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临床应用知识讲解共54页
- 格式:ppt
- 大小:4.47 MB
- 文档页数:54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椎管内麻醉腰背痛的临床效果后目的观察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麻醉科2013年8~12月收治的因硬膜外麻醉穿刺产生腰背痛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同时进行局部热敷,实验组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腰椎穿刺间隙和椎管进行照射,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ltra lizer radiation therapy for low back pain after spinal anesthesia.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because of epidural anesthesia were accepted by Department of Anesthesia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to December 2013,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local heat,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uper lizer by shining lumbar puncture gap and spinal canal.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7%,and that in control group was 80.0%,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ultra lizer radiation therapy for low back pain after spinal anesthesia is significant,can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This treat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afety and simple operation,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ng.[Key words] Super lizer;Spinal anesthesia;Low back pain硬膜外麻醉是在下肢手术、腹部手术中常用的一种临床麻醉方法,由于是穿刺麻醉,在麻醉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棘上韧带的损伤,特别是在麻醉中反复穿刺时,患者更容易出现腰背痛的现象[1]。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结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粘连期50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1-11-22T15:35:09.9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0期供稿作者:胡平俊刘兆平谢功能[导读]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好于对照组。
胡平俊刘兆平谢功能(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康复科湖南郴州 423000)【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0070-02 【摘要】目的观察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结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粘连期的疗效。
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手法治疗,治疗组26例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结合手法治疗。
结果治疗组肩关节的疼痛及活动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结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粘连期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肩周炎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手法松解【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super laser treatment for pain,frozenshoulder with manual therapy adhesion period effect.Methods 50 patients were randomlydivided into twogroups,controlgroup,24 patients with manual therapy,the treatmentgroup,26 patients withsuper-combined methods of laser treatment for pain treatment.Results Thedegree ofshoulder pain and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group,twogroupshadsignificantstatistical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Ultra-laser treatment for pain,frozenshoulder with manual therapyhas asignificant effect adhesion period. 【Key words】frozen super laser treatment for pain release techniques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的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范围较为广泛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老年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作用郭乃良陈雄斌赵长杰杨旅军1方法介绍我院从1998年下半年用日本引进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LizerHA-550)治疗老年疼痛患者,并且试用此治疗仪治疗和改善老年患者非疼痛的症状。
方法如下:(1)痛点或神经干的照射阻滞法:主要适用于慢性疼痛患者。
采用疼痛治疗仪的B型透镜,对准并贴近痛点或疼痛范围所支配椎旁神经根(特别在治疗腰腿痛、颈椎病),照射量为80%~100%,以患者感觉到温热为宜,注意避免灼伤,照射周期on/off为1/1至2/2s,间断照射10min;对痛点在四肢且范围又较广者,可让患者手持透镜,照射量为100%,在疼痛区域进行循环照射,连续照射7~10min,一般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min,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
(2)星状神经节照射阻滞法:主要适用于头面部有缺血症的患者。
患者取仰卧位并将颈部向后伸展,然后用薄枕垫在颈部下面,将一侧的髋部和膝部弯曲。
选择距锁骨末端上方两指宽的位置,推开胸锁乳突肌的中部后,用食指和中指向外推开颈动脉和迷走神经,在此点放置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SG探头,照射周期on/off为1/3s,输出功率100%,每侧7 10min。
10次为1疗程。
2临床资料本组共197例,其中男性109例,女性88例,年龄在60~87岁。
第1组慢性疼痛患者150例(肩周炎37例,腰腿痛35例,膝关节痛21例,三叉神经痛20例,带状疱疹后遗症15例,网球肘12例,其他部位疼痛10例)。
第2组老年患者47例(脑动脉痉挛所致的头晕18例,偏头痛14例,失眠12例,面神经痉挛3例)。
第1组150例慢性疼痛患者中,经过1~2个疗程对疼痛部位或疼痛范围所支配神经干的照射阻滞法治疗,疗效标准为:疼痛完全消失48例,占32%;VAS评分下降75%左右65例,占43.33%;V AS评分下降50%左右29例,占19.33%;V AS评分下降不到30%8例,占5.33%。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简介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又名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其商品名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是将国际最新光电技术与西医解剖学、神经学以及中医经络学针灸原理结合在一起,研制出的一种以治疗疼痛和骨伤为主的高科技绿色治疗新产品。
近红外光谱和偏振度是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的两个根本的特性指标。
作用及机理1.偏振光以其自身的光学特性产生强烈的光针刺痛和温灸效应,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行调整,从而改变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使之恢复生理平衡和维持内环境稳定,达到治病目的。
2.这种“光针”通过照射神经根、神经干、神经节、痛点和穴位,可以产生以下作用:⑴抑制神经兴奋,松弛肌肉,使疼痛部位充分进行有氧代谢,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达到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的目的;⑵促进加速组织活动物质的生成和疼痛物质的代谢,尽快消除炎症和水肿;⑶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强组织营养,促进创伤愈合;⑷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促进淋巴系统循环,稳定机体的内循环,增加机体免疫力;⑸星状神经节的照射可“代替”星状神经节阻滞,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适应症骨科:各种慢性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肌筋膜炎、腱鞘炎;颈肩臂综合症、肩关节周围炎、变形性关节炎、腰痛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跟腱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颈椎病、腰背肌痛及跟痛症等。
疼痛科:三叉神经痛、雷诺病、非典型面部痛、不定陈述综合症、中、晚期癌症性疼痛、面神经麻痹、面肌抽搐、坐骨神经痛及肋间神经痛等。
康复科:脑卒中后遗症、各种外伤后遗症等;神经内科: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脑供血不足等。
口腔科:颞下颌关节紊乱症及下颌关节炎;皮肤科:带状疱疹、痛性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脱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一. 评估和观察要点 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腹部伤口,会阴伤口皮肤情况。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简介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又名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其商品名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是将国际最新光电技术与西医解剖学、神经学以及中医经络学针灸原理结合在一起,研制出的一种以治疗疼痛和骨伤为主的高科技绿色治疗新产品。
近红外光谱和偏振度是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的两个根本的特性指标。
作用及机理1.偏振光以其自身的光学特性产生强烈的光针刺痛和温灸效应,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行调整,从而改变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使之恢复生理平衡和维持内环境稳定,达到治病目的。
2.这种“光针”通过照射神经根、神经干、神经节、痛点和穴位,可以产生以下作用:⑴抑制神经兴奋,松弛肌肉,使疼痛部位充分进行有氧代谢,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达到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的目的;⑵促进加速组织活动物质的生成和疼痛物质的代谢,尽快消除炎症和水肿;⑶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强组织营养,促进创伤愈合;⑷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促进淋巴系统循环,稳定机体的内循环,增加机体免疫力;⑸星状神经节的照射可“代替”星状神经节阻滞,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适应症骨科:各种慢性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肌筋膜炎、腱鞘炎;颈肩臂综合症、肩关节周围炎、变形性关节炎、腰痛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跟腱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颈椎病、腰背肌痛及跟痛症等。
疼痛科:三叉神经痛、雷诺病、非典型面部痛、不定陈述综合症、中、晚期癌症性疼痛、面神经麻痹、面肌抽搐、坐骨神经痛及肋间神经痛等。
康复科:脑卒中后遗症、各种外伤后遗症等;神经内科: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脑供血不足等。
口腔科:颞下颌关节紊乱症及下颌关节炎;皮肤科:带状疱疹、痛性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湿疹、脱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一. 评估和观察要点 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腹部伤口,会阴伤口皮肤情况。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在颈后路手术后颈肩部疼痛中的临床应用李勇;陈建明;王元山;张成程;许天明;周艳【摘要】目的探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在颈椎后路术后颈肩部疼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在我科行椎旁肌剥离颈椎后路手术的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术后2 d第1次换药后,开始使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广泛照射双侧颈肩部,同时予以常规治疗(镇痛及适当功能锻炼);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 w后及术后半年随访的颈肩部疼痛情况,疼痛评估采用VAS量化.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2 w及半年颈肩部疼痛发病率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在术后2 w及半年随访,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可减轻颈后路手术后颈肩部的疼痛.【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1(021)007【总页数】2页(P747-748)【关键词】超激光治疗;颈肩部疼痛;颈椎后路手术【作者】李勇;陈建明;王元山;张成程;许天明;周艳【作者单位】661600,云南,开远,解放军59医院脊柱创伤外科;661600,云南,开远,解放军59医院脊柱创伤外科;661600,云南,开远,解放军59医院脊柱创伤外科;661600,云南,开远,解放军59医院脊柱创伤外科;661600,云南,开远,解放军59医院脊柱创伤外科;661600,云南,开远,解放军59医院脊柱创伤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临床治疗中颈椎后路手术能够解决很多颈部疾病及外伤,主要包括颈椎前路难复性骨折、需要后路减压的颈椎骨折、脊髓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空洞症、颈椎管内肿瘤、颈椎附件肿瘤等。
而随着颈后路手术的开展,术后患者出现颈肩部疼痛等相关症状,其中主要包括颈部的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AS),主要表现为颈项部和肩背部的疼痛、酸胀、无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在体格检查中有明显的压痛点和肌肉痉挛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