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第八单元 第16课 《骆驼祥子》——高妈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37.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16课《骆驼祥子》——高妈(对应学生用书P81)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合辙.(zh é) 2.筛.子(sh āi ) 3.储.金(ch ǔ) 4.自缢.(y ì) (二)多音字1.省错误!2.挨错误!3.处错误!4.号错误! 二、写准字形 1.错误!2.错误! 3.错误!4.错误! 5.错误! 6.错误!三、用对词语1.报复 抱负2.富余 富裕《骆驼祥子》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它通过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蜕化为兽的过程。
小说的主人翁——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
与本文相关的情节是:祥子在杨宅拉包月,由于不能忍受杨家两位太太的人格侮辱,仅四天就辞职了。
又回到了人和车厂,正赶上刘四爷给姐姐做寿去了,家里只剩下刘四爷的女儿虎妞。
在虎妞的引诱下与之同居一夜。
这时以前的老主顾曹先生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去拉包月,祥子为了躲避虎妞便住在了曹家。
但虎妞的事时时缠绕着他,以致在拉曹先生时摔伤了曹先生。
尽管曹先生没有怪罪,但祥子主动请辞,并且提出不要工钱。
在高妈的劝说下,他不再提辞工的事了。
课文节选的部分就是从此开始的。
本文节选的是祥子在为曹先生拉车时的一段生活奇遇:他相当佩服的高妈要帮助他理财放高利贷,可是祥子“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也稳当”;于是高妈又提醒他可以起会买车,可是祥子“好汉不求人”……一来四、积累成语1.自拉自唱:事情全都由自己来解决。
2.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指认死理儿,呆板,不灵活。
(对应学生用书P82)“人民艺术家”——老舍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第16课《骆驼祥子》——高妈《骆驼祥子》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它通过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蜕化为兽的过程。
小说的主人翁——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
与本文相关的情节是:祥子在杨宅拉包月,由于不能忍受杨家两位太太的人格侮辱,仅四天就辞职了。
又回到了人和车厂,正赶上刘四爷给姐姐做寿去了,家里只剩下刘四爷的女儿虎妞。
在虎妞的引诱下与之同居一夜。
这时以前的老主顾曹先生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去拉包月,祥子为了躲避虎妞便住在了曹家。
但虎妞的事时时缠绕着他,以致在拉曹先生时摔伤了曹先生。
尽管曹先生没有怪罪,但祥子主动请辞,并且提出不要工钱。
在高妈的劝说下,他不再提辞工的事了。
课文节选的部分就是从此开始的。
本文节选的是祥子在为曹先生拉车时的一段生活奇遇:他相当佩服的高妈要帮助他理财放高利贷,可是祥子“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也稳当”;于是高妈又提醒他可以起会买车,可是祥子“好汉不求人”……一来(对应学生用书P81)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1.合辙.(zh é) 2.筛.子(sh āi ) 3.储.金(ch ǔ) 4.自缢.(y ì) (二)多音字1.省⎩⎪⎨⎪⎧省.钱(sh ěn ɡ)省.亲(x ǐn ɡ)2.挨⎩⎪⎨⎪⎧挨.边(āi )挨.批(ái )3.处⎩⎪⎨⎪⎧ 处.所(ch ù)处.理(ch ǔ)4.号⎩⎪⎨⎪⎧号.脉(h ào )号.叫(h áo )二、写准字形 1.⎩⎪⎨⎪⎧ 合zh é(辙)清ch è(澈)ch è(撤)退2.⎩⎪⎨⎪⎧ zh àng (账)本ch āng (伥)鬼幕zh àn ɡ(帐) 3.⎩⎪⎨⎪⎧ l ì(厉)害日l ì(历)砥l ì(砺)4.⎩⎪⎨⎪⎧ 谨sh èn (慎)zh ěn (缜)密ch ēn (嗔)怒 5.⎩⎪⎨⎪⎧锻li àn (炼)磨li àn (练)翻ji ǎn (拣)6.⎩⎪⎨⎪⎧qi ào (俏)皮讥qi ào (诮)陡qi ào (峭)三、用对词语1.报复抱负2.富余富裕四、积累成语1.自拉自唱:事情全都由自己来解决。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第16课)《骆驼祥子》—-高妈高妈:《骆驼祥子》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王俊虎高妈是曹宅的女仆,“干净、爽快、做事麻利又仔细",年龄三十二三,比虎妞小又比小福子大些。
关于她的容貌,作品中没有过多的描写,但至少比虎妞要看得过去,能走到人面前。
高妈自丈夫亡去,就出来独自谋生,由于她的勤劳能干、能说会道,深得曹宅主人的欣赏。
祥子到曹宅拉包月的时候,她已经在曹宅干了快三年,不仅自己能够糊口,还积攒下了工钱,善于理财的高妈还将自己的钱放给急需用钱的仆人、巡警以及做买卖的小商人,利钱至少三分。
热心肠的高妈还动员祥子也把钱放出去,虽然祥子有着自己的考虑和想法,并没有按照她的说法去做,但“他对高妈有相当的佩服,觉得这个女人比一般的男子还有心路与能力”.高妈与虎妞、小福子相比,客观上更符合祥子的择偶标准。
假如祥子和高妈结合后,首先,经济上会更稳定,她没有任何家庭拖累,而且能自己独立糊口并积攒工钱,这些工钱数目上当然不能与虎妞可能带来的金钱相比较,但是毕竟属于劳动所得,用起来放心,这一点对祥子这个凭力气吃饭的“农民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高妈的勤快能干得到大家的公认,年长于小福子的她操持起家务来,肯定要比小福子有经验得多,好吃懒做的虎妞比起高妈来自然要逊色得多.第三,高妈虽然守寡,算不得“黄花闺女”,但是相比不明不白失身于未名男人的虎妞、沦为暗娼的小福子来说,要“清白"得多.客观条件上,高妈与祥子对未来配偶的期待最为契合,但是主观上,他们是否互有男女之间的好感和欣赏呢?这还要从文本中寻找答案.(选自《名作欣赏》)阅读课文第2段至第5段,完成1~4题。
1.第2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祥子?表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心理描写。
解答小说中次要人物作用题的答题技巧[课内挖掘]在小说中祥子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高妈则是起陪衬作用的次要人物。
虽然高妈是次要人物,作者却运用极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把高妈这一人物刻画得精明能干、泼辣有心计,栩栩如生,意图是用她的喋喋不休和精于算计的特点来反衬祥子的木讷、不善言谈的性格特点。
[考点讲解]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而小说中塑造的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
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
分析小说次要人物的作用,要挖掘其形象意义,把握其对主要人物的衬托作用,以及其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
小说中次要人物作用题是高考小说阅读中一个重要的考查点,平时学习时我们也会经常遇见此类考题,为此,我们要重点掌握该题型的解答方法和技巧。
一、考题试做(2017·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美]杜鲁门·卡波特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
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
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
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
她现在仍是个孩子。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
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像醉鬼的腿。
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车旁。
三个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
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
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骆驼祥子》高妈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合辙.(zh é) 2.筛.子(sh āi) 3.储.金(ch ǔ) 4.自缢.(y ì) (二)多音字1.省⎩⎪⎨⎪⎧ 省.钱sh ěn ɡ省.亲x ǐn ɡ 2.挨⎩⎪⎨⎪⎧ 挨.边āi 挨.批ái 3.处⎩⎪⎨⎪⎧ 处.所ch ù处.理ch ǔ 4.号⎩⎪⎨⎪⎧ 号.脉h ào 号.叫h áo二、写准字形1.⎩⎪⎨⎪⎧ 合zh é辙清ch è澈ch è撤退2.⎩⎪⎨⎪⎧ zh àng 账本ch āng 伥鬼幕zh àn ɡ帐3.⎩⎪⎨⎪⎧ l ì厉害日l ì历砥l ì砺 4.⎩⎪⎨⎪⎧ 谨sh èn 慎zh ěn 缜密ch ēn 嗔怒《骆驼祥子》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头末和30年头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它通过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一无所获的凄惨遭遇,表现了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蜕化为兽的过程。
小说的主子翁——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夫,20—30年头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头,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斗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难的肆行,中国农村快速走向破产。
因而成批破产的农夫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夫中的一个。
与本文相关的情节是:祥子在杨宅拉包月,由于不能忍受杨家两位太太的人格羞辱,仅四天就辞职了。
又回到了人和车厂,正赶上刘四爷给姐姐做寿去了,家里只剩下刘四爷的女儿虎妞。
在虎妞的引诱下与之同居一夜。
这时以前的老主顾曹先生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去拉包月,祥子为了躲避虎妞便住在了曹家。
但虎妞的事时时缠围着他,以致在拉曹先生时摔伤了曹先生。
尽管曹先生没有怪罪,但祥子主动请辞,并且提出不要工钱。
在高妈的劝告下,他不再提辞工的事了。
第16课《骆驼祥子》——高妈(对应学生用书P81)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合辙.(zh é) 2.筛.子(sh āi ) 3.储.金(ch ǔ) 4.自缢.(y ì) (二)多音字1.省⎩⎪⎨⎪⎧ 省.钱(sh ěn ɡ)省.亲(x ǐn ɡ) 2.挨⎩⎪⎨⎪⎧ 挨.边(āi )挨.批(ái ) 3.处⎩⎪⎨⎪⎧ 处.所(ch ù)处.理(ch ǔ) 4.号⎩⎪⎨⎪⎧号.脉(h ào )号.叫(h áo ) 二、写准字形《骆驼祥子》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它通过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蜕化为兽的过程。
小说的主人翁——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
与本文相关的情节是:祥子在杨宅拉包月,由于不能忍受杨家两位太太的人格侮辱,仅四天就辞职了。
又回到了人和车厂,正赶上刘四爷给姐姐做寿去了,家里只剩下刘四爷的女儿虎妞。
在虎妞的引诱下与之同1.⎩⎪⎨⎪⎧ 合zh é(辙)清ch è(澈)ch è(撤)退2.⎩⎪⎨⎪⎧ zh àng (账)本ch āng (伥)鬼幕zh àn ɡ(帐)3.⎩⎪⎨⎪⎧ l ì(厉)害日l ì(历)砥l ì(砺)4.⎩⎪⎨⎪⎧ 谨sh èn (慎)zh ěn (缜)密ch ēn (嗔)怒5.⎩⎪⎨⎪⎧ 锻li àn (炼)磨li àn (练)翻ji ǎn (拣)6.⎩⎪⎨⎪⎧ qi ào (俏)皮讥qi ào (诮)陡qi ào (峭)三、用对词语1.报复 抱负2.富余 富裕四、积累成语1.自拉自唱:事情全都由自己来解决。
第16课《骆驼祥子》——高妈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词语及老舍的名言名句。
2.读:品读课文,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3.练: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
4.写:写一个片段,表达你对本文主人公的看法。
一、诵记名言警句老舍名言名句1.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
2.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4.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5.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
结实才能诚实。
6.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离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第16课《骆驼祥子》——高妈一、阅读延伸品读老舍年幼的时候,不经世事。
不懂得如何去品味老舍先生笔底的波澜。
不能体会到他心中渴望社会大团圆的深切理想。
只是很喜欢那情景里老北京悠长的小巷和浓厚的京韵。
而今,却体味到了另一种深意——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什么可以震撼人心的,我想那无疑该是:文字、精神和生命。
而且当这一切都融汇到一点,便成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心情。
梁实秋欣赏老舍先生,一句“有着超凡的才华”流露着对他全部的肯定。
他曾把细腻和空灵融于趵突泉的流水;他把同情和爱心献给他苦难的人民;他把热情写满了新生的共和国的红墙碧瓦。
然而,在生与死之间你却难把他寻觅,他说:“我爱我的国啊,但是,谁爱我呢?”然后,自沉于太平湖底。
这样的生命在死亡路上也不忘留下恢宏的一笔,打捞他的人说:他的肉体长久的直立于湖底,流水像一个个善良的孩子,和他嬉戏,把他看护。
我们该记住这个人,共和国该记下这个名字:老舍。
曾经长久的怀疑那种评论界的批评方式,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不应该左右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价值,然而当我渐渐的走进山西派的作家,徜徉于李季闻捷的诗里,我不再怀疑这种批判方式:我们无法想象这些艺术家的苦,他们的心里滴落的血,他们对生命的爱,他们对自己的才华的压抑!这些人不是没有才华,他们的水远山长的文字功底完全可以像前人一样“文心雕龙”。
他们却没有,那些火一样的文字温暖着社会最底层的人民,也时刻灼烧着我们年轻的心。
老舍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一个值得我们去爱、去深入了解的人。
出于这样的心情,凝结那些许时日的探求,才有了苍凉的心境中无限的遐思和慨叹,于是,用心来写,解读一种末路的寒怆。
老舍笔下的车夫形象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
是老舍先生对生命本质最完美的诠释。
也许他不能改变什么,他手中奔泻的文字不能挽救那个年代,可是他深爱着那些人儿,他不断地续写着那个时节里最真实的故事。
一路,从探索走向成熟;从忧伤寂寞的消极心态到积极地面对生活;从对人力车夫的命运的茫然到对品质的肯定再到对他们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同情。
《骆驼祥子》阅读导引+内容概括+思维导图+原文+批注+阅读训练第八章: 祥子与高妈 曹府管家高妈的一番话让祥子十分佩服,那么,祥子有没有像高妈那样去赚钱?同在曹家帮佣的高妈劝祥子把钱拿去放高利息贷款或者存进银行来生利息,祥子都不敢;高妈劝祥子起会,他也不敢。
年关将到,祥子打算买点礼物去探望刘四爷并要回寄存在那里的钱,这时虎妞却找上门来。
导注 引 读 阅 概 括 容 内容导 图 维 思容原文批注曹先生把车收拾好,并没扣祥子的工钱。
曹太太给他两丸"三黄宝蜡",他也没吃。
他没再提辞工的事。
虽然好几天总觉得不大好意思,可是高妈的话得到最后的胜利。
过了些日子,生活又合了辙,他把这件事渐渐忘掉,一切的希望又重新发了芽。
独坐在屋中的时候,他的眼发着亮光,去盘算怎样省钱,怎样买车;嘴里还不住的嘟囔,象有点心病似的。
他的算法很不高明,可是心中和嘴上常常念着"六六三十六";这并与他的钱数没多少关系,不过是这么念道,心中好象是充实一些,真象有一本账似的。
他对高妈有相当的佩服,觉得这个女人比一般的男子还有心路与能力,她的话是抄着根儿来的。
他不敢赶上她去闲谈,但在院中或门口遇上她,她若有工夫说几句,他就很愿意听她说。
她每说一套,总够他思索半天的,所以每逢遇上她,他会傻傻忽忽的一笑,使她明白他是佩服她的话,她也就觉到点得意,即使没有工夫,也得扯上几句。
不过,对于钱的处置方法,他可不敢冒儿咕咚的就随着她的主意走。
她的主意,他以为,实在不算坏;可是多少有点冒险。
他很愿意听她说,好多学些招数,心里显着宽绰;在实行上,他还是那个老主意——不轻易撒手钱。
不错,高妈的确有办法:自从她守了寡,她就把月间所能剩下的一点钱放出去,一块也是一笔,两块也是一笔,放给作仆人的,当二三等巡警的,和作小买卖的,利钱至少是三分。
这些人时常为一块钱急得红着眼转磨,就是有人借给他们一块而当两块算,他们也得伸手接着。
除了这样,钱就不会教他们看见;他们所看见的钱上有毒,接过来便会抽干他们的血,但是他们还得接着。
第16课《骆驼祥子》——高妈(对应学生用书P81)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合辙.(zh é) 2.筛.子(sh āi ) 3.储.金(ch ǔ) 4.自缢.(y ì) (二)多音字1.省⎩⎪⎨⎪⎧ 省.钱(sh ěn ɡ)省.亲(x ǐn ɡ) 2.挨⎩⎪⎨⎪⎧ 挨.边(āi )挨.批(ái ) 3.处⎩⎪⎨⎪⎧ 处.所(ch ù)处.理(ch ǔ) 4.号⎩⎪⎨⎪⎧号.脉(h ào )号.叫(h áo ) 二、写准字形《骆驼祥子》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它通过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蜕化为兽的过程。
小说的主人翁——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
与本文相关的情节是:祥子在杨宅拉包月,由于不能忍受杨家两位太太的人格侮辱,仅四天就辞职了。
又回到了人和车厂,正赶上刘四爷给姐姐做寿去了,家里只剩下刘四爷的女儿虎妞。
在虎妞的引诱下与之同居一夜。
这时以前的老主顾曹先生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去拉包月,祥子为了躲避虎妞便住在了曹家。
但虎妞的事时时缠绕着他,以致在拉曹先生时摔伤了曹先生。
尽管曹先生没有怪罪,但祥子主动请辞,并且提出不要工钱。
在高妈的劝说下,他不再提辞工的事了。
课文节选的部分就是从此开始的。
本文节选的是祥子在为曹先生拉车时的一段生活奇遇:他相当佩服的高妈要帮助他理财放高利贷,可是祥子“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也稳当”;于是高妈又提醒他可以起会买车,可是祥子“好汉不求人”……一来1.⎩⎪⎨⎪⎧ 合zh é(辙)清ch è(澈)ch è(撤)退2.⎩⎪⎨⎪⎧ zh àng (账)本ch āng (伥)鬼幕zh àn ɡ(帐)3.⎩⎪⎨⎪⎧ l ì(厉)害日l ì(历)砥l ì(砺)4.⎩⎪⎨⎪⎧ 谨sh èn (慎)zh ěn (缜)密ch ēn (嗔)怒5.⎩⎪⎨⎪⎧ 锻li àn (炼)磨li àn (练)翻ji ǎn (拣)6.⎩⎪⎨⎪⎧ qi ào (俏)皮讥qi ào (诮)陡qi ào (峭)三、用对词语1.报复 抱负2.富余 富裕四、积累成语1.自拉自唱:事情全都由自己来解决。
2.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指认死理儿,呆板,不灵活。
(对应学生用书P82)“人民艺术家”——老舍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五四运动”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从事抗战文学运动。
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年底回国。
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等职。
“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太平湖自杀。
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
评价:中国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人力车夫的辛酸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时代。
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各种自然灾害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
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
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
“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
”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本文通过祥子与高妈的谈话,表现了高妈的精明干练,祥子的憨厚拙直,从侧面深刻反映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下层劳动人民的艰难。
赏情节1.高妈和方太太给祥子提供了几种攒钱的方法?[明确]三种方法。
①“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放个小型的高利贷;②“一块钱就可以立折子,你怎不立一个呢”——储蓄;③“起上一只会”——搞小型集资互助。
赏人物2.结合本课节选的内容,简要分析高妈和祥子的性格特点。
[明确]3.小说节选部分主要写了高妈,但整部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是祥子,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明确]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善言谈的祥子。
在高妈和祥子的对话中,几乎只有高妈一个人在喋喋不休,作者有意借她的雄辩来反衬祥子的木讷,正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老舍并不强迫祥子开口,而是概括其性格特点,集中笔墨刻画其心理活动——高妈在说,祥子却是心里盘算,前者的爽快厉害,后者的拙直憨厚,同时跃然纸上。
赏语言4.指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他的眼发着亮光。
(2)嘴里还不住地嘟囔,像有点心病似的。
[明确](1)说明祥子又恢复了买车的希望。
(2)表现出买车的强烈愿望。
5.“他不敢..”,加点的一..听她说”“他会傻傻忽忽地一笑..赶上她去闲谈”“他就很愿意系列动词,表现了什么?[明确]生动地展现了祥子对高妈的敬佩。
6.“除了这样,钱就不会教他们看见;他们所看见的钱上有毒,接过来就会抽干他们的血,但是他们还得接着”,句中的“他们所看见的钱”“有毒”“抽干他们的血”指什么?[明确]“他们所看见的钱”指高利贷;“有毒”指高额利息;“抽干他们的血”指高利贷会把他们压垮。
7.“大家都说高妈厉害,她自己也这么承认;她的厉害是由困苦中折磨中锻炼出来的”,这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明确]高妈的泼辣、厉害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被黑暗的社会逼出来的,否则就无法生存。
赏技巧8.本文是如何运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明确]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及其内心世界的描写,目的在于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
(1)直接使用“觉得”“知道”等词语,如:“他对高妈有相当的佩服,觉得这个女人比一般的男子还有心路与能力,她的话是抄着根儿来的。
”“对于银行银号,他只知道那是出‘座儿’的地方,假若巡警不阻止在那儿搁车的话,准能拉上‘买卖’。
”(2)用动作暗示。
例如,“不敢”“很愿意听”“傻傻忽忽地一笑”,一系列动作暗示祥子从内心对高妈非常敬佩。
有人说祥子的悲剧是性格悲剧,也有人说,祥子的悲剧是社会悲剧。
你认为是什么?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观点一:祥子的悲剧是性格悲剧。
他争强好胜的心胸,隶属于个体小生产者的狭隘范畴;他的蓝图是个人小天地;他的挣扎和反抗,是孤立无援的个人奋斗。
他总是迷信自己的力量,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像盲人瞎马似的摸索。
一旦理想被毁,便会仇恨周围的一切,疯狂报复。
观点二:祥子的悲剧是社会悲剧。
人是社会中的人,受社会的制约,他的人生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决定的。
祥子生活在旧社会中,他的悲剧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产物。
有来自旧军阀的祸害,国民党特务的祸害、畸形婚姻的祸害、等等。
这些都是社会的因素。
(对应学生用书P83)文学史评《骆驼祥子》“京味儿”语言可以说是老舍最具标志性的特色。
老舍最善于从北京口语中提炼出自己特有的语言,形成幽默、洗练、优雅,略带“雅谑”的“京味儿”语言。
简洁朴实、自然明快是其最大特色。
鲜明突出的京味儿,是《骆驼祥子》的一大特色。
骆驼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被置于一个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中。
从开篇对于北平洋车夫“门派”的引言到虎妞筹办婚礼的民俗的交代,从对于北平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写到骆驼祥子拉车路线的详细叙述,都使小说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
小说写祥子在混乱的军营中顺手牵走几匹骆驼,卖得了钱而后走到北平城郊的时候,对故都那种平和、安谧的景物描写很好地衬托了祥子当时的心情。
在烈日与暴雨下拉车的祥子,对瞬息变幻莫测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地理情况,又与祥子这个特定人物的身份相一致,表现出作者对故乡了如指掌的熟谙和驾轻就熟的描写技巧。
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
老舍融化了狄更斯、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等小说语言的幽默、洗练、优雅,形成了他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独具文化色彩的语言,它那通体光润圆泽中透露出的“斯文”“雅谑”的“京味儿”,是从悠久历史与文明中所孕育出来的民族文化的智慧与外观。
老舍采用经他加工提炼了的北京口语,生动鲜明地描绘北京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情,准确传神地刻画北平下层社会民众的言谈心理,简洁朴实、自然明快。
文字“极平易,澄清如无波的湖水”,又“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
老舍来自平民,他对学习中国民间通俗艺术保持浓厚的兴趣,并写了鼓词、戏曲,掌握了许多民间语言艺术精华。
据计算机统计,《骆驼祥子》全作近11万字,只用了2 400多个汉字,出现频率最高的都是常用字。
认识621个字、相当于小学高年级水平的读者就可以通读这部杰出的文学名著。
他还善于有选择地使用北京土语,增加语言的地方风味,比如写祥子身体“挺脱”“硬棒”,写刘四爷是个“放屁崩坑儿的人”,祥子穷途末路,病体奄奄地为人家作丧事时,在“马路边上缓缓地蹭”,曹先生家的女佣称赞祥子是“老实巴交”,都是取自北平人的唇舌,又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教养。
虎妞引诱祥子时的一番话,更是闻其声如见其人,使虎妞这个老处女,这个车厂主女儿的泼辣、粗俗又工于心计跃然纸上。
可以说《骆驼祥子》中的人物语言,都是个性化了的。
作品的叙述语言也多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既不夹杂文言词汇,也不采用欧化句法,长短句的精心配置与灵活调度,增加了语言的音乐感,在老舍手里,俗白、清浅的北京口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光彩。
作品在情节交代和人物介绍时,笔墨省俭,表现力强。
在写到刘四爷这个流氓无赖的经历和性格时,小说里叙述道:“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
句式结构相似而长短不一,每句话里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又都极为平易俗白,不假雕饰,为人物勾画出一幅精彩的画像。
客观叙述与主观剖白的水乳交融,使《骆驼祥子》在平静的外界景物衬托下写活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心理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