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96.00 KB
- 文档页数:27
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应用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电力系统监控是保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有效的电力系统监控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支持。
组态软件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系统监控技术手段,已经在电力系统监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应用,以及它对电力系统监控的贡献。
一、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组态软件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工具,它可以集成不同的数据源,统一管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从而帮助电力系统监控人员更好地了解电力系统运行情况。
组态软件不仅可以收集电力系统的各种监测数据,还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各个方面进行监测和控制。
二、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监控方面的应用1. 实时监控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组态软件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网等方面。
通过对电力系统实时监控,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2. 故障诊断和处理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组态软件可以对故障进行诊断,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对故障进行处理和记录,为电力系统的后续维护提供依据。
同时,组态软件还可以对故障进行智能化分析,从而更好地预测故障的发生,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3. 数据分析和处理组态软件可以对电力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更好地了解电力系统运行情况,为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提供依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三、组态软件应用带来的益处1.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通过组态软件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2. 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组态软件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所有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当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和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组态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和预测,从而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组态软件在变电站中的应用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变电站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变电站的运行状况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加高效地对变电站进行监测管理和运维,组态软件已经成为变电站的重要辅助工具。
一、组态软件简介组态软件是指能够将各种现场仪器、仪表所反映出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到显示屏幕上,以图形方式反映出各设备的原始状态、运行参数、量程、报警状态等从而达到远程监控、维护和管理变电站的一种软件系统。
相比于传统的纸质资料,组态软件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操作方便、效率高等诸多优势。
二、1.远程监控借助组态软件,变电站管理人员无需再亲自来到变电站现场查看设备工作情况。
只需要运行组态软件,就能够远程监控变电站的实时运行状况,掌握变电站设备的各项参数、状态、运行情况以及任何可能发生的故障信息。
2.设备管理组态软件还可用于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监管与管理,在软件中可以对设备的维修记录、保养记录进行保存和查询。
组态软件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实现设备的专业化维护。
3.报警处理组态软件在变电站中还可以增加各种预警和安全措施,对各个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并能及时报警,更好地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4.信息交互变电站中各种数据与信息的传递与交互是十分常见的,而组态软件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固定的安全网络使组态软件内部信息更加安全可靠。
三、总结在变电站中运用组态软件能够显著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事故风险,节约设备维护成本。
尤其在对国家电力安全的需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选择合适的组态软件对于提升变电站的管理水平和变电站长远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稳定性对整个社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巨大规模,为了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电力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分析,探讨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案例背景某地区的电力系统容量逐年增长,在新建电源和负荷的不断增加下,电网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传统的手工方法在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性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该地区决定引入组态软件进行稳定性分析。
组态软件优势分析组态软件是基于计算机的自动控制系统驱动的图形人机交互软件,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 可视化操作:组态软件可以通过图形界面展示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设备和数据,使得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2. 数据集成:组态软件可以从各个子系统中获取实时、准确、全面的数据,并进行集成。
这有助于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时效性。
3. 自动化分析:组态软件配备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自动进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分析报告。
4. 实时监控:组态软件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5. 效率提升:组态软件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分析的效率,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
案例分析在该地区引入组态软件后,对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通过组态软件的数据集成功能,成功地将各个子系统的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并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更新。
同时,组态软件的可视化操作和自动化分析功能,使得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析更加简便快捷。
在分析过程中,组态软件发现了一个潜在的稳定性问题,即某个重要节点的电压偏离了正常值。
通过对相关设备和线路的参数进行调整,并结合组态软件提供的分析报告,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评估中的重要性组态软件是一种在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工具,用于监控和控制电力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
它通过将实时采集的数据可视化展示,为电力运营人员提供了一个直观的界面,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出决策,并保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1. 组态软件的实时监测功能组态软件通过连接到电力系统中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状态信息。
这些参数可以包括电流、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等。
通过组态软件,运营人员可以随时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种实时监测功能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2. 组态软件的故障预警和诊断功能组态软件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和预设的阈值,发出故障预警。
如果某个电力设备超出了正常范围,组态软件会自动发送警报,提醒运营人员注意并采取故障诊断和修复措施。
这种故障预警和诊断功能可以大大减少故障发生的时间和影响范围,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运行。
3. 组态软件的数据分析和历史记录功能组态软件可以将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形成历史数据。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运营人员可以了解系统的长期运行情况、故障发生的规律以及潜在问题的迹象。
这种数据分析和历史记录功能可以帮助电力运营人员更好地规划维护和升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组态软件的远程控制功能对于较大的电力系统或分布式的电力设备,组态软件可以提供远程控制功能。
运营人员可以通过组态软件远程监控和控制电力设备,无需亲临现场。
这种远程控制功能使得电力系统的运维更加便捷高效,并且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风险。
总结:在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评估中,组态软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实时监测、故障预警、数据分析和远程控制等功能,帮助电力运营人员实时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决策。
组态软件的使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组态软件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必将成为电力行业的必备工具。
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组态软件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被广泛用于电力系统的监控、操作和故障诊断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并探索其对电力系统效率和可靠性的影响。
一、组态软件的概述组态软件是一种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实现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和操作的工具。
它们能够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元件以图形化的形式表示出来,并提供实时数据展示、历史数据管理、告警信息处理等功能。
不同的组态软件可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但它们的目标都是提供一种直观、高效的方式来管理电力系统。
二、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应用1. 实时数据展示:组态软件能够从电力系统中获取实时数据,并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呈现出来。
这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实时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告警信息处理:电力系统中会产生各种告警信息,组态软件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类,并向操作人员发送相应的通知。
这有助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中的异常情况,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 历史数据管理:组态软件可以将电力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系统性能分析、故障诊断等用途,有助于改进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三、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操作中的应用1. 设备控制:通过组态软件,操作人员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这包括开关操作、调节参数等功能,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 模拟操作:组态软件可以提供电力系统的模拟操作功能,操作人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各种操作,而不会影响实际系统的运行。
这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验和训练,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3. 故障诊断:组态软件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组态软件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定位故障点,并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
四、组态软件对电力系统效率和可靠性的影响1. 提高操作效率:组态软件提供了直观、高效的操作界面,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快速地进行各种操作。
组态软件的应用案例分享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组态软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的作用是帮助用户快速建立、配置和管理人机界面(HMI)。
通过组态软件,用户可以轻松地创建图形化的界面,实时监控和控制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分享几个组态软件的应用案例,以展示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案例:1. 制药行业:组态软件在制药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组态软件可以用于监控和控制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配料、反应过程、产品检测等。
通过图形化界面的展示,操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各个环节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这不仅提高了制药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还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电力行业:电力行业对稳定和可靠的供电有着极高的要求。
组态软件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监控和控制,帮助操作人员实时获取电网的运行信息,并对电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调节。
通过图形化界面展示设备的运行状态、负载情况等参数,操作人员可以随时进行监控和干预,及时发现和排除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3. 汽车制造业:组态软件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也非常丰富。
例如,在汽车装配线上,组态软件可以实时监测各个工位的生产状态,对生产进度进行调度和控制。
同时,通过图形界面的展示,操作人员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工位的工作流程和生产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装配线的效率和质量。
4. 水处理行业:水处理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和参数的复杂过程。
组态软件的应用可以极大地简化水处理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通过实时采集和展示水的流量、浓度、PH值等参数,操作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水处理过程的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这不仅提高了水处理的自动化程度,还提升了水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食品加工业:在食品加工业中,组态软件的应用可以帮助监控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通过监测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操作人员可以实时了解每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组态软件在电力负荷管理中的应用与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电力负荷管理对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优化用电结构以及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日益重要。
而组态软件作为一种优秀的工具,在电力负荷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组态软件在电力负荷管理中的应用与优势。
一、组态软件在电力负荷管理中的应用1. 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电力负荷管理需要实时了解各个终端用户的用电情况,而组态软件能够与各个智能电表或监测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时监测并采集用电数据。
通过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对用电负荷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为后续的电力负荷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2. 数据分析与预测组态软件能够对采集到的用电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通过数据挖掘和建模等方法,提取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负荷预测,准确地预估未来的负荷需求,为电网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3. 控制与调度组态软件可以与各类电力装置进行联动,实现对电力负荷的控制和调度。
通过设定合理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对负荷的精确控制,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同时,对于负荷调度,组态软件可以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电力分配,提高电力供应的效率和灵活性。
4. 报告与分析组态软件能够生成各类报表和分析图表,直观地展示负荷数据和分析结果。
通过这些报告和分析结果,可以直观了解当前的负荷状况,为电力负荷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二、组态软件在电力负荷管理中的优势1. 提高负荷管理的精确性组态软件能够实时监测用电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及时发现用电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负荷管理的精确性,减少用电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
2. 降低电力运行成本通过组态软件的数据分析与预测功能,可以准确预估负荷需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负荷调度,以降低电力的运行成本。
合理的负荷调度可以避免电力过剩或不足,减少用电费用。
3. 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组态软件能够实现对电力装置的联动控制,通过对负荷的精确控制,可以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如何使用组态软件进行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在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中,可靠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工程师评估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组态软件在电气系统可靠性分析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组态软件进行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一、组态软件概述组态软件是一种能够对电气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的工具,它可以模拟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并提供可靠性评估的数据。
常见的组态软件有Simulink、CAD、ETAP等。
这些软件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帮助电气工程师进行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
二、电气系统建模在使用组态软件进行可靠性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电气系统进行建模。
建模是分析的基础,也是确保仿真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在建模过程中,可以将电气系统的各个部分(如变压器、发电机、开关设备等)拖拽到软件界面中,并进行连线连接。
建模完成后,可以对系统参数进行设置,例如电气设备的额定值、负载情况等。
三、系统仿真与可靠性分析建模完成后,可以通过组态软件进行系统仿真和可靠性分析。
系统仿真可以模拟电气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情况,例如负载变化、故障模拟等。
通过仿真,可以获得系统各个部分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并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对于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故障分析:通过模拟电气系统的各种故障情况,如设备损坏、线路短路等,评估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可靠性。
2.故障诊断:组态软件可以对电气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帮助工程师迅速找到故障源并进行修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系统可靠性评估:通过统计分析和仿真模拟,计算电气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如平均无故障时间、平均修复时间等,评估系统的整体可靠性水平。
四、结果分析与优化完成可靠性分析后,可以通过组态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
可以对系统的弱点进行识别,找到可能导致故障的风险点,并进行相应的优化措施。
例如,对可靠性较低的设备进行更换或增加备用设备等。
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作用组态软件是一种专门用于实时监控和控制电力系统运行的软件工具。
它通过将电力系统的各种设备和元件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远程控制。
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监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围绕其功能和优势进行详细探讨。
一、实时监测组态软件能够实时地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通过与各种传感器和监测仪表的连接,获取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参数信息。
它能够对电压、电流、功率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以图形化的形式展示出来,使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同时,组态软件还能对电力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拓扑分析,发现潜在的故障点,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故障诊断电力系统往往会遇到各种故障,如断电、过载、短路等。
组态软件通过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在线监测,能够快速识别故障点,并及时给出警报。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组态软件能够提供详细的故障信息,并标注出故障点所在位置,帮助操作人员迅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此外,组态软件还能模拟电力系统的故障情况,帮助操作人员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分析,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远程控制组态软件具备远程控制的能力,它可以通过与电力系统中的执行器相连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遥控和遥调。
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组态软件远程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比如打开、关闭某个开关,调节电压或电流等。
这种远程控制的方式不仅方便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同时也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操作风险。
四、故障预警与预测组态软件还具备故障预警与预测的功能,通过对电力系统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它能够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潜在的故障风险,并提前发出警报。
组态软件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历史数据和模型算法,预测电力系统的未来运行趋势和故障发生概率。
这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提前采取措施、防范故障的机会,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用组态软件实现电力系统的数据分析与优化在当今电力系统发展迅猛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数据分析与优化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而组态软件作为实现电力系统数据分析与优化的有力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使用组态软件实现电力系统的数据分析与优化的方法和步骤。
一、数据采集与存储电力系统的数据分析与优化过程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存储。
在组态软件中,通过传感器等测量装置采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可以使用数据库等方式进行存储,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与优化。
二、数据预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可能存在噪声、缺失值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填补缺失值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质量。
三、数据分析与建模通过组态软件,可以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建模。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数据中的规律和特征。
通过数据建模,可以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用于分析和优化。
四、系统优化与调整基于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可以进行系统优化与调整。
通过组态软件,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模拟和仿真,评估不同的优化方案的效果。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拓扑结构等,以达到优化电力系统性能的目的。
五、结果评估与反馈通过组态软件实现电力系统的数据分析与优化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与反馈。
评估的指标可以包括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优化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使用组态软件实现电力系统的数据分析与优化,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运行人员更好地了解系统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还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使用组态软件实现电力系统的数据分析与优化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武汉科技大学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学号: 201004396009学生姓名: 张晓锋指导教师: 陈琳日期: 二○一三年五月摘要组态软件是工业化新兴起的软件,是面向监控和数据采集的软件平台工具,具有丰富的设置项目、灵活的使用方式等功能,是未来工业不可缺少的必备软件。
本文以电力系统为背景,应用组态软件构建一个电力监控系统,具体内容如下:本文首先对组态软件的发展和组态软件的基本组成、特点及组态软件体系结构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通过分析,肯定了组态软件作为电力监控系统编程工具的作用。
其次,本文从组态软件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出发,针对目前电力系统实际应用中监控理论应用的缺乏,提出了在组态软件中应用组件的方式实现监控理论的组态,使监控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得到方便的应用。
最后,本文根据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和研究背景,应用组态软件构建了一个电力监控系统,使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关键词:组态;组态软件;电力监控系统AbstractConfiguration software is the ris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new software, configuration software for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oftware platform with a rich set of project tools and flexible use other functions, is an indispensable prerequisite future industrial software. In this pap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wer system,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 software to build a power monitoring system, as follows: This article first configurat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configuration software, the basic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rchitecture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affirmed the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s a power monitoring system programming tool. Secondly, the paper from the configuration software in the power monitoring system applicati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urrent power system to monit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ck of theory put forward in the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pplication components means to achieve control theory configuration, so that monitoring in practical power system has been convenient applic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system requirements and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 software builds a power monitoring system, so that the configuration software in the power system has been very good application.Keywords: 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 software; Power monitoring system目录1绪论 (1)1.1 电力系统的发展概况 (1)1.2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的研究背景 (2)1.3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和章节安排 (3)2组态软件 (4)2.1组态的含义 (4)2.2组态软件的介绍 (5)2.2.1组态与组态软件 (5)2.2.2组态软件的种类 (5)2.2.3组态软件的特点 (6)2.2.4组态软件的基本结构 (7)2.2.5组态软件按照功能成员分为六个部分 (8)2.3组态软件的组态功能 (10)2.4组态软件在监控系统中的地位 (11)2.5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12)3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13)3.1电力监控系统组态软件的构成 (13)3.2实时数据库生成系统 (13)3.2.1数据库结构 (14)3.2.2数据库的生成 (15)3.3历史数据库的生成 (15)3.3.1历史数据库结构 (15)3.3.2历史数据的生成 (16)3.4图形显示界面的生成 (16)3.4.1静态画面 (16)3.4.2动态画面 (17)3.4.3画面连入系统 (17)3.4.4画面数据库 (17)3.5报表的生成 (18)4结论及展望 (19)4.1结论 (19)4.2 展望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1绪论1.1 电力系统的发展概况中国的电力工业从1882年第一座电厂建成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经历了67年,装机总容量才达到185万千瓦。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到1980年全国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6500万千瓦。
1981年到1999年的19年期间,新增装机容量就超过2.23亿千瓦。
“六五”期间电力年消费平均增长6.52%,“七五”期间为8.65%,“八五”期间为9.99%,呈急剧上升趋势。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装机容量以每年超过1500千瓦的势头增长,约占全世界新增装机容量的25%,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市场。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力生产国家,这种发展成果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地位。
2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型电力设备制造公司都竞相进人中国,促进了与国际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我国电力工业整体技术水平。
这样的发展势头,基本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扭转了长期严重缺电的局面,为我国经济高速度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提高了人民生活用电的水平,城乡生活用电从1980年的79亿千瓦·小时(占总用电量的3.1%),提高到1998年的1387亿千瓦·小时(占总用电量的12.2%),特别是农村通电率从“六五”末的65.30%,提高到1998年的6.87%[1]。
从具体的发电机组来看,真正的发展是从1952年09月,第一台2.5万千瓦汽轮机发电机组在辽宁阜新电厂建成投产开始。
此后,1959年11月:第一台10万千瓦高温高压汽轮机发电机组在北京热电厂建成投产。
1969年04月:第一台容量超过2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在甘肃刘家峡水电站建成投产。
1972年12月:国产第一台2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在辽宁朝阳电厂建成投产。
1974年11月:国产第一台30万千瓦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在江苏望亭电厂建成投产。
1985年12月:第一台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在内蒙古元宝山发电厂建成投产。
1993年03月: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在浙江建成投产。
2006年11月:第一台100万千瓦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在浙江玉环电厂建成投产。
从电网建设来看,1972年06月:第一条33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刘家峡-天水-关中)建成投入运行。
1981年12月: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平顶山-武汉)在华中电网建成投入运行。
2005年09月:第一条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官亭-兰州东)在西北电网建成投入运行。
为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奠定了基础。
2006年08月:我国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07年12月:我国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四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工。
从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来看,1987年12月: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1亿千瓦。
1995年03月: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2亿千瓦。
2000年04月: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3亿千瓦。
2006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达到1.02亿千瓦;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至年底达6.22亿千瓦。
2007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7.1亿千瓦,全国发电量达32559亿千瓦时,均居世界第二位[2]。
1.2组态软件在电力系统的研究背景随着科学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各种软/硬件技术也日臻成熟,可用的软/硬件资源丰富且标准统一,软件之间的互操作性强,易于学习和使用。
因此,把计算机技术用于工业控制将会有成本低、可用资源丰富、易开发等特点。
组态软件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能很好地解决传统工业控制软件存在的种种问题,使用户能根据具体的控制对象和控制目的任意组态,完成符合要求的自动化控制工程。
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为工业现场的广大工程技术认可,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目前,组态软件市场上产品多样,其中MCGS是优秀的中文监控组态软件之一,它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可以容易地实现监控、控制、管理等各项功能。
目前,常见的监控组态软件有美国Wonderware公司的Intouch\Intellution公司的FIX系统、德国Simens公司的WinCC等,国内主要有昆仑公司的MCGS、亚控公司的KingView组态王、三维公司的力控等组态软件。
所有的这些组态软件都能完成类似的功能如几几乎所有运行于32位Windows平台的组态软件都采用类似资源浏览器的窗口结构,并且对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设备、标签量、画面、控制流程等)进行配置和编辑,都提供多种数据设备驱动程序,都使用脚本语言提供二次开发的功能等等。
但各种组态软件提供实现这些功能的方法并不相同,这些不同之处以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可以反映出组态软件未来发展的方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