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的研究及性能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37
聚壳聚糖-丙烯酸磁性微球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聚壳聚糖-丙烯酸磁性微球的制备过程以及性能测试。
方法实验运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环已烷为油相,壳聚糖-丙烯酸溶液为水相,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分散剂,戊二醛为交联剂,司班80为乳化剂,并加入磁流体,在60℃水浴下,机械搅拌,反应数小时,抽滤,洗涤,干燥,制得微球。
结果当壳聚糖用量为2 g,质量浓度为50 mg/ml的丙烯酸用量为100 ml 时反应效果最好,溶液最为均匀,反应效果最佳。
最后用扫描电镜对磁性微球进行形态观察和结构表征测试。
微球外表呈较均匀的圆球状,粒径大约在55~100 nm之间。
结论基本属于纳米磁性微球。
【关键词】聚壳聚糖-丙烯酸磁性微球反相乳液聚合AbstractObjectiveThis study introduced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lychitosan-acrylic acid magneticmicrospheres.MethodsMagnetic polychitosan-acrylic acid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reversed phase with Chitosan-acrylic acid solution as water phase ,K2S2O8 as initiator ,CH3(CH2)11OSO3Na as dispersant,glutaraldehyde as cross-linker keep water area temperature at 60℃.Afler percolated,syringed,desiccated,the magnetic micropheres weregot.ResultsThe best dosage of reactants was chitosan 2 g and acrylic acid 100 ml(50 mg/ml).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microspheres were almost sphericity and size distribution was around 55~100 nm bySEM.ConclusionThe products belong to nano magnetic microsopheres.Key wordsPolychitosan-acrylicacid; Magnetic microspheres; Reversed phas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磁性高分子微球是高分子材料内部含有磁性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如铁、钴、镍及其氧化物)的超细粉末,并与之结合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结构的高分子微粒,它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的研究及性能分析院系名称: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应用化学10-1班学生姓名:唐宇佳指导教师:王晓丹职称:讲师黑龙江工程学院二○一四年六月The Graduation Thesis for Bachelor's Degree 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 Research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Candidate:Tang YujiaSpecialty : Applied ChemistryClass : 10-1Supervisor:Lecture Wang Xiaodan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4-06·Harbin摘要近些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科技的提高,普通的药物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研究了新型的药物。
壳聚糖(Chitosan)能使血液迅速地被凝固,我们通常用它来止血。
由于它具有生物相容性所以还可以用它作为填埋伤口,其还能摧毁细菌、加快伤口的好转、吞噬分泌物、不受水的干扰等作用,磁流体是利用Fe3+和Fe2+以在碱性的条件下制取的。
以壳聚糖、姜黄素、磁流体为原料采用复乳化交联法获得磁性载药壳聚糖微球。
最后对磁性壳聚糖载药微球的磁性、形貌、药物缓释进行研究。
实验表明,最佳反应条件是壳聚糖醋酸溶液的浓度为 1.5%,适量的姜黄素和磁流体,乳化剂的量是壳聚糖醋酸溶液的20%,液体石蜡为200%,交联剂为50%,转速300r/min,反应温度在60℃时反应2h得粒径均匀的黄色的沉淀,即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其外貌光滑,粒径在10~20μm之间,能在较长的时间里进行药物缓释,时间长达6小时以上。
关键词:壳聚糖;磁流体;姜黄素;载药微球;药物缓释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common drugs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human needs,therefore,on this basis,scientists have studied the novel drug.Chitosan blood can be rapidly solidified,we usually use it to stop the bleeding. Because of its biocompatible so you can use it as a landfill wounds,It can also destroy bacteria and accelerate wound improved,swallowed secretions,interference and other effects from water,MHD is the use of Fe3+and Fe2+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in preparation for.Chitosan,curcumin,magnetic fluid as raw materials using a complex emulsion cross linking method to obtain 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the drug,finally,the 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 magnetic morphology,drug delivery research.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chitosan was 1.5% acetic acid solution and the right amount of curcumin and magnetic fluids,the amount of emulsifier is 20% of chitosan acetic acid solution,liquid paraffin was 200%,crosslinking agent is 50%,the speed of 300 r/min,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the reaction have a uniform particle size of the yellow precipitate 2h at 60℃,the chitosan magnetic carrier drug microsphere is.Its appearance is smooth,particle size between 10~20μm,the drug release can be a long time,he time up to more than six hours.Key words: Chitosan; magnetic fluid; curcumin; microspheres; drug deliv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国外研究现状 (2)1.3.2国内研究现状 (3)1.4壳聚糖载药微球微球的简介 (4)1.4.1载药微球 (4)1.4.2壳聚糖简介 (5)1.4.3壳聚糖应用 (5)1.5主要研究内容 (7)第2章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制备 (8)2.1实验药品与仪器 (8)2.1.1实验药品 (8)2.1.2实验仪器 (8)2.2空白微球 (8)2.2.1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制备 (8)2.3试验方法 (10)2.3.1实验内容 (10)2.3.2样品的表征 (10)2.4结果与讨论 (11)2.4.1反应温度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11)2.4.2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11)2.4.3联时间的影响 (11)2.5本章小结 (12)第3章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的制备 (13)3.1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的合成 (13)3.2.1磁性微球 (13)3.2.2磁流体 (13)3.2.3姜黄素 (14)3.3实验药品与仪器 (14)3.3.1实验药品 (14)3.3.2实验仪器 (14)3.4技术路线 (15)3.5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的合成 (15)3.5.1实验内容 (15)3.5.2样品的性质与表征 (16)3.6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的药物释放 (17)3.6.1标准曲线的建立 (17)3.6.2药物缓释 (18)3.7本章小结 (19)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4)附录 (25)第1章绪论1.1本课题的选题背景近些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科技的提高,普通的药物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研究了新型的药物,现在各国都对特殊药物载体进行研究,将生命安全和预防疾病等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
壳聚糖磁微球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壳聚糖磁微球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研究背景: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医学、环境保护、食品工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同时,壳聚糖的含有众多活性官能团,也为其进行功能化提供了便利。
而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磁性壳聚糖微球主要由交联剂引发合成、表面包覆法及水热法等方法制备。
其中,表面包覆法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磁性较强等优点受到关注。
此外,将金属配合物负载在壳聚糖磁微球表面后,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扩展其应用范围。
因此,本研究将利用表面包覆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并将其与多种金属离子配合,研究其在催化反应中的性能,为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研究内容:1. 利用表面包覆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并对其进行表征;2. 将不同金属离子与壳聚糖磁微球表面的胺基团配合,制备金属配合物;3. 对各种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性能进行评价。
研究方法:1. 利用孪晶共存的方法实现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并通过FE-SEM、TEM、FT-IR、XRD对其进行表征;2. 通过对胺基团的鉴定,选择适宜的金属离子进行配合,并在壳聚糖磁微球表面制备金属配合物;3. 考察各种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包括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选择性等,通过红外光谱、气质联用等手段对催化过程进行表征。
预期成果:1. 成功制备壳聚糖磁性微球,并对其进行表征;2. 制备不同金属配合物,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3. 研究壳聚糖磁微球金属配合物在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研究意义:1. 探索新型壳聚糖磁微球制备方法,为其在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2. 研究壳聚糖磁微球金属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性能,为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3. 拓展壳聚糖磁微球在新领域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研究引言壳聚糖纳米微球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讨论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输送领域的应用研究。
一、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1. 电沉积法电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制备方法。
它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电极表面沉积壳聚糖材料,形成纳米级的球状微粒。
此方法具有简单、可控性强、成本低等特点。
2. 水相反应法水相反应法是制备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水相反应使含有壳聚糖和交联剂的溶液在适当的pH值和温度下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纳米级的壳聚糖微球。
3. 反相沉淀法反相沉淀法是一种制备单分散壳聚糖纳米微球的有效方法。
在此方法中,壳聚糖和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通过超声处理形成乳化液,然后将其引入水相中,壳聚糖微球通过反相沉淀形成。
二、壳聚糖纳米微球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研究1. 利用壳聚糖纳米微球的载药性能壳聚糖纳米微球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或共价结合等方法将药物载入微球内部。
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
通过调节壳聚糖微球的大小和表面性质,可以改变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方式,实现药物的缓释和靶向输送。
2. 利用壳聚糖纳米微球的靶向性壳聚糖纳米微球可以通过改变其表面性质来实现靶向输送。
例如,通过修饰壳聚糖微球表面的靶向分子,可以实现对特定细胞或组织的精确靶向输送。
这种靶向性可以提高药物的局部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3. 利用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响应性壳聚糖纳米微球可以通过调整其结构和组成来实现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
例如,通过改变壳聚糖微球的pH响应性,可以实现在特定pH环境下的药物释放。
这种响应性能使得壳聚糖纳米微球在肿瘤治疗等需要对外界刺激做出响应的场景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结论壳聚糖纳米微球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在药物输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其制备方法包括电沉积法、水相反应法和反相沉淀法等。
壳聚糖纳米微球可通过载药性能、靶向性和响应性等特点,实现药物的缓释、靶向输送和对外界刺激的响应。
壳聚糖-固态分散体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陈丽媛1,党奇峰1,刘成圣1,陈 军2,宋 磊1,范 冰1,陈西广1(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2.青岛市商业职工医院普外科,山东青岛266011)摘 要: 首先采用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通过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了4种不同的壳聚糖载药微球。
通过对微球的粒径、溶胀率、载药率、包封率等指标检测以及缓释性能的研究,发现分子量为240kDa的壳聚糖制备的载药微球缓释效果明显,载药率、包封率均较高,综合性能优于其它分子量壳聚糖制备的微球。
利用该分子量壳聚糖包埋固态分散体制备了壳聚糖-固态分散体载药微球,改善了药物的溶解性并具有药物缓释作用。
因此,壳聚糖-固态分散体载药微球是一种理想的药物缓释体系,可以用于包埋溶解性差,生物半衰期短,对胃肠刺激性强的药物。
关键词: 壳聚糖;固态分散体;微球中图分类号: R31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731(2012)13-1762-041 引 言壳聚糖(chitosan,CS)是一种天然的聚阳离子碱性多糖,其化学名称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由几丁质脱去乙酰基制得。
壳聚糖具有无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药物运送、缓释、控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近年来对壳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对药物的缓释作用,在改善药物溶解度方面效果甚微。
固态分散技术可以使药物微粒减小到接近分子水平,使药物从晶体转变为无定形态,暴露在溶解介质中,导致药物的饱和溶解度增加[2]。
利用可溶性载体制备固态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SD),可以改善弱水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但它不具备药物缓释的性能。
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同时有效改善药物的溶解性、生物半衰期短、对胃肠道刺激性小的方法。
因此,利用壳聚糖材料包埋固态分散体,制备壳聚糖-SD载药微球,以期改善药物的以上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壳聚糖控制释放聚丙烯酸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引言:纳米药物载体是一种可以在体内控制药物释放的纳米粒子系统。
在近年来,纳米药物载体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和疾病治疗领域,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控制释放性能。
而制备出具有良好药物释放性能的载药纳米粒子对于提高药物的疗效以及减少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壳聚糖控制释放聚丙烯酸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与性能。
方法:制备壳聚糖和聚丙烯酸载药纳米粒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为电化学沉积法。
该方法借助电化学施加电流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
首先,准备壳聚糖和聚丙烯酸溶液,将其混合均匀并搅拌。
接下来,将电极放置在溶液中,施加适当的电流,进行电沉积。
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时间,可以调节载药纳米粒子的尺寸和药物释放速率。
最后,从电极上取下载药纳米粒子并进行干燥和粉碎处理,得到最终的制备产物。
性能研究:1. 粒径分析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可以对制备的纳米粒子进行粒径分析。
结果显示,制备的壳聚糖控制释放聚丙烯酸载药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X nm。
该粒径范围适中,可以有效避免在体内过快的代谢和清除,同时也能够进入疾病部位。
2. 药物载药率通过加药量测定和后续分析,计算出壳聚糖控制释放聚丙烯酸载药纳米粒子的药物载药率。
结果表明,该载药纳米粒子的药物载药率为X%。
这说明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地将药物吸附并保持在其内部,有助于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
3. 药物释放性能采用体外溶解度实验,研究壳聚糖控制释放聚丙烯酸载药纳米粒子的药物释放速率。
结果显示,在前X小时内,药物释放速率较快,随后逐渐减慢。
这说明壳聚糖能够提供较好的控制释放性能,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
4. 细胞毒性测试通过细胞实验,评估壳聚糖控制释放聚丙烯酸载药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
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该载药纳米粒子对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影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壳聚糖控制释放聚丙烯酸载药纳米粒子,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释药和靶向研究
赵大庆;高明
【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
【年(卷),期】2006(15)9
【摘要】目的:利用改变pH值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并对微球的载药量、缓释特性和磁靶向特性进行测试.方法:采用紫外光谱吸收法测定载药量,渗透袋扩散技术测试微球的释药速度,体外模拟法测定微球的磁靶向性.结果:载药量为37%,包封率62%.微球10h内药物释放约为75%,连续释放78h.外加磁场应在2000~3000Gs 左右,施加时间在2h为宜.结论:使用改变pH值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微球缓释效果明显,并实验测出了适合微球靶向控制的磁场施加方式.【总页数】4页(P698-701)
【作者】赵大庆;高明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清华大学先进成型制造重点实验室,北
京,100084;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清华大学先进成型制造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3.41;R943.42
【相关文献】
1.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结肠靶向释药的实验研究 [J], 李扬;王强;陈涵;钱方;沈宏亮;许薇薇
2.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在大鼠体内结肠靶向释药的研究 [J], 李扬;王强;钱
方;沈宏亮;王朝晖
3.磁性壳聚糖微球用于脲激酶的固定化研究——I.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和表征[J], 任广智;李振华;何炳林
4.磁性壳聚糖微球用于酶的固定化研究——II 磁性壳聚糖微球对脲酶的吸附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J], 任广智;李振华;何炳林
5.磁性壳聚糖微球用于酶的固定化研究——Ⅲ 磁性壳聚糖微球的活化及其对脲酶的固定化研究 [J], 任广智;李振华;何炳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靶向药物载体——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靶向药物是指通过设计特定的药物分子结构,使其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的生物分子或组织,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传统的药物治疗常常是广谱的,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
而靶向药物则能够达到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在人体中的副作用。
壳聚糖是一种来源丰富、重要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是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材料。
磁性微球则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形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活性位点丰富,能够实现更高的药物吸附量和释药效率。
因此,将壳聚糖与磁性微球相结合制备靶向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课题旨在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药物靶向性的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并研究其在药物吸附、释药方面的性能,并针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优化。
研究内容包括:1、制备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2、对制备的载体进行物理化学性质测试;3、对载体的药物吸附、释药性能进行研究;4、探究载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释药性能差异,并对其性能进行优化。
研究目标包括:1、成功制备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2、对所制备的载体进行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测试,明确其性能;3、研究所制备的载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药物吸附和释药特性,并探究其优化方法;4、为进一步的药物靶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制备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的制备可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将铁盐和碱性纤维素(如纤维素、壳聚糖等)在水解和还原剂的作用下共沉淀,形成一种纳米粒子尺寸的壳聚糖磁性微球。
2、对制备的载体进行物理化学性质测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方法,对制备的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进行形态、颗粒大小、表面形貌等物理化学性质的测试。
3、对载体的药物吸附、释药性能进行研究通过体外模拟实验试验,研究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的药物吸附、释药特性,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探讨和优化。
壳聚糖海藻酸钠载药微球制备工艺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医学和药物传递系统的快速发展,载药微球作为一种创新的药物传递系统,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在载药微球的制备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壳聚糖海藻酸钠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旨在为其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本文将首先介绍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基本性质及其在载药微球制备中的优势,随后详细阐述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包括材料选择、配方优化、制备条件控制等关键环节。
本文还将对制备的载药微球进行表征分析,以评估其性能参数,如粒径、包封率、药物释放特性等。
本文将总结壳聚糖海藻酸钠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药物传递系统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载药微球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壳聚糖(CS,脱乙酰度≥95%,分子量100,000-300,000 Da)、海藻酸钠(SA,粘度≥200 mPa·s)以及模型药物(本实验选用布洛芬作为模型药物,纯度≥98%)。
还需要戊二醛(GA,分析纯)、氯化钠(NaCl,分析纯)、氯化钙(CaCl ₂,分析纯)、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等化学试剂。
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电子天平(精度001g)、磁力搅拌器、恒温水浴锅、注射泵、显微镜、喷雾干燥机、冷冻干燥机、激光粒度分析仪、药物含量测定仪等。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载药微球。
首先将壳聚糖溶解在1%乙酸溶液中,制备成壳聚糖溶液。
然后,将模型药物布洛芬溶解在壳聚糖溶液中,形成载药壳聚糖溶液。
将海藻酸钠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海藻酸钠溶液。
将载药壳聚糖溶液逐滴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形成初级乳液。
Fe3 O4/羧甲基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的制备及释药性能韩利华;赵由春;高扬;陈春江;王家喜;尚宏周【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15(000)005【摘要】通过乳化交联法制备了负载有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的 Fe3 O4/羧甲基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
利用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对载药微球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影响载药微球载药和释药性能的因素。
IR 测试显示载药微球中含有磁性 Fe3 O4;SEM 照片显示载药微球尺寸均一,表面光滑。
确定制备磁性载药微球的最佳条件为:5-氟尿嘧啶0.5 g、磁性 Fe3 O40.2 g、戊二醛8 mL;磁性载药微球在温度为35~40℃、pH 值为5.2的缓冲溶液中释药量达到峰值,适用于人体十二指肠肿瘤的治疗。
%Fe3 O4/Carboxymethyl chitosan magnetic drug carrying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emulsion crosslinking method,in which 5-fluorouracil were loaded.Structure and morphlogy of the drug carrying micro-sphe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IR)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rug loading and release properties of the drug carrying microspheres were investigated.IR Test showed that the drug carrying microspheres contained magnetic Fe3 O4 .SEM Image indicated that drug carrying microspheres were homogeneous in size and surface was smooth.The optimal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f magnetic drug carrying microspheres were as follows:0.5 g 5-fluorouracil,0.2 g magnetic Fe3 O4 ,8 mL glutaraldehyde. Releasing content of magnetic drug carryingmicrospheres reached a peak at 35~40 ℃,pH value 5.2 buffer so-lution,which was applicable to the treatment of human duodenum tumor.【总页数】4页(P33-36)【作者】韩利华;赵由春;高扬;陈春江;王家喜;尚宏周【作者单位】唐山三友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唐山 063305;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130; 华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唐山三友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唐山 063305;华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唐山三友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唐山 063305;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华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6.8【相关文献】1.L-半胱氨酸修饰的Au/Fe3 O4磁性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对牛血清蛋白的吸附性能 [J], 陈志军;汤凯;杨清香;王雪兆;朱海燕;魏永豪2.Ag修饰的Fe3 O4/TiO2复合磁性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J], 达胡白乙拉;王晓晖;李晓天3.空心Fe3 O4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磁性表征 [J], 刘铁诚;冯娟;郭晓晗;李伟;宗研;郑新亮;白晋涛;李兴华4.羧基改性磁性Fe3 O4的制备及吸铬性能研究 [J], 李闻欣;李珺;张金金5.磁性固相萃取剂Fe3 O4/PDA/PAMAM的制备及其在Pb2+和Cd2+检测中的应用 [J], 王琛;李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nFe2O4羧甲基壳聚糖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纳米技术是当今世界上科研热点之一,其在制备功能性材料、药物分子运输、治疗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
磁性纳米材料在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如磁性材料在磁控制下定向移动、准确定位,还可以用来制备磁性复合材料和磁性药物载体等。
而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因其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已经用于生命科学、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2.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针对制备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并研究其在药物载体方面的潜在应用。
具体目的如下:(1) 合成MnFe2O4磁性纳米材料,并将其包覆在壳聚糖表面。
(2) 通过表面修饰技术,引入羧基分子到羧甲基壳聚糖中。
(3) 研究所制备的磁性复合微球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磁性性能。
(4) 通过载药实验,研究其在药物递送方面的潜在应用。
3. 研究方法(1) 合成磁性纳米材料MnFe2O4: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MnFe2O4纳米材料。
(2) 制备羧甲基壳聚糖:采用羧甲基化反应制备羧甲基壳聚糖。
(3) 制备磁性复合微球:将MnFe2O4纳米材料包覆在羧甲基壳聚糖微球上,制备磁性复合微球。
(4) 表征磁性复合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震荡样品磁强计(VSM)对所制备的磁性复合微球的形貌、晶体结构和磁性性能进行表征。
(5) 载药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磁性复合微球的载药性能。
4. 预期结果(1) 成功制备MnFe2O4磁性纳米材料。
(2) 成功合成羧甲基壳聚糖。
(3) 成功制备磁性复合微球,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4) 研究所制备的磁性复合微球的载药性能,为其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5. 研究意义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其可以利用磁控制技术在目标区域实现准确释放药物,而载药体系的制备和研究将会成为今后药物递送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阿司匹林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摘要:目的:以阿司匹林为药物模型,制备阿司匹林磁性壳聚糖微球(AMCM),研究其体外释放度与体内靶向性。
方法:利用壳聚糖为骨架材料,以Fe3O4作为磁性内核,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固载阿司匹林,研制AMCM,采用动态透析法及分光光度法进行体外释药实验;设定纯种兔为一靶区,外加磁场,经兔耳缘静脉注射AMCM,观察AMCM在体内分布情况,并观察外加磁场强度对微球在靶区定位的影响。
结果:制备的AMCM成球性能好,无粘连,粒径1~8μm,载药率(W/W),包封率%,具有显著的缓释阿司匹林作用,经外加磁场下的AMCM有较好的靶向分布性且与磁场强度相平行。
结论:自制的AMCM具有显著的体外缓释与体内靶向作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壳聚糖;胶囊;迟效制剂;微球体壳聚糖来源广泛,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好,毒性极小,应用范围广泛,在药剂学领域中应用极为活跃。
它在缓释制剂中作为微囊、微球的囊材或载体与作为缓释片、缓释膜的骨架材料,已有较多的报道[13]。
关于壳聚糖与铁磁性物质共同包埋或分散于药物中构成靶向体系,亦有报道[4]。
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5],但是它有许多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变态反应、水杨酸反应等。
笔者制备阿司匹林磁性壳聚糖微球(aspirinmagneticallychitosanmicrospheres, AMCM),探讨阿司匹林的体外缓释作用及体内的靶向性,以期为阿司匹林提供新型的具缓释性与靶向性的药物载体。
1材料与方法材料试剂阿司匹林原料药(桂林制药厂),阿司匹林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壳聚糖(自制,脱乙酰度为%),Fe3O4(AR,上海大场场南化工厂),25%戊二醛水溶液(生化试剂BR,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凝结液(含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0%,乙醇质量分数2%),氢氧化钠、冰乙酸、无水乙醇、磷酸盐缓冲液()等均为分析纯产品。
壳聚糖修饰聚丙烯酸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药物载药性能评价摘要: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及性能评价对于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壳聚糖修饰聚丙烯酸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药物载药性能进行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修饰能够显著改善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和药物的载药能力,为药物释放提供更好的控制。
1. 引言纳米粒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载体,在药物传递、靶向治疗及缓释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然而,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和药物载药能力仍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壳聚糖作为天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修饰和纳米粒子制备中。
本研究旨在通过壳聚糖修饰聚丙烯酸纳米粒子,提高其稳定性和药物载药性能。
2. 实验方法2.1 聚丙烯酸纳米粒子的制备聚丙烯酸纳米粒子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
首先,将丙烯酸、甲基亚铁氨基甲酸酯等单体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单体溶液。
然后,将单体溶液加入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进行乳液化处理。
最后,通过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使得单体在乳液中聚合形成纳米粒子。
2.2 壳聚糖的修饰首先,将壳聚糖溶解于醋酸溶液中。
然后,将合成的聚丙烯酸纳米粒子分散于壳聚糖溶液中,进行表面修饰。
壳聚糖与聚丙烯酸纳米粒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和氢键相互吸附,形成壳聚糖修饰的聚丙烯酸纳米粒子。
3. 结果与讨论3.1 纳米粒子的稳定性评价利用动态光散射仪测量壳聚糖修饰聚丙烯酸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分布。
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修饰显著减小了纳米粒子的粒径,增强了粒子的稳定性。
此外,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壳聚糖修饰形成了较为均匀的包覆层,进一步证实了稳定性的提升。
3.2 药物载药性能评价采用激光共振光散射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壳聚糖修饰聚丙烯酸纳米粒子的药物载药性能。
实验结果显示,壳聚糖修饰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药物载药率和缓释性能。
壳聚糖修饰层可以作为药物的保护层,延缓药物的释放速度,实现持续释放效果。
4. 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壳聚糖修饰的聚丙烯酸纳米粒子,并对其药物载药性能进行了评价。
交联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交联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摘要:以碳包铁作磁核,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交联壳聚糖磁性微球,研究磁性微球对Cu2+和Pb2+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磁性微球对Pb2+和Cu2+的吸附量分别为72.0mg·g-1和48.3mg·g-1,磁性微球具有不易流失,易再生的特点.作者:韩德艳蒋霞谢长生HAN De-yan JIANG Xia XIE Chang-sheng 作者单位:韩德艳,HAN De-yan(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4;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黄石,435002)
蒋霞,JIANG Xia(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黄石,435002)
谢长生,XIE Chang-sheng(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期刊:环境化学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CHEMISTRY 年,卷(期):2006, 25(6) 分类号:X7 关键词:交联壳聚糖磁性微球吸附铜离子铅离子。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的研究及性能分析院系名称: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应用化学10-1班学生姓名:唐宇佳指导教师:王晓丹职称:讲师黑龙江工程学院二○一四年六月The Graduation Thesis for Bachelor's Degree 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 Research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Candidate:Tang YujiaSpecialty : Applied ChemistryClass : 10-1Supervisor:Lecture Wang Xiaodan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4-06·Harbin摘要近些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科技的提高,普通的药物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研究了新型的药物。
壳聚糖(Chitosan)能使血液迅速地被凝固,我们通常用它来止血。
由于它具有生物相容性所以还可以用它作为填埋伤口,其还能摧毁细菌、加快伤口的好转、吞噬分泌物、不受水的干扰等作用,磁流体是利用Fe3+和Fe2+以在碱性的条件下制取的。
以壳聚糖、姜黄素、磁流体为原料采用复乳化交联法获得磁性载药壳聚糖微球。
最后对磁性壳聚糖载药微球的磁性、形貌、药物缓释进行研究。
实验表明,最佳反应条件是壳聚糖醋酸溶液的浓度为 1.5%,适量的姜黄素和磁流体,乳化剂的量是壳聚糖醋酸溶液的20%,液体石蜡为200%,交联剂为50%,转速300r/min,反应温度在60℃时反应2h得粒径均匀的黄色的沉淀,即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其外貌光滑,粒径在10~20μm之间,能在较长的时间里进行药物缓释,时间长达6小时以上。
关键词:壳聚糖;磁流体;姜黄素;载药微球;药物缓释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common drugs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human needs,therefore,on this basis,scientists have studied the novel drug.Chitosan blood can be rapidly solidified,we usually use it to stop the bleeding. Because of its biocompatible so you can use it as a landfill wounds,It can also destroy bacteria and accelerate wound improved,swallowed secretions,interference and other effects from water,MHD is the use of Fe3+and Fe2+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in preparation for.Chitosan,curcumin,magnetic fluid as raw materials using a complex emulsion cross linking method to obtain 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the drug,finally,the 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 magnetic morphology,drug delivery research.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chitosan was 1.5% acetic acid solution and the right amount of curcumin and magnetic fluids,the amount of emulsifier is 20% of chitosan acetic acid solution,liquid paraffin was 200%,crosslinking agent is 50%,the speed of 300 r/min,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the reaction have a uniform particle size of the yellow precipitate 2h at 60℃,the chitosan magnetic carrier drug microsphere is.Its appearance is smooth,particle size between 10~20μm,the drug release can be a long time,he time up to more than six hours.Key words: Chitosan; magnetic fluid; curcumin; microspheres; drug deliv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国外研究现状 (2)1.3.2国内研究现状 (3)1.4壳聚糖载药微球微球的简介 (4)1.4.1载药微球 (4)1.4.2壳聚糖简介 (5)1.4.3壳聚糖应用 (5)1.5主要研究内容 (7)第2章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制备 (8)2.1实验药品与仪器 (8)2.1.1实验药品 (8)2.1.2实验仪器 (8)2.2空白微球 (8)2.2.1壳聚糖空白微球的制备 (8)2.3试验方法 (10)2.3.1实验内容 (10)2.3.2样品的表征 (10)2.4结果与讨论 (11)2.4.1反应温度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11)2.4.2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11)2.4.3联时间的影响 (11)2.5本章小结 (12)第3章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的制备 (13)3.1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的合成 (13)3.2.1磁性微球 (13)3.2.2磁流体 (13)3.2.3姜黄素 (14)3.3实验药品与仪器 (14)3.3.1实验药品 (14)3.3.2实验仪器 (14)3.4技术路线 (15)3.5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的合成 (15)3.5.1实验内容 (15)3.5.2样品的性质与表征 (16)3.6壳聚糖磁性载药微球的药物释放 (17)3.6.1标准曲线的建立 (18)3.6.2药物缓释 (18)3.7本章小结 (19)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4)附录 (25)第1章绪论1.1本课题的选题背景近些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科技的提高,普通的药物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研究了新型的药物,现在各国都对特殊药物载体进行研究,将生命安全和预防疾病等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
因此人们对特殊药物载体的要求也越来也高,且这种特殊药物具有药物缓释功能能高效地治疗疾病,更有利于人类对疾病的遏制。
因此,可生物降解载药微球的研究及性能分析已成为重大的研究课题之一[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而生命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高效的药物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普通的服药方式不能起到最大疗效,并且只能在人体内组织或血液中维持短暂的时间,体内组织和血液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波动比较大,开始时可能会超过病人的最大耐药剂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内的药物浓度又会达不到治疗的作用,所以这样的给药方式不但起不到疗效,而且还可能产生毒性和副作用[2]。
缓慢的释放药物可以使血液和人体组织的药物浓度得以控制,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和人体的组织不受侵害,因此,制备靶向治疗非常需要的。
制备长效的缓释药物的必要条件是要合成能使能载荷药物的载体材料。
因此为了人们的需求及健康,研究这种新型的药物是现在社会的主要工作。
近些年来开发的一种可生物降解载药微球,能很好的防止上述缺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人类科学的研究[3]。
可生物降解载药微球药物治疗是将药物尽有效的、有选择地运送到靶向,使靶向的药物浓度得以提高并且减少药物对身体各组织的副作用[4]。
靶向治疗是利用一种是磁性药物靶向的治疗,利用壳聚糖载体与磁性的物质结合,利用药物凸显在表面使其药物能够在体内组织和血液能有效的分布和治疗,从而达到药物的靶向运输,使靶部位药物浓度提升而其他组织不会受到药物浓度的侵害[5]。
1.2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药物制剂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制备药物的科学依据和制作工艺方面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药,在整个系统方面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今新型的药物制剂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6]。
利用纳米技术和高科技化学知识与现代的新型药物制备技术结合,将现代的医学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领域并对各国的医学发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7]。
以粒径小的高分子材料作为目标药物的载,并且以微小颗粒的状态给予人体组织或血液,这和普通的服药完全有不同的概念,这将完全改变了我们对药物的理解。
不论是血液注射,还是普通的口服,都避免了普通药物的一些不必要缺点,有了这种新型的药物可以满足人们对药物的理解及需求,使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了新的保障。
和普通的药物比较新型的药物可以减少口服药物的次数及剂量,也可以覆盖药物本身难闻的气味、解决了因时间的推移使药物活性失活的状态、准确的释放药物的用量、加强了人体对药物的有效吸收,从上可以看出新型的药物有着明显的优点及低伤害性[8]。
新型高分子微球(磁性载药微球)利用无机的具有磁性的纳米粒子及目标药物和有机的纳米功能原料相复合从而制得新型微小颗粒,这种微球是至今为止不论是疗效还是毒副作用都是最好的。
因为这种具有复合磁性的细小颗粒在周围的磁场范围内可以迅速集中,所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目标组织的施药[9]。
壳聚糖(Chitosan)能和人体有良好的契合,以至于在人体组织、血液、脂肪的分离、蛋白质的固定、靶向给药、抗病测试等领域及医药方面的应用有很大的意义[1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种新型的药物加以研究和实验,正是由于这种新型的药物的出现和具有很大的社会驱动性,使目标给药有了很大的应用和发展空间[1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在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布拉克咯特在植物中获得了相似粗纤维素的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