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冷冻饮品
- 格式:doc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10
绿色食品植物蛋白饮料标准标准类别:NY/T行业推荐标准,关键词:绿色食品植物蛋白饮料,标准号:NY/T 433—2000,标准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植物蛋白饮料,标准分类: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实施日期:2000-1-1。
NY/T 433—2000,绿色食品植物蛋白饮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植物蛋白饮料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A级绿色食品植物蛋白饮料的生产和流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17—1998 白砂糖GB 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2—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4—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一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1—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 4789.15—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789.26—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GB/T 5009.11—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1996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 5009.13—1996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T 5009.16—1996 食品中锡的测定方法GB/T 5009.17—1996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GB/T 5009.18—1996 食品中氟的测定方法GB/T 5009.19—1996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 5009.22—199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GB/T 5009.28—1996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方法GB/T 5009.29—1996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方法GB/T 5009.36—199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 10220—1988 感官分析方法总论GB/T 10790—1989 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GB/T 10791—1989 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GB/T 12143.1—1989 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折光计法GB/T 14771—199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GB/T 14962—1994 食品中铬的测定方法GB 16322—1996 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NY/T 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2—2000 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冷冻饮品管理看板
一、标准展板
企业应按产品列出产品执行标准,该类产品涉及的主要标准有:
二、产品指标
冷冻饮品主要质量指标、常用食品添加剂指标、微生物指标、污染物指标、非法添加和检验方法要求如下:
三、关键指标及风险防控措施
冷冻饮品所用原辅料较多,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中容易滋生微生物,这也是近年来抽检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此外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也普遍存在,特别是甜味剂、着色剂项目。
冷冻饮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杀菌的步骤在配料之后,而后续一系列的操作步骤都存在被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建议企业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为有效控制冷冻饮品质量风险,建议生产企业按照以下措施进行严格管理:
四、主要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图示
:严格按照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对原辅料进行验收,留存合格证明材料。
:按不同种类工艺特点,确定相应的灭国
方法;严格控制影响杀菌效果的参数,如杀菌温
度、杀菌时间等。
B:插杆产品应保证所用插杆洁净无污染。
:控
制冻结的温度和时间,防止滋生微生物。
:控制老化温度及时间,防止老化
过程的物料升温;如需要在此步骤使用食品添
加剂,应注意防止微生物污染,并按GB2760
的规定使用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
:应保证包装区洁净,且接触产品的包装
材料及器具洁净无污染。
1、★标记为关键控制点,需按照风险防控措施执行;
2、匚!虚线框标注的工艺流程,建议划分为清作业区;
3、匚!虚线框标注的工艺流程,建议划分为准清洁作业区;
4、具体工艺流程可根据不同产品的工艺特点确定。
GB2760食品分类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调查03冷冻饮品冷冻饮品,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食品,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冷冻饮品的分类和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消费者们并不太了解。
因此,本文将对冷冻饮品进行分类介绍,并探索其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首先,冷冻饮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冰淇淋、果冻、果汁冰、奶昔等。
冰淇淋是一种由牛奶、鲜奶油、糖和食品添加剂等原料制成的食品,通常以低温冷冻至不可流动状态,口感柔软、细腻。
果冻则是由果汁和明胶等制成的,具有丰富的果味和特殊的口感。
果汁冰则是将真正的果汁冷冻成固体,并在冰上加入一些调味品,如柠檬片、薄荷叶等。
奶昔则以牛奶、鲜奶油、冰块和平衡的食品添加剂为原料,经过混合搅拌后成为一种奶味浓郁、口感细腻的饮品。
对于冷冻饮品中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是冷冻饮品中常用的食品增稠剂。
食品增稠剂是指用于增加食品的粘度和黏性的物质,常用的食品增稠剂有明胶、果胶、卡拉胶等。
明胶是由动物的骨骼和皮革等制成的,常用于果汁冰中,使果冻达到柔软、弹性的口感。
果胶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胶质,常用于制作果冻,具有较好的胶凝稳定性。
卡拉胶则是一种天然胶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胶凝性,在冰淇淋和奶昔中经常使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冷冻饮品中所使用的防腐剂。
防腐剂是用来保护食品免受细菌、酵母、霉菌等微生物污染的化学物质。
冷冻饮品中常用的防腐剂有苏打、山梨酸等。
苏打是一种常见的碱性物质,可以改变食品的酸碱度,达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效果。
山梨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酸,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常用于果汁冰和果冻中。
总之,冷冻饮品是一种受欢迎的食品,根据其成分和用途,可以分为冰淇淋、果冻、果汁冰、奶昔等几类。
冷冻饮品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食品增稠剂和防腐剂等。
食品增稠剂主要用于提高食品的粘度和黏性,常用的有明胶、果胶、卡拉胶等。
防腐剂则用于保护食品免受微生物污染,常用的有苏打、山梨酸等。
食品安全知识手册食品的基本知识一、什么是食品《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食品”的定义如下: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
从食品卫生立法和管理的角度,广义的食品概念还涉及到:所生产食品的原料,食品原料种植,养殖过程接触的物质和环境,食品的添加物质,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设施以及影响食品原有品质的环境。
根据食品安全检测制度把食品分为: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特殊膳食食品,其它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安全以及食品质量主要有哪几项基本要求?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品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质量安全标志食品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有营养价值;(2)有较好的色、香、味和外观形状;(3)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卫生质量要求。
三、什么是健康食品健康食品Healthy food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其原材料也主要取自天然的动植物,经先进生产工艺,将其所含丰富的功效成分作用发挥到极至,从而能调节人体机能,适用于有特定功能需求的相应人群食用的特殊食品。
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日益增长。
这个行业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清凉与美味,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市场格局。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近年来,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消费者对于夏季消暑、休闲零食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冷冻饮品市场的扩张。
同时,餐饮行业对食用冰的需求也持续上升,特别是在各类饮品店和酒吧中,冰块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配料。
据相关数据统计,过去几年中,冷冻饮品市场的年增长率保持在一定水平,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食用冰市场同样表现不俗,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饮品品质的追求,高品质、定制化的食用冰需求逐渐增多。
二、消费需求与偏好的变化消费者对于冷冻饮品及食用冰的需求和偏好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在冷冻饮品方面,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冰淇淋和雪糕,对于健康、低糖、低脂、无添加的产品更加青睐。
此外,特色口味和新颖造型的冷冻饮品也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例如,水果口味、坚果口味的冰淇淋,以及具有创意形状和包装的雪糕产品,都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对于食用冰,消费者更加注重冰块的质量和卫生。
纯净、无异味、透明度高的食用冰更受欢迎。
同时,一些消费者对于冰块的形状和大小也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在鸡尾酒中使用的大块方形冰,或者在咖啡中使用的碎冰。
三、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
市场上既有大型的知名品牌企业,也有众多的中小规模企业和地方性品牌。
大型品牌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生产规模和市场推广能力,能够推出多样化的产品,并通过广泛的销售渠道覆盖全国市场。
例如,_____、_____等知名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中小规模企业和地方性品牌则主要通过特色产品和本地化服务来赢得市场份额。
它们往往更加注重产品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化需求,能够快速响应本地市场的变化。
我国分别制定了AA级与A级绿色食品标准。
制定AA级绿色食品认定准则的依据是,以我国国家相关标准、法规、条例为基础,参照GB/T 24000-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欧共体有机农业条例(2092/91)、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有机农业标准,结合我国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科技攻关成果,争取达到与国外有机食品标准接轨和互相认可的目的。
制定A级绿色食品标准的依据是,以我国国家标准、法规、条例为基础,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例如FAO/WHO 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等标准,在绿色食品生产的四个关键环节上,综合技术水平优于国内执行标准并能被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普遍接受。
绿色食品标准目录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备注1 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2 NY/T392-2000 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3 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4 NY/T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5 NY/T471-2000 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6 NY/T472-2001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7 NY/T473-2001 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8 NY/T658-2002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9 NY/T268-95 绿色食品苹果被NY/T844-2004替代10 NY/T269-95 绿色食品黄瓜被NY/T747-2003替代11 NY/T288-2002 绿色食品茶叶12 NY/T271-95 绿色食品菜豆被NY/T748-2003替代13 NY/T272-95 绿色食品豇豆14 NY/T273-95 绿色食品啤酒被NY/T273-2002替代15 NY/T274-95 绿色食品干白葡萄酒被NY/T274-2004替代16 NY/T275-95 绿色食品半干白葡萄酒17 NY/T276-95 绿色食品干红葡萄酒18 NY/T277-95 绿色食品半干红葡萄酒19 NY/T278-95 绿色食品干桃红葡萄酒20 NY/T279-95 绿色食品消毒牛乳被NY/T657-2002绿色食品乳制品替代21 NY/T280-95 绿色食品全脂加糖酸牛乳22 NY/T281-95 绿色食品全脂无糖炼乳23 NY/T282-95 绿色食品全脂加糖炼乳24 NY/T283-95 绿色食品全脂乳粉25 NY/T284-95 绿色食品全脂加糖乳粉26 NY/T285-95 绿色食品大豆被NY/T285-2003替代27 NY/T286-95 绿色食品大豆油被NY/T751-2003替代28 NY/T287-95 绿色食品高级大豆烹调油被NY/T751-2003替代29 NY/T288-95 绿色食品红茶和绿茶被NY/T288-2002替代30 NY/T289-95 绿色食品咖啡粉31 NY/T654-2002 绿色食品白菜类蔬菜32 NY/T655-2002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33 NY/T657-2002 绿色食品乳制品34 NY/T418-2000 绿色食品玉米35 NY/T419-2000 绿色食品大米36 NY/T420-2000 绿色食品花生(果、仁)37 NY/T421-2000 绿色食品小麦粉38 NY/T422-2000 绿色食品白砂糖39 NY/T423-2000 绿色食品鲜梨被NY/T844-2004替代40 NY/T424-2000 绿色食品鲜桃41 NY/T425-2000 绿色食品猕猴桃42 NY/T426-2000 绿色食品柑桔43 NY/T427-2000 绿色食品哈密瓜44 NY/T428-2000 绿色食品葡萄被NY/T844-2004替代45 NY/T429-2000 绿色食品黑打瓜籽46 NY/T430-2000 绿色食品食用红花籽油47 NY/T431-2000 绿色食品番茄酱48 NY/T432-2000 绿色食品白酒49 NY/T433-2000 绿色食品植物蛋白饮料50 NY/T434-2000 绿色食品果汁饮料51 NY/T435-2000 绿色食品水果、蔬菜脆片52 NY/T436-2000 绿色食品果脯53 NY/T437-2000 绿色食品酱腌菜54 NY/T285-2003 绿色食品豆类(代替NY/T285-1995)55 NY/T743-2003 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56 NY/T744-2003 绿色食品葱蒜类蔬菜57 NY/T745-2003 绿色食品根菜类蔬菜58 NY/T746-2003 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59 NY/T747-2003 绿色食品瓜类蔬菜60 NY/T748-2003 绿色食品豆类蔬菜61 NY/T749-2003 绿色食品食用菌62 NY/T750-2003 绿色食品热带、亚热带水果63 NY/T751-2003 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64 NY/T752-2003 绿色食品蜂产品65 NY/T753-2003 绿色食品禽肉66 NY/T754-2003 绿色食品蛋及蛋制品67 NY/T755-2003 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68 NY/T273-2002 绿色食品啤酒69 NY/T270-95 绿色食品番茄被NY/T655-2002替代70 NY/T290-95 绿色食品橙汁和浓缩橙汁被NY/T434-2000替代71 NY/T291-95 绿色食品番石榴果汁饮料72 NY/T292-95 绿色食品西番莲果汁饮料73 NY/T840-2004 绿色食品虾74 NY/T841-2004 绿色食品蟹75 NY/T842-2004 绿色食品鱼76 NY/T843-2004 绿色食品肉及肉制品77 NY/T844-2004 绿色食品温带水果78 NY/T274-2004 绿色食品葡萄酒代替NY/T274-1995 NY/T275-1995NY/T276-1995NY/T277-1995NY/T278-199579 NY/T891-2004 绿色食品大麦80 NY/T892-2004 绿色食品燕麦81 NY/T893-2004 绿色食品粟米82 NY/T894-2004 绿色食品荞麦83 NY/T895-2004 绿色食品高粱84 NY/T896-2004 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准则85 NY/T897-2004 绿色食品黄酒86 NY/T898-2004 绿色食品含乳饮料87 NY/T899-2004 绿色食品冷冻饮品88 NY/T900-2004 绿色食品发酵调味品89 NY/T901-2004 绿色食品香辛料90 NY/T902-2004 绿色食品瓜子。
绿色食品标准相关知识绿色食品标准是绿色食品认证和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是整个绿色食品事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它是全体从事绿色食品工作的同志们长期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
一、绿色食品标准概念: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循,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
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NY/T),是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标准。
二、绿色食品标准的技术分级: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三、绿色食品技术类标准构成绿色食品标准以“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理念为核心,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1)制定这项标准的目的,一是强调绿色食品必须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地域,以保证绿色食品最终产品的无污染、安全性;二是促进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产地的空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畜禽养殖用水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各项指标以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
提出了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分级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对于一个给定的污染物在全国范围内其标准是统一的,必要时可增设项目,适用于绿色食品(AA级和A级)生产的农田、菜地、果园、牧场、养殖场和加工厂。
绿色食品标准代号近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大众的关注,绿色食品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喜爱和关注的焦点。
所谓绿色食品,指的是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绿色食品标准:NY/T1042-2017 绿色食品坚果NY/T1513-2017 绿色食品畜禽可食用副产品NY/T1889-2017 绿色食品烘炒食品NY/T1329-2017 绿色食品海水贝NY/T897-2017 绿色食品黄酒NY/T1885-2017 绿色食品米酒NY/T1508-2017 绿色食品果酒NY/T431-2017 绿色食品果(蔬)酱NY/T1509-2017 绿色食品芝麻及其制品NY/T751-2017 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NY/T420-2017 绿色食品花生及制品NY/T1323-2017 绿色食品固体饮料NY/T844-2017 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2988-2016 绿色食品湘式挤压糕点NY/T2987-2016 绿色食品果醋饮料NY/T2986-2016 绿色食品糖果NY/T2985-2016 绿色食品低聚糖NY/T2984-2016 绿色食品淀粉类蔬菜粉NY/T2983-2016 绿色食品速冻水果NY/T2982-2016 绿色食品油菜籽NY/T2981-2016 绿色食品魔芋及其制品NY/T2980-2016 绿色食品包装饮用水NY/T2979-2016 绿色食品天然矿泉水NY/T2978-2016 绿色食品稻谷NY/T2977-2016 绿色食品薏仁及薏仁粉NY/T2976-2016 绿色食品冷藏、速冻调制水产品NY/T2975-2016 绿色食品头足类水产品NY/T2974-2016 绿色食品杂粮米NY/T2973-2016 绿色食品啤酒花及其制品NY/T1510-2016 绿色食品麦类制品NY/T1507-2016 绿色食品山野菜NY/T900-2016 绿色食品发酵调味品NY/T899-2016 绿色食品冷冻饮品NY/T434-2016 绿色食品果蔬汁饮料NY/T427-2016 绿色食品西甜瓜NY/T422-2016 绿色食品食用糖NY/T1043-2016 绿色食品人参和西洋参NY/T1046-2016 绿色食品焙烤食品NY/T898-2016 绿色食品含乳饮料NY/T2140-2015 绿色食品代用茶NY/T2140-2012 绿色食品代用茶NY/T288-2012 绿色食品茶叶NY/T1040-2012 绿色食品食用盐NY/T437-2012 绿色食品酱腌菜NY/T1709-2011 绿色食品藻类及其制品NY/T750-2011 绿色食品热带、亚热带水果NY/T2104-2011 绿色食品配制酒NY/T2105-2011 绿色食品汤类罐头NY/T2106-2011 绿色食品谷物类罐头NY/T2107-2011 绿色食品食品馅料NY/T2108-2011 绿色食品熟粉及熟米制糕点NY/T2109-2011 绿色食品鱼类休闲食品NY/T2110-2011 绿色食品淀粉糖和糖浆NY/T2111-2011 绿色食品调味油NY/T751-2011 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NY/T754-2011 绿色食品蛋与蛋制品NY/T901-2011 绿色食品香辛料及其制品NY/T1889-2010 绿色食品烘炒食品NY/T1884-2010 绿色食品果蔬粉NY/T1885-2010 绿色食品米酒NY/T1886-2010 绿色食品复合调味料NY/T1887-2010 绿色食品乳清制品NY/T1888-2010 绿色食品软体动物休闲食品NY/T1890-2010 绿色食品蒸制类糕点NY/T1041-2010 绿色食品干果NY/T1043-2006 绿色食品人参和西洋参NY/T1044-2007 绿色食品藕及其制品NY/T1046-2006 绿色食品焙烤食品NY/T1048-2012 绿色食品笋及笋制品NY/T1049-2015 绿色食品薯芋类蔬菜NY/T1050-2006 绿色食品龟鳖类NY/T1053-2006 绿色食品味精NY/T1323-2007 绿色食品固体饮料NY/T1324-2015 绿色食品芥菜类蔬菜NY/T1325-2015 绿色食品芽苗类蔬菜NY/T1326-2015 绿色食品多年生蔬菜NY/T1327-2007 绿色食品鱼糜制品NY/T1328-2007 绿色食品鱼罐头NY/T1329-2007 绿色食品海水贝NY/T1330-2007 绿色食品方便主食品NY/T1405-2015 绿色食品水生蔬菜NY/T1406-2007 绿色食品速冻蔬菜NY/T1407-2007 绿色食品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NY/T1506-2015 绿色食品食用花卉NY/T1507-2007 绿色食品山野菜NY/T1508-2007 绿色食品果酒NY/T1509-2007 绿色食品芝麻及其制品NY/T1510-2007 绿色食品麦类制品NY/T1511-2015 绿色食品膨化食品NY/T1513-2007 绿色食品畜禽可食用副产品NY/T1514-2007 绿色食品海参及制品NY/T1515-2007 绿色食品海蜇及制品NY/T1516-2007 绿色食品蛙类及制品NY/T268-1995 绿色食品苹果NY/T273-2012 绿色食品啤酒NY/T285-2012 绿色食品豆类NY/T286-1995 绿色食品大豆油NY/T287-1995 绿色食品高级大豆烹调油NY/T289-2012 绿色食品咖啡NY/T290-1995 绿色食品橙汁和浓缩橙汁NY/T291-1995 绿色食品番石榴果汁饮料NY/T292-1995 绿色食品西番莲果汁饮料NY/T421-2012 绿色食品小麦粉NY/T422-2006 绿色食品食用糖NY/T423-2000 绿色食品鲜梨NY/T424-2000 绿色食品鲜桃NY/T425-2000 绿色食品猕猴桃NY/T426-2012 绿色食品柑橘类水果NY/T427-2007 绿色食品西甜瓜NY/T428-2000 绿色食品葡萄NY/T430-2000 绿色食品食用红花籽油NY/T431-2009 绿色食品果(蔬)酱NY/T434-2007 绿色食品果蔬汁饮料NY/T435-2012 绿色食品水果、蔬菜脆片NY/T436-2000 绿色食品果脯NY/T654-2012 绿色食品白菜类蔬菜NY/T655-2012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NY/T657-2012 绿色食品乳制品NY/T743-2012 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NY/T744-2012 绿色食品葱蒜类蔬菜NY/T745-2012 绿色食品根菜类蔬菜NY/T746-2012 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NY/T747-2012 绿色食品瓜类蔬菜NY/T748-2012 绿色食品豆类蔬菜NY/T749-2012 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52-2012 绿色食品峰产品NY/T753-2003 绿色食品禽肉NY/T840-2012 绿色食品虾NY/T841-2012 绿色食品蟹NY/T842-2012 绿色食品鱼NY/T843-2004 绿色食品肉及肉制品NY/T844-2010 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895-2015 绿色食品高粱NY/T897-2004 绿色食品黄酒NY/T898-2004 绿色食品含乳饮料NY/T899-2004 绿色食品冷冻饮品NY/T900-2007 绿色食品发酵调味品NY/T902-2015 绿色食品瓜籽NY/T431-2009 绿色食品果(蔬)酱NY/T420-2009 绿色食品花生及制品NY/T436-2009 绿色食品蜜饯NY/T843-2015 绿色食品畜禽肉制品NY/T1710-2009 绿色食品水产调味品NY/T1711-2009 绿色食品辣椒制品NY/T1712-2009 绿色食品干制水产品NY/T1713-2009 绿色食品茶饮料NY/T1714-2015 绿色食品即食谷粉NY/T274-2014 绿色食品葡萄酒(2015-1-1实施)NY/T418-2014 绿色食品玉米及玉米粉(2015-1-1实施) NY/T419-2014 绿色食品稻米(2015-1-1实施)NY/T432-2014 绿色食品白酒(2015-1-1实施)NY/T433-2014 绿色食品植物蛋白饮料(2015-1-1实施) NY/T891-2014 绿色食品大麦及大麦粉(2015-1-1实施) NY/T892-2014 绿色食品燕麦及燕麦粉(2015-1-1实施) NY/T893-2014 绿色食品粟米及粟米粉(2015-1-1实施) NY/T894-2014 绿色食品荞麦及荞麦粉(2015-1-1实施) NY/T1039-2014 绿色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2015-1-1实施) NY/T1042-2014 绿色食品坚果(2015-1-1实施)NY/T1045-2014 绿色食品脱水蔬菜(2015-1-1实施)NY/T1047-2014 绿色食品水果、蔬菜罐头(2015-1-1实施) NY/T1051-2014 绿色食品枸杞及枸杞制品(2015-1-1实施) NY/T1052-2014 绿色食品豆制品(2015-1-1实施)NY/T1512-2014 绿色食品生面食、米粉制品(2015-1-1实施) NY/T2799-2015 绿色食品畜肉其他相关标准NY/T896-2015 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准则NY/T755-2013 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T2112-2011 绿色食品渔业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471-2010 绿色食品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658-2015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472-2013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NY/T473-2001 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NY/T391-2013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2-2013 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NY/T393-201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13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1054-2013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NY/T1055-2015 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规则NY/T1892-2010 绿色食品畜禽饲养防疫准则NY/T473-2016 绿色食品畜禽卫生防疫准则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 1891-2010 绿色食品海洋捕捞水产品生产管理规范。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冷冻饮品(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本标准代替GB 2759.1-2003《冷冻饮品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 2759.1-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范围描述;——修改了术语和定义;——修改了感官要求;——修改了理化指标;——修改了微生物限量;——修改了运输、贮存条件的要求;——增加了销售环节的要求;——污染物限量直接引用GB 2762规定;——真菌毒素限量直接引用GB 2761的规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冷冻饮品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冷冻饮品,包括冰淇淋(冰淇淋浆料)、雪糕、雪泥、冰棍、甜味冰、食用冰等。
2 术语和定义冷冻饮品以饮用水、食糖、乳、乳制品、果蔬制品、豆类、食用油脂等一种或几种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配料、灭菌、凝冻或冷冻等工艺制成的固态或半固态食品。
3 技术要求3.1 原料要求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或)有关规定。
3.2 感官要求:3.3 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3.3.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3.3.2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3.4 微生物限量致病菌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的规定。
微生物限量还应符合表2的规定。
3.5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3.5.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3.5.2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 14880的规定。
4 其他4.1运输运输车辆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并有适当的保温设施,以保持产品应有的组织状态。
4.2 贮存产品应贮存在≤—18℃的专用冷库内,冷库应定期清扫、消毒。
4.3 销售产品应在冷冻条件下销售,低温陈列柜的温度应≤-15℃。
一代替NY/T 1710-2009代替NY/T 1710-2009ICS 67.040 CCS X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绿色食品 食品馅料Green food – Filling of food(报批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NY/T 2107-2011《绿色食品食品馅料》,与NY/T 2107-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甲基汞、总砷、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喹诺酮类药物、阿力甜的限量值和检验方法(见附录A表A.1、5.6表3);b)更改了总汞、无机砷、镉限量值(见5.6表3,2011年版见5.6表2);c)更改了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测定方法(见5.6表3、附录A表A.1,2011年版见5.6表2);d)更改了霉菌和酵母、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限量值及检验方法(见5.7表4、附录A表A.1,2011年版见5.7表3);e)删除了志贺氏菌(2011年版见5.7表3);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唐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唐山)、唐山海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广东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邢希双、齐彪、项爱丽、张立田、段晓然、汤学英、粘昊菲、李卫东、汤思凝、张谊、张丽芳、曹慧慧、张贺凤、王雅静、史海涛、侯蔷、李梁、王新娥、闫艳华、张亮、阴明杰、宋晓楠、薄会娜、王大伟、张群、赵瑞玲、王帅、肖海辉。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1年首次发布为NY/T 2107-2011;——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绿色食品食品馅料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食品馅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注意了!这102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4月开始全面实施从2017年4月起,102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正式出台实施。
包括49项行业标准和51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2项食品安全地方新标准。
4月1日,49条新标准正式实施。
其中包括40条农业推行标准、7条水产行业推荐标准、2条认可认证标准。
本次出台的农业推行标准新增28条,替代原有标准12条。
绿色食品类为此次调整的重点。
其中增加绿色食品标准16条,范围涵盖粮食类、速冻食品、糖果饮料类的标准界定。
与此同时,对原有绿色食品中部分糖类、果汁饮品、调味品、保健食材及焙烤食品等进行了重新定义。
水产行业推荐标准则增加了干制对虾、调味烤酥鱼、鱼药的标准界定,对虾皮、虾酱、鱼油、黄鱼的标准进行了新的调整。
51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将从4月19日起替代原有标准开始实施。
自此食品接触产品国家标准的更替基本结束,新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建成。
新标准体系实现了原料、添加剂、产品、生产过程和检测方法的全覆盖,新标准涉及内容较为全面,安全卫生指标的制定更具针对性,试验测试引入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条件选择。
对比原标准,本次调整最主要的变化为在于对常见的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近50种物质元素的标准名称中添加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字样。
对玻璃、搪瓷、陶瓷三种常见物质的术语、理化指标、标签标识、感官要求等做了新的修改增加。
关于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的标准中设备材料、培养基和试剂、检验程序和操作步骤、结果与报告、附录A、附录B均进行了修改。
除以上通行标准,4月8日起,云南省自去年10月首次发布的有关乳扇、乳饼的2条食品安全地方新标准也将开始实施。
附:4月实施的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汇总表序号标准编号及名称代替标准号实施日期1NY/T2947-2016枸杞中甜菜碱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2017-04-012NY/T2958-2016生猪及产品追溯关键指标规范2017-04-013NY/T2961-2016兽医实验室质量和技术要求2017-04-014NY/T2962-2016奶牛乳房炎乳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分离鉴定方法2017-04-015NY/T708-2016甘薯干NY/T708-xx2017-04-016NY/T2963-2016薯类及薯制品名词术语2017-04-017NY/T2964-2016鲜湿发酵米粉加工技术规范2017-04-018NY/T2965-2016骨粉加工技术规程2017-04-019NY/T2966-2016枸杞干燥技术规范2017-04-0110NY/T422-2016绿色食品食用糖NY/T422-xx2017-04-0111NY/T427-2016绿色食品西甜瓜NY/T427-xx2017-04-0112NY/T434-2016绿色食品果蔬汁饮料NY/T434-xx2017-04-0113NY/T473-2016绿色食品畜禽卫生防疫准则NY/T473-2001、NY/T1892-20162017-04-0114NY/T898-2016绿色食品含乳饮料NY/T898-xx2017-04-0115NY/T899-2016绿色食品冷冻饮品NY/Y899-xx2017-04-0116NY/T900-2016绿色食品发酵调味品NY/T900-xx2017-04-0117NY/T1043-2016绿色食品人参和西洋参NY/T1043-xx2017-04-0118NY/T1046-2016绿色食品焙烤食品NY/T1046-xx2017-04-0119NY/T1507-2016绿色食品山野菜NY/T1507-xx2017-04-0120NY/T1510-2016绿色食品麦类制品NY/T1510-xx2017-04-0121NY/T2973-2016绿色食品啤酒花及其制品2017-04-0122NY/T2974-2016绿色食品杂粮米2017-04-0123NY/T2975-2016绿色食品头足类水产品2017-04-0124NY/T2976-2016绿色食品冷藏、速冻调制水产品2017-04-0125NY/T2977-2016绿色食品薏仁及薏仁粉2017-04-0126NY/T2978-2016绿色食品稻谷2017-04-0127NY/T2979-2016绿色食品天然矿泉水2017-04-0128NY/T2980-2016绿色食品包装饮用水2017-04-0129NY/T2981-2016绿色食品魔芋及其制品2017-04-0130NY/T2982-2016绿色食品油菜籽2017-04-0131NY/T2983-2016绿色食品速冻水果2017-04-0132NY/T2984-2016绿色食品淀粉类蔬菜粉2017-04-0133NY/T2985-2016绿色食品低聚糖2017-04-0134NY/T2986-2016绿色食品糖果2017-04-0135NY/T2987-2016绿色食品果醋饮料2017-04-0136NY/T2988-2016绿色食品湘式挤压糕点2017-04-0137RB/T152-2016出口作物类农产品监管链评价要求2017-04-0138RB/T151-2016食品微生物定量检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2017-04-0139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砷、镉、铬、铅的测定和砷、镉、铬、镍、铅、锑、锌迁移量的测定SN/T2829-2016中砷、镉、铬、镍、铅、锑和锌迁移量及纸制品和软木塞中砷、镉、铬、铅元素含量的测定,SN/T2597-2016中砷、镉、铬、镍、铅、锑和锌迁移量及纸制品和软木塞中砷、镉、铬、铅元素含量的测定SN/T2594-2016中砷、镉、铬、镍、铅、锑和锌迁移量及纸制品和软木塞中砷、镉、铬、铅元素含量的测定2017-04-1940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甲醛迁移量的测定GB/T,GB/T中“8甲醛”部分,GB/T中“游离甲醛”部分,GB/T中水基模拟物中甲醛的测定部分2017-04-1941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纸、纸板及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GB/T中荧光物质检测部分,SN/T2901-20162017-04-1942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游离酚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游离酚测定部分,GB/T中游离酚测定部分2017-04-1943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异氰酸酯的测定GB/T,SN/T2741-20162017-04-1944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乙二醇和二甘醇迁移量的测定GB/T2017-04-1945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乙二胺和己二胺迁移量的测定GB/T2017-04-1946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锌迁移量的测定、SN/T2829-2016中锌迁移量的测定2017-04-1947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锑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锑的测定方法、GB/T中锑的测定方法、SN/T2597-2016中锑的测定方法、SN/T2829-2016中锑的测定方法2017-04-1948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顺丁烯二酸及其酸酐迁移量的测定GB/T2017-04-1949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触用纸中多氯联苯的测定SN/T2200-xx2017-04-1950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 中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SN/T2900-2016中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SN/T2594-2016中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SN/T2597-2016中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SN/T2829-2016中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2017-04-1951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三乙胺和三正丁胺的测定SN/T2890-20162017-04-1952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软木中杂酚油的测定SN/T2828-20162017-04-1953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的测定GB/T23243-20162017-04-1954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3534-2002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8058-xx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21170-xx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SN/T2597-2016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SN/T2829-2016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SN/T2886-2016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SN/T2594-2016中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2017-04-1955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镍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镍的迁移量测定方法、SN/T2829-2016中镍的迁移量测定方法2017-04-1956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木质材料中二氧化硫的测定SN/T2827-2016中二氧化硫的测定2017-04-1957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氯乙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中氯乙烯单体的测定、GB/T中氯乙烯单体的测定、GB/T中氯乙烯单体的测定,GB/T,GB/T,SN/T2898-20162017-04-1958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21928-xx,SN/T2037-xx2017-04-1959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甲基丙烯酸甲酯迁移量的测定SN/T2894-20162017-04-1960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20499-xx,GB/T20500-xx的“己二酸二己酯含量的测定方法”SN/T2826-2016的“己二酸二己酯迁移量测定方法”2017-04-1961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塑料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测定GB/T2017-04-1962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环氧氯丙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SN/T2897-20162017-04-1963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铬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铬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铬迁移量的测定、SN/T2597-2016中铬迁移量的测定、SN/T2829-2016中铬迁移量的测定2017-04-1964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镉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镉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镉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镉迁移量的测定、GB/T中镉迁移量的测定、GB/T3534-2002中镉迁移量的测定、GB8058-xx中镉迁移量的测定、GB/T21170-xx中镉迁移量的测定、SN/T2597-2016中镉迁移量的测定、SN/T2829-2016中镉迁移量的测定、SN/T2886-2016中镉迁移量的测定2017-04-1965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复合食品接触材料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GB/T2017-04-1966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中二氟二氯甲烷的测定GB/T2017-04-1967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对苯二甲酸迁移量的测定GB/T,SN/T2184-xx2017-04-1968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醋酸乙烯酯迁移量的测定SN/T2333-20162017-04-1969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己内酰胺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GB/T,SN/T2283-20162017-04-1970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丙烯酰胺迁移量的测定GB/T2017-04-1971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丙烯腈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GB/T,SN/T2197-xx2017-04-1972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苯乙烯和乙苯的测定GB/T中“乙苯类化合物”部分,GB/T中“6苯乙烯及乙苯等挥发成分”部分2017-04-1973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2,4,6-三氨基-1,3,5-三嗪迁移量的测定GB/T2017-04-1974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1-烯和四氢呋喃迁移量的测定GB/T2017-04-1975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11-氨基十一酸迁移量的测定GB/T2017-04-1976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1,3-丁二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GB/T,GB/T2017-04-1977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1,3-苯二甲胺迁移量的测定GB/T,SN/T2550-20162017-04-1978GB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具GB14934-19942017-04-1979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GB/T2017-04-1980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GB中橡胶用聚合物的相关内容,关于公布聚己二酰丁二胺等107种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树脂名单的公告中橡胶用聚合物的相关内容2017-04-1981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GB4805-1994中涂料用树脂的相关内容、GB7105-1986中涂料用树脂的相关内容、GB9680-1988中涂料用树脂的相关内容、GB9682-1988中涂料用树脂的相关内容、GB9686-2016中涂料用树脂的相关内容、GB11676-2016中涂料用树脂的相关内容、GB11677-2016中涂料用树脂的相关内容、GB11678-1989中涂料用树脂的相关内容、关于公布聚己二酰丁二胺等107种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树脂名单的公告中涂料用树脂的相关内容2017-04-1982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9681-1988中成型品部分、GB9687-1988中成型品部分、GB9688-1988中成型品部分、GB9689-1988中成型品部分、GB9690-2016中成型品部分、GB13113-1991中成型品部分、GB14942-1994中成型品部分、GB14944-1994中成型品部分、GB16332-1996中成型品部分、GB17326-1998中成型品部分、GB17327-1998中成型品部分、GB13115-1991中成型品部分2017-04-1983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GB9684-2016,GB11333-19892017-04-1984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11680-1989,GB19305-xx2017-04-1985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4803-1994中树脂部分、GB9691-1988中树脂部分、GB9692-1988中树脂部分、GB9693-1988中树脂部分、GB13114-1991中树脂部分、GB13116-1991中树脂部分、GB15204-1994中树脂部分、GB13115-1991中树脂部分、GB16331-1996中塑料树脂的相关内容、关于公布聚己二酰丁二胺等107种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树脂名单的公告》中塑料树脂的相关内容2017-04-1986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GB19778-xx中盛装食品用玻璃制品部分2017-04-1987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制品GB13121-1991中的对应指标、GB14147-1993中的对应指标、GB8058-xx中的对应指标、GB12651-xx中的对应指标2017-04-1988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搪瓷制品GB4804-19842017-04-1989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SN/T2017-04-1990NY/T3026-2016鲜食浆果类水果采后预冷保鲜技术规程2017-04-0191NY/T3033-2016农产品等级规格蓝莓2017-04-0192NY/T3050-2016羊奶真实性鉴定技术规程2017-04-0193NY/T3051-2016生乳安全指标监测前样品处理规范2017-04-0194SC/T3205-2016虾皮SC/T3205-20002017-04-0195SC/T3216-2016盐制大黄鱼SC/T3216-xx2017-04-0196SC/T3220-2016干制对虾2017-04-0197SC/T3309-2016调味烤酥鱼2017-04-0198SC/T3502-2016鱼油SC/T3502-20002017-04-0199SC/T3602-2016虾酱SC/T3602-20022017-04-01100SC/T1132-2016鱼药使用规范2017-04-01101DBS53/010-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乳扇2017-04-08102DBS53/009-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乳饼2017-04-08。
冷冻饮品的制作工艺、材料选择等内容三篇其一:一、冷冻饮品的定义背景冷冻饮品是一种通过制冷技术将饮料冷冻成块状或冰沙状的饮品,通常用于消暑和解渴。
冷冻饮品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在炎炎夏日中享受到清凉的口感,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所需材料制作冷冻饮品所需的材料包括水、糖、果汁、果肉、乳制品、茶叶、咖啡等,以及色素、香精、甜味剂等辅助材料。
三、制作工艺冷冻饮品的制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处理:将所需原料进行清洗、切割、煮沸等处理,使其符合加工要求。
2.混合:将处理好的原料进行混合,加入适量的糖、水等,调整口感。
3.灌装:将混合好的饮料倒入容器中,如冰盒、冰袋、冰棒等。
4.冷冻:将灌装好的饮料进行冷冻,使其凝固成块状或冰沙状。
四、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在中国,冷冻饮品的生产和销售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例如,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具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并严格遵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此外,还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
五、生产标准冷冻饮品的生产需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
例如,在中国,冷冻饮品的生产需要符合GB/T 10788-2008《冷冻饮品通用技术条件》等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冷冻饮品的生产过程、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内容,以确保冷冻饮品的质量和安全。
六、贮藏方法冷冻饮品的贮藏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冷冻饮品应存放在冷冻温度下,避免变质。
2.冷冻饮品在开封后应尽快食用,避免长时间存放。
七、产业链供应上下游要素冷冻饮品的生产和销售涉及到多个产业链上下游要素,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冷冻饮品生产企业、销售商、物流企业等。
这些企业需要密切合作,确保冷冻饮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八、未来的发展动向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冷冻饮品行业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冷冻饮品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对冷冻饮品的监管和管理,促进冷冻饮品行业健康发展。
1.1.1.1 代替GB 2763—2005、GB 25193-2010ICS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 冷冻饮品Green food – Freezing drink(报批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NY/T 899—2016 代替NY/T 899—2004NY/T 899—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NY/T 899-2004《绿色食品冷冻饮品》,与NY/T 899-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产品分类及相应理化指标;——增加了铬、铜限量值;——增加了阿力甜限量值及检验方法,修改了糖精钠检验方法,修改了部分着色剂限量值,删除了聚氧乙烯山梨醇酐酯类、山梨醇酐酯类及附录B、附录C;——修改了菌落总数的部分分类,修改了大肠菌群的部分分类和限量值,增加了霉菌和酵母限量值及检验方法,修改了致病菌类别、采样方案和限量值。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艾莱发喜食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莹、张志华、王颜红、陈倩、王瑜、吴红、周京生、李德敏、郭璇、贾垚、高铭锾。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NY/T 899-2004。
绿色食品冷冻饮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冷冻饮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冷冻饮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GB 5009.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 5009.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GB 5009.2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阿斯巴甜和阿力甜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20705 可可液块及可可饼块GB/T 20706 可可粉GB/T 20707 可可脂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NY/T 392 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NY/T 422 绿色食品食用糖NY/T 657 绿色食品乳制品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751 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NY/T 754 绿色食品蛋与蛋制品NY/T 1052 绿色食品豆制品NY/T 1055 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规则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SB/T 10009 冷冻饮品检验方法SB/T 10013 冷冻饮品冰淇淋SB/T 10014 冷冻饮品雪泥SB/T 10015 冷冻饮品雪糕SB/T 10016 冷冻饮品冰棍SB/T 10017 冷冻饮品食用冰SB/T 10327 冷冻饮品甜味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年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冷冻饮品 freezing drink以饮用水、乳和(或)乳制品、蛋制品、果蔬制品、粮谷制品、豆制品、食糖、可可制品、食用植物油等的一种或多种为主要原辅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等,经混合、灭菌、凝冻或冻结等工艺制成的固态或半固态的制品。
3.2冰淇淋 ice cream以饮用水、乳和(或)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豆制品、食糖、食用植物油等的一种或多种为原辅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营养强化剂,经混合、灭菌、均质、冷却、老化、冻结、硬化等工艺制成的体积膨胀的冷冻饮品。
3.3雪泥ice frost以饮用水、食糖、果汁等为主要原料,配以相关辅料,含或不含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经混合、灭菌、凝冻或低温炒制等工艺制成的松软的冰雪状冷冻饮品。
3.4雪糕ice cream bar以饮用水、乳和(或)乳制品、蛋制品、果蔬制品、粮谷制品、豆制品、食糖、食用植物油等的一种或多种为原辅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营养强化剂,经混合、灭菌、均质、冷却、成型、冻结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饮品。
3.5冰棍ice lolly以饮用水、食糖和(或)甜味剂等为主要原料,配以豆类或果品等相关辅料(含或不含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经混合、灭菌、冷却、注模、插或不插杆、冻结、脱模等工艺制成的带或不带棒的冷冻饮品。
3.6甜味冰sweet ice以饮用水、食糖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经混合、灭菌、罐装、硬化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饮品。
3.7食用冰edible ice以饮用水为原料,经灭菌、注模、冻结、脱模或不脱模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饮品。
4分类4.1 冰淇淋4.1.1全脂乳冰淇淋4.1.1.1清型全脂乳冰淇淋4.1.1.2组合型全脂乳冰淇淋4.1.2半乳脂冰淇淋4.1.2.1 清型半脂乳冰淇淋4.1.2.2 组合型半脂乳冰淇淋4.2 雪泥4.2.1 清型雪泥4.2.2组合型雪泥4.3 雪糕4.3.1清型雪糕4.3.2组合型雪糕4.4 冰棍4.4.1清型冰棍4.4.2组合型冰棍4.5 甜味冰4.6 食用冰4.7 其他类5要求5.1原料5.1.1 饮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5.1.2乳制品应符合NY/T 657的规定。
5.1.3蛋制品应符合NY/T 754的规定。
5.1.4 果蔬制品应符合绿色食品相关产品的规定5.1.5豆制品应符合和NY/T 1052的规定。
5.1.6食用糖应符合和NY/T 422的规定。
5.1.7可可制品应符合GB/T 20705、GB/T 20706、GB/T 20707 的规定5.1.8食用植物油应符合NY/T 751的规定。
5.1.9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应符合NY/T 392和GB 14880的规定。
5.2 生产过程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5.3 感官5.3.1 冰淇淋应符合SB/T 10013的规定。
5.3.2雪泥应符合SB/T 10014的规定。
5.3.3雪糕应符合SB/T 10015的规定。
5.3.4冰棍应符合SB/T 10016的规定。
5.3.5甜味冰应符合SB/T 10327的规定。
5.3.6食用冰应符合SB/T 10017的规定。
5.4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理化指标5.5 污染物限量和食品添加剂限量污染物和食品添加剂限量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同时应符合表2的规定。
5.6 微生物限量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限量5.7 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年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检验方法按JJF 1070执行。
6检验规则申报检验的食品应按照标准中5.3~5.7以及附录A所确定的项目进行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理化指标和微生物项目。
其他要求应符合NY/T 1055的规定。
7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
8包装、运输和贮存8.1 包装应符合GB/T 191和NY/T 658的规定。
8.2 运输应符合NY/T 1056的规定,运输车辆应符合卫生要求。
短途运输可以使用冷藏车或有保温设施的车辆,长途运输应使用机械制冷运输车。
不应与有毒、有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运输时防止挤压、曝晒、雨淋。
装卸时轻拿轻放。
8.3 贮存应符合NY/T 1056的规定,冰淇淋、雪糕产品应贮存在低于-22℃的专用冷库内,雪泥、冰棍、甜味冰产品应贮存在低于-18℃的专用冷库内,食品冰应贮存在低于-12℃的专用冷库内,冷库应定期清扫、消毒。
产品应使用垛垫堆码,离墙不应少于20cm,堆码高度不宜超过2m。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绿色食品冷冻饮品产品申报检验项目表A.1、表A.2规定了除5.3~5.7所列项目外,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绿色食品生产实际情况,绿色食品冷冻饮品申报检验还应检验的项目。
表A.1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项目表A.2致病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