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送教上门评估表知识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送教上门评估材料1. 评估目的,送教上门评估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
通过评估,教育机构或教师可以获取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习背景、学科水平、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2. 评估内容,送教上门评估材料的内容通常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情况、学习笔记、学习报告、学习计划等。
此外,还可能包括一些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如学习能力测试、学习风格测试、兴趣问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
3. 评估方法,送教上门评估材料的评估方法可以多样化。
教师或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与学生面谈、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检查学生的学习作品等方式进行评估。
此外,还可以结合一些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如测验、问卷调查等,来获取更客观的评估结果。
4. 评估结果,送教上门评估材料的评估结果是教育机构或教师根据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得出的结论和建议。
评估结果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潜力、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根据评估结果,教育机构或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5. 评估意义,送教上门评估材料的评估意义在于帮助教育机构或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育服务。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教育机构或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潜力,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措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
总结起来,送教上门评估材料是一种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而进行的评估服务。
评估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情况、学习计划等,评估方法可以多样化,评估结果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
这种评估服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发展。
送教上门案例分析一、家庭情况XXX,男,15岁,汉族,陵城镇陵南村人,脑瘫二级。
由于不能独立行走、生活自理困难,到目前为止一直未进入学校就读。
目前该生与父母、姐姐生活在一起,姐姐大学在读,为增加家庭收入,父亲常年外出打工,留母亲一人在家一边照顾XXX,一边务农。
在生活上,XXX的一切衣食起居均由母亲负责,自己从不动手。
该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和母亲单独在家,与他人交流时间少之又少,表现内向孤僻,见生人会害羞。
XXX曾在市二院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
二、评估情况1、语言:双唇控制力欠佳,舌部不灵活,可以含糊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词汇,发音不清楚。
2、运动:(1)精细运动:五指抓握、分指、对捏、肘部屈曲、伸展手臂等动作都不能完成。
(2)粗大运动:不能站,不能爬,能坐,但是坐不稳。
3、情绪行为:在与别人交往时,敏感多疑,内向自卑。
4、社会适应:(1)能认识身体各器官、认识家庭成员、知道家庭生活用品名称。
(2)生活自理能力欠佳,完全需要人照顾,不能自己吃饭穿衣服。
5、认知: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不认识字,无数学概念。
三、目标设定为了有效的开展送教上门事情,按照《XXX义务教诲课程标准》(2016年版)对学生智能发展、社会适应、生活实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根据评估结果,该生研究生活的主要障碍为肢体运动障碍、心理上的自卑敏感和知识的匮乏。
我从这几个方面出发针对该生案制定了送教的计划,采取了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制定目标如下:1、粗大动作:能辅助(别人或墙)站立,规矩坐好。
2、精细动作:双臂自在伸展,拿起放下较大物品。
3、心理辅导:乐于和别人相同交流。
4、知识研究:数前概念、5以内数字。
鉴于XXX的情况,对该生进行了以下评估,具体如下:四、课程内容1、粗大动作功能训练(1)站立锻炼:a、抬腿锻炼。
b、能在他人辅助下站立训练。
c、扶墙站立锻炼。
(2)坐立锻炼:要求抬头挺胸目视火线,尽可能坐稳,鼓励其尽可能长时间保持。
幼儿园送教上门能力评估”送教上门”工作是普及和发展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全纳教育与“零拒绝”的思想,推动了教育的公平化发展。
送教上门将特殊儿童从相对封闭的环境引入到更为开放的环境中,是对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等安置形式的补充。
随着《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案(94-142公法)》中的实施“在家教育”更加体系化,在家接受巡回辅导服务逐渐展开,接受“在家教育”的群体日益扩大,所收获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在实施“送教上门”服务工作中,我的送教对象就有四名学生为脑瘫儿童。
通过我的康复训练,这些儿童有了可喜的变化和进步。
一、个案基本情况强强,男,出生于2008年6月,家中独生子。
出生时由于难产被诊断为脑瘫患儿,2014年成为我校首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
本案例借鉴了重庆市江津区向阳儿童发展中心金容编著的《动作障碍儿童训练新指引》及王和平编著的《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的一些训练方法及手段,对脑瘫儿童的感知与动作进行干预。
经过干预,个案在感知、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言语、认知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二、什么是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所有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
对特殊儿童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类,是维护残疾人权利、保障相关福利的基础和前提。
教育评估源于医学界的诊断评估,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国内研究者翻译、编制了众多评估工具。
教育评估在特殊教育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评估不仅能够确定其是否为特殊教育的对象,还能明确其有哪些特殊教育服务的需要,为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了依据,帮助学校为特殊儿童设计符合他们现阶段发展水平的教育安置策略,引导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参与特殊儿童成长,提高送教上门工作质量。
送教上门中的教育评估,不仅针对孩子一人,更要重视其背后的家庭。
评估报告中除了常规的各领域能力评估还应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中训练场地情况、家中训练器材情况,以及家庭训练人员的年龄和学历等。
这些重要家庭信息的掌握能够让负责教师合理地定制个别化教育计划,便于实施精准康复。
送教上门情况记录表送教活动记录六篇送教上门情况记录表学生姓名:XXX性别:男出生年月:20__.41残障类别:智障送教学校:XXX送教教师:于XXX送教日期:训练内容:1、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初步学会穿衣服。
2、补偿学生语言能力的缺陷。
3、教育学生从1数到10.训练措施:1、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教学生自己脱衣服和穿衣服。
2、给学生糖果以奖励,同时教学生唱儿歌,补偿语言能力缺陷。
3、与学生做拍手游戏,教学生数数,并对学生进行鼓励。
4、与学生家长谈心,提醒其注意平常多鼓励孩子,尽量让她自己穿衣服。
训练评估:孩子能够顺利地数前5个数,虽然还未能完全掌握穿衣服的技巧,但孩子已经在尝试自己做这件事情,孩子的父母也很欣慰。
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学生数数的效果较好。
下阶段训练重点:训练更多复杂的家务劳动能力。
继续教数数。
送教上门情况记录表学生姓名:XXX性别:男出生年月:20__.41残障类别:智障送教学校:XXX送教教师:于XXX送教日期:训练内容:1、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继续学穿衣服。
2、通过聊天补偿学生语言能力的缺陷。
3、教会学生从1数到10.训练措施:1、与家长共同努力,教学生穿衣服。
2、与学生做游戏,增强感情,教学生唱儿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与学生做拍手游戏,帮其回忆数数方法,教学生认识数字1和2.4、游戏,鼓励她多说话,教学生说“谢谢”。
训练评估:孩子能够顺利地数前6个数,虽然还未能完全掌握穿衣服的技巧,但孩子已经在尝试自己做这件事情,孩子的父母也很欣慰。
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学生数数的效果较好。
下阶段训练重点: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继续教数数。
教学生认识数字2.送教上门情况记录表学生姓名:XXX性别:男出生年月:20__.41残障类别:智障送教学校:XXX送教教师:于XXX送教日期:训练内容:1、学会说“你好”。
2、研究数数。
3、学写数字2.4、学会刷牙。
训练措施:1、教学生与人见面时说“你好”,让学生的妈妈装成进门的样子,让学生对她说“你好,妈妈”,培养其与人交往的能力。
浅谈怎样评估送教上门学生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求评估送教上门学生的第一步是了解他们的学习目标和需求。
每个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目标都不同,有的可能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有的可能是为了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有的可能是为了准备出国留学。
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送教老师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送教老师在第一次接触学生时,可以先进行一次面谈,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求,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评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第二步是评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都不同,有的可能在某些科目上具有较强的能力,有的可能则需要在某些方面加强。
送教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测试或者测评,了解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基础情况和学习能力,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依据。
送教老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来评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比如学生平时在学习中的专注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
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在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目标、需求、学习基础和能力后,送教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送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比如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针对性强的辅导方式,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持续跟踪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送教上门的学生由于外出上课的不便,可能会出现学习不稳定的情况,因此送教老师需要持续跟踪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送教老师可以通过作业、测验、考试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送教老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2019年“送教上门”学生评估表
填表说明:
1.残障类型:癫痫病、多动、精神病、唐氏、脑瘫、自闭、自残行为、攻击行为、眩晕及其他类型。
2.感知觉:对冷热、疼痛的感知,视觉辨认,即注视、追视,听觉、触觉、嗅觉的反应与辨别。
3.粗大运动:包括坐、站、跑、跳、推、端、抛、击、踢、接、拍。
4.精细动作:双手配合、手眼协调、握笔写字。
5.言语能力:语言模仿、语言理解、言语表达与沟通。
6.认知能力:说出日常物品的名称,有时间概念、能分类、配对,能进行简单识字(大小、多少、人口手等)和简单算术(10以内数数、3以内加减法)。
7.交往能力:能认识自己,能与陌生人打招呼,并进行简单沟通。
8.自理能力:能自己进食、入厕、整理物品、收拾餐具。
9.服从指令:按照老师指示完成规定要求情况。
10.协调能力:站、坐、蹲、行走等动作协调能力。
11.情绪表现:能喜怒哀乐的四种表情状态,测试期间情绪表现无较大波动,对喜好物品进行转交时无激烈情绪。
12.行为控制:在老师要求下或无人监管情况下的自控表现。
13.其他情况:即该生所表现出表中未列的其他情况。
14.评估建议:给出该学生本学期送教上门项目与内容的建议。
送教上门情况记录表三篇送教上门情况记录表一篇送教学校:***送教教师:***送教日期:****训练内容:1、学习习惯培养2、引导参加社区活动3、写字练习4、10以内加减法练习训练措施:1、教育目标重点在于改善其周围环境,培养健康心理和唤起自信,激发其学习兴趣。
首先应该进行行为矫正,扫除学习障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此,我制定了针对性教育训练的详细计划和步骤。
2、在以赏识教育为主的日常教育中,适当的引入挫折教育和批评教育,使学生在建立学习自信心的同时,逐步适应多元的评价语言。
3、鼓励该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
让她时刻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有被重视的感觉,体验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和为他人服务的幸福感。
4、逐步加大写的作业的量,训练学生手部小肌肉的协调性,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5、逐步加大10以内加减法的难度,训练学生思维,提高数字的感知能力。
训练评估:1、信心有所增强。
表情趋向丰富,有时面带微笑,在与人交流时候相对安静。
2、语言表达有所进步。
在教师的鼓励下,能举手发言,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意思,改变了原来摇头、点头等沉默应答方式。
3、学习的主动性有所增强,作业的完成量增加了。
4、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计算,畏难情绪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5、对于别人或者老师的批评,不会有以前大发脾气的情况出现。
下阶段训练重点:1、多与家庭沟通,传输一些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和常识给家长,以便指导家长在假期对孩子加强教育。
2、继续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该生的潜能和克服其学习困难。
3、利用“信心教育”的优势,继续对该生进行心理疏导和纠正,培养其健康的人格,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送教上门情况记录表二篇第三课时培养计算能力时间:9月3日-9月17日教师:王英学生:课时数:2送教内容:建立0—5的数字概念送教过程:1、唱数游戏法(木头人)2、认数游戏法(数字变一变)3、数实物学具操作、比一比4、用手指表示数字儿歌《手指变变变》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时间:11月5日-11月19日教师:王英学生:课时数:2送教内容:书写0—5,并能比较大小送教过程:1、书写练习练习法(贴图文数字条)2、听写数字练习法(数数再写数字)3、比较大小操作法、游戏法4、评估口试、笔试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时间:12月3日-12月17日教师:王英学生:课时数:2送教内容:建立6--10的数字概念送教过程:1、唱数0—10,10--0游戏法(前跳、后退着唱)2、认数,数实物儿歌、游戏法(贴标签)3、用手指表示数字游戏法(手指变变变)4、书写练习书空、临摹、看图写数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时间:3月4日-3月25日教师:王英学生:课时数:2送教内容:应用10以内的数字送教过程:1、说一说,如:(9)张桌子练习法2、比一比:谁多谁少?操作法3、操作:请给我5支笔演示法(小小服务员)4、目测实物数量练习法(完成统计表)送教上门情况记录表三篇送教学校:**送教教师:**送教日期:**训练内容:1、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初步学会穿衣服。
某某送教上门评估表
2016年送教上门学生评估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填表说明:
1.残障类型:癫痫病、多动、精神病、唐氏、脑瘫、自闭、自闭、自残行为、攻击行为、眩晕及其他类型。
2.感知觉:对冷热、疼痛的感知,视觉辨认,即注视、追视,听觉、触觉、嗅觉的反应与辨别。
3.粗大运动:包括坐、站、跑、跳、推、端、抛、击、踢、接、拍。
4.精细动作:双手配合、手眼协调、握笔写字。
5.言语能力:语言模仿、语言理解、言语表达与沟通。
6.认知能力:说出日常物品的名称,有时间概念、能分类、配对,能进行简单识字(大小、多少、人口手等)和简单算术(10以内数数、3以内加减法)。
7.交往能力:能认识自己,能与陌生人打招呼,并进行简单沟通。
8.自理能力:能自己进食、入厕、整理物品、收拾餐具。
9.服从指令:按照老师指示完成规定要求情况。
10.协调能力:站、坐、蹲、行走等动作协调能力。
11.情绪表现:能喜怒哀乐的四种表情状态,测试期间情绪表现无较大波动,对喜好
物品进行转交时无激烈情绪。
12.行为控制:在老师要求下或无人监管情况下的自控表现。
13.其他情况:即该生所表现出表中未列的其他情况。
14.评估建议:给出该学生本学期送教上门项目与内容的建议。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