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姚庄赵氏 赵氏谱碑记
- 格式:docx
- 大小:11.86 KB
- 文档页数:1
注:旧谱内容新格式伯良四子彦纯第七支通序谱内附实行录十一世:有无疑字析亭,德武长子,生于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十一日,卒于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享年74岁。
配张氏,生于乾隆五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卒于咸丰七年九月二十七日,享年71岁。
过胞弟无盈子极信为后,女一适野庄吴门。
合葬祖茔。
无盈字益亭,德武次子,生于乾隆六十年,享年65岁。
配梁氏,生于乾隆五十九年,卒咸丰四年九月二十六日,享年61岁。
生一子:极信(出嗣胞兄无疑)。
有祥德文之子,生于乾隆五十六(1791)年,卒咸丰四(1854)年,享年64岁。
配孙氏,生于嘉庆七年,卒年未详。
生一子:极宽。
有学德旺长子,生于乾隆五十三年,卒道光四(1824)年,寿年37岁。
配田氏,生于乾隆五十四年,卒道光十六年四月六日,享年58岁。
生一子:极成。
合葬村东祖茔。
有闻德旺次子,生于嘉庆三年,卒年未详。
配孙氏,生于嘉庆六年,卒年未详。
生一女适岔河孙门。
有庭德盛长子,生于乾隆四十五年,卒道光二十二年。
配未详。
女一适岔河孙门。
葬村东。
有堂德盛次子,生乾隆四十八年,卒日未详。
配魏氏,生乾隆五十六年,早卒。
有方字紫垣,德安之子,生于嘉庆六年八月十七日,享年61岁。
配禹志诚女,生于嘉庆四年十二月初七日,享年68岁。
生四子:极显,极周,极尧,极禹,女一适北单贠振森。
合葬村北。
叔祖盖岱下之良医也为人身弱面黧记性过人幼年读书成诵后历久不忘及长无意于功名语人曰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古人云然余有志焉由是废儒业习医方颇通乎岐黄之书有得于扁和之技对病发药所活者不胜屈指而良医之声称乃藉甚于人口矣刘文叔曰有志者事竟成观叔祖之为医益信。
淑才伯少攻诗书长业岐黄方药济世三十余载所全活者伙矣生平雅好涉猎闲书古传时常观览不择手而三国聊斋二志尤其所熟每与人谈及辄诵言之记曰博闻强识伯也有焉。
仲基有长德安为宗铎传嗣之子,生于嘉庆二十三年十月初八日,卒于道光二十六年二月十六日,寿年29岁。
配付氏,生于嘉庆十九年二月二十一日,卒年未详。
注:旧谱内容新格式伯良长子彦皋第五支通序谱内附实行录伯良三子彦士第六支通序谱内附实行录五世:赵瑋字锡石,彦皋长子,生于万历三十八(1610)年已酉十二月初六日,卒康熙五年丙午四月初三日,享年56岁。
元配孙氏,生一子:瀹祯。
继配李氏,生万历四十二年十月十五日,卒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初九日,享年73岁。
生二子:泐祯,泳祯。
侧室昝氏,生天启五(1625)年五月二十五日,卒康熙二十六年九月十三日,享年63岁。
生一子:泗祯。
合葬祖茔西北半里许。
父秉性仁慈存心方直謙以待已和以處眾生平無二諾制行無私曲伯叔兄弟咸樂其藹吉而服其誠實解紛息爭合族依賴焉任怨任勞毫無德色其無所為而為類如此。
泳祯赵瑁字宾五,郡庠生,彦皋次子,生于万历三十九年庚戌,卒崇祯十一(1638)年戊寅八月十一日,享年29岁。
配张氏,生于万历四十年七月十一日,卒康熙已卯年七月二十六日,享年89岁。
女一适宋门,过赵璣三子清祯为嗣。
合葬村北祖茔。
叔賦性純淑制行端楷事尚大體不屑瑣務究心詩書兼涉墳典立志上達自命不凡天奪之速可勝惜哉可勝惜哉。
泳祯赵玹彦皋三子,生于万历四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卒于康熙十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享年56岁。
配郭氏,生六子:汧祯,济祯,润祯,汶祯,淮祯,洽祯,生四女:一适韩振忠,一适曹冉,一适莱芜李祥,一适孙鉴卜。
葬汶水之浦。
叔溫柔敦厚安分循禮勤耕織樂田園隱處岩穴不博名譽有古逸民高致焉。
泳祯赵王田彦皋四子,生于泰昌庚申(1620)年十月初一日,卒康熙十一年壬子六月六日,享年53岁。
元配孙氏,生于万历四十七年五月十一日,卒康熙二十七年九月初十日,享年71岁。
生一子:漯祯,生三女:一适贠华先,一适李之有,一适张世乡。
侧室刘氏,生一子:泽祯。
合葬祖茔。
叔質性無華渾穆不爭好友樂飲和而不執有古先民之遺風焉。
泳祯赵顼彦皋五子,生于泰昌庚申年十一月十七日,卒于顺治十二年二月初二日,享年36岁。
配蔡氏,生于天启四年甲子三月初九日,卒康熙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
姚庄赵氏与梁余亭
阅吾赵氏族谱,梁余亭先生为宗贵祖(九世五支)长子德法祖、次子德浩祖(十世)和德善祖(十世八支)撰写之行实,自称表弟也、眷弟也;还赶淑身祖之丧事,来时已葬之。
梁先生是乙卯科举人,咸丰年间任县令(淑身祖行实),同治年间是城武县训导(东
埠前刘氏谱碑序)。
吾赵氏族谱载:“宗贵字天爵,文成长子,
生于乾隆八年,卒于嘉庆十年,享年63岁。
配梁氏,生于乾隆六年,卒于道光六年,享年86岁…。
”宗贵祖元配梁氏是梁余亭先生之姑母,同时表之,与进士德善祖、举人淑身祖之故交者。
梁先生为德
法祖、德浩祖、德善祖撰写行实分别330字、198字、434字。
梁先
生在泰安等地留下了不少文章和墨宝,为官且善文者也。
如果分析不当,敬请指正!
中学高级教师赵焕明
二0一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泰安姚庄赵氏族谱附件
泰安姚庄赵氏续谱树碑理事会
全体族人:
我们泰安姚庄赵氏族谱第十三修已于癸巳年清明节正式颁发出谱了,这标志着第十三修谱的圆满成功。
由于编写仓促,出现了极少错误,承修正之际,对本次修谱做出重大贡献的常务理事、名誉理事等,特编写成顺口溜以表示感谢和纪念!
赵氏续谱又陵园,
广大族人齐捐献,
柱定此事要成功,
细心工作细校对,
心系族谱记得清,
好人好梦功告成。
(赵广柱细心好)
注:上述文章在编写中主要考虑藏头,有文理不通的语句,敬请谅解!若评价不周之处,敬请指正!
编写者:赵焕明
二0一三年九月
注:赵广柱(一支姚东人,居祝阳)是泰安姚庄赵氏修谱(2012年)的会计和捐款核对员。
赵氏族谱序十八(十三修)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吾赵氏家族随着历史的步伐,繁衍生息,人丁兴旺。
自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第十一次续谱以来,已有一百四十余年矣。
期间经历了清末外国列强的侵华,民国初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劫难,也赶上了近期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时机,人员流动频繁,我族人丁遍及全省、乃至全国,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已达万人以上。
今逢盛世,又兼我族人才荟萃,精英辈出,所以族人纷纷酝酿追根溯源,树碑续谱,以达尊祖敬宗敦宗睦族之目的,值此众望所归,又迫在眉睫之时。
由庚林祖、焕利叔为首的十几人的续谱树碑及调查领导小组,对散居于外村、外县、甚至外省失去联系的族人进行走访调查,历经两年,基本摸清了族人的分布情况。
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多次大型座谈会,将每个支系、每个家庭及每个人的信息收集整理,编辑入谱,使世系条理有序宗派了若指掌。
并排版印刷,达到每户敬存之要求。
在续谱期间,我和十九世孙善军献出所存百年之久的老谱书,为这次续谱提供了依据和便利。
在新谱中编辑老谱中的通序谱编辑人员仍延用帝年号记年法,新编辑谱中编辑人员则用公元记年法。
这次树碑续谱,广大族人踊跃捐款,丈力支持。
第十七世孙广元(泗水)敬书
公元二0一三年元月。
泰安姚庄赵氏族谱第五修为何乾隆五十七年成书
根据我赵氏族谱,第五修是在乾隆五十四年冬月-乾隆五十七年,但谱碑在乾隆五十五年季夏已完成,按常规谱书也应该完成,为何
至乾隆五十七年才完成呢?
赵宗唐祖撰写的序中曰:“越明年予與靜軒入泮又一嵗遜客身
列郡庠人或曰此序族譜之所致也,”。
在宗唐祖给无欲祖撰写的行
实中曰:“吾與靜軒同庚同窗同硯且同榻十餘年又於乾隆五十五年
同歲入泮……”。
这说明九世赵宗唐祖与十一世赵无欲祖字静轩同
一年入泮(乾隆五十五年),第二年(乾隆五十六年)十一世赵有
为祖字逊客获郡庠生。
同时说明乾隆五十五年至少有宗唐祖、无欲
祖和有为祖入泮学习或为参加考试备考而间断了一段续谱工作,参
加续谱共六人,一块少了三四人,且是缮写的主要力量,但整个续
谱的基础工作(信息统计和世系图)已完成没有影响谱碑的顺利进
行(立谱碑时又邀请了十世赵尚义祖字咸宜参加),而通序谱主要
是在乾隆五十五年冬和乾隆五十六春冬、乾隆五十七年春完成的。
故推至乾隆五十七年谱书玉成,整个续谱过程近三年。
另,从序中看九世赵宗唐祖是续谱的主要发起人和董事,为何
谱碑记中没有重要体现?估计一是当年青,二是与上述问题有关。
从宗唐祖行实和重修泰安县志观,宗唐祖是清朝时的岱下名人,现
在就是泰安名人。
如果分析不当,敬请指正!
十六世孙赵焕明
二0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注:旧谱内容新格式伯周三子彦荆第一支通序谱内附实行录伯周四子彦松第二支通序谱内附实行录五世:世祿字序吾,彦荆长子,配张氏,生四子:宏吉,宏利,宏志,宏玉。
合封葬姚庄东鄙。
伯急公役善崔科性緩心慈博奕好飲頗聞識而多議論年逾七十以壽終。
泳祯赵鐸彦松之子,卒于外,生一子:宏印。
寄葬新泰。
伯志在四方不守祖業有隨遇而安之意以故身沒異鄉。
泳祯六世:宏吉世祿长子,早卒。
宏利世祿次子,生于天啟三(1623)年,卒于康熙三十二年,享年71岁。
配李氏,生于天啟四年甲子,卒于康熙四十年,享年78岁。
生二子:之进,之能,女一适张汉华。
合葬姚庄东鄙半里许。
宏志世禄三子,生于天啟六年四月初五日,卒年未详。
配李氏,生于崇祯二年七月十五日,卒于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享年57岁。
生一子:之和,女一适董门。
宏玉世禄四子,生于崇祯九(1636)年,卒于康熙二十五年,享年51岁。
配解氏,生一子:之有。
宏印赵鐸之子,生于崇祯四年十月十八日,卒于康熙三十三年,享年64岁。
配徐氏,生于崇祯八年九月,卒于康熙年间。
生二子:之颜,之曾。
七世:之进宏利长子,生于顺治八年六月十五日,卒于康熙五十八年,享年69岁。
配禹氏,生于顺治十年。
生二子:文长,文忻。
合葬姚庄东鄙半里许。
之能宏利次子,生于康熙十三年,康熙年间由姚庄迁居黑峪庄,卒日未详。
配未详。
生一子:文煜。
合葬羊圈庄东新阡。
之有宏玉之子,生于康熙二十三年。
配张氏,生于康熙三十二年。
无后。
之和宏志之子,生于顺治九年二月十八日,卒于康熙三十一年,终年41岁。
配康氏,生于顺治十四年。
生三子:文烱,文烜,文煋。
合葬姚庄东。
之颜宏印长子,生于康熙元年三月十八日,卒于康熙年间。
配安氏,生二子:文成,文忠,女一适谢门。
之曾宏印次子,生于康熙十三(1674)年三月十五日,无嗣。
八世:文长字有恒,之进长子,生于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十二月二十八日,卒于康熙六十一年,终年39岁。
配鞠氏,生于康熙二十一年,卒于乾隆二十一年,享年75岁。
伯周三子彦荆第一支通序谱内附实行录十一世:有无伐字景颜,太学生,尚义长子,生于乾隆二十(1755)年九月初一日,卒于嘉庆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一日,享年62岁。
元配太学生效仪张公次女,生卒年未详。
继配太学生西滨宋公长女,生于乾隆三十年正月初八日,卒道光七年七月十六日。
生一子:长春。
合葬乔庄村东。
伯父勤稼穡嘗傭工操作田間戒奢華一衣數年不肯更換樂施與鄰里鄉黨多所依賴以故田園漸廣房屋迭起稱富有焉更留意者當吾父壽終時吾家中蕭索助以柴薪糧粒絕無德色蓋伯父實事也。
侄端基有经字谦亭,九品职衔,尚义次子,生于乾隆二十二年八月十八日,卒于道光十六年正月初八日,享年79岁。
元配张家户张顺天长女,生于乾隆十九年十一月初七日,卒于嘉庆十八年八月十六日,享年60岁。
生三子:万春,元庆,丽春。
继配贡生崔黉度女,生于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二日,卒于道光十七年五月初四日。
女一适莱芜唐殿魁次男。
合葬乔庄村东。
伯父業儒不知耕耘中年設帳有願從學者不索書金若遭暑雨天寒風且候以飲食焉以伯父待念書者如此自可以登科第而無難無奈考運維艱應童試六十餘年竟以九品職銜終非伯父志也。
端基敬祥字公普,太学生,尚义三子,生于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十三日,卒于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初七日,享年85岁。
元配张圣思女,早卒。
继配太学生杨继先女,早卒。
又继配张文林六女,生于乾隆四十一年六月十三日,卒于咸丰三年四月十九日。
生三子:全基,连基,兴基,生三女:一适博家店卫千总李公汰次男,次适泰安西关庠生宋穆华次男,三适苑庄太学生张毓藻三男。
合葬莱邑吴家洼北新阡。
注:乾隆年间由姚庄迁至吴家洼定居。
有常字朴亭,尚义四子,生于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八日,卒于道光十七年四月十六日,享年72岁。
配寿官照逺李公次女,生于乾隆二十八年七月十一日,卒于道光十二年三月十一日,享年70岁。
生三子:湘春,遇春,际春,女一适故县太学生冯清元次男。
叔賦性明敏記意過人當髫齡初學文時即能出口成章吾祖嘗名之曰胎裏明中年讀與貨殖兼營或勸以入國學志不屑於小就七旬有餘尚應童試卒以布衣終豈非命哉。
注:旧谱内容新格式伯川长子彦芳第三支通序谱内附实行录五世:世英号卓吾,彦芳长子,生于万历八年庚辰,卒顺治年十月初三日,享年69岁。
配候氏。
生一子:启祯,生四女:一适孟家庄庞门,一适石碑李登阶,一适埠东郭门,一适马庄靳门。
合葬姚庄北祖茔。
伯身體雄偉髭髯美好孤介自持取予不苟真堪長我諸父儀型伯仲者也。
泳祯世才号茂吾,彦芳次子,生于万历壬辰年,卒于崇祯辛巳年,享年50岁。
配刘氏,生于万历乙未年,卒于顺治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享年66岁。
生二子:浚祯,洞祯,生二女:一适庠生吴美斯,一适刘伯英。
合葬姚庄北祖茔。
伯儀度瀟洒衣裾鮮潔詼諧善飲醉後沉靜先師云不為酒困吾伯父有焉。
泳祯六世:启祯字震明,世英之子,生于万历四十二(1614)年十二月十七日,卒于康熙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享年65岁。
元配王氏,生于万历四十六年丁巳,卒于顺治五年戊子,寿年32岁。
生二子:之瞻,之梓。
继配康氏,女一适吕门。
卜葬祖茔东南半里许。
兄篤厚淳謹誠信無為男務耕耘女勤紡織教子詩書治家勤儉可繼述之善焉。
泳祯浚祯字文明,世才长子,生于天启五年五月二十一日,卒于康三十八年巳卯,享年75岁。
配张氏,生于天启三年三月十八日,卒未详。
生二子:之楠,之枢,女一适刘门。
合葬姚庄北祖茔。
祖之美行未得目睹聞諸父言處亂世而獨清當威武而不屈盜賊屢至獨能當之不惟族人賴其勇而鄉黨亦懷其德矣不畏疆禦吾祖有之。
宗奎洞祯字玉明,世才次子,生于崇祯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卒未详。
配刘氏,生于崇祯五年壬申,卒未详。
生五子:之棆,之杓,之擏,之榛,之樾。
合葬姚庄北祖茔。
之瞻字又蘇,郡庠生,启祯长子,生于崇祯五(1632)年十月初四日,卒于康熙三十一年壬申,享年61岁。
配贠氏,生于崇祯五年,卒于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享年81岁。
生一子:赵耿,生二女:一适杨大典,一适张门。
合葬姚庄东北茔。
蘇秉性狷介素行拘謹削墨引繩循墻而走耕讀相繼農末相資勿以小善而不勿以小惡而為之蘇之謂也。
泳祯之梓字桐友,启祯次子,生于顺治甲申年四月二十六日,卒未详。
后记历史两年,走遍了济南、泰安、莱芜、新泰、泗水、宁阳、等地区的三十多个村庄,用信函、电话、网络、电子邮件等方式联系星居在省内外,全国各地四十多个大中城市的族人,登记、录入、核对、终于完成了这本谱书编印全过程。
我们在编制过程中虽然付出许多辛劳,因水平有限,难免出现错误,敬请族人、读者谅解。
为此感谢广大族人的支持。
特别感谢无私奉献、慷慨解囊的捐款者。
感谢提供(道光二十一、同治九年)谱书的十七世孙广元(泗水)十九世孙善军。
感谢入户登记、核对的各村理事人员。
这次续谱按照老谱四世所分的九支、各支按世系进行了对接,明确了各支系的分布。
未连接上的知其支派编入相应支派,未连接上且未知支派的设为续支(城西李家庄、张家户、西碾疃、南麻塔、邵家庄、北店子)。
特别提醒没入谱的族人,理事人员找到了居住在范镇东村的赵永林、赵翰林,北集坡北店子村的赵林珠、赵广志,大地村红岭子的赵丰川、赵贵川,连续多次联系、走访、座谈,一直未提供信息,致使未能入谱。
还走访了宁阳彩山庄、齐家庄未联系上族人,用网络联系了锦洲西倒流河、姜家庄他们只知道是从山东迁去的不知其支派。
具说长青县还有本族人,但没有联系上。
在此续谱期间建设陵园一处,东西长一十八米、南北长二十米,四周墙外各有两米,陵园南有四米路,总占地六百一十六平方米。
本次谱书,发放到族人手中珍惜保存,但愿优良家风传之久远。
衷心希望我们赵氏族人,不负先辈之厚望,敦宗睦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创佳绩,再现辉煌,续写家族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最后,祝愿(铸源)我赵氏固本枝荣、灿烂辉煌。
祝愿族人比圣人长寿,并健健(键)康康;用充沛的精力,干好自己的盛大(沛)事业;用丰硕成果和文明道德,均(都)要泽被后人,繁荣昌盛。
这正是“岱峰松柏秀,汶水千古流;祖德泽被后,族兴万代传;万世其昌”。
泰安姚庄赵氏续谱树碑理事会。
忠厚相傳瓜瓞綿綿字德逺
趙氏譜碑記(系姚莊北祖塋)
趙氏族譜趙氏自序也其序是譜也後先相繼業經再三今欲增修而復勤諸石何也俱譜籍之或失也余不善屬文而請余為記以余舘於其家知之最真不至為舖張之詞失記實之體也且壐玉(宗奎)公嘗為余言曰寒族自始祖迄於無甚顯逹者總厥家世率以忠厚相傳耕讀相繼而已譜之序距今三十餘年久而益渙恐至隠犯前諱獲戾而不覺甚至覿面不識相視如塗人蓋親盡則情亦盡其勢然也抑豈知今之相視如塗人者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晰源而序支派俾後之睹斯譜者群知木有本水有源釐釐見一體之分而油然起孝弟敦睦之心者未必非續修之力鳴呼善矣此余之所以記也攷趙鼻祖諱明者明初棗強遷岱東遂家焉公仁美之子綠明公甫立塋扵姚邑之北阡故以為始祖自茲以後歴十餘世代有聞人或列膠庠或入成均或膺貢選其間天资純粹學問淵博寛恤能仁慷慨好可以信當時而垂後世者數十公譜籍載之綦詳無煩余贅也余特誌其意以見譜之折自修蓋文臣善長公其舉鳴岐咸宜(尚义)公董其事詳序編記則潛修與謙亭靜軒遜客等併為之力是譜扵乾隆已酉冬記之刻則庚戌季夏也。
廩生崔鴻度頓首拜譔十世孫德麟沐手敬書旹
乾隆伍拾伍年嵗次庚戌林鐘中浣之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