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74.70 KB
- 文档页数:10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金色的草地(节选)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第1自然段主要讲________。
(2)“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这句话中的“它”是指________;“睡觉”是指________;“起床”是指________。
(4)草地可爱、有趣是因为()A.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B. 草地的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5)“我”喜欢蒲公英吗?为什么?【答案】(1)“我”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2)比喻;蒲公英的花;手掌(3)蒲公英;蒲公英的花合拢;蒲公英的花张开(4)B(5)喜欢。
因为蒲公英非常有趣。
【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第1自然段主要讲“我”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
(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手掌。
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题课文主题感悟(58分)一、诗意山水:《古诗三首》(18分)1.长江美:《望天门山》(1)填写。
(4分)①天门山:今安徽________山与________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________________。
②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________地,所以叫楚江。
(2)理解诗意作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①“断”与“开”,“流”与“回”,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
( )②“孤帆一片日边来”形容风急浪高,一叶孤舟高得像从日边而来。
( )③作者描写的天门山给人雄奇的感受。
( )2.西湖美:《饮湖上初晴后雨》(1)理解诗中前两句写景的诗句,连线。
(2分)水光潋滟细雨迷茫,群山缥缈山色空蒙碧波荡漾,波光闪动(2)说说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洞庭美:《望洞庭》(1)了解洞庭湖,填写。
(2分)洞庭湖:位于今________北部,是________流域的湖泊。
(2)理解前两句,选择。
(2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①“和”字表现的是( )之美。
A.潭水映月B.水月交融②“镜未磨”表现的是( )之美。
A.宁静朦胧B.混杂清朗(3)理解后两句,填写。
(2分)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句中,“白银盘”“青螺”从形与色上描写了__________与________,表现出秋夜中的山水给人的感觉,比喻贴切,耐人寻味。
二、祖国河山:地大物博(14分)1.海洋:《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景色和____________的物产,表达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训练卷第六单元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基础知识。
(46分)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后面打“√”。
(6分)富饶.(ráo yáo)理睬.(cǎi chǎi)板凳.(dèng dèn)嫩.绿(nèn lèn) 海鸥.(ōu uō) 瑰.丽(guīguì)2.看拼音写词语。
(5分)(1)高大的树木dǎng zhù()了人们的shìxiàn()。
(2)西沙群岛biàn dì()是bǎo guì()的资源。
(3)叔叔划着yúchuán()出海了。
3.多音字组词。
(6分),参cān() ,臂bì() 舍shè()shēn() bei( ) ,shě()4.词语天地。
(14分)(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6分)五十有有成结千百各各四朝(2)把近义词、反义词分别连起来。
(8分)近义词反义词苍翠漂亮松软丑陋诱人汇集严严实实渺小美丽青翠美丽坚硬汇成迷人巨大松松散散5.句子训练营。
(8分)(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①大兴安岭是我国最长的山脉之一,全长1200千米,最高海拔约2000米。
林区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年产木材300多万立方米,居我国四大木材生产基地之首。
②大兴安岭树木数量非常多。
这里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气候较寒冷。
许多树木不宜在这里生存,所以树种比较单纯。
但这里夏季多雨,日照时间长,在峰峦沟壑(hè)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松构成的林海。
这种落叶松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
它的木质坚硬,耐腐,可以用于建筑、桥梁、矿山、铁路等建设上,它的树皮还可以提取烤胶。
在茫茫林海中还生长着针叶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杨、水曲柳、红柳等树木。
在林区众多的植物中,杜香、蔷薇、榛子、山丁都是人造板的好原料。
③大兴安岭不仅植物多,药材也多。
黄芪、柴胡、沙参都是极好的药材。
④大兴安岭的动物种类也是繁多的。
大型的珍贵动物有黑熊棕熊驼鹿鹿(tǎ)紫貂雪兔鸟类有一百多种其中飞龙是珍⑤大兴安岭地下的矿藏也相当丰富,已探明的有:黄金、铅、锌、铍(pí)等。
⑥茫茫大兴安岭,满山遍野都是宝。
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多么令人向往和自豪啊!1【运用标点】给第④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品读句子】读句子,做练习。
大兴安岭不仅..植物多,药材也.多。
(1)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A.总结全文B.照应开头C.承上启下(2)用句中加点的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句段】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A.总结全文,点明中心B.首尾照应C.承上启下4【语文要素】借助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段的意思。
请你用“”分别画出短文第②③④⑤段的关键句。
从关键句中可知道短文是从()这几个方面来描写大兴安岭的。
(多选)A.树木B.药材C.动物D.矿藏5【梳理内容】第④段中,作者围绕关键句具体列举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练习】训练1秋天凉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
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飘落下来,好像是几只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
虽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
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
柿子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却还挂在枝上,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
红通通的海棠把树枝压弯了。
秋天,果实累累,景色迷人,我喜欢秋天。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争芳斗艳:___________________美不胜收:_________________ _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你用“_____ ”画出来。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这段话描写了秋天的、、、、和这些植物。
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之情。
训练2啊,福海真美啊!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
小岛的中央有不少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
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似一块无瑕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中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
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
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卫护着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
那一座座小桥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
阳光普照,如同一湖碎金闪烁;微风吹来,好像一匹绿缎徐徐展开。
福海湖映山,山环水,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
1、给这篇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环绕——()艳丽——()3、作者写福海先写了湖水的三个特点:()()(),并把它分别比作()()();接着写了映在湖水中像蓝纱巾(),像点点花纹的()()()和()。
然后写了像个大托盘的()和好像珍珠的()。
训练3我爱校园我们实小的校园可漂亮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校园中的花坛了。
花坛真美啊,春天百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阅读训练六(一)雨桂林在桂林,雨是极有灵性、性格极为鲜明、色彩极为丰富的“小不点儿”。
雨中的桂林,那山,那水,那树,那石,那花,那草……皆因雨的变化而变化,如童话般的世界,充分体现出一个“美”字,一个“媚”字,和一个秀甲天下的“秀”字来。
春天,桂林的雨是迷蒙缥缈的,一切在雨丝中都变得十分朦胧和梦幻,就像是一幅舒展开来的水墨长卷,淡淡的,薄薄的,让你看不清,看不透,摸不着。
夏天,桂林的雨是酣畅明丽的,万般景物在雨中都十分明晰,十分清碧,像天地间造化出来一个巨大的盆景,翠翠的,幽幽的,很是鲜活。
秋天,桂林的雨是绵柔典雅的,青山漓水被雨轻抚得更加妩媚多姿,就像一首永吟不倦的诗,一曲永唱不厌的歌。
而到了冬天,桂林的雨则又变得十分明净且华贵起来,把好一座桂林城装点得像尊洁玉般的雕塑,这时,它又显得那么雍容大度,那么富有灵气。
啊,桂林的雨,我心中永远的雨桂林。
1.用“√”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酣.畅(hān ɡān)妩.媚(fǔ wǔ)明晰.(xī xīn)打扮.(fèn bàn)雍.容(yōnɡ yīn)雕塑.(suò sù)2.雨中桂林的特点是、、。
3.按要求填空。
(1)“一切在雨丝中都变得十分朦胧和梦幻,就像是一幅舒展开来的水墨长卷”一句中,把比喻成。
(2)“青山漓水被雨轻抚得更加妩媚多姿,就像一首永吟不倦的诗,一曲永唱不厌的歌”一句中,把比喻成和。
4.文章分写四季雨中桂林的美景,试着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一下桂林四季的雨。
春天的雨:夏天的雨:秋天的雨:冬天的雨:(二)天山美景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
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
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在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
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
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课内阅读。
父亲、树林和鸟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喃喃着。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
”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有。
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此时”指的是()A. 群鸟齐鸣的时候B. 鸟儿快活的时候。
C. 鸟儿起飞的时候(2)选文中的哪句话是“我”对父亲爱鸟的具体说明和赞美?()A.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B.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C.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3)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为什么最容易被猎人打中?()A. 鸟儿那时是最开心的时候,防范意识也非常弱了。
B.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C. 鸟儿飞翔时速度很慢,容易被打中。
(4)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A. 因为父亲知道鸟的弱点,但他爱鸟,不可能去打鸟。
B. 因为父亲太了解鸟了。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类文阅读美丽的南沙群岛①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中国南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
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②南沙群岛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③南沙群岛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
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瞰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星罗棋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南沙群岛是_____不可分割的领土,是巨大的宝库,它富含的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海洋生物。
南沙群岛上的天是____________,南沙群岛的海是______________。
3.【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优美的,并填空。
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题课文主题感悟(58分)一、诗意山水:《古诗三首》(18分)1.长江美:《望天门山》(1)填写。
(4分)①天门山:今安徽________山与________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________________。
②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________地,所以叫楚江。
(2)理解诗意作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①“断”与“开”,“流”与“回”,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
( )②“孤帆一片日边来”形容风急浪高,一叶孤舟高得像从日边而来。
( )③作者描写的天门山给人雄奇的感受。
( )2.西湖美:《饮湖上初晴后雨》(1)理解诗中前两句写景的诗句,连线。
(2分)水光潋滟细雨迷茫,群山缥缈山色空蒙碧波荡漾,波光闪动(2)说说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洞庭美:《望洞庭》(1)了解洞庭湖,填写。
(2分)洞庭湖:位于今________北部,是________流域的湖泊。
(2)理解前两句,选择。
(2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①“和”字表现的是( )之美。
A.潭水映月B.水月交融②“镜未磨”表现的是( )之美。
A.宁静朦胧B.混杂清朗(3)理解后两句,填写。
(2分)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句中,“白银盘”“青螺”从形与色上描写了__________与________,表现出秋夜中的山水给人的感觉,比喻贴切,耐人寻味。
二、祖国河山:地大物博(14分)1.海洋:《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景色和____________的物产,表达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读拼音,写词语。
yín pán lóng xiāyán shíshìxiànbǎo guìyáo yuǎn huātán nǎo dai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光潋滟晴方.好(正)B.天门中断楚江..开(清澈的江水)C.山色空蒙雨亦.奇(也)D.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夏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B.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C.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D.在困难面前,我们要经得起考验。
4.“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句中的“浸”字写出了()A.森林很茂密B.雾又多又浓C.雾很薄D.雾很白5.我能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诗句,知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光潋滟晴方好”中的“潋滟”是形容西湖湖水波光闪动的样子。
B.《望洞庭》这首诗的韵脚分别是“和、磨、螺”。
C.“欲把西湖比西子”是说西湖虽美,但比不上美女西施。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
()小时候,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望去,一江春水向东流。
()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
()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中午却异常晴朗,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
A.②①④⑤③B.②①⑤③④C.①②④⑤③D.①⑤③④②7.照样子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和选词造句。
颤(巍巍)懒( )慢( )空( )乱( )闹( )静( )兴( )(1)这间教室( )的,什么也没有。
(2)他( )地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
(3)(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查字典,填一填。
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题
课文主题感悟(58 分)
一、诗意山水:《古诗三首》(18 分)
1.长江美:《望天门山》
(1)填写。
(4 分)
①天门山:今安徽山与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
像。
②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地,所以叫楚江。
(2)理解诗意作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
①“断”与“开”,“流”与“回”,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
()
②“孤帆一片日边来”形容风急浪高,一叶孤舟高得像从日边而来。
( )
③作者描写的天门山给人雄奇的感受。
( )
2.西湖美:《饮湖上初晴后雨》
(1)理解诗中前两句写景的诗句,连线。
(2 分)
水光潋滟细雨迷茫,群山缥缈
山色空蒙碧波荡漾,波光闪动
(2)说说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
(3 分)
_
3.洞庭美:《望洞庭》
(1)了解洞庭湖,填写。
(2 分)
洞庭湖:位于今北部,是流域的湖泊。
(2)理解前两句,选择。
(2 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①“和”字表现的是()之美。
A.潭水映月B.水月交融
②“镜未磨”表现的是()之美。
A.宁静朦胧B.混杂清朗
(3)理解后两句,填写。
(2 分)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句中,“白银盘”“青螺”从形与色上描写了与,表现出秋夜中的山水给人的感觉,比喻贴切,耐人寻味。
二、祖国河山:地大物博(14 分)
1.海洋:《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文介绍了美丽的景色和的物产,表达了对。
2.南国:《海滨小城》
课文主要描写了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
3.北国:《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文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
,表达了。
三、写景文章的展开方式。
(20 分)
1.《富饶的西沙群岛》:总—分—总结构,分述部分按方位顺序展开。
(6 分)
(1)按课文的结构找到相应的自然段。
总( )——分( )——总
( ) (2)概括三个部
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海滨小城》:按方位顺序展开,写出各部分的内容。
(6 分)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
第三部分:(4):
第四部分:(5):
第五部分:(6):
第六部分:(7):
3.《美丽的小兴安岭》:总—分—总结构,分述部分按季节顺序展开,请写出每个季节的特点。
(8 分)
(1)_
(2)_
(3)_
(4)_
四、写景时修辞手法的运用。
(6 分)
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好处。
1.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
像分枝的鹿角。
2.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3.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经典片段分析(11 分)
五、课文片段阅读。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写近义词。
(2 分)
交错——( ) 瑰丽——( )
2.仿例写词。
(3 分)
高.低.不平
3.这段话共3 句,写出每句的内容。
(3 分)
(1)_
(2)_
(3)_
4.分析:为什么海水深浅不同,色彩就不同了呢?(3 分)
主题阅读拓展(11 分)
六、课外阅读拓展。
游龙胜银水侗寨
早就听说桂林龙胜的银水侗寨景色清秀迷人,今年暑假,我们终于有机会去那里旅游。
到了侗寨,刚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廊。
长廊像一条灰色的长龙,卧在一片清新的绿色中,蜿蜒伸向远方。
从长廊两边放眼望去,可见苍翠欲滴的竹子。
那细细的枝条绿油油的,尖尖的叶子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娃在风中摇着小脑袋。
顺着长廊的阶梯向上走,两旁是嫩绿的小草。
那掩映在草丛中的一层层木楼,缭绕着神秘的气息,给人带来无穷的想象。
穿过木楼,可看见一条长长的瀑布,像一匹白色的绸缎。
它让我想起了李白那千古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水“哗哗”流着,像是大自然在唱着动听的歌儿。
瀑布中偶尔迸出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晶莹透亮。
瀑布底下有花花绿绿的鹅卵石,常常有可爱的小蜻蜓飞到那儿嬉戏。
我真想变成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与瀑布同戏,与蜻蜓共舞。
最迷人的要数侗族姑娘的表演。
她们穿着绣花的粉色绸衣,脖子上戴着银项圈,胸前挂着铃铛,下身穿着黑色的裙子,还围着绣花裙带。
当她们载歌载舞的时候,那些铃铛不时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纵情地带出最纯粹的音乐,令人心驰神往。
侗族姑娘们动人的山歌虽
然是用“咿咿呀呀”我们听不懂的语言演唱的,但却让我们尽情领略了侗寨的原汁原味!
多么美丽的银水侗寨!那清新的景色和迷人的民族风情,就像一支动人的歌,录进了我记忆的光碟中。
1.看拼音,写词语。
(2.5 分)
2.在下列括号中填上恰当的修饰词。
(3 分)
( )的竹子( )的娃娃( )的气息( )的山歌( )的想象( )的鹅卵石3.“那掩映在草丛中的一层层木楼,缭绕着神秘的气息,给人带来无穷的想象。
”这句话读后让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想象?(2分)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_。
4.请把第2、3、4 自然段中的过渡句用“——”画出来。
(1.5分) 5.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写下来。
(2 分)
主题写作训练(20 分)
七、习作。
1.用一段话写景,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
2.补充题目,写出景物的特点来。
我爱(填季节)的(填景物名称)如:我爱秋天的枫林;我爱夏天的西湖;我爱春天的油菜花海。
答案
一、1.(1)①东梁西梁天然的门户②楚
(2)①√②×③√
2.(1) (2)西施不管怎么打扮都是美的,而西湖不管是晴是雨,都神韵独
特,两者有相似之处。
将西湖比作西子,不仅赋予西湖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3.(1)湖南长江
(2)①B ②A (3)洞
庭湖君山
二、1.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丰富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海滨小城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
3.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三、1.(1)1 2 至5 6 (2)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
富的可爱的地方。
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
西沙群
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2.勾画出海上的美丽的场景。
写海边沙滩的景象。
写庭院里
的树。
写公园之美。
写街道之美。
总结全文,点出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
3.(1)春天富有生机
(2)夏天色彩斑斓(3)
秋天一派丰收景象(4)
冬天白雪皑皑
四、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珊瑚比作花朵和鹿角,生动形象,表现了珊瑚的美。
2.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大龙虾,写出了大龙虾威武的样子。
3.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了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多。
五、1.示例:交叉绚丽
2.示例:长短不齐深浅不一快慢不同
3.(1)海水有不同的色彩。
(2)不同色彩的分布。
(3)海
水有不同色彩的原因。
4.海水深浅不同,反射的光线就有了差异。
所以,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六、1.旅游清新嫩绿纯粹记忆
2.苍翠欲滴调皮神秘动人无穷花花绿绿
3.略。
4.到了侗寨,刚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廊。
穿过木楼,可看见一条长长的瀑布,像一匹白色的绸缎。
最迷人的要数侗族姑娘的表演。
5.多么美丽的银水侗寨!那清新的景色和迷人的民族风情,就像一支动人的歌,录进了我记忆的光碟中。
七、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