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和眩晕
- 格式:ppt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21
专家称头晕和眩晕有区别
*导读:其实,头晕与眩晕是有区别的。
头晕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眩晕、头脑昏沉、头脑不清醒等,而眩晕与头脑昏昏沉沉、不清醒是有区别的。
眩晕是更具临床诊断特异性的症状,是一种运动错觉或幻觉,是患者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障碍或平衡障碍。
患者或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或感到自身晃动、景物旋转。
发作时,患者睁眼时感觉周围物体在旋转,闭眼后感觉自身在旋转,常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心率过快或过缓、血压升高或降低,甚至伴有肠蠕动亢进和便意频繁等。
而与头晕有关的疾病很多,常包括以下几种:
心源性头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肺功能不全等。
肺源性头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眼源性头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血压性头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头晕。
其他: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按病因进行分类,眩晕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占眩晕症的70%以上。
此类眩晕多与耳鼻喉科的疾病相关,常见的有耳石症、美尼尔病、迷路炎、使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引起的药物性眩晕等。
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多与神经科疾病相关,常见的有后循环缺血、脑出血、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这类患者除了眩晕外,还可伴有视物成双或模糊、共济失调、肢体无力和麻木、言语不清、意识丧失等症状。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头晕与眩晕概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天理一、概述(一)什么是头晕?头晕就是成年人就诊的常见原因,占就诊人口总数的20 %-30 %。
而眩晕是头晕的一种特殊类型,尤其在改变体位时,患者主诉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不稳定的感觉,可能房间或周围的物体都在旋转,所以病人认为自己也在转,甚至无法走路甚至不能起床。
有时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和血压的改变,同时伴有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二)眩晕和头晕不是独立的疾病实体在神经内科,除头痛外,眩晕和头晕是最常见的症状,据一项超过30,000 人的调查显示,眩晕的患病率是17 %左右,超过80 岁则上升到39 %。
眩晕和头晕这两个术语涵盖各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多种感觉和感觉- 运动综合征。
眩晕一般是由于前庭功能紊乱,而头晕不是。
视觉刺激引起的眩晕,是因为二者没有达成一致(例如,高度眩晕或视动错觉)。
单侧迷路病变、前庭中枢通路病变、耳石症可引起眩晕。
二、眩晕综合征尽管不同的病理机制,眩晕可以归类为眩晕综合征,均表现出典型类似的症状和体征:头晕/ 眩晕、恶心、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其中:感觉障碍:头晕/ 眩晕;凝视稳定性异常:眼球震颤;姿势控制障碍:倾倒、共济失调;植物神经系统:恶心、呕吐、腹泻;它们分别位于脑中不同的部位,都与前庭系统的主要功能相关联。
(一)前庭系统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前庭眼反射(VOR )前庭系统是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有关头晕的最重要解剖结构,其中在头晕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前庭眼反射VOR ,VOR 包括三个动作:第一个是头部水平旋转的Z 轴;第二个是头部伸屈的y 轴;第三个是横向歪头的x 轴。
(二)前庭眼反射(VOR )前庭眼反射的三个平面代表的三维(3-D )空间中,前庭眼动系统负责的空间方向,具有感知自身运动、凝视稳定性和姿势控制3 个功能。
耳石症是发生在水平和垂直半规VOR 内的感觉聚合异常。
VOR 连接一组相同的、特定的空间平面,即水平、上下、前后方向,对准主要方向拉动眼部肌肉。
眩晕、头晕、头昏、晕厥的区别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刻意区分眩晕、头晕、头昏、晕厥,病人就诊时也很容易把头晕说成眩晕,把眩晕说成头晕。
临床上则要把这些概念区别清楚,以免导致误诊。
L眩晕:是一种自身或自身以外的周围物体在“旋转、移动、摇晃、倾斜”的平衡失稳感觉,是前庭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
2 .头晕:没有自身或外界物体的旋转移动平衡失稳感觉,只有头重脚轻晃晃忽忽不稳定的感觉,不会倾倒,多于行走起立时加重。
3 .头昏:是昏昏沉沉不清晰感,多伴有头闷头重,常由发热消耗性疾病,慢性躯体性疾病,情感精神性疾病,劳累,疲劳等引起。
4 .晕厥:由一过性脑缺血引起,有短暂意识丧失倒地,数十秒自动清醒,如站立过久导致的直立性晕厥等。
头昏、头晕和眩晕虽同为临床上常见症状,但由于其受损靶器官和发病机制上的区别,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治疗原则亦各有别,仍有很多患者分辨不清。
下面专家给大家做个详解。
一、眩晕。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而客观并不存在的一种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浮沉、漂移或翻滚感。
眩晕发作无定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常可由过劳、激动、失眠、月经来潮或烟酒过量等因素而诱发。
发病时睁眼、头动和声光刺激时加重,闭眼、静卧不动时减轻,常伴有自发性眼球震颤、错误定位、定向倾倒和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头昏。
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头脑昏沉不清醒感,系由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功能降低所致,与头颈和躯干的活动无关。
多伴有头重、头闷和失眠等其他神经官能症,劳累和紧张时加重,休息和心情轻松时减轻。
三、头晕。
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头重脚轻和步态摇晃不稳感,多于行立起坐卧等动作中或用眼时加重。
临床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眼性头晕。
伴有视物模糊不清,系由视力障碍或眼肌麻痹所致。
头晕于睁眼、用眼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多见于屈光不正、视网膜黄斑病变和各种先天性眼病等导致的视力障碍以及眼外肌麻痹
(常伴有复视)等。
深感觉性头晕。
伴有踏地不实和踩棉花样不稳感。
多于行立起坐等活动中出现,动作停止后消失,闭眼和暗处加重,睁眼和亮处减轻。
多见于亚急性后侧索联合变性、后索硬化和末梢神经炎等神经系统疾病。
本文网址:/shownews.asp?id=3152。
头晕与眩晕鉴别诊断2024(全文)头晕和眩晕是患者来急诊室就诊的常见原因。
本文将对急诊眩晕患者评估及治疗的关键步骤进行强调,并集中讨论眩晕的症状以及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区别。
在急诊,当临床医生面对头晕的评价和处理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头晕表现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出现在试图区别“外周性”(通常为良性)和“中枢性”(很可能危及生命)头晕时。
区别它们的关键在于清楚三种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
三种最常见的特异性周围前庭疾病操示中枢痕变,的危酴信号表现类型症状检查结果前q神仕r女,?”、严妒.r气补片r`..弓心台·I'-,.干华I勺t.于11l1襄耐们长的头骨佑礼饥l§生试杜.Ill廿嘈尼比折反,j(I t打五史眨骨.忍心.干伦,气调局11性嘎贯.单闭听忻义,扑戊坟分钟士希扣童,仕良仆廿坎几个时,阜州,力长1.中州仕霓贯·汽动岭听力.入`R廿.忏史什位尺复尺生的由井反厦虫`位i令:t虳肚m.lMI I,心一,式叮平性霞霎',对于土,位无冒仕眨譬伐认龙的火作骨史作,竹灶纠廿I屯向J.,上习尺丘1·-t I分神嘎霎女作矗片有人旯.共文的譬示包j1,其他凸灶灶神n爪统休从及吐从`左侧廿戍神经元凡.0发眼震向右侧.朴头认给置示打共扑向左侧叶伙土贼从达墙臧纠正中枢性眼袁包括自主今立跟友(向上式向下)发视诱发的又白跟震.由七且试酴触发的白下的眼友良仕片主社仕置书赋上的t月型,叶十*干斗现管的八仕绰丈壮(,j I.仕臧晕.仰旰仕置认、鹹`水个鼠震通常情况下,“除外"危及生命的中枢性疾病的最有效办法是“归入“某一外周性前庭疾病。
外周性前庭系统疾病很重要,因为其是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高度一致,且可有效治疗。
当临床表现不同千外周性前庭系统疾病一致性的临床特点时就应考虑中枢性疾病。
我们将重点讨论急诊头晕患者诊疗中的关键步骤,集中在眩晕症状及外周性前庭与中枢性前庭疾病的区别上。
头晕/眩晕定义、分类、眩晕鉴别要点、发病机制、诊断、评估、鉴别诊断与转诊、体格检查及治疗定义头晕:(非眩晕性)头晕,是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的感觉,没有运动的虚假或扭曲的感觉,即无或非旋转性的感觉。
眩晕:(内在的)眩晕,是指在没有自身运动时的自身运动感觉或在正常头部运动时扭曲的自身运动感觉。
涵盖了虚假的旋转感觉(旋转性眩晕)及其他虚假感觉,如摇摆、倾倒、浮动、弹跳或滑动(非旋转性眩晕)。
前庭症状分类除眩晕、头晕症状外,还包括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
分类按照解剖部位划分的头晕/眩晕疾病分类:既往在病因学诊断方面,国内较多采用既有解剖部位又有疾病性质的分类,分为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眼源性、本体感觉性、全身疾病性和颈源性)。
临床常以脑干前庭神经核为界,将前庭系统划分为前庭周围系统和前庭中枢系统,对应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称为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和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
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与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鉴别要点1.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主要为前庭周围器官和第八对颅神经病变引起,患者眩晕程度常较重,但平衡障碍程度轻,常急性起病,持续时间短,常伴明显的耳鸣、耳聋,以及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不伴其他中枢神经症状和体征,无意识障碍。
2. 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主要为前庭中枢性结构病变引起,包括前庭神经核以上传导通路(常为脑干、小脑或前庭皮层及皮层下白质)。
患者眩晕症状相对较轻,但平衡障碍明显。
如为占位性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起病缓慢,持续时间长,恶心、呕吐少见,耳鸣和听力下降少见,病情进展可伴脑干、小脑症状和/或体征,如共济失调、锥体束征、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及复视等。
如为急性脑血管病(如后循环梗死或脑干小脑出血),常为急性起病,伴随前述症状体征,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3. 非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由于各种原因损伤维持平衡的其他系统,如眼部和颈部本体感觉系统,患者表现多为头晕和姿势性症状。
头晕与眩晕概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天理一、概述(一)什么是头晕 ?头晕就是成年人就诊的常见原因,占就诊人口总数的 20 % -30 %。
而眩晕是头晕的一种特殊类型,尤其在改变体位时,患者主诉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不稳定的感觉,可能房间或周围的物体都在旋转,所以病人认为自己也在转,甚至无法走路甚至不能起床。
有时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和血压的改变,同时伴有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二)眩晕和头晕不是独立的疾病实体在神经内科,除头痛外,眩晕和头晕是最常见的症状,据一项超过 30,000 人的调查显示,眩晕的患病率是 17 %左右,超过 80 岁则上升到 39 %。
眩晕和头晕这两个术语涵盖各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多种感觉和感觉 - 运动综合征。
眩晕一般是由于前庭功能紊乱,而头晕不是。
视觉刺激引起的眩晕,是因为二者没有达成一致(例如,高度眩晕或视动错觉)。
单侧迷路病变、前庭中枢通路病变、耳石症可引起眩晕。
二、眩晕综合征尽管不同的病理机制,眩晕可以归类为眩晕综合征,均表现出典型类似的症状和体征:头晕 / 眩晕、恶心、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其中:感觉障碍:头晕 / 眩晕;凝视稳定性异常:眼球震颤;姿势控制障碍:倾倒、共济失调;植物神经系统:恶心、呕吐、腹泻;它们分别位于脑中不同的部位,都与前庭系统的主要功能相关联。
(一)前庭系统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前庭眼反射( VOR )前庭系统是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有关头晕的最重要解剖结构,其中在头晕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前庭眼反射 VOR , VOR 包括三个动作:第一个是头部水平旋转的 Z 轴;第二个是头部伸屈的 y 轴;第三个是横向歪头的 x 轴。
(二)前庭眼反射( VOR )前庭眼反射的三个平面代表的三维( 3-D )空间中,前庭眼动系统负责的空间方向,具有感知自身运动、凝视稳定性和姿势控制 3 个功能。
耳石症是发生在水平和垂直半规 VOR 内的感觉聚合异常。
VOR 连接一组相同的、特定的空间平面,即水平、上下、前后方向,对准主要方向拉动眼部肌肉。
头晕、眩晕、头昏、头晕、耳石症疾病定义鉴别区分、临床意义、对症治疗及康复训练头晕和眩晕区别头晕包含眩晕吗头晕(dizziness):非眩晕性头晕,是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的感觉,没有运动的虚假或扭曲的感觉,即无或非旋转性的感觉。
眩晕(vertigo):内在的眩晕,是指在没有自身运动时的自身运动感觉或在正常头部运动时扭曲的自身运动感觉。
涵盖了虚假的旋转感觉(旋转性眩晕)及其他虚假感觉,如摇摆、倾倒、浮动、弹跳或滑动(非旋转性眩晕)。
简言之,头晕是指「静态」的晕,眩晕是指「动态」的晕。
头晕是否包含眩晕这个问题,国内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明确指出:头晕不包括眩晕。
但是长期以来经典定义讲头晕是包括眩晕的,该定义已经约定俗成,并为大多数临床医生所应用。
头晕、眩晕、头昏...如何区分与头晕或眩晕相混淆的一些其它症状要如何区分呢?1)晕厥前状态:指大脑血液供应普遍下降后出现黑矇、快失去意识知觉、即将晕倒的感觉。
晕厥前状态常伴发头昏沉、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
2)头昏:概念相对含糊,常指头重脚轻、身体漂浮、眼花等。
与眩晕最主要的区别是患者无自身或外界环境的运动错觉。
3)前庭‐视觉症状:由于前庭病变或视觉 - 前庭相互作用产生的视觉症状,包括运动的虚假感觉、视景的倾斜及因前庭功能(而非视力)丧失相关的视觉变形(模糊)。
可表现为振动幻视、视觉延迟、视觉倾斜或运动引发的视物模糊。
4)姿势性症状:指发生在直立体位(如站位)时,与维持姿势稳定相关的平衡症状,可表现为不稳感和摔倒感。
姿势症状发生在直立体位(坐、站、行),但不包括改变体位时与重力有关的一系列症状(如「站起来」这一动作)。
位置性眩晕就是耳石症吗?位置性眩晕并不等于耳石症。
临床上很多后循环缺血的患者也可表现为位置性眩晕,除此之外前庭性偏头痛、体位性低血压、前庭阵发症、姿势恐惧性头晕、继发性耳石症均可表现为位置性眩晕。
头晕/眩晕,分别提示哪些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哪些疾病以眩晕为主?哪些疾病以头晕为主呢?1)以眩晕为主的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梅尼埃病(MD),前庭神经元炎(VN),突聋伴眩晕。
“头晕”还是“眩晕”有什么区别吗头晕和眩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许多人往往将它们混为一谈。
然而,头晕和眩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具有不同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头晕和眩晕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识别这两种症状。
一、头晕和眩晕的流行病学特点:头晕和眩晕是常见的症状,头晕可以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但老年人和女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其中低血糖、低血压、颈部问题和药物副作用是头晕的常见病因,并且头晕通常是暂时性的,通常持续时间短暂,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缓解,同时头晕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如贫血、心脏病、中风等。
这些疾病可以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症状,研究表明,头晕症状还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缺乏锻炼以及过度疲劳等因素有关,是可能增加头晕的发生率的因素。
不同的是,眩晕也可以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但老年人和女性更容易受到影响。
特别是老年人,他们的平衡系统功能逐渐下降,易发生眩晕,眩晕的常见病因包括内耳问题(如BPPV)、前庭神经病变和脑部问题(如肿瘤、中风、偏头痛)等,同时眩晕感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是与头晕有所不同的,眩晕还可能由头部位置的改变、快速转身、长时间的旅行、视觉刺激等触发。
二、头晕的定义和特征头晕是指一种感觉,人们会感到头部轻飘、不稳或晕眩。
头晕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头痛、乏力、恶心等。
头晕通常是暂时性的,可以自行缓解,但如果头晕经常发生或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评估。
头晕的常见原因包括:1.低血糖或低血压:血糖或血压过低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
2.脱水:缺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脑部供血,造成头晕。
3.颈部问题:颈椎病、颈肌紧张等引起的颈部问题也可能导致头晕。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头晕,如镇静剂、抗抑郁药等。
三、眩晕的定义和特征眩晕是一种旋转或摇晃的错觉,人们会感到周围环境在旋转或自己在旋转。
眩晕、头晕、头昏、晕厥等症状的识别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冯艳蓉头晕、眩晕、晕厥和头昏的发生涉及多学科领域,因为病人对头昏、头晕、眩晕和晕厥等症状的感受及表述常常混淆不清。
如果医务人员对上述症状的概念及其区别存在模糊认识,从问诊一开始就有可能将其诊疗引入歧途,导致以后不应有的误查、误诊和误治。
事实上眩晕、头晕、晕厥和头昏的临床表现、受损靶器官、发病机制是不同的,因此应从概念上将上述四者明确分清并予以界定。
1. 临床症状不同:(1)眩晕(vertigo)主要是以发作性的客观上并不存在而主观上却又坚信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翻滚的一种感觉(运动性幻觉)。
(2)头晕(dizziness)主要是以在行立坐卧等运动或视物之时出现的自身摇晃不稳的一种感觉。
(3)头昏(giddiness)主要是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或迷迷糊糊不清晰的一种感觉。
(4)晕厥(syncope)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
2. 靶器官不同:实际上眩晕、晕厥、头晕与头昏是由不同的靶器官受损和发病机制所致的四种不同病理性感觉体验(临床症状),是人们都能亲身感受到的主观征象。
(1)眩晕的受损靶器官应该是主管转体等运动中平衡功能的内耳迷路—半规管壶腹嵴至大脑前庭投射区间的神经系统。
当人为因素(如自动转体或半规管功能试验等)或病变导致功能过强、下降或两侧失对称,并超出了大脑调控能力时,将引起眩晕发作,以及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及站立不稳或倾倒等伴发症状和体征。
(2)头晕的受损靶器官分别(或同时)是本体觉、视觉、耳石觉(主管静态和直线运动中的平衡功能)等相关(主要是神经)系统,由于这些单一或多系统外周感觉神经的信息传入失真或(和)不一致,并超出了大脑调控能力时,所引起的一种自身摇晃不稳感。
(3)头昏的受损靶器官是主管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大脑皮质,由多种器质性、功能性疾病或长期脑力过劳等导致大脑皮质功能(兴奋性、抑制性以及二者相互转换和诱导的灵活性等)的整体弱化,所引起的一种持续性头脑昏昏沉沉和不清晰的感觉。