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6第六章空间数据的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9.27 MB
- 文档页数:61
第3章 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首先要进行的任务,可通过数据转换、遥感数据处理以及数字测量等方式完成,其中已有地图的数字化录入,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手段。
在GIS中,录入的内容包括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
空间信息的录入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本章具体介绍这两种方式,以及相关的算法。
同时介绍了数据质量的基本内容及拓扑建立的过程中。
第一节 GIS的数据来源1 地图数据地图是地理数据的传统描述形式,是具有共同参考坐标系统的点、线、面的二维平面形式的表示,内容丰富,图上实体间的空间关系直观,而且实体的类别或属性可以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加以识别和表示。
地图是GIS重要的数据源。
我国大多数的GIS系统其图形数据大部分都来自地图。
但基于地图以下的特点,在应用时须加以注意:(1)地图存储介质的缺陷。
由于地图多为纸质,由于存放条件的不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具体应用时,须对其进行纠正;(2)地图现势性较差。
由于传统地图更新需要的周期较长,造成现存地图的现势性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的需要;(3)地图投影的转换。
由于地图投影的存在,使得对不同地图投影的地图数据进行交流前,须先进行地图投影的转换;(4)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应用于地图制作之前,各部门一般都使用纸质地图或工程图纸。
纸图在查阅、计算距离和标注地名符号等方面都是人工操作;另外不能对一幅纸地图进行修改、缩小比例和分层读图,至于地图局部放大只能借助于放大镜,被放大的区域很小且操作不方便。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通过GIS工具,可以把纸地图经过一系列处理而转换成可以在屏幕上显示的电子化地图,可以满足人们使用地图的新的要求。
当纸地图经过矢量化,或者实地数字测绘,生成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显示、修改、标注、漫游、计算、管理和打印的矢量地图数据文件,这种与纸地图相对应的计算机数据文件称为矢量化电子地图。
这种地图工作时需要有应用软件和硬件系统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