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138
bod标准稀释法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标准稀释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方法。
下面是BOD标准稀释法的基本步骤:
1. 收集水样:从需要测试的水体中取得代表性的样品,并将其放入密封容器中,以防止氧气进入和逃逸。
2. 稀释样品:根据所需的测试范围和实验室的规范,将水样进行适当的稀释。
通常采用1:10或1:100的稀释比例。
3. 消耗溶解氧:将稀释后的水样放入一个特定容积的玻璃瓶中,通常为300毫升。
然后,将瓶子倒置,并将其完全浸入带有氧气的细颗粒物(通常使用MnSO4和NaOH混合物)中,以消耗水样中的溶解氧。
4. 实验操作:将消耗完溶解氧的水样瓶封闭,并将其放置在恒温槽中,温度通常在20℃左右。
然后,在适当的时间间隔(通常为5天和7天)内,测量瓶中溶解氧的浓度。
使用溶解氧电极或其他合适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5. 数据分析:根据测量到的溶解氧浓度,计算样品中的BOD。
使用公式BOD = (DO1 - DO2) × DF,其中DO1是初始溶解氧浓度,DO2是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溶解氧浓度,DF是稀释因子。
BOD标准稀释法是一种常用的水体污染检测方法,它可以估计有机物氧化的能力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该方法可用于监测水质和评估废水处理系统的效果。
请注意,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有其他细节和特定的步骤,具体要根据所采用的标准方法进行操作。
加水稀释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从而给大气及水体带来一定的影响。
其中,一种常见问题就是污染物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人们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加水稀释。
加水稀释是指将污染物混合到水中,以达到减少污染物浓度的目的,使其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值。
这种技术涉及到水质控制,可以采取正在使用的水源,如地下水和河流,开展净化工作,最终将其转化为可用的给水水质。
目前,加水稀释已经在世界各地被广泛采用,它在净化水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加水稀释可以减少化学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水体中有机物的浓度,还可以减少水体有害生物的繁殖。
此外,加水稀释也可以改善水质,有助于减少水体对生态系统的伤害,保护水质、水源和生态系统,有效地改善水体环境。
另外,加水稀释也可以用于增加水的流量,从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的转移,保护水体免受致病微生物的危害。
例如,在污水处理技术中,加水稀释可以把污染物从大气中排放,减少水体中污染物的含量。
总之,加水稀释是一项重要的净化技术,它不仅可以防止污染物的污染,还可以改善水质,保护水体环境。
因此,在环境保护和改善水质方面,加水稀释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的活动持续增加,加水稀释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凸显。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改善水体质量,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应该加强加水稀释技术开发和应用,充分发挥加水稀释的作用,实现环境保护和水体改善的目标。
以上就是关于加水稀释的作用的介绍,从上面可以看出,加水稀释不仅对于水体污染的净化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可以改善水质,保护环境。
因此,在环境保护和水体改善方面,应该加强加水稀释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充分发挥加水稀释的重要性,实现环境保护和水体改善的愿景。
核污染如何稀释
核污染的稀释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 水力稀释:将污染物排入大海、湖泊或河流等水体中,利用水体的流动将污染物稀释到低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溶解性较高的核污染物,但需要考虑水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对水体生态的影响。
2. 空气扩散:核污染物会以气态或细小颗粒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通过气流的扩散和稀释来降低浓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气体污染物的情况,但需要考虑风向、风速等因素,以避免对周围地区造成二次污染。
3. 土壤修复:对于地下水或土壤中的核污染,可以采用土壤修复技术进行处理,如土壤抽取、热解毒等,以降低核污染物的浓度。
4. 生物修复:利用某些生物体对核污染物具有吸附、降解或转化能力,通过生物体的作用来稀释和净化核污染物。
例如,通过植物的吸收和蓄积作用来修复土壤中的核污染物。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技术手段,如物理化学处理、深层地下封存等来稀释和隔离核污染物。
然而,核污染的稀释和处理涉及到复杂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和效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66. 大气结构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地面长波辐射加热),空气对流,温度﹑湿度水平分布不均匀。
平流层(臭氧):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暖层(电离层),散逸层。
67. 大气污染物种类☆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两大类包括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根据颗粒污染物物理性质不同分为:粉尘: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细小固体粒子。
由固体物质的破碎﹑分级﹑研磨等机械过程和土壤﹑岩石风化等自然过程形成的。
粒径在1—100微米之间,大于10微米的,靠重力作用能在较短的时间沉降至地面,称为降尘;小于10微米的,能长期在大气中飘浮,称为飘尘。
烟:冶金过程中形成的固体粒子的气溶胶。
在生产过程中总伴有氧化之类的化学反应,其熔融物质挥发后生成的气态物质冷凝时便生成了各种烟,粒径在0.01—1微米之间。
飞灰:由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带走的灰分中分散的较细的粒子。
灰分是含碳物质燃烧后残留的固体渣,在分析测定时假定完全燃烧。
黑烟:由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不包括水蒸气,粒径在0.05—1微米之间。
雾:小液体粒子的悬浮物,由于液体蒸汽的凝结﹑液体的雾化以及化学反应等过程形成的,粒径在200微米以下。
总悬浮颗粒物(TSP):大气中粒径小于100微米的所有固体颗粒,为适应我国目前普遍采取的低容量滤膜采样法而规定的。
气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含氮化合物﹑碳的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
若大气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原始物质,则称为一次污染物;若是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之间,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则称之为二次污染物。
人类活动排放源主要有:燃料燃烧(固定源)﹑工业生产过程(固定源)和交通运输(流动源)。
区域性大气污染中应注意:SOx﹑NOx﹑CmHn﹑COx﹑飘尘和重金属;全球性大气污染中应注意:SO2﹑NOx﹑CO2﹑氟氯烃化合物﹑飘尘和铁﹑汞等重金属;二次污染物应注意:光化学烟雾和硫酸烟雾。
环境工程学中稀释的原理
环境工程中稀释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
1. 降低污染物浓度
向污染物中加入大量的稀释水可以降低污染物的相对浓度,从而减轻污染程度。
2. 加速扩散稀释
在水体中增加流速或产生湍流,可以使污染物迅速扩散并稀释在大体积水中。
3. 提高自净能力
适度稀释可以防止水体中污染物超标,减缓生化反应,保持水体自净能力。
4. 调节pH值
加入稀释水可调节pH值,使其保持在生物适宜的范围,避免酸碱度过大或过小。
5. 控制盐度变化
海洋排放的工业废水加入稀释水,可以减少盐度剧烈变化对海洋生物的伤害。
6. 稀释高浓度毒性污染物
可以大量清洁水迅速稀释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降低其毒性影响。
7. 稀释温度过高的水体
向水体中注入大量较低温度的稀释水,可以降低水温,防止高温对生物的损害。
8. 经济实用的简易处理
稀释是环境工程中应用广泛的简易治理方法之一,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
但是稀释法只是一种简易处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需要配合其他工程手段综合治理。
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第一节水的循环与污染1.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特性改变,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污染分类:A按来源:工业、农业、生活、矿山废水B按性质: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1.水质指标: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2.水质指标分类:(※不定项选择题)(1)物理性水质指标:A感官: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B其他: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2)化学性水质指标:A 一般化学性:pH、碱度、硬度、阳离子、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B有毒化学性: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农药;C氧平衡:DO、COD、BOD、TOD;(3)生物学水质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数。
①浑浊度:不溶性物体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②水中固体(蒸发残渣):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103~105℃时蒸发称“总固体”溶解固体:过滤后,取滤液103~105 ℃烘干后质量悬浮固体:过滤后,取滤渣103~105 ℃烘干后质量固定性固体:灼烧后残余物质的质量。
挥发性固体(灼烧减重):600 ℃蒸发干燥后固体失去的重量;总固体=固定性固体+挥发性固体⑥化学需氧量(COD/COD Cr):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重铬酸钾K2Cr2O7)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结果用氧的mg/L表示。
代表废水有机质总量。
⑦耗氧量(高锰酸盐指数/OC/COD Mn):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高锰酸钾KMnO4)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⑧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有氧条件下,水中可分解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
BOD5:5日生物化学需氧量(20℃)≈总BOD的70%COD和BOD关系:COD Cr > BOD > COD MnBOD/ COD > 0.3 则适宜用生物化学处理⑨总有机碳(TOC):900-950℃,高温燃烧有机碳生成的二氧化碳量,常以碳表示(mg/L),应先去除无机碳的干扰(加酸)。
烟气稀释法随着当今世界不断向着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大趋势发展,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问题也在加剧。
其中,烟气排放以其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程度,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尽管现有的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但是若不采用有效的技术就无法有效控制和减少污染物。
有些污染物实际上已超出了政府设定的标准,这就要求政府与企业等有关部门必须采用和发展更加有效的技术。
考虑到烟气污染有其独特的特点,烟气稀释法就发展了起来。
烟气稀释法是一项技术,可以将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以满足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
这种技术具有低成本、可靠性高、收益率高等优势。
烟气稀释法主要通过安装除尘器、入口和出口流量控制柜、活性炭吸附器等设备,以及空气净化设备和烟气处理设备等工程措施,有效的控制和减少烟气中的污染物,实现烟气的稀释。
烟气稀释法的思想是通过引入更多的新鲜空气来降低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首先,新鲜空气和烟气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气体通过除尘器和其它设备清洁,最后将洁净的气体排放出来,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有效控制的水平。
烟气稀释法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而且还有可能把烟气中的有毒物质如甲烷、氨、硫氧化物等排放量大大减少。
有了这种技术,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污染,保护人类的健康。
然而,烟气稀释法也是一种技术性的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费用较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济投资,而且,一定的技术水平也是一个挑战,以此来控制烟气中有毒物质的排放。
总而言之,烟气稀释法在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满足环保法规的要求,也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在未来,这项技术应得到更多的发展,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环境。
标准气体稀释
标准气体稀释是气体标准物质制备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将高浓度的标准气体逐渐稀释到所需浓度。
常用的稀释方法有串联稀释法、分步稀释法和平衡稀释法。
1. 串联稀释法是将高浓度气体逐渐稀释到希望的低浓度水平,通常适用于稀释很小的气体。
2. 分步稀释法是将高浓度气体分批次稀释到需要的低浓度水平,优点是可减少混合频率,使气态溶液更加稳定。
3. 平衡稀释法是将高浓度气体与推动气体在反应器内混合,通过混合强度的控制来达到稀释目的,操作简单,常用于可燃气体检测。
在进行标准气体稀释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所有阀门和管道连接正常,无泄漏。
2. 在稀释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为保证气体样品的质量,需要使用干燥、纯净的载气进行稀释。
4. 在稀释高浓度的有害气体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遵循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
5.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稀释
方法,并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和校正,以提高稀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