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统计年鉴2015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分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2014年)
- 格式:xlsx
- 大小:51.04 KB
- 文档页数:1
2014年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韶关市统计局韶关调查队2015年3月16日201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抢抓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突出“三大抓手”,着力加快我市绿色转型振兴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综合国民经济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1111.5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9.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95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51.41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517.18亿元,增长9.6%。
三次产业结构为12.9 : 40.6 : 46.5。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8318元,增长8.7%,按平均汇率折算为6238美元。
分区域看:韶关市区生产总值549.49亿元、增长9.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8.4%,人均生产总值5.4万元;县域生产总值586.69亿元、增长10%,占全市的51.6%,人均生产总值3.11万元。
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12.79亿元、增长19.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88.19亿元、增长9.8%。
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9.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5.1%,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5.9%。
民营经济增加值593.5512亿元,增长11.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3.4%。
芙蓉新区建设步伐加快。
芙蓉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71.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为15.4%),增长9.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14.8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42.8亿元,增长10.9%。
按常住人口计,人均生产总值5.25万元。
分片区看:武江片生产总值48.2亿元,增长14.8%(其中核心区40.6亿元、增长15%,核心区中的起步区13.3亿元、增长11.6%);浈江片42亿元,增长5.3%;曲江片72亿元,增长7.9%;乳源片9.1亿元,增长12.7%。
2015年资料分析备考典型例题解析一、(广州2014)据以下资料,回答86-88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广东经济发展连上新台阶,综合实力不断实现大跨越。
1979—2012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2.8%,中国增速为9.8%,广东增速则达13.3%。
2012年,民营经济达29319.97亿元,占GDP比重为51.4%;民营经济上缴税金6467.82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49.1%;民间投资10177.28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2.7%,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广东经济内生增长的主力。
2012年,广东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577公里,比1978年增长1.6倍;公路通车里程19.5万公里,增长2.7倍;民用航线里程185.1万公里,增长88.1倍;管道输油(气)里程6448.01公里,增长82.7倍;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4.08亿吨,增长49.5倍。
改革开放之初尚无的高速公路在2011年实现通车里程5049公里,首次突破5000大关,2012年进一步提高到5524公里。
例题1(广州2014-86)1979—2012年,广东经济年均增速约为世界经济增速的()倍。
A.1.4B.3.5C.4.8D.10.5【答案】C【题型】倍数计算【解析】广东经济年均增速为13.3%,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为2.8%,4.8。
例题2(广州2014-87)2012年,广东税收总额约为()亿元。
A.12273B.13173C.19312D.57043【答案】B【题型】比重计算【解析】民营经济上缴税金6467.82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49.1%,则全省的税收总额为13173。
例题3(广州2014-88)广东高速公路在2012年实现通车里程比2011年增长约()。
A.9.4%B.109.4%C.270%D.370%【答案】A【题型】增长率计算【解析】应用增长率公式:增长率=现期/基期-1,东高速公路2012年通车里程5524公里,2011里通车里程5049公里,增长率为9.4%。
2015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日期:2016-04-22 文章点击率3887次东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个走在前列”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克难奋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5年东莞生产总值(GDP)6275.06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50亿元,下降0.4%;第二产业增加值2902.9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351.59亿元,增长10.0%。
三大产业比例为0.3:46.3:53.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616元,增长8.4%。
在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299.13亿元,增长8.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005.02亿元,增长12.7%。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3%,金融业增长8.5%,房地产业增长18.1%,其他服务业增长11.6%。
年末,全市工商登记总数71.33万户,同比增长13.3%。
其中企业工商登记25.64万户,增长22.7%;个体户登记45.61万户,增长8.7%。
私营企业登记户数增长较快,增长25.3%。
从新登记注册情况看,2015年,全市工商新登记12.30万户,增长7.7%;新登记企业54921家,增长20.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
其中食品类上涨3.8%,烟酒类上涨0.4%,衣着类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4.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居住类上涨1.0%。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2月29日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
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比上年增长6.3%。
全年国民总收入[3]673021亿元。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人,出生率为12.07‰;死亡人口975万人,死亡率为7.11‰;自然增长率为4.96‰。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4]2.9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5]2.47亿人。
人均预期寿命76.34岁。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
2014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4年,全市人民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增后劲各项重点工作,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新常态下呈现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提升、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2014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706.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52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5606.41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0862.94亿元,增长9.4 %。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42:33.56:65.02。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3%、30.9%和68.8%。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3%,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2.4%,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0%。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8 %,其中,能源类下降2.3%,高技术类下降2.5%;轻工业下降0.3%,重工业下降2.6%;生产资料下降2.0%,生活资料下降1.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0%,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3.7%,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3.8%,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下降4.4%,化工原料类下降 0.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6%。
1表1: 2014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0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55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4.37万人,比上年减少6.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6%,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
全年安置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48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 71.75%。
年末,全市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825家(包括人才中介机2构、职业介绍机构),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5.5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7.42万人。
数据简报——
1980-2014年中国各年度GDP及增长率一览
中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这次公布的新数据,标志着自1998年以来,中国GDP增长速度首次低于中共设定的年度增长目标——此前中国政府为2014年设定的GDP增长目标是7.5%“左右”。
1998年,中国曾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自1985年中国政府开始公布GDP数据以来,中国官方GDP增长率低于目标增长率的另外一年是1989年。
就在上周,世界银行(WB)将对中国今年的增长预期下调至7.1%。
此前在2014年10月,该行对中国今年的增长预期为7.2%。
而早在2014年6月,该行给出的预期则为7.5%。
以下为中国经济网汇集整理的1980-2014年中国各年度GDP及增长率一览,仅供参考:。
对比2015年度我省和广东、山东、浙江、上海“四省一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基本情况如下:1、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第二,增速第一。
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70116亿元、增长8.5%。
全国GDP总量676708亿元、增长6.9%,广东72813亿元、增长8.0%,山东63002亿元、增长8%,浙江42886亿元、增长8.0%,上海24965亿元、增长6.9%。
我省总量在四省一市中位居第二,与广东的差距由去年底的2704亿元缩小至2697亿元;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在四省一市中位居第一。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第二,增速第三。
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28.6亿元、增长11%。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万亿元、增长8.4%,广东9364.8亿元、增长12.0%,山东5529.3亿元、增长10%,浙江4809.5亿元、增长7.8%,上海5519.5亿元、增长13.3%。
我省总量在四省一市中位居第二,增速位居第三。
3、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第二,增速第四。
2015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45905.2亿元、增长10.5%。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51590亿元、增长10.0%,广东30031.2亿元、增长15.8%,山东47381.5亿元、增长13.9%,浙江26664.7亿元、增长13.2%,上海6349.4亿元、增长5.6%。
我省投资总量在四省一市位居第二;增速在四省一市中位居第四,但已由年初低于全国2.9个百分点转为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4、工业增加值:总量第一,增速第一。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422.5亿元、增长8.3%。
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6.1%,广东30313.6亿元、增长7.2%,山东增长7.5%,浙江13193亿元、增长4.4%,上海增长0.2%。
我省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位居第一(注:全国、山东、上海不出总量数据)。
5、工业用电量:总量第一,增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