮行走过程中出现失稳现象。在靠近竖杆内侧设可拆装式爬梯,方便施工人员上下操作。2、行走及锚固系统在梁体腹板两侧各预埋2根直径25mm的精扎螺纹钢筋,通过扁担梁锚固于挂篮的尾部连接墩处。挂篮在悬浇完一段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且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利用4付10吨倒链(下弦杆每侧各1付)缓慢均匀地牵引两片主桁架向前移动,倒链着力点分别为下弦杆上的耳板和在挂篮前进方向预埋的弧形钢筋。为减小摩擦阻力,挂篮尾部设反扣轮系统,行走轨道表面及滑移支座与轨道之间设4mm厚不锈钢板。3、吊杆系统由吊带和吊杆,用千斤顶提升装置来调节底模系统的标高。4、底托系统底托系统由前后托梁、底纵梁、平台梁、前操作平台、后操作平台、侧护栏等几部分组成,底纵梁与前后托梁采用螺栓连接。浇注混凝土时,后托梁通过后吊杆锚固于已浇注好梁体的顶板及底板,前托梁通过前吊杆与前横梁相连。5、模板系统外侧模面板采用6mm厚钢板,纵肋采用[10#,背楞采用2[10#,背楞间距为1米。外侧模与底托系统的限位纵梁用调节支撑连接,可使侧模准确定位,并实现侧面吊架通过底纵梁与外侧模的受力转化过程。外侧模提吊梁前端锚固于前横梁,后端悬吊于已浇箱梁表面,拆模时放松锚固端,随平台下沉和前移。内模模板由施工方提供竹胶板及方木组合板,内部采用腹板及底板可调节型内模支撑架,外侧模与内模用对拉螺栓连接,采用内滑梁形式整体移动内模系统。二、挂篮动作过程1.当1#块预应力张拉、压浆完成后,拆除锚固在梁体底板的内后吊杆,拆除锚固在梁体顶板的外侧模后提吊杆,调节前横梁上千斤顶的高度,使外侧模、底模及内模脱离混凝土表面。2.拆除后锚钢筋,将倾覆力传递给反扣轮。3.在已浇注好的1#块铺设一根与最长混凝土块等长的轨道,并与原有轨道焊接为一整根轨道。4.下弦杆两侧均焊有耳板,两侧各配有一根10吨倒链,倒链一端固定于预埋在已浇筑好的梁体的弧形钢筋上,一端固定于下弦杆的耳板上。挂篮行走时,内滑梁在顶板预留孔处及时安装滑梁吊点扣架,保证结构稳定;挂篮移动必须匀速、平移、同步,采取划线吊垂球或经纬仪定线的方法,随时掌握行走过程中挂篮中线与箱梁轴线的偏差,如有偏差,使用千斤顶逐渐纠正;为安全起见,挂篮尾部用钢丝绳与竖向蹬筋临时连接,随挂篮前移缓慢放松。底模、侧模、主构架及内模系统同时向前移动,直至2#块浇筑位置。5.挂篮就位后,进行后锚,将倾覆力由反扣轮传递给后锚钢筋。6.安装底模后吊杆。7.调整模板位置及标高。8.待梁段底板及腹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将内模拖动到位,调整标高后,即可安装梁段顶板钢筋,做好浇注准备。9.当2#块浇注完毕挂篮准备行走时,保持后锚钢筋的锚固状态,拆除锚固轨道的钢筋,将挂篮前支点用千斤顶顶起,将轨道向前拉出并到达浇注位置,将轨道锚固。调节挂篮前支点的千斤顶,将挂篮落于轨道上,拆除后锚钢筋,用倒链牵引挂篮行走至3#块浇注位置。三、挂篮的拆除1.挂篮内模在和垄断时采用散拆形式拆除。2.挂篮主构架、外侧模及底模待挂篮退回到0#块后拆除,拆除时需保证T构两侧力矩平衡。四、挂篮施工注意事项1.挂篮的安装、行走、混凝土入模及拆除过程均系高空作业,必须有安全护栏、护网,使作业在安全封闭环境下进行;2.挂篮模板应与已浇注好混凝土搭接100mm。3.挂篮设计中要求梁体预留的孔位,预埋位置必须准确。4.在前移时,轨道表面最好抹一层黄油,下弦杆两侧的倒链应同时受力,保证挂篮两片主构架达到能够同步行走。5.吊杆或吊带高度用32t千斤顶进行调节。6.浇筑前在模板底部设φ25mm的通长对拉精轧螺纹钢,在内模处要有适当支撑。7.走行悬挂处的钢丝绳位置,要有弧形板,防止刻绳。8.提前准备好挂篮施工所需的机具配件:1)备用φ32和φ25精轧螺纹钢及相应螺母和连接螺母。2)备用10t倒链和5t倒链适量。3)备用平台梁木板等。4)备用粗细钢丝绳,吊装工件用。9.使用的机械设备随时检查,及时维修保养;千斤顶、倒链、钢丝绳、钢吊带必须具有足够的使用强度和安全系数,动力和照明必须达到作业安全要求。10.挂篮行进中途停止时,应采取一定的防滑措施,是主构架与轨道固定,避免挂篮发生滑动。11.悬臂施工时,认真控制截面的施工尺寸,并注意梁上施工机具的布置,做到平衡施工,以减少附加弯矩对结构抗风能力的影响。12.对挂篮位置、前后吊带、吊架及后锚杆等关键部位,及时检查,及时解决问题,不得留有隐患;13.由于精轧螺纹钢筋物理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焊接时应尽量远离受力的精轧螺纹钢筋。14.对竖向应力筋的位置、数量及时进行检查,是否符合位置要求,对预留吊带洞及其它预留孔洞应保证位置并垂直;15.按规定时间、部位、工况及时进行测量,收集标高,中轴线及挠度的信息数据,并做好记录;16.模板与已成梁段混凝土必须密贴,避免出现错台;。
NO75NYjjbno2至wlsm段工程项目jqg特大桥主桥菱形挂篮悬浇安全专项施工方案NO75NYWL段第1合同段项目部二○XX年X月目录一、编制说明.............................................................................................................................. - 1 -1.1、编制依据.................................................................................................................... - 1 -1.2、编制目的.................................................................................................................... - 1 -1.3、适用范围.................................................................................................................... - 1 -二、工程概况.............................................................................................................................. - 1 -2.1、工程简介.................................................................................................................... - 1 -2.2、水文地质条件............................................................................................................ - 3 -2.2.1、地形与地貌.................................................................................................... - 3 -2.2.2、气象、水文.................................................................................................... - 3 -2.2.3、工程地质........................................................................................................ - 3 -2.3、施工平面布置............................................................................................................ - 4 -2.4、施工准备情况............................................................................................................ - 4 -2.4.1、施工前试验工作的准备................................................................................ - 4 -2.4.2、材料及设备准备............................................................................................ - 5 -三、施工工艺.............................................................................................................................. - 5 -3.1、施工技术方案............................................................................................................ - 5 -3.2、技术参数.................................................................................................................... - 5 -3.3、工艺流程.................................................................................................................... - 6 -3.4、施工方法.................................................................................................................... - 7 -3.4.1、挂篮设计和组成............................................................................................ - 7 -3.4.2、挂篮加工........................................................................................................ - 9 -3.4.3、挂篮预压...................................................................................................... - 10 -3.4.4、挂篮行走...................................................................................................... - 12 -3.4.5、挂篮的拆除.................................................................................................. - 13 -3.4.6、挂篮对称分段悬浇施工.............................................................................. - 13 -3.4.7、边跨现浇段施工.......................................................................................... - 31 -3.4.8、边跨合拢段施工.......................................................................................... - 32 -3.4.9、中跨合拢段施工.......................................................................................... - 32 -3.4.10、体系转换.................................................................................................... - 33 -3.4.11、线型控制.................................................................................................... - 34 -3.5、施工要求.................................................................................................................. - 37 -四、施工计划............................................................................................................................ - 41 -4.1、施工进度计划.......................................................................................................... - 41 -4.2、材料与设备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义源大桥挂篮安装方案1、工程概况主桥上部桥宽18.5m,箱梁底宽12m,两侧悬臂翼板宽3.25m,箱梁0#块梁体中心梁高 4.5m, 0-1#块浇注完成后梁长15m。
桥面双向横坡均为2.0%,,箱梁块体最重为170t,最长为4m,主桥箱梁从2#块起采用轻型菱形挂篮悬臂浇注施工。
2、挂篮概述菱形桁架轻型挂篮主要由承重系统、锚固及行走系统、提升系统、底篮系统、模板系统等五部分组成。
挂篮移篮时为整体式前移,挂篮的承重系统与底篮其他各部位均同步一次性就位。
单个挂篮自重95t。
3、挂篮安装人员与设备的组织3.1 安装工人15人(要求:熟悉铁工安装、电焊、气割与高空作业);起重工1~2人,工长1位。
3.2 塔吊、电焊机4~6台,气割3套,5t手拉葫芦8套,10t手拉葫芦8套,起吊钢丝绳、10t卸扣、扎扣等工具。
4、挂篮的安装挂篮是利用安装在桥墩台翼板边的塔吊来安装,塔吊为QT80型,最大起重量为6t(在12m内),挂篮材料由塔吊吊到已浇注成型的0#块上。
4.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4.1.1桥面清理干净,测量人员将桥面中轴线测出,并在桥面上作好标记;检查挂篮各预留孔及相关位置是否正确。
4.1.2挂篮材料转运至桥面上适当位置。
4.1.3 平整场地,包含吊车泊位场地及材料堆放场地。
4.2 前移滑轨的安装轨道枕木采用20cm×20cm×80cm规格,间距设计为80cm,在挂篮的前支点处(离已浇砼前端70cm处)轨道下铺设钢枕。
轨道枕木位置按照设计间距铺设(轨道中心线的位置见下图)。
在钢枕位置铺设钢枕前,先用沙浆将该位置调水平,然后铺设钢枕。
轨道枕木铺设完成后采用水平尺统一调整枕木的标高,局部高度不够的地方采用2cm厚及5cm厚木板调平,高度小于2cm的采用相应厚度的钢板调平,保证同一条轨道的枕木在同一水平标高上。
注意所有调整木板面上必须放一块钢板。
并复核枕木中心线位置应与轨道中线位置对中。
然后安装前移滑轨, 安装后锚反扣装置,安装后锚精扎螺纹钢,注意对中和横向两边调平,横向距离6200mm。
第一章菱形挂篮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工程图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4、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GB214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6、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7、机械设计手册9、路桥施工计算手册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二、主要技术性能1、适应最大梁段重: 145吨2、适应最大梁段长: 3.5米3、梁高变化范围: 3.228—6.228米4、最大梁宽:顶板12.0米、底板6.7米。
5、走行方式:无平衡重走行三、挂篮结构⒈桁架:主桁架采用菱形架结构,二力杆件采用槽钢加钢板焊接成箱形梁,其刚度大、重量轻,其余横联杆采用型钢螺栓联接而成。
⒉挂篮及锚固系统:底模吊杆采用带板,材料为Q345B。
侧模、内模吊杆及桁架、走行轨道锚杆采用φ25精轧螺纹钢筋,材料为40Si2MnV。
内、外模和底模前锚点采用16吨千斤顶张拉后锚固,底模后锚点采用32吨千斤顶张拉后锚固,保证砼接口平顺。
锚具采用YGM-25精轧螺纹钢专用锚具。
⒊走行系统:挂篮走行采用前滑后滚方式,前支点为滑船结构,后支点为滚轮结构。
桁架移动由两台5吨手动葫芦牵引,桁架后部设两台5吨手动葫芦保护,防止桁架倾覆。
⒋外模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内模采用钢骨架加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底模采用平面钢模板,端模采用木模板。
四、挂篮特点⒈挂篮结构简单,受力明确。
⒉挂篮前端及中部工作面开阔,可以从挂篮中部运送混凝土,便于轨道安装以及钢筋的吊装,加快施工进度。
⒊设有走行装置,后支腿为反扣轮沿轨道行走,前支座采用钢板与钢板相对运动(轨道上面涂黄油),磨擦力小,移动方便,外模、内模、底模可以一次到位。
⒋取消了平衡重,利用预埋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轨道和菱形架。
进一步减轻了重量。
⒌拼装后,就可浇注1~10号段梁,施工更加方便。
只要稍加处理还可用于合拢段施工。
⒍本结构拼装简单,重量轻,施工速度快,经济实用。
五、加工要求1、挂篮各部件多属组焊件,要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减少其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