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佳作欣赏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
矮化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向着高远,向上,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 态,它能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
涌动着精神、灵魂、生命之流,贯穿于人的性灵肉 身与理性心智之中,贯穿于宇宙的一切的一切之中, 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般地无穷无尽地向上涌现。 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 精神。仰望,就是在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重返 失落的精神家园。 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 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他突然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 满和圆润,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 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 光仿佛上苍深情地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 肩头。那一刻,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
2.文章是如何刻画三荷包这一人物形象的? 【提示】 小说主要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刻 画三荷包这一形象的.本来三荷包是“使了全身力 气往前直顶”的,却没想第一次落了空,此时心里自 然不舒服,所以第二次就不分黑白“齐头顶过去”, 可想而知用了多大的力气,谁想却又顶在了“嫂子 的肚皮上”,这个细节十分生动,把三荷包的莽撞、 无赖刻画得非常形象,同时又使三荷包的那种懊恼、 尴尬、无奈一览无遗,使平日里的那种威严和体面 也荡然无存.这样看似简单的描写其实蕴含了深刻 的内容,这是文学作品的伟大之处.
第8课
《官场现形记》
诗海探珠 有美堂暴雨 苏 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 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 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 倒倾鲛室泻琼瑰。
【赏析】 这首诗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首 联写雷起脚下,顽云满座,是诗人站在吴山绝顶 上的真实见闻。一声疾雷,预示暴风雨来势之猛。 颔联写暴雨中的奇观。诗人感到风是“黑”色的, 也产生了江海起立的神奇幻觉。颈联连用两个比 喻写暴雨,取喻新奇贴切,分别诉诸人们的视觉 与听觉形象。用这两个比喻来写雨势、雨量、雨 声,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诗人最后想象这 雨是天帝用来唤醒沉醉中的李白,叫他倾泻出琼 瑰一样的诗篇。全篇显示了苏轼善于从动态中捕 捉景物的特征、善于借助新颖的比喻来刻画事物 的艺术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