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 教学设计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 教学设计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    教学设计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    教学设计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教学设计

海口市第七中学黎春林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创设北极风光一个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资源等特点,从而知道极地地区的考察和环保的重要性。

2.通过运用地图说出北极与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特点,根据资料分析极地地区的考察和环保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学习地理的价值。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树立科学求实的精神和认真学习的态度,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难点: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分析辨明两极点为中心地图上的方向,得出结论。三、教学准备

地球仪、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等。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方法

此我也根据这一点,在教法上主要采取“分组讨论合作法”把全班分成二大组,一组负责北极地区;另一组负责南极地区,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表格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且培养学的合作能力与读图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始终是起到引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及时针对学生的观点不足之处给予补充,作好评价工作。这种教学方法取得较高的效果,要以后的教学中应以加强训练。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案 东明城关一中侯翠荣 教学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重难点突破 1、分别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图,说明两极地区的位置。 2、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用经纬网辨别方向和周围的环境 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4、利用图片等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教具准备 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 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是哪儿的景象?(播放极地区的景象录像) 总结: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板书课题: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讲授新课: 一.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展示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 思考:1.北冰洋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起来? 2.如果一架飞机从南美洲出发,飞往澳大利亚西南岸,你认为沿什么路线飞行距离较近? 活动:同学们在课前都搜集了很多关于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和资料,请各组派代表来展示大家收集到的材料,说说你们对两极地区的印象。 承转:影响两极地区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气候) 课件:展示南极地区气候资料。(要求学生归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思考:1.为什么南极地区会如此酷寒?(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很小;为冰雪高原,海拔高,表面被冰雪覆盖,反射了部分太阳辐射。) 2.北极地区是否也如南极地区一样酷寒?(寒冷程度不同) 3.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寒冷? 二.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与气候特征 承转:虽然两极地区的环境相当恶劣,但两极地区却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 提问:那么,北极地区是否也一样有这些资源呢? 课件:展示学生和教师收集的两极地区动物和植物的图片,并要求学生判断哪种动物是南极特有的,哪种动物是北极特有的?(南极:企鹅。北极:北极熊。)提问:怎样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

七年级地理南极和北极地区

本学期总第25课时 课题 学 习 目 标本单元第8课时授课日期:2008、4、22课型新授课第五节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所包括的范围、纬度位置特点。南北极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南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人类活动情况分析。南极地区的中国考察站。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资料进行对比归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科学考察。 难点2、南极地区的考察站的状况。学会基本的计算。 教具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过程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 步骤 一、 激情

二、 自主 学习复备 一、科主任: 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 你们知道这是世界上什么地区吗? 冰天雪地,企鹅成群,气候酷寒,冰川身后, 这又是什么地区呢?今天就要我们走进这两个神 秘的地区。 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自读课本,在科代表的带领下预习课本,并对问题进行讨论。 1、在图2—29,了解被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有什么 特点?北冰洋几乎被那几个大洲包围?北冰洋 跨经度多少度? 2、在图2—31,了解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分析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南极洲被哪三大洋环绕?南极洲跨经度多少度?与哪三大洲 步骤

激情 互动 四、 魅力 精讲 五、 拓展 应用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 隔海相望? 3、两极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共同特点? 4、海上冰川是如何形成的? 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各主要分布着哪些动物?极地动物一般都有什么特点? 6、南极考察有什么困难/ 7、我国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建的考察站分别叫什么名字?在什么位置建立的? 三、科代表针对学习目标,组织本组成员讨论: 1、南极地区酷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要冷的多? 3、为什么南极洲是世界上河流最少的大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南极地区 教案

极地地区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极地进行科学考察的意义;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名称和位置。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著名的探险家斯科特和阿蒙森的探险故事和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秦大河等六国科学家穿越南极的资料及图片,我国长城站、中山站、雪龙号考察船的 图片,编制成演示文稿。 教学器材:多媒体设备、南极矿产图 教学课件:资料和图片的演示文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图片并进行整理,在教师指导下选取典型事例制成多媒体演示文稿,向同学们介绍探险家的勇敢精神,现代科学家的勇于奉献、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可选的典型事例: 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中国科学家秦大河等六国科学家横穿南极的事迹。 我国科学家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事迹。 二、教师号召同学们向科学家学习,同时提出分小组讨论的问题: 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到极地去科学考察? 极地地区丰富的资源应如何利用?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不拘泥于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如:南极大陆今后可以成为南半球航线的中间基地;南极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有力地证据;极地地区丰富的资源应各国平均分配或扶助贫困国家等。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他们反复查找地图,特别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二个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都在2月份进行。为了使学生重视读图,在最后可以设计一个探究题目: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到南极去旅游的愿望会很快实现。请各组设计一个从北京到极地去的旅游路线图,三组同学设计去北极、另外三组设计去南极。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多的使用地图,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 【教学点评】 这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注重地图的使用。学生查阅的资料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典型事例制成文稿,学生介绍时要声情并茂具有感染力。在最后的探究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把设计的线路图进行展示、说明设计思路、并让其他同学对其进行点评,教师总结。

初一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极地地区》教案 极地地区 目标 1.了解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2.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要求 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且能够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3.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结构分析 本章内容共一节,分为“冰雪覆盖的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三个标题。三个标题会使学生对极地地区的了解逐渐深入。首先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集中体现在寒冷。正是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当地有特色的资源,如冰川、动物。同时也使得那里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这个天然的实验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但科学家和开发者的到来必然会打破这里的寂静,“极地地区应该如何开发、利用?科学家在考察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片洁净的土地?”这是人们正在面临的严峻问题。三个问题一步步地深入,会使学生从知识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极地地区有全面的了解。 内容点析 1.关于极地地区特殊的位置。教材将读图的过程和对极地地区位置的理解渗透到了活动当中,首先通过这两幅图可以了解两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大致范围,这是理解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基础;第二,让学生明确环绕南极大陆的各大洋和北极地区中心的大洋,南极能够同时被三个大洋环绕,这是由其特殊位置决定的,同时海洋与陆地分布的不同,也是造成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极地地区尤其是极点,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会出现较为特殊的现象,问题3的安排即是让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体会。由于是经线的交汇处,在极地地区还会出现时间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地地区的特殊位置,而这些恰恰是前面学习“地球和地图”时容易被学生忽略的问题。另外,还需要使学生明确北极和南极是两个点,而极区的范围则大致在极圈以内,这与平时的说法有出入。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习题(含答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练习 一.选择题 1.“我是南极的主人,大家说我像身穿白衬衣、黑燕尾服的绅士.”猜猜我是谁()A.北极熊 B.企鹅 C.袋鼠 D.鸵鸟 2.下列有关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严寒、干燥、多大风 B.多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C.6、7月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 D.企鹅和袋鼠是南极地区典型动物 3.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淡水资源丰富 B.科考的最佳时间是12、1、2月 C.企鹅、北极熊的故乡 D.冰山面积逐渐增加 4.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对南极地区进行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资源 B.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12月9日这一天科考队员在中山站看到了极夜现象 C.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站在南极点上任何一个方向都是北方 5.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A.正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6.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非常寒冷,多烈风 B.至今没有常住人口 C.多冰雪,降水丰富 D.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 7.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恶劣,多大风雨雪天气 B.淡水资源丰富 C.站在南极点上判断方向,原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到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6—9月 8.爱护和保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做法是正确的是() A.去南极海域猎杀鲸鱼 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 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下 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9.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南极洲 C.南美洲 D.非洲 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读图完成问题。 10.关于我国南极考察站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 A.长城站(58°E,62°S) B.中山站(76°W,66°S) C.昆仑站(77°W,80°S) D.泰山站(77°E,74°S) 11.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极考察站——中山站(70°S,76°E),途经地球五带中的()个。 A.5个 B.2个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极地地区》教案下面是出guo为大家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极地地区》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guo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活动,学会以极点为中心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能根据资料比较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注重读图,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知识为主线的开放式课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环境。 难点:运用地图在极地辨别方向 教学过程 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四个问题: 1、在南极地区,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被放到户外后,一段时间后就变得光亮如新,为什么? 2、在南极地区,一块钢板从空中坠落能摔得粉碎,为什么?

3、在南极地区,各国科学考察站都把防火当作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为什么? 4、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 出示北极的地图,认识周边的海洋和陆地。出示南极图,学生不但要认识到南极大陆的轮廓象大象,而且要会辨认周边的海域。(顺口溜:脚太平洋,头顶大西洋,背靠印度洋),经度的分布(正十字位置),还有周围的陆地分布。 北极是“陆包洋”,南极是“洋包陆”。. 结合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 1、阅读材料p94页《南极地区的大风》,学生得出南极地区“风库”的特点。 2、阅读课件“极地气候资料”:得出南极地区降水少的特点,称为“白色荒漠”。 3、阅读课件中“七大洲海拔高度图”,知道南极大陆是平均海拔最高的洲,称为“冰雪高原”大陆 4、课本活动p95:读图10.5,比较南北极气温,可知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极,称为地球的“寒极”。 教师引导并小结:南极地区是世界最冷的地方。进一步扩展解释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1)下垫面不一样,南极是陆地,北极是海洋。 (2)南极海拔高。(3)南极被冰雪覆盖,对太阳光有很强的反射作用。 (4)风大

湘教版地理初中七年级下册教案-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13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设计 两极地区是地球上两个非常特殊的区域,也是目前人类最少涉足的地区,但却有着很高的科学研究和考察价值。对学生来讲,这两个地区的许多自然地理特征是难以想象和理解的。本课设计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教师从高效课堂的理念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编排,采用分组竞赛教学法,在课堂上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鼓励积极探究,增强团队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的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获得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一)知识目标 1、能够运用地球仪和地图辨别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球自转方向。 2、了解两极地区自然环境(气候、资源、居民等)的特点及差异。 3、知道两极地区的科考站及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在两极地区图上指出南北极圈,北冰洋所邻的大洲;南极洲周围所临的大洋。 2、利用地球仪,说出在南北极上空观察到地球自转方向。 3、通过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差异及人类对其的科考和保护等,使学生能够解释一 些现象和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通过图片展示,游戏竞赛,质疑、释疑等活动,力求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以增进学生探索极地奥秘的兴趣,并培养小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极地科考和保护意义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使学生认识到 两极地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的原因 创设情境法、对比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游戏竞赛法等 1、多媒体课件 2、自制南北极对比挂图(表) 3、分组竞赛的标记、卡片、明信片等 4、地球仪 5、磁吸

《南极地区》教学设计

《南极地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地图或地球仪描述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南极地区在气候、资源方面的独特特征;能在给定的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两个南极科考站。 培养问题意识。程度好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和提出1~2个问题。 能以小组为单位绘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具有运用地图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体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积极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全球观。 二、教学过程

1.巧布“疑阵”,引发学习动机 上课伊始,教师设置悬念:老师前两天在电视上看到一种动物,请同学们来看看这是什么。(出示“企鹅”图片)学生回答后,教师积极鼓励,给学生以成就感。并接着提问:老师从未见过真正的企鹅,同学们能告诉我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南极、南极洲、南极大陆、南极地区”四个概念,并请学生思考:这么多表述,代表的是不是同一个地方?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南极地区”地图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思想: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破疑的好奇心。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 上,引导其一步步找出正确答案,训练他们应用地理术语的能力。] 2.变换角度,加深概念理解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已经把几个概念区分清楚了,但老师还不清楚南极洲在地球上的确切位置,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南极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南极地区”地图归纳描述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1)纬度位置:地球上位置最南、纬度最高,绝大部分在南极圈内。 (2)经度位置:占据东、西两个半球。 (3)海陆位置:位于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之间,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围绕,并均在南极大陆的北方。南极大陆是一个孤立、偏僻的大陆。 [设计思想: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描述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述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描述区域地理位置方法的重要性。] 3.提供感性材料,促进学生质疑 (1)冰雪大陆 教师出示南极地区、非洲、东南亚的地形图,提问:和以前我们学习的其他大洲或地区的地形图比起来,我总感觉“南极地区”地图有些与众不同。你能发现它的特别之处吗? 若学生发现了经纬网格的不同,教师就引导其回顾已学的地图制作知识,简要提及地图制作中由于投影方法不同,得到的地图不同。还有些学生可能会发现地图颜色方面的差异,这时教师就引导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南极洲是一个冰雪大陆,厚厚的冰雪下面也有高山、平原、盆地等地形。其冰川平均厚度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教学目的 1、了解两极地区的范围,纬度位置特点并能在地图上指出 2、读两极地区图,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了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能分析其成因 3、了解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知道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分别是南极洲、北冰洋 4、通过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难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南极的气候特征和成因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具准备: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地球仪 教学方法:观察法、读图法、自学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对照地球仪提问: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的海陆分布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名称各是什么? 一、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1、学生看书思考: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各包括哪些范围? 2、教师对照地球仪指出起范围 3、两极地区的位置讲述按如下思路进行: (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北冰洋周围被哪些大洲所包围?北冰洋跨经度多少度? (2)南极洲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南极洲被哪三大洋环绕?(按自西向东的顺序)南极洲跨多少经度? (3)设问:如果一架飞机从南美洲南端出发,飞往澳大利亚西海岸,你认为沿什么路线飞行最近?(越过南极上空的路线最近,由此得出:未来的南极洲有可能成为南半球空中交通的中间基地,是南美洲、非洲和大洋州的空中交通捷径) (4)一个建筑师想设计一个房子,不论哪个窗户都向北开,他应把房子建在哪里? 二、两极地区的气候 1、设问:从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来分析,两极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共同点? 过渡:两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是否相同呢?为什么?(南极地区海拔高,且是陆地)那么,南极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呢? 2、学生阅读P60 活动中的材料,根据材料概括南极的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干燥 3、学生讨论:南极地区酷寒的原因是什么?南极洲降水少,为什么会形成巨厚的冰层? 过渡:虽然两极地区是一片无人的白色荒漠,但是却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三、两极地区丰富的资源 1、学生阅读P61-62 阅读材料,思考:两极地区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教师结合材料讲述) 2、学生回答P63 活动1、2、3 3、结合教材和有关资料,了解北极地区的居民 过渡:由于两极地区有着未经人类雕刻的原始环境,为科学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因此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 四、极地科学考察 1、学自读P64 材料,思考:南极探险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1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 2、能力目标: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育目标:让学生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 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 南极洲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欧洲西部。(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讲述,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冰川深厚,这又是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两个神秘的地区。 板书: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三、讲述新课: (一)冰雪世界 学生读图、读书,回答问题。指图,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答案。 教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1、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学生思考,回答。)

(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 (2)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注意方位)北美洲、亚洲、欧洲。 (3)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跨360度,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4)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不准确。应该是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要大于北冰洋。 2.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 (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 (2)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 (3)与哪几个大洲隔海相望? 答案:(1)(纬度最高的大洲)(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南美洲、大洋洲提出问题:想一想,为什么浮冰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 阅读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学生一条一条的阅读,讨论、总结。 1、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 2、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3、两极地区的气候形成原因。 (二)独特的野生动物 请同学们看一下图片,65页“两极地区的主要动物”。 (三)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指导学生阅读66页,了解人类踏上南极的过程。 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回家通过课外阅读,查找关于南北极地区的有关知识。 教学后记: 南北极地区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地区,神秘、遥远、危险,冰天雪地,学生已经通过许多课外的阅读有了很多的了解,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可以讲出很多的内容。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7)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 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 2.过程与方法: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气 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 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教学难点:南极洲气候的成因。 三、新授课 (一)导入新课 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讲述,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冰川深厚,这又是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两个神秘的地区。 板书: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二)预习交流 (三)精讲点拨 ㈠范围、位置 学生读图、读书,回答问题。 指图,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答案。 教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1、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学生思考,回答。) (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 (2)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注意方位)北美洲、亚洲、欧洲。 (3)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跨360度,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4)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 不准确。应该是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要大于北冰洋。 2.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

(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 (2)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 (3)与哪几个大洲隔海相望? 答案:(1)(纬度最高的大洲)(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南美洲、大洋洲 教材60页《南极洲》和61页《海上浮冰》、《南极冰盖》。 提出问题:想一想,为什么浮冰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浮冰陆在海面上的部分体积小,不易被发现,但在水下部分的体积巨大,所以船只很容易被巨大的浮冰撞毁而沉没。 ㈡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 教材60页,阅读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学生一条一条的阅读,讨论、总结。 1、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 2、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3、两极地区的气候形成原因。 4、 指导学生以阅读形式,找出有关的答案。 ㈢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储于两极地区。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2、矿产资源 南极地区,已发现220种矿物,煤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脉上有是节上最大的铁矿床,另外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生物资源 请同学们看一下图片,62页“两极地区的动物”。 63页,活动题。 ㈤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指导学生阅读64页,《南极探险》。了解人类征服南极的过程。 1、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 3、我国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指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两个考察站的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2001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

南极地区教学设计

第五节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新课标倡导“改变地理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依据本节课的设计的三维目标和初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力求做到以学定教,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以问题引导、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动手、动脑、动口的平台,给学生以思考、交流、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初步掌握地理学习方法,体验地理思维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是区域地理的最后一节,基于前四节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学习地区的方法、规律和各要素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采用问题引导下的自主探究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既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下册中认识几个地区一章的最后一个区域,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东南亚、西亚等四个区域,对于地区的学习方法和认识规律已经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初二学生从年龄特点来看,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自主思维,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兴趣较强,并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已初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说明 极地地区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四个地区的延伸。其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极地地图的判读;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内容上,这四部分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关联、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特殊的位置造就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同时吸引着人类去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时则利用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将学生活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基于以上设想,本节课我选择以问题引导、自主学习为主,师生共同讨论为辅的教学方法。采用电脑多媒体等多种教学媒体辅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构建知识体系。 三.设计思路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虽然远离学生平时的生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媒体的多样化和全球各地联系的密切,全球以及两极地区的环境、气候、资源等及其变化越来越引起学生们的关注。所以本课在学生平时认识的基础上,力求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从而培养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意识和能力。

地理初中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 2. 能力目标: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教育目标:让学生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南极洲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讲述,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冰川深厚,这又是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两个神秘的地区。 板书: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二、讲述新课: ㈠范围、位置 学生读图、读书,回答问题。指图,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答案。教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1、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学生思考,回答。) (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 (2)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注意方位)北美洲、亚洲、欧洲。(3)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跨360度,跨经度最多的大洋)(4)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不准确。应该是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要大于北冰洋。 2.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 (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 (2)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3)与哪几个大洲隔海相望? 答案:(1)(纬度最高的大洲)(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南美洲、大洋洲 教材62页《南极地区》和63页《海上浮冰》、《南极冰盖》。 提出问题:想一想,为什么浮冰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8世界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洲练习题

高二地理南极洲和北极地区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1989年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队考察路线图,回答1~3题。 1.当图中A点时间为1989年12月12日12时,北京时间为 A.12日14时B.13日2时C.12日2时D.13日14时 2.在上题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日、13日的范围相等B.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一半 C.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3倍D.13日的范围是12日的一半 3.当考察队到达东方站这天,考察队员回忆的下列有关情况,正确的是 A.太阳从西南天空下落,又从东南天空徐徐升起 B.中国的五星红旗迎风向北偏西飘扬 C.天气异常寒冷,气温低达-70℃ D.夜晚睡觉时,考察队员的房子时常被烈风掀倒 4.有关南极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B.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 C.特有的鸟类是企鹅D.每年的7月到9月是暖季 读南极地区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5—7题。 5.图中a、b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B.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时 C.在盛行风的吹拂下两站国旗均飘向西北方向 D.此时长江正值汛期 6.有关a、b两个科学考察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站面临的是太平洋 B.a站面临的是印度洋

C.b站位于南极半岛上 D.b站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7.南极地区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到该地区旅游( ) A.我国的暑假期间是最佳季节B.用指南针定方向在极地地区不可靠 C.随时能观察到美丽的极光D.太阳高度很小,对皮肤毫无损伤 2000年8月13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沉没,读图回答8—9题。 8.巴伦支海风大浪急,此时盛行风向是() A.西风B.极地东风C.冬季风D.海陆风 9.巴伦支海沿岸的气候符合下图中的() A B C D 读南极地区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的是 A. ①B.② C.③ D. ④ 11.某运输机将①站的科考设备运往④站,飞行时间为26小时,一路上阳光普照、飞行的月份可能是 A.六月B.三月 C.九月 D. 12月 12.长城站的科考人员试作一次穿越极点到达中山站的旅行,其行进方向为A.一直向北B.一直向南 C.先向南,再向北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 A.-15℃,-25℃B.-15℃,-35℃ C.-35℃,-25℃D.-35℃,-45℃

2019南极地区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语文

南极地区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运用地图或地球仪描述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2. 能说出南极地区在气候、资源方面的独特特征; 3. 能在给定的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两个南极科考站以及刚建成的昆仑站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南极地区图》,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技能,并产生探究南极地区的兴趣; 3.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若去南极应携带的必备物品,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家在南极科考的历程中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2.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的特征; 【教学难点】 1. 南极地区的地图判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地球上有一个地方被称为冰盖之巅,那里气候寒冷,缺氧,被誉为不可接近之极,在2009年1月27日中国在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考察站,命名为昆仑站,那么同学们知道昆仑站位于哪里呢? 学生:南极洲。 教师:那么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视频《南极昆仑站建成+中国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第一方阵》。 学生:观看视频。 二、南极科考站以及南极的地理位置 教师:在视频中我们看到了昆仑站建在南极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所在位置,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除了昆仑站,中国在南极还建立了哪几个考察站呢? 学生:中山站与长城站。 教师:中山站与长城站在南极地区这张图上已经表示出来了,那么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标出昆仑站。(昆仑站:南纬80度,东经77度)我们所看到的这张地图和我们以前看到的地图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南极这张地图是俯瞰图,而且在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纬线呈圆形,经线由南极为中心的射线。学生在图上画出昆仑站。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本章内容分为“冰雪世界”“独特的野生动物”和“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三目,“寒冷”这条主线贯穿教材始终。两极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了其气候严寒, 正是由于极度严寒,使得两极都成了冰雪世界,也因而形成了冰川、动物等当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同时也使得那里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 而这些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两极地区开展考察活动,而开展考察活动的前提是各方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三目内容步步深入,层层推进,逻辑关系紧密,使学生从具体知识到可持续发展观念,对两极地区有全面的了解。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能够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空白图上能正确填出南极洲濒临的三大洋和相临较近的大洲,及目前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及名称; 4、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明确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2、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环境差异,进一步提高分析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自然环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在以两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辨别方向; 2、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1、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呢,我想请大家欣赏BBC团队于2011年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冰冻星球》的一段宣传片。看完视频,你们知道冰冻星球指的是什么地区? 板书: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讲授新课】 师:关于极地,我们平时了解最多的最高的就是这些可爱的极地动物,认不认识它们? 生: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照片辨认极地动物,并分享自己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师:其实在纪录片中,还有更多这些以及其他极地动物的镜头。也不仅仅是BBC团队,北极和南极地区,每年都会吸引很多人去南北极进行探险和考察。虽然现在我们不能随着科考队进行实地探险,但是我们可以为以后可能的探险做基础的知识储备。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为走进极地来进行一次知识大闯关。 第一关:位置和范围 读图探究: 师:考察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最基础的就是要知道它的位置和范围。而极地地区包括两个地方,我们先看南极地区。(展示南极地区俯视图) 板书:一、位置与范围:一点、一线、一面 师:在这里,有“一点、一线、一面”很特殊,你们知道这“一点”是什么?纬度是多少?“一线”呢?南极圈的纬度是多少?一点,一线共同构成了一面,这一面是什么?怎么描述这“一面”的范围?

【精】《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两课时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了解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差异。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和资料进行对比和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两极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环境。 (2)两极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 南极洲酷寒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南极冰雪、极光、北极熊、企鹅 提问:你知道这些图片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景观吗?(学生回答) 明确:这些都是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景观。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两极地区,首先来看它们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 二、新课学习 (一)冰雪世界 活动1: 1.找出北冰洋周围的大陆,说一说北冰洋地理位置的特点。 明确: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位于北极圈以内,跨经度360度,被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所环抱。

讲解: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拓展延伸:北极地区大洲和大洋的判读 方法一:利用0°经线——以西是北美洲,以东是欧洲和亚洲; 方法二:利用格陵兰岛,以西是北美洲,以东是欧洲和亚洲。 阅读:北冰洋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水深最浅、气候最为寒冷的大洋。北极点处海水深2000多米,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浮冰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夏季,北冰洋上到处可见漂动的冰山。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北冰洋战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经过北极上空。 提问: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是什么人种?(学生回答) 明确:长期居住在北极地区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原住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他们都属于黄色人种。 阅读:因纽特人 因纽特人身材不高,宽鼻子,黄皮肤,头发又黑又直。世界上现有15万多因纽特人,多居住在格陵兰岛、美国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北部及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因纽特人十分耐寒,能够在冰天雪地中活动自如。他们以捕鱼和猎杀海豹为生。因纽特人与他们驯养的爱斯基摩狗相依为命。这种狗以擅长拉着雪橇在冰面上奔跑而闻名,还能够协助主人捕猎。传统上,因纽特人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住房低矮而厚实,有时还用冰雪构筑临时性的住房。 播放视频:《因纽特人》 活动1: 2.找出南极洲濒临的大洋,说一说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学生读图说出) 明确: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跨经度360度,位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之间。 讲解: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拓展延伸:南极地区大洲和大洋的判读 方法一:根据形状判读。首先识记南极半岛,南极半岛的西面是太平洋,东面是印度洋,南极大陆最宽的部分所对的是印度洋。 方法二:利用经线判读。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大西洋,18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太平洋。 活动1: 3.读南极洲的地形剖面图,试归纳南极洲的地形特征。(学生读图回答)

七下人教版地理《极地地区》教案设计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设计 一、课标要求 说出两级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本课目标 1、能够在南北极地区图上辨别极地地区的范围、位置及经纬线特点和地球自转方向。 2、了解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3、了解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三、课前准备 如果你是一位将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人员,那么你需要了解哪些有关问题? 四、知识建构 知识点1:冰雪覆盖的地区 播放极地地区的DVD,归纳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探究一: 1、请同学们从极地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 答: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º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º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 洋、印度洋环绕。 2、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 因。 答: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3、分析课本102页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 有什么差异? 答: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 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总结:纬度高,气温低,冰天雪地,南极酷寒、干旱、大风。 探究二: 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图10.3和图10.4,说说最能代表两极的动物各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