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服装设计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19.51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章什麽是服装•一基本概念•①服装•②成衣•③时装•④高级时装•⑤高级成衣•⑥制服•⑦平面裁剪•⑧立体裁剪•⑨原型裁剪•①服装:是衣裳,衣服的称谓;广义上指人类穿戴装扮自己的行为是着装之后的一种状态,是由人,衣服包括饰物和着装方式三个要素构成。
•②成衣:指近代按标准号型成批量生产的成品的衣服。
•③时装:时髦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流行服装,相对一定历史时期定型的常规服装而言变化较为明显新颖装束,具有流行性与周期性。
•④高级时装;19世纪中叶由查尔斯。
夫莱戴里克。
沃斯创立以上层社会的贵夫人为顾客的高级女装店及其设计制作的高级手工女装。
是由高级的材料,高级的设计高昂的价格,高级的服用者和高级的使用场所等要素构成的。
•⑤高级成衣;是高级时装设计师以中产阶级为消费对象,从前一年发表的高级时装中选择便于成衣化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运用高级时装的制作技术,小批量生产的高档成衣。
制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层,在某种统一意志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制度或法规穿用的一定样式的衣服。
具有象征意义。
⑦平面裁剪;指通过平面制图的方式制出衣片纸样,再把这个板放在衣料上裁剪的方法。
(多用于批量生产)⑧立体裁剪:把衣料或其他代用品(一般用平纹组织的白色生棉布或棉麻交织布)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用大头针和剪刀一边进行衣服造型一边裁剪的方法。
(多用于高级定制服或较立体的造型)⑨原型裁剪:指裁制衣服时所依据的基础样型。
原型是以人体尺寸和外形为依据,原封不动的把立体的人体体型再现于纸面上,是人体体表的平面展开图,再根据设计意图利用原型进行修正调整的方法。
•①高级时装与高级成衣的区别服务阶层不同;高级时装是以上层社会贵夫人为主要顾客,高级成衣是以中产阶级为主要顾客。
高级时装标新立异,设计师的概念之作.引导潮流.高级成衣占据主流是为大众潮流的风向标.高级时装专人专用,从设计,面料到工艺都是独一无二的。
价格高昂,手工艺复杂。
高级成衣小批量生产,设计独特制作精良工艺相对简单,价格相对低些。
《服装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服装设计概论英文名称:学时: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选□专业限选□专业任选□公共必选□公共任选□其它必选前修课程:造型基础1、2 色彩基础1、2 形式基础1、2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先导课。
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服装设计的概念,明确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学习体系,为进入专业学习打下较为系统地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一、服装基础知识1、服装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性质2、服装发展的基本脉络及社会功用3、了解服装的基本分类及形态特征二、服装造型设计1、服装设计的概念及其造型特征2、服装设计造型要素及形式美原理3、服装设计方法分析。
(包括设计条件、设计过程、设计思维)三、服装的流行和美学原理1、服装流行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服装美学的范畴及基本特征3、服装流行的原理和规律四、服装设计师职业与职业素质1、了解服装设计师的职业特点及基本素质2、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师设计历程及风格授课方式:■理论授课□技能指导□作业点评□其它考核方式:□开卷□闭卷■作业论文□技能测试■其它作业与考核标准:完成一篇1500字左右的课程学习小结。
成绩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记分。
教材及参考书:教材:自编教材《服装设计概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教研室编《服装设计概论》刘晓刚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2008年1月第1版参考书:《服装学概论》李当歧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1998年7月第1版《服装设计学(第三版)》袁仄等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服装设计》杨永庆,张岸芬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服装效果表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服装效果表现英文名称:学时: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选□专业限选□专业任选□公共必选□公共任选□其它必选前修课程:服装设计概论服装制图与工艺基础1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学习服装效果图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达到掌握多种工具、材料的表现技法,并获得多种服装设计表现效果的训练,能逐步熟练运用。
服装设计学概论1. 介绍服装设计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服装设计的各个领域,如时尚设计、纺织工艺、服装生产等。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等方面介绍服装设计学的概论。
2. 历史发展服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
在古代,服装的设计与制作主要由手工艺人完成,设计师的角色尚未出现。
直到近现代,随着时尚产业的兴起,服装设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形成。
今天,服装设计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3. 学科特点服装设计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综合性服装设计学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美学、艺术、材料科学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掌握服装设计的综合能力。
3.2 创新性服装设计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领域。
设计师需要不断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和创意,使服装能够符合时代的需求,并体现出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3.3 实践性服装设计学不仅仅是理论学习,更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各种技术和技能。
学生需要学习服装的裁剪、缝纫、细部处理等实际操作,并且要通过实际制作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4. 教学内容服装设计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的服装设计理论知识,如色彩学、线条美学、面料知识等。
这些基础知识将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
4.2 设计技巧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设计技巧,如平面设计、立体剪裁、图案设计等。
这些技巧将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服装设计。
4.3 实践操作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学习服装的裁剪、缝纫、成衣整理等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服装设计的实际工艺。
4.4 时尚趋势学生需要关注时尚界的最新趋势和潮流,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
这将帮助他们设计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服装作品。
5. 就业前景从事服装设计相关职业的人员,可以在多个领域找到就业机会,如时尚设计师、品牌顾问、服装采购员等。
随着时尚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服装设计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服装设计概论分析概论是指对其中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行全面介绍和系统分析的科学方法。
服装设计概论则是对服装设计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全面评述和系统分析的过程。
首先,服装设计概论需要对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
服装设计是指通过对服装的材料、样式、结构、色彩等方面的处理,以满足人们穿着的功能、审美和文化需求的一种创作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通过对人体形态、社会文化、时尚趋势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创意和艺术审美,进行服装的创作和设计。
其次,概论需要对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人体形态学原理、视觉影响原理、创意原理等。
人体形态学原理是指设计师需要通过对人体形态、比例和身体曲线的研究,根据不同人体类型和需求,进行服装设计的尺寸匹配和修饰。
视觉影响原理是指设计师需要通过对色彩搭配、图案设计和线条处理等方面的研究,使服装在视觉上达到舒适、和谐和美感。
创意原理是指设计师需要通过对时尚趋势、文化元素和个人创意的把握,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服装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设计。
再次,概论需要对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进行分析。
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设计方法、材料选择和工艺技术等。
设计方法是指设计师需要通过对市场需求、消费群体和设计目的的研究,运用设计工具和设计语言,进行创新和实践。
材料选择是指设计师需要通过对不同面料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效果的研究,选择合适的面料进行品质和功能的保证。
工艺技术是指设计师需要运用专业的制作技术和工艺流程,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服装产品。
最后,概论还需要对服装设计的发展和应用进行讨论。
服装设计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服装设计也日新月异。
同时,服装设计在时尚产业、文化艺术、教育和研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服装设计概论是对服装设计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全面评述和系统分析的过程。
设计概论(电子版)(完成版)简介设计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和需求,通过创意思维、创意技术,进行系统性和有组织的创作过程,以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的活动。
设计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也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在不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设计的分类设计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如按行业领域、按功能、按技术手段、按设计理论等方面进行分类。
下面对其中几种较为常见的分类方式进行简要介绍。
1. 按行业领域分类按照行业领域可以把设计分为诸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
1.1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指针对人们居住、工作、活动等需要,对建筑物的平面布局、造型形式、功能结构、材料选择、构造方式以及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建筑设计要求设计师需要具有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创造力和高度的责任感。
1.2 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指针对产品进行设计的一种活动,其目的是寻找能够提升产品价值的设计方案,包括产品的外观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等方面。
工业设计注重的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的产品的改进创新,提高其实用性和使用时的视觉和感官享受。
2. 按功能分类按照设计的功能可以分为实用设计、艺术设计等。
2.1 实用设计实用设计是以功能为导向的设计,目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设计注重的是产品的便捷性、实用性和易操作性等方面的设计。
2.2 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以审美为导向的设计,主要关注的是产品的外观、色彩、纹理等方面的设计。
艺术设计注重造型美学、空间感受、情感传递等方面的设计。
3. 按技术手段分类按照设计的技术手段可以分为手工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3.1 手工设计手工设计是指通过手工绘制、剪贴、雕刻等手段进行设计的过程。
手工设计早期是主要的设计方法,现今已极为罕见,但在一些情况下手工设计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设计感。
3.2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设计方法。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教材重点是第2、3、4、5、6章,次重点是1、7、8、9、10、11、12、13、14、15章,其余为一般章节。
设计元素、原则、思维方法、程序、设计师及设计特征和设计形态是设计概论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设计内涵设计含义广义上的设计,是蕴含于宇宙万物中的一种追求平衡与有序的力量,是人类试图统一和支配一切的冲动和需要。
1.1 设计△1.1.1 设计是人的冲动和需要?1、人类,作为宇宙自然的结晶,同样继承了这种试图统一和支配一切的力量。
在人类设计的每件作品中,设计者都遵循着一种与宇宙一样古老的冲动,这是一种追求统一的力量和冲动,也就是设计的力量和冲动。
2、自然界存在着许多设计师们无法企及的设计杰作,它是我们无尽灵感的来源,蕴含着设计的元素和原则。
其中蕴含的是一种自然本能的冲动和力量,是一种对我们自身的自然表达。
3、设计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和宇宙一样古老的,对秩序和规律的渴望和冲动,他是一种人性的反映,一种对人类生命节奏和内心灵魂的终极关怀。
1.1.2 设计的语源学意义?1、“设计”一词,最早可能追溯到拉丁语,其意为“画记号”。
演变成意大利语后意为“素描、描画”,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进入艺术领域。
2、在中国古代艺术概念中,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个词“经营”。
3、从各自的语源背景及学科背景来看,他们的核心含义都是基本一致的,可以说,设计师人类为实现魔种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六法论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谢赫《古画品录》)。
1.2 现代设计1.2.1 现代设计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意义上的设计,发端于英国工业革命产生以后的伦敦世界博览会;2、现代设计是工业革命造就的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技术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同时有时设计界改变以往专为权贵服务的方向,转而提出要为民众服务的口号下的产物,是设计民主化的表现;3、现代设计的形成是基于社会的日益丰裕、中产阶级日益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社会日益向消费时代转化、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知识传播对社会危机的不断思考和忧虑得到表达和完成的一个过程。
1、赵州桥:赵州桥由隋唐的李春设计,赵州桥的设计在跨度大的桥身两端各设计了两个券孔,一则减轻桥体的重量,二则也增加泄洪的便利,同时增加了桥体的美观2、包豪斯:3、离散设计法:离散法是在改变、缩小、分解设计现象的活动过程中,将大量的设计问题化整为零,择其精华,选其最主要矛盾,予以解决4、字体设计:字体设计是将字体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的形式,组合其中的字体,创造新的字形探索字体变化的规律,应用于设计活动中5、长信宫灯:出土于河北满城汉墓中,通过一个宫女手持灯具的造型,利用虹吸的原理,将灯油的烟气,排放到身体中贮存的水里,使烟气得到自然净化,同时在灯具部分,利用灯罩旋钮的开合,调节灯光的亮度,使灯光产生不同的变化6、设计的物化:物化即设计家造物的过程,通过对物体的材料、色彩。
造型的分析,运用技术完善物品的功能、结构、装饰的属性,利用包装、广告、展销,与消费者以市场为中介,进入消费者日常生活之中7、形象设计法:形象法是利用直观的图像和表格来说明设计的意图,具有直观可视的形象性8、CI设计:CI意为企业标志,同时包括有理念创意、活动创意、标志创意几种含义9、流水别墅:是美国的建筑师赖特代表作品,提倡“有机建筑”,是20世纪设计史上的一个典范10、优选设计法:优选法是通过对大量的设计现象的综合、移置、杂交、选择诸种方式中,去伪存真而劣败优胜,得出最佳的设计思考结果,最终成为创意性的设计方案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11、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艺术设计为指导综合了广告学、传播学、心理学、市场学、社会学诸多的学科,成为一种从边缘形成向主体确立的设计学科,目的是促进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提高12、知识的内在性和外在性:内在性是指潜在的信念,成为了抽象的思维方式,即知识通过思考成为一种力量;外在性是表象的知识,经过一种形象的表述,体现知识的社会使用价值13、罗马式建筑:罗马式建筑是一种复杂的骨架结构的拱顶样式。
平面呈拉丁十字形,由石头砌成的墙壁非常厚重,窗户较小而教堂后设置塔楼14、逻辑设计法:逻辑法即用推论的方式,进行会计算法,在大量的数据应用中,说明设计意图,在数字事实的排列给人以强烈的信诺现象,获得设计的结果15、公共环境设计:公共环境是指户外公共环境的设计,相对于室内设计,这部分是广阔的公共生存空间,从室外的环境中看,有街道、广场、草坪、树木、园林、雕塑等等共享空间16、《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汴京繁华的街景,其中商业贸易活动的热闹,亦说明北宋经济社会的一个侧面17、西方古典时期设计:18、设计观念的方向性:如果从设计方法的思路和角度分析,在设计方法中可以分为正方向和反方向的构思。
服装设计概论
期末考试
一.填空(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1.服装设计的内容包括(造型设计)、色彩设计、(材料设计)。
2.(拉尔夫劳伦)、(唐娜凯伦)、(卡尔文克莱因)被并称为美国三大设计师。
3.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省道的作用是(使服装合体)。
4.流行是(指迅速传播而盛行一时的现象)。
5.(设计理念)是指设计的着眼点,是设计思维的根本所在。
6.在我国服装行业国家标准中,由女装号型160/88B,我们可以间接推算出该号型适用腰围的范围是(75-79cm)。
7.服装结构设计的步骤分为(测量尺寸)、(设计尺寸)、(制作样板)、(确认样板)。
8.(维维安维斯特伍德)第一个在服装设计中运用内衣外穿的方式,她被称为(“朋克之母”)。
二.判断(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同一个要素出现二次及二次以上就成为一种突出对象的手段,称之为反复。
√2.穿着对称形式的服装,给人的感觉最舒适,给人心理上的平衡感。
X 3.异质异形的要素反复出现,会使服装富于变化,消除单调感。
X 4.在服装设计中,点的构成全部都是实际存在物,例如纽扣。
√5.四大造型要素在设计中共同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相互协调,才能使设计富有内涵。
X 6.在服装设计时运用对比,应当尽可能的使用强烈的对比,在视觉上形成刺激。
X 7.有了设计风格才会有设计理念。
X 8.服装设计中的仿生设计属于一种无理设计思维。
X 9.在我国服装行业标准中,将身高命名为“型”,人体胸围腰围及体型命名为“号”。
√10.服装造型中的简繁对换的规律实质上是人们的审美疲劳造成的。
X 11.时髦与流行没有差别,实质上讲是一样的。
√12.1947年,迪奥推出的New look设计,其廓形是以X型为基础的。
X 13.服装设计中所谓的流动旋律是很随性的,没有规律可循。
√14.男装设计中多运用直线外观,因为直线给人以“严格、坚硬、庄重”的感觉。
X 15.棉纤维和粘胶纤维都是由植物纤维构成的,因此它们都是天然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