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3.75 KB
- 文档页数:4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8年第02期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琼山区东北部的东寨港,绵延50 km,面积4 000多hm2,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此为中国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
1986年7月9日经国务院审定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区内以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的红树林、世界地质奇观“海底村庄”,世界稀有鸟类及丰富海鲜水产而著称。
区内野菠萝岛环境幽美,岛上形态奇特的野菠萝林连片蔽日修有观光小道,可乘游船登岛游览。
东寨港有“一港四河、四河满绿”之说。
其东有演州河,南有三江河(又称罗雅河),西有演丰东河、西河,四条河流汇入东寨港后流入大海。
这些河流每年有7亿立方米的量注入东寨港。
暴雨季节,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港内沉积,形成广阔的滩涂沼泽。
红树种子凭借“胎生”的独特繁殖方式,随波逐流地在水上漂泊,一遇到海滩就扎根生长发育,蔚然成林。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型中的红树林沼泽湿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及水鸟。
世界上红树林有23科81种,海南有23科41种,最高达10 m。
很多红树具有奇特的“胎生”繁殖现象,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芽长成小苗后,同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来,插入泥滩只要2~3个钟头,就可以成长为新株。
如果是落在海水里,则随波逐流,数月不死,逢泥便生根。
区内生长着全國成片面积最大、种类齐全、保存最完整的红树林,共有红树植物16科32种,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
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为海南特有。
本区主要红树林群落有木榄群落,海莲群落,角果木群落,白骨壤群落,秋茄群落,红海榄群落,水椰群落,卤蕨群落,桐花树群落,榄李群落,红海榄+角果木群落,角果木+桐花群落,海桑+秋茄群落。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旅游特色这里的红树林生长良好,丛林茂密。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方法摘要:一、引言二、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概述三、旅游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实地调查法3.访谈法4.数据分析法四、研究过程与结果1.资料收集2.数据分析3.结果展示五、旅游开发与管理建议1.生态保护优先2.合理规划与布局3.提升旅游服务水平4.宣传与推广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其旅游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旅游研究方法,为今后该区域的旅游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概述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海南省琼山市,总面积约4470公顷,是我国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之一。
区内红树林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
三、旅游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对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旅游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论文和政策文件,了解国内外红树林旅游研究和开发现状,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2.实地调查法:对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景区资源状况、游客数量和旅游设施等情况。
3.访谈法:访谈当地政府部门、景区管理人员和游客等,了解他们对红树林旅游的看法和建议。
4.数据分析法:收集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的旅游数据,分析游客数量、消费情况等,为旅游开发提供实证依据。
四、研究过程与结果1.资料收集: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和访谈等途径,收集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旅游相关资料。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旅游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景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结果展示: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管理建议。
五、旅游开发与管理建议1.生态保护优先: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确保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东寨港不同退塘还林模式红树林群落特征比较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二、研究区域概况 (5)1. 东寨港地理环境与生态特征 (6)2. 研究区域红树林的分布与现状 (7)三、退塘还林模式介绍与分析 (9)1. 模式类型及特点 (10)(1)直接还林模式 (11)(2)生态养殖还林模式等 (12)2. 不同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 (13)四、红树林群落特征比较 (14)1. 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15)(1)不同模式下物种组成对比 (17)(2)群落层次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18)2. 群落动态特征比较 (19)(1)群落生长动态分析 (20)(2)群落演替过程分析 (21)五、不同退塘还林模式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22)1. 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影响分析 (24)2. 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影响分析 (25)一、内容概括本论文的主题是关于东寨港不同退塘还林模式下红树林群落特征的对比研究。
研究背景在于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东寨港地区的红树林生态系统面临诸多挑战,如水域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
为了保护和恢复这一重要生态系统,退塘还林工程成为了重要的措施之一。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的退塘还林模式对红树林群落特征的影响,以期为未来的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介绍东寨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特点等。
分析不同的退塘还林模式,包括自然恢复、人工辅助恢复和生态工程恢复等。
对比不同退塘还林模式下红树林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多样性、生物量、生长状况等。
研究退塘还林工程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生态效应、环境改善等。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东寨港红树林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案。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将重点探讨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以及分析结果的逻辑和依据。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比不同退塘还林模式对红树林群落特征的影响,揭示其内在规律和机制,为东寨港红树林生态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海府办〔2012〕22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2年9月5日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为切实保护好我市红树林资源,促进沿海生态环境改善,我市计划用2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整治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范围内的高位养虾池、滥捕滥捞等违法行为以及保护区周边污水排放等问题。
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罗保铭书记的批示精神,加强管理、严格执法,通过取缔养鸭、退塘还林、严控污染、全面补植等方法,全面建设好、保护好东寨港红树林,使之成为我省“绿化宝岛”的窗口和旗帜。
二、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综合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蒙国海(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吴优(市政府副秘书长)林刚(美兰区政府区长)林劲(市林业局局长)成员:文日坤(市海洋渔业局局长)盛林(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涌涛(市规划局局长)陈超(市环保局局长)李学文(市城管执法局局长)郭建(美兰区政府副区长、市林业局副局长、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潘亚春(演丰镇政府镇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负责协调各项具体工作,主任由郭建同志兼任。
三、工作内容(一)全面取缔东寨港保护区范围内的养鸭户行为。
2002-2013年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湿地变化分析李儒;朱博勤;童晓伟;岳跃民;甘华阳;万思达【摘要】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grad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urrent wetland research,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on wetlands monitoring dynamic changes.The study investigated wetland type and dynamic changes in Hainan Dongzhai Reserve based on three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recorded in 2002, 2008 and 2013,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little change in wetland types during 2002 to 2013.Coastal water, mangrove and culture pond were the main types of wetland in this area.The area of natural wetland trended to decline, while the total area and the numbers of individual wetland to increase.The most increased wetland types were the area of tidal creek in proportion and the culture pond in individual numbers.The changes were discovered frequently in edges of landward edge in which human activities were extensive.In aspect of the area of wetland, the dynamic degrees of the wetland changes during 2002 to 2013 in this area were small.The types of coastal water mangrove and tidal creek mainly trended to be stable.While concentrated in the types of reservoir, sandy tidal wetlands and culture pond, the dynamic degrees were big, and they were the type of wetland with swift changes.%湿地的生态环境退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湿地研究的焦点问题,有必要及时开展湿地动态变化监测研究.通过3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得了海南东寨港湿地类型空间分布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2年、2008年和2013年东寨港保护区湿地类型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近12 a来海南岛东寨港湿地类型变化不大,滨海海域、红树林和养殖塘是保护区主要湿地类型;保护区自然湿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但湿地总面积和斑块数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潮沟面积增加比例最大,养殖塘斑块数增加显著;保护区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较大的地方多发生在陆地边缘,这也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2002-2013年间,保护区各湿地类型变化动态度不大,其中滨海海域、潮沟和红树林湿地类型变化缓慢,是保护区内稳定少动的湿地类型,而水库、沙质潮间湿地及坑塘类型变化迅速,具有相对较大的动态度,是保护区湿地类型变化的快速变动类型.【期刊名称】《国土资源遥感》【年(卷),期】2017(029)003【总页数】7页(P149-155)【关键词】湿地;遥感;变化分析;生态环境【作者】李儒;朱博勤;童晓伟;岳跃民;甘华阳;万思达【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 100094;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 100094;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5;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5;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 51007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 2665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51.1湿地兼有水陆两类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因而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经济与社会价值,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宝库与生存环境的一部分[1]。
东寨港水污染检测与调查一、研究地区自然概况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海南岛的东北部,地理坐标为110°30′~110°3 7′E,19°51′~20°01′N。
东寨港是1605年琼州大地震陆地下陷而形成的浅水港湾,该地湿地面积为5400km2,其中红树林面积为2065km2,滩涂和浅水水域面积为3335km2。
该地区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3.3℃~23.8℃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676.4m m。
东寨港有着我国保存最好的集中连片的成熟红树林,有红树植物25种。
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有IUCN物种红皮书“极度濒危种”黑脸琵鹭)、“受危种”黄嘴白鹭等许多珍稀鸟类,还有海蛙是唯一能生存于潮间带生境中的两栖动物。
二、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与水样采集在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码头对海蛙蝌蚪进行采集,目的是为了进行水污染生物检测。
海蛙是生活于红树林潮间带的唯一一种两栖类动物,对红树林水质状况有了长期的适应,可作为环境变化和质量的指示物种之一。
选择罗牛山养猪场排污时和不排污时,对实验水样进行采集,水样的采集分为3类,分别采自罗牛山养猪场排污口、罗牛河中下游、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码头。
2.水污染生物检测[2]将海蛙蝌蚪死亡率作为衡量水污染程度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海蛙蝌蚪采集回来后,暂养、待其适应后进行水污染生物检测实验。
实验时,将罗牛山养猪场排污口采的水样配制成浓度分别为10%、18%、25%、32%、56%、100%的6种样液各2份,并将罗牛山养猪场未排污时的红树林水样设立为对照组,分别投放20只蝌蚪进行饲养,以24h、48h作为时间间隔,观察其在不同水样中的生存状况,记录海蛙蝌蚪死亡率,死亡标志表现为蝌蚪不具备呼吸、摄食、游动等生命特征。
并将采自罗牛河及红树林的水样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对照,分析污染状况。
三、结果与讨论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水污染来源研究期间发现,保护区周边的虾塘、鱼塘不定期产生的富含N、P元素的污水,保护区内居民生活废水和罗牛山养猪场未经处理的污水,对东寨港红树林的水质状况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影响,而罗牛山养猪场所排放的污水是红树林保护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自然干扰分析刘海龙;甘淑;王德智【摘要】Taking Dongzhaigang Mangrove Nature Reserve of Hainan Province for example, this paper selected seven indicators as the major ecological risk natural disturbance of the study area, proposed indicators and formulas for measuring the natural disturbance,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disturbance evaluation model, and completed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natural disturbance source of ecological risk of the study area. The influence strength of various types of natural disturbances from big to small was flooded> wind damage> biological disasters> chilling; storm surges> tropical cyclones> pest> sea level rise> extreme cold temperature> tidal> natural biological invasion.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roposed ecological risk manage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ongzhaigang Mangrove Nature Reserve.%本文以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7个指标作为研究区主要生态风险自然干扰源,并提出度量自然干扰的指标和公式,建立综合干扰评价模型,完成了区域生态风险自然干扰源的分析与评价。
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资源现状调查分析作者:吴瑞陈丹丹王道儒陈晓慧来源:《热带农业科学》2016年第09期摘要采用卫星影像图与实地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省东寨港的红树林植物种类和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有红树植物17科27 种,群落类型有红海榄群落、白骨壤群落、无瓣海桑+海桑群落、秋茄群落、海莲群落及角果木群落6种,红树林群落演替系列是:白骨壤群落(先锋群落,前沿向海带)→红海榄群落→海莲群落→角果木群落。
关键词红树植物;群落类型;演替系列;海南东寨港中图分类号 S718.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9.013Abstract The plant species and communities of the mangrove resources in Dongzhai Harbour,Hainan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 and on-the-spot surve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27 plant species and 17 families in the mangroves with 6 mangrove communities including (1) Rhizophora stylosa Community;(2) Avicennia marina Community;(3) Sonneratia apetala+Sonneratia seolaris Community;(4) Kandelia obovata Community, and;(5) Bruguiera sexangula Community;(6) Ceriops tagal Community. The succession series was Avicennia marina Community→Rhizophora stylosa Community→Bruguiera sexangula Community→Ceriops tagal Community.Keywords mangrove plants ; community types ; succession series ; Hainan Dongzhai Harbour红树林常生长在港湾、潮汐水道、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介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间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高、具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稀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而设立的特定区域,但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管理者无法有效地监管和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
人为干扰频繁,包括非法砍伐、盗猎等行为,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资源调配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有些自然保护区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
缺乏科学的监测手段使得管理者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加强资源调配,保证自然保护区有足够的经费和技术支持。
应该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预防问题。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需要加强管理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初衷,让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让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和维护。
2. 正文2.1 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许多保护区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监督不到位,规章制度不明确等问题普遍存在。
许多保护区缺乏科学的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有序进行。
管理人员之间的责任分工不清晰,管理流程不透明,导致管理工作难以落实。
一些保护区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缺乏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容易导致管理混乱、决策失误、资源浪费等问题。
部分保护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管理行为不够规范,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为解决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区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有效的管理规划和制度体系,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切实加强对各类管理活动的监督、评估和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严格规范管理行为,明确管理标准和规范,确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海口市人民政府评价单位: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13年4月目录1 总则 (3)1。
1项目背景与环评工作概况 (3)1。
2评价范围 (4)1.3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 (6)1.4主要环境敏感目标 (8)2 规划概况与环境影响识别 (18)2.1规划概要 (18)2。
2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指标体系 (21)3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污染源调查 (28)3.1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 (28)3。
1。
1 概况 (28)3。
1.2 历史沿革 (28)3。
1.3 发展现状 (28)3.1.4 存在问题 (29)3。
2污染源调查 (31)3。
2。
1 大气污染源现状调查 (31)3。
2.2 废水污染源 (32)3.3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制约和障碍因素 (32)4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4)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6)6优化规划方案的建议及规划单位的采纳意见 (39)7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与环境合理性分析 (47)7。
1综合论证 (47)7.2环境保护目标可达性分析 (48)8 环境保护措施 (54)9 结论 (61)1 总则1.1 项目背景与环评工作概况为科学开发建设和管理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海口市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以下称本规划),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的范围西至东寨港大道与规划海涛路、南至规划新老铺(暂名)公路、东至规划通往文昌市的高等级公路及海口市域边界、北至琼州海峡,但不包括已经批准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地。
规划总面积为78。
87 km2。
开发建设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是实施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开发建设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是更好地保护红树林的需要。
开发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规划,是海口市响应省委、省政府绿色崛起,建设美丽海南号召的重大举措,是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体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海口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2月1日委托我院--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会同海南环境科技经济发展公司组成了评价技术课题组,并聘请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水产研究所的教授、专家协助进行了生态调查,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于2013年4月20日完成了《海口市东寨港旅游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的编制。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保护区与周边村民的冲突日益加剧,严重制约了保护区的发展,如何协调该矛盾成了相对棘手的问题。
社区共管模式是发达国家发展比较成熟的解决方式,有效的缓解了保护与开发的冲突局面,它特别强调相互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共同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保护区民众经济状况。
行文选取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三江农场社区为研究对象,对当地的水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及社区共管模式进行研究,通过深入探索其项目背景及实施过程,找出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究其背后的主客观原因,结合当局现存执行体制问题及东寨港红树林社区现实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更好的推动水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工作,进一步开拓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共赢发展局面。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2,28(05)海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周莹莹1吴金山2(1海南宇鸿林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海南儋州571700;2海南大学林学院,海南儋州571737)摘要:自然保护区的有效规划及管理对于海南省生态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
该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海南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利用生态补偿实现相对公平、加大政策与资金投入、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等发展对策,以期为自然保护区后续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对策;海南省中图分类号S7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2)05-0106-03海南省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热带地区,其地形复杂、气候独特、资源丰富,保存着我国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以及丰富的热带特色生物资源,是我国最具价值和保护意义的地区之一。
不仅如此,海南的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在全球也具有特殊地位。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态环境与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海南省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及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保护区1.1概念自然保护区是对规划区域内的各类对象给予保护、管理,甚至拯救濒危生物物种,对自然生态资源进行科学规范的监测保护,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保护对象可将其分为3类,分别为: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和自然遗产类;根据保护区级别可将其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市级自然保护区。
目前,中国的自然保护区为“分类、分区、分级、分部门”的管理形式,以部门主导、分类管理作为基本模式[1],因而各地自然保护区在相同环境的背景下,具有各自独特的规划与管理制度,为不同地域的自然保护区开展实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基础。
1.2意义与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何合理有效地保护及管理生态资源逐渐成为当今主旋律。
TROPICAL FORESTRY VOL.47NO.2Jun.2019李隆飞,林江(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南海口571129)摘要:近年来,三叶鱼藤在红树林分布区迅速繁殖生长,导致部分红树植物缺少光照枯死D该文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分布区的三鱼藤调查的基础上,实施人工清理防治试验。
关键词:三叶鱼藤f分布f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Q949.751.9文献标识码:)doi:10.3969/j.issn.l672-0938.2019.02.010The distribution and preventing strategy of Derris trifoliate in Hainan DongzhaigangNational Nature ReserveLi Longfei,Lin Jiang(Hainan Dongzhaiga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ureau,Haikou,Hainan571129)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rate of reprodution and growth of Derris trifoliate was very fast in Hainan Dongzhaigang,which cause the dying of partial mangroves for lack of enough light.Based on the survey of Derris trifoliate in the mangrove location of Hainan Dongzhaiga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the manual clean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The results would provide th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the control of Derris trifoliate. Key words:Derristrifoliata,Distribution,Preventing countermeasure二叶鱼藤(De r ris trifoliata)属&科鱼藤属植物,为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
海南东寨港水生动物资源状况及渔业发展对策符致德1, 2,周 宁1, 2,吴翔宇1,张光超1, 2,邢诒炫1,赵志英1※(1.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口 571126;2. 海南渔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1126)摘 要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海潮间带系我国重要湿地。
调查该区域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对影响其资源状态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从改善设施条件、推行生态化养殖、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加大渔业环境监测和渔业执法监管及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挖掘区域渔业文化与做精休闲渔业、建立渔业生产合作性组织与增强抵御行业风险能力、出台帮扶性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目的在于促进该港湾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发展生态健康可持续渔业,建设好海洋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区域。
关键词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渔业;现状;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ki.1673-890x.2018.28.022收稿日期:2018-07-03基金项目:2018年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R100263.304-Q52616)。
作者简介:符致德(1985—),男,海南琼海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研究。
E-mail: 903385534@ 。
※为通信作者,E-mail: 847032799@ 。
符致德,周 宁,吴翔宇,等.海南东寨港水生动物资源状况及渔业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2018,12(28):81-85.东寨港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东北部与文昌市西北部之间的内海,海岸线曲折而深入陆地。
该港水域面积达56 km 2[1],近岸海域中生长有1 733 hm 2的红树林,其归属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管理范围[2],该红树林区地属于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型中的红树林沼泽湿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与水鸟。
2018年6月3日,海南省将海口设立为中国(海南)自贸区,其江东新区东部段生态功能区内包含了33 km 2国际重要湿地——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