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20
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问题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问题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外汇风险全部由国家承担,商业银行没有必要,也没有工具管理外汇风险。
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原来集中由国家承担的汇率风险一下子分散到外汇持有者手里,外汇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话题。
现就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一、外汇风险的概念以及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成因1、外汇风险的概念外汇风险是因外汇市场变动引起汇率的变动,致使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上涨或者下降的可能性。
外汇风险可能具有两种结果,或是获得利益,或是遭受损失。
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因素是引起外汇市场供求变化,造成汇率变动的最根本原因。
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种类型。
2、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成因商业银行外汇风险主要是由于汇率波动的时间差、地区差以及币种和期限结构不匹配等因素造成的,汇率的波动导致商业银行持有外汇头寸的价值发生变化,形成商业银行汇率风险。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产生的两个来源是持有外币资产负债和进行外汇交易。
第一,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往来的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外币融资服务使得银行持有更多外币资产和负债。
第二,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外汇交易日益成为一个主要的交易品种,银行根据外币价格的变化进行投机以获利,使商业银行成为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为客户提供外汇服务和在外汇市场上投机都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均产生外汇头寸。
随着汇率的变化,该头寸的价值发生相应变化,造成银行收益的不确定,表现为外汇风险。
二、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衡量对汇率风险的衡量应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确定风险敞口,然后衡量在受险时期内汇率发生非预期变动的概率和方差。
汇率风险敞口需要确定受险货币、金额和时间。
银行所持有的每一种外币的净受险头寸=外汇资产-外汇负债+买入外汇-卖出外汇=外汇净资产+净外汇买入头寸。
3.优化客户结构随着金融体系的建立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由国有企业和大企业向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的转变,客户结构出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为此,商业银行应改进贷款管理办法,合理简化业务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提高融资服务效率;要改进贷款授权授信机制,在信用等级评定、授信等方面充分考虑各类企业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信贷制度;在落实信贷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贷激励机制,完善对不同企业的信贷服务,推动客户结构的优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针对传统的客户群体开展金融业务的同时,商业银行应扩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逐步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服务部门,改进信贷政策,实行贷款的差异化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服务,形成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4.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核心,而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的主体是人才。
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利用专业金融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
利率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工作对银行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要求很高,而我国银行界存在着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依靠经验操作,缺乏系统培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诸多问题,客观上造成了对利率走势的预测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较弱。
因此,商业银行应吸收、培养面向市场的市场交易、产品创新、利率管理、风险管控等专门人才,既要重视人才外部引进,又要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建立一支能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能,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1]李菁,蔡彤娟.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4,(8):63-67.[2]周凯.利率市场化及利率政策效应研究———商业银行作为传导媒介的分析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3,(5):104-110.[3]刘新宇.基于利率市场化分析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D].上海:复旦大学,2010.[4]頔张.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J].新经济,2013,(5):60-61.[5]刘佳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以AB 银行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3.[6]巴曙松,严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27-37.[7]王道平,杨骏.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风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17-128.[8]韩建亮.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挑战、机遇与应对[J].经济研究导刊,2013,(33):142-143.[9]连平.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与转型[J].上海金融,2013,(11):24-30.[10]陈劲松.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汇率风险分散到外汇持有者手里,身处金融机构体系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首当其冲面临着外汇风险挑战。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现在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环境也日益复杂,银行业中存在的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形式。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建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加,加上国内外银行同业竞争的激烈,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不断积聚,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商业银行风险的内涵及特征商业银行风险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差,从而有蒙受经济损失和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殊性在于: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信贷主体,一方面利用自身信誉吸收客户存款及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发放贷款和投资等方式获取收益。
作为借者和贷者的集中,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集中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客观性、潜伏性、不确定性和传递性等特征。
首先,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和不对称信息,商业银行的风险在经营过程中就不可避免。
其次,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风险会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过程,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才会爆发。
此外商业银行的风险表现为现实情况与预期情况的偏差。
一方面可能好于预期,另一方面可能坏于预期,即高风险可能带来高收益,也可能带来高损失。
最后,商业银行的风险还具有传递性,在金融全球化的情况下,现代金融风险的爆发可能极速扩散,具有广泛的破坏性,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典型的例子。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别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主要有:(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或不愿归还到期债务而使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业务中,同时,银行证券投资、同业拆借等资产业务也存在信用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外汇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外汇风险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外汇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合理的外汇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并探讨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1. 外汇风险类型我国商业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交易风险、汇率风险、对冲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由于外汇交易的不确定性导致的交易损失风险;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资产和负债价值损失风险;对冲风险是指外汇风险对冲策略的实施导致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外汇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而导致的风险。
这些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对商业银行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 外汇风险管理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现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二是外汇风险管理工具不够多样化,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三是外汇风险管理理念偏保守,缺乏对风险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四是外汇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不高,缺乏有效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手段。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明确外汇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规范外汇风险管理流程和程序。
要加强对外汇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外汇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商业银行应当创新外汇风险管理工具,拓展多样化的风险对冲工具,如外汇期权、外汇远期、外汇掉期等。
要加强对外汇风险管理工具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外汇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商业银行应当转变外汇风险管理理念,正确处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加强对外汇风险的深入理解和认识,树立全面科学的外汇风险管理理念,及时调整和优化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三、结语外汇风险是商业银行在进行外汇业务活动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也是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做到风险可控,以确保外汇业务的稳健发展。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对策建议我国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存储和信贷投放等关键职能。
由于受到市场环境、经济波动、金融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其中流动性风险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本文将从成因分析和管理对策建议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1.市场风险影响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成因之一。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
当市场发生变化时,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会发生波动,这可能会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出现。
当利率上升时,商业银行拥有的长期资产可能会贬值,而其短期负债却将面临更高的成本,从而造成资金流动性不足。
2.资产端风险商业银行的资产端风险也是导致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原因。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质量、期限和流动性对流动性风险有着重要影响。
银行的存款业务、信贷投放业务和投资业务等,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潜在影响。
如果银行投放了大量长期贷款,而融资来源于短期存款,那么一旦出现资金流动性危机,将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
3.监管政策影响监管政策的调整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都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进而对其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
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和限制也会间接影响其资金流动性。
1.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健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流动性限额和流动性监测体系等。
还应建立健全流动性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流动性风险。
2.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和评估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采用流动性风险指标和量化模型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
要对资产和负债进行流动性匹配,加强流动性压力测试,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3.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来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高峰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7期摘要:外汇风险又称为外汇市场风险,是市场风险中一种重要的风险。
它是由引发市场风险的因子——汇率出现不利的变动而使国家、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的资产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外汇风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化以及交易者到期违约和外国政府实行外汇管制等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外汇风险仅指由于汇率的变化而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首先,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其次,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中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063-03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外汇风险全部由国家承担,商业银行没有必要,也没有工具管理外汇风险。
从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原来集中由国家承担的汇率风险一下子分散到外汇持有者手里,外汇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话题。
银行的许多业务活动都蕴涵着风险,但像外汇交易那样能够使银行迅速蒙受巨额损失的却并不多见。
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慢慢扩大,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外汇风险程度是相当大的,这给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和风险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一、中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现状1.国家风险管理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国家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
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内部评估模型,主要借用西方专业机构的评估成果和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评级参考法。
中国许多商业银行大多参照国际上的专门机构的国家风险分析结果,确定各个国家的信用等级,即采用评级参考法。
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利率风险及防范对策一、引言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涉及广泛,其中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投资业务等。
然而,在经营过程中,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活期业务和长期业务中,由于利率的波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风险。
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也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
本文将从利率风险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利率风险及其对策,以期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利率风险的概念和特点利率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活期业务和长期业务中,由于利率的波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风险。
利率波动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净利润,从而影响其经营业绩。
利率风险有以下几个特点:1.不可控性。
利率波动是由市场供求和宏观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商业银行无法预测和控制。
2.风险程度不同。
不同的资产和负债工具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程度不同,风险也不同。
一般来说,长期、固定收益类资产和负债受到的利率波动风险更大。
3.持续性。
利率波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商业银行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管理和控制。
4.杠杆效应。
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变化会对其资本充足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经营能力和信誉度。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防范。
三、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利率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多种类型的利率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资产负债管理风险。
商业银行在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时,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经营情况选择合适的资产和负债结构,但是短期内市场利率波动的大幅度变化会对其造成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变化。
2.固定收益证券投资风险。
商业银行投资固定收益证券时,需要考虑未来市场利率的变化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债券期限、信用风险等因素。
如果市场利率上涨,那么投资人一般会转向债券更好的利率,以及高级租售市场,从而导致 marketable securities 的价格下跌。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探析-以工行为例内容摘要:自20世纪以来,风险管理已经变成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在商业银行所面对的风险中,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风险。
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发紧密,金融环境日益复杂,商业银行存在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使得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不断加剧,而商业银的市场风险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缺陷。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工商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进行分析,结合国外先进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经验,对于防范市场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工行Abstract:Since the 20th century, risk manage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during the management process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The risk management 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Of all the risks the commercial banks face with, market risk is the one focused by them. Especially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economy between countries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connected,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complex and market risk that the commercial banks have is growing, too. After China joined the WTO, the opening of financial market exacerbates the market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while the ability of market risk management is deeply flawed. This article analyzes market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by researching the market risk management of ICBC and put forward som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about keeping a look-out over market risk by combi ning with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banks’ advanced market risk management.一、市场风险的具体内容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得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产生损失的风险。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一、我国外汇体制的改革从建国到现在,随着外汇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外汇市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商业银行的外汇经营管理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没有自由交易的公开外汇市场。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到1994年,是外汇调剂市场与官方外汇市场并存的阶段。
此阶段实行外汇调剂制度,允许外汇留成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将外汇转让给需要用汇的单位来调剂余缺,商业银行依然游离在外汇市场之外,不参与外汇市场交易活动。
1994年我国进行外汇体制改革,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从此商业银行以市场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外汇市场。
商业银行为企业办理结售汇业务后,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外汇头寸余缺调剂。
此时商业银行完全是被迫进场交易,其行为从属于政府在经常项目开放情况下稳定汇率的目标,具有政策性业务的意义,汇率变动的风险完全由我国中央银行承担。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结售汇体制也逐步从强制结售汇向意愿结售汇转变,外汇市场逐步活跃,商业银行与企业的汇率风险随之暴露。
针对这种状况,2003年外汇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出远期结售汇业务、延长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允许银行进行双向交易、增加欧元交易品种。
伴随着外汇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逐步摆脱作为政府实行经济政策工具的角色,从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外汇市场交易,以便规避风险、获取收益。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外汇风险1.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及其成因汇率风险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汇率变化导致的经济主体资产、负债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因素是引起外汇市场供求变化,造成汇率变动的最根本原因。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主要是由于汇率波动的时间差、地区差以及币种和期限结构不匹配等因素造成的,汇率的波动导致商业银行持有外汇头寸的价值发生变化,形成商业银行汇率风险。
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种类型。
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汇率风险的表现形式(2)引入OTC交易方式后,商业银行结售汇等中间业务汇率风险增加,可能出现平盘价低于对客户结算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