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老年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临床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临床应用一、引言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是一种通过聚焦的超激光技术来治疗疼痛病症的设备。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临床应用,包括其治疗原理、适应症、治疗方案等内容。
二、治疗原理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利用聚焦的超激光技术,将高能量的激光束聚焦于特定的疼痛区域,以达到疼痛缓解的效果。
激光能量通过激发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和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疼痛感觉。
三、适应症超激光疼痛治疗仪适用于多种疼痛病症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1.骨骼肌疼痛:如肌肉劳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2.神经痛:如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
3.风湿病痛:如关节炎、滑膜炎等。
4.创伤痛:如扭伤、骨折等。
5.慢性疼痛:如红斑狼疮、纤维肌痛等。
四、治疗方案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治疗时间:每次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2.治疗频率: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每周治疗2-3次,连续治疗2-4周为一个疗程。
3.治疗剂量: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区域的大小,确定适当的治疗剂量,一般为3-5焦耳/平方厘米。
4.治疗部位:针对具体的病症和疼痛区域进行治疗。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治疗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每次治疗的时间、治疗区域、治疗剂量等信息。
2.治疗效果评估表格: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包括疼痛缓解程度、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
3.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操作手册:介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聚焦的超激光技术:一种将激光束聚焦于特定区域的技术,用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
2.疼痛缓解:减轻或消除疼痛感觉。
3.新陈代谢: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
4.血液循环: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为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清除代谢废物和炎症因子。
超激光治疗仪防治128例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疗效研究【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055-01【摘要】目的探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的作用。
方法将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进行脑卒中治疗的12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超激光治疗仪(日本 super lizer ha2550 穴位型)。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和运动功能情况,调查所有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改善情况优良率为95.31%,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9.69%;实验组患者对生活质量满意的为82.81%,对照组为60.94%,两组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发生疼痛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超激光治疗仪(日本 super lizer ha2550 穴位型)。
疼痛照射:对肩、肘、颈椎疼痛的患者均先照射星状神经节,先使用sg探头做固定照射,再使用b探头痛点及周围部位做手提照射,最后用c探头固定照射。
sg探头:照射7min,功率100%,先on 2s,off 1s,1 min后改为on 2s,off 4s ;b探头:连续对患者照射7min,功率100%,每3~5s移动一处位置,防止烫伤;c探头:照射7min,功率100%,on 5s,off 1s。
膝、踝及腰部疼痛做痛点手提照射14min后再进行c探头做固定照射7min,c探头:连续照射10min,功率100%,on 5s,off 1s治疗天数6~15s。
1.3 评定标准:1 对患者疼痛情况采用自评的方式进行改善情况评分,评分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优:患者的疼痛改善度80%~100%,良:患者的疼痛改善度为50%~79%;中:患者的疼痛改善度为20~49%;差:患者的疼痛改善度为0~19%。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非药物治疗现状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
其治疗方法有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3个方面。
对于初次就诊或症状不严重的KOA患者首选非药物治疗方法。
本文就KOA的非药物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
标签:膝关节骨关节炎;非药物;治疗现状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后,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
主要见于老年人,部分继发于关节软骨损伤后。
在我国,KOA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
目前KOA的诊断标准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各国的诊疗指南都将KOA的治疗方法归纳为3个方面: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而非药物治疗是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的基础。
KOA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矫正其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是: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结合,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应个体化;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美国风湿病学会2000年修订膝关节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的治疗指南中包括10种非药物治疗手段。
在非药物治疗中,运动疗法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因此还详细制定了KOA的运动处方[3]。
但这些运动方法需要经专业治疗师指导才能完成,在我国难以实行。
我国有不少非药物治疗KOA的方法,常用的主要有运动疗法、理疗仪器治疗、推拿点穴及针刺治疗等。
1 运动疗法1.1 肌力训练肌力的改变在KOA病程中有重要意义[4]。
因此,增强股四头肌的肌力,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OA的发展,是KOA康复的关键之一。
而肌力训练必须持续2个月以上才可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5]。
常用的方法有:等长收缩股四头肌运动[6]和股四头肌肌力增强训练[7]。
1.2 关节活动度训练通过适宜的关节运动,促进关节内滑液的循环,减轻滑膜炎症,保持关节的活动能力,防止关节僵硬。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临床应用(一)引言概述: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工具,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包括其原理及优势、适应症、治疗效果、注意事项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原理及优势1.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原理介绍2. 其与传统激光疗法的区别3.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优势与特点4. 其对人体的安全性评估5. 适用于各种疼痛类型的优势与适应性二、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适应症1. 骨关节炎的超激光治疗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超激光治疗3. 神经病变和神经痛的超激光治疗4. 肌肉和关节损伤的超激光治疗5. 其他常见疾病的超激光治疗三、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治疗效果1. 疼痛缓解效果的临床观察2. 血液循环改善效果的研究发现3. 其对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的影响4. 治疗后的功能恢复与康复效果5. 对慢性疼痛的长期效果及疗程要求四、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注意事项1. 应用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流程2. 设备使用时的注意事项3. 不适用于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病情4. 儿童和孕妇的使用禁忌5. 潜在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观察与处理五、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未来发展方向1. 利用先进技术改进设备性能2. 继续完善治疗模式和方案3. 加强疗效评估与临床研究4. 推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在其他领域的应用5. 设备普及和临床规范的推广总结: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工具,在临床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适应症。
经过研究和临床实践,我们了解到它与传统激光疗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
但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使用禁忌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以促进其在医学领域的更广泛应用。
超激光照射治疗急慢性疼痛850例发表时间:2013-09-04T16:13:49.6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3期供稿作者:姚春燕蒋红蒋萁[导读] 使用超激光治疗仪治疗疼痛再配合患者适量功能锻炼对患者松解粘连,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关节活动有很大帮助。
姚春燕蒋红蒋萁(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摘要】目的观察超激光照射治疗急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急慢性疼痛患者850例,采用超激光照射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850例患者总有效率92.00%。
结论超激光照射治疗仪是目前治疗急慢性疼痛安全而有效的照射方法之一。
【关键词】疼痛急慢性超激光【中图分类号】R45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318-02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由日本研制成功,由于高输出功率及其波长进入人体内易被水吸收,照射深度达5cm,不仅没有痛感而且会产生很舒适的温热感和刺激感,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无感染危险、简单易行、治疗时间短,几乎无副作用及病发症,适应范围广,作为神经阻滞或替代方法,患者有接受治疗的满足感等特点。
我院疼痛专科应用超激光治疗仪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850例,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佳的治疗效果,现就我们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看法浅谈一下我们的认识。
1 临床资料85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451例,女性399例,年龄14-80岁,病程2天—5年,病种有颈椎病159例,肩周炎63例,带状庖疹后痛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55例,急慢性腰扭伤130例,膝关节痛54例,网球肘41例,足底筋膜炎23例,腱鞘炎26例,关节扭伤38例,肱骨外上髁炎20例。
2 治疗方法2.1照射部位是采用透射人体组织能力最强的光波段(600—1600nm)1800mw的最高输出功率形成可见的红色光束进行治疗,结合辅助检查( CT或核磁共振)明确诊断,然后按痛点或相应探头进行照射。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联合益肾温阳推拿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联合益肾温阳推拿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5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联合益肾温阳推拿法治疗,对照组应用醋氯芬酸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9.31%,且差异较大,P<0.05。
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联合益肾温阳推拿法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益肾温阳推拿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前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中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
其主要是由长期负重、慢性劳损、遗传因素等引起,典型症状为关节疼痛、肿大、肿胀及畸形等,如该病患者不及早进行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
临床上常给予该病患者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往往具有较多副作用,不利患者预后。
我门诊部为观察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联合益肾温阳推拿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我门诊部收治的5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女性,18例男性;年龄为52~71岁,平均(61.25±2.11)岁;病程为3~10年,平均(5.12±1.86)年。
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29例。
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的差异比较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醋氯芬酸片治疗,具体如:口服醋氯芬酸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231,生产厂家:西安海欣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g*10s)每次50~100mg,每日2次,连用4周。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共撷取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患者118例。
按照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组,将11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
观察组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疼痛症状改善时间。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为:94.92%、74.58%,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疼痛症状改善时间实行对比,前者均明显优于后者,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并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及早消除疼痛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推广价值。
关键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椎管内麻醉;腰背痛;临床效果椎管内麻醉,属于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麻醉方式,主要包括:硬膜麻醉、硬膜外腔麻醉、硬膜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1]。
麻醉穿刺时,会对棘上、棘突间位置构成损伤,进而加重患者腰背痛症状。
针对于此,本次研究分析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效果,以此为临床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患者治疗提供有利参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撷取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患者,共计118例。
按照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患者的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实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59例。
所有患者均医院经伦理委员会批准[2],排除精神病症者。
观察组男性、女性各26例、33例;年龄收集范围22~56岁,平均年龄为(39.4±3.6)岁。
包括阑尾炎手术者、胆囊切除术者、子宫肌瘤手术者、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者、剖宫产手术者各7例、6例、10例、14例、22例。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临床应用(二)引言概述: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是一种新型的疼痛治疗设备,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探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临床应用。
正文:
一、疼痛治疗效果显著
1. 使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常常能够迅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可有效治疗各类疼痛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和神经病性疼痛等。
3. 长期使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患者的疼痛症状也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二、适用范围广泛
1.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可广泛应用于各个临床科室,包括骨科、神经科、康复科等。
2. 不同疾病和病情的患者也可以使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进行治疗,例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三、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1.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操作非常简单,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使用技巧。
2. 设备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直观,不需要过多的培训和指导,容易推广到各个临床科室中。
四、无损伤、无侧效应
1.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采用非侵入性的疗法,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任何损伤。
2. 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患者可以安心接受该项治疗。
五、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将会越来越智能化、精准化。
2. 在临床应用中,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有望在更多领域取得更广泛的应用。
总结: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疼痛治疗设备,其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其操作简便、无损伤无侧效应的特点,使得该疗法容易推广并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有望成为更加智能化与精准化的治疗设备。
超激光照射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效果:315例观察作者:肖建斌, 佘守章, 宋文阁, 张本国, 曾祝文, Xiao Jian-bin, She Shou-zhang,Song Wen-ge, Zhang Ben-guo, Zeng Zhu-wen作者单位:肖建斌,佘守章,曾祝文,Xiao Jian-bin,She Shou-zhang,Zeng Zhu-wen(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疼痛中心,广东省,广州市,510180), 宋文阁,Song Wen-ge(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山东省,济南市,250021), 张本国,Zhang Ben-guo(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市,100083)刊名:中国临床康复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年,卷(期):2006,10(1)被引用次数:4次1.Morikawa K;Kawachi A;Matsuo I Clinical effects of super lazer 1992(02)2.今井真低反应レベルレ-ザ-治疗机器の介绍と问题点 1993(04)3.桑清文;白树东;严相默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超激光)合并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1(02)4.李方林;李艳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在肢体创伤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 2002(16)5.刘义明;于丽君;孙伟敏超激光在疼痛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颈腰痛杂志 2001(03)6.武广义;李耀伟;孟庆云超激光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1(11)1.文晓英.梁军.伍勇针灸结合点式直线偏振光远红外线疼痛治疗仪治疗肩周炎疼痛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西南国防医药 2010(5)2.张苏婉.庞思思.钟碧.罗华二种方法治疗手外伤术后早期有炎性反应伤口的比较[期刊论文]-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6)3.陈荣恒.邱懿德.邝丽冰超激光促进感染伤口愈合的临床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 2007(4)4.陈成妹.陈瑞林.邱可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止痛疗效观察和护理[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2011(16)本文链接:/Periodical_xdkf200601049.aspx。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7例临床观察毕建静【摘要】@@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躯体单侧发生沿神经呈带状分布的群集性的小水泡,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多发于中老年人,其后遗神经痛是临床中常见病种之一[1].文献报道本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2].我科2009-10-2010-10将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又称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7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1(020)007【总页数】1页(P611)【作者】毕建静【作者单位】264001,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正文语种】中文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躯体单侧发生沿神经呈带状分布的群集性的小水泡,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
多发于中老年人,其后遗神经痛是临床中常见病种之一[1]。
文献报道本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2]。
我科2009-10—2010-10将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又称超激光疼痛治疗仪)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7例,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52~70岁;病程3 d~6个月;其中颜面部4例,单侧腰部肋间13例。
临床表现为沿感染神经相应节段引起疱疹,并伴严重疼痛。
1.2 治疗方法1.2.1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方法:对颜面部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照射和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照射,使用A型和B型透镜,输出功率为70%~80%间断照射(照射3 s停止2 s),治疗时间10 min,15~20 d为一疗程。
对躯干部位的患者采用脊神经根及其支配的疼痛部位照射,使用B型透镜,输出功率为80%间断照射(照射3 s停止2 s),C型透镜输出功率为80%~90%,连续照射。
治疗时间为10 min,15~20 d为一疗程。
超激光治疗仪/日本YKT55-ALB-200H
价格181818含税
超激光治疗仪是采用最新技术输出波长为700-1600nm“人体窗口”的光波,功率可达2350nW,对人体组织有更深更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作用: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抵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阻断疼痛传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消炎、消肿等功能。
特点
照射模式上追加新的动感模式:动感指的是,输出从零开始到设定值范围内可变化动感输出的模式。
追加防止误操作的锁键功能
提高防尘性能,无需再进行灯光保养。
治疗同时平均输出功率减慢软件照射功能,不会影响温感,反而更加安全治疗,在所有的治疗模式中都可使用。
光纤比以往的外径细了一半,且线的拉伸性、弯曲性、疲劳寿命的耐久性能相应地提高。
光源功率供给组合采用了独特的技术来强化,使输入效率比以往提高了15%,以少量的输入来完成了最大输出功率。
不仅如此还可以控制光纤先端的热量负荷,大大地提高了光纤的寿命。
新世纪ɑ红外偏振光达到了生物体理想窗口的波长(0.7-1.6μm)并且最大输出可2350mW(3000mw/cm2标准型附属装置)使效果更加理想
技术参数
额定电源电压:220V(50/60HZ)
额定消耗电力:380W
最大输出功率:2350mW×2(标准)
治疗时间:10秒-10分钟
治疗累积时间:1秒-99分59秒
照射模式:连续模式、间歇模式、节奏模式、柔和模式
照射时间:1-9秒
休止时间:1-9秒
光源:卤素灯
出力波长:0.7μm ~1.6μm
导光管:光纤光导管
外型尺寸:W635×D330× H700(mm)
重量:30kg。
电脑疼痛治疗仪治疗痛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冯秀;王容侠;刘艳荣;杨霞
【期刊名称】《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年(卷),期】2008(005)032
【摘要】@@ 疼痛是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一种主观内在感受.它作为一种保护性信号,使人躲避危险.但是剧烈的或长期不断的疼痛会使人体各器官以及各系统的功能出现紊乱,使人精神烦躁或抑郁.
【总页数】1页(P72)
【作者】冯秀;王容侠;刘艳荣;杨霞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老年科,湖北,十堰,442000;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所;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老年科,湖北,十堰,442000;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老年科,湖北,十堰,4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1.1
【相关文献】
1.六合治疗仪治疗多种急慢性疼痛症250例
2.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疼痛的疗效分析
3.应用红外光电脑疼痛治疗仪治疗神经性疼痛37例
4.电脑疼痛治疗仪治疗痛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5.周林频谱治疗仪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老年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郭乃良陈雄斌赵长杰杨旅军
1方法介绍
我院从1998年下半年用日本引进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LizerHA-550)治疗老年疼痛患者,并且试用此治疗仪治疗和改善老年患者非疼痛的症状。
方法如下:(1)痛点或神经干的照射阻滞法:主要适用于慢性疼痛患者。
采用疼痛治疗仪的B型透镜,对准并贴近痛点或疼痛范围所支配椎旁神经根(特别在治疗腰腿痛、颈椎病),照射量为80%~100%,以患者感觉到温热为宜,注意避免灼伤,照射周期on/off为1/1至2/2s,间断照射10min;对痛点在四肢且范围又较广者,可让患者手持透镜,照射量为100%,在疼痛区域进行循环照射,连续照射7~10min,一般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min,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
(2)星状神经节照射阻滞法:主要适用于头面部有缺血症的患者。
患者取仰卧位并将颈部向后伸展,然后用薄枕垫在颈部下面,将一侧的髋部和膝部弯曲。
选择距锁骨末端上方两指宽的位置,推开胸锁乳突肌的中部后,用食指和中指向外推开颈动脉和迷走神经,在此点放置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SG探头,照射周期on/off为1/3s,输出功率100%,每侧7 10min。
10次为1疗程。
2临床资料
本组共197例,其中男性109例,女性88例,年龄在60~87岁。
第1组慢性疼痛患者150例(肩周炎37例,腰腿痛35例,膝关节痛21例,三叉神经痛20例,带状疱疹后遗症15例,网球肘12例,其他部位疼痛10例)。
第2组老年患者47例(脑动脉痉挛所致的头晕18例,偏头痛14例,失眠12例,面神经痉挛3例)。
第1组150例慢性疼痛患者中,经过1~2个疗程对疼痛部位或疼痛范围所支配神经干的照射阻滞法治疗,疗效标准为:疼痛完全消失48例,占32%;VAS评分下降75%左右65例,占43.33%;V AS评分下降50%左右29例,占19.33%;V AS评分下降不到30%8例,占5.33%。
有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灼伤。
第2组老年患者47例星状神经节照射阻滞法治疗者,症状发作程度及频率减少达70%以上34例,占72.34%;症状发作程度及频率减少达30%~70%8例,占17.02%;症状发作程度及频率减少30%以下5例,占10.63%。
3讨论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是一种直线偏振近红外线,波长在0.8~1.6μm,功率可达1800MW,形成可见的透射人体组织能力达到5cm的红色光束,对局部疼痛区域或神经干进行照射治疗疼痛的仪器。
因便于各个部位照射,有可能替代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神经阻滞术,如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特别适应于年老体弱伴有生命器官疾病的患者,更无长期使用一般神经阻滞术时,因注射液添加少量皮质激素加重糖尿病,促进骨质疏松症的不良影响。
从本资料看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常见老年慢性疼痛疗效满意,并明显改善老年患者脑血供不足所引起的症状,对失眠也有一定的作用。
另外,由于老年人末梢神经感觉功能退化,在治疗过程中不应过份追求患者的热感,以免灼伤。
(编辑:凌静) 郭乃良(华东医院,上海200040)
陈雄斌(华东医院,上海200040)
赵长杰(华东医院,上海200040)
杨旅军(华东医院,上海2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