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课标版语文 小说阅读--赏析环境描写3大题型-环境描写的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26
小说阅读专题2:分析环境描写,赏析艺术技巧考点一:分析环境描写小说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在考查时,又往往以自然环境作为重点,命题的重心有三:一是环境描写的特点,二是环境描写的方法,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三个命题重心往往以综合形式出现。
对这一考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常见提问方式】1.本文第×(×多是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2.本文多次出现对xx 的描写,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3.请阅读第×段内容,试分析其景物描写的作用。
【解题思路】1.判定环境的描写特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虑景物特点;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2.区分环境描写的手法小说中环境描写手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从写景的层次和观察角度,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视等;②描写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 “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
”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的刻画)和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方面分析:(1)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和深化。
如《祝福》中第四次写雪时的暗示。
(2)对人物形象的烘托。
(3)对主人公活动场所的创造、对时代背景的暗示。
如鲁迅小说《故乡》开端部分对故乡凄凉环境所作的描绘,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落后封闭的农村小镇,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十余年后中国广大农村依然如故的社会现实,封建思想、封建秩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丝毫改善,这也就揭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髙考文学类(小说)文本阅读3—环境描写作用+例题分析【知识梳理】一、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1.本文第*(*多是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本文第*段和第*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本多次出现对*的描写,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4.请阅读第*段内容,试分析其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考査知识点:环境描写一一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①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指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的描写,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的描写。
②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包括城镇、农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
三、结合位置,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即“以景开篇”,如鲁迅《祝福》开头对鲁镇“祝福”景象的描写,有交代时代小说开头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作用即“以景作结”,再如鲁迅《祝福》结尾再写鲁镇“祝福”景象,有呼应开头、小说结尾突出主题等作用小说如果环境描写作为小说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一种象征。
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主背景人物I为人物出场做铺垫,暗示人物身份出场前人物烘托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和预示人物命运描写中某个推动情节发展,或暗示情节发展趋向情节中四、环境描写的作用1.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等情况;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2.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X X内容(为下文X X做铺垫),与结尾相呼应;⑥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X X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3.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④暗示命运4.主题方面: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五、答題思路及步骤:(1)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表现了……地域风格;提示了……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氛围(2)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内容埋伏笔,作铺垫。
(新高考)专题三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师用书(解答技巧归纳+练习)—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学案第三节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复习指导】1.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⑴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地位、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⑵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地点、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人物出场、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境,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⑤揭示或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象征某种概念、思想或感情,如象征和平、幸福、品格、命运、前景、希望等;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暗示人物心情、命运;暗示下文情节。
2.答题指要⑴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意作答。
⑵答题角度:环境+人物+情节+主题⑶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
【过关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鼓书艺人老舍宝庆的心情十分震动,一个抗日团体给他来了信,要他的班子为抗战做点事情。
当琴珠问起他们肯出多少钱时,他大吃一惊。
他知道人家连车马费都不会给的。
琴珠一听,直摇头:“不干!”“我来付车马费。
”宝庆没辙了。
琴珠笑得前仰后合,半天才憋出话来:“您钱多,您有钱……我们穷人得挣钱吃饭。
高考复习——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够为故事情节提供背景和情
感氛围,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够反映社会和历史背景,展示作
家的思想和艺术水平。
最后,环境描写还能展示作家的思想和艺术水平。
环境描写是小说中
重要的创作元素之一,作家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能够展示自己对自然和社
会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把握能力,以及对艺术形式的独特理解和运用。
例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通过对上海的街道和建筑特点的描写,展示了
鲁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犀利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对
艺术形式的独特运用和创新。
综上所述,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能够为故事情
节提供背景,还能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够反映社会和历史背景,展示作家的思想和艺术水平。
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
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的情感状态,了解社会和历史的背景,感受作家的
思想和艺术水平,从而实现对小说的全面理解和沉浸式阅读。
因此,在高
考复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升对文
学作品的综合阅读和分析能力。
高考语文阅读小说环境描写及作用精讲高考语文阅读中,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它能够
有效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
环境
描写不仅可以展示自然景观,还可以描绘社会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深化
情节等。
在高考语文阅读中,理解和分析环境描写对于把握整个故事情节
和主题非常重要。
这篇文章将精讲高考语文阅读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技巧。
首先,环境描写可以为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提供背景。
通过描绘自然景
观或社会环境,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和人物的思
想感情。
例如,在一部描述战争的小说中,环境描写可以通过描绘战场的
惨烈景象和毁坏的城市来加强对战争的真实感受,从而加深对战争背后人
性的思考。
在阅读中,关注环境描写所呈现的背景信息,能够更好地理解
故事情节的背后含义。
其次,环境描写可以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对人物所处的环境进行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生活背景以及与环境的互动等。
例如,一位长
期生活在贫困山区的人物,其所处的环境描写可以通过描绘山水的贫瘠和
生活的艰辛来展现其坚强、勤劳的性格特点。
通过环境描写,读者可以更
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选择。
总之,环境描写在高考语文阅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丰富作品
的内容,加深对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通过仔细品味和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和技巧,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解读文学作品,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